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傳統藝術與新潮流文化的碰撞傳統藝術就該被替代掉嗎
1在碰撞中融入世界
近代的中國文化一直在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蹣跚而行.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激情碰撞,最終的結果是兩種文化都會汲取對方的精華,並且充分融合,從而共同進步
2 在融合中慢慢滲透
傳統文化能讓外國賓客驚艷和陶醉,並通過他們使得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從而使傳統文化得到弘揚和延續.另外一方面,碰撞、融合的過程並不是單方向的,也不是某一種文化被另外一種文化所侵蝕、改變,而是互相影響的過程,對於傳統文化不能摒棄,對於外來文化也不能全盤照收,我們強調的文化的融合和協調,這種影響和改變是逐步的,慢慢滲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的形成也不斷經歷著碰撞、融合的過程.
3要讓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先進性,必須「請進來、走出去」兩條腿走路.
現代「節會」是文化碰撞、融合的一種最好的方式可以期待的是,這樣的文化交融、碰撞會讓文化與藝術等變得更加多元化,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為廣闊深遠的發展空間.
B. 在全球化境遇中怎樣看待中國文化和藝術未來
全球化的意義體驗與當代中國美術
一、全球化的特徵
對於全球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是經濟一體化,有的認為是信息全球化,也有的認為是資本主義晚期徵候,不同的定性都為文藝學的發展提供了不同的理論背景和不同的理論思路,但從總體上來看,大家都重視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的經濟、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對於這種變化,英國人JohnTomlinson在其《全球化與文化》中,將這種情況歸結為「復雜的聯結」,他拋開了大的定性,就全球化所帶來的對人們體驗模式的變化,來探討全球化的具體特徵,認為:「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構成了現代社會生活的特徵,而全球化指的就是快速發展、不斷密集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網路系統。」全球化盡管有許多的解釋方式,但任何外在的變化,都必然最終會影響到人們的內心體驗,所以從人們的內心體驗來講,全球化已經使得人們的意義體驗模式發生了變化,具體來講,其表現特徵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從精神生活來講,全球化使得全球有共同面臨的問題,使得全球所有人都有共同關心的對象;同時,由於信息的聯結導致某一地方性事件迅速成為全球性的事件,全球的距離正在消失或變短,從而勢必影響人類的精神體驗。
(二)信息傳播的快捷使得人們的精神體驗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一層面上,全球化表現了異常的復雜性。
1、和全球化以前的精神體驗相比,全球化使得人們體驗中的地方性成分和全球性因素相互融合和滲透。這種滲透,使得以前以地方性體驗為主的體驗迅速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在此以前,個人的體驗主要是由地方性特徵所形成,那麼,全球化使得這種體驗有了更多的全球性因素。JohnTomlinson將其定義為全球的「單城性現象」,即「世界在歷史上,首次變成一個具有單一的社會與文化背景的世界,」)參見〔英〕約翰•湯姆林森著,郭英劍譯《全球化與文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頁。)如果說,過去的文化、社會、實踐可以理解為一整套地方的、相對來講是「獨立的」現象的話,那麼,全球化使得世界首次成為一個「單一的地方」。
2、由於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勢必形成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任何的媒介,當其在傳播信息的時候,都不可能是完全透明的,必然要帶有媒介使用者的價值觀點、文化意圖甚至意識形態,向信息接受者進行不對稱性交流,從而形成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全球化成了強勢文化的代名詞,這必然引起人們對本地文化的不同態度,其中有極端的文化保守主義,保護本地文化的純潔性,持有強烈的排外情緒;也有的在全球化進程中要求取消本民族的文化,在第三世界便表現為全盤西化現象,更多的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意識到全球化的必然性,因而自覺地用全球化的眼光審視地方性的文化,使得地方性體驗和全球性體驗辨證的結合起來。
