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是哪位數學專家所說
很遺憾,我從來沒聽說過有這樣一句名言,我只聽說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或者,「影視表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而「數學」應該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一個課題,一個猜想,是學要長時間研究,進行大量的演算,才會有一個准確的結果,而且,這個結果是有「唯一正確性」的,你研究出來就是研究出來了,研究不出來就是研究不出來,既然沒有其他結果的選項,這何談「遺憾」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你順利。
⑵ 教育的缺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通常狀況下,一批學生從接手到送他們畢業,小學歷時六年,初高中需要三年。這一段時間對教師而言不算漫長,對孩子卻至關重要。因為於他們而言,每一段路,都關乎他們一生的成長。從這個角度講,教育顯得極其重要,重要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但不可否認的是,教育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教師投入多少時間和經歷,付出多少愛心和耐心,都保證不了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所成。現行的班級授課制盡管已經在盡最大努力去實現分層教學,但依然顧及不到每個孩子。總有孩子跟不上節奏,也總有孩子過早掉隊,這就是教育的遺憾。
就拿一個班的孩子來說,沒有老師想放棄哪個孩子,孩子從內心深處也不想自甘落後,但一段時間後,總會出現跟不上節奏的孩子,聽不進課,完不成作業,背不會概念,凡要他做的事他都無一例外地做不好。面對這樣的後進生,分層布置作業,定期跟蹤指導,耐心引導,批評教育……凡能想到的辦法老師都會試試,但結果卻收效甚微。萬般無奈,老師只好選擇放棄。
這種情況在教育領域屢見不鮮。於是每一屆學生,每一個班級,就總要出現一些孩子,因為太差而放棄努力,最終再無法繼續讀書。於孩子而言,這是一生的遺憾,與教育而言,這是不能絕對避免的缺憾。
如果說教育是激勵、鼓舞和喚醒,那些掉了隊沒有被教育好的學生就是沒有被激活、喚醒的孩子。因為錯過最佳的教育時機,這些孩子很有可能會一生平庸。這是每個家庭和每個學校都不願面對的結果,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責無旁貸得要扛起挽救這些學生的重任,即使全救不回來,也要將這種遺憾降到最低。
⑶ 「教育是一門永遠有遺憾的藝術.」誰說的
美國學者波斯納
⑷ 為啥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為教學有缺憾,才需要反思,也因為有反思,才促使我們不斷進取,才會有創新。
⑸ 教學被視為遺憾的藝術,教師要約會反思,反思是一種什麼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⑹ 為什麼說教師是最遺憾的事業
教育的真義是使人幸福。教師也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就教師個體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學活動占據了核心部分,如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尋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麼他整個人生的幸福又在何處?做個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教師,既是教育事業的必需,也是教師個體生命的必需。
我們還可以設身處地想一想,我們願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給怎樣的教師呢?是交給對生活充滿熱情、充滿希望,樂觀的老師,還是交給那些對生活充滿抱怨、充滿煩惱,整日不開心的教師?我們願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給什麼樣的教師,我們就應該去做什麼樣的教師。相信快樂的教師也能帶給學生快樂。
我們可以嘗試著去做一個會享受的教師。把工作當作享受,熱情地投入工作,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慰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把學生的成長作為自己的快樂,看著學生一天天成長變化,感受到這是自己辛勤勞動的最好回報,透過學生的成長,看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這應該是教師職業信念的重要支撐。我們能感受到這樣一個世界嗎:孩子那燦爛天真的笑臉是天底下最美麗迷人的圖畫,教室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是世界上最美妙動聽的音樂,校園是最純美聖潔的凈土……
我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師可以親歷創造的過程,追求真實健康的成長,主張「成事」「成人」,並在創造中提高總結。這么多優秀教師的現身說法,也使我更多地感受教育的使命,教師的責任和作一名優秀的教師的任務。我有幸成為一名新課程下的教師,它站得高,看到的是教師、學生發展的需求,社會的未來需求,它引領師生、學校對教育的認識,明確的是個人、學校的使命,學得多才更感覺到學習的必要。用美國本傑明.拉什的話說:人站得高些,不但能有境早些領略到希望的曙光,還能有幸發現生命的立體的詩篇。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這詩篇中的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標點。你可能沒有成為一個美麗的詞,一個引人注目的句子,一個驚嘆號,但你依然是這生命的立體詩篇中的一個音節、一個停頓、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足以使你放棄前嫌,萌生為人類孕育新的歌聲的興致,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詩意。