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民間藝術已經失傳了
主板書 西河大鼓 燃燈打鼓 蓮花落 很多都失傳了十分的可惜 有些演員可能只掌握一些皮毛深入的很少
Ⅱ 濮陽有哪些文化遺產
第一批濮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共計38 項)
一、民間文學(5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帝舜傳說 濮陽縣
2 Ⅰ-2 張清豐孝道故事 清豐縣
3 Ⅰ-3 鞭打蘆花 范 縣
4 Ⅰ-4 顓頊傳說 濮陽市龍文化研究會
5 Ⅰ-5 張公藝美德故事 台前縣
二、民間美術(3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 Ⅱ-1 麥稈畫 清豐縣
7 Ⅱ-2 木版年畫 高新區
8 Ⅱ-3 板書花鳥畫 高新區
三、民間音樂(2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9 Ⅲ-1 楊韓村唱秧歌 清豐縣
10 Ⅲ-2 陶 塤 濮陽市
四、民間舞蹈(5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Ⅳ-1 五彩紙龍 清豐縣
12 Ⅳ-2 鐵花火龍 清豐縣
13 Ⅳ-3 清豐背閣抬閣 清豐縣
14 Ⅳ-4 獅龍斗蛛舞 清豐縣
15 Ⅳ-5 西街龍舞 南樂縣
五、民間戲劇(10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Ⅴ-1 大平調 濮陽縣
17 Ⅴ-2 大弦戲 濮陽縣
18 Ⅴ-3 四平調 范 縣
19 Ⅴ-4 羅卷戲 范 縣
20 Ⅴ-5 棗 梆 范 縣、台前縣
21 Ⅴ-6 清豐柳子戲 清豐縣
22 Ⅴ-7 二夾弦 台前縣
23 Ⅴ-8 目連戲 南樂縣
24 Ⅴ-9 五腔調 南樂縣
25 Ⅴ-10 大羅戲 南樂縣
六、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2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6 Ⅶ-1 清豐梅花拳 清豐縣
27 Ⅶ-2 大洪拳 台前縣
七、民間手工技藝(7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8 Ⅷ-1 茂家紅酒釀制技藝 濮陽縣
29 Ⅷ-2 南五庄麵塑技藝 濮陽縣
30 Ⅷ-3 王五輩壯饃製作工藝 濮陽縣
31 Ⅷ-4 六百居香腸製作工藝 濮陽縣
32 Ⅷ-5 清豐彩燈製作工藝 清豐縣
33 Ⅷ-6 草編技藝 南樂縣
34 Ⅷ-7 柳編技藝 華龍區
八、民間雜技(2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5 Ⅸ-1 東北庄雜技 華龍區
36 Ⅸ-2 清豐馴獸藝術 清豐縣
九、民間信仰(2 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7 XⅢ-1 韓愈祠古廟會 高新區
38 XⅢ-2 張曹廟會 清豐縣
Ⅲ 失傳的民間藝術,有哪些,其原因
顧綉、顧振海墨、談仲和箋、瞿壺、王懶軒銅鼎、張六官銀器、高橋錫器、孫雪居的宋嵌、鴿鈴、丁娘子布和濮刀。上海的民間工藝美術歷史悠久,露香圓的顧綉和顧振海墨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間。顧綉是將一根絲線劈成十數根,因配色勻稱而聞名於世;顧振海墨更是一墨難求,只送不買,送過一錠的不再送第二次;而談仲和的紙箋,首次把花紋印入紙中,是我國最早的水印花紋。這些民間工藝美術有其特殊的製作工藝流程,大多是家族傳承,沒有文字記載,因此一旦失傳,即使再製造出同類產品,也很難達到同等水準和原有韻味。 北京惟一一個能唱故宮薩滿調的常瀛生老人已經八十多歲;民俗學家常人春是北京地區惟一會道教北方調法式的人,現在也已七十多歲;北京一些傳統體育項目,如簇球、抖空竹、夾包、踩鐵環等都慢慢消逝;北京八角鼓曲調只有幾個票友;一些露天表演的儀式、子弟書、岔曲、古琴、摔跤、拉洋片、廟會等民俗掌握的人少之又少。
