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家好,請問製作糧食字畫能賺錢嗎
中國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造並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大眾的、生活的、民俗的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泛指勞動者自己,而非專業美術工作者創造,在鄉村城鎮中由民間藝人創作並廣為流傳的美術作品如:糧食字畫、年畫、剪紙、木雕、皮影、石雕、磚雕、泥塑、玩具、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體現出清新、質朴的藝術風格。民間藝術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代表著民眾的審美理想。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復,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的主要種類:牟氏糧食字畫、武強年畫、唐山皮影、蔚縣剪紙、雄縣花燈、曲陽雕刻、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造型雖已體材吉利,構圖飽滿和簡朴,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成仙之北方的性格。1、糧食字畫的起源、藝術特色及用途: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穀雜糧顆粒製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起源於清朝末年勞動人民為祈盼五穀豐收、天下太平,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而創制的一種民間藝術,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所奉之特殊貢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是一種純手工工藝。如同刺綉一樣精細,每一粒都要恰到好處,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藝術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將名人書法、字畫、警句、格言、詩詞等不同內容,用於真、草、隸、篆等多種字體,製作成一幅幅靈動飄逸、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不僅具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細膩、清雅,真可謂氣勢雄偉、精湛絕倫,是其它作品無法企及的。糧食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裝飾品,為人類文化藝術裝飾行業增色添輝。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室、會議廳,掛上糧食字畫能充分體現公僕的為民情懷,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時刻放在心裡,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的一面,其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為天」,糧食字畫用五穀雜糧所創作,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落盡繁華、一派天然、淳樸親切,為裝修裝飾行業獨樹一幟,增色添輝;酒店賓館、農家飯庄等飲食行業,掛上糧食字畫,有天然融合的獨特韻味,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生活中的人們都需要至情至愛的關懷,其作為禮品贈送友人,能體現最純真、最朴實、最信譽的感情與友情。2、年畫色彩的特點:色彩明艷、明快、強烈、宋代出現明朝盛行。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河北武強年畫:是傳統民間木刻版畫一種,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構圖飽滿,線條剛強有力,設色濃郁,艷而不媚,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採用杜木刻板、採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刻版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穩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3、民間剪紙基本類型:單色、染色、套色、陰文剪紙、陽文剪紙。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剪紙歷史久遠,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4、剪紙的用途和分類:窗花、喜花、花樣。剪紙的藝術特色:題材廣泛,製作簡便,構圖富於變化,造型洗練,線條明快,色彩明快形式優美,否有強烈的裝飾感。多用象徵手法 、長壽、吉祥內容。創作方法:(1)確定體裁內容 ;(2)選擇最能表現物象特徵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 ;(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後一起剪刻。5、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成。風箏的種類:硬翅風箏、拍子風箏、直串風箏、軟翅風箏、筒形風箏、折裝風箏。樣式:禽、鳥、魚、蟲、人物。起源:漢初韓信 6、阿福:民間泥塑,一般宜細眉善目、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人們求富託付盼福的感受。7、彩陶:在中國現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8、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製作,最初用紙刻制後來用驢、牛、羊等動物皮剪刻,制
⑵ 有關珍惜糧食的小故事600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唐詩的意思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農民依然彎著腰在田間勞動,汗水滴在種了禾苗的土地里。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珍惜糧食的小 故事 ,供大家參考。
珍惜糧食的小故事1
上次 國慶節 放假,媽媽說帶我回鄉下看望姥姥姥爺。聽到要回家這一消息,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高興得手舞足蹈。
十月的農村是秋收大忙季節。一到姥姥家,正趕上姥姥姥爺要去收玉米。我高興極了!要跟著姥爺體驗一把干農活的樂趣。於是我跟著姥爺爬了坡坡坎坎,來到了玉米地里。嗬!一排排的玉米像一個個強壯的戰士,頭戴紅纓帽,腰插手榴彈,又像一個個老爺爺,捋著鬍子會心地對我笑,有的玉米「吃」太胖了,將「衣服」都撐破了,露出一排排金牙。望著這豐收的景象,我不由得喜出望外!我的任務是掰玉米。一開始覺得挺新鮮,將玉米棒往下一拽,玉米棒就下來了,挺好玩!可干著干著就發現不是這么回事了。有的玉米好像特別淘氣,拽了幾下仍然「堅強不屈」。看來跟它們不能太客氣啊!於是,我手腳並用。先將玉米稈弄倒,再用手將玉米的包皮全部撕開,然後用腳踩著玉米棒,使勁折斷。這種辦法可真費勁兒呀,不一會兒我就滿頭大汗了。烈日當空,我不禁覺得口乾舌燥。「過來休息一會兒!」姥爺沖我喊道「嘗嘗這個!」我接過來一看,「姥爺,這不是玉米稈嗎?」「是呀。不過苗苗,你嘗嘗,甜著呢,很解渴。」我試著咬了一口,嗯,果然很甜!姥爺告訴我:到了冬天,玉米稈不但可以給牲口當飼料,還能燒火做飯、取暖呢。沒想到,玉米稈還這么有用啊!就這樣,快到中午時,我又幫姥爺把一袋袋玉米運到地頭。雖然累的腰酸胳膊疼,但我覺得很自豪,因為我能幫大人做事了!而且通過幫姥爺收玉米,使我真正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義了。
珍惜糧食的小故事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詩人李紳寫的一首家喻戶曉的愛惜糧食的古詩。是啊,每一粒糧食,正如古詩中所寫的那樣都是農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包含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來之不易啊!因此,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應該從我們每個小學生做起。
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的生活慢慢富裕了起來,可有些人卻鋪張浪費,不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從全球角度上來看,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聲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高達13億噸,倘若這些是糧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夠保留,就足以養活全世界目前約為9億的飢餓人口。我國每年浪費糧食的數據也很驚人,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在學校,浪費糧食的現象非常普遍,每天都可以看到學生飯盒裡留下吃剩的飯菜,還有未留牙痕的饅頭。他們就隨手扔在坩水桶中,坩水桶每天總是滿滿的,而同學在倒剩飯剩菜的時候十分順手淡然、毫不在乎。真是讓人感到震驚,感到痛心!
