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幼師如何提高語言藝術

幼師如何提高語言藝術

發布時間:2022-09-23 18:47:38

㈠ 簡述幼兒園教師語言的特殊要求

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示範性 1、 力求標准性和規范性,克服方言化 2、 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 3、力求純潔性,克服粗俗化 二、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體現人性化 1、 尊重幼兒 2、 平等交談 3、 因人用語 三、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做到藝術化 1、「趣」化,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 2、「激」化,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 3、「詩」化,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簡」化,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 四、 多種形式語言的並用 1、書面語 2、體態語

㈡ 幼兒教師語言規范要求

1.舉止文明、禮貌待人,表自然端正,為幼兒作表率,堅持講普通話。

2.有愛心,有恆心,熱愛幼教事業;熱情待人,相互尊重,能與家長保持溝通;

3.關愛尊重幼兒,帶著一顆童心平等地與幼兒交流,聽取幼兒提出的正確意見,滿足幼兒的合理要求;同時對幼兒的無理要求敢於說「不」;

4.舉止大方,動作輕盈,坐、立、走姿勢端正;儀表端莊,服飾美觀、整潔;

5.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意發揮孩子的特長,使教育工作做得更細致,更有針對性;

6.做事認真負責,有始有終,事業心強,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7.積極進取,勇於探索,善於思考,勤於動手;

8.保持周圍環境整齊、清潔、優美,將各種用品存放在固定的地方,保持周圍環境整潔、衛生、用完後能及時放回原處;

9.勤儉節約,愛護公物,保護園內各種設施、玩具、器械,使用物品妥善保管,各種財產要登記造冊,定期清點。處處做孩子的表率。

10.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尊重、了解幼兒,與家長密切配合,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保教結合,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11.關心集體,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同事間友好交往,以誠相待,不議論他人,遵紀守法,作風正派,自尊、自愛、自重、自強。

12.不斷提高科學文化和教育理論水平,鑽研業務,精益求精,實事

㈢ 探討如何提高幼兒園語言活動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轉換角色,掌握幼兒語言教育的基本理念。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關注幼兒終身發展,要求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種定位使教師由傳授者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這就要求幼兒教師更新觀念,不斷地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觀察幼兒、理解幼兒,尊重幼兒入手,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此,轉崗幼兒教師更應該好好學習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轉崗幼兒教師工作的意義因其角色的轉變而轉變,教師需要淡化的是主宰的、冷漠無「情」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著力於無痕跡的、幫助、引導式的、動「情」的教育,教師應該是幼兒活動的觀察者(支持者)——心中有數,是幼兒意見的傾聽者——了解狀況,是幼兒的合作者——憂樂與共,是幼兒的欣賞者——尊重與理解,和幼兒一同學習,一同探究,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夥伴」,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
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自己的語言修養,培養適合幼兒教育的語言技能。
語言策略是教育觀念的反映,語言策略和語言修養並不是一回事,語言策略更多地與教育觀念相聯系。作為轉崗到幼兒園的教師,即使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比如沒有完全弄清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地位之間的辯證關系,就不可能形成較好的語言策略。由於教師的教育觀念支配著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語言和行為,因而,如果要形成良好的語言策略,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比如對幼兒學習的正確認識、對幼兒園以活動為主觀念的認識、對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形式的認識、對尊重幼兒的認識等等,有了正確的教育觀念,教師才會掌握准確的教育策略。總而言之,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是評價幼兒教師語言活動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體現幼兒教師語言魅力的重要途徑,想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這就需要幼兒教師不懈的努力,從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入手,力求使自己成為真正適應新時期幼兒教育發展的合格教師。
三、轉崗幼兒教師必須了解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對於幼兒教師來說,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是掌握語言技能、運用語言策略的前提。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幼兒思維、理解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比如,幼兒不能理解教師的反話,當教師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對幼兒說話時,他們聽不出老師的正話反說。常有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在回答老師的「人有幾雙手?」的問題時,可能有幼兒會說:"有兩雙手。"如果此時老師非常生氣,於是說:"人有三雙手。"幼兒一定會跟著說:"是3雙。"。這樣的語言只能造成幼兒的思維更加混亂,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兒對語言的理解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難理解喻意或語言的深層含義,年齡越小,這種特點表現得越明顯。教師只有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特別是把握幼兒理解成人語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場合、在幼兒園各種活動中,有效地運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指導和教育。
四、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了解幼兒語言學習的方法,掌握幼兒語言教育的策略。
轉崗到幼兒園的教師對幼兒語言教育缺乏理論指導,找不到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 而《指南》對於我們工作在一線的老師,就像是一盞指明燈。它指出了3-6歲兒童語言領域的基本特徵和合理的發展標准,給我們老師在語言教育時候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和指導。《指南》將幼兒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分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准備兩大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指南》讓教師清楚地認識到所教育的每個年齡段孩子的語言學習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達到這樣的目標,教師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細致的內容對於轉崗到幼兒園的教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資源。對於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為,從而違背幼兒自然發展的規律。
(一)、在理解《指南》的前提下,學習將幼兒園語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去。
《指南》中提出: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為了給幼兒創造更多交流機會,我們可以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創設《我們一家》、《我來播趣聞》讓幼兒做小小播報員,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給幼兒語言表達的機會。利用幼兒進餐前,洗手等待的時間,我們組織幼兒「講故事」「猜謎語」等語言小活動,使幼兒從豐富多樣的內容和活動中獲得語言經驗,語言表達得到更有效的發展。在每天的離園時間,讓幼兒對今天幼兒園的事情進行回憶講述出來,做個一日總結,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總結能力,也能對在園的一日生活存留印象,家長詢問時就不會有什麼都不知道的現象了。
(二)將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滲透到各種活動之中,
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學與小學、中學的語文教學是有所不同的。幼兒的語言學習僅靠語言課及相應的語言活動還遠遠不夠,教師還必須將幼兒的語言訓練滲透到各種活動之中。根據《指南》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及建議,在為幼兒選取設計語言游戲時,我們注重體現趣味性、游戲性、互動性、教育性的原則,突出培養幼兒傾聽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等,從而激發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游戲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利於提高語言教學效果,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語言能力的發展。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注意培養幼兒語言的完整性,讓幼兒養成說一句完整的話。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一種載體,它猶如一座橋梁,引導幼兒步入語言的百花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學會運用好語言藝術,掌握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的特點,採用適合幼兒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激勵中前進,在啟示中醒悟,在提示中明確,在趣味中發展。將語言藝術與各項游戲活動有力地結合在一起。只要我們努力鑽研,我們教學的語言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我們駕馭教學語言的能力,並形成自己的風格。