Ⅳ 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中,有哪些即將要失傳的老手藝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選用金銀銅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傳統技法。鑲嵌以挫,鎪,捶,悶,打,崩,擠,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鑲以珍珠,寶石。
Ⅳ 有哪些已經失傳的傳統藝術形式
古玉佩圖案樣式——其實是宇宙星河碎片。
古錦緞圖案樣式——其實是山海經殘卷。
古歌曲韻律樣式——其實是某種魔法咒語。
古祭祀流程樣式——其實是天外溝通方式。
古建築風格樣式——其實是地殼運行脈率。
古文字書寫樣式——其實是古代歷史圖像。(希臘文→阿拉伯文→日耳曼文)
Ⅵ 中國有哪些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技藝
龍從發:刻刀下「浮出」玲瓏寶船 龍從發今年69歲,滿頭白發,精神矍鑠,12歲便從父學藝,在父親的熏陶和指導下,他逐步走上木刻船藝術的探索之路。 聾啞父親教出絕活傳人 說起木刻船藝術,不能不提及龍從發之父——原武漢市工藝雕刻廠的聾啞老藝人龍雲華。龍雲華1965年去世,祖籍湖北宜昌,世代生長在長江邊,生前一直靠製作船模的手藝來養家糊口。 龍老說,老父親雖然身有殘疾,但心靈手巧,動手能力極強,先後雕刻出湖北跨子船、小型襄河船、寧波三帆船、湖南平頂船、龍鳳船、貴州客船、巡撫官船、川江麻雀尾船等六十多種不同風格的船。 他以南宋巾幗英雄梁紅玉抗金的歷史題材創作的《梁紅玉戰船》,著意渲染船上的戰斗氣氛和梁紅玉屹立船頭的颯爽英姿,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他的另一力作是《端午龍舟》,與兒子龍從發等多名藝人一道,耗時一年有餘方製成。長約1.2米的龍舟由白木雕刻,舟上雕刻有劃船的、擊鼓的、掌舵的,栩栩如生,人物多達72個,至今仍是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的珍貴陳列品。 作為龍氏木刻船的繼承人,龍從發自12歲起便從父學藝,19歲便出師自帶徒弟。1959年12月,龍從發隨父舉家遷至武漢,開始著手製作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的擺件。隨著木刻船——「端午龍舟」在大會堂亮相,龍從發和父親在國內工藝美術行業內的地位便一舉奠定。 精湛技藝傾倒國際友人 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龍從發的木刻船藝術便迎來碩果累累的收獲季節,代表作「鄭和寶船」、「隋朝五牙戰艦」、「龍鳳舫」等,以其精湛技藝令許多國際朋友嘆為觀止。 1985年,他創作的「鄭和寶船」參加中國商品秋季交易會展出,受到與會者的歡迎。之後,被一來自荷蘭的收藏家收藏。「隋朝五牙戰艦」是應北京軍事博物館的邀請,專門為該館戰爭館製作的,該戰艦由另一位船舶設計專家席龍飛設計,至今仍在該館陳列。 「龍鳳舫」是龍從發的一件得意作品,現陳列於國家博物館,該船長約1米,寬0.36米,高0.6米,是一件豪華、精巧的裝飾品。船身高6層,首、尾各設兩座船樓,頗有黃鶴樓的神韻。該船上部全部鏤空通透,有亭台軒榭、牌坊壁畫,不少廊柱只有頭發絲粗細。 據龍老透露,這一艘木刻船,船身是由生長在恩施州深山裡的黃楊木製作,樹齡在100-200年之間,胸圍約15公分;底座是由生長於東北長白山的椴木製作,樹齡小,紋理光滑細膩,顏色純白,與船身的微黃色相得益彰。 龍老介紹,從下料到製作完成,全部由手工製作完成,光各種用於切、雕等的刀具,就用了100多把,因為有許多特殊要求,這些刀具也是自己打鐵鍛造的。 