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插花是怎麼興起的起源於何時何地
插花藝術起源於人類愛美的天性。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已學會用獸骨來裝飾自身,人類進入農耕時代後,人們將好看的花朵折下來,插於發際或戴在身上,還將各種花朵的紋樣繪制在陶器、織錦上,進而將花枝插入容器中,來美化環境,用花枝花環饋贈親友或敬獻神靈。這些原始的花卉應用形式伴隨人類文化藝術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插花藝術。
關於插花藝術起源地,目前一致公認的是東西方二元說,即東方插花源於印度或中國;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
據考古發現,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法老貝尼哈桑的墓壁上繪有睡蓮瓶花的圖案,以及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間的五口插花容器。這些最早發現的人類插花作品與容器說明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關於東方插花藝術發源地,目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起源於印度。眾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佛前供花是佛教的主要供奉法式之一。
其二是起源於中國。據《詩經》、《楚辭》記載,在周初至春秋戰國初期(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折枝花(切花)已在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如禮賓或祭祀用的花束,裝飾儀容佩戴的頭花、襟花以及將花朵用於花屋、花船、花車、花旗等等。這些都出現在3000年前原始插花的記述中,遠遠早於東方各國,且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所以說中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起源國。
(1)中國插花藝術最早的標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插花的類型
1、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2、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
(1)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特質: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日本式插花要旨: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2)西洋式插花,形式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插花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3、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其缺點是缺乏自然美,整體效果顯得過於生硬。
2. 中日插花藝術起源,你知多少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中國文人插花對日本插花影響很大。特別是明朝的《瓶史》一書傳到日本。許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發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個的一個。同時,日本插花對藝術的內在思想採用中國儒家思想。例如,把三個主體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創辦於明治時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於寫實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國的陰陽五行思想~
3. 中國插花最早又稱什麼
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深遠的民族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大約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後期,我們的祖先就把美麗的花卉紋飾燒制在陶器上。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夏商西周時期,花卉紋飾不僅可以從陶器上看到,在青銅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記載。成書於春秋時代的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記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即芍葯)。」這是描寫男女青年為表達相互愛慕之情;臨別時折下芍葯花枝相贈的詩句。他們折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說的切花。
中國最早的大詩人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閶大夫屈原所作《離騷》中有「紉秋蘭以為佩」的句子,說明當時有採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時尚。以花傳情,以花、朋志,賦予花卉以某種寓意,可見花卉進入文化領域自:春秋戰國時代開始。
秦漢時期,文化藝術有了極大發展,插花藝術也不例外,記載,西漢惠帝時,孝惠皇後將四時植花羅致室內,並安排於寢榻、幾案上。可想而知,這些「四時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東漢古墓墓道壁畫中繪有一個陶質圓盆,盆內均勻地插著6支小紅花並置於方形幾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幾架三位一體的形象,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唯一的早期中圍插花。