在飯館的飯桌上,有些人為了要面子,炫耀自己有多大方,訂了一大桌飯菜請朋友吃,可到最後大量飯菜幾乎沒動筷子。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闆倒掉了。其實這種事情完全是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少點一些,吃完了再點,或打包回家都是很好的節約方式。只要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只需舉手之勞。
為了提醒人們節約糧食,為了避免更多人飢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讓人們珍惜糧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下的食物扔掉,不挑食偏食,不浪費食物。讓每一個人都珍惜糧食。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更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我會這樣做:每天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菜,吃干凈盤子里的每一粒米飯、每一口菜;如果有剩飯剩菜放進冰箱,明天再吃;在飯店裡請客吃多少點多少,不鋪張浪費、不擺闊氣...... 這些都是節約糧食的好 方法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必須要從小處著手,從珍惜一粒米開始,從小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珍惜糧食吧!
珍惜糧食的小故事3
今天廖老師在班群里發了很多蔬菜的圖片,圖片展示的都是我們在學校蔬菜基地辛苦種的蔬菜,它在告訴我們,辛勤的勞動有了收獲:有又細又長的黃瓜,紫盈盈的茄子,還有紅紅的小番茄……
春天來了時,綠油油的藤葉攀上了框架,秋天到了時,結出綠的黃的紫的果。
哦,對了,圖片裡面還有魚和烏龜呢,也許你很奇怪,魚和烏龜與蔬菜有什麼關系呢?
其實這烏龜是用茄子做材料 雕刻 而成的。
魚用到的材料就更多了,它的身體是用葡萄做的,眼睛用的是紅豆,身子用的是紅棗,尾巴用的是黃瓜。
還有一座巍峨的山,主材料也是用到了黃瓜。很有意思吧。
原來蔬菜也可以成為藝術品。這些蔬菜都是同學們用心血和汗水種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愛惜自己的勞動成果。老師發的圖片多有意義呀,其實她也是在 教育 我們要珍惜糧食,熱愛勞動。
珍惜糧食的小故事4
米是人人都需要的東西,也是人人都依賴的東西,不過現在很少有人知道農民伯伯是如何種出米來的。
說到米,我便想起那一首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充分表現了農民伯伯種稻穀是多麼辛苦多麼累呀。
我曾跟著外婆一起去種過田,所以也懂得一些種田的小常識,那我就來教教你們吧,我們先要獲得稻穀的種子,這個任務對以前來說可是小菜一碟,不過現在可就不怎麼容易了。再把種子放在水缸里泡上兩天兩夜,也就是48小時,然後撈上來放在蛇皮袋裡邊,蓋上麻袋也是48小時,這時你再拿出來便可以看到那個稻穀上面已長出白白嫩嫩的小芽兒。在這個發芽的同時你還要做秧田(秧田就是把田分成4塊或5塊,長1.5—1.6米左右的長方形土塊)現在開始播種,把發芽的小種子撒落到泥土的懷抱,種子在泥土裡要持續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小種子需要最好的呵護,每天需要獲得適當的水,陽光和肥料。一個月後小芽兒變成了禾苗,綠油油的。現在開始真正的大規模播種。先是要把種在秧田裡的禾苗拔出來,再把它們種到已經耕過的大田裡, 種植 時禾苗要6簇一行,種完後再過4個月便可以收獲了。在這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要除草,還要打農葯等等……等到它慢慢長大,成熟,禾苗長出稻穗,稻穗變的金黃。然後便是收割,不要小看收割這套活,他可也是很困難的,先割稻,再打稻穀,還要曬,然後脫去稻穀的殼,變成雪白的大米。也就是我們在商店可以購買到的米。
米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珍惜米,珍惜農民伯伯的努力的成果。
珍惜糧食的小故事5
大家可曾看見過這樣一個畫面:服務員嘆著氣收拾著桌上的飯菜,那些飯菜幾乎動也沒有動過。而遠方卻有很多人飢寒交加、骨瘦如柴,連行走都很困難。
大家都知道嗎,在我們中國,每年飯桌上剩下的口糧足夠給2.5億人吃!今天,我就想 說說 餐桌上的節約。
首先是在家裡吃飯,這個只有兩點:一是買菜時不要太多,要適量,不要讓菜放在家裡壞。二是吃多少盛多少,千萬不要剩飯剩菜。
如果是在外面吃,那可就麻煩了,我就先說普通地去飯店吃飯吧!從開始點菜,可別看到感興趣的就亂點一氣哦!要知道雖然眾口難調,但只要事先了解大家的喜好,合理搭配,做到適量是可以的哦!吃的時候就更沒有什麼好說得了,就是一定要執行光碟行動啦!
最後就要說到中國的傳統婚宴了。說起來我也參加過很多次婚宴了,很多次宴會上都上很多很多道菜,當然剩下的菜也是堆積如山。媽媽告訴我,從前的婚禮很簡單,吃一頓自己做的家常飯,分幾顆喜糖,大家說說笑笑,雖然那樣,一樣很開心。雖然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許多倍,可是浪費可不對哦!現在我和媽媽參加婚禮,總會在媽媽包里放上打包袋,一開始大家都以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可是慢慢地,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叔叔阿姨也開始這樣做了。
是的,如果我們都從自己做起,每人節約一點點,集合起來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啊,讓更多的人行動起來,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更好的環境,我們一起來!
