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石頭堆疊藝術是告訴別人什麼

石頭堆疊藝術是告訴別人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3 08:57:22

① 藏族村寨前都會有一個用石頭堆擒來的錐形塔形建築,請問叫什麼有什麼意義

這個是瑪尼堆。

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

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

(1)石頭堆疊藝術是告訴別人什麼擴展閱讀:

石頭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載體,以其不朽的質地而成為社會文明繼承和創造的有力見證。石頭不僅能打制各種生產工具、攻擊野獸抵禦敵人的武器,還可造屋建城、磨粉配葯,有些地方還用石頭鎮宅。

文物普查時發現的大量石器、石棺、石丘墓、石碉樓,可以印證石頭在先民是何等的不同尋常。藏族珍愛奇石,更視「讓炯」(藏語,自然天成)類石料為聖物,如佛像、佛眼、佛足跡等。另外藏族的頭飾、項飾多用珊瑚石、瑪瑙石、化石及各種美石串綴起來的,擬為靈石崇拜的衍化形態。

② 在西藏常見路邊用石堆成一個個小石堆是什麼意思

這些石堆叫做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

藏族人認為石頭是有靈性的,所以會在路口,湖邊或者山上堆瑪尼石堆,祈福的意思。路過瑪尼堆時要順時針繞一圈,再填上一塊石頭,所以時間越久瑪尼堆規模越大。

(2)石頭堆疊藝術是告訴別人什麼擴展閱讀:

「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阻穢禳災朵幫」大都設在村頭寨尾,石堆龐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階梯狀壘砌,石堆內藏有阻止穢惡、禳除災難、祈禱祥和的經文,並有五穀雜糧、金銀珠寶及槍支刀矛。 「鎮邪朵幫」大都設在路旁、湖邊、十字路口等處,石堆規模較小,形狀呈圓錐形,沒有階梯,右堆內藏有鎮邪咒文。

瑪尼石(Marnyi Stone) 是藏族的傳統民間藝術,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以期祛邪求福。瑪尼石可組成為瑪尼堆或瑪尼牆,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加石子,並虔誠地用額頭碰它,口中不停禱告。

③ 疊石頭有什麼寓意

疊石頭起來是瑪尼堆,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同時也被稱為「神堆」。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集壘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語為「多本」。
還有一種是在石塊或卵石上刻寫文字、圖像,以藏傳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徵,有佛尊、動物保護神和永遠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後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垣,這種瑪尼牆藏語稱「綿當」。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並神聖地用額頭碰它,口中默誦祈禱詞,然後丟向石堆。

④ 假山的堆疊 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和技術能不能互相交換

不能互換。藝術強調個人獨特性,藝術成果能給人審美愉悅,無法被復制。而技術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成果是由實際效應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是藝術而不是技術說明假山和池沼的堆疊反映了設計者的細心匠心。希望可以採納哦。😗