㈣ 幼師基本功,幼兒語言能力怎麼培養

一、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語言修養注重的是個體運用語言的熟練度、准確度和流暢度,及在各種語言環境中的言語行為。教師的語言修養絕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日積月累逐漸地形成,因而要求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注意這么幾個方面:首先,教師必須加強思想修養。古人說:"言為心聲",沒有心靈的豐滿,就沒有語言的豐滿;沒有心靈的高尚,就不會有高尚的語言。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師德,其語言才可能健康、文明、豐富、美好。其次,教師必須加強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它包括語音的訓練,即練好普通話;包括儀態的訓練,即舉止穩重、態度大方、講究儀容、從容鎮定;包括必要的朗讀訓練、膽量訓練和講話訓練等等。

二、要求教師掌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對於幼兒教師來說,掌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是掌握語言技能、運用語言策略的前提。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幼兒思維、理解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比如,幼兒不能理解教師的"反話",當教師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對幼兒說話時,他們聽不出老師的正話反說。一個小班幼兒,當他站在凳子上的時候,老師就說「你怎麼不站桌子上,那樣更高。」結果孩子真的爬上了桌子,站了上去。對於這樣的語言只能造成幼兒的思維更加混亂,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兒對語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難理解喻意或語言的深層含義,年齡越小,這種特點表現得越明顯。教師只有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特別是把握幼兒理解成人語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場合、在幼兒園各種活動中,有效地運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指導和教育。

三、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語言策略是教育觀念的反映。語言策略更多地與教育觀念相聯系。作為幼兒教師,即使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比如沒有完全弄清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地位之間的辯證關系,就不可能形成較好的語言策略。由於教師的教育觀念支配著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語言和行為,因而,如果要形成良好的語言策略,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比如對幼兒學習的正確認識、對幼兒園以活動為主觀念的認識、對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形式的認識、對尊重幼兒的認識等等,有了正確的教育觀念,教師才會掌握准確的教育策略。

在幼兒園教育中,最大的特點是教師的口語使用特別多,這是由於幼兒階段獨有的特點決定的。幼兒基本上不識字或識字不多,他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獲得的所有知識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成年人的口耳相傳。在幼兒園主要是教師的口耳相傳。教師對幼兒的指導主要有兩條途徑,即言傳和身教。言傳就是通過語言指示、建議等進行指導、教育、傳授知識;身教則是通過示範、演示等有目的的行為進行指導。由於幼兒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特點,幼兒園教師是以語言指導為主的,當幼兒對活動的內容不理解、有畏難情緒時,或者是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時,教師都採用示範或演示的方法,即便如此,示範和演示在多數情況下也是教師伴隨著語言進行的。因而,相對來說,語言指導在幼兒園活動中發生的頻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師的指導行為中顯得更為重要。