絕技傳承成燃眉之急 由於木刻船製作又苦又累,加上沒有長期穩定的訂單,效益不佳,龍氏木刻船如今面臨尷尬——他的4個兒女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學藝。 「我父親曾為人民大會堂湖北廳製作陳列品,我的作品也曾多次到國外展覽,但現在連自己的子女都不願學,還談什麼傳承?」龍從發有些落寞地告訴記者。 據省工藝美術協會介紹,武漢的民間文化歷史悠久,手工業曾相當發達。然而,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些曾經十分紅火的工藝美術企業經濟效益日漸下滑,本地民間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存環境漸趨惡化,許多優秀的民間絕技瀕臨失傳甚至滅絕,讓觀眾驚嘆不已的絕技僅能糊口,本地藝人對此頗感無奈。 省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方敦記介紹,為了保護和發展本地工藝美術行業,在省有關領導和行業的扶持下,湖北省包括龍老在內的四個國家級「大師」將各自成立工作室,弟子也有望獲得經濟補貼,將絕活發揚光大。 路光榮:用貝殼「編織」玉宇瓊樓 如果和路光榮坐著聊天,估計誰也無法知道他是個「手藝人」,他的談吐之間,一句句妙語總是關乎美學、文學。 路光榮今年59歲,能獲得這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他說,自己當初也沒料到。 貝殼是他的天然「畫布」 1947年,路光榮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沙湖鎮一個貧農家庭,從小,他在美術領域里就顯得很有天賦,不僅繪畫和雕刻有模有樣,還製作過皮影、剪紙,從小就將自己的藝術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 1966年,路光榮狂熱地愛上了繪畫偉人像宣傳畫,只要能找得到機會,只要擠得出時間,他就會找來一兩枚偉人像章,對著細細揣摩、描繪,江漢平原上隨處可見的貝殼,成了他的天然「畫布」。 1973年,全國掀起工藝美術熱,出口創匯的熱潮席捲全國,名聲在外的路光榮受命籌辦貝雕工藝廠。在大連貝雕廠學習了一個月的設計製作後,他開始向貝雕業進軍。很快,路光榮就在這個行業里嶄露頭角——1974年,他設計製作大型貝雕畫《雙鳳牡丹》、《黃鶴樓》,參加廣交會獲得外商首批訂單。 巔峰之作耗去一噸貝殼 在路光榮的作品中,經常能看到黃鶴樓。對此,路光榮解釋說,在他心中,能表現荊楚文化的標志性建設就是黃鶴樓。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他就四處收集黃鶴樓的資料——當時,蛇山還沒開建黃鶴樓,路光榮找來一部老式相機,對於能找到的資料,一一拍下來,在他的早期作品裡,黃鶴樓一直是三層的,一如同治年間的黃鶴樓。 路光榮創作的黃鶴樓是多變的,這得益於路光榮對黃鶴樓資料的收集———樓體慢慢加高,黃鶴樓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1994年,路光榮迎來了生命里的巔峰之作——由他設計創作的大型淡水貝立體貝雕船《黃鶴玉龍舟》由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收藏。 付出與收獲是對等的,這句話在路光榮身上得到驗證。這件123cm×96cm×36cm的作品,一共用了大約1280多個工作日,看過這件作品的人無不驚嘆構思巧妙,製作精良,全貝殼材料晶瑩潔白,一眼看上去像是一座象牙雕——這件作品,塑造了中華龍的形象——雙龍昂首欲飛,龍身上聳立著黃鶴樓主樓、長廊、亭閣、牌樓、太白樓等建築物,高低錯落,虛實相間,玉欄環抱,畫棟雕梁。整個作品採用園雕、浮雕、透雕等工藝手法,同時將書法、篆刻、紋樣設計融為一體,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與荊楚地域文化特色。 路光榮的女兒記得非常清楚,這件作品耗費了一噸多重的貝殼,因為損耗大,作品完工時,剩下的邊角碎料堆積如山。「《黃鶴玉龍舟》上的小鱗片有幾萬個,都是手工精製的。」 