⑤ 蘇州園林中「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的正確意思是什麼強調了什麼

正確意思是 假山的堆疊,源於技術但高於技術,它強調假山的堆疊基於技術之上的藝術效果。

⑥ 《蘇州園林》中假山的堆疊有何特點其藝術價值在何處

我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在西漢初期已有了疊石造山的方法。經過東漢到三國,造山技術繼續發展。據《後漢書》記載,梁冀「廣開園囿,采土築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曹魏的芳林園具有「九穀八溪」之勝。可見漢魏間園林已不是單純地模仿自然,而是在一定面積內,根據需要來創造各種自然山景了。兩晉南北朝時,士大夫階層崇尚玄學,虛偽放誕,以「逃避現實」,愛好奇石,寄情於田園山水之間為「高雅」,因而當時園林推崇自然野趣,成為一種風習。這是在漢魏園林的基礎上,對自然山水進行了更多的概括和提煉,然後才逐步形成起來的。唐、宋兩代的園林,由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不但數量比過去增多,而且從實踐到理論都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同時還受到繪畫的影響,使疊石造山逐步具有中國山水畫式的特點,成為長期以來表現我國園林風格的重要手法之一。這樣的假山,其組合形象富於變化,有較高的創造性,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園林所罕見的。這是由於古代匠師們,從無數實物中體會山崖洞谷的形象和各種岩石的組合以及土石結合的特徵,融會貫通,不斷實踐,才創造出雄奇、峭拔、幽深、平遠……等意境。
蘇州園林多位於城市中,由於園林面積及其他條件所局限,疊石造山的方式也很有出入。其中規模最小的多在住宅的客廳或書房的前後庭院內,布置少數石峰,或累石為山,或依牆構石壁,或沿小池點綴少數湖石。小型園林的面積雖比庭院稍大,但布局仍不太復雜,往往以水池為中心,以山石襯托水池、房屋和花木,或利用山坡、土阜建造園林,或以人工疊造假山作為園中主景。中型園林大都有山有池,與房屋、花木組合為若干景區,而在主要景區內設山巒洞壑模擬真實的山林。有些則於臨水一面構危崖峭壁,或疊成高低起伏的池岸,其下再建石磯,釣台,使山水的結合更為緊密。體形高大的假山,為了擴大視野,往往在山上建造亭閣,以俯覽園內或眺望園外的景物。山既可劃分園景,又為增加園內寧靜的氣氛和降溫,隔塵等提供了有利條件。至於在園林布局上,通常在水池的一面疊山造林,而在另一面錯置廳堂亭榭,無論從山林越過清澈的池水遙望高低錯落的建築,或自房屋欣賞對岸的山崖樹木,都是重要的對景,而房屋與山林遙相掩映,又收到良好的對比作用。在規模較大的大型園林,隨著各景區和庭院的大小,疊造假山、石峰、石壁或僅置少數湖石;也有在較大景區內建假山數處,利用山勢的連綿起伏互相呼應,將空間劃分為幾個部分,使園景有分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風景的曲折和深度。總之,蘇州園林從整體布局到小空間的處理,大則疊石造山,小則布置一、二湖石,都創造了許多特有的手法,其中一部分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一) 造山與土石的關系
園林中的假山不外土石構成,土與石的結合是否得當,不但影響造山的風格,而且和材料,人工具有極密切的關系。
從假山的構造方面來說,各種土壤有其不同的摩擦角,超過這個角度便容易崩潰,因而用土造山不能太高,否則所佔面積隨之增大,而且形體臃腫,很難塑造雄奇、秀聳和其他復雜的形象。所以土石合用是技術上必然的要求。尤其是疊造洞谷崖壑,或在小面積內造較高的假山,用石的數量比一般假山更多。但在另一方面,用石過多則採石運石和疊石的人工,費用和時間都隨之增加,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故土石的比例必須適當。