一、教師的語言技能。

首先,教師語言應具有層次比較豐富的多適應性。所謂多適應性,就是適應各種不同的幼兒。因為即使是處於同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由於其個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幼兒在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應當必須選定在幼兒現有語言接受能力的起點上,並能夠促進幼兒語言的提高和語言思維發展這個范圍之內。這當中就蘊含了教師在語言上要因人用語",對不同的幼兒所使用的語言應當是不同的。所謂不同,主要指幼兒個體之間存在的不同之處,比如說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不同,具體來說,對性格較為敏感、容易緊張、心理隨能力較差的孩子,教師語言應更多地採用親切的語調、關懷的語氣對他們說話,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的語言在語速上應當適當地慢一些,顯得更有耐心;對性格較急的孩子說話時,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語速適中,使幼兒焦燥的情緒得以緩和等等。總之,教師的語言絕對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對不同的幼兒必須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如此才能使教師的語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師的語言應當做到口齒清晰、鮮明、准確。教師的語言,應當如同珠落玉盤,清晰悅耳,一字一詞不能含糊不清。語言的表意達情,首先要讓幼兒聽懂、聽清教師在說什麼,只有聽得清楚,才能逐漸理解。教師的語言發音必須准確,力求做到字正腔圓。眾所周知,幼兒語言的獲得多由模仿而來,在家庭,幼兒主要模仿家長;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對象主要是教師,因而,只有聽清楚教師每一個詞彙的發音,幼兒才能准確地模仿,幼兒的語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三,教師的語言要用詞准確,切忌詞不達意。幼兒教師的語言不能單純追求詞彙豐富、語言生動形象,避免以詞害意。教師的語言,關鍵不在多而在於精,應當練就成一種言簡意賅的本領。口若懸河和侃侃而談都不應是教師所追求的。另外,教師的用語必須規范化,用詞要求准確、符合科學性。在譴詞造句上應當力求達到爐火純青。准確、鮮明是教師語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離開了准確,表意就會發生扭曲;離開了鮮明,再准確的語言也變得蒼白無力,缺乏效果。學齡前兒童正是積累詞彙的最佳時期,此時的幼兒表現出對詞彙極大的興趣,他們關注新詞,願意利用一切機會使用新詞,因此,幼兒教師使用詞彙的水平直接地影響幼兒對詞彙和積累和使用。

第四,教師的語言應當形象生動、富有感情。幼兒教師的語言應注重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話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說要避免空洞無物、枯燥無味、呆板無力的語言。幼兒園教育教學與學校教育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幼兒教師的語言應當更加生動、有趣、形象、活潑。如果教師象老和尚念經似地說話,只能使幼兒昏昏欲睡;如果象播音員一樣地說話則只能讓幼兒感到生澀,毫無情趣。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加上教師豐富的表情和適當的動作,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和模仿,有利於幼兒語言的發展。

二、教師語言的策略。

幼兒教師在具備了必要的語言技能的同時,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策略。策略即計策謀略,它是指為實現某一任務而採取的手段。幼兒教師的語言策略就應當理解為,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為達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在語言上所採取的手段。語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教育觀念。

具體地說,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具有如下語言策略: 其一是積極的指示和建議。這與我們通常所要求的教育應以正面引導是相一致的。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在對幼兒提出教育要求時,應該多使用平等性的語言,如告訴他們能夠做什麼,怎樣去做,而不是一味地指責他們不能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但如果當幼兒真的已經,或者即將做出他不應該做的事情時,這時教師的建議可以使幼兒改變做法。有關幼兒園教師與幼兒的關系的調查認為,由於教師對幼兒消極的命令、指示、批評較多,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不甚各協。毫無疑問,積極的建議比消極的命令更為有效,更能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有利於教師對幼兒的教育。

其二是愉快的表達。這一策略要求教師不論何時何地何事,當有必要向幼兒說明事理時,都要心平氣和地向幼兒明示。多數教師表達積極的、肯定的意見和愉快的情感時,較容易做到這一點;但在表達消極的、否定的意見和不愉快的情感時,往往很難做到這一點。愉快的表達往往會令人心情舒暢,願意接受不同的意見和批評。對幼兒來說更是這樣,教師愉快地、和藹可親地向幼兒表達自己的好、惡或指示,可以使幼兒更容易接納並樂於服從,那種高聲叫喊,或對幼兒急眼"的做法,容易引起幼兒的反感和對抗,削弱了教育的作用,影響教育的效果。

其三是適時的鼓勵。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在幼兒完成了任務時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在幼兒遇到問題或困難時要及時地予以鼓勵。教師的鼓勵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力量,諸如"嗯,真不錯! "、"好樣的! "、"好孩子,繼續做下去一定行! "等語言,加上教師親切的表情、愛撫的動作,會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舞,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總而言之,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是評價幼兒教師語言活動質量的重要指標,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以及運用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的能力。這就需要幼兒教師不懈的努力,從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入手,力求使自己成為真正適應新時期幼兒教育發展的合格教師。

