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論杜甫七律之演講》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藝術
第一、杜甫善於對現實生活作高度的藝術概括。這種概括,有的時候是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物,通過客觀的描寫,把復雜的社會現象集中在一兩句詩里,從而揭示它的本質。比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把尖銳的階級矛盾集中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十個字里,使人觸目驚心。再如《白帝》:「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現四川軍閥混戰的罪惡,也是把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概括在兩句詩里。還有像《歲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誰清纓?」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亂後的政治局勢。
第二、雄渾壯闊的藝術境界和細致入微的表現手法相統一。杜甫詩以體物察情見長,往往通過刻畫眼前具體細致的景緻、事物、人物內心世界,來創造雄渾壯闊的境界,表現重大主題。善於寄情於景,使情景交融,創造出動人的意境。
第三、杜詩的語言藝術。杜詩在語言藝術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語言經過千錘百煉,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喜歡佳句,所以他的語言一定要得到那種驚人的效果,如果達不到這種效果,那麼就要繼續地反復地修改,死也不甘心。杜甫的語言不同於李白的單純自然,而是蒼勁的,凝練的。所謂蒼勁,就是蒼老遒勁的意思。他曾經稱贊鄭諫議的詩說:「波瀾獨老成。」又說薛華「歌辭自作風格老」。可見杜甫認為詩要老成才好。他自己的語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鍾發出的深沉的聲音。凝練,是說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現最豐富的內容,達到高度的概括。蒼勁,凝練,構成了杜詩語言的主要特色。
第四、創造地運用各種詩體,並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從詩歌的體裁方面來看,杜甫是眾體兼長的一個詩人,五言、七言、古體、律詩、絕句,他都能夠運用自如,尤其是古體和律體,杜甫寫得非常好。他的古體詩大概一共有五百多首,其中五古三百六十一首,七古一百四十五首。他常常運用這種體裁將敘事、抒情、議論三者融合在一起。像《自京赴奉先縣詠懷》、《北征》、《三吏》、《三別》、《洗兵馬》都是如此。杜甫勇於探索,不斷創新,全面發展和完善了詩歌體裁,真正做到了眾體皆備。將五言古詩這種詩體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並發展了律詩的形式。
第五、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關於杜甫的藝術風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鬱頓挫」這四個字加以概括。杜甫詩歌里的多種多樣的形象都在「沉鬱頓挫」的風格上取得了統一。杜詩內容廣博,體式多樣,風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導風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鬱頓挫」。沉鬱頓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現方式兩個方面。「沉鬱」有深摯、沉雄、郁結、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側重於「意」、「思想」。頓挫有抑揚曲折、句斷意連、波瀾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達的層次、節奏,側重於「法」、「表現」。沉鬱與頓挫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唯感情聚積得沉鬱,表達起來才不至於一瀉無余;唯表達得委曲盤旋,似有不盡之意,才越發顯得感情的深沉鬱勃。「沉鬱頓挫」有憂憤深廣、潛氣內轉而又波瀾老成的含義。
B. 略析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論證藝術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駁證。對方之所以說「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其根據,就是開頭段的三個事實。
這三個事實是存在的,魯迅是承認的——「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既然是事實,就是不可能駁倒的。
所以,魯迅先是做了一個讓步,認可對方擺出的事實,並指出,根據對方擺出的三個事實依據,只能夠得出三個結論:
一,只能證明中國人信過「地」,信過「物」,信過「國聯」,壓根兒沒有信過自己,從來沒有「自信力」,談何「失去」?說「失去」根本就是荒謬的。
二,中國人失去的是「他信力」。
三,中國人發展的是「自欺力」。
由此可證,對方依據那三個事實就得出「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的論調是錯誤的,荒謬的,其論據論證不了其觀點,即其「論證」出了問題。