所以,我願意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去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作為一名教師,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要正視心理健康並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到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對不對,但是當我面對那幫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幫助他們,影響他們。教師對時代與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不在一時,而在一世。這種「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精神,不僅是教師崇高人生價值的體現,也是崇高人生價值的原動力。那些為了教育事業奉獻自己全部心血和生命的優秀教師,永遠是教師的光輝典範,永遠具有時代意義,也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擔任教師這一工作,屈指算來已二十多年。雖然在剛開始擔任教師這一工作時,教育法上指明「全社會應尊重老師」,但社會上並沒有尊師重教的風氣。但我還是因為擁有這份工作而感到光榮,因為認為會有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通過我們老師的努力,從無知到有知,從不懂做人的道理到懂得做人的道理,從而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對社會作出了較大貢獻。
本人認為作為我們老師應該做到清心寡慾,要有高尚的情操。因為大到祖國、小到家庭,每一個學生都是希望和未來,因此要愛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不要因為那個學生家庭富有或者那個學生的家長有地位,而對學生奉承;也不要因為哪個學生家境不好或者哪個行為表現不良,而心生厭棄之心。
學生總是很喜歡模仿教師的,所以我們時刻要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思想,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工作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品德和言行表現得越來越高尚;平時認真鑽研業務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及教學水平。使自己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一位好教師的形象。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當然學生也不例外,自己喜歡的人說的話就願意聽,自己喜歡的人要求做的事就會去認真的執行。因此我們教師要善於理解、關心、愛護學生,時刻的意識到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或保護每個學生的自信心,要意識到決不能挫傷其心靈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使學生與我們教師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互相好感,互相尊重。從而使學生的情緒穩定,學生心智得到健康發展,以此不斷的提高教育及教學質量。 有時,我們班主任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反紀律了,扣分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生抵觸情緒,就像學生抵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應該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其實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剛開始看時,不大明白是什麼意思,看後明白了,其實有很多時候,我是犯過類似的毛病的,事實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與學生發生沖突或矛盾!比如說學生不交作業了,學生上課總是違犯課堂紀律了,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學生不配合你的工作了,等等,反正是隨處可見,有時,我們批評一下就算了,但是有時,可能會批評的嚴重一點,這個時候,老師的尊嚴顯示出來了,其實這個時候,如果老師控制不好,會在學生面前把自己的尊嚴喪失掉。如學生在課堂上犯錯了,我會大發脾氣,狠狠的批評一頓,這個時候,氣氛應該說很嚴肅的,很緊張的,但是等我罵完了,靜下心來卻發現,其實我的一頓亂發脾氣卻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有些學生告訴我,老師你在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有的同學還在偷偷的樂呢!這不,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尊嚴可講,事實上,老師的尊嚴已經隨著威嚴的喪失而喪失了。甚至學生有抵觸情緒了,那怎麼辦?突然之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做教師?我作為教師到底是干什麼的?我的職責難道只是每天看著他們,批評他們的錯誤嗎?好像老師與學生之間除了批評就什麼也沒有了?難道師生之間的感情連幾分都不值嗎?這種思考給我的沖擊力很大,我的後背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長期以來我總是因為學生表現得不好而批評他們,卻很少表揚他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們表現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學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焦點是發現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總盯著他的缺點和短處!正像我說過的那樣,師生之間的情誼絕非一兩個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秀的,你別說,他還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變自己,努力給孩子們假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成長環境。