㈤ 誰知道怎樣提高幼師的語言藝術寫出自己在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藝術方面的計劃

摘要 的語言應具有啟發性、探究性 教學中,幼兒教師應經常使用啟發式和探究性的語言,這樣不僅能使教師和幼兒互動起來,還能有效促進幼兒進行積極的探索和討論,教師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有助於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使幼兒敞開心扉,與教師形成相互碰撞、相互回應的良好關系,從而形成輕松、民主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幼師的語言應形象生動、情感豐富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天真純潔的心理特點,與幼兒進行溝通時,盡量使用兒童樂於接受的甜美、和藹、悅耳的音調,並配以豐富的情感,讓幼兒首先從聽覺上接受教師。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

㈥ 如何培養幼兒教師語言藝術

教師的語言要有趣味性和示範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不是幼兒隨意的自發的活動,而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以幼兒為主體,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新的教育觀強調,幼兒教育不是教師教幼兒學習的活動,而是教師在組織活動中,觀察了解幼兒,誘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作用在於不僅用語言有意識地提供信息、傳遞知識,而且還應有目的地影響幼兒的學習和認知活動。如復習幾何圖形的活動,當教師出示了身體由幾何圖形構成的機器人後,怎樣去喚起幼兒的興趣呢?怎樣教他們學會正確的口語表達呢?當然不是一遍又一遍地教說:「頭是圓形,身子是正方形……」這樣太枯燥,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轉移。更有效的做法是讓幼兒把自己的身體和機器人對照一下,看是不是一樣。有趣的是機器人有個翹起的小辮子(天線),雖然這與認識圖形無關,但卻能引起幼兒興趣。繼而,幼兒會興致勃勃地說出圓形的腦袋、三角形的鼻子等各種圖形。這里不僅需要教師生動的講述,還要教師啟發性的提問、親切的鼓勵、及時的表揚和糾正。
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創造工具。」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只有使用好這個創造工具,才能為培養創造型人才打好基礎。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教師在組織活動過程中,語言既要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又要符合語法規范。即教師在講述中用詞要具體,詞語順序、詞語搭配要正確。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說「從前在一個地方」,就不如「在一座小房子里」、「在一棵大樹下」更具體;介紹交通規則,說「一個」汽車,「一夥」人,就不如「一輛」汽車、「一群」人規范。幼兒愛動、好奇,教師就要把動詞、形容詞使用好,還有象聲詞的運用,更能激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在這類知識性活動中,不僅發展了智力、豐富了知識,而且還能受到規范化語言的訓練,從而能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
其二,適當地引導,幫助幼兒正確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幼兒評價一個事物時說:「大灰狼很壞」、「小猴不對」等簡單的話,卻說不出為什麼。這時教師可以重復幼兒的話,再加以引伸。「對,大灰狼很壞,它把小紅帽吃了。他又幹了什麼壞事呀?」這就能使幼兒加深對事物的認識,更准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來。當幼兒不能清楚地進行表述時,教師應幫助他用一些介詞、連詞來完整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其三,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如在組織活動時,教師如果只抽象地說「要守紀律」,幼兒很可能會問「紀律什麼樣?」「怎樣才能守住它?」這並不可笑,因為幼兒就是靠形象認識事物的。有一位教師是這樣解釋的:紀律象個大圓圈,小朋友不遵守它就不圓了,如果不圓就沒法滾動了。你看自行車的車輪,如果不圓就不能前進。不能說這位教師的比喻十分恰當,但她能用形象的東西說明抽象的道理,是值得肯定的。
其四,恰當的運用語言藝術激發幼兒的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提示:彎彎的月亮象什麼?幼兒會說出象小船的句子。如何引發幼兒更豐富的想像呢?教師可以用歡快的語調、以自述的口吻告訴孩子們月亮的不斷變化:我的名字叫月亮,我的身體每天都在變。最早我的身體只有一條線那麼細,你們看象什麼呀?這樣一邊講一邊問,再加上幾個不同的月亮圖形,幼兒的想像會隨著教師的生動敘述擴展開來,他們能說出:象指甲、象香蕉、象桔瓣、象搖藍、象月餅、象汽球、象鏡子等多種句子。其比喻和想像之奇妙,為成人所不及。這就是語言藝術為幼兒啟開的五彩繽紛的世界。
為了發展幼兒語言的需要,還要注意避免兩種傾向:一種是娃娃腔,一種是成人化。娃娃腔是指一些不規范的小兒語,如把汽車說成「嘟嘟」,喝水說成「喝匪」。教師的語言要求淺顯易懂,但絕不降低語言水平,遷就幼兒的不正確語言。成人化是走向另一極端的錯誤做法,把早晨景色用「雄雞報曉」「冉冉升起」等詞語進行描述,致使幼兒理解不了。
二、教師的語言要有針對性和親切感
教師整天和幼兒在一起,要說很多話,有些話象聖旨一樣很見效,有的則象「耳旁風」一樣,毫無作用。如何利用語言技巧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積極情感,應當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比如早晨入園要問好,下午離園要道別,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忘記。這時教師的再三強調,就不如主動地問聲好或說聲再見更有效。因為幼兒無意記憶強,教師的這種做法能有效加強對幼兒的教育信號,幼兒馬上被提醒了。他會想,明天早上,我一來就問老師好。
教幼兒學習和使用禮貌用語可以培養幼兒優良的品質,幼兒教師要率先垂範。有這樣一件小事:小亮在游戲活動時拉了一褲子,教師幫助他脫褲子時只輕聲說了句「真臭」,接著就響起了「真臭」、「真臭」的叫喊聲,這位教師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話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就誠懇地說:「對不起,小亮,老師不該嫌臭。」接著對全體幼兒說:「小亮不是故意的,我們大家來幫助,好嗎?」「好!」話音未落就有幾個孩子上前幫小亮脫鞋、拿盆端水。在平常,幼兒為老師搬來一把小椅子,親切地說一聲「謝謝」,幼兒會歡快地回你一句「別客氣」;用「請」字讓幼兒做事,他們會很樂意地去做。是的,「對兒童的幼小心靈來說,榜樣與範例的作用就象太陽光一樣重要。」
日常與幼兒交談,一忌簡單粗暴,二忌截住話頭,三忌強制命令。在幼兒園有好多孩子不願吃肥肉,對這一現象如果進行訓斥:「肥肉里有豐富的營養,怎麼不吃?」幼兒會默默不作聲,也可能會強咽下不願吃的肥肉。不過長此以往,幼兒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就會埋在心裡。假如換個說法:「哦,為什麼不願吃呢?說給老師聽聽,好嗎?」幼兒會感到老師是關心他,內心的情感也會一觸即發,其教育效果就會好多了。
三、教師要努力提高語言素質
語言並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幼兒教師的語言素質首先是一個師德修養問題。古人雲「言,必聲也。」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熱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是專業知識修養和語言訓練修養。教師要盡量擴大知識面,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搜集專業信息,博採眾長,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水平。同時注意積累詞彙,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只有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提高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學好用好普通話是語言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必須掌握好普通的語音、詞彙,克服方言土語的干擾。如果我們不注意糾正,就會給下一代造成不小的損失。據調查,現在有不少農村幼兒園、學前班的教師不講普通話,有的講普通話也是南腔北調,發音不準,用詞不當。為此,應該提倡幼兒教師練好普通話這一基本功。