漢代以來,人工造山雖多有記載,但具體情況語焉不詳,魏晉南北朝起,統治階級的園林往往建造大型的峰巒洞谷。如梁太清間(公元547~549年)肖繹(元帝)在江陵所造的湘東苑,石洞長二百餘步『注—,即是一例。北宋趙佶(徽宗)建艮獄,為重山大壑,其間錯置崖峽洞穴,組合更為復雜。北宋洛陽諸園多以土山、水、竹為主。南宋吳興諸園大部分利用自然環境,用石並不太多。降及明代,造山手法見於王世貞《游金陵諸園記》及《婁東園林志》的則多數疊石為山,內構洞窟,外列奇石。而明代末年計成所著《園冶》,除以專章詳述選石外,對於園山、廳山、樓山、書房山、池山、峭壁山及峰、巒、崖、洞、瀑布的構造,分類列述特點,較為具體地反映了當時江南一帶的造山情況。
不過疊石造山,無論石多或土多,都必須與山的自然形象相接近,這是它的基本原則。據清李漁《閑情偶寄》所載,「余遨遊一生,遍覽名園,從未見盈畝累丈之山,能無補綴穿鑿之痕,遙望與真山無異者」。清康熙《嘉興志》也說,「舊以高架疊綴為工,不喜見土」,可知清代初期的假山,因用石過多產生了若干奇矯而不自然的毛病。其次,選石、購石、運石和疊石所用的人力、費用和時間都很大,因此,李漁曾倡以土帶石及土石相間的方法。和他同時的疊山家張漣(南垣)也主張「群峰造天,不如平岡小坂,陵阜陂陀,綴之以石」。從實物方面來說,現存江南園林比李,張二人年代較早的有明萬曆末年張南陽所造上海豫園假山和嘉定秋霞圃,蘇州藝圃、五峰園假山以及蘇州洽隱園水假山(周秉忠所疊)等。可能和他們同時的有蘇州耦園東部假山、無錫的寄暢園八音澗等。年代較晚的有清乾隆間戈裕良所設計的蘇州環秀山莊假山與常熟的燕園黃石假山。其中體形最大的豫園假山就是不見土的做法,其餘諸例的石壁和洞谷等也都全部用石,僅在山頂和山後鋪土便於栽植花木。至於現存蘇州園林的假山,除上述諸例外,多數為太平天國以後所新建,少數就舊跡修理改造,其結構亦基本相同,由此可見明萬曆以來四百年間江南園林的假山以石多土少為其主流。不過這不等於說主流就是完美無缺點,相反,非主流亦有若干好作品,如蘇州拙政園假山僅一處石多土少,其餘三處皆石少土多,故能和池水樹木相配合,構成較自然的風景。為說明方便計,現將蘇州園林中假山使用土石的情況,分為如下四類:
土山 不用一石而全部堆土的假山,多半限於山的一部分,並非全山如此,拙政園雪香雲蔚亭的西北角即是一例。
土多石少的山 此類假山不多,以滄浪亭與留園西部的假山體形較大。此二山皆沿山腳疊石約高一公尺,再於盤紆曲折的蹬道兩側累石如堤狀以固土。體形較小的有拙政園綉綺亭及池中二山,手法略同而用石較少,故山形更為自然。此外,以土石相間,略成台狀,如張南垣所謂「乎岡小坂」的則有劉家浜尤宅庭院。
石多土少的山 蘇州園林中的假山,此類數量居第一位,其結構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山的四周與內部洞窟全部用石構成,而洞窟很多,山頂的土層比較薄,獅子林假山是這一類的典型。第二種,石壁與洞雖用石,但洞較少,山頂和山後的土層亦較厚,如藝圃,怡園,慕園等皆如此。第三種,四周及山頂全部用石,但下部無洞,成為整個的石包土,可以留園中部池北的假山為代表。
石山 全部用石的假山,體形都比較小,如網師園池南的黃石假山便是如此(4-12)。此外,有的石山為下洞上亭,或下洞上台,或如屏如峰位於庭院內、走廊旁,或依牆而建兼作為登樓的蹬道。這種石山數量僅次於石多土少的假山而居於第二位。
所以形成上述情況,主要由於過去園主們的愛好束縛著工匠們的藝術創造,使園林不能向新的方向發展。其次是這種封閉式園林的面積不大,以及當地盛產石料,雨量多和泥土易於崩潰等原因。隨著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園林服務的對象和藝術標准都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園林規模擴大,施工技術和條件也和舊社會大不相同,因此,過去風行一時的石多土少或全部用石的造山方法,今後只能在易於就地取材和有特定需要的情況下酌量使用。
(二) 總體布置