⑺ 為什麼說教學是一門藝術
李如密我們認為這是由教學和藝術的密切關系決定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2�0�2�0�2 (一)教學具有藝術的內涵�0�2�0�2�0�2 所謂藝術,大致有三種涵義:一是指"技藝"、"技能"。從藝術一詞的演化來看,英語中藝術一詞是art,來源於拉丁文ars。"古拉丁語中的Ars,類似希臘語中的『技藝'。......指的是諸如木工、鐵工、外科手術之類的技藝或專門形式的技能。"[1]德語中的藝術是"Kunst",它是從具有"知道"、"會做"意義的"Konnen"一詞發展而來的,指能夠巧妙地解決任何困難課題的特殊熟練技術。[2]藝術一詞,在法語中是Iart,捷克語中是Umeni,也都具有"技藝"、"技能"的含義。[3]二是指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美國的克萊德·E·柯倫就曾指出:"達到了某些要求的創造性工作便是藝術。當創造使創造者的感情升華到完善的境界,當創造的成品的勻稱美不僅給創作者而且也給觀看這一成品的其他人帶來了快樂的時候,這種創造便是藝術。"[4]在這種意義上使用藝術一詞是很常見的,如談話藝術、領導藝術、管理藝術等。三是指"用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不同手段構成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並表達作家、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5]也即是說藝術常常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段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如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戲劇、電影、曲藝等都是藝術的形式。對照上述藝術一詞的三種涵義,可以肯定地說,教學是具有藝術內涵的:它既要求教師具備高超精湛的教書育人的技藝、技能,又是沒有成式可套、極富創造性的工作方式,還注意運用語言、動作、音響、圖像等形象化手段表達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師的思想感情。�0�2�0�2�0�2 (二)教學和藝術有近似的對象�0�2�0�2�0�2 藝術的對象是人為中心的社會生活。藝術既反映客觀世界,又反映人的主觀世界。但它不管反映主客觀世界的哪一方面,都是以人為中心的,都是直接、間接或曲折地表現人的命運、感情、內心世界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以藝術常被稱作"人學",高爾基在1931年發表的《談技藝》一文中就曾明確指出:"文學是『民學',即人學。"[6]教學的對象也是人,而且是處於發展之中、具有極大可塑性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學生。所以教學也是名符其實的"人學",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這首先就是人學。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7]教學和藝術都受其對象的制約,深入了解對象的生活及特點是從事這兩項活動的共同前提。藝術家常講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創作出第一流的藝術作品;深入生活、了解人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教學也同樣要求對學生有深入細致的了解,正如烏申斯基強調的:"如果教育學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麼,就必須首先也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8]從終極目的來說,藝術的作用是培養知、情、意全面和諧發展的人。藝術的最高目的就是為了使人的知識、感情和意志和諧地發展,使人們的感覺和感情成為合乎理性的,使理性、道德的認識成為體現在感覺和情感中的東西。[9]而教學的最高目的也是為了培養並塑造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可見,教學和藝術都是以人為對象的。�0�2�0�2�0�2 (三)教學中有藝術性內容�0�2�0�2�0�2 教學內容,無論是社會科學學科,還是自然科學學科,都是真、善、美的統一,包含有豐富的審美因素,具有明顯的或潛在的藝術性。學校教學課程中,音樂、美術兩科的教學內容直接就是藝術的內容,這自不待說;社會科學學科中的語文、歷史、地理諸科所含藝術性內容,也早為人們所認識。其實,自然科學學科中也含有審美因素,常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科學美學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和欣賞科學知識中的美。著名學者趙鑫珊認為:"每一個數學公式從其實質(境界)來說,都是詩。"[10]他進一步分析道:即便是C=2pR這個初等數學公式,也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圓周長和半徑之間原來存在著這樣一種簡潔、絕妙、和諧的關系!誠然,天地間有無窮個圓,但是唯有C=2pR這個純粹數學圓最標准、最精密、最美。這是數學家心靈和智慧再生的數學藝術美,它所造出的庄嚴、永恆和宏偉的意境,不是詩是什麼?把數學當作詩來讀吧!果真如此,那麼,擺在你面前的任何一本數學教程就會突然從一堆死氣沉沉的公式變成洋溢著和諧、充滿著絕妙和滲透了對稱美的一部詩集。讀數學如此,讀物理亦然。每個物理定律和方程本質上都是一首自然贊美詩。E=mc2 這個著名的質能相當性定律,就因它所具有的完善性和囊括物質世界的偉力,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贊嘆和驚異。