《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罵,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以花獻佛,祈求醫病,:霍然痊癒。這是史書中關於用容器描花水養的文字記載。當時佛前供花以荷花與柳枝為主要花材,表現善男信女對佛的崇拜與虔誠,不講究插花藝術造型。公:元6世紀北周時的觀音像(現存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手持一瓶花,枝葉與容器比例協調,這也是有關插花藝術的最早標本。《南齊書》載:「沙門於殿戶前誦經,世祖為:感,夢見優曇缽華,……宣旨使御府以銅為華,插御床四角。」以銅為花,富麗堂皇,永不凋謝。這是我國人造花出現的最早記錄。
隋唐時代,是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史上的興旺時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定為「花朝」,即百花生日,舉行大規模的賞花盛會。牡丹在唐代處於國花的地位,每當牡丹花期,人們爭相賞花、買花。宮廷中舉行牡丹插花會,有嚴格的程序和非常講究的排場。如羅虯的《花九錫》中說:「重頂幃(障風)、金錯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貯)、雕文台座(安置)、畫圖、翻曲、美醑(欣賞)、新詩(詠)。」「九錫」就是九個程序。對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場所、養護水質、幾架形狀以及掛畫都有嚴格規定,還要譜曲、詠詩謳歌,再飲美酒方能盡興。從而達到視覺、聽覺多方面欣賞的效果。在此時期,人造花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束人造絹花(圖1),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組合,製作精細,花色艷麗,模擬程度很高。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政局動盪不穩,許多文人雅士避亂隱居,吟詩潑墨,插花藝術也變成他們表達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藝術風格也從莊重講排場變成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不僅是瓷或銅的瓶、盤,而且擴展到竹筒、漆器,還有吊掛和壁掛。總之,追求自然情趣,朴實簡潔,清新活潑,隨意灑脫。南唐後主李煜對插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錦洞天」是李後主的獨創。每年春盛時節,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掛上橫幅「錦洞天」。猶如大型插花展覽會,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當時還出現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盤」,既做容器,又當花插。
進入宋代,插花藝術發展到極盛時期。當時受理學思想的影響,插花藝術不只追求怡情娛樂,還特別注重構思的理性意念,內涵重於形式,以表現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節操等。花材多選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蘭、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構圖突破了唐代的富麗堂皇,以「清」、「疏」的風格追求線條美。所以有人把當時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從此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倫教化的插花形式,對後世影響頗大。
宋代籃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韻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籃圖,花籃造型製作精緻美觀,有優美的花紋、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開或盛開,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姿態飄逸,生機勃勃。
元代插花風格逐漸擺脫宋代理學的影響,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諧音來表達作品的主題,也就產生了有人所說的「心象花」。錢選繪的吊籃式插花,在吊籃上放兩個瓷罐,罐里分別裝滿金桂和銀桂,上飄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條,暗示金貴、銀貴,不如自在如意貴。反映人們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願望。
明代是插花藝術復興、繁榮、昌盛和成熟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形成了完備的系統的體系。初期受宋代理學影響,以中立式廳堂插花為主,庄嚴富麗,造型豐滿,構圖嚴謹,寓意深邃。如邊文進《十全廳堂瓶花》 (圖3),十種花材,十全十美,又各有含意。中期插花追求簡潔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點,朴實生動,不喜豪華富貴,常用如意、靈芝、珊瑚等裝點插花。晚期插花追求參差不倫,意態天然。講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構圖嚴謹,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關系。這一時期中國插花理論日臻完善、成熟,有許多插花藝術專著相繼問世。其中以袁宏道的《瓶史》影響最大,書中對構圖、採花、保養、品第、花器、配置、環境、修養、欣賞、花性等諸多方面,在理論上和技術上作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還有張謙德的《瓶花譜》、高濂的《遵生八盞.燕閑清賞》、何仙郎的《花案》等,對花材的選擇、處理藝術,保養方法,插花風格,花性認識,構圖技巧,色彩和體量的協調,品賞情趣等均有深入的論述。