——關於《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論證藝術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寫作背景】:這篇文章收入1937年7月出版的《且介亭雜文》集中。 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有些人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這篇文章,就是反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來寫的。
【寫作特色】:魯迅雜文的一大特色是小中見大,「格局雖小」,內里卻「有著時代的眉目」。這是由他的革命的創作思想所決定的。
【寫作手法】:《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語言犀利是和作者出色地運用仿擬修辭手法是分不開的。魯迅筆下的仿擬,決不是簡單、機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現成的詞語格式變動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種創新用法。
【論證藝術】:都說魯迅的雜文是投槍,匕首,向反動派與黑暗勢力發動的藝術進攻。這在魯迅先生的這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整篇文章冷峻中帶有幽默,詼諧中帶有嚴肅。論點,論述,論據,論證鏗鏘有力,一針見血!犀利如刀又熱情似火,是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卻又和諧地統一在一篇優秀雜文里,這也說明不同的思想感情的確也要求迥然相異的語言外衣才能出色地表現出來;二者不僅不相左,而且相互映襯,相輔相成,顯示出魯迅雜文語言藝術的色調豐富、絢麗多彩。
綜觀全文,文章以現實為緯,以歷史為經組織材料,開頭始於現實,然後引申到歷史,再由歷史回到現實,結尾則既是對歷史的總結,又是對現實的概括。文章先破後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駁論與立論相結合,互相映襯。駁論以事實為依據,內含邏輯推理,極其雄辯;立論則直抒胸臆,充滿激情;排比句式的運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氣勢;議論與抒情水乳交融,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C. 《孟子》的論辯藝術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一)孟子的論辯邏輯
孟子論辯之所以所向披靡,無往不勝,嚴密的邏輯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譚家健認為孟子雖然不像墨子那樣有比較完整的形式邏輯理論,但是「卻能普遍而熟練地使用著形式邏輯的思維規律和思維形式,其文章都有著嚴格的邏輯」,在論辯過程中,孟子成功地運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從而「無論和誰辯論,孟子都從沒有輸過」[2]。孟子論辯中所運用的邏輯方法有:(1)逐層推論法,又稱「台階術」 。在具體的論辯中,穿插運用演繹法和歸納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縱,開合自如,引人入勝。如《梁惠王下》: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從交友之道說起,獲得齊宣王認同,登上第一級台階;次及部門長官的政務,引齊宣王躋上第二級台階;最後提出議論中心,使齊宣王不得不在內心贊同,雖然他口頭上不願表態,從而達到規諫國王的政治目的;
(2)破斥兩端法,針對論敵用假言推理與選言推理的綜合方法進行的責難,孟子從容應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予以有力的破解;
(3)提出新論點法,即當論敵用假言和選言推理進行論辯時,採取肯定一面另提新論點,以擊破對方隱含的錯誤觀點;
(4)例證法,即把例證作為一個前提,使邏輯推理更加嚴密。
儒家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求人們的言談舉止都要合乎禮節。但孟子認為不能只拘泥於禮節,而應視實際情況靈活變通。例如拿飲食、婚姻的重要方面與禮節的輕微細節作比較,那麼飲食、婚姻重於禮節。「男女授受不親」雖是一條儒訓,但孟子認為「嫂溺不援,是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離婁上》)。
有一個任國人對孟子的學生屋廬子說:「如果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會餓死;不按照禮節去找吃的,便能得到吃的,那一定要按照禮節去行事嗎?如果按照迎親禮,便得不到妻子;如果不行迎親禮,便會得著妻子,那一定要行迎親禮嗎?」屋廬子茫然不知所對,轉而求助於孟子。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舍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與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軫兄之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軫,則不得食,則將只能之乎?逾東家之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孟子·告子下》)
孟子並不直接回答任國人的詰難,而是舉出兩個例子讓任國人判斷,間接表述自己的觀點,即應當根據禮節來待人處事,決不能違反禮節,任意胡作非為,干出傷天害理之事。
(二)孟子的論辯語言