至於廣義相對論,現代西德物理學家玻恩則欽佩"它是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因為它是"哲學領悟、物理直覺和數學技巧最驚人的結合"。總之,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豐富的審美性、藝術性因素,就決定了師生在教學中進行審美和藝術交流的必然性。�0�2�0�2�0�2 (四)進行使用藝術的手段藝術主要是藉助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手段來反映現實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說來,根據運用手段和表現方式的不同,可將藝術分為以下四類:語言藝術,主要是文學,它以語言為工具來塑造形象;造型藝術運用線條、色彩等手段塑造可以直接感觸的視覺形象,如繪畫和雕刻;表演藝術通過人的演唱、演奏和表演,運用聲音、節奏和旋律或人體動作來塑造形象,如音樂、舞蹈;綜合藝術則綜合運用了各種藝術手段和材料來塑造形象,如戲劇、電影。�0�2�0�2�0�2 [12]可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是構成藝術手段的基本要素。教學同樣也離不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尤其是現代教學,隨著現代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表現出明顯的形象化、審美化、藝術化的趨向,甚至於直接以藝術為手段進行教學。著名教學論專家贊科夫曾感慨地說:"藝術對於學生的教育包含著多麼巨大的力量啊!而這種力量卻常常沒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傳統教學法的很明顯的毛病,就是沒有向學生展示出藝術的、也只有藝術才具有的那些寶藏。"[13]就教學手段而言,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我們都不難在教學和藝術之間找到許多共同之處。[12]可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是構成藝術手段的基本要素。教學同樣也離不開語言、動作、線條、音響、色彩、圖像等,尤其是現代教學,隨著現代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表現出明顯的形象化、審美化、藝術化的趨向,甚至於直接以藝術為手段進行教學。著名教學論專家贊科夫曾感慨地說:"藝術對於學生的教育包含著多麼巨大的力量啊!而這種力量卻常常沒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得很不好!傳統教學法的很明顯的毛病,就是沒有向學生展示出藝術的、也只有藝術才具有的那些寶藏。"[13]就教學手段而言,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我們都不難在教學和藝術之間找到許多共同之處。
�0�2�0�2�0�2 (五)教學和藝術的功能相通�0�2�0�2�0�2 藝術因其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在社會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這具體表現為三大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認識功能指藝術能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生活、歷史風貌,擴大知識領域,加深對社會生活規律的理解,提高認識能力;教育功能指藝術能改善人們的思想感情、端正人們的世界觀、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增強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勇氣;審美功能指藝術能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力打動人們心靈而引起審美愉悅和精神樂趣,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的效果。三者之間既各自有別,又相互滲透。教學也具有這三種功能,雖然功能發揮的方式和領域有所不同。通過教學,可以使學生逐步掌握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掌握認識世界的先進方法,提高他們認識客觀事物的水平,這可以說是教學的認識功能,通過教學,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體力,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這可以說是教學的教育功能;通過教學,還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達到情感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理解辨別美、表達創造美的能力,這可以說是教學的審美功能。教學的三大功能也是既各自有別,又相互滲透的。�0�2�0�2�0�2 (六)教學體現著藝術的特點�0�2�0�2�0�2 藝術之所以具有誘人的魅力,在於它有三大突出特點: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形象性是藝術的基本特徵,是指藝術總是用具體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而形象就是藝術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形式,任何藝術形式都離不開形象的描繪和塑造。情感性是藝術的血液,沒有情感的藝術是蒼白無力的,藝術總是以情感人的,羅丹甚至直截了當地說:"藝術就是感情。"[14]而創造性更是藝術的生命。藝術貴在創造,藝術創造就是要不斷超越——超越別人,超越自己,避免重復或停滯,創造出新潁獨特的作品,使藝術生命長青。