有關珍惜糧食的小故事600字相關 文章 :
★ 愛惜糧食故事5篇600字
★ 小學六年級珍惜糧食作文600字五篇
★ 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600字5篇
★ 小學生節約糧食作文600字最新5篇
★ 珍惜糧食演講稿600字以上範文
★ 愛惜糧食的童話故事
★ 寫一篇節約糧食的作文600字
★ 珍惜糧食不浪費主題作文5篇精選
★ 有關節約糧食的作文5篇
★ 如何節約糧食小學生作文600字【5篇】
⑶ 什麼是五穀字畫呀那裡有賣的
五穀畫也叫糧食工藝字畫、豆子畫、豆塑浮雕畫、豆粘畫等等,源於民間用五穀做畫的習俗,在民間基礎上,依據豆子的本色創新,充分利用各種豆子五穀的內外殼、形狀、豆莖、豆桿、紋路、天然顏色等(甚至利用蟲子咬過的痕跡)經過防腐處理、粘貼做畫。畫面小巧精美、朴實雅緻。民間藝術家們用一捧捧五顏六色的豆子把對理想與生活的熱愛變成了一幅幅美妙的藝術品。是以純天然的各類植物的種子如:谷、黍、米、豆等,經過高科技的防蟲,防腐,防霉變等特殊處理,通過粘、貼、拼、塑等純手工精製而成。五穀畫充分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收藏價值。
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田麗小區20# 有賣 聯系人:劉登坤 經理
⑷ 安徽蒙城縣把未成熟的麥子製成工藝品出售引爭議,這種屬於合法經營活動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家對於藝術的水準要求也不斷提升,所以有很多朋友都會花費較高的價格來購買各種各樣的藝術品,原本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小事,但是在安徽蒙城縣有一些農民把未成熟的麥子製成工藝品出售,雖然獲得了更高的收入,但是卻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雖然這些農民在土地上面種植的麥子是屬於農作物,但是最終卻把這些麥子加工成為了工藝品,所以並沒有生產出了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算作是屬於非農建設,那麼也是違反了相關的法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考慮到這些土地是承包來的土地還是屬於永久性基本農田,如果是永久性基本能填那麼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夠擅自改變用途,而如果不屬於永久性基本農田,那麼就屬於正常經營的情況,所以這也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分析,但是浪費了大量的糧食來製成工藝品,的確也是值得大家批評的一件事情。
⑸ 麥苗可以加工成裝飾品賣嗎為什麼
他們把未成熟或綠色的小麥割下來,然後做成各種藝術品出售。利潤是小麥成熟時銷售利潤的幾十倍。你怎麼能把不成熟的小麥變成手工藝品?由於收入是小麥的數倍,如果小麥被收割和出售,價格太低,收入太低。賺錢幾乎是不可能的。小麥植物是用手工藝品製成出售的。客觀上,這是生產者的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不尊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也不違反社會道德。
最後,這是一種糧食誤解,認為糧食只「出售未成熟的小麥來種花,糧食安全有風險!」首先,全國我們可以說,農民出售未成熟的糧食,但我們只能快速出售,並提前利用。最好是做乾花。買一副牌放在花瓶里。這是一個偉大的家庭或辦公室裝飾。因為大麥。剩下的可以讓小麥繼續正常生長。成熟的小麥收獲後,你可以選擇賣錢,也可以把它當作小麥保存。
⑹ 中國民間藝術有哪些
中國民間手工藝、繪畫等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造並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大眾的、生活的、民俗的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泛指勞動者自己,而非專業美術工作者創造,在鄉村城鎮中由民間藝人創作並廣為流傳的美術作品如:糧食字畫、年畫、剪紙、木雕、皮影、石雕、磚雕、泥塑、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體現出清新、質朴的藝術風格。民間藝術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代表著民眾的審美理想。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復,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民間手工藝、繪畫等民間藝術的主要種類:牟氏糧食字畫、武強年畫、唐山皮影、蔚縣剪紙、雄縣花燈、曲陽雕刻、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造型雖已體材吉利,構圖飽滿和簡朴,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成仙之北方的性格。
1、糧食字畫的起源、藝術特色及用途: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穀雜糧顆粒製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起源於清朝末年勞動人民為祈盼五穀豐收、天下太平,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而創制的一種民間藝術,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所奉之特殊貢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是一種純手工工藝。如同刺綉一樣精細,每一粒都要恰到好處,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藝術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將名人書法、字畫、警句、格言、詩詞等不同內容,用於真、草、隸、篆等多種字體,製作成一幅幅靈動飄逸、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不僅具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細膩、清雅,真可謂氣勢雄偉、精湛絕倫,是其它作品無法企及的。
牟氏糧食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裝飾品,為人類文化藝術裝飾行業增色添輝。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室、會議廳,掛上糧食字畫能充分體現公僕的為民情懷,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時刻放在心裡,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的一面,其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為天」,糧食字畫用五穀雜糧所創作,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落盡繁華、一派天然、淳樸親切,為裝修裝飾行業獨樹一幟,增色添輝;酒店賓館、農家飯庄等飲食行業,掛上糧食字畫,有天然融合的獨特韻味,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生活中的人們都需要至情至愛的關懷,其作為禮品贈送友人,能體現最純真、最朴實、最信譽的感情與友情。
2、年畫色彩的特點:色彩明艷、明快、強烈、宋代出現明朝盛行。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
河北武強年畫:是傳統民間木刻版畫一種,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構圖飽滿,線條剛強有力,設色濃郁,艷而不媚,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採用杜木刻板、採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刻版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穩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3、民間剪紙基本類型:單色、染色、套色、陰文剪紙、陽文剪紙。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剪紙歷史久遠,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
4、剪紙的用途和分類:窗花、喜花、花樣。剪紙的藝術特色:題材廣泛,製作簡便,構圖富於變化,造型洗練,線條明快,色彩明快形式優美,否有強烈的裝飾感。多用象徵手法 、長壽、吉祥內容。
創作方法:(1)確定體裁內容 ;(2)選擇最能表現物象特徵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 ;(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後一起剪刻。
5、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成。風箏的種類:硬翅風箏、拍子風箏、直串風箏、軟翅風箏、筒形風箏、折裝風箏。樣式:禽、鳥、魚、蟲、人物。起源:漢初韓信
