『壹』 中國玉雕的歷史有哪些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
商周時期 ,制玉成為一種專業,玉器成了禮儀用具和裝飾佩件。玉石歷來被人們當作珍寶,在中國古代,玉被當作美好品物的標志和君子風范的象徵。 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別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的朝代,玉雕有著不同的造型與特色。
(一)新石器時代
簡單玉雕時期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兩枚綠松石魚形飾物;新沂市出土有綠松墜、綠松石蟬與蛙等工藝品;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有硝玉、綠松石、瑪瑙等飾品,在鄭州有一枚陰雕弦紋骨質指環是最古老、最完美的戒指。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鏟、玉刀,以生產工具為主;形態簡單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為主。
(二)商、周、春秋、戰國--玉石工藝時期
出現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傳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較多,它屬隨身佩戴裝飾玉品,亦屬禮品。從新石器晚期的良諸文化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種類較多。商代出現了玉鳥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種弓形弧狀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瑣的造型優美,如春秋白玉龍紋璜、戰國黃玉龍首璜。
(三)漢、唐時代--玉雕裝飾盛行期
河南獨山玉始采於西漢,土地文物證實遼寧峭岩玉屬於裝飾品的主要玉料。西漢的金縷玉衣是2000片岫岩玉聯綴而成,漢代咸陽出土的"漢玉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無長市出土的漢代環狀玉龍首尾相連捲曲如環,徑x厚=5x0.5cm,還有大小各異的玉壁,其中較大者有青玉壁,徑 x厚 =23 x0. 5 c 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徑x厚=9 xo.5 c m,玲巧可愛。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於裝飾佛像,唐代"幼學瓊林"中有瑪瑙盤較有名。19 70年,陝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種珍貴文物,其中獸場瑙杯就是一件貴重之寶(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醬紅色,高自.5cm,長15.6 cm,造型獨特,令中外人士心馳神往。
(四)宋、元時代--玉雕飛躍發展期
玉雕工藝已達到質的飛躍,宮廷中設有"玉院",已有淺磨深琢,浮雕圓刻。元朝開國元勛忽必烈在開國大典宴請群臣盛酒用的"瀆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南陽獨山玉經5年雕琢而成,重 1750kg,可儲酒 3 0餘擔。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鷹佩等。福建壽山石1500年前被作為雕刻石,南宋時,已大規模開采,到元朝價值倍增,屬玉雕主材料。
(五)明、清時代--玉雕鼎盛期
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有良玉雖集京城,工巧則推蘇州。明代蘇州玉雕藝人陸子岡最有名,發展了"刀刻法以及"連環會"製作工藝,創造了各種陰陽浮雕於一體的玉雕工藝製品,得到朝廷的賞識,至今仿者不斷,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藝已達到高峰,宮廷設有玉器造辦處,督辦玉料,宮廷中御用玉器極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國古代玉雕之王,高 2.24米,徑長帕厘米,重8噸。小型玉件不勝枚舉,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貴子佩、清代的嵌寶石點翠管,民間廣為流傳。
(六)近代--玉雕最盛時期
近代玉雕集歷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寶館"不僅收集了中國玉雕"四大國寶"一岱嶽奇觀、群芳攬勝、含香聚內與四海騰歡,還有各種出類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師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種繁多,作工精湛,被譽為"東方瑰寶"。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戲鸚鵡","俏色瑪瑙嵌寶蚌佛","珊瑚六臂佛鎖蛟龍".潘老的創作不僅列為國寶,而且被法國巴黎盧浮宮、美國費城博物館、日本名古屋博物館珍藏,為世界藝壇所矚目。玉雕"怪傑"王樹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絕:一絕是藝術精品,料、工、藝三合一;二絕是善用俏色;三絕是思路廣泛,做工精湛。
【作者:劉伽伽】
『貳』 龍的具體樣子
龍
龍這種爬行動物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到中生代時期,因此人們的想像力也必須回到七千萬年前才能創造出龍的形象。龍在遠東地區一般都具有比較美好的象徵含義,而在西方卻是惡的代表,因此龍的象徵含義比較復雜。在神話傳說中,龍和蛇一般是同義的,比如在中國。希臘傳說中的巨蛇叫做drakonates,意為目光銳利的。龍常常與警戒相聯系(藝術作品中龍可擔任警戒任務),在許多傳說故事中龍常作看守,並與陰間世界和神靈世界密切相關。在龍的象徵含義逐步下降為人類敵人和邪惡的過程中,基督教起了很大的作用。中世紀時期的龍集空氣、火、水和大地的象徵含義於一身。人們一般都認為龍能吐火,頭上長角,生著一對蝙蝠的翅膀,長著鷹的利爪,身上有鱗,尾巴似蛇,生有倒勾。此外,龍還會 海蛇的形式出現,多見於有關蘇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的油畫中,這一形象可以追溯到蘇美爾人和閃米特人關於混沌女神提阿瑪特的傳說,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珀爾修斯為救安德洛墨達公主,也曾同水怪進行過生死之戰。作為恐怖的形象代表,龍在許多地方是勇士的象徵,頻繁出現在帕提亞和羅馬的旗幟上,被刻在北歐海盜的船頭上。在凱爾特民族中,龍是皇族力量的象徵;在盎格魯-薩克遜人統治時期的英格蘭,龍常常出現在旗幟上;在威爾士,直到如今,紅色的龍仍是該民族的象徵。
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龍是自然界構成成分運行規律的象徵,尤指能行雲降雨的雷電,常用龍口中或喉中所含的一顆珍珠來表示。因此中國農歷春節後的二月二那天,人們一般都要扎些紙龍,伴著爆竹聲舞龍燈以求來年風調雨順。青綠色的五爪龍在漢代非常流行,是陽氣旺盛的象徵,同時也可以表示東方、初升的太陽、生殖繁衍、幸福快樂、精神財富和長生不老。三爪龍在日本是天皇的象徵,同樣也是雨水的主要標志。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持這種觀點。中國的四爪龍是世俗權力的象徵。在印度傳統中,龍也有類似的權力象徵作用。