在教學中,藝術的這三大特點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教學同樣要藉助於語言、動作、表情、圖像等直觀手段,將抽象的原理、概念和定義、法則等經過藝術加工、處理,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在教學的信息傳遞過程中,同時存在著人的感情交流,情感交流在教學中像一條紐帶,使教師和學生緊密地聯系起來,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15]教學中是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供套用的,它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出現的一切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本身條件、學生實際狀況及教材特點創造出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鮮明獨特的教學風格。這樣,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也就構成了教學的藝術特點,形成了教學的藝術魅力。�0�2�0�2�0�2 (七)教學與藝術的過程相似�0�2�0�2�0�2 藝術創作過程包含著三個基本環節:藝術感受、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藝術感受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和前提,它既包括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素材的積累,而且包含了對生活的審美感受,藝術構思則是創作過程中的中心環節,是藝術家根據一定的中心在自己的意識中把豐富而零亂的審美感受孕育成為完整的形象體系的思維過程;藝術表現是藝術創作過程的完成,是藝術這種精神勞動的物質體現,是通過藝術語言等物質手段將藝術家頭腦中的審美意象具體地、穩定地塑造為可以感受的藝術形象的過程。藝術過程的這三個環節既是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又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教學活動過程也有與藝術創作過程相類似的三個基本環節:教學准備、教學設計和教學表達。教學准備是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它包括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對教材的感知和理解、對教學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等;教學設計是對教學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具體安排,包括對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教具的選擇,對教學關系的詳略、先後、分合、深淺、虛實、輕重、主次、動靜、斷續、放收等的調整,對教學的組織、語言、開講、提問、結課、啟導、板書、教態、演示等的計劃安排等;教學表達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是指教師通過音聲、形符、動姿、時空等多種訊道的立體表達,使教學設計的主要意圖和種種精妙之處展現出來,構成課堂教學的"藝術作品"。教學創造過程的這三個環節也是環環緊扣、層層深入,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0�2�0�2�0�2 (八)教師具有藝術家的素質�0�2�0�2�0�2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即"人按其天性來說,就是藝術家"。[16]這里所說的人,不僅指已經成名的專業藝術家,也指包括教師在內的其他專業的人,即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切人。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人都有追求美的天性。所以馬克思說:"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17]並深刻指出,共產主義社會里的任何勞動(物質性的和精神性的)都將被提到藝術的高度上來。如果說藝術(狹義的)是以追求美為核心的,那麼在現代,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則正在不斷縮小,人類活動的許多領域和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現出藝術性或審美性的一面。而教師作為人所具有的審美特性和藝術天賦,就決定了他可以成為名符其實的藝術家。因為"他們掌握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他們能喚醒自己,也喚醒他們接觸的人"。所以"他們能成為藝術家,人類關系的藝術家,成為人的問題這個艱難領域中美的創造者"。[18]因此,優秀教師們都可以稱之為"教學藝術家"。�0�2�0�2�0�2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學和藝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二者在許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所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命題是完全可以成立,並能得到理論確證的。[1]〔英〕科林伍德《藝術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6頁。[2]唐文中主編《教學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頁。[3]哈九增主編《藝術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頁。[4]周南照譯《教學的美學》,《教育研究》1985年第3期。[5]《簡明社會科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頁。[6]《論文學》續集,第285頁。[7]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頁。[8]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頁。[9]《藝術中的哲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2頁。[10]趙鑫珊《科學·藝術·哲學斷想》,三聯書店1985年版,第55頁。