3、由於西方強勢文化的發展和其現代化進程密切聯系,所以,全球化的進程必然要受到現代化一些價值觀念的影響,全球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交織在一起,探討現代化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於增加對全球化的理解。現代化影響了人們的基本的體驗模式,其中既包括時間、空間等基本觀念,也包括人們對世界的一些基本看法,更包括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理想。因而分析現代化,可以使人們對全球化的進程有清醒的意識。
二、全球化對中國美術的影響
當人們的體驗模式發生變化時,美術所描繪的事物及其描繪的方式必然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簡言之,全球化不僅改變了美術所賴以生成意義的語境,也改變了美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並進而改變了美術作品的意義模式。
首先,全球化改變了美術作品的意義背景。全球化使得地方性事件迅速成為全球性事件,造成了意義背景的全面擴大,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某一文本或作品的可接受范圍空前擴大,地方性的體驗使得人們的接受只局限在具有強烈地方性特色的作品或本文,或者偏好於和自己的地方性經驗相似的本文,而全球化的體驗使得個人不僅深刻地意識到地方性體驗的狹隘性,而且也促使他們用全球性的思維來思考地方性的美術作品,人們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范圍比以前有明顯擴大,民族的東西融入了越來越多的世界性成分。可以說,全球化造就了一批具有全球視野的創作和接受群體,從而賦予了民族的東西以世界性的意味。
其次,對於同一個美術作品來講,全球化使得美術作品的意義空間不斷發生變化。帶有不同民族心理的接受者會賦予同一部作品以不同的接受內涵,因而,全球化使得美術作品或美術文本的意義空間不停地發生變化。當代接受美學對這種意義己經作了合法性論證,原來的作品概念受到了全球化的沖擊,全球性的距離使作品的意義有了更大的可想像性空間,擴大了作品的接受內涵和意義體驗。
再次,全球化的信息傳播也改變了美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如果說,以前,美術作品的普遍傳播是以紙張為主要媒介的,而紙張的傳播方式在使得美術作品的接受中,「讀」而非純粹的「看」是美術作品的主要的接受方式,因為,在以紙張為主要傳播媒介的過程中,人們可以開辟出一定的閑暇時間,在作品背景和作者生平等文字信息中了解有關作品的全面的信息,從而有足夠的條件來進行意義的挖掘,意義因而有其向深度進發的可能性。但是,在全球化的信息傳播中,由於信息中視像成分的全面擴大和信息的巨大的膨脹,形成了讀者在面對美術作品時的茫然性和平面化。首先,全球化的信息傳播形成了「圖像」的爆炸性存在。由於圖像的廣泛存在,使得美術作品的接受者在面對美術作品時,缺少了原來紙張作品的神聖性,美術作品也有可能由某一作家的作品轉變成被網路所惡搞的作品形象,這不但使得美術作品的神聖性消失,也必然使得美術向大眾化與平民化的方向發展。
另外,語言和圖像的思維模式使得意義體驗具有不同的價值度向。在全球化以前,意義的體驗不但有深度模式,而且這種模式的最終指向是處理地方性事物,這是由於人們和作品體驗中的事物有著切身的聯系。在這樣一種接受方式之中,由於作品和當下事物之間的聯系,也由於對作品的接受是以處理或了解當下事物為主要價值導向的,從而必然使得人們在看某一個作品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和當下的的生活體驗聯系起來,美術作品也因此具有著一種干預生活的現實任務。但隨著全球化的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美術作品的某物不再是人們生活視野中的某物,而是來自於一個遙遠空間或時間,這樣事物就失去了和人們生活直接的相關性,從而使得人們有可能不再關心事情的真相,而只關注於事物本身的形象,這樣就有可能使得前此未被發現的美學價值或藝術價值成為美術作品的主要興趣,表現在對美術作品的體驗上,便是娛樂成份的增強和對作品審美價值的重視。而圖像的平面性和大眾化又從另一個方面助長著這樣一種傾向。
最後,相對於中國的美術來講,由於全球化中信息的不對稱性,中國作為全球化中的弱勢文化,不僅要警惕民族保守主義,更要警惕全盤西化。對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思維方式的現代轉化便是對此一問題的回應,盡管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己告一段落,但這並不標志著這一問題已得到了根本的解決,相反,隨著全球化浪潮的不可逆轉和逐漸加劇,這一問題正以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表現為古代文化中「向後看」的思維模式和全球化中「向前看」的思維模式中的矛盾,中國古代的基本思維方式是:它用前人的思想來證明後人思維的合理性,這就和追求全面創新的全球化時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處理好二者的矛盾是美術理論的當務之急。用他者的眼光審視中國的地方性,是全球化時代的主要原則。
