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如何打造園本特色
一、凝練特色文化,提升幼兒園辦園理念
文化如水,滋潤萬物,悄然無聲,潛移默化,滴水石穿。凝練特色文化,從幼兒園的自身實際特點出發,充分發揮農村地域優勢,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以科研促發展,不斷凝練文化核心內涵,提升辦園理念。例如,從特色課題「幼兒園日記畫」著手,讓幼兒親近自然,走進實際生活去體驗,創設一幅幅富有情趣、立體多樣的畫面,開闊幼兒視野,啟發幼兒想像,讓幼兒在優美的環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凸顯「環境熏陶,快樂生活,習慣養成,個性健全」的辦園特色,多舉措開展特色教育「幼兒日記畫」活動。首先,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特點和地方特色,設立目標明確,取材源於生活的課程,設置園本教材——試用讀本;其次,專項活動分層分類開展,家園共育;第三,文化環境打造彰顯特色。在教室、走廊、辦公室張貼科學探究方法、名人名言等;開展主題活動,利用紙板、紙、布頭、布頭巾、箱包邊角料、草繩等身邊常見的材料,展示幼兒活動精彩瞬間及家長參與活動圖片;最後園外開展實地畫展,產生社會效應。
通過活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審美能力、繪畫技能技巧、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有了較大提高;教師組織活動能力、業務水平有了較大提升;家長積極參與活動,並在社會上進行有效宣傳。
二、充分利用身邊已有豐富的鄉土自然資源,創建讓幼兒喜歡的、有創意的鄉土化環境
(一)以民俗為載體,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形成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幼兒園可以結合各地風俗民情,充分運用民間藝術,物以自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如雕塑、剪紙、編制、踩高蹺、舞獅子、打連槍、扭秧歌等。
(二)依託鄉土特色資源,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創建「整 體和諧,彰顯大自然特色」的幼兒園環境
1.教學樓道可以「四季」為主題創設會說話的樓道牆飾。春天可以「春姑娘來了」為主線,春姑娘吹出五彩斑斕的花朵;夏天可以「夏」為主題,結合「夏日氣候特點」簡介天氣;秋天可以「秋日豐收」為主線,以民間手工剪紙為特色,把秋天農民辛勤耕耘、豐收的畫面呈現出來;冬天可以「冬」為主題,用代表冬日特徵的雪花和梅花做吊飾,牆面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冬日幼兒的吃、穿、住、行生活畫面來裝飾。
2.班級設置獨具特色。各班用農村的自然材料布置獨具個性的幼兒活動室、保教室,如,小班的區角「生活益智區」「數學小天地」,創設可供幼兒操作的玩具和游戲;中班的「創藝工作室」,利用牆面呈現幼兒的作品;大班幼兒可利用家長提供的資源製作環保表演的服裝。
3.小區域角呈現大社會。發動家長和幼兒到生活中尋找與課程相關的物品,創設公共區域角,如:「開心超市」「郵政銀行」「醫院」「農家樂餐館」等。教師帶著幼兒親自實踐,引導幼兒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合作等。
三、以人為本,豐富幼兒活動
充分開辟種植園,老師和幼兒根據季節變化,一起翻土,一起種植玉米、大豆、花生、大白菜、冬瓜、絲瓜等植物,一起管理,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並在這里觀察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充分利用動物飼養角,讓幼兒參與飼養小動物,觀賞小動物,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等,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Ⅱ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涵及特點是什麼
教育活動內容是指教育活動中包含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等一系列的人類文化經驗,是人類對自然、社會生活和人自身所形成的經驗體系,反映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水平。教育活動內容是學習者通過學習活動所需要掌握的內容,也是教育活動最終結果的實質,反映在教育活動目標的具體內容上,是學習者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學習的對象。
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是指為實現教育活動目標,要求兒童學習、獲取的知識經驗、技能技巧以及行為經驗的總和。幼兒階段是兒童成長的基礎階段,是兒童認識世界、認識社會和認識自身的初始階段,幼兒學習的內容要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為幼兒適應生活、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強調學習內容的基礎性、啟蒙性、全面性和發展性。幼兒園教育活動要根據幼兒發展水平,依據人類經驗體系,科學合理地進行選擇和編排,以利於兒童的學習和發展。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與中小學教育內容相比,具有幾個方面的特點。
Ⅲ 點線之舞體現了幼兒園教學藝術的哪些特點
點線之舞體現了幼兒園教學藝術的發揮創造的特點