6、阿福:民間泥塑,一般宜細眉善目、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人們求富託付盼福的感受。
7、彩陶:在中國現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8、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製作,最初用紙刻制後來用驢、牛、羊等動物皮剪刻,製作成關節能動的人或物象,染色後由人操作動作,靠燈光映現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稱「影子戲」 。唐山皮影:刻制精細,造型優美裝飾性強。 中國木偶類別:仗類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線木偶。
9、版畫: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經過加工製作,製成印版輔與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
10、染紙:主要表現形式為將較薄的吸水紙經過折疊、扎、卷、夾搓、揉等方法,並通過並通過、點、暈、刷、擠、捏、洗垂、潑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
11、折紙:以簡化、誇張、變形為表現手法 。
12、戲劇臉譜:生、旦、凈、末、丑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以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藝術誇張手法,鮮明地表現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類型,臉譜既是中國戲劇舞台上特有化妝手段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分為凈角臉譜和丑角角臉譜。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某種顏色象徵某一人物的品格,這種顏色作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直覺得表現手段,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顏色,各種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徵。黃、勇、凶暴。紫 剛正穩練沉著。藍 剛強、勇有心計。綠頑強暴躁。白陰險-狡詐。紅忠貞英勇。黑正直無私、剛正不阿、金銀神聖。
13、繪畫日記:繪畫日記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將會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時,又培養了繪畫造型能力。
14、水彩點染以水為媒介通過滲化來進行色彩變化。
15、頭飾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經過剪、畫、粘、貼的過程完成,最後將做好的頭飾粘在帶箍上,帶箍長短要與自己頭的大小合適。有的頭飾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
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膽、誇張。把一塊硬卡紙經過撕、剪、貼、畫線等方法,做成各種藝術造型,拉上皮筋即可。
17、綉花樣是河北廣大農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綉花樣可以做成帽子、門簾、坐墊、鞋子、書包。參考資料:牟氏糧食藝術字畫
贊同
⑺ 中國有哪些民間藝術
中國民間手工藝、繪畫等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造並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造,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大眾的、生活的、民俗的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泛指勞動者自己,而非專業美術工作者創造,在鄉村城鎮中由民間藝人創作並廣為流傳的美術作品如:糧食字畫、年畫、剪紙、木雕、皮影、石雕、磚雕、泥塑、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體現出清新、質朴的藝術風格。民間藝術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代表著民眾的審美理想。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復,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民間手工藝、繪畫等民間藝術的主要種類:牟氏糧食字畫、武強年畫、唐山皮影、蔚縣剪紙、雄縣花燈、曲陽雕刻、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造型雖已體材吉利,構圖飽滿和簡朴,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成仙之北方的性格。
1、糧食字畫的起源、藝術特色及用途: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穀雜糧顆粒製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起源於清朝末年勞動人民為祈盼五穀豐收、天下太平,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而創制的一種民間藝術,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所奉之特殊貢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是一種純手工工藝。如同刺綉一樣精細,每一粒都要恰到好處,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藝術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將名人書法、字畫、警句、格言、詩詞等不同內容,用於真、草、隸、篆等多種字體,製作成一幅幅靈動飄逸、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不僅具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細膩、清雅,真可謂氣勢雄偉、精湛絕倫,是其它作品無法企及的。
牟氏糧食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裝飾品,為人類文化藝術裝飾行業增色添輝。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室、會議廳,掛上糧食字畫能充分體現公僕的為民情懷,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時刻放在心裡,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的一面,其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為天」,糧食字畫用五穀雜糧所創作,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落盡繁華、一派天然、淳樸親切,為裝修裝飾行業獨樹一幟,增色添輝;酒店賓館、農家飯庄等飲食行業,掛上糧食字畫,有天然融合的獨特韻味,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生活中的人們都需要至情至愛的關懷,其作為禮品贈送友人,能體現最純真、最朴實、最信譽的感情與友情。
2、年畫色彩的特點:色彩明艷、明快、強烈、宋代出現明朝盛行。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
河北武強年畫:是傳統民間木刻版畫一種,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構圖飽滿,線條剛強有力,設色濃郁,艷而不媚,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採用杜木刻板、採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刻版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穩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3、民間剪紙基本類型:單色、染色、套色、陰文剪紙、陽文剪紙。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剪紙歷史久遠,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
4、剪紙的用途和分類:窗花、喜花、花樣。剪紙的藝術特色:題材廣泛,製作簡便,構圖富於變化,造型洗練,線條明快,色彩明快形式優美,否有強烈的裝飾感。多用象徵手法 、長壽、吉祥內容。
創作方法:(1)確定體裁內容 ;(2)選擇最能表現物象特徵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 ;(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後一起剪刻。