全球化浪潮使得中國美術建設既面臨挑戰,又面臨機遇,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新形勢,是擺在所有中國人面前的重要課題,當代美術不僅要分析全球化對人們生活的外部影響,更要進入人們的內心世界,來應對新的機遇。
C. 中國藝術的文化構成,這個文化構成包括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由儒、釋、道三家組成。傳統文化不僅思想深刻和諧,而且內容廣泛;更重要的是,宣揚道德的儒釋道為中國人提供了行為准則和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以仁義為核心;道家以順應自然為核心;佛教以慈悲、大愛、解脫為核心。源於儒、釋、道的各種藝術(如繪畫、雕塑、書法、戲劇、節日等。)是它的具體表現。
儒、釋、道共存共榮,長期主導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上下傳承五千年,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有各各民族不同的文明、風俗、精神。我們要傳承好我們民族的精神文化。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D.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你是怎麼認識它的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認識它是從出生開始,也是我們一生中不斷學習不斷了解的過程。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以出色的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社會價值觀,最先必須確定什麼叫出色的我國中華傳統文化,即出色的我國中華傳統文化所說是啥,包括什麼關鍵含義。
僅有弄清楚了優異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才可以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價值觀所包括的繁榮富強、民主化、文明行為、和睦,隨意、公平、公平、法制,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好十二個關鍵字的含義。
學習團中華傳統文化是因為基本建設具備文明行為使用價值的價值觀。這就需要全社會發展詳細地領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塑造「能一日三省吾身」的「知止」觀,做一個堅持不懈中華傳統「堅毅有能量,壁立千仞」的人。
或許目前也有很多人沒有認知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總覺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去其糟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是中華人民的國粹。大家每一個人都應當努力學習。
E. 你認為中國如何才能更好的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藝術
A 中國的文化實力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而當代中國的藝術又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要素。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表情,藝術是社會狀態的寒暑表,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創作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的綜合體現,是幫助國際社會認識和理解當代中國的最佳載體。因此,我們必須加大力度推動當代中國藝術,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心價值體系的藝術成果走向世界。
近年來,中國藝術由「舊時王謝堂前燕」走向了廣闊的國際舞台,然而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在國際交流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和隱患:
首先,我們「走出去」的藝術文化產品偏重於傳統文化,對當代藝術的傳播力度、廣度、深度則遠遠不夠。國外民眾常常通過三星堆、兵馬俑以及中國古代經卷、書法來了解中國,而對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的認知卻嚴重匱乏或者偏頗、誤解。那些在西方當代主義意識下產生的扭曲領導形象、醜化中國人面貌的作品堂而皇之陳展於外國藝術殿堂。恰恰相反,不少高水平的藝術作品只能在一般畫廊展示,文化的尊嚴被嚴重損傷。
其次,我們始終處於「被選擇」的狀態,大規模的藝術生產與消費並沒有確立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藝術話語權,當今的國際藝術規則與標准仍是西方的一統天下。中國藝術品獲得西方關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然而其中也充滿著「被看」的危險。倘若我們不能確立中國立場,僅僅因襲臨摹西方的前衛藝術,那麼就會與中國文化內部深厚的傳統底蘊發生斷裂。