『叄』 龍的資料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獲。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游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岩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是怎麼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征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升華成若干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在天上彎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一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一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麼,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適度,牧草豐茂,穀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乾枯,百穀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一切是多麼神秘,多麼雄奇,多麼可怖可畏啊棗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個「神物」,主管這一切,總領這一切,支配這一切,排演這一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會游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系的。
該怎麼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涌,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卷風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麼樣子呢?一些人說像魚,一些人說像鱷,一些人說像蛇,還有一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一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一個物體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復數的同一。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為之。那麼,讓這個神物像什麼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麼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現在這個「龍」。
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像、崇拜等等,都貫穿、投注、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圖騰(Totem),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彙,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志、象徵和保護神。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余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氏一多。聞先生在他的一篇專門談論龍鳳的文章中這樣說道:「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為在『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鳥(即鳳),降而生商』兩個神話中,人們依稀看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我說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為歷史上夏殷兩個朝代,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
那麼,龍圖騰是如何形成的呢?聞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說:龍這種圖騰,「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並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龍圖騰說由20世紀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還成為占統治地位的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一些學者開始質疑龍圖騰說,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如:「無論如何,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因為說到底,圖騰制體現的也正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因此,如果依據通行的理論和被學界接受的材料,龍作為一種圖騰同時又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難以令人接受的。」(閻雲翔)「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並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劉志雄、楊靜榮)
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類型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時空范圍上講,前者比後者大得多。因此,某一類型文化中的某種紋飾與某一氏族的圖騰劃等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對象,是不得損傷、殺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斗龍、斬龍以及食龍的載述。
總觀龍圖騰說的爭論,覺得起碼有這樣兩個問題值得思考:
一個問題是,圖騰說來自西方學者,中國遠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樣,有過一個圖騰崇拜時期?分析古籍中的有關記載,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學界的普遍觀點,圖騰文化發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繁榮於舊石器時代晚期,進入新石器時代便趨於衰落,步入階級社會,就只剩下一些殘余在延續。按考古學提供的實物資料,龍的起源當是新石器時代開始以後的事,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圖騰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龍卻起源了。將方興未艾的龍歸劃於一個趨於衰落的崇拜現象,有悖於事物發展的基本邏輯。