幼兒舞蹈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學科,是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幼兒身心健康、智力開發、情操陶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大部分幼兒園都把幼兒舞蹈教育放在了首位。
研究幼兒舞蹈的藝術特點與教學目的,對掌握幼兒舞蹈教育的內涵,做好幼兒舞蹈教學工作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Ⅳ 幼兒園如何開展特色教育
這是我們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結果導致孩子發展的片面性,幼兒園往往迎合家長的需求:創立了具有濃郁圍棋文化的校園環境?這都值得我們討論與反思,有一個前期的可行性調研?是迎合家長的興趣,而開辦一些特色班。 三,形成自己的課程體系,還是注重內在素質的綜合發展。 一是以特長教育作為特色發展,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怎樣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是特色幼兒園教科研工作的重點之一。 經歷了我園的特色發展。五。 三是「特色」項目多為缺乏計劃性。大部分幼兒園在硬體得到不斷改善的同時,才是從有利於幼兒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便難以上一個新台階,不斷深化我園的圍棋園本特色,必須實行園本培訓。「一園一品,以及家長、不斷完善。 只有有利於幼兒的、探索與嘗試適合自己幼兒園發展的園本特色課程、不斷創新。幼兒園的特色發展需要全體教職工的參與和合作,在滲透於環境創設的同時,因此要取得教職工的全力支持是特色發展的基石,也一定會無果而終,功利性較強。特色園本課程還能與幼兒園綜合課程相輔相成。2003年。此外,內容滲透幼教五大領域,我園開始進行圍棋特色教育,使特色教育更好地為幼兒素質教育服務、師資能否滿足特色教育的需要 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是特色教育開展的前提與保證。人們對於「辦園特色」還未形成一個可參考的概念,表現出發展的不長久性,建立了圍棋與幼兒園綜合活動相結合的園本課程、研究課題《圍棋活動開發幼兒社會智力的行動研究》在省里立項,「特色教育」成為大家普遍選擇的發展之路,使圍棋特色教育功能趨於單一,有的甚至走進了「特色」的誤區、融入課程 特色教育作為一個幼兒園的園本特色、「藝術幼兒園」等各類特色幼兒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上馬「特色」時無計劃,如珠心算教學、《弈秋的故事》、缺少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的項目、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2007年,沒有從幼兒自身實際出發,如我園的園本課程中《棋品與人品》,我認為普遍存在三大問題,這決定了幼兒園的特色發展並非永恆不變,開發自己的圍棋活動園本課程,又注重挖掘傳統棋類活動潛在的教育價值和輔助教學功能,幼兒的實際發展需求?怎樣突破傳統圍棋活動的教學模式,包括老師的現有素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如我園的省級課題《圍棋活動開發幼兒社會智力的行動研究》,我們通過一系列的園本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活動。 我園的特色教育是在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結合幼兒特有的認知特點,最終形成自己的園本課程,讓每一位老師都參與到圍棋特色教育中來。於是。大家都在不斷思考,以及與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結合,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滿足新時期新教育的需要,以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如果自己盲目進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思考與實施,我園成為諸暨市首個特色幼兒園,就開辟特色教育,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還是從有利於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是對現行幼兒園教學內容的一種很好的補充,並承辦了全市特色幼兒園現場觀摩活動。 由於各幼兒園對「辦園特色」內涵的理解層次有別。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要求為導向,特色興園」成為大部分幼兒園的追求目標。 二是以家長的意願、完善,優勢的保持也需要不斷突破和轉換、能力,也在努力思考著質量的提高、從有利於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 一個幼兒園特色的確立是為了應付一時的檢查,特色教育也是如此,聘請了專業的圍棋教練來園執教圍棋課,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因此,2005年以來近幾年,「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學前三年入園率不斷提高,但並不適合全體孩子的教學,我們發現,而要有螺旋上升的動力與活力,既關注圍棋的競技性、《落子無悔》等課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才能,家長的教育觀念日漸轉變。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幼兒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而特色教育也為園本教研找到了一個切入口,就是特色園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我對幼兒園特色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無總結反思。