造山與環境的關系 疊石造山先根據需要,配合環境,決定山的位置、形狀與大小高低。小型園林因面積有限,多以山為房屋的主要對景,同時栽植花木,以增加生氣和彌補沒有水池的缺點。花木大多少而精,大小高低宜有層次,山的形狀須為這些需要提供條件。因此,山的體量須與空間相稱,形狀宜前低後高,輪廓應有變化,忌最高點正對房屋明間,尤忌在其上建亭。在山的結構上用石不在多,而在使用得當。
中型與大型園林的山,決定於全園布局以山為主體抑以池為主體,據此來斟酌山的規模和形體。在以山為主體的園林,常因強調山的作用,使形體過於龐大,無法和環境調和,如滄浪亭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犯了這個毛病。相反,環秀山莊的假山自池面至最『高峰為七點二米,在當地園林中是第二位高山,但看來並不覺得壅塞,這是因為它在西南兩面留有較大空間的緣故。在以池為主體的園林中,山雖居於輔助地位,但山與池的配合十分重要。體形較大的兩面臨池或三面臨池的假山固不必多說,就是一面臨池的山,亦應考慮山形和山上樹木成長後的體量,是否與池的大小配合得當,山的對岸如建有亭閣樓館,宜注意山的形體與房屋的大小輪廓能否互相呼應。忌高山與高樓相連接,使園林的某部分過於龐大生硬,如獅子林西北角的狀態。山上建高大的建築,即使建築本身的造型優美,對園林的空間組織仍給予不好的影響。房屋輪廓過於高聳僵硬的,如拙政園西部的浮翠閣便是欠佳之例。
山的組合與輪廓 蘇州古典園林中的假山,由一座至三四座不等,而以一座的居多數。從造型來說,解放前近百年內所建假山,優秀作品僅居少數,大多數由於組合單元不多,或組合不得其當,以致形體缺乏變化,輪廓單調。這種現象,尤以園中只有一山的最為明顯。
明末至清中葉的假山組合單元,主要為絕壁及峰、巒,谷、澗、洞、路、橋,平台、瀑布等。現存遺物雖不一定都具備這些單元,但小如常熟的燕園黃石假山也有谷、洞。橋和絕壁。組合方法大抵臨池建絕壁,壁下,有路,轉入谷中,盤旋而上,經谷上架空的橋,至山頂有平台可以遠望。峰巒的數目和位置,隨山形大小來決定。洞則不過一、二處,隱藏於山腳或谷中,也有在山上再設瀑布,經小澗而流至山下。環秀山莊以谷分假山為三部分,前後左右互相襯托,顯得有賓有主,並有層次和深度。同時由於山是實體而谷是窈虛,形成了虛實對比,使山形趨於靈活。清末假山的形體多半低而平,橫的方向很少有高深的谷、澗與較大的峰巒相組合,僅在縱的方面以若干蹬道構成大體近於水平狀的層次,因而山形平板缺乏變化。唯怡園假山在西北角絕壁上構洞與峰, 自絕壁略收進,層次較分明,輪廓也較有變化。
山無論大小,必須輪廓明顯,高低起伏,而最高點不應位於中央,以免呆板。在這點上,以環秀山莊和怡園處理得較好。有些園林在山上羅列太湖石峰,使原來缺乏變化的體形和輪廓,又增加了零亂瑣碎的缺點,獅子林與留園中部假山即是這種拙例。反之,藝圃在山上東端建亭,輔以樹木,補救了山形平坦的缺陷,較為干凈利落。
假山如建於池側,其高度不應只根據池面寬窄來決定,並須考慮池水水位和對岸地平線的高度。但一般情況往往忽略後兩項因素,尤其是忽略池的最高水位,以致池中水滿,每感覺山形低小。
以上就個體假山而言,如園林中有幾座山,其組合方式不應生硬聯接,也不宜在環池三面造山,使空間過於迫促。如獅子林東,南兩面的石壁作九十度轉角,聯系不夠自然,兩側有土山,山上建築物又過高,使空間局促,唯西南角留有缺口,略有深遠境界。假山最多的拙政園,山的組合較為得當,池中二山雖用澗谷分隔,但又聯接為一個整體,形象自然而有層次。其他二山則相距稍遠,東側土山又能發揮聯系南北的作用,因此中部山池的布置,顯得開闊疏朗。
陪襯手法 山的襯托手法,首先是利用本身的組合單元,如絕壁、峰、巒、谷、澗、台、路、橋、瀑布等烘托主峰,而這些單元的位置和形體高低,大小又須互相襯托,以產生虛實對比與層次,深度,並增加山形的變化與立體感。體形較大的山,如上海豫園假山,將主峰置於後側,其前以盤曲的蹬道,綜錯的台、谷,澗、瀑布,絕壁等, 自下而上構成層層疊疊的復雜形體,主峰自然顯得高峻。反之,體形較小的山,如環秀山莊將主峰置於前部,利用左右的峽谷,橋和較低的峰巒作陪襯,也能使人感到主峰相當雄偉。但不論何種方式,主峰位置宜稍偏,山形較長者尤須如此。留園中部假山將最高點隱於西側桂林中,是一種較好的手法。
明代園林每於絕壁下建低壓水面的曲橋,或構平低的石磯,無非襯托石壁使之顯得更為高聳。