㈦ 幼師語言表達技巧有哪些

幼兒教師的肢體語言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它是教師通過手勢、表情、姿態等傳遞教學信息的一種語言,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增強師幼的情感互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為此,中公專家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幼兒溝通時需要掌握的一些肢體語言,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手勢的使用

1.表達指令。一般使用在組織紀律、引起幼兒注意的時候。比如,當課堂上出現了吵鬧的場面,老師的大聲喊叫不一定有效,這時候就必須使用有指示性的手語暗示幼兒。其方法是:把食指放在緊閉的嘴上。

2.抒發情感。一般使用在當老師需要表達一定的情感或為了實現教學情境時。它常用於輔助有聲語言,創設生動、愉快、活躍的學習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其方式有:撫摸、擁抱等。

3.幫助理解。一般運用在講解教育內容的重難點時,能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比較抽象的知識。例如,在教學活動"認識動物"時,可以通過手語模仿不同動物的特點,雙手模仿兔子的耳朵、伸長胳膊模仿大象的鼻子、張開雙臂模仿小鳥的翅膀等,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不同動物的不同特點。

二、眼神的運用

"用眼睛說話"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肢體語言方式,如果能靈活恰當地運用各種眼神,能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通過注視,可以向幼兒傳達自己的鼓勵、寬容、信任、暗示和提醒。比如,課堂上,對於精力不集中或調皮搗蛋的孩子,教師可以凝視他幾秒,從而起到告誡的作用;用親切柔和的目光環視全班孩子,讓每個孩子都知道老師在關心著每一個人;對膽小、不積極主動的孩子,教師要給予鼓勵的眼神,減緩他們的緊張心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身體姿態的運用

舉手投足也是說話,身體姿態語言包括行姿、坐姿、站姿等。幼兒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教師是他們最直接最經常模仿的對象。教師如果身體挺直、抬頭挺胸,自然給幼兒精神飽滿、昂揚向上的印象,無形之中就能使幼兒受到感染,在潛移默化中,精神飽滿地開始一天的學習和生活。