如我市浣紗幼兒園的傳統文化特色教育就是讓幼兒在接受現代文明的同時。走科研興園之路,但忽略了挖掘圍棋文化的深刻教育內涵。」幼兒園的特色教育也應遵從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在特色教育過程中。兩年下來,並在教育中不斷修訂、《圍棋活動發展幼兒社會情緒的研究》,而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 二?是從有利於教師操作的角度出發:「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還是有一些幼兒園對「特色」較為迷茫。怎樣將傳統的圍棋活動與現代幼兒教育相結合,讓自己的特色在科研指導下健康發展是特色園需具備的一個條件,對高質量的幼教需求越來越大、社會環境的基礎、科研引領 特色教育要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 四,幼兒園的特色不能照搬照抄。有些特長教育適合個別的孩子,在實際操作中呈現出了多種形式的「特色園」,必須走科研引領之路、《圍棋活動提高幼兒社會技能的研究》等研究都在特色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藝術類教學等,每班開辟了圍棋區角,還是追求長遠的效果。一,還是從幼兒的實際需要出發,這便需要科研作為堅實後盾,也走過一條曲折的發展之路。匯編和修訂園本教材的過程也是全體教師創造性才能發揮的過程。探究特色教育與幼兒個體發展的內在聯系。 回顧我園的特色教育開展,實施時無記錄,只有符合園本的才是幼兒園所需要的,導致教育目標偏向嚴重、無指導,圍棋教練以知識性為主的教學,還應該融入系統的教育課程和幼兒一日活動當中,幼兒園應該逐漸形成自己的園本教材。如果沒有相應的師資力量、園本性幼兒園在選擇特色發展方向時要立足本園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和周圍環境的支持度,是有利於幼兒發展的,雖強調競技水平的提升,創編了園本教材《圍棋文化故事》,選擇後者才是遵從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是定位在幼兒的單一特長發展,對「辦園特色」作用的認識范圍深淺不一。「雙語幼兒園」、市級課題《圍棋活動促進幼兒社會認知能力發展的研究》
Ⅳ 如何體現幼兒園特色和班級特色
一、樂於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指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且教育工作是個永做永新的工作,幼兒園里每天都可能發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正所謂老馬識途,那幼兒園中的年長的老師見多識廣,他們在班級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經驗,作為年輕老師要學會學習,樂於請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他們有用合理的管理經驗。
二、教師之間要團結。
一個班就是一個集體,作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師做到真誠和諧,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充滿愛的學習生活環境。作為班主任要處處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多和搭班老師溝通、交流,做好交接班。對於班級孩子的表現,如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孩子最近有什麼反常表現?對XX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鼓勵他?XX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應及時與班內老師溝通,交流意見和看法。同時兩位老師和阿姨如同並駕齊驅的馬車,三人間要通氣,對孩子的教育要求要一致。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但對本班幼兒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常規方面,不能你要他這樣做,她要他那樣做,也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三、趣味、直觀的語言提示常規。
小班孩子的常規需要結合直觀的形象來內化。因此,我會通過一個一個簡短的故事、兒歌潛移默化的滲透常規教育,小班剛入園的幼兒,許多在家吃飯都是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喂的,為了培養幼兒自己動手吃飯,加快吃飯的速度的能力。我們給幼兒講《不愛用手的小河馬》的故事,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吃飯的慾望,並嘗試用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些幼兒吃飯時總是吃得滿桌滿地都是,於是就向幼兒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提醒幼兒愛惜糧食。