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襲明代傳統風格。受益盆景術的影響,人們崇尚自然、欣賞自然美,將優美的大自然景觀微縮在室內幾案上。清帶還流行寫景式插花、組合插花和諧音式插花。如鄒一桂的寫景式盤花,花材有竹、棕櫚,配以太湖石,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頗富自然之趣。諧音式插花如馬詒所繪作品《前程萬里》,以銅錢、佛塵、萬年青、李子為花材取其諧音為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到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和花卉園藝事業的發展,插花這門古老的藝術,得到了迅速復甦和發展,北京、廣州、上海等地先後成立了插花組織。1987年4月,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花卉博覽會,同時舉辦了全國插花展覽。1990年5月19日,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在北京成立。此後,許多大、中城市相繼成立了地方性的插花花藝協會,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國的插花花藝系統網路。至今,結合全國花卉博覽會舉辦的全國插花展覽和評比已有4次,大大推動了我國插花事業的發展。為普及和提高插花藝術水平,各地紛紛舉辦了各種類型的插花培訓班,一些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還開設了插花課程。
4. 插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插花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高雅的審美藝術。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插花藝術可謂是無邊無際的,她給人以無限的魅力,人們在製作與欣賞的同時,也包含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追求。為發掘和弘揚中國插花藝術,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藝術奇葩重放光芒,也為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及加強園林、花卉等專業的學習,本文通過對插花藝術的歷史、分類、製作、搭配、 護理 和鑒賞的介紹,使人們對插花藝術的綜合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關鍵詞:插花藝術 中國式插花 插花種類 插花製作 護理和鑒賞
插花是以剪切下來的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作為素材,以一定的技法為基礎,經過藝術構思和適當的整形修剪,按照藝術構圖原則,並進行色彩搭配設計後,將其插在能盛水的容器或能保水的基質上,組成一件既具一定思想內涵,又能再現大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藝術品。插花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高雅的審美藝術,它與建築、雕塑、盆景、及造園等藝術形式相似,是最優美的造型空間藝術之一,因此常稱為插花藝術。
1.插花的溯源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中國的插花藝術,歷史悠久。人們愛花,以插花自娛,繼而用作佛教供花,後來才逐漸擴展到裝飾領域,由此而發展成一門藝術。它與我國的哲學、文學、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
1.1 中國插花藝術歷史
中國插花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根據其發展歷程的特點,大體可劃分七個階段。先秦(即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年),為插花的原始時期。漢魏南北朝(即公元前200年—公元580年),為插花的初級階段。隋唐五代(即公元581—960年),為插花的興盛時期。宋元(即公元960—1368年),為插花的精雅時期。明代(即公元1368—1644年),為插花的完善鼎盛時期。清代(即1644—1911年),為插花的興盛至衰微變遷時期。改革開放至今的30年,為插花的復甦和繁榮時期。中國插花界盼望已久的第一屆全國插花藝術展於1990年10月在上海舉行,標志著我國插花又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這是我國插花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2 西方插花藝術歷史
西方插花藝術起源於文明古國埃及。在古埃及出現插花藝術後,隨著文化的交流、貿易的往來,插花藝術逐漸傳入希臘、羅馬、荷蘭、比利時、丹麥、英國、法國等國家。文藝復興後,插花藝術擺脫了宗教的束縛,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出現了瓶花、籃花、束花等多種形式,成為室內陳設和社交活動常用的裝飾品和禮品。16至17世紀,西方插花形成了傳統的幾何形、圖案式風格,而在歐洲流行。18至19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強盛,西方插花藝術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局面。
總之,插花藝術是一門古老的藝術,由於歷史文化原因,在世界上形成了東方式和西方式兩種不同的插花藝術。但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滲透,插花藝術的兩種風格也在相互融匯和貫通。