另一個問題是,圖騰概念有其原有的為學界所基本公認的內涵和外延,這樣的圖騰是嚴格意義上的圖騰,或可稱為「狹義圖騰」。增其內涵、擴其外延之後的圖騰,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圖騰了,或可稱之為「廣義圖騰」。嚴格意義上的圖騰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實物,而龍不符合這個條件,它們是自然界里沒有的神物,因此,要說龍為圖騰的話,就只能將龍劃歸到廣義圖騰的框框里。問題是,狹義圖騰和廣義圖騰時不時地會發生沖突。比如,按狹義圖騰的要求,圖騰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殺害的,而身為廣義圖騰物的龍卻屢屢被懲罰被斬殺棗這個問題如何解釋?如果要在狹義圖騰和廣義圖騰之間選擇的話,我倒更傾向於狹義圖騰,因為我覺得圖騰就是圖騰,應該尊重原初的內涵和外延,如果太廣義了,也就沒有圖騰了。
鑒於此,我在一系列談龍的著作、文章中,都沒有用「圖騰」一詞,而選用了「圖徽」這一概念。
龍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來概略。
在龍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這是因為,龍本來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說,龍本源於「水物」和「水相」。龍的諸多的模糊集合對象,可以說都是「水物」或「水相」。魚、鱷、河馬、海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處水濕陰潮之地;豬、陸牛、陸馬、鹿等離開水也活不下去;而雲、雷電、虹、海潮、龍卷風、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關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稱之。本源於水物、水相的龍,怎麼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龍對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特別勝任。
「好飛」在龍的基本神性中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龍之「好飛」,原因有這么幾條:一是作為龍的模糊集合對象,雲、雷電、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魚、鱷、蛇等在水中潛游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三是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糊性,往往將潛游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雲、雷電、虹霓等看成一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四是人類自從有了精神生活以後,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擺脫現世的苦累,飛騰、翱翔到高妙闊遠、有星星,有月亮,白雲繚繞的空中去。而龍作為寄託著、體現著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飛,不好飛,那也就不是龍了。
「好飛」的神性,使龍很自然、很方便地成為某些神仙、聖傑、帝王的乘御對象。
「飛」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遼闊、至高無上的天空。因此,「好飛」必然「通天」。早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雙耳盆上,就有將「魚藻紋」和「鳥紋」刻劃在一起的圖案,陝西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鳥魚紋」(亦稱「龍鳳紋」),也將天上飛的鳥同水中游的魚棗龍的模糊集合對象聯系起來,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龍的模糊集合之初,龍就開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後世的許多建築雕刻、繪畫,人們都讓神龍出現在浩渺無垠的昊天雲氣中,如北京故宮的雲龍望柱、天壇的雲龍石、孔廟的戲珠飛龍,等。
龍「喜水」,水聚流於地;龍「好飛」,飛升於雲天。於是,龍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們之所以以龍自比,其根本點就在於瞅准了龍的「通天」的神性,和充當天地間橋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於龍是由眾多的對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對象之間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別,因此,龍又有了「善變」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在天可以是雲、是電、是虹,在地可以是豬、是馬、是牛,在水可以是魚、是鱷、是蛇。換句話說,天上的雲、電、虹,地上的豬、馬、牛,水中的魚、鱷、蛇,等等,都可以是龍的變體和化身。
龍具備了「善變」的神性,而變,就免不了要變出些「靈光」、「靈通」、「靈妙」、「靈驗」和「荒誕」、「離奇」、「怪異」來。因此,龍又有了「靈異」的神性,成為古人心目中的「四靈」(其它三靈是麟、鳳、龜)之一。
人們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給自己帶來好處。龍是古人模糊集合了眾多的動物和天象,從而創造出來的神物,如果這個神物不能給人間帶來福祉和祥瑞,古人創造它做什麼呢?上述龍的種種神性,又都為龍的徵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礎:龍喜水,而水是生產、生活的命脈;龍好飛,飛是對超越苦難、擺脫困境的嚮往;龍通天,天是天帝和諸神居住的地方;龍善變,變是對生存環境的適應;龍靈異,靈異使龍神奇莫測、非凡不群。將這種種優長集中於一身,龍又怎麼能不祥瑞呢?
龍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禍」。棗這倒也符合辯證法,其根據是現實的驗證和歷史的、道德的評價。如導致西周滅亡的「龍黿之怪」、造成古時三苗地區大亂,的「日妖宵出,龍生於廟,犬哭於市」,等等。
龍的性情中,也有兇猛威厲、乖張易怒的一面。我們概而稱之為「示威」。龍之「示威」,蓋源於龍的模糊集合對象的習性和危害。如灣鱷兇殘傷人,蛇類陰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漲成災,龍卷風捲走人畜樹木,泥石流沖毀房舍田園,等等。古人對這些現象不會有科學的解釋,只好以「龍怒」、「龍怨」、「龍報仇」、「龍做孽」等說之。
龍的資料
龍的傳人、龍飛鳳舞、龍吟虎嘯、龍騰虎躍、龍盤虎踞、乘龍快婿、龍馬精神、
龍潭虎穴、龍躍鳳鳴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當年雙檜是雙童,相對無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蘇軾《塔前古檜》)。
在定海紫微地方,流傳著一個「錦線女龍」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狹門山坳里,住著一戶人家。家中母女兩口,母親韓氏,女兒姓鄭名綉花。鄭綉花心地善良,勤勞聰明,描龍綉花,巧奪天工。她綉的鳳好像會飛上天,她刺的花能引來群群蜜蜂,她描的龍看上去隱隱會動。綉花姑娘在遠近一帶出了名,母女倆就靠幫人刺綉苦度時光。
有一年夏天,滴雨不見,莊稼枯死了,水井乾涸了。綉花心裡著急呀!