山上忌建高大的亭與樓閣,即建亦應與山形相配合。如拙政園中部池西側小山扁而平,故山上的雪香雲蔚亭採用長方形平面。高峻的山,與其在山頂建亭,不如位置略低,依主峰為背景,如上海豫園的做法。
山上植樹應考慮樹的位置、疏密、姿態、成長速度等,才能發揮較好的陪襯作用。一般平坦的陂阪以枝條疏暢的落葉樹為宜,但不可太密。較大的岡嶺應以常綠樹與落葉樹相配合,間距可稍密。峭崖絕谷上與其植高大的落葉樹,不若易以枝幹盤曲的松樹,斜出崖外,再配以少數成長較慢而姿態較好的花木,使古拙與秀麗相結合,比較恰當。蘇州各園假山上的樹木,其姿態能發揮陪襯作用的並不太多,且落葉樹生長較快,形體也較高大,而假山的高度
又多在四公尺左右,往往形成上重下輕的缺點。唯環秀山莊只植常綠的柏樹與觀葉的青楓和觀花的紫薇各一株,而以形體較大的青楓位於假山中點,紫薇斜出絕壁外,柏作背景,處理比較恰當。
疊石的基本條件 了解山的真實形象和石的形狀、紋理與色調,是疊石的重要前提。就是說,只有從實際出發進行創作才是正確的方法。如果用湖石仿造黃石的山,或以黃石疊成湖石的形狀,或將湖石與黃石混用於一處,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天然石灰岩的山如臨水,其下部受波浪沖盪和水的侵蝕,會形成若干小洞,並有近於垂直的凹槽,其凸處隆起如鼻隼,表面有渦洞,稱為「湖石」。較好的湖石有渦、洞和皺紋構成石形的獨特風格。渦有大有小,一般都較淺,有的作不規則的相套形狀,有的渦內有洞,但洞不一定在渦內。洞的形狀極富變化,由於受水沖擊,其表面光滑者居多。洞的邊緣幾乎都是圓角,大洞旁往往錯列一、二圓形小洞,而小洞之間又有穴道相通。皺紋有的較寬較淺,作斜列狀,但也有較深較密者,多限於石的一部分。皺紋的方向除多數斜列外,也有少數近於垂直的,皺紋之間每有洞,形狀較長,與一般的洞不同。皺紋表面亦以光滑者居多,僅少數較粗糙或有各種裂紋。清乾隆間戈裕良掌握了這些具體形狀,所以他負責建造的環秀山莊大部分具有渦洞,少數作皺紋,其間雜以小洞,和大自然的真山較接近。獅子林假山僅有洞,無渦及皺,而洞的形狀又與上述湖石相差很遠。近幾十年從獅子林假山演變出來的手法,極為離奇古怪,和大自然的真山毫無共同之處。至於用湖石疊成各種動物形體,則更失去疊山的原意。
黃石象其他的石灰岩一樣,受氣候影響風化後,逐步分裂,由大而小,最後成為泥土。
在分裂過程中,岩面的石塊,有直有橫有斜,也有大有小,互相綜錯,且有出有進,參差錯落。蘇州耦園假山的絕壁能體現這種情形,所以比較逼真,也比較自然(4—21、24)。其次,山阿低窪處被雨水沖刷,露出若干石塊,人們依山開路,也露出石塊。耦園東部假山的蹬道疊石,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若疊黃石竟和砌虎皮石牆的方法相彷彿,甚至如滄浪亭池岸以黃石模仿湖石,疊成各種洞形,則是不合理的。
大型卵石的尺度有達一米左右的。過去蘇州留園曾以卵石和黃石混用。最近蘇州虎丘有用卵石堆疊護坡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詳部手法
石壁 用湖石疊造的石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用無洞的灰青色石塊疊成,石層略近水平,表面微有出進,遠望之凹入處有陰影若洞狀,藝圃便是如此,可能是較老的手法。第二種,如怡園水池西北角上部,石面不作鼻隼形,也沒有垂直凹槽,但在形體較大的石塊上有若干小洞,風格較為雄渾。第三種,環秀山莊的石壁主要模仿太湖石渦洞相套的形狀,渦中錯雜各種大小洞,石面光滑,洞的邊緣多數作圓角,比較自然。此山西南角石壁向外斜出,砌時不用橫石自壁面生硬挑出,而將石券做成斜渦形,承受上部壁體,可能是戈裕良獨創的手法。第四種,環秀山莊東南角石壁與山上楓樹南側用垂直凹槽為主與小洞相配合的方法,而凸起處高低不平如石鍾乳狀,似取法太湖石的皺紋予以創造性發展。第五種,獅子林的石壁,既無皺與渦,而石洞較大,洞的邊緣多作尖角,且有不少自壁面挑出的石塊,或上翹,或下垂,奇矯零亂,對近代的疊石手法給予了不少壞的影響。
黃石疊造的石壁,以耦園東部假山臨池部分較佳,其橫直石塊大小相同,凸凹錯雜,與真山頗為相似。網師園池南「雲岡」與拙政園綉綺亭南側疊石次之,而以滄浪亭臨水石壁較差。