在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時,我也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情況,隨機地編念一些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的要領。在洗手的時候,我教幼兒一邊洗一邊念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小手交叉表個搓搓,沖一沖甩三下,看誰洗得最干凈。」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根據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的任務。利用餐前的時間,給幼兒念兒歌:「白米飯,香噴噴,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飯飯,看誰吃得最快。」激發幼兒進餐的慾望。午睡時以兒歌《疊衣服》:一隻袖子蓋上來,兩只袖子蓋上來,大大被子蓋好了,XXX睡著了。幫助幼兒學習自己疊衣褲。使幼兒在游戲的模仿實踐中鞏固學習和養成良好的社會性行為品質,促使他們自願地去遵守活動常規。同時,孩子們在教師在給孩子講解各種要求和規則時,要注意語言的直觀性、簡潔性及富有童趣性。例如離園時把小椅子靠邊放,我們就說把小椅子送回家;請孩子輕輕上廁所的時候,我們就說現在我們學小貓走路,小班的孩子喜歡模仿,他們都會模仿小貓走路時的動作輕輕去廁所;讓幼兒的手不再去動其它的東西保持干凈時,我們就以多中語言來提示,「小手小手抱抱牢」、「金鎖銀鎖,咔嚓一鎖」、「小手小手藏起來」等。
四、教師以自身的言行給孩子做好表率。所謂於己不欲勿施於人,教師要正面示範,每個要求即要求孩子也要求老師。如:在教育幼兒講文明、講禮貌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對幼兒有禮貌,每天早晨孩子入園,我們在教室的門口熱情地接待每個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早」,下午幼兒家長來接孩子,老師同樣熱情地與孩子家長相互道「再見」;遇見陌生人或參觀的家長,教師應熱情與之交談、打招呼,無形之中便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又如:我們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會蹲下來真誠的向孩子道聲「對不起」;我們在打擾孩子的時候,就會悄聲的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我們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對孩子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謝謝」 在倒開水的時候,教師要像幼兒一樣排到隊伍中去;中午午睡的時候,教師也要輕聲地走進午睡室,不在午睡室里大聲說話,保持午睡的安靜氛圍。
五、常規要持之以恆,在生活中強化行為。俗話說得好,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8天,小班幼兒的堅持性比較差,所以必須要教師經常去督促、強化他們好的行為習慣。不能想起來了要求一下,不想起來聽之任之。如:口渴了要喝水就要排隊倒水,倒了水以後要坐到位置上喝,喝完了要把杯子放回到杯架上。又如:吃完午飯要擦嘴、漱口。剛開始的時候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後來孩子們能自覺得擦嘴、漱口。
六、每天活動要及時、適時總結,幫助孩子梳理常規中的進步與不足。只有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園表現的情況才能有徵對性的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幫助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進步。
七、豐富一日活動內容,減少等待時間。小班孩子自製力差,當他們無事可做時就會到處亂轉、教師可通過簡單的手指游戲及和幼兒做做簡單舞蹈動作等,豐富幼兒一日活動時間,減少等待時間。做做游戲「木頭人」「請你跟我這樣做」等。例如用餐時,班級里放些舒緩的音樂營造舒適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安靜的傾聽,邊欣賞邊吃點心,這樣可避免孩子們喧鬧的聲音,也無意中滲透了對音樂的感受,或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做動作等。
俗話說 「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但吸取經驗,不斷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才能豐富內涵,開闊思路,從而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游刃有餘。在班主任工作這個領域中,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需要改進,我還要繼續努力,爭取做得更好!
Ⅵ 如何在幼教校園中體現童趣文化
物質文化建設以幼兒為本,充滿童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牆都說話。」幼兒園環境是育人的「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還要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充分開發園本資源,建設現代化的幼兒園文化氛圍。
生活區、活動區的設計相對獨立,體現幼兒園特色,如主題走廊,內容經常調換,開展相關活動,充分發揮幼兒園的隱性教育功能。活動室環境生動活潑,各班自己設計,體現各自的風格與追求,體現不同的集體和個人對幼兒園文化的認識與理解,賦予它豐富的生命力,形成各班獨特的人文氛圍,使每一個區區角都成為幼兒學習、探究、實踐的課題和園地,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
培植「軟」環境,最為重要的是在各種活動中確立具有明確文化內涵的指導思想,通過幼兒園有組織的活動把「文化內涵」充分體現出來,使幼兒園畫每一個人都能夠親歷、參與和分享這種文化的教育功能。
充滿童趣的幼兒園環境就像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於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激發幼兒的靈感、啟迪幼兒的智慧、提高的幼兒素質。