2.插花的種類
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插花風格,由於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每每隨地理環境、民俗風情、文化背景和時代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眾多的風格、類別和藝術流派,按五種不同的分類標准分,主要有下列幾種插花形式:
2.1 按用途分類
2.1.1 禮儀插花
主要指用於各種慶典儀式、迎來送往、婚喪嫁娶、探親訪友等社交禮儀活動的插花。也稱為“實用插花”,比如籃花、捧花、瓶花、桌飾花、胸花等。
2.1.2 藝術插花
主要用於展覽、學術交流。如各種插花展覽和學術交流的插花,形式多樣化、自由化。
2.1.3 生活插花
主要用於日常生活或居家室內裝飾的插花。一般比較簡單,根據主人的喜好進行插作,除了裝飾性,有時更注重生活的藝術性、生活情趣的表現。
2.2 按藝術風格分類
2.2.1 東方式傳統插花
是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一種插花形式。由於受東方各國傳統文化和習俗影響,它和東方園林一樣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而高於自然,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色彩樸素淡雅,意境含蓄深遠,主題突出,耐人尋味;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寡,以姿態神韻和天然雅趣取勝。因而東方式傳統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稱於世。
2.2.2 東方式現代插花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情趣的變化,東方式現代插花對花材、容器的選用更豐富,構圖更自由多變,意境表現更時尚更多樣化。
2.2.3 西方式傳統插花
是以歐美各國為代表的一種插花形式。與東方式插花迥然不同。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開敞外露、熱情奔放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影響,擅長用花材的人工美來表現主題。其選材講究繁盛,以表現植物的群體美取勝,造型注重規則,以對稱的幾何圖形為主,形體大而端正,色彩鮮艷豐富,追求塊面效果,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風格。
2.2.4 西方式現代插花
適應於西方人現代的審美情趣、時尚追求及美化生活的需要,引入中國插花不對稱式構圖的形式,突破了規范幾何圖形構圖的形式,極大地拓展了自由創作的空間,吸納東方式插花線條造型的長處,作品顯得更加活潑、流暢和優美。
2.2.5 現代自由式插花
是一種抽象、寫意、非常個性化的插花形式。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插花交流也日趨增多,現代自由式插花是在東、西方插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兼容了東西方插花特點。在花器花材的選擇、構思造型的確定、花葉色彩的處理等方面更趨自由、隨意。常用非植物材料如金屬、 玻 璃、塑料、棉織品等陪襯和點綴,表現的主題往往使人較難理解,作品完全溶入了個人的性格、愛好和氣質,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3 按插花材料性質分類
按花材性質的不同可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包括絹花、滌綸花、塑料花等)和水晶花插花(水晶花材由高級樹脂組成)。
2.4 按插花使用的容器分類
瓶花:是以高型的花瓶為容器創作的插花;筒花:是以高型的筒狀容器創作的插花;盆花:是用淺身闊口的盆作為花器的插花;籃花:是用籃作為花器的插花;缽花:是用花缽、針盤作為花器的插花;缸花:用缸作為花器的插花;筒花:用筒作為花器的插花。另外還有異形容器作為花器的插花,如碗花、吊掛花、敷花。
2.5 按藝術表現手法分類
2.5.1 寫實手法
崇尚自然,以現實具體的植物形態、自然景色特徵進行藝術再現。寫實手法插花的形式有3種:一是自然式,主要表現花材的自然形態,根據主花材的形態又分為直立型、傾斜型、下垂型等;二是寫景式,又稱盆景式插花,以自然景色濃縮於盆中,表現自然風景為主的寫景插花;三是象形式,以動物或其他物體為特徵進行創作的插花,如熊貓、孔雀、蝴蝶、塔、橋等。
2.5.2 寫意手法
這是東方式插花或現代自由式插花的特點,利用花材的屬性、諧音、品格或形態,表達作者的意念、情趣、寓意,並配以貼切的命名,耐人尋味,達到某種意境。
2.5.3 抽象手法
抽象手法可分為理性抽象和感性抽象兩種。理性抽象插法:屬裝飾性插花,不注重表達情意,而強調理性;用幾何方法進行構圖設計,具有均衡、對稱的圖案美;注重質感、量感和色彩;花型主要有三角形、半球形、L形、新月形、S形。感性抽象插法:無一定形式,也不受任何約束,根據創作者的靈感任意發揮,隨意性大,往往不易被人們理解而難以產生共鳴。
3.插花的製作
在製作插花前,要做好花材的選購、容器的准備等前期工作,同時還需了解和掌握造型的原則,花材的寓意、插花的步驟和技巧等,在此基礎上,才可以開始製作插花。
3.1 選購花材
一要看花。含苞欲放為好,盛開者為次;色彩鮮艷為好,暗淡者為次。
二要看葉。新鮮、損傷小,精神飽滿為好,變色、萎焉、掉葉為次。
三要看切口。新鮮、損傷小為好,乾枯、損傷大為次。
四要看花梗。粗壯、新鮮為好,瘦弱、變色、腐爛、有異味為次。
3.2 構圖的原則
中國插花崇尚自然,避免四平八穩,平淡無奇,力求穩中生奇,給人以自然穩定的感覺,同時又要生動活潑,富於變化。在插花構圖中要掌握以下6項法則:
高低錯落:指花枝的安排要有長有短,有前有後,有高有低,水平面和垂直面要相互錯落,顯得自然生動,這樣作品才有活潑感。
疏密有致:指花材間的距離要有大有小,大則疏,小則密,切忌等距離插入,這樣作品才有層次感。
虛實結合:指花和葉的結合,花為實,葉為虛,有花無葉欠陪襯,有葉無花缺實體。花葉相互融匯一體,這樣作品才有自然感。
仰俯呼應:指上下左右的花朵或花枝的動勢要集中,彼此相互關聯,圍繞中心顧盼呼應,這樣作品才有動態感。
上輕下重:指在插花過程中,一般大花在下,小花在上;盛花在下,花蕾在上;淺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團狀塊花在下,穗狀花在上。這樣作品才有穩定均衡感。