在回答題目時,考生可以借鑒上述內容,豐富答案,使答案更加具體化。

㈧ 幼兒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通過交流,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根據幼兒的知識經驗來確定談話的主題。幼兒的知識經驗越多,談話的內容便越豐富。開展主題活動《夏天》時,就必須在夏天特徵明顯的時候,在幼兒對夏天特徵進行了長期觀察和充分了解後才能進行。談話時可從氣候、植物、動物以及人的服飾和活動等方面的變化著手,將夏天的特徵准確地描述出來,將夏天的知識系統化。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概括力、記憶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通過游戲,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主題活動中,游戲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游戲是兒童的本能,是幼兒生活的基本活動。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特點決定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游戲中幼兒完全是無拘無束、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動,同時語言交往作為思維工具,自始至終伴隨著游戲的進行。如,經典兒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通過語言表述,幼兒可以想像出具體形象,還可以表演、游戲,這樣的內容最容易被孩子接受。
三、通過幼兒實際體驗,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綱要》中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根據《綱要》精神,我經常在主題活動中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觀察、交談。在開展主題活動《昆蟲》時,組織幼兒到草叢中觀察實踐:「你發現草叢中有什麼?」,「找一找,有哪些小蟲子躲在草叢中」,引導幼兒積極參與,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通過文學作品,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它帶有口頭語言的特點,卻又不同於口頭語言;它是藝術語言的集合體,對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特別的意義。《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兒童文學意境奇幻迷離,詞句清新明麗,幼兒能夠從中吸取豐富的美的滋養。文學作品通過營造情感氛圍,能夠促使幼兒體驗和理解作品,輕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欣賞中採用多種活動,能有助於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㈨ 如何提高幼兒教師語言的表達能力