語言是論辯的物質手段,論辯是語言的直接交鋒。孟子很重視論辯的語言,他的語言是論理式邏輯語言,又是形象化的文學語言。這既有利於加強論辯的說服力,又有利於增強論辯的感染力。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語言藝術的顯著特色,譚家健認為,孟子的比喻「淺近平易而生動有有趣,輕快靈便而又深刻貼切」,「堪稱比喻聖手」,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設譬,運用靈活,精闢允當,一語中的,從而引起讀者廣泛的共鳴;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為開風氣者,這類「敘述則時特精妙」的長喻「曲折多姿,生動有趣」,「有很高的藝術價值」[3]短喻則既平易又精練,正喻生動有趣,反喻誇張幽默。實際上無論是單純的比喻,還是故事性的長喻,為先秦諸子散文所共有,而孟文為人所稱道,是因為有其獨特的「個性」,從而形成了孟文特有的風格,管文提供的思路當有某種方法論意義。
孟子主張性善說,把「義」看作是性善論的主要內容之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是人所共見的,人們都能切切實實體會到它的存在和價值,能唱能跳,善行會跑。但是,「義」是個抽象的概念,無聲無嗅,無形無狀,普通人難於把握。為了使「義」的價值能夠直觀現實在人們眼前,孟子採用了譬喻說理技巧,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具體形象地區別出「生」和「義」價值高下不同。因此,「捨生取義」的結論就易於為人們接受和實踐。
(三)孟子的論辯方法
方法是通達勝辯的橋梁。孟子的論辯方法是他的論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能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況,採取因勢利導、比較異同、利實相參、執中有權等方法,特別是「執中有權」論,可以說是孟子分析情況、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
孟子認為「執中無權,亦猶執也」。孟子認為「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極端自私的,而「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用博愛代替自私,不利於宗法制度。所以孟子反對執著,「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賦道也,舉一而廢百也」(《孟子·盡心上》)。他運用「執中有權」法,擺脫了辯論中的兩難的困境。
其次,孟子經常採用因勢利導的方法,藉以激發對方的善端,減少論辯的對抗,宣傳、實現自己的主張。孟子一向主張「仁政」,他在勸告君王要實行仁政時曰:「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然後又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公孫丑上》),使君主聽了心悅誠服。孟子還認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力,或勞心;勞力者治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
此外,孟子主張王道,就要和霸道比較;主張正義之戰,就要和不義之戰比較;主張仕以其道,就要和仕非其道比較。比較才能分清是非、好壞、輕重、大小,這是論辯最直接的任務。
(四)孟子的論辯風格
風格是孟子論辯藝術的總體特點。如果孟子的論辯藝術沒有獨特的風格,就不成其為孟子的論辯藝術了。旗幟鮮明、感情強烈、文采斐然、說理痛切,這都是孟子論辯藝術的總體特點。
孟子在論辯中主張什麼,反對什麼,立場、觀點鮮明,而且感情色彩強烈。他反對不義之戰,歌頌正義之戰;反對暴政,贊揚仁政;反對楊墨,推崇孔子;反對窮奢極欲的權貴,同情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孟子在論辯中長於說理,顯示出他雄辯的才華。他往往能針對對方的言論,不急不迫、一步緊似一步地論說開來,最後用精闢的語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方的謬誤,確有說理痛切、發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孟子常用排比、對偶等手法進行勸說。他在勸君主端正對大臣的態度時,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孟子還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上述觀點皆本人的淺顯之談,對於亞聖孟子的散文,還待深入研究。
注釋:
[1]《文心雕龍·論說》,意為:「一個人論辯的價值,比國寶九鼎還貴重;三寸之舌的力量,比百萬雄師還強大。」劉勰對論辯的評價,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論證方法上的特色:
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E.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論證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3)文章上部分運用舉例說明,下部分運用對比說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論點。
F. 孟子的論辯有什麼特點
《孟子》一書中有許多可以作為座右銘的「名言」,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等等。但寫本文,專門探討孟子的論辯,也就是論辯方法或技術。
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頭,大老遠的來見我,有什麼高招使我的國家擺脫困境嗎?