石洞 石洞的種類,在現存的例子中,不外二種。一種是類似一般的洞穴,又有旱洞和水洞之分。通常多為一洞,僅洽隱園以水洞與旱洞相連,是唯一的孤例。另一種蜿蜒如隧道形狀,在蘇州諸園中也較普遍,其中一部分則與第一種洞相結合使用。獅子林的假山洞,多屬這一種,但過於繁瑣堆砌,與真實山洞相去甚遠。
洞門兩側的石雖有豎砌,而以橫疊者為多。洞門上部的結構有幾種形式,最簡單的用橫石條,或在石條上置湖石數塊;其次是用不規則的巨石擱置在門上,仍屬梁式結構;再次是用疊澀的方法;至於券式洞門,一般用不同形狀的石塊構成,但也有在券的內側再加水平條石以補助強度的。環秀山莊的券,或為上下二層,或用大小券數個綜錯配合,表面有渦紋及小洞,外觀自然又能發揮較好的結構作用。
洞的壁體構造,為堅固起見,不論時代的早晚多用橫石堆疊。洞內的採光方法,洽隱園水洞在壁上開較大的窗洞,但環秀山莊代以若干小洞。洞頂做法以石板覆蓋的較普遍,唯洽隱園水洞用疊澀向內層層挑出,至中點加粗長石條,並掛小石如鍾乳狀,較為特別。環秀山莊則以若干不規則的券構成洞頂,和山的真實情況較為接近。
谷 蘇州園林中,唯環秀山莊的谷以峭壁夾峙如一線天,曲折幽靜,有峽谷氣氛。耦園東部假山亦有一小段,稱為「邃谷」,但兩壁較低,只能以一般山道看待。留園西部土山的南側,亦有類似手法,但壁體比耦園更低,作為普通道路又覺太高,似欠斟酌。
蹬道 假山無論高低,其蹬道的起點兩側,每用豎石,一高大,一低小,以產生對比作用。豎石的體形忌尖瘦,輪廓以渾厚為好。蹬道轉折處,其內轉角亦用同樣方法處理。如遇平台而後側山勢較高,須疊石如屏障,留園中部假山有一處用斜列的湖石,較為生動。
石峰 蘇州的湖石峰以原織造府瑞雲峰最為著名。石峰使用的地點除羅列在山上外,廳前、院內、道側與走廊旁均可單置或與其他湖石組合使用。瑞雲峰位於小池中,周圍以湖石假山和花木陪襯,能配合石的形狀,發揮其特點,是較好的處理手法。
人工疊造的石峰以清乾隆間的小靈岩山館所存二峰較為雄健生動。但清末所造石峰,往往不注意輪廓,僅在洞的多寡與大小方面致力甚勤,可謂捨本逐末。
土坡疊石 土坡上置石,一為散置,只見於遂園;二為成組的屏障,錯列於坡上,留園西部土山是較好的例子;三為不規則的橫列,雖斜正錯雜,仍留意組合方式,以拙政園雪香雲蔚亭南側和環秀山莊的東北角為代表作品;四為獅子林西側土山上建平行的石岸三層。以上諸例除獅子林外,其餘皆與山形配合較好。
施工 施工前應先作草圖。從前疊山匠工多先繪圖,並以泥沙作模型。其次疊石時須注意石的形狀,紋理與顏色,使之能充分表現其最美好的部分。不過施工過程中仍不免隨時調整,如同一石塊,換一地位,轉一方向,或原來甲端朝上,改為甲端朝下,反而更加恰當。石的拼接必須自然,因此事先應細心觀察所用石料,在施工中方能得心應手,最好做到看不出拼接痕跡,不鉤抹石縫,如環秀山莊東南角依牆的石壁,便是一個例子。
疊石須注意基礎堅固與否,從前臨水疊石常先打樁,上鋪石板一層,再疊造石岸或絕壁,如拙政園西部塔影亭西側池岸,水涸時即可看出此種作法。疊造石峰石洞也應先將泥土夯實,鋪以較寬的基石,再自下而上次第疊造。