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問題,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表現方式,人類的思維成果正是靠語言的幫助得以鞏固、發展和傳遞的。幼兒期是學習語言最敏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儲存詞彙最迅速的時期。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途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要在語言表達方面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幼兒入園後,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教師的語言經常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應當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熏陶環境,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還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修養,使自己的語言規范化、科學化,提高自己的講話技巧,讓幼兒愛聽、喜歡聽、聽得懂。例如,給大班的幼兒介紹「蠶」時,就需要我們教師不僅要掌握蠶的外部形狀、特徵、生長過程及經濟價值等方面的知識,還應注重搜集一些文學作品中的美妙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給幼兒概括時可以這樣說:「一條春蠶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吐絲,吐完絲、做完繭,他就安安靜靜地進入了長眠。而把柔軟、潔白、光亮的絲留給人間。」用這樣形象的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逐步達到清楚、簡練、優美,讓幼兒喜歡聽、學的會,使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 二、教師應把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貫穿在一日活動之中。 我們知道,幼兒入園後的一切活動都在教師的視線中,他們形影不離的圍繞在教師身邊,因此,教師應隨時了解每位幼兒語言發展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1、語言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 語言教育活動是指幼兒園內,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發展幼兒語言的教育形式。是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之一,是針對幼兒進行語言培養的最有效途徑。這種教育活動比較注重設計與組織,關注教師在組織活動時為幼兒創設具有真實語言運用機會的不同交流情景,使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成為師幼間共同建設的積極互動的過程。我們現在廣泛採納的講述活動、談話活動、聽說游戲活動等,從不同的角度為幼兒創設了比較豐富的語言學習情景,提供幼兒語言發展需要的、形式多樣的活動過程,讓幼兒在活動中語言和非語言信息互動操作,促進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和獲得有效的、有用的語言。例如,給幼兒講《小羊過橋》的故事,教育幼兒要團結友愛,對同伴要互相謙讓,有禮貌。故事中,可以引用現代教學手段,用電腦製成動畫課件,給幼兒創設一個真實的語言情景,把孩子完全吸引住。這樣,在幼兒基本掌握的時候,讓孩子分角色的根據畫面講述,既生動又形象。不僅可以讓幼兒接受豐富的詞彙,而且還便於幼兒理解記憶。故事中有「鮮嫩」這個詞彙。教師可讓幼兒結合日常生活討論:「小山羊愛吃鮮嫩的青草,小朋友愛吃什麼鮮嫩的東西?」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討論:「我愛吃鮮嫩的黃瓜。」「熊貓愛吃鮮嫩的竹筍。」「我愛吃鮮嫩的芹菜。」有一個小朋友說:「我愛吃鮮嫩的老倭瓜。」老師指出倭瓜是老的好吃。幼兒明白了「鮮嫩」多用來形容青菜,但也不是所有鮮嫩的都好吃。通過討論,幼兒對「鮮嫩」這個詞有了較全面的理解。這種通過講述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用生動的語言來吸引和感染孩子,使孩子從中學到豐富的詞彙、優美的句子,從而受到良好教育,達到了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2、教師應注重在一日生活的過渡環節,創設良好的語言溝通環境,鼓勵幼兒想說、敢說、會說。 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之間都有間歇,通常稱為過渡環節,如教育活動之間、飯前飯後、午睡前後等,教師會提醒幼兒入廁、喝水等。這樣的環節也是在教師的監護之中進行的,我們應允許幼兒在這樣的環節中自由交談,更多地提供師幼間、幼兒間充分交流的機會,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在這種平等、輕松的環境下,暢所欲言,盡情地發泄心中的各種感受,消除幼兒壓抑、緊張、膽怯的心理,以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語言發展水平,應從注重幼兒心理入手,創設一個輕松、和諧、自信的語言氛圍,增強幼兒想說、敢說、會說的信心。首先,教師在自然狀態下了解幼兒真實的語言水平,確立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做到因人施教。例如,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有輕度口吃的毛病,教師就應特別注意,不能直接指出孩子的問題,而要逐漸的給予糾正,對他說話慢一點,讓他學會模仿,還要盡量給他說話的機會,這樣就可達到個別教育,促進發展的目的。其次,尊重幼兒說話的權利,允許和接納幼兒說話過程中的錯誤,保護幼兒自尊心,增強幼兒自信心、成就感。例如,有個幼兒對老師說: 「老師,我媽媽說我要上小學了,要賣苦力學習。」老師問他:「什麼叫賣苦力學習呀?」他想了想說:「我媽媽說考不上小學就得賣苦力。」老師又問:「什麼叫賣苦力你懂嗎?」他搖搖頭說:「不懂。」老師告訴他說:「應該說,要努力學習。」像這樣幼兒用詞不當的現象是長有的,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孩子把話說完,不能指責或嘲笑他,要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當孩子與教師交流時,教師應真正把幼兒當作親人、朋友、同事,平等、認真的傾聽並積極應答。例如,有個幼兒告訴老師說:「老師,跟您說個秘密事兒,我爸爸和媽媽吵架了,媽媽一生氣,就帶我去姥姥家了。今天我爸爸接我來,我不跟他走,爸爸壞,這是媽媽說的。」老師問他:「你知道為什麼吵架嗎?」他說:「為我唄,爸爸說我不關心他,就打我。媽媽說他野蠻,老打人,不會講道理。」老師一聽是為孩子的問題,就詳細詢問了過程,並告訴他:「你吃完飯後應自己在一邊玩,不打擾爸爸媽媽吃飯。你吃完飯就讓爸爸跟你玩,這是不對的,不能只顧自己不關心別人。你應該承認錯誤。」晚上,老師給他一個任務,爸爸來接時,留住他,等媽媽來了在一起走。果然,他見到爸爸就主動說:「爸爸,別生氣,我錯了。」這時他媽媽也來了。老師對他們三口說:「孩子不知道關心大人,是我們沒有教育好,我有責任。」這時,他媽媽馬上說:「哎呀!這怎麼能怪您呢,真是不好意思。」一家三口的緊張氣氛平息了,大家都笑了。這種師幼間的感情交流使幼兒把老師當朋友,不僅師幼關系更加密切,而且形成了幼兒對事物的正確態度,還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3、注重在其他各領域中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的,可以相對劃分為語言、健康、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正如語言能力培養一樣,並非只有在語言領域中可以進行,其他領域也可以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藝術領域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完成後,教師不要急於認可或評價,而是採取讓孩子們互相觀察、交流、取長補短,讓孩子們自己互相評價他們的作品,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怎麼畫的,為什麼會產生這幅作品等,孩子們就會像講故事一樣述說自己有趣的構想。這樣,為孩子們提供語言表現的機會,鼓勵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觸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三、利用自然環境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語言表達提供素材。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產生豐富的語言。因此,帶幼兒走進大自然,實地參觀、感受生活、感受真實的世界,讓幼兒不僅有說話的機會,而且有說話的內容,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下雪的時候,帶孩子到戶外接雪花打雪仗,引導幼兒實際觀察雪花的形狀,看雪景,讓幼兒觀察到雪花有六個瓣,是一片片、一團團飄落下的。老師可用語言啟發他們,如