5、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成。風箏的種類:硬翅風箏、拍子風箏、直串風箏、軟翅風箏、筒形風箏、折裝風箏。樣式:禽、鳥、魚、蟲、人物。起源:漢初韓信
6、阿福:民間泥塑,一般宜細眉善目、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人們求富託付盼福的感受。
7、彩陶:在中國現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8、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製作,最初用紙刻制後來用驢、牛、羊等動物皮剪刻,製作成關節能動的人或物象,染色後由人操作動作,靠燈光映現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稱「影子戲」 。唐山皮影:刻制精細,造型優美裝飾性強。 中國木偶類別:仗類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線木偶。
9、版畫: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經過加工製作,製成印版輔與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
10、染紙:主要表現形式為將較薄的吸水紙經過折疊、扎、卷、夾搓、揉等方法,並通過並通過、點、暈、刷、擠、捏、洗垂、潑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
11、折紙:以簡化、誇張、變形為表現手法 。
12、戲劇臉譜:生、旦、凈、末、丑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以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藝術誇張手法,鮮明地表現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類型,臉譜既是中國戲劇舞台上特有化妝手段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分為凈角臉譜和丑角角臉譜。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某種顏色象徵某一人物的品格,這種顏色作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直覺得表現手段,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顏色,各種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徵。黃、勇、凶暴。紫 剛正穩練沉著。藍 剛強、勇有心計。綠頑強暴躁。白陰險-狡詐。紅忠貞英勇。黑正直無私、剛正不阿、金銀神聖。
13、繪畫日記:繪畫日記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將會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時,又培養了繪畫造型能力。
14、水彩點染以水為媒介通過滲化來進行色彩變化。
15、頭飾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經過剪、畫、粘、貼的過程完成,最後將做好的頭飾粘在帶箍上,帶箍長短要與自己頭的大小合適。有的頭飾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
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膽、誇張。把一塊硬卡紙經過撕、剪、貼、畫線等方法,做成各種藝術造型,拉上皮筋即可。
17、綉花樣是河北廣大農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綉花樣可以做成帽子、門簾、坐墊、鞋子、書包。
⑻ 山東民間藝術
民間美術
1.楊家埠木版年畫
楊家埠村在濰坊市東北15公里處,由於盛產木版年畫而遠近聞名。楊家埠木版年畫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中國民間3大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於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清代達到鼎盛期,楊家埠曾一度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除滿足當地民間需要外,還遠銷江蘇、安徽、山西、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和內蒙等地。進入秋季,各路畫商雲集,大街兩旁張燈結綵,年畫掛滿街頭,每年前來選購畫作的商人達5000多人。
楊家埠年畫——門神楊家埠年畫表現內容豐富多彩,主要包括6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陞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吉、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主題,吉祥如意、歡樂新年、恭喜發財、年年有餘等,構成了農民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
楊家埠木版年畫根植於民間,長期以來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通過概括、象徵、寓意和浪漫主義手法來體現主題。構圖完整、飽滿、勻稱,造型誇張、粗獷、朴實,線條簡練、挺拔流暢,色彩艷麗、火爆,對比強烈,富有裝飾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充分體現了北方農民粗獷、奔放、豪爽、勤勞、幽默、愛憎分明的性格特點。
楊家埠年畫製作工藝也別具特色,全以手工操作並用傳統方式製作。藝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條、香灰作畫,名為「朽稿」,在朽稿基礎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線稿,反貼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再經過調色、夾紙、兌版、處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畫印出後,還要再手工補點上各種顏色進行簡單描繪。年畫生產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極為精細准確。
楊家埠木版年畫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淳樸鮮明的藝術風格馳名中外。2002年,76歲的年畫民間藝人楊洛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6年入選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高密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民間年畫中一個古老畫種,亦稱「民間寫意畫」。始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從現有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保存有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市姜庄、夏庄一帶30多個村莊。
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復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畫面色調明快,構圖巧妙大方,全幅多用對比色,主體部分加中間色,既諧調了色彩對比,又加強了人物造型美感。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是刻版印刷前我國古老的一種生產方法。
早期的撲灰年畫以水墨為主,從清代道光年間逐步發展為以色代墨,並趨向艷麗。起初題材是灶王、財神,後來轉到用於布置美化房間的各種年畫,內容圍繞中國傳統習俗,大多是福壽有餘、孝道為先之類。表現福祿壽喜的年畫,畫面上有手拄龍頭拐杖、手捧大壽桃、腳踏祥雲或騎仙鹿的老壽星,並有古松、仙鶴相襯,兩邊配以對聯;表現孝道的年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孝圖」。
撲灰年畫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於民戶節日張貼。像「姑嫂閑話」、「踢毽子」、「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四季花屏」、「家堂」等是代表作。主要體裁有中堂、條屏、對聯、窗旁、灶畫、炕頭畫、供奉畫、年歷等,按題材分類主要有供奉家堂、文武財神、八仙、吉祥喜慶、故事戲曲、歷史典故、風景花卉、歷史人物等,堪稱農村社會生活的縮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3.高密剪紙