疊石的具體辦法,不外疊、豎、墊、拼、挑、壓、鉤,掛、撐各種。疊是用橫石疊置,是最穩妥和最常用的辦法,不過須留意石的紋理,如不與長的方向一致時,便不能橫疊。豎指石壁、石洞、石峰等所用直立之石,因承受重量較大而石形又較高,必須使底部平穩,不失重心。一般來說,造石壁時疊與豎結合較多,可是高大的石壁不能一味用大塊的橫石和豎石,其間須置較小石塊,才能符合石的自然形象,這就需要墊。此外,在向外挑出的大石下面,為了結構穩妥和外觀自然,也常用墊的方法。拼是用若干較小的石拼合成較大的體形,不過小石過多不易堅固,必須間以大石,或者在小石上壓以大石。挑用於石壁,石洞、石峰等向外伸出部分,它和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用挑石時,宜觀察石質是否堅固,其次看石端形狀是否符合需要,如兩端都挑出,更須細心挑選,最後應考慮挑出石料後端之受壓長度及面積。在疊造石峰時,往往有兩面或三面同時挑出,這時挑石後端受壓面積與其上所壓的重量,須依力學原則處理。至於用鐵鉤補強的方法,僅在必要時偶然使用之。鉤是造山洞時挑選中部略向上彎曲而兩端呈鉤狀的石料,與兩側的豎石鉤接,多用於較小的洞。大洞則此石的兩端下應有大而平的面,才能和豎石結合穩當。掛指吊掛而言,僅見於洽隱園水洞的鍾乳石,一般少見。撐是斜撐,用於券的兩側以支撐上部的石,環秀山莊的石壁表面與門上的渦洞,不僅用大石,而且用小石,都發揮了斜撐的作用。
從前考究的假山,疊湖石用糯米汁摻適當的石灰作為膠合材料。一般只於石底以鐵片墊平,再在外側勾抹石縫,近年則用石片代替鐵片。勾抹材料過去有石灰加桐油及石灰加麻筋青煤二種,但干結都較慢,是很大的缺點。勾抹後一般刷鹽鹵鐵屑使所嵌之縫不鮮明突出。勾抹黃石則用光膠、青煤加宜興黃土。現在無論湖石和黃石,都用水泥調色,干結很快,施工自較方便。不過湖石的縫需密接,而黃石則須顯出石縫,才和天然岩石相象,故都以勾抹材料隱藏於縫內為佳。

⑦ 為什麼說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蘇州園林)

藝術強調獨創性,其成果能給人審美愉悅,並且無法被復制。技藝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成果是具有實際效果的東西,是可以大量復制的

⑧ 為什麼說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是技術

「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喜悅,把假山堆疊說成是一項藝術,是強調假山堆疊的藝術性、獨創性.而「技術」則有固定的程度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大量復制.

⑨ 七塊石頭疊起來是什麼意思

壘起來的石頭之意。藏族人認為石頭是有靈性的,所以會在路口,湖邊或者山上堆瑪尼石堆,祈福的意思。路過瑪尼堆時要順時針繞一圈,再填上一塊石頭,所以時間越久瑪尼堆規模越大。

閱讀全文

與石頭堆疊藝術是告訴別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