上散下聚:指插花作品在花朵枝葉基部聚攏在一起,似同出一根,簇生在一起;上部自然舒展,多姿多態。
3.3 插花的步驟
3.3.1構思立意:即明確目的,確定主題。插花是為了節日喜慶用,還是裝飾環境用;是送禮還是自用;是展覽還是學術交流用。主題有多種多樣,有輕松的,如親情、友情、戀情、愛情;有嚴肅的,如戰爭、和平、環保等;也有中性的,如時令季節類,即春、夏、秋、冬;還有表現風光類和休閑類的主題等等。
3.3.2選擇材料:包括選擇花材和花器。花材選擇一要突出“鮮”字,即要新鮮。二要根據用途。用途不同,花色也不同,如節日喜慶插花,花色要鮮艷濃烈,如會議插花、花色要素雅、清淡。花器選擇一般選用無圖案深色或淺色花器,輕松環境如娛樂場所等宜用異形花器,庄嚴的環境用端莊穩重的花器。
3.3.3掌握比例:在製作前,依據環境條件,決定插花作品的體量大小,插入花瓶內的花高度應是瓶高加瓶口直徑之和的2倍左右,插入花盆的花高度應是花盆高度加花盆直徑之和的1.5倍左右。作品的長、寬度以不超過瓶高度或盆直徑的1倍為宜,總之要做到比例協調、和諧美觀。
3.3.4構圖造型:各式各樣,千變萬化,主要有七種。按整體外觀分,有4種,即對稱式、不對稱式、盆景式、自由式;按主要花材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態分,有3種,即直立式、懸崖式、傾斜式。
3.3.5色彩搭配:花材的色彩要符合主題表現,與環境色彩相協調。歡慶場合用艷麗的暖色;廳堂可用淡雅冷色;明亮的空間用色彩濃烈的花朵;陰暗轉角處用淡亮的花朵。色彩可通過調和色和對比色來處理,以達到最佳的色彩搭配效果。
3.3.6作品命名:東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都有命名,西方式插花則命名較少。命名有規定命題(依據規定的題名進行創作)和自由命題(依據自己的構思進行創作)兩種,命名方法有以時令季節命名、以自然風光命名、以山水地域命名、以個人情感命名、以造型的形象命名、以藝術的象徵意義命名、以詩句命名等七種。
4.插花的色彩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對自然的寫真,又是對自然的誇張,主色調的選擇要適合使用環境。濃重溫暖的色調(紅,橙,黃)適用於喜慶集會、舞場餐廳、會場展廳;明快潔凈的中性色調適用於書房、客廳和卧室;而冷色調(淺黃,綠,藍,紫,白))常用於憑吊悼念場所。
就花材的種類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鮮明可人。自然式花藝以麗不亂性,艷不 眩 目的色彩為主,縱使無花,亦可用蒼松翠柏作主角。而圖案式花藝則以色彩濃厚,火爆熱烈,亦可將反差強烈的顏色集於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與容器的色彩配合來看,素色的細花瓶與淡雅的菊花有協調感;濃烈且具裝飾形的大麗花,配釉色烏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獷的風姿;淺藍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紅色的雛菊或小菊;晶瑩透剔的 玻 璃細頸瓶宜插非洲菊加飾文主,並使其枝莖纏繞於瓶身。
就東西方花藝特點而言,西方的花藝,花枝數量多,色彩濃厚且對比強烈;而東方的花藝則花枝少,著重自然姿態美,多採用淺、淡色彩,以優雅見長。
5.插花的護理與鑒賞
5.1 插花的護理
插花的合理護理對延長花期有重要作用,而對鮮花的護理和對乾花的護理又各有不同。
鮮花的護理:① 清潔水質,保持適當水位;② 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③ 溫度和光照的調控要適宜;④ 使用保鮮劑;⑤ 遠離水果存放處。
乾花的護理:① 保持環境乾燥、通風;② 保持環境清潔,定期除塵;③ 一定時期,乾花作品的色彩要還原;④ 一定時期,乾花作品要整形復原。
5.2 插花的鑒賞
插花作品的鑒賞方式隨時代風尚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可以曲賞、圖賞、酒賞、香賞、琴賞,還可以譚賞、茗賞。在鑒賞插花作品的時候,應以形式美和內容美這兩方面表現的優劣為標准,用心去欣賞,細細品味,慢慢琢磨,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回味無窮,給人以啟迪,達到欣賞的真正目的。
6.結語
插花藝術屬造型藝術范疇,可謂是無邊無際的,是一門涉及園藝、雕塑、美術、 攝影 、音樂等多學科的綜合性藝術,她給人以無限的魅力,人們在製作與欣賞的同時,也包含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追求。插花藝術既有很強的藝術性,又有廣泛的實用性,全面了解和掌握插花藝術的歷史、分類、製作、布置、護理和鑒賞等綜合知識,對提高我們的藝術鑒賞水平、陶冶情操和美化生活、工作環境都起著有益的積極作用。我們應該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也應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實踐,拓寬自己的眼界,做一個全能的人。
參考文獻
[1] 曾端香 《插花藝術》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王蓮英,秦魁傑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
[3] 林木 《東西方插花藝術對比》 湖南林業出版社, 2007年
[4] 謝利娟 《插花一本通》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
[5] 張繼連 《淺談插花藝術的表現手法》 現代農業出版社, 2007年
[6] 李靖 《插花藝術淺談》 現代園藝出版社, 2007年
[7] 黎佩霞 《插花藝術基礎》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年
[8] 徐海賓 《賞花指南》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
[9] 汪海霞 《淺談現代插花藝術》 天津農林科技出版社, 2004年
[10] 何孝永 《插花世界》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年
5. 我國插花歷史,現狀,展望!!!!