高密剪紙歷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氏族社會圖騰藝術繁盛時期,圖騰藝術中的物象開始以圖案的形式顯示意的寄寓,出現了簡練誇張的鋸齒紋、月牙紋、水波紋、弧形線、弦線、圓點等表現手法。漢以後特別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從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匯集高密,各地的剪紙藝術逐步滲入到高密剪紙藝術之中,融南糅北,兼收並蓄,形成了高密剪紙的獨特藝術風格。
高密剪紙,題材廣泛,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生活習俗、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等。剪紙作者大都是民間婦女,作品不拘成法,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在藝術上運用了對立統一的手法,塊與線組成黑、白、灰色調,對比強烈,富有韻律感;線條剛勁挺拔,有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誇張變形而不失真。運用陰剪和陽剪手法,巧用黑塊和細線,善使鋸齒紋和光滑面,有定規而不拘束,剪出了粗獷而精巧、簡約卻靈秀、生動又傳神的藝術效果。
高密剪紙在形象刻畫上注重誇張而不失真,善用擬人手法表現心中形象。如「霸王出世」,兇猛的老虎是一個充滿母愛的形象,虎仔懂事地躲在母親胸前,笑吟吟吸吮乳汁。高密剪紙牛風格迥異,巧妙運用磚砌紋裝飾牛的嘴巴,再用大小旋渦形風動紋與周身整齊的鋸齒毛發形成動與靜的強烈對比,正面的牛隻有兩條腿,像人一樣站立著,擬人手法令人叫絕。
1993年高密被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1997年「牛年」全國生肖郵票圖案即從高密民間剪紙中所選。
.「禿尾巴老李」傳說
「禿尾巴老李」的民間故事在山東人中廣為流傳。進入農歷六月,「禿尾巴老李」的名字便時常有人提及,特別是遭遇冰雹天氣時,人們甚至要向天井院里「扔菜刀驅龍」,所有這些,都與「禿尾巴老李」的傳說有關。
與現在流傳故事相似的文字記載,見於清朝袁枚的《子不語》:「山東文登縣畢氏婦,三月間浣衣池上,見樹上有李,大如雞卵。心異之,以為暮春時不應有李,采而食焉,甘美異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產一小龍,長二尺許,墜地即飛去。到清晨必來飲其母之乳。父惡而持刀逐之,斷其尾……」這是禿尾巴老李故事起源的一個版本,還有許多其它的演繹與版本。
清朝以降,大批山東人闖關東,禿尾巴老李的故事與東北當地風土民情相結合,發展出新的情節和內容。小黑龍被砍掉尾巴後,負痛逃到東北黑龍江。黑龍江原為一條白龍鎮守,名曰白龍江。小黑龍來到後,在當地「闖關東」的山東人幫助下,打敗了白龍,白龍江從此改名黑龍江。在黑龍江上凡載有山東人的過往船隻到了江心,禿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條大鯉魚。船家在開船前總是先問問乘客中有沒有山東人,有山東人就風平浪靜。那跳上船板的大鯉魚,船家會雙手捧起向乘客喊道:「禿尾巴老李給山東老鄉送禮了!」然後再放回江里,這風俗直到民國時還保持著。如果山東大旱,禿尾巴老李總會想辦法給老家行雲布雨。
山東各地均有為紀念「禿尾巴老李」而建造的廟宇。現存最早的是即墨縣城東邊不遠的龍王廟。人們習慣到此求雨,據說頗為靈驗。至今廟中還保存著明清時期求雨用的令牌。
禿尾巴老李是個孝子,民間又有「龍不離母」之說,所以龍王廟附近往往又建有「龍母墳」,許多地方還因此興起了「龍王廟會」或「龍母廟會」。民間關於「禿尾巴老李」的習俗還有許多,如傳說農歷六月六日是「禿尾巴老李」的生日,每逢這天,家人要把他斷留在家裡的龍尾巴拿出來曬一曬,後來演變為民間曬衣日。
禿尾巴老李系列傳說是歷史上山東人闖關東的真實反映,同時也體現了鄉土大眾藝術特色。
(二)民間音樂
1.聊齋俚曲
俚曲即唱詞曲牌採用民間流傳的俗曲小調,聊齋俚曲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獨具特色的地方小曲,流傳地區主要在淄博市。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形成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因蒲松齡齋名為「聊齋」,故稱「聊齋俚曲」,也有人稱「蒲松齡俚曲」。
聊齋俚曲曲目有《耍孩兒》、《玉娥郎》、《粉紅蓮》、《疊斷橋》等。蒲松齡創作的俚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敘事體的說唱文學,如《寒森曲》、《姑婦曲》等;一種是代言體戲劇體裁,如《牆頭記》、《磨難曲》等。其思想內容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政治性的,對當時的社會黑暗進行抨擊和揭露;一類是倫理性的,通過對家庭成員間的反常關系描寫,揭露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和丑惡。這些俚曲的唱詞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飾的民間語言,鄉土氣息濃厚,詼諧幽默,潑辣爽快,感染力很強。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在音樂方面,均具有極高價值。
聊齋俚麴生動地反映了封建時代晚期的人民生活,長期在當代社會中傳唱流傳,成為山東地區獨樹一幟的群眾性藝術形式。自清代至今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莊一帶的村民便將俚曲的片段作為「扮玩」的唱詞,有的還裝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銀匠、仙姑、狐精等,到城區、鄉鎮演出。至於蒲松齡以「耍孩兒」、「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寫成的俚曲,在田間路途、街頭巷尾,更是老少盡曉。1998年冬,磁村鎮和淄城鎮泉龍村分別成立俚曲劇團,排演劇目,創作現代聊齋俚曲戲。2002年,聊齋俚曲戲還被拍攝成實景電視戲曲片在電視台播放。聊齋俚曲也以獨特的魅力影響了其他姊妹藝術的發展,單以戲曲為例,俚曲故事改編劇本的就有五音戲、柳子戲、川劇、京劇、秦腔、河北梆子等。
現存聊齋俚曲手抄本15種(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2006年,被譽為我國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齋俚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鼓吹樂分布很廣,魯西南鼓吹樂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是一種以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的民間藝術形式。它以嘉祥鼓吹樂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東濟寧、棗庄、菏澤三市及周邊地區,主要依賴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而存在。
魯西南鼓吹樂的歷史沿革至少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另外,根據魯西南鼓吹樂(嗩吶、錫笛主奏部分)經常演奏的曲目來看,有些是宋、元以來的雜劇曲牌,如《混江龍》、《滾綉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時期流傳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鎖南枝》、《一江風》、《明天子》、《疊斷橋》、《採茶兒》等。因此,魯西南鼓吹樂有可能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在當地流傳。
在長期的傳承實踐中,魯西南鼓吹樂形成了豐富的曲目家族、多樣的調類系統、精湛的演奏技藝、數以百計的民間樂班和數以千計的鼓樂傳人。代表性曲目有《百鳥朝鳳》、《六字開門》、《一枝花》、《大合套》、《風攪雪》、《抬花轎》等,曲目總數在三百支以上;代表性演奏家有任同祥、賈瑞啟、袁子文、魏永堂等;代表性樂班僅嘉祥一縣就有以楊興雲為代表的「楊家班」,演奏風格古樸典雅,庄嚴肅穆;以曹瑞啟為代表的「曹家班」,演奏時音色純正,柔和甜美;以任同祥為代表的「任家班」,演奏時音色明亮,感情細膩;以趙興玉為代表的「趙家班」,演奏時音色寬厚,高昂明亮;以賈傳秀為代表的「賈家班」,演奏時音色清脆,激盪起伏。
魯西南鼓吹樂風格獨特,質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96年,嘉祥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嗩吶)之鄉」。
(三)傳統戲劇1.柳子戲
柳子戲又名弦子戲,山東古老劇種之一,是以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一帶的民間俗曲小令為基礎,並吸收高腔、青陽、亂彈、崑腔、羅羅、皮簧等聲腔的部分劇目及唱腔,逐漸發展演變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種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流行於山東、河南、江蘇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廣大地區。流傳於運河以東的曲阜、泰安、臨沂、莒縣、沂南一帶的柳子戲,習慣稱為「弦子戲」;黃河以北則稱為「北(百)調子」、「糠窩窩」;在臨清田莊,稱為「吹腔」。柳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曾與崑腔、弋陽腔、梆子腔合稱為「南昆、北弋、東柳、西梆」。