再次,目前中國很多當代藝術品在國際市場的走勢並不完全取決於作品本身的質量,同時還較多地受到了盈利策略的驅使。藝術家往往被誤導,似乎只要在市場上得到認可,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揚名世界。藝術家對國際資源的信息了解不夠全面,只能以個人名義與海外畫廊或其他藝術機構合作,推向市場的作品質量良莠不齊。
因為以上的種種不足,導致當代中國藝術被過分政治波普化,「文革」意識或「文革」產生的作品被視為主流,或者是將中國傳統的元素轉化為其有商業價值的標志而泛化、產業化。導致簡單、平庸。甚至某些畸形表現、格調低下、嘩眾取寵的藝術人士得到熱捧,使得世界一再「誤讀」中國。
B 從上述所看,建構價值標准體系是中國藝術品走向國際的過程中十分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堅持多元、開放、創作自由的前提下,要增強對文化藝術品主動輸出的甄選標准,形成健康發展和諧生成的中國當代藝術評定機制。在甄選中應當把握三個原則,即健康高尚的思想、普世的情感和高水準的藝術性。有步驟地將反映時代精神和民族價值觀、具有國際視野的當代中國優秀藝術作品推向國際舞台,培養具有較強實力的中國文化走出去,逐步拓展中國藝術品的國際市場。
要加強官方機構、正規藝術品經營機構和主流媒體的互動,形成良好的藝術品輸出機制。國家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是隸屬於文化部的兩大藝術機構,那裡匯聚了全國最優秀的文藝理論專家,應當充分發揮他們在當代中國藝術國際交流中的引領作用。
要讓中國藝術家了解世界。要組織海外考察,進一步加強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系統性研究。同時培養孕育一批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能夠與西方接軌的藝術經紀機構,從而形成一個更具活力與競爭力的藝術體系,使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建構全球話語權的過程中得到最為有力的支撐。
要發現並培育品牌級的藝術大家。一個國家的文化復興離不開藝術巨匠,只有在國際舞台上對一流的藝術家進行全方位推介,才能有效地樹立起國家的文化形象。西班牙政府曾以重金聘請畢加索為紀念西班牙內戰創作繪畫,由此催生了享譽世界的名作《格爾尼卡》;英國政府曾委託亨利·摩爾擔任「戰時官方藝術家」,亨利·摩爾利用這一機會創作了著名的《防空洞素描》,歷史性地記錄了倫敦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堅忍不拔;日本政府於1937年購買並收藏了東山魁夷的畫作《殘照》,才使得他的藝術為社會承認,從此大放異彩;美國政府在匹茲堡為安迪·沃霍爾建了專門的博物館,推動了波普藝術在全世界的傳播。總之,一位國際藝術大師的產生離不開其祖國所給予的支持和推助,而當藝術家蜚聲國際的時候又可以為他的祖國創造無盡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要讓世界深刻地理解中國藝術,向海外有計劃地翻譯經典作品。這是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它不僅有助於中國文化精神的傳播,還將對推進世界文化藝術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與翻譯引進西方藝術理論著作及藝術家作品的繁榮局面相比,向海外系統翻譯和推介當代中國藝術理論著作及藝術家代表作品的工作無論在規模還是質量上都顯得頗有差距。缺乏組織性,沒有一個機構來統籌管理對當代中國藝術理論著作及藝術家代表作品的翻譯推介工作;缺乏系統性,對外翻譯工作沒有長遠綜合的規劃,對於哪些著作可以作為中國藝術理論的經典,哪些藝術作品可以代表中國藝術的最高水平缺乏相對統一標准,更沒有清晰的名錄;缺乏專業知識,致使高質量的譯本猶如鳳毛麟角,無法產生強大的國際影響力。
作為一個新崛起的經濟大國,中國要面臨更為嚴峻的國際挑戰。在與世界的博弈與合作的過程中,當代藝術作為多重文化沖突中的重要角色,能以其獨特的身份促進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認識、溝通和協調。從全球視角來看,我們正面臨一次重大的變革,一個文化發現及其藝術價值重構的重要時機。我們應當把握機遇,積極主動、富有策略地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走向國際,走向未來。
C 日益強大起來的中國已經不能滿足於文化藝術在世界上的簡單參與,國際話語權的爭奪就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所追求的目標。
我從事藝術創作、教學、研究30年,在夢與現實間穿越。其夢在於通過塑造中國歷史傑出人物展示中國精神,建立時代豐碑,化深厚的傳統為今天藝術創造的資源,融入人類文化的洪流,在國際社會傳播與弘揚中華文化。