她想!人人都說龍會化雨,我何不綉條龍,或許真能降下甘霖解救旱情。於是她找出一條白絹,穿銀針,引綵線,一針針,一線線,認認真真地綉起龍來。綉呀綉呀,白天綉,夜裡綉,茶不喝,飯不思,一刻不停地綉。整整綉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綉出了一條色彩斑爛的錦龍,橙角紅須,黃鱗金爪,栩栩如生,真像活龍一樣美!
錦龍綉成了,綉花又好不容易從山溝里找來一盆清水,恭恭敬敬把錦龍放進水盆,供在自己綉房的窗檯上。綉花每日每夜守著它,祈禱錦龍早日降神雨。
一天,母親來到綉花房中,見女兒精疲力盡地伏在窗檯上,想叫女兒上床休息。韓氏走近窗檯,猛見盆中錦龍張牙舞爪地在游動,嚇得她啊地一聲驚叫,綉花驚醒過來見母親驚恐萬狀地端著水盆要往窗外倒,慌忙伸手奪過水盆。母親說:「盆里有妖怪!」說著又來奪水盆。綉花不讓,轉身躲開,不料手上一滑,水盆掉到地上。只聽得轟隆一聲響,摔下水盆的地方頓時變成了一個水潭,這就是現在的「洞底府龍潭」。
綉花一見盆子砸,錦龍沒了,一陣心痛,哇地一聲哭喊,跳進水潭去撈錦龍。說也奇怪,綉花在水潭裡一陣翻滾,頭上居然長出兩只角來。眨眼間,潭裡騰空飛出一條七色錦龍。韓民一看著了慌,以為是妖怪抓走了女兒,就拚命地抓住龍爪不放。可是,龍越騰越高,她一鬆手,只見龍爪上掉了一件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女兒的綉花鞋。那鞋子不偏不倚跌落在一株大樹下。韓氏正想去拾,只聽嘩啦啦一聲,槐樹下湧出一口泉水井,這就是現在的紫微詹家的槐樹井。
錦龍騰空而去,一直飛向大海。快到海邊了,錦龍就地一滾,滾出一條河道來,河水嘩嘩流向田野。母親捨不得女兒,連哭帶跑追向海邊,一邊追一邊喊:「綉花回來呀!綺花回來呀!」母親一聲喊,錦龍一回頑,河道就彎一彎。母親喊女十三聲,錦龍回頭十三次,河道彎了十三彎,這就是如今的墩頭大浦十三灣。
母親喊到第十四聲,只見錦龍縱身躍入大海。母親想見女兒,一直爬上山嶺尖獃獃地眺望大海,這嶺就是如今的紫微望海嶺。
從那以後,紫微一帶有潭有井,有泉有河,人們再也不愁久旱無雨了!
因為錦龍是綉花姑娘變的,所以當地百姓都叫她「錦線女龍」。
龍的資料
龍是一種古老的有翼爬行動物,以它們的體型,物理威力和魔法能力而聞名,也因此為人懼怕.最古老的龍是世界上最具威力的生物之一.大多數龍由外皮的色澤來辨別種類.
龍有很多亞種,一般分為三個主要種類:色彩,寶石和金屬.以色彩命名的龍包括黑龍,藍龍,綠龍,紅龍和白龍.這些龍都極端邪惡並為人所懼怕.以金屬命名的龍包括黃銅龍,青銅龍,銅龍,金龍和銀龍.這些龍高貴善良,為正義之士所尊敬.以寶石命名的龍包括紫晶龍,水晶龍,翡翠龍,藍寶石龍和黃玉龍.它們在正義和邪惡間保持著中立的立場,有著超凡魅力而且非常溫和.雖然一般較別的龍小而且緩慢,但是它們通常比別的龍聰明,並且有特殊能力作為補償,比如psionics(不知道怎麼譯啦).
把這三類合起來看,有些龍乍看起來確實屬於其中的一類.舉個例子,鋼龍似乎是屬於金屬龍,但是卻只有一個呼吸武器,而"真正的"金屬龍則有兩個.同樣的,褐龍似乎是一個典型的邪惡的色彩龍,但是它們沒有翅膀,所以並不是"真正的"色彩龍.
所有的龍都有十二個年齡階段,它們的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獲得更多的能力和更大的力量.龍的長度從幾英尺到超過一百英尺(當它們達到非常遠古的狀態後,也就是年齡超過一千二百歲).具體的大小視年齡和種類而定.龍的雙翼展開後的長度和身體長度近似.身體長度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是頸部長度.
一般來說,如果遇到多條龍,其中有一對配偶和小龍.配偶的年齡總是剛成年,成年或成熟的成年.和雙親在一起的龍的年齡通過擲六面篩來決定:1=蛋,2=剛孵出,3=非常年輕,4=年輕,5=青年,6=剛成年.