柳子戲主要由俗曲和柳子兩部分構成,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曲牌一百餘支,曲調一般分為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昆調、轉調等。俗曲以三弦、橫笛、笙等樂器伴奏,演唱時可用「掛敘」的方法,在長短句中插入大段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詞,音樂風格委婉動聽,能夠表現復雜細膩的心理情感。柳子屬板式變化體,用通俗的七字句演唱,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有人用「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形容柳子戲腔調的豐富多彩。柳子戲具有北方粗獷豪放的聲腔特點,地域色彩非常明顯。
柳子戲現存的傳統劇目有兩百多出,其代表劇目包括《孫安動本》、《張飛闖轅門》、《白兔記》、《金鎖記》、《燕青打擂》、《打登州》、《鞭打蘆花》、《鋸大缸》等。柳子戲傳統的腳色行當分為四生、四旦、四花臉,三大門頭十二行。
柳子戲的形成與發展,容納了明清以來盛行的各種古老聲腔,經過充分吸收融化而成的,保存有曲牌六百多支,在中國北方戲曲及元代散曲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相比其他劇種,柳子戲最能代表山東地方戲特點,更具有民間文化代表性。
2.柳琴戲
柳琴戲是魯南地區地方劇種,因主奏樂器柳琴形似一片柳葉而得名。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俗稱拉魂腔。形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區。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的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宮調式明快剛勁。在柳琴戲演唱中,這種同主音調式轉換的手法無處不在,在中國戲曲演唱中顯得異常獨特。柳琴戲的唱腔曲調包括起板、導板、拉腔、射腔、葉里藏花、回龍調、四六長腔、男女拉拉腔、疊斷橋、打牙牌、千金小姐進花園調等,其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柳葉琴、笛子、墜琴、二胡、板胡、嗩吶、笙及板鼓、大鑼等是柳琴戲主要的伴奏樂器。
柳琴戲的腳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梁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丑,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面。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朴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特點。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緊板等板式變化外,唱段的起、轉、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頭。
柳琴戲傳統劇目豐富,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共有本戲、摺子戲180個,連台本戲41個,代表性劇目包括《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魚籃記》、《斷雙釘》、《小鰲山》、《雁門關》、《白羅衫》、《喝面葉》、《小書房》等。
3.五音戲
五音戲發源於山東章丘、歷城一帶,約有一百餘年歷史。以流行地區不同分東、西、北三路,以章丘為中心的稱西路(西到濟南、東到淄博),臨朐、沂源一帶為東路,惠發、濟陽一帶為北路。其發生、發展、定型大致經歷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戲三個時期,是我國北方地區少見的一個劇種。
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濃厚,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其特點是先吐字,後行腔,咬字清楚,曲調口語化,旋律變化多。演唱時基本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極具抒情性。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王林休妻》、《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等。
在五音戲的發展歷史中,產生了許多著名演員。李德興(藝名跟柱子)以唱腔出眾著稱;高桂芳以唱詞華麗聞名;王煥奎(藝名自來喜)以表演淋漓享譽;鄧洪山以唱做俱佳稱雄。李、高、王、鄧被稱為四大名旦,尤其是鄧洪山作為「五音戲」表演的集大成者,唱腔朴實簡約、柔和婉轉,被百姓形象地比喻為「一嘟嚕一穗兒,喜的人掉淚兒」,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等技巧堪稱戲曲表演一絕。20世紀30年代,鄧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優美動聽,唱片公司贈送「五音泰斗」的錦旗,「五音戲」也由此定名。
茂腔
茂腔是流行於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懸小鼓,一邊擊節拍一邊演唱,故得名「肘子鼓」;還有一種說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員演唱時邊歌邊舞、扭動臀部的情態。茂腔大約在清代道光年間已廣泛流傳於山東半島一帶,流傳過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因其上下句結尾處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別具特點,所以又稱「噢嗬罕」或「老拐調」。1895年左右,蘇北人「老滿洲」攜兒女沿臨沂向北演唱,將柳琴戲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當地群眾稱之為「打冒」或「打鳴」,取其諧音,「本肘鼓」逐步衍變成「茂肘鼓」,20世紀50年代定名茂腔。
茂腔曲調質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具有典型的北方音樂特點和鮮明的地方風格與鄉土氣息。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一是它的音樂唱腔,基本上以當地說唱小調(老拐調)為骨幹,又廣泛吸取了膠州大秧歌、膠州八角鼓、西河大鼓、諸城秧歌調等曲調,形成一種大調式的板腔體系,因而具有鄉土特色和群眾基礎,尤其是「大悠板」(又稱悲調)中的哭頭聲腔,酷似當地婦女哭的腔調,「冒調」一般是在五音上翻高八度,令人心曠神怡,唱詞運用方言俚語,淺顯易懂,詼諧有趣。二是所演劇目內容,一般取自當地民間生活,尤以「二小戲」、「三小戲」為基本戲。這些戲大都真切反映了農村婦女的生活和願望,最能引起婦女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
茂腔的傳統劇目,大多反映民間生活,其代表劇目有《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四大京」和《羅衫記》、《玉杯記》、《風箏記》、《蜜蜂記》、《火龍記》、《鑰匙記》、《絲蘭記》、《絨線記》「八大記」。
膠州曾有民謠「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台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表現了茂腔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被譽為「膠東之花」。
5.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山東地方戲曲中較古老的劇種之一,是在明代由陝西秦腔逐步演變而來,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不同,群眾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為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稱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調」。山東梆子與平調、萊蕪梆子以及蘇北、皖北的「沙河調」都有一定的血緣關系,而與豫東的「祥符調」關系則更為密切。
山東梆子表演程式和柳子戲等古老劇種近似,身段工架粗獷健壯,音樂高亢激昂,慷慨悲壯,和其他梆子同具「繁音激楚,熱耳酸心」的特點。唱腔屬於板腔體,板式齊全而有自己的特點和較嚴的程式規范,常用的有慢板、破字慢板、一句正板、流水板、一鼓二鑼、二八板、起板、栽板、飛板、羊黃、倒板等。嗩吶和弦樂曲牌亦十分豐富。根據不同的劇情、人物,使用不同的曲牌,如皇帝上朝用「出天子」,百官朝拜用「朝天子」,元帥發兵用「五馬」,安營紮寨用「落馬會」,反派人物出遊用「王八令」等等。過去,紅臉、黑臉全用「大本腔」(即本嗓),旦角最初也用大本腔,尾音帶「謳」,後來大都改用「二本腔」「(即假嗓)演唱。伴奏樂器起初用的是大弦、二弦、三弦,後來換用板胡、二胡作主奏樂器。近些年來,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