女兒結婚嫁妝是貝雕 路光榮有兩個女兒。和路光榮小時候一樣,兩個女兒從小也對美術有著強烈的愛好,大女兒在讀初中時,曾經用父親的篆刻刀刻過名章。 但他決定讓大女兒放棄這一行,「手工量大,粉塵又多,太累太辛苦;而且,一個女孩子想在這一行成名成家,太難了。」 父親的話是對的。路光榮一生帶過太多的徒弟,但不少人做到工藝師之後還是放棄了。 貝雕究竟如何不易,路光榮的女兒說得非常形象:「作品的材料全是貝殼,種類達到十幾種,但船卻有稜有角,怎麼樣才能讓很薄又有弧度的貝殼變厚變直呢?這個就要因材施意,每個地方用的貝殼都不同,從選料,到分塊,到拼貼、組合、裝飾,到打磨……僅做一個很直的桿就要經過十幾道工序。」 「像大船上一根長15cm、直徑1cm的桿,需要用很細的布手工打磨好,至少需要3個工作日。」路光榮的女兒笑著說。試想一下,在一片貝殼上,要雕刻出一個個套在一起的拉環,環環相扣,還要打磨,拋光……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路光榮嫁女也有自己特殊的職業風格,兩個女兒出嫁,最引人注目的嫁妝就是父親親自設計製作的貝雕船《黃鶴玉龍舟》。 「不過,妹妹在這一行的天賦使她順利地繼承了父親的事業,我也努力在幫助父親將他的這種傳統工藝與高科技結合。」路光榮的大女兒路明就這樣兜了一圈,還是回到父親的老行當。不僅研究他的作品,而且還要研究他的人生歷程。 這個行業有多苦?路光榮曾經有過多少次動搖?面對記者的追問路光榮一笑了之:「那些苦,不提也罷。」 相關鏈接 剪紙大師:蔣再譜 湖北武漢人,1916年出生,從事剪紙製作。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曾先後擔任湖北省文聯、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和工藝美術學會理事等職。代表作有《百花齊放》、《蝴蝶團花》等。 玉雕大師:袁嘉騏 1954年7月出生,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品大師。1975年被招進湖北省工藝美術廠,幸運地被分配到工廠車間學習玉雕藝術。 1980年,綠松石雕《極樂圖》在香港展出,拍賣底價高達180萬元,袁嘉騏在玉雕屆名聲大噪。 1998年11月,歷時兩年的白玉雕《佛光普照》竣工,引起轟動。 微雕大師:常世琪 常世琪,1945年生,1993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常世琪大師早年學習玉雕,經20餘年歷練,其玉雕技藝爐火純青。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攻微雕,在米粒般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均如閑庭信步,游刃有餘。尤其在頭發絲上刻的書法、人物、肖像最令人稱奇,他曾在4厘米長的發絲上,刻上《蘭亭序集》327個字的全文。
Ⅶ 面臨失傳的民俗民風有哪些
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許多的民俗民風也在逐漸的面臨失傳。比如剪紙藝術、虎頭鞋、草編、紙塑獅子、麻繩等等這些手工藝品,無法機械化,量化生產,沒有很高的利潤的這些民俗民風的民間手藝人正在面臨著生存危機和消失。
三、草編草編是用柔軟植物的表皮或莖桿部位,經過手工編織而成的工藝品,草編的款式、品種多種多樣,草編的材料也是十分的廣泛。從人們的服飾品到生活用品都可以看到草編的存在。手工藝人也根據不同的材料採用不同的手法來創造出不同的草編藝品。因為製作工藝的復雜,耗時長,產出價值不高逐漸慢慢的失傳。
民俗民風的消失跟文化的缺失有著緊密的聯系,民間藝術的根是在民間,現在城鄉一體化將民間藝術向工業技術方向靠攏,導致了民間藝術的瓦解。藝術品工業化和外資文化的引入更加抹殺了民間藝術的形成,我們要重視民俗民風,為民俗民風的傳承出一份力。
Ⅷ 在寫失傳的中國傳統工藝,大家知道有哪些嗎
點翠 tian-tsui,英文也稱為:Kingfisher feather art.