龍到了剛成年時期,會離開雙親,慾望促使它開始建一個自己的窩.在極少的情況下,青年階段的龍會離開雙親,建造自己的窩.一對配偶的年齡超過成熟的成年後,它們對財富的慾望促使它們分開.比較大的那一隻會負責撫養小龍.
龍,特別是比較大的龍,喜歡獨處.它們遠離文明社會(它們認為那時鄙微的,愚蠢的人類創造).
龍是可怕的食肉動物,必要的時候也吃腐肉.當它們實在飢餓時,幾乎可以吃下任何東西.龍的消化系統像一個高效的反應爐,可以利用所吃的食物的百分之九十五.龍也可以消化無機物,而且一些龍也嘗過這樣的食物.
盡管龍的目標和理想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但是所有的龍都是貪婪的.它們喜歡儲藏財富,盡可能的收集成堆的錢幣,寶石和魔法物品.它們覺得看到財寶會覺得高興,而魔法物品放出的輻射會使它們覺得舒服.對龍來說,財寶是多多益善.有著成堆財寶的龍不願意離開它們的巢穴,僅僅是在巡邏領地和找食物時才不情願地離開.龍用財寶坐床,堆成堆使之與自己的身體曲線吻合.當它們到達非常遠古的年齡階段時,上百的寶石和錢幣已嵌在它們的表皮.
有關龍的資料請看這里:
http://post..com/f?kz=83589657(東方)
http://post..com/f?kz=84008387(東方)
http://post..com/f?kz=79942567(東方)
http://post..com/f?kz=77095825(西方)
http://post..com/f?kz=84634127(西方,含圖片)
有關龍的傳說請看這里:
http://post..com/f?kz=79947521(西方)
http://post..com/f?kz=79947623(西方)
http://post..com/f?kz=79947913(西方)
http://post..com/f?kz=79948038(東方)
http://post..com/f?kz=79936675(東方)
雖然是現代人寫的科幻小說,但是我強烈推薦你看看:
http://post..com/f?kz=82184428
有關龍的圖片請看這里:
http://post..com/f?kz=79847939
http://post..com/f?kz=70310417
http://post..com/f?kz=72950072
『肆』 誰知道西方神話中的龍的資料
北歐神話是指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Scandinavian)或所謂Norsernen(北歐人或北人)的原始的信仰及自然觀察;而英雄傳說也包括在內。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謂是出自挪威的古詩人,則因為保存了大部分神話材料的"大埃達"(Elder Edda)或"韻文埃達"(Poetical Edda)中所述之風俗、法律、方物。均似屬於比較南方的挪威;一謂是出於冰島的古代行吟詩人Skald們。
最早的北歐文學是屬於冰島的。十一世紀時,北歐人被英國人所壓迫從大陸的半島逃到冰島這個島上的時候,就帶了他們的神話和詩的天才一同去的。所以若說冰島古詩人曾對於古神話的保留,有過大功勞,光景是可信的。
比較著南歐的同僚---希臘神話,則北歐的神話出世至少遲了一千年光景。不但是遲,並且"大埃達"的假定編輯者Saemund和其公布者Bishop Bryniof Sveinsson主教又都是基督教中人,所以今所傳之北歐神話已經不能完全算是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原始信仰之代表。基督教的信仰在古代北歐的異教神們的血液中潛流。據推測,開化較遲的北歐人,當他們尚未將古代的原始信仰的故事發展成系統的神的記載的時候,基督教勢力即已侵入,阻礙了它的廣大化、精湛化和組織化。因而北歐神話很可能是中途夭殤的未完作品。