⑻ 為什麼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請從多角度談談你對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認識和理解。
答:教學之所以被稱做是一門藝術的認識。
第一、對象的相似。藝術的對象是整個現實世界,但關注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教學的對象也是人,而且是青少年一代。藝術講求深入生活和了解人,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藝術作品;教學也講求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手段的相似。藝術以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為主要手段來表現思想情感,反映社會生活;教學也離不開這些表現手段,尤其是電化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使得圖象、音響、色彩等直觀因素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審美作用。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創造性的結合,就會體現出獨特的教學藝術及其風格。
第三、功能的相似。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有三大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教學也具有這三個功能,並藉此促進學生在智力、品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第四、特徵的相似。藝術具有三大特徵: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教學也具這三個特徵,也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把抽象知識形象化、也貴在「動之以情」,也需要創造才能。
對教學藝術的理解。
第一、教學藝術的創作、表演、欣賞環節都具有特殊性。教學藝術的創作主體是教師,手法是傳授、培養和發展,構思體現在備課之中,內容是表達的方式、方法,產品是有效的教學過程。教學藝術的表演要求教師進行外觀行為的綜合表演,包括一切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因素在內,而表演中要考慮倫理價值,即做人的示範,教書育人。教學藝術的欣賞,表現在教師不僅作為學生欣賞的對象,其本身也是欣賞者、感受者。教師欣賞的對象是有效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
第二、教學藝術比一般藝術更復雜和高超,具有特殊性。它既包括依據教學規律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靈活加以運用而進行的藝術創造活動,又包括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而形成的技能、技巧,還包括體現教師個性而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等。
嘉應學院數學學院071班道長
⑼ 執教多年的英語老師米鑫浩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終點,為此他不想留有遺憾,於是
2020年5月30日,光山縣小學英語2020年「國培計劃」送教下鄉活動在舉行。縣教體局胡明生局長、代曉春股長、沈琴主任、教研室劉彥主任、縣師校吳校長、鄒頂常科長、朱科長、盧萍主任參加活動,校長管慶文、副校長黃曉遲全程陪同。
學校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活動前制訂詳實方案,對相關人員細分工,責任到人。5月22日,學校舉行磨課活動,並邀請縣小學英語教研員劉彥主任到校指導,為活動成功舉行打下堅實基礎。
5月30日上午陳亞蘭老師作示範課
陳老師執教的是一節人教版四上第四單元A部分Let's spell的語音教學。陳老師通過拆音、拼音和分類等語音意識訓練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式學習,觀察、感知、體驗並自己歸納出u-e和u的發音,培養學生「聽音能寫,見詞能讀」的能力!
圍繞陳老師的這節語音示範課,參加國培的青年教師們分成四組進行研討,每組推選一位優秀教師代表評課。
第一組劉娟老師
陳老師通過播放一首富有動感的《ABC》字母操導入本節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扎實的鋪墊。教師採用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和直觀的字母磁鐵教具讓學生在對比、分類、體驗、感知中自然而然習得字母U的發音規律。
第二組雷庭芳老師
陳老師的這節示範課讓大家受益匪淺:
1.目標明確。本節課緊緊圍繞字母U的開閉音節發音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2.條理清晰。教學設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3.扎實有效。教師注重學生動腦與動手、個人與小組、聽說與讀寫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發展。
第三組張小靜老師
陳老師教學基本功扎實,注重前後知識的復習、銜接與遷移。教學設計結構嚴謹,層層呼應,水到渠成,多媒體資源的整合與運用靈活高效。
第四組王靜老師
陳老師的這節課用五個字總結「高、新、多、實、活」。教師的個人專業素養「高」;繪本融入語音教學「新」穎;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整節課扎「實」高效不做作;教學方法與手段靈「活」多樣!
主評彭秀仿老師
陳老師基於專業素養,大膽挑戰,勇於創新!一堂課的靈魂是設計,要激發興趣,提高興趣,最難還是保持興趣,如何做到?整堂課陳老師整合多種課程資源,運用多元授課方法和各種激勵性活動在情境中突破難點!