我國插花歷史,現狀及其展望
作者:不詳 上傳:yeguiren 來源:網易行業 2005-12-10 03:54
一、中國插花的歷史介紹:
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深遠的民族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大約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後期,我們的祖先就把美麗的花卉紋飾燒制在陶器上。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夏商西周時期,花卉紋飾不僅可以從陶器上看到,在青銅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記載。成書於春秋時代的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記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葯(即芍葯)。」這是描寫男女青年為表達相互愛慕之情;臨別時折下芍葯花枝相贈的詩句。他們折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說的切花。
中國最早的大詩人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閶大夫屈原所作《離騷》中有「紉秋蘭以為佩」的句子,說明當時有採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時尚。以花傳情,以花、朋志,賦予花卉以某種寓意,可見花卉進入文化領域自:春秋戰國時代開始。
秦漢時期,文化藝術有了極大發展,插花藝術也不例外,記載,西漢惠帝時,孝惠皇後將四時植花羅致室內,並安排於寢榻、幾案上。可想而知,這些「四時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東漢古墓墓道壁畫中繪有一個陶質圓盆,盆內均勻地插著6支小紅花並置於方形幾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幾架三位一體的形象,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唯一的早期中圍插花。
《南史·晉安王子懋傳》記載;子懋」年七歲時,母阮淑媛嘗病危罵,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以花獻佛,祈求醫病,:霍然痊癒。這是史書中關於用容器描花水養的文字記載。當時佛前供花以荷花與柳枝為主要花材,表現善男信女對佛的崇拜與虔誠,不講究插花藝術造型。公:元6世紀北周時的觀音像(現存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手持一瓶花,枝葉與容器比例協調,這也是有關插花藝術的最早標本。《南齊書》載:「沙門於殿戶前誦經,世祖為:感,夢見優曇缽華,……宣旨使御府以銅為華,插御床四角。」以銅為花,富麗堂皇,永不凋謝。這是我國人造花出現的最早記錄。
隋唐時代,是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史上的興旺時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定為「花朝」,即百花生日,舉行大規模的賞花盛會。牡丹在唐代處於國花的地位,每當牡丹花期,人們爭相賞花、買花。宮廷中舉行牡丹插花會,有嚴格的程序和非常講究的排場。如羅虯的《花九錫》中說:「重頂幃(障風)、金錯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貯)、雕文台座(安置)、畫圖、翻曲、美醑(欣賞)、新詩(詠)。」「九錫」就是九個程序。對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場所、養護水質、幾架形狀以及掛畫都有嚴格規定,還要譜曲、詠詩謳歌,再飲美酒方能盡興。從而達到視覺、聽覺多方面欣賞的效果。在此時期,人造花的應用也日漸廣泛。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束人造絹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組合,製作精細,花色艷麗,模擬程度很高。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政局動盪不穩,許多文人雅士避亂隱居,吟詩潑墨,插花藝術也變成他們表達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藝術風格也從莊重講排場變成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不僅是瓷或銅的瓶、盤,而且擴展到竹筒、漆器,還有吊掛和壁掛。總之,追求自然情趣,朴實簡潔,清新活潑,隨意灑脫。南唐後主李煜對插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錦洞天」是李後主的獨創。每年春盛時節,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掛上橫幅「錦洞天」。猶如大型插花展覽會,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當時還出現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盤」,既做容器,又當花插。
進入宋代,插花藝術發展到極盛時期。當時受理學思想的影響,插花藝術不只追求怡情娛樂,還特別注重構思的理性意念,內涵重於形式,以表現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節操等。花材多選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蘭、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構圖突破了唐代的富麗堂皇,以「清」、「疏」的風格追求線條美。所以有人把當時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從此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倫教化的插花形式,對後世影響頗大。