點翠工藝是中國一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 它是首飾製作中的一個輔助工種,起著點綴美化金銀首飾的作用。
兩千年來,中國一直在用翠鳥的藍色羽毛作為鑲嵌的精緻藝術品和裝飾,從發夾,頭飾,和扇子到屏風。西方藝術收藏家都集中在中國藝術的其他領域,包括瓷器,漆器,雕刻,景泰藍,絲綢,繪畫,點翠藝術對境外的人來說是陌生的。
翠,即翠羽,翠鳥之羽。點翠是我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據說,翠羽必須由活的翠鳥身上拔取,才可保證顏色之鮮艷華麗。翠羽根據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鳥羽的自然紋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於變化,生動活潑。後來,也由於保護鳥類及製作工藝的殘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燒藍工藝取代。
和大多數有熒光,電化顏色的動物——如閃蝶的翅膀不同,翠鳥羽毛那強烈的色彩不是來自於羽毛本身,而是由光線折射出的虹彩色,就像一個三棱鏡分解白光分解成其頻譜的彩虹色。這些微觀結構形成的羽毛被稱為光子晶體。
當然,從純工藝的角度看,兩者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想像下,光可鑒人的頭油,配上這亞光且富於色彩變幻的點翠頭面,那一個個戲中的人物是如何的出彩驚艷啊!而燒藍,本身的釉色不是與發色相得益彰,反有喧賓奪主之虞。
雖然沒有寶石的炫亮華麗,但是點翠製成的飾物,自有一種艷麗拙樸之美,體現了東方飾品注重細節,講求工藝的精細、含蓄之美。
最昂貴的點翠作品使用來自柬埔寨的翠鳥。如此之大的出口需求使羽毛出口貿易成為高棉帝國斂財的手段,用來資助宏偉的吳哥窟等寺廟的建築。
自古的帝王服裝王後的鳳冠,就採用翠鳥鳥羽作為裝飾,經歷漫長歲月仍是鮮艷閃亮。所以,羽毛點翠工藝這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在我國流傳久遠,其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發展到乾隆時代已達頂峰。
由於翠鳥已是國家保護動物,目前生產的點翠首飾,均以採用代用品。而點翠工藝也日漸式微。這種中國傳統的首飾製作工藝,正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線。
Ⅸ 在農村有哪些手藝都失傳了,讓人覺得可惜
1.編籮筐
這樣的籮筐已經很少出現了,製作條子非常講究,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編出來的。編織筐的荊條是從山上采來的,每年霜降過後,就會有人上山打荊條,打回來曬干後存放起來,等農閑時再去編。這類手工藝只在老人中間流傳,他們雖不比匠人的氣質非凡,但手藝活卻是一種情真意切的情感,這些籮筐就象他們生命一樣質朴。
4.編斗笠
在南方鄉村,編斗笠似乎是一種技術活。這種工藝,很多人會做。那時候,蓑衣斗笠是家家戶戶外出打工下田、遠行走親訪友的必需品。一個農民家庭很難有一件像樣的衣服,但是沒有一把舒服的斗笠可不行。秋冬的時候,農民們在自己的後山上砍下幾根竹子,采幾把棕葉,操刀剖開編,邊談邊編,幾袋紙煙的工夫,一頂斗笠就成。傘面、雨衣的方便,讓相對笨重的斗笠被束之高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它的編織技藝也處於失傳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