近20年來,我在兩岸三地舉辦藝術展,繼而在日本、韓國、美國、法國、英國、聯合國總部、義大利巡迴做展。以《老子》《孔子》為象徵的文化人系列雕塑、以《睡童》《母與子》為代表的表現人類普世情懷的作品、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群雕》表現祈求世界和平的作品,獲得了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內的國際人士的贊譽。潘基文認為:「這些作品反映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更表現了全人類的靈魂。」且以工整的顏體親筆書寫「上善若水」以贈。這進一步證明通過中國文化人系列塑像的藝術,獲得了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與認同。
巡展到了世界雕塑之都羅馬,《孔子》《老子》《李白》等雕塑第一次在義大利國家博物館與米開朗基羅、曼祖的作品對話,其中組雕《對話——達·芬奇與齊白石》經義大利文化部批准,永久收藏並陳列於義大利國家博物館·威尼斯宮,這幢具有570年歷史的宮殿見證了義大利人民對中國文化的深情。
2012年12月,作品《天人合一——老子》到法國盧浮宮展覽,在國際美術展中獲得了唯一雕塑金獎。該作品選擇了類似於文化之鼎的造型,內部刻滿《道德經》,以其深邃的慈容向世界敘述中國的和諧思想……
同時,韓國建立了「吳為山雕塑公園」,英國劍橋菲茨威廉博物館收藏並陳列我的《孔子像》,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巴黎大學,義大利國家博物館等藝術殿堂收藏並陳列了我的中國傑出人物系列雕像……他們分布於世界。
在以作品本身傳遞中國文化的同時,我還在世界多所大學的演講中傳播中國文化。2011年參加了中美第二屆文化高層論壇,在加州伯克利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演講,闡述中國文化的基因,闡述中國文化是祖國母體內最純凈、最甘甜的乳汁。我在母親的懷抱里夢想,在吮吸母乳時生長,以德的風尚和體、智的勞作實現夢想。
F. 普通人該怎樣深入了解中國傳統藝術年畫呢
看中國傳統文人畫藝術,首先要明白,中國傳統文人畫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從“工匠精神”中升華了中國藝術,在繪畫作品中加入了創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使觀者產生情感共鳴和思想碰撞,與文化的結合更加深入。中國年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人們在過年時製作並張貼精美的年畫,內容豐富,起到了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的作用。
比如明代沈周的《廬山高圖》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老師,以巍峨、雄偉、深邃的廬山來體現老師們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楊洛,山東濰坊人,楊家埠年畫第19代傳人。被譽為“年畫之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7歲開始接觸刻刀,14歲跟隨父母學習製作年畫。70多年來,我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保護、傳承和創新傾注了全部精力。為了傳承楊家埠木刻年畫這一民間藝術瑰寶,他跨縣、跨省、跨國家培養徒弟、傳授技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鑒於楊洛在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和創造方面的突出成就,授予其“民間工藝大師”稱號。了解年畫。我們可以請教專門研究年畫的老師、家長或者專家,從網上學習年畫等知識。知識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年畫知識,年畫的精髓和發現歷史,把這些知識寫下來,給身邊的人講年畫的故事。
G. 如何理解中國藝術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概論
藝術的基本特徵: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H.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精神
儒家美學的形成和發展,受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影響,儒家美學的政治色彩與倫理色彩比較濃厚,強調美與善的統一,功利主義傾向比較明顯.儒家主張「入世」,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憂國憂民,正人正己,崇尚「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美學的代表人物杜甫,盡管杜甫仕途坎坷,政治抱負始終未能實現,親歷安史之亂,顛沛流離,生活困窘,但始終不改初衷.甚至在寫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的極度困窘中,杜甫所祈求的也不是個人的幸福,而是天下寒士的溫暖.受儒家美學的影響,杜甫的詩歌十分嚴謹,講究對仗、工整、格律,如他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詩,兩兩成偶,對仗工整,一句一景,彼此並列.