Ⅶ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涵義、特點和分類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含義是什麼?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特點有哪些?整合性、生活性、趣味性、動態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有哪些基本類型? 1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結構出發學科領域結構的教育活動(語言、數學、科學、音樂、美術和體育活動)和主題單元結構的教育活動兩大類 2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特徵出發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學習活動 3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領域出發健康領域教育活動、語言、科學、社會、藝術五大類 4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性質出發兒童自主生成的教育活動和有教師預先設置的教育活動兩類 5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出發集體活動、區角活動、個別活動
Ⅷ 說說自己對高質量幼兒園教育的內涵與特徵的理解
我園前幾年一直在教育部及各位專家的帶領下,進行著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研究任務,因此,始終將創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作為我園的奮斗目標。那段期間,我有幸與學院的五位老師前往加拿大學習,使我對幼兒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習期間,我就很關注加拿大的高質量幼兒教育究竟是怎樣的?從內涵上與我國有何異同?現我就這一問題談談個人的體會:
《綱要》倡導我們要創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這是全社會賦予我們幼教工作者的責任。那麼,高質量的幼兒教育如何促成呢? 馮曉霞老師在《幼兒教育應立足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一文中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她提出:
◆高質量幼兒教育的目標——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全面發展。現今,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這種整體素質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全面發展了,創造性已成為其中的核心要素了。她指出:我們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支持、鼓勵兒童的探索和創造活動,創新精神就在其中孕育、萌芽,並逐漸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徵。
◆高質量幼兒教育的內容——基本學習。我們知道,教育內容將直接關繫到教育的目標和質量。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明確提出:面向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學習——「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來重新組織。那麼,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選擇教育內容時,也應以此作為依據。盡管《綱要》是按五大領域相對劃分後提出了教育內容,但內容的含義已不局限在某些具體的知識點或技能要求上了。而指向幼兒參與的教育性活動,指向希望他們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或形成的「基本素質」。
◆高質量幼兒教育內容的組織——整合。馮老師講:幼兒的理想發展,即培養高素質幼兒的教育目標的實現,依賴於他們在教育活動中獲得的有益學習經驗。整合作為教育內容的組織原則,指的是加強內容之間、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習經驗之間的有機聯系,以幫助兒童把從各方面、各領域和先後獲得的各種經驗加以統整和貫通,以增強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她提出,目前以「問題」或「項目」為中心來組織教育內容的方式,在實現教育的整合性上顯示出它的優勢,受到幼教界的青睞。
◆高質量幼兒教育的過程特徵——主動學習。主動學習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完整過程,幼兒真正的主動學習包括直接地操作物體;在活動中思考;內在的動機、需要和問題的解決。這就要求教育者重視激發兒童對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慾;要給予兒童探索、發現的機會;給予兒童自我表達、自由創作及體驗活動樂趣和成功感的機會;鼓勵人際交往;支持並引導兒童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通過游戲、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同伴互動進行學習等。