然而即使如此,現存的北歐神話的軀殼,且已是聳然和斯堪的納維亞群山一樣的粗朴和巨偉。他們的神,都是莊重、正純、博大。如果我們說南方的希臘神話是"抒情詩的",那麼,這北歐神話便可說是"悲劇的"。北歐的神永遠是和有害於人類的惡勢力---惡神惡巨人族----相鬥爭;神們是逐漸勝利了,但到了後來----可說是到了悲劇的頂點,那不可避免的命運神早就預言了的Ragnarok(神之劫難)就來了,於是在神與惡神惡巨人一場大戰以後,神們都死滅了,惡神和惡巨人們也滅亡了。這是悲劇的意味,悲劇的結構!這和散漫的希臘神話迥不相同,這又和希臘的神們之永遠和古希臘人在街道上跑,在樹林中水泉畔游戲、戀愛、妒殺,也是迥不相同的。這就是北歐神話之基調異於南歐的希臘神話。
Balder的命運的故事,Skirnir旅行的故事,Thor的雷錘的故事,都在"大埃達"中。而尤為重要者,是關於尼伯龍(Nibelung)故事的十二首詩;著名的日耳曼傳說"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及脫胎於此。"埃達"之定名,據說是在1643年。這個字的意義,說者亦有不同。有時用"曾祖母"之義,又謂乃日耳曼古文Erda一字之訛,Erda為地母之義。另一說以為北歐詩之首句稱曰"埃達"。"大埃達"的來源是位北歐的古詩人----即冰島籍的Skald的歌曲,特以戰爭的傳說為他們所心愛的題材。此種歌曲,名為Drapas。
此外,幫助著填補了北歐神話的材料的,是古代金石器上雕刻的銘識。這都是用北歐最早的文字Runa寫的。Rune義為神秘。今所保存最古代的路拿文的遺物極少:一為金角上之銘刻,此金角大概是三世紀或四世紀之物,距今百八十年前在Schleswig出土;一為挪威的Tune地方的石刻。此等銘刻,雖甚簡短,但均有神話上的價值。至於年代較後的路拿文遺物,所存尚多;瑞典、丹麥及人島(Isle of Man)皆曾發現多量的雕刻這此項路拿文的墓碑,匙,椅,槳等。此種刻文,或為頌神之詞,或為戀愛之句,要皆為神話之片段。
純然是北歐的史詩是"Saga"。此篇大概成於十二世紀,是著名的北歐民族傳說,當時大概是流行的民間故事。
北歐的原始人,在他們最初諦視著自然現象而索解的時候,他們就覺到了兩種相反然而同樣吸引他們注意的現象:一方面是巨偉粗朴的山川,慘淡的陽光,北極極光的曜亮,常是發怒似的粗惡的海,雪堆似的巨浪打擊著高聳的崖石和極圈內的冰山;而另一方面呢,是那個短促的夏季的藍天和碧海,長在的光明,和幾乎可以說是奇跡的植物的榮茂。是這樣的寒冷和溫暖的強烈的對照!無怪原始的冰島人想到這宇宙是火與冰的奇怪的混合著而創造的了。
他們認為寒冰和霜雪是宇宙間的惡勢力,熱與光明是善勢力。善勢力的神和代表惡勢力的巨人之斗爭,就成為了北歐神話的主要骨骼。
廣漠的太空中央,太始的時候,有一個極大的無底洞,永在的微光包圍著。無底洞之北是霧與黑暗之家Niflheim,此中有不竭的泉水Hvergelmir,供給十二道大川名為Elivagar的水源。當這十二道大川的水滔滔流來的時候,在無底洞的邊上被洞中所噴的冷氣所激,立刻就凍成了冰山,滾入無底洞中,做雷鳴樣的巨聲。
洞之南正對著Niflheim的是真火之家Muspellsheim,火焰巨人Surtr鎮守與此。這位巨人常以他的發光冒火星的大刀砍那些滾到無底洞的冰山,冰山受熱融化了一半,由於冷與熱的不斷工作,一個龐大無比的傢伙Ymir或者Orgelmir從無底洞的冰塊中生出來了。因為他是由寒霜所生,故也稱為Hrimthurs---即冰巨人。
融化的冰山中露出了Buri(產生者),作為正神產生了。他和他的兒子Börr被Ymir和其子六頭巨人Thrudgelmir和霜巨人Belgelmir發現並戰鬥了起來。善惡之戰持續了很久,沒有勝負。直到Börr以惡之刺(Bolthron)的女兒Bestla為妻生下了三個兒子:Odin,Vili和Ve----相等於精神、意志和神聖---方分了勝負。Ymir死去的時候,他的傷處湧出了大量的血,成為一洪流,將他的族人全部淹死,只剩了Belgelmir和他的老婆乘舟逃走,逃到了世界的邊僻,住在Jötun-heinr,又生了一大批霜巨人,時時想闖到神所統轄的疆界作惡.