道家美學的形成和發展,受老莊以「道」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影響.道家美學崇尚自然之道,追求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具有鮮明的超功利傾向.道家主張「出世」.認為真正能觀於天地而體道得道的理想人格應當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與造化同流,與日月同輝,游乎四海之外」 .道家美學代表人物李白,原來也有政治抱負,受到唐玄宗的禮遇,供奉翰林,但政治上並不受重視,又受權貴排擠,僅一年就被「賜金放還」,從此離開長安,遍游名山大川.李白的詩歌充滿了老莊道家的意味,渴望精神的絕對自由,仙與酒成為李白常常吟詠的題材.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游名山游」.李白的詩歌風格,不拘一格,揮灑自如,可以看出李白的道家思想飄逸的一面. 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主張「心」是世界的本原,認為「一切法皆從心生」,高揚「心」的地位和作用,主張「遁世」,即避而不入.禪宗認定法由「心」生,境由「心」造,而「心」是空寂的,所以「心」所顯現的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皆虛幻不實.禪宗美學的代錶王維雖然受到儒家道家的影響,但更多地受到佛教禪宗美學的影響.王維長期在京供職,官至尚書右丞,晚年篤志奉佛,「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王維的詩里都充滿了濃郁的禪意.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正是儒、道、釋三者的不斷沖撞和融匯,影響和決定著中國傳統藝術思想、審美趣味的不斷變化、發展,形成了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道,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性.道,為中國古代哲學最高范疇, 道有天道、人道之分.天道是關於宇宙根本問題的學說,人道是人生根本問題的學說.老莊道家側重於「天道」或「自然之道」,孔孟儒家側重於「人道」或「論理之道」,禪學的「佛性」(即心即佛)相似於「道」的概念.天、人統一於「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天人合一」決定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范疇,它不僅是一種人與自然關系的學說,而且也是一種關於人生理想, 人生價值的學說.「天人合一」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規律,人也應當服從這種規律.此外,「天人合一」還強調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應當是天人協調,包括人與萬物的一體性,還包括人與人的一體性.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前者強調「天人合一」,而後者強調「主客分立」. 氣,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命性.物質的氣被精神化、生命化,這可以說是中國「氣論」的本質特徵.「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中醫講「氣」,氣功講「氣」,戲曲表演講「氣」,繪畫書法也要首先運「氣」.中國傳統美學用「氣」來說明美的本原,提倡藝術描寫和表現宇宙天地萬事萬物生生不息、元氣流動的韻律與和諧.一方面,中國美學十分重視養氣,主張藝術家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與學識水平,「氣」是對藝術家生理心理因素與創造能力的總概括.另一方面,又要求將藝術家主觀之「氣」與客觀宇宙之「氣」結合起來,使得「氣」成為藝術作品內在精神與藝術生命的標志.尤其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氣韻」,極富民族特色,指的是審美對象的內在生命力顯現出來的具有韻律美的形態.「氣韻」范疇,孕育於哲學中重視「氣」和音樂中講究「韻」的漢代,成熟於各門類藝術推崇生動表現事物氣韻之美的魏晉南北朝.「氣韻生動」已經成為中國畫創作的總原則,相當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特色.