山東梆子傳統劇目很多,汶上縣大曹班經常上演的戲就有600出之多。其流行劇目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東》、《秦英征西》、《姚剛征南》、《雷振海征北》;還有通稱的」老十八本「,即《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駒》、《全忠孝》、《江東》、《戰船》、《宇宙鋒》、《玉虎墜》、《百花詠》、《老邊庭》、《金台將》、《富貴圖》、《龍門陣》、《佛手橘》、《雙玉鐲》、《虎丘山》、《天賜錄》、《馬龍記》等。
6.」一勾勾「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劇種。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後來發展成登台演出,並採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展為戲曲形式,由於其唱腔在每個上、下句結束時,總要以假聲顫一下,通常出現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稱為」一勾勾「。明末清初開始流行於山東、河北一帶,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朴、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
」一勾勾「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西北則流入河北交河一帶,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
」一勾勾「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
新中國成立後,臨邑縣成立一勾勾劇團。在音樂唱腔和伴奏設計上多方面吸取其他劇種的唱腔、曲牌推陳出新,新創了」流水板「、」散板「、」緊拉慢唱「等板式,同時在整理保留優秀劇目的基礎上,又移植和新排演了許多優秀劇目。
7.藍關戲
藍關戲是流傳於膠東半島的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也叫」南官戲「和」臉子戲「,是元代就已形成的弋陽腔的一支遺脈。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藍關戲唱腔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和模仿了中國戲曲弋陽腔的戲劇唱腔,吸收了膠東民間曲調以及其他成分長期演變而成。
藍關戲的」幫、打、唱「三位一體是這個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群眾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去聽藍關戲,凍死也願意「之說。藍關戲上演的劇目有近百出,主要為《東游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據不完全統計,藍關戲劇目有近百出之多,大體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根據元末明初古典章回小說《西遊記》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另一部分是根據《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
藍關戲訣有」七分幫、三分唱「的說法。在表演上,唱、念、做、打俱全,角色有生、旦、凈、末之分。唱腔有藍關腔、老藍關腔、高腔、贊片子、小曲等。演唱時,一人演唱眾人過來」幫腔「,台上演員唱,台下觀眾哼,因此被稱為」滿台響「。在伴唱過程中,時而出現高亢的假聲幫腔,時而又用真嗓演唱。伴奏沒有管弦樂,只有打擊樂器,有」打藍關,打藍關,無打不能唱藍關「的諺語。唱」高腔「時,全套的打擊樂器鏗鏘作響;當唱到」悲調「的時候,減去大鑼伴音,襯托出低回纏綿的感情,當地有諺語說」半台鑼鼓半台戲,沒有鑼鼓沒有戲「。唱詞在」藍關戲「中,為八句三段的段體,這種傳統與」八仙戲「的」耍孩兒「句幅如出一轍,其傳統性可見一斑。
http://news.iqilu.com/shengqing/shuxie/2010/0613/257476_4.html
⑼ 五穀畫用的是什麼膠
五穀畫用的是乳白膠 。
乳白膠是一種固體膠,膠體是透明的朔料棒,有膠槍,將朔料棒放入膠槍內然後通電將膠棒融化即可粘東西了。
除了這兩種膠之外目前沒有別的膠可以黏貼五穀畫。
⑽ 糧食畫的歷史淵源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初起於唐,盛於清,清乾隆時期曾經一度成為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五穀糧食畫起源於盛唐,盛唐時期生產力水平較高,文化文明程度較高。
杜甫在《憶昔》中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於是就有市坊之間悄然興起的五穀糧食畫製作,寓意並慶賀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五穀」因流傳區域不同,其具體種類也略有不同,但皆為糧食的總稱。而且其具體功用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所闡述:「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民之所依的「五穀」,上靠天時,下依地利,往往人類不能自主,尤其是在農耕文明時代,所以就有從宮廷到民間的祭祀活動:「春時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漢儀》);「壇於田,以祀先農」。(《五經要議》)在生產力普遍低下的農耕文明中,祭祀往往是一種人與天地進行溝通的儀式,而祭品也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祭祀中發生變化,「五穀祭祀」便在種種條件下,成為與「三牲祭祀」並列的祭品,然而五穀總有先民尚饗之意,後逐漸在全盛時代演變成一種藝術品,既不脫離祭祀本體,又可提升其審美價值,但五穀糧食畫形成並能廣為流傳的前提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所以,民間五穀糧食畫的形成與發展不及寺廟強大。
在我國歷史中,寺廟經濟一直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在宗教儀式中,因教義關系,「五穀祭祀」的地位極高,五穀被視為奪天地之精華的吉祥物,祭祀之餘,將祭祀所剩之五穀拼綴成畫的可能性更大。
不論基於何種原因,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出現在清朝流傳下來的一則故事裡:清乾隆朝元年,即公元1736年),江浙大旱,後波及全國半數以上省份,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曾將所見繪成《千里餓殍圖》,呈報乾隆,乾隆下令,從天府之國四川運糧救急,可運糧賑災過程中,下級官員中飽私囊,朝廷大員、州縣衙門與地方勢力勾結,欺壓百姓、剋扣國糧,全國上下糧食再次緊缺。乾隆皇帝十分憤怒,派欽差大臣前去調查,欽差大臣路過四川重慶府,老百姓得知欽差到此,便向欽差申訴官員如何剋扣官糧、欺壓百姓。欽差聞言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寫萬言書由他轉呈乾隆皇帝,為了更加體現糧食的金貴和引起皇帝對糧食問題的深度重視,欽差讓民間藝人用五穀雜糧做成萬言書。這份特殊的萬言書轉呈皇帝後,承辦貪官、開倉濟民,乾隆並將此萬言書妥善保存。
這是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具體的故事記載。此後,五穀糧食畫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重慶十分興盛,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諸多流派。
五穀糧食畫藝術總與大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關,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文革糧食畫」相繼產生,從此業已流傳近千年,失傳百年的五穀糧食畫又再現民間,真正有體系的傳承也重新開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第三代、四代傳承人唐述清和唐幫東開始恢復祖業,繼續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於研究,唐述清老先生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依然指導、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並開始注意總結五穀糧食畫的創作方法和藝術規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真正開始新的藝術起步是從第五代傳承人唐大焱開始,作品《五穀豐登》,在中國第十屆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上獲獎,標志著五穀糧食畫的藝術創作得到了業內的重新肯定與認識。
「五穀文化」源遠流長,五穀糧食畫藝術是中國五穀文化的一個縮影,說明在漫長歷史演變中,人們對於五穀的認識程度和價值辨別已經提升到一種藝術美學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