神們用Ymir的遺骸創造了天地萬物,而一群侏儒從Ymir的屍身產生,他們分成兩類:黑侏儒和白侏儒。黑侏儒按照神的旨意下到地下Svart-alfa-heim,不許白天來到地面,否則變成石頭,白侏儒被送到半空自由的Alf-heim。
一切布置好了,眾神領袖Odin帶領眾神居於遠離地面的平原,在不凍的大川Ifing的彼岸,名為Idawald。神之家名為Asgard,正神男神為十二位,即Aesir,女神二十四位,即Asynjur。
之後Odin在海灘上覓得兩根樹枝(或說兩塊木板,或者兩棵樹)---Ask(楊)和Embla(榆),拿來砍成人的形狀,一男一女。這便是北歐神話中人的來源。
Odin,亦稱Woutan或Woden,北歐神話中最高的神,是象徵了宇宙間無所不在的精神,是空氣之人格化,是智慧與勝利之神,貴族與英雄的保護者。他的寶座Hlidskialf,非尋常之椅,而為巨偉之瞭望塔,在此Odin可以一眼看見天上人間的眾神,巨人們,黑侏儒,白侏儒以及人類的一舉一動。這寶座只有Odin和他的妻子Frigga可以使用。他們坐在寶座上面對南方和西方。這兩個方向是北歐人民希望之所寄。
Odin,五十歲左右的樣子,身材高大,元氣充溢,黑色的卷發,灰色的大鬍子頂發微禿。他穿著灰色的衣服,青色的大風帽,外面又披著青地而有灰色斑紋的大氅---這是青天和灰色雲的北方天空的象徵。他的手裡時常拿著他無敵的矛Gungnir,這矛是神聖的,對矛尖發了誓便永不能毀棄了。他的手指或臂上戴著名為Droupnir的指環或釧,這就是富庶的象徵。
他有兩只作為偵探的大鴉Hugin(思想)和Munin(記憶)和兩只狼Geri和Freki,誰見了誰就有好運。
以勇敢為無上之美德,以戰死為無上之光榮的北歐人,亦視Odin為勝利及戰爭之神。北歐人以為每逢人間有戰爭的時候,Odin就派遣他的女侍者Valkyr到戰場上從戰死的勇士中挑選一半帶入宮中,先由Odin的兩個兒子歡迎,然後帶到Odin御座前受贊獎。
北歐人以為暴風雨是Odin騎了馬在世界駛過,收拾死者的靈魂。北方人恐懼暴風雨,在暴風雨中人遭了不幸就是因為沖犯了Odin帶著鬼魂所走的路。他們以秋冬風猛的季節為Odin的獵季,農人們常留一些成熟的麥在田裡,預備Odin經過時喂馬。
Odin又是一切知識的神,這是因為他喝過Mimir的智慧泉水。在這泉的深處,未來之事也映出得很分明。Odin找到了Mimir,要求一勺之水。守泉的老頭很知道這泉水的價值,一定要Odin的一個眼睛為代價。Odin就挖出了一個眼睛給他。Mimir把他的眼睛沉入泉水深處,為的要留將來的紀念。Odin乃折去那罩在智慧的泉水上的生命之樹的一枝,做成了他無敵的矛。從此Odin的智慧無可匹敵了,但是他也從此憂悒(他的面相是永遠憂悒的),因為他知道了未來的事,知道了神們將來不可逃避的劫運。
北歐的古文字Rune也是Odin的發明。在發明Rune的當時,Odin曾自懸於生命之樹的巨枝上,凝視著深不可測的Niflheim,用心深思,並以矛自刺,這樣有九日九夜之久。即發明了這神秘的文字以後,Odin乃自刺於他的矛上,又刻在他的馬的牙齒上,熊的爪上,以及無數生物與非生物的身體上。因為他受過九日九夜吊身體的苦,所以吊罪在北歐人中算是重罪。
Odin的第一任妻,象徵了原始的地的Joerd,與Odin生一非常威武的兒子,即雷神Thor;第二任妻,象徵了開化後的土地的正妻Frigga與他生了光明神Balder和戰神Tyr。第三妻是Rinda,象徵了不毛的凍土,與他生了園藝神Vali。
有些古詩人又謂Odin曾以歷史女神Saga為妻,每天Odin到冷的河水下的水晶宮Sokvabek去看視她,飲那冷河的水,聽她唱古代歷史的歌。
據另一極古的詩,則謂Odin的兒子六人為丹麥,瑞典,挪威,東西Saxon等六處之國君。似乎說明了Odin實為Anglo-Saxon王族之祖先。
Odin創造了一顆巨大的白楊樹,名為Yggdrasil,是為宇宙之樹,時間之樹,或生命之樹,是充滿全世界的。不但著根於遼遠的翻騰著不竭之泉Hvergelmir的Niflheim,並且著根於近海大地,靠近Urdar泉水的神之家宅。這棵樹長得極高,最高枝名為Lerad(和平的給與者),罩在Odin的宮上,而其他的高枝則罩在Niflheim,Muspellheim及我們的大地上。Lerad上有一鷹,叫Vedfolnir,他炯炯的目光燭照著天上地上,報告給Odin。
Yggdrasil的葉子是常青的,所以又是那供給神們以羊乳的神羊Heidrun的食料,還有那些神鹿Dain,Dvalin,Dunneyr,Durathor也是吃這樹葉的,這些鹿的角會滴下蜜露。世界上的一切河水都來源於此。