【原文: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注意:梁惠王問的是,有利於國家的策略。
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談利益呢,國王說什麼可以有利於國家,大臣說怎麼做可以有利於自己的家,公務員說如何做才能對自己有好處。上上下下都為了利益而奮斗,那麼公務員就要琢磨大臣,大臣就要琢磨篡黨奪權了。
注意:孟子是把原文中的「利」變成了私利。這是孟子論辯中的一招:偷換概念。
(6)論證藝術特色有哪些擴展閱讀: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堯、舜、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啟發宋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慾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G. 《過秦論》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一、行文上的先揚後抑
《過秦論》旨在言秦之過,但作者卻欲擒故縱,文章開篇就以磅礴的氣勢、豪放的語言,如天河倒懸,一瀉千里,勢不可擋,依次交代了秦孝公以後若干國君的功業,從秦孝公的地理優勢、政治雄心、商鞅變法和西河大捷,寫到秦惠文王、秦武王與秦昭襄王的功業,再寫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處心積慮,語勢充沛,筆墨酣暢淋漓。但言在此意在彼,這層層的鋪墊,反復蓄勢,都是為下文的主題「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埋下伏筆,這種先揚後抑的寫法,水到渠成,對比鮮明,使人易於接受,在鮮明的對比中表現了主題。
二、層層遞進的對比論證
為了更深刻地揭示主題,這兩篇文章都採用了層層遞進的論證方法。《過秦論》開篇交代了秦孝公的功業後,接著主要寫秦惠文王、秦武王與秦昭襄王的功業,而寫其功業,是通過秦國與九國攻與守的力量的對比展開的:山東九國動用百萬之師而「戮力攻秦」,秦人卻「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進而至於「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以九國的地廣人眾來襯托秦國的兵強馬壯。從而為下文陳涉與六國之師對比和揭示主題埋下伏筆。
作者接下來用酣暢的筆墨敘寫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業和鞏固天下的措施。這一主要內容也通過「攻」與「守」的對比來揭示。「攻」是以雍州之地為本。「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守」是以整個天下為本,「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可以看出,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強大,結果卻走向了反面,為下文「仁義不施」又埋下了伏筆。
就是這樣一個「金城千里」的秦朝,卻被「瓮牖繩樞之子」「田亡隸之人」「遷徙之徒」所滅,至此,揭示了一個震古爍今的主題——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三、對稱詞語的對比使用
在《過秦論》中,作者文采飛揚地使用對比鮮明的對稱詞語,如「約從」與「離橫」,「成」與「敗」,「攻」與「守」,「瓮牖繩樞之子」「田亡隸之人」「遷徙之徒」與「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等。
H. 略析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論證藝術
駁論點;條分縷析,層層論證,最後水到渠成;寓邏輯性於形象性中。
答: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善於條分縷析,層層論證,最後水到渠成地得出深刻的結論。第一部分概述悲觀論(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產生的背景,樹立起批駁的靶子,隨後沿著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發展方向逐層推進論述,最後辯證地指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並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人,他們才是民族的脊樑和希望。文章有破有立,環環相扣,論證嚴密,精闢有力。本文通過對「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論點的駁斥,揭示了中國人並沒有失掉自信力的深刻道理,頌揚了「民族脊樑」們堅韌不拔的意志。
(1)主要特點
文章用駁論證的方法直接批駁,又用正面立論的方法間接批駁,從而徹底駁倒對方謬論。對方的論據確是事實,問題在於這些論據不能證明論點,就是說,論證上不合邏輯。就這樣,通過駁論證直接駁斥了對方論點。從正面提出論點,這個論點與對方論點是針鋒相對的。證明了這個論點的正確性,等於宣告對方論點不能成立。這是間接駁斥了對方論點。直接批駁和間接批駁相結合,批駁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2)藝術特色:
這篇文章的語言尖銳犀利,富於戰斗性,帶有嘲諷意味,寓邏輯性於形象性之中。例如,在文章開頭,「總自誇著『地大物博』」「只希望著國聯」「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充滿著嘲諷意味。「總」,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樣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於其中不能自拔,頑固不化的樣子。這些尖銳潑辣的語言,栩栩如生地漫畫式地畫出了悲觀論者的臉譜,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排比、反問、仿擬等修辭方法,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擬,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顯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藝術。僅僅改動一個字,就將反動當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難忘。
I.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善用排比句,往往採用一連串結構相同的句式,對於同一論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說明,有如千流萬壑,一時俱下,形成滔滔萬里不可阻擋的氣勢。
孟子文之稱雄辯,這類句式的採用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配合歸納的推理方式,便採用了這種句式,一起首連舉六位聖賢的成功事跡,從數量上給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覺得「生於憂患」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
接著又極力鋪排艱難環境給人們帶來的磨難,反襯了聖賢成功的不易;然後再歷述聖賢面對艱難憂患的正確態度與處理方法,最終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很有說服力。
(9)論證藝術特色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
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二、結構內容
全文分兩部分。
1、第一部分(第1、2段):舉例論證人才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中造就的道理。(分兩層)
第1層(舜發於……舉於市):列舉六位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說明成就大業者都曾經過一番艱苦磨煉。
第2層(故天降……其所不能):論述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必須先在思想、生活和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苦的磨煉。
2、第二部分(第3、4段):論述人處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往往遭滅亡的道理。點明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分三層)
第1層(人恆過……而後喻):從正面講人必須經過挫折、困苦,才能長進和有所作為。
第2層(入則無……國恆亡):由個人推論到治理國家,進一步論證艱苦磨煉的必要性。
第3層(然後知……安樂也):點明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