◆高質量幼兒教育中的教師角色——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創造一個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與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中,教師的角色必然會發生重大的變化,成為一個「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幼兒的成長特徵;與幼兒建立良好的關系;豐富兒童的學習經驗;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為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與家庭、社區協作,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等。
加拿大對高質量幼兒教育的解讀是這樣的:
◆應該給兒童提供情緒、社會、智力、身體上的良好發展。認為高質量的教育不是隨便看著兒童,必須要幫助、支持兒童上述的發展,提出課程就要從上述活動開始。這里提到瑞吉歐與蒙台梭利的區別就在於,瑞吉歐重視兒童的興趣、愛好,教師所設計的課程不是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兒童提出來的。他們認為瑞吉歐的班級是混齡的,兒童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在加拿大很重視兒童之間互動。如:中午大孩子可以看著小孩子,這樣做大孩子很自豪,兒童之間學會解決問題,這樣比教師插手好得多。他們覺得如果成人做就不利於兒童的發展,兒童就沒有探索的機會了,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可能會從錯誤中汲取經驗,獲得發展。
另外,他們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提出智力高的兒童不一定是發展好的孩子。非常提倡社會交往,主張教師設定情景,讓兒童之間通過討論得出自己的規則、主意、辦法、游戲、興趣的等。
◆給兒童提供教育人員,對於優質教育來講是最重要的。他們認為,教師應該:
◇了解兒童的成長和學習的過程。如:3歲兒童與4歲兒童、5歲兒童每一個年齡的成熟過程、能力等是什麼,不能要求3歲兒童表現出4歲或5歲兒童的能力。教師要了解每個年齡段兒童的發展水平和學習方式,如5歲兒童表現出了3歲兒童的水平,教師就要清楚這是學習延遲,有責任讓家長知道或報告兒童廳,與家長配合進行針對性訓練。
◇教師要情緒飽滿、富有感情,表現、反應迅速,富有開放性,知識淵博,因為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學習和交往方式等。如當兒童不小心碰撞時,教師要反應迅速,知道該怎樣做。教師應思想開放,能接受不同的意見,同時如果知識足夠的話就能很好地解決兒童的問題。
◇教師要提供穩定的和刺激性(鼓勵性)的環境。他們認為環境很重要,穩定的環境讓兒童感到安全,可以放心學習。加拿大的教師認為安靜、乖與退縮是同義詞,他們認為如果兒童表現出很安靜或很乖的話,就是兒童不懂、不明白、很遲鈍。這點與國內教師的看法是不同的。他們覺得環境要對幼兒智力有啟發性、刺激性,這種環境不是人造的、讓人看了很漂亮的那種,而是讓幼兒能發揮潛能,能激發兒童學習的熱情,這點是值得提倡的。如:瑞吉歐的教室提供塗鴉的環境,幼兒可穿著防水衣在牆上畫,牆上流下的顏料畫後可以塗掉,在這樣的環境下,兒童對顏色、光線等有了充分的感知,為未來學習繪畫打下了基礎,兒童能在這種環境下受到吸引,去探究和學習。
◇教師要能尋找社區資源和幫助。如:在加拿大的社區有很大的圖書館,每個人都可辦理圖書借閱證。圖書館有專門給兒童提供的房間、書、電腦等,各個年齡都有。教師可以帶領兒童到圖書館待上2個小時,幼兒可自由閱讀,很高興。再如:幼兒要想出去玩,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個公園,教師可隨時根據幼兒活動需要帶領他們外出活動,回來後開展談話,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主題活動。
◇教師還要思考應發展兒童一些共同的目標。每個教師雖然是有獨立性的,但教師間也要進行交流,形成一些共性的東西。如:教師可以一起討論一個學期要發展兒童什麼等計劃。
◆幼兒園的環境也應該是高質量的。
◇環境是清潔的、安全的。兒童在此受到保護,能很好地生活和學習。
◇環境應能讓兒童感受到關愛。
◇環境應該是促進兒童學習的。如:一個大的房間(70—80平方米)可以有15個主題角:角色扮演(布景、服裝、道具)、玩沙(沙箱、玩具等)、電腦(玩適合年齡的游戲,上面可放置鬧鍾或定時器,可以和幼兒協商5分鍾左右輪換一次,准備一個本,排好隊伍按順序輪流玩,從小形成規則意識)等。
◇教室的設計應考慮到對於兒童行為的影響。如:大空間適合兒童的動作發展,但對於安靜活動來講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孩子無法控制行為,他們容易碰撞、相互傷害,因此,對於年齡小的幼兒要適當弄些隔斷,使空間變小。教室不需要大的動作,運動可以到戶外去,教室是安靜玩、看書的地方,這樣可減少一些沖突,加拿大的教師認為要讓兒童學會守規矩,就要從空間設計上多思考,減少潛在的問題。
◇時間上應相對固定。這樣會給兒童提供信賴、安全、有秩序的環境。到一定的時間兒童就知道做什麼,他們可以預見下一個活動是什麼,可以給兒童提供很好的准備。作息時間安排應平衡,動靜要平衡、個體與群體安排要恰當、兒童主導與教師主導的活動也要考慮。
◇材料、玩具、設備要多樣化,可選性大,同時,擺放得要適合兒童的高度,讓兒童能隨時拿到。
以上就是中加關於高質量幼兒教育內涵的比較,雖然兩個國家對高質量幼兒教育的闡述角度不同,但是透過表象看背後的理念是相通的。對加拿大高質量幼兒教育的粗淺了解會對我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啟示,便於我們今後與國際教育接軌,更好地實現我們創造高質量幼兒教育的目標。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體會,希望能給各位同仁以啟示,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大踏步地行走在創造高質量幼兒教育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