5月30日下午沈躍亮老師作示範課
沈老師講授的是六年級英語short play《The three little pigs》第二課時。本課圍繞三隻小豬與大壞狼鬥智斗勇的經典故事展開,利用課件、頭飾、道具有機結合操練對話,將開放式提問與文本閱讀、理解故事、創設情景、角色扮演相互融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品質,提升學生語言表達概括能力。
圍繞沈老師的這節英文短劇表演課,四位優秀教師代表是這樣評價的。
第一組李文老師
課堂導入自然,教學形式新穎,情感啟發到位。教師本節課設計的問題,既有事實性問題又有開放性問題,兩者相結合體現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第二組李麗雯老師
沈老師的這節課帶給大家的收獲:
1.歌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2.通過觀看三隻小豬的動畫片,激發了學生的表演慾望。3.通過學習故事,表演故事,學生懂得了故事的寓意,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第三組李小芬老師
沈老師幽默睿智,個人魅力強。教師標準的發音、得體的教態,都顯示了一個英語教師扎實的個人素養。正是因為教師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表演狀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這堂英文短劇表演課。
第四組黃佩
沈老師的課讓人如沐春風,非常享受。1.本節課構思新穎,設計巧妙,銜接自如。2.運用多媒體手段,視聽結合,聲像一體,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3.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創設了積極參與、互動的教學情景,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主評占祥梅老師
沈老師的這節課學習了《Three little pigs》的第二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遵循了「做中學」的原則,力圖通過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運用語言和表演展示上。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完美的課堂是不存在的。通過此次交流研討老師們提出了以下問題及建議:1.語音教學的資源不足,能不能進行資源共享。2.在語音教學中,建議將易混的發音進行歸納總結。3.英文短劇的表演建議大膽創新,融入自己的想法和體會。4.對學生的表演應給予多元化的評價。
縣教研室劉主任作精彩點評
首先,劉主任對此次「國培計劃」送教下鄉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感謝。其次,對舉辦國培活動的意義做了三點言簡意賅的闡述:1.感謝 送培就是送服務。2.提升 送培就是謀發展 。3.做研究 送培就是做研究。最後,劉主任給此次參加培訓的青年教師做了一個《小學英語教學二十年》的專題講座,娓娓道出小學英語從2001—2020的發展歷程,以一個親歷者的經驗告訴大家一定要深入學習新課標的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提升自己,發展自己,逐步完善教學藝術。
教學永遠在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教學精益求精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⑽ 為什麼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請從多角度談談你對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認識和理解。
答:教學之所以被稱做是一門藝術的認識。
第一、對象的相似。藝術的對象是整個現實世界,但關注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教學的對象也是人,而且是青少年一代。藝術講求深入生活和了解人,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藝術作品;教學也講求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手段的相似。藝術以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響等為主要手段來表現思想情感,反映社會生活;教學也離不開這些表現手段,尤其是電化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使得圖象、音響、色彩等直觀因素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審美作用。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創造性的結合,就會體現出獨特的教學藝術及其風格。
第三、功能的相似。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有三大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教學也具有這三個功能,並藉此促進學生在智力、品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第四、特徵的相似。藝術具有三大特徵:形象性、情感性和創造性;教學也具這三個特徵,也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把抽象知識形象化、也貴在「動之以情」,也需要創造才能。
對教學藝術的理解。
第一、教學藝術的創作、表演、欣賞環節都具有特殊性。教學藝術的創作主體是教師,手法是傳授、培養和發展,構思體現在備課之中,內容是表達的方式、方法,產品是有效的教學過程。教學藝術的表演要求教師進行外觀行為的綜合表演,包括一切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因素在內,而表演中要考慮倫理價值,即做人的示範,教書育人。教學藝術的欣賞,表現在教師不僅作為學生欣賞的對象,其本身也是欣賞者、感受者。教師欣賞的對象是有效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
第二、教學藝術比一般藝術更復雜和高超,具有特殊性。它既包括依據教學規律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靈活加以運用而進行的藝術創造活動,又包括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而形成的技能、技巧,還包括體現教師個性而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等。
嘉應學院數學學院071班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