在Yggdrasil這生命之樹的左近,不竭之泉之旁,有一條可怕的龍Nidhug,不停止的在啃噬生命樹的根,又有無數的蟲幫助這龍做這項破壞的工作。龍和蟲都是想弄死這生命樹,知道生命樹若死,神們的末日也就到了。
命運女神Norns姐妹三個是照料這生命之樹的,她們從Urdar汲水來灌溉這棵樹。
高臨於大地上的,跨在Niflheim兩陲的,是火水及空氣所構成的神聖的大橋Bitroest(虹),神們由此橋以到地上或到Urdar-----生命之樹的根部。神們每天在這神泉邊開會議的。神們中唯有雷神Thor不從這虹橋上走,免得他的重腳步或雷火會弄壞了這條橋。守護此橋的神是Heimdall,日夜不離。他的武器是一把快刀和一隻銀角。每當神們經過這條橋的時候,他吹他的銀角做軟調。但如果吹出高亢激越的聲音來時,那就是報警,那是Ragnarok(神之劫難)來了,那是霜巨人和火焰巨人聯合著要來毀滅這世界的時候了。
祖先-----布瑞(buri,生產者):一出生便有個兒子,博爾(borr),意為生產,後來又生有3個兒子,歐丁(odin,神聖),維利(vili,精神),偉(ve,意志)
眾神之王-----歐丁(odin):是持掌絞刑架和絞刑架上壯志未酬者的神,而且還是玄妙知識和戰死沙場者的神以及戰爭的主宰.他是阿瑟加德聖地的主宰,有3座宮殿,其中一座就是位於格拉西爾(glarsir)樹林的瓦爾哈拉神宮(valhalla,陣亡勇士的歸宿)
眾神之後-----芙麗嘉(frigga):是婚姻及母愛之神。有自己的宮殿芬薩麗爾(fen-salir),漂浮在雲霧海之上,閑暇時就在這轉動她的金輪織機,以銀線金織織就祥雲,在夜空大放光明(北歐人稱的'芙麗嘉的織輪'即我們所說的獵戶星座)
雷神-----索爾(thor):歐丁的長子,母親是大地女神喬德(jord)
戰神-----鐵爾(tyr):歐丁的兒子,母親是希摩的美麗女巨人斯嘉蒂(skadi),是勇敢及戰爭之神,沒有自己的宮殿
美神-----布拉琪(bragi):歐丁的兒子,母親是女巨人格綠德(gunlod),掌管詩歌和音樂的藝術,
春之女-----伊童(in):是美神的妻子,傳說是地下魔法最強大的黑侏儒伊伐瓦德(ivald)的女兒,是春天和青春活力的女神
夏神-----尼爾德(niord):是伐娜司神族的首領,加盟到阿瑟加德的海洋和風神,不僅在阿瑟加德有宮殿,因為他是風神及近岸的海水之神,所以在斯吉普斯通(sipuston)還有自己的宮殿那頓(noaton)
冬神-----女冬神斯嘉蒂(skadi)(和鐵爾他老媽好象不是一個人,鐵爾他老媽好象是在海里呆著的)和男冬神烏勒爾(uuer)是金發女神西芙(sif)的兒子(西芙是thor的老婆,不過沒說他老爸
光明之神於黑暗之神-----光明神巴爾德(balder)和黑暗神霍獨爾(hor),是odin與frigga所生的一對孿生子
豐饒之神-----弗雷爾(freyb):是niord和其姐娜瑟的兒子,生於伐那司神族之家那頓,加盟到阿瑟家族後odin給他一座奧鎬漢宮(alf-heim,小仙之家)
森林之神-----威達爾(vidar):歐丁與女巨人格綠特(grid)的兒子,他居住在廣漠無垠的原始森林之中心的益德偉帝宮(land-vidi)
海神-----伊吉爾(ageir):伊吉爾是個獨立的神族,和近海的伐娜斯神族和天上的阿瑟神族不能說誰包括誰
愛神-----芙麗雅(freya):niord的女兒,是女性及戀愛之神,住在福克梵格(folkvomg)的色斯靈尼爾宮殿(sessrymnir).
真理與正義之神-----福爾賽提(forseti)是b
∶�伺�?----是原始巨人那威的後代,由三個女神組成:沃德(urd),維爾丹尼(verdandi),斯考爾德(skuld),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將來。她們不隸屬與阿瑟神族,也不是他們的同僚,她們對命運的判詞是誰都要服從的
火神-----洛基(woki),是歐丁的兄弟
守望之神-----海姆達爾(heimdall):歐丁和ageir的9位女兒的兒子
戰爭女郎-----瓦爾基麗雅(valklyrs),歐丁和鐵爾的特別女侍者,她們的任務是挑選戰死者回瓦爾哈拉神宮
死亡女神-----海爾(hel),是洛基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