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勾勾的傳承發展
這個劇種是在民間業余演出中發展起來的。50年代初,各地農村都有過「一勾勾」業余劇團,其中,以禹城縣揚官營村的張志傑、張洪學和齊河縣麥坡口的焦連琨等人組織的「一勾勾」劇團最為著名,演職人員共有10餘人。1955年該團代表臨邑縣參加了山東省業余戲曲會演,演出劇目是「東秦」,省廣播電台為張志傑、張德俊演出的《三堂》唱段錄了音。1957年又以臨邑縣一勾勾劇團的名義在濟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了文化部門和臨邑縣宣傳部門的重視。為保留和發展「一勾勾」這一地方劇種,1959年秋,「一勾勾」劇團由臨邑縣政府接管,省文化廳備案,新招收學員20名,加原有人員共43名,至此正式成立了臨邑縣「一勾勾」劇團。當時主要的演出劇目有:《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主要演員有:唱青衣的三十二壇子醋——焦連琨,唱花旦的剜心刀子——王力友,唱青衣的大白桃——趙傳喜,胡生——張丙道。
1960年至1962年間,由於自然災害,部分老藝人離團,臨邑、濟陽分縣,人員浮動,演出困難,經濟收入差,是劇團最困難的時期。為改變劇團的被動局面,1962年春天,縣文教局派張承躍同志任團長,並相繼選派了音樂專業幹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經過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演出實踐,情況大有好轉,經濟收入可觀,演員情緒逐步高漲。經過半年的時間便購置了新的服裝道具、舞台設備,為劇團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深厚的物質基礎。從1962年到1965年,相繼排演了古裝戲《胡林搶親》《王小趕腳》《拾玉鐲》《三進士》《女駙馬》等,現代戲《迎春花》《劉胡蘭》《洪湖赤衛隊》《前沿人家》《巧遇》《社長的女兒》《豐收之後》《奪印》《三世仇》等十幾個大中小型劇目,很好地配合了黨的中心工作。 1965年,該劇團自編自演的現代戲《紅梅》參加了省會演,得到地區的大力支持,劇團的精神面貌和演出陣容煥然一新,演員的業務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一勾勾」劇團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的主要演員有:花旦龍傳英、小生鄺淑雲、花臉楊富元、老旦王素珍、胡生張端會、老生陳書寶、青衣朱秀芳等藝術名人。在音樂唱腔和伴奏設計上也有所創新和提高。新創新了流水板、散板、緊拉慢唱等板式,從多方面吸取其他劇種的唱腔、曲牌加以融化,為己所用,大大豐富和提高了「一勾勾」戲曲音樂的表現力。演出區域魯西北平原各市縣城鄉,影響力很大。「一勾勾」劇團的演出深受齊魯大地觀眾的歡迎,當時排演的《巧遇》戲僅在濰坊市連演15天,場場爆滿,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由於種種原因,1971年「一勾勾」劇團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並,也就是老藝人們所講的「勾梆聯合」,成立了京劇團,演員們被分配到各工廠並從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劇團被解散。
自從1971年「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以後,「一勾勾」戲曲唱腔冷淡了30年。2001年秋天,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文化與生活》來臨邑對「一勾勾」劇種進行采風活動,並邀請了部分演員在興隆鎮進行了演出,還在德州給部分演員錄音錄像,受到表演藝術家們的高度評價。然而,這個舉動並沒有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直到2005年8月份,在弘揚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社會、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建設文化臨邑的大框架下,臨邑縣文體局開始著手申報整理「一勾勾」劇種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
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臨邑縣一勾勾劇團被強行改為京劇團,許多著名演員流落民間,一勾勾劇種就開始敗落,如今幾乎瀕臨滅絕。現在'一勾勾'劇團的老藝人大部分都已謝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經寥寥無幾。再加上'一勾勾'劇團流傳於民間,文字記載的東西很少,唱腔以口傳心授為主,如不及時整理、發掘,將會消失殆盡。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勾勾」其實叫「一謳吼」
初次聽到「一勾勾」的名字,記者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取這么怪的名字?「一勾勾」究竟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對「一勾勾」情有獨鍾、多年研究「一溝溝」的專家、臨邑縣文化館秦一舟館長介紹:「一勾勾」是由我省聊城高唐縣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來,形成於清朝中葉,在那時臨邑一帶已有老人們組成的班社,並帶徒傳藝,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高唐的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後來發展成登台演出,並採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展為戲曲形式,人稱「四根弦」。行當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臉丑等。「一勾勾」戲的演員多為民間流散藝人,一般利用春冬農閑季節組織演出。演員一般是白天勞動晚間唱戲,所以鄉人常稱之為「鋤草班」。