心,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性.中國傳統美學和中國傳統藝術,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人的主體性,認為藝為心之表、心為物之君,主張心樂一元、心物一元.因此,中國古典美學和中國傳統藝術,一貫強調審美主客體的相融合一,一貫認為文學藝術之美在於情與景的交融合一、心與物的交融合一、人與自然的交融合一.如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同時,中國傳統藝術又十分重視情理交融、情理統一.
舞,中國傳統藝術的音樂智慧.遠古的中華大地上,原始的圖騰歌舞與狂熱的巫術儀式曾經形成過龍飛鳳舞的壯觀場面.因而,在中國古代藝術中,詩、樂、舞最初是三位一體的,只是到後來才逐漸發生了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藝術門類.但是,這種具有強烈生命力的「樂舞」精神,並沒有消失.恰恰相反,這種「樂舞」精神,後來逐漸滲透與融匯到中國各個藝術門類中,體現出飛舞生動的形態和風貌.舞是一切藝術境界的典型.中國的書法、畫法都趨向飛舞,庄嚴的建築也有飛檐的舞姿.
悟,中國傳統藝術的直覺思維.重直覺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之一.而這種傳統思維方式,對中國的傳統藝術思維和審美思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形成了以「悟」為核心的感性直覺的審美思維方式.「悟」是一種最自由的精神活動狀態,是一種體驗有得的創造性思維方式.雖然人人都可具有悟性,但只有博採眾通、功夫不斷,才能達到悟的境界.「悟」,作為中國美學與藝術學的重要范疇之一,在中國傳統藝術創造與藝術鑒賞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衍生出「頓悟」、「妙悟」等一系列相關范疇.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具有「悟性」.藝術家與藝術匠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以道馭技,而後者是有技無道.
和,中國傳統藝術的辯證思維.中國傳統美學與傳統藝術主張「中和為美」.「和」與「中」這兩個概念,既緊密聯系,又互相區別.「和」是指事物的多樣統一或對立統一,是矛盾各方統一的實現;「中」則是指處理事物矛盾的一種正確原則和方法,是實現這種統一的途徑與標准. 「和」是指多樣統一或對立統一,「和」與「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同」只是把同類的、沒有差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和」則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統一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追求多樣的統一.因此,避免重復雷同,求異求變,不僅不與求和諧的整體思維方式相矛盾,相反,它正是體現出這種「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藝術思維特點.在發現多樣統一而求「和」的同時,中國古代哲人又發現了對立統一而求「和」.與多樣統一相比,對立統一更接近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以對立統一來說明「和」,表明中國古人對「和」的本質認識有了更深入的發展.對立統一思想成為中國古代哲學具有特色的樸素辯證思維觀,並對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中國傳統美學與藝術學的許多范疇都是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出現,如「剛柔」、「虛實」、「動靜」、「形神」、「文質」、「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等等,其中,偏於精神性的一面,更多地在矛盾統一中處於主導地位,如「形神」中的「神」,「情景」中的「情」,「意象」中的「意」等.正是這種閃爍著中華民族理性智慧光芒的辯證思維,對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形成了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中極富有民族特色的辯證和諧觀--「和」.這種「和」的境界,在儒家來說更多地強調人與社會的和諧,主張情與理的統一;在道家來說更多地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心與物的統一;在禪宗來說更多地強調人與人心的和諧,追求心靈的澄凈,「即心即佛」.這樣的「和」,從個人到社會,從人文到藝術,從天地萬物到整個宇宙,無不貫通. 「天人合一」的和諧美,顯然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追求.中國美學要求美與善的統一,而所謂善的最高境界,儒道兩家雖各有不同的說法,但歸結到最後,都以「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而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是一種審美的境界,一種真善美統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