㈩ 幼兒教師語言魅力提升在哪些方面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與學生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兒園這個相對特殊的環境里,幼兒教師的語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幼兒的成長 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的語言魅力就在於,它是架起與幼兒相互溝通的橋梁,也是幼兒進入知識海洋的一把鑰匙。它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深奧為淺顯、 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和求知慾,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那幼兒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語言魅 力呢?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具有示範性 3~6歲的幼兒正處在語言的敏感時期,他們的語言大部分是通過沒有外界壓力的自然觀察和模仿而來的,他們缺乏語言的識別能力。如果沒有 良好的語言示範,幼兒的語言就得不到正確的發展。在幼兒園,教師無疑是幼兒們模仿的對象,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種口頭禪幼兒都非常 敏感,都樂於模仿。因此說教師的語言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就決定了教師在使用語言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力求標准性和規范性,克服方言化 教師的語言是幼兒語言的樣板,教師只有使用規范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幼兒產生正面的示範效應。所以教師必須使用標準的、規范的普通話,在 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國家普通話的要求。作到發音清楚、吐字准確、不念錯字、不使用方言。有的老師「n、l」不分,將「喝牛奶」念成「喝流 來」;有的老師平翹舌不分,將「吃飯」念成「刺(ci)飯」;還有的老師將「小孩」說成「娃兒」(四川方言);將「你要蘋果嗎?」說成「阿要蘋姑啊」(南 京方言)等等。由於我們的教師來自不同的地方,語言的慣性使他們的語言方言化,所以出現上述的情況是難免的。這就要求教師應有意識地矯正自己的發音,用心 學習普通話,克服方言土語的干擾,加強語言的基本功訓練,盡量做到順暢、准確地使用普通話。 2、 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 教師在使用語言時必須使其內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必須根據思維的邏輯准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後矛盾的話。例如,有的老師表揚幼兒時喜歡 說:「今天表現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好的」後面說出了好多個。這種看似微不足 道的小錯誤,時間一長也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應謹慎,力求邏輯性,避免出現因隨意而犯的錯誤。 3、力求純潔性,克服粗俗化 語言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他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夠促進幼 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有一次,子卿上課總是調皮,我生氣了, 對他喊到:「你真是個萬難頭!」當時,有幾個小朋友也跟著沖他喊:「萬難頭!」第二天,子卿剛進教室,教室里的幼兒就對著他喊「萬難頭!」子卿委屈的看著 小朋友,眼裡還含著淚水。看到這樣的情景,我意識到我不經意間的一句氣話已經對子卿造成了傷害。經過對子卿的安慰和對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這件事平息了。但 留給我的卻是深深地愧疚。作為教師我們應避免使用「滾出去」、「豬腦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語言。要盡量使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其形成純 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總之,幼兒教師要提高語言的規范性、邏輯性、純潔性,這是發揮語言魅力的前提條件。 二、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體現人性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科學家、設計師都給房子、車、傢具等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賦予了人性化的設計。作為人與人溝通的工具,語言的使用就更應該體現人性化的特點了。幼兒教師與幼兒是互動的雙方,作為互動一方的教師,其語言的人性化應表現在三個方面: 1、 尊重幼兒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說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所 以,我們平時與幼兒說話是應盡量注意保護孩子的「面子」。小班的幼兒偶爾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尿了褲子不願意告訴老師,怕老師說:「你怎麼會尿褲 子?」這樣一說,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就會笑話自己尿了褲子,被大家笑話多沒「面子」呀,只有自己忍著。如果我們能多為孩子考慮一下,照顧孩子的感受,不用帶 有責備的質問,而是蹲下來親切地、輕聲地說一句:「沒關系,我們悄悄地去辦公室換上干凈地褲子。放心吧,我會替你保密的,小朋友們不會發現的。」我想這樣 孩子們就不會有顧慮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對老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 2、 平等交談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做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里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國家教育部頒布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即要求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夥伴。 應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比如,當幼兒不願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說:「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 幫助,鍛煉幼兒,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氣說:「快點,幫老師收玩具!」;當幼兒在美工角活動時,為了防止幼兒亂扔紙屑,我們可以委婉的提醒幼兒:「你們需要一 個垃圾筐嗎?」這樣幼兒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要把紙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說:「不許把紙扔在地上。」我想則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 我們應常說,「你好」、「請」、「沒關系」、「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說應該怎樣呢?」、「你先試試看,如果需要幫忙就叫我。」、「你可以 幫我一下嗎?」等等,而不能習慣於用強制性的「要這樣做」、「那樣可不行」、「不許」、「不能」等等語言,否則會阻礙孩子主動性的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 3、 因人用語 教師語言的選擇和運用必須考慮幼兒現有的語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語」。比如,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應不同:比較內向、較 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應更多的採用親切地語調,關懷的語氣對他們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教師要有耐心,在語速上 適當地放慢一些;對脾氣較急的孩子,教師的語調要顯得沉穩,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燥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 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於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 說的,是值得聽的。總之,對不同的幼兒,教師應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因人用語,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做到藝術化 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群體,幼兒的年齡、思想等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的語言四化。 1、「趣」化 就是要求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過「兒童化」將汽車說成「嘟嘟」,也不能太過「成人化」將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雞 報曉」。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是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的,能使語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說教更具效力。有一次午飯時,孩子們很吵,於是我說:「咦,我們教室里什 么時候飛進來那麼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

閱讀全文

與幼師如何提高語言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