談起「一勾勾」的名字的來歷,秦館長笑了。他透露,關於「一勾勾」名字的來源有兩個版本:一是說「一勾勾」的名字來自「一謳吼」。由於「一勾勾」的唱腔中帶有一謳或一吼,演唱中一謳吼、一謳吼的,時間長了人們就把它說成了「一勾勾」。另一個版本則說:「一勾勾」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朴自然、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把人們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來。
想聽「一勾勾」不容易
聽了秦館長的介紹,記者很想聽一下「一勾勾」。秦館長卻為難地告訴記者,臨邑已經沒有「一勾勾」的演出團體了,只是在興隆鎮的王孝吳村和齊河的麥坡口還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會唱「一溝溝」,在臨邑縣城已經有幾十年聽不到「一勾勾」了。在記者的一再請求下,秦館長答應給聯系一下還住在縣城、曾經是「一勾勾」演員、上世紀七十年代被迫改行當工人的一位61歲的老藝人鄺淑雲。
在縣城大馬路邊拐了幾條胡同,終於在胡同盡頭找到了鄺淑雲的家。正在家裡蒸著饅頭的鄺淑雲,聽說記者是來采訪「一勾勾」的,很是熱情,馬上放下手頭的活兒,跟記者聊了起來:「俺是1959年14歲時考到縣劇團學習『一勾勾』的。俺們那批一共要了十幾名學員,我當時學的是小生。俺們那批人後來都改行了,現在曾經在劇團呆過的在臨邑的一共還有不到20個人,有些人還回了原籍。」回憶起上世紀60年代的演出盛況,鄺淑雲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那時俺們劇團去淄博演出,一天要演出3場,劇場里天天滿員,當時演員一出場、剛開口,觀眾就喝彩不斷,不讓下場啊。」
記者想請鄺老師唱兩段「一勾勾」聽,鄺老師擺著手說:「我都有快40年沒唱了,現在唱整出劇目已經不行了,只能唱幾個唱段。」鄺淑雲不好意思地介紹,「你是第一次聽『一勾勾』,若不找個伴奏聽起來不好聽,會給你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現在找個能給伴奏的人都不好找。」秦館長想了想說:「還是把臨邑師范的楊正利老師請來伴奏吧,他會拉『一勾勾』的特色伴奏樂器四胡。」
「一勾勾」曾經很紅火
在等候楊正利老師的時候,鄺淑雲和秦館長又跟記者談起了「一勾勾」的發展史。他們介紹,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這種深受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十分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初組織了第一個「一勾勾」劇團,共十餘人。1955年,該劇團代表臨邑縣參加山東省業余戲曲會演,引起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為保留和發展「一勾勾」這一地方劇種,1959年秋,由臨邑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臨邑「一勾勾」劇團。1960年至1962年間,由於自然災害,部分老藝人離團,這是劇團的困難時期。由於領導重視,劇團在艱難中得以保留下來。1971年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並,成立京劇團,至此臨邑縣「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 鄺淑雲介紹,「一勾勾」有傳統劇目70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等。從1962年至1965年間相繼排演了現代戲《迎春花》、《劉胡蘭》、《洪湖赤衛隊》、《前沿人家》、《巧遇》、《社長的女兒》、《豐收之後》、《奪印》、《三世仇》等十幾個大中小型劇目。1965年自編自演的現代戲《紅梅》參加了山東省會演。期間,演員的素質明顯提高,大部分學員成長起來,成為劇團的主要演員,其中鄺淑雲(小生)、龍傳英(花旦)、楊富元(花臉)、張端會(胡生)等演員廣受當地觀眾歡迎。
「一勾勾」在流傳的過程中還產生了許多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比如「三十二壇子醋」焦連坤,「剜心刀子」王力友,「大白桃」趙傳喜,「二姑娘」龍傳英,每個綽號都代表著這個演員的演唱和扮角風格。比如龍傳英,她有一種適合這個劇種的特殊嗓音,她的音色優美,音質堅實,真聲度假聲自然,婉轉流暢,勾勾呼呼,惹人愛聽。她所演出的傳統曲目《王小趕腳》,唱、白、作、逗,富有民間特色,她所扮演的「二姑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觀眾已經忘了演員的姓名,叫她「二姑娘
早期沒有留下文字記載
記者看到,楊正利老師拿來的四胡跟二胡差不多,但是有四根弦,弓子一拉要拉高低雙音。鄺淑雲先唱了一段《王小趕腳》,感覺節奏比較舒緩,結尾拐彎較多。而小生唱段《羅成叫關》,就激昂高亢了許多,其中一些當地的土話,讓記者聽起來感覺特別可愛。
鄺淑雲介紹,「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語言是德州、聊城一帶的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相比,除在四聲調方面的差異外,在某些字的讀音上亦有明顯區別。如「扔」讀「棱」(1eng);「在」讀「呆」(dai);「邊」讀「辦」(ban);「肉」讀「簍」(lou);「人」讀「賃」(lin);「就」讀「斗」(dou)等。由於四聲調和部分漢字讀音的差別,使「一勾勾」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鄺淑雲說「一勾勾」劇種原是男扮女妝,無女演員,所以在唱法上男女聲無多大差別,唱腔的旋律多在同一個八度內進行。演唱時真嗓吐詞,假嗓拖腔,一般為行腔時無字,吐字時無腔,並且在演唱中多有虛詞襯字的運用,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另外,由於「一勾勾」過去採取的都是口授心傳的傳承方式,所以沒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記載
瀕危狀況令人擔憂
鄺淑雲介紹,近二三十年來,「一勾勾」已漸漸地沉寂,幾近消失了。她說:「我們這些老演員很是擔心,『一勾勾』劇團的老藝人大部分都已謝世。我們那批學員如今也已60歲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經寥寥無幾。再加上『一勾勾』劇團流傳於民間,文字記載的東西很少,唱腔以口傳心授為主,如不及時整理、發掘,將會消失殆盡。我們這些老演員很想集合起來,把『一勾勾』傳承下去,但我們自己又沒有能力,一是沒有經費,二是沒有人出面組織,這種情況讓俺們心裡很是著急啊