宋代籃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韻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籃圖,花籃造型製作精緻美觀,有優美的花紋、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開或盛開,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姿態飄逸,生機勃勃。
元代插花風格逐漸擺脫宋代理學的影響,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諧音來表達作品的主題,也就產生了有人所說的「心象花」。錢選繪的吊籃式插花,在吊籃上放兩個瓷罐,罐里分別裝滿金桂和銀桂,上飄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條,暗示金貴、銀貴,不如自在如意貴。反映人們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願望。
明代是插花藝術復興、繁榮、昌盛和成熟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形成了完備的系統的體系。初期受宋代理學影響,以中立式廳堂插花為主,庄嚴富麗,造型豐滿,構圖嚴謹,寓意深邃。如邊文進《十全廳堂瓶花》,十種花材,十全十美,又各有含意。中期插花追求簡潔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點,朴實生動,不喜豪華富貴,常用如意、靈芝、珊瑚等裝點插花。晚期插花追求參差不倫,意態天然。講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構圖嚴謹,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關系。這一時期中國插花理論日臻完善、成熟,有許多插花藝術專著相繼問世。其中以袁宏道的《瓶史》影響最大,書中對構圖、採花、保養、品第、花器、配置、環境、修養、欣賞、花性等諸多方面,在理論上和技術上作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還有張謙德的《瓶花譜》、高濂的《遵生八盞.燕閑清賞》、何仙郎的《花案》等,對花材的選擇、處理藝術,保養方法,插花風格,花性認識,構圖技巧,色彩和體量的協調,品賞情趣等均有深入的論述。
清代初期的插花仍沿襲明代傳統風格。受益盆景術的影響,人們崇尚自然、欣賞自然美,將優美的大自然景觀微縮在室內幾案上。清帶還流行寫景式插花、組合插花和諧音式插花。如鄒一桂的寫景式盤花,花材有竹、棕櫚,配以太湖石,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頗富自然之趣。諧音式插花如馬詒所繪作品《前程萬里》,以銅錢、佛塵、萬年青、李子為花材取其諧音為主題。
二、近,現代中國插花發展情況介紹:
清代以後為我國插花藝術的停滯衰退階段,由於戰禍連年,許多寶貴的插花圖片和資料散失殆盡,各地不同風格流派的切磋交流受到影響;又因國民經濟的持續衰落,必然影響到屬於文化范疇的插花藝術,使之走向停滯和低潮。這種局面延續近百年,直到近十幾年來才得以復甦。由於歷史上出現的斷層,使中國插花藝術停滯、衰落100餘年。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物質、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使這門古老的藝術又得以復甦,目前正處在恢復發展階段。插花活動恢復和普及較早的當數廣州、上海和北京。在它們的帶動和影響下,不僅已有了全國性的插花組織——中國插花花藝協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分會插花藝術專業委員會,而且有20個省市都成立了相應的插花組織,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專業隊伍,活躍在全國各地。至今已多次舉辦了各種類型的插花活動。每隔兩年舉辦一次全國插花大賽,1992年11月在廣州舉辦了全國第三屆插花大賽。以後的大賽將由各省、市、自治區輪流申辦舉行。由於插花活動的普及和發展,不僅活躍了各地的文化娛樂活動,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而且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及國內鮮切花生產的發展。北京、廣州、上海、西安等城市,都曾與國外插花界朋友或組織,進行過觀摩展覽、表演、講學、研討等多種學術活動。還有近期02年在上海舉辦的「花之韻」國際插花展是上海最高級別的插花盛會,從1996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四屆,成為插花藝術的「傳道者」。通過這些活動,更進一步推進了插花藝術的迅速發展和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深信中國插花藝術,將以其絢麗多姿、燦爛奪目的風采,再現於國際插花藝壇,獨領風騷。
結語:
通過對《插花藝術》這門課的學習我對插花和插花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感覺作為一門與植物聯系的藝術與我的園林專業有著非常深的聯系,對我更一步加深我對園林的認識有著積極的作用。在今後的園林設計中我可以將插花藝術的方法合適地運用到植物造景設計中去,相信可以創造更為人性的舒適的生態景觀空間來。
6. 插花的藝術起源
在我國插花的歷史源遠流長,發展至今已為人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並不是一定要選用名貴的花材、高價的花器。一般看來並不起眼的綠葉一個花蕾,甚至路邊的野花野草常見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優秀作品來。使觀賞者在心靈上產生共鳴的是創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產生共鳴,那麼這件作品也就失擊了觀賞價值。具體地說、即插花作品在視覺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種感觀和情感上的自然反應,如果未能立刻產生反應,那麼擺在眼前的這些花材將無法吸引觀者的目光。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觀賞者情感產生反應的要素有三點:一是創意或稱立意、指的是表達什麼主題,應選什麼花材;二是構思(或稱構圖),指的是這些花材怎樣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現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與創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機配合,作品便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要有一個與之相協調的環境,插花作品與環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插花裝飾需依環境及場合的性質而定,不同場合和對象要用不同的花材。如盛大集會商廈、酒樓開業,以及宴會廳等隆重場合的喜慶用花,花材色彩要鮮艷奪目,花形碩大,以展示熱鬧、有氣派:反之,哀悼場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凈如白色、黃色花材,籍以寄託哀思。應用插花來烘托氣氛、渲染環境,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插花藝術對中國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視為一個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為主要素材,在瓶、盤、碗、缸、筒、籃、盆等七大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的一種盆景類的花卉藝術,其表現方式頗為雅緻,令人把玩,愛不釋手。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在國內,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婚禮、宴會、展會、活動、商務空間諸如酒店、高級會所等活動和空間也都需要專業的團隊進行活動現場的設計和裝飾,過去單純的花藝師通過花藝擺場、布置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商務活動的需求,因此也急需專業的能夠整體把控空間氛圍、風格以及細節布置的花藝設計師的介入。
7. 插花藝術起源於中國,它在中國古代是什麼形式呢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這是戰國時期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詩句,所謂「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就是把江離、白芷、蘭花等高潔的花草系結掛在身上。這也許是以花飾身,以花表志的較早表現。
秦漢時期,花卉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據記載,西漢惠帝時,孝惠皇後將四季花木移放到室內,並在卧榻、茶幾、桌案上擺放鮮花。在東漢的墓道壁畫中描繪了一個陶質圓盆,盆內均勻插著6朵小紅花,陶盆放在方形幾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幾架三位一體的形象。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插花事例。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代的插花源於佛教的供花形式。據《南史·齊晉安王子懋傳》記載:王子懋年少時染病,眾僧人用銅盆盛水,把蓮花浸入其中,使花兒幾天不敗,以此供佛,結果王子懋的病很快好了。這個故事充分說明南北朝時已有插花的雛形。
明代是插花的成熟期!特別是明晚期追求參差不齊的天然之美,講究俯仰高下、疏密欹正的姿態之美,雖然是實物,但插花作品已具有了山水畫的意境美。
清代插花則體現了人們崇尚自然的精神!在尺幅之間展現自然廣闊,形式上也變得多樣,發明了寫景式插花、組合插花和諧音式插花三種形式。
8. 中國最早的插花專著叫什麼是哪朝文學家撰寫的
中國最早的插花藝術專著叫花九錫, 是唐朝朝文學家羅虯撰寫的。
9. 插花的來歷
起源:插花起源於佛教中的供花。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
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
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9)中國插花藝術最早的標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藝術造詣
插花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現代藝術插花不過分要求花材的種類和數量的搭配,但十分強調每種花材的色調、姿態和神韻之美。用一種花材構圖,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不同的構圖以及與不同花材花器的組合,達到的效果則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藝術插花的表現力。
藝術插花最講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對花材和花器的選擇幾乎沒有限制。插花構圖注重立體感和空間感,要留空白,以給人想像的餘地。藝術插花通過搭配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組織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藝術品。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