記者了解到,自上世紀70年代初,臨邑縣「一勾勾」劇團被強行改為京劇團,許多著名演員流落民間,「一勾勾」劇種就開始敗落,如今幾乎瀕臨滅絕。雖然這次「一勾勾」申報成功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其生存狀況很不容樂觀:整個臨邑已經沒有人能演唱「一勾勾」的整出劇目,過去流行「一溝溝」的地方沒有一個專業「一溝溝」劇團,「一勾勾」的演出更是闊別舞台幾十年了。僅有的幾個當年曾在「一勾勾」劇團呆過的老藝人,不是改行後已經退休,就是已經回到了原籍。如果再任其自生自滅,不抓緊時間制定保護措施,後悔就來不及了。
② 山東民間藝術
民間美術
1.楊家埠木版年畫
楊家埠村在濰坊市東北15公里處,由於盛產木版年畫而遠近聞名。楊家埠木版年畫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中國民間3大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於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清代達到鼎盛期,楊家埠曾一度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除滿足當地民間需要外,還遠銷江蘇、安徽、山西、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和內蒙等地。進入秋季,各路畫商雲集,大街兩旁張燈結綵,年畫掛滿街頭,每年前來選購畫作的商人達5000多人。
楊家埠年畫——門神楊家埠年畫表現內容豐富多彩,主要包括6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陞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吉、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主題,吉祥如意、歡樂新年、恭喜發財、年年有餘等,構成了農民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
楊家埠木版年畫根植於民間,長期以來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通過概括、象徵、寓意和浪漫主義手法來體現主題。構圖完整、飽滿、勻稱,造型誇張、粗獷、朴實,線條簡練、挺拔流暢,色彩艷麗、火爆,對比強烈,富有裝飾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充分體現了北方農民粗獷、奔放、豪爽、勤勞、幽默、愛憎分明的性格特點。
楊家埠年畫製作工藝也別具特色,全以手工操作並用傳統方式製作。藝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條、香灰作畫,名為「朽稿」,在朽稿基礎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線稿,反貼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再經過調色、夾紙、兌版、處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畫印出後,還要再手工補點上各種顏色進行簡單描繪。年畫生產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極為精細准確。
楊家埠木版年畫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淳樸鮮明的藝術風格馳名中外。2002年,76歲的年畫民間藝人楊洛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6年入選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高密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民間年畫中一個古老畫種,亦稱「民間寫意畫」。始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從現有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保存有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市姜庄、夏庄一帶30多個村莊。
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復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畫面色調明快,構圖巧妙大方,全幅多用對比色,主體部分加中間色,既諧調了色彩對比,又加強了人物造型美感。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是刻版印刷前我國古老的一種生產方法。
早期的撲灰年畫以水墨為主,從清代道光年間逐步發展為以色代墨,並趨向艷麗。起初題材是灶王、財神,後來轉到用於布置美化房間的各種年畫,內容圍繞中國傳統習俗,大多是福壽有餘、孝道為先之類。表現福祿壽喜的年畫,畫面上有手拄龍頭拐杖、手捧大壽桃、腳踏祥雲或騎仙鹿的老壽星,並有古松、仙鶴相襯,兩邊配以對聯;表現孝道的年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孝圖」。
撲灰年畫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於民戶節日張貼。像「姑嫂閑話」、「踢毽子」、「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四季花屏」、「家堂」等是代表作。主要體裁有中堂、條屏、對聯、窗旁、灶畫、炕頭畫、供奉畫、年歷等,按題材分類主要有供奉家堂、文武財神、八仙、吉祥喜慶、故事戲曲、歷史典故、風景花卉、歷史人物等,堪稱農村社會生活的縮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3.高密剪紙
高密剪紙歷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氏族社會圖騰藝術繁盛時期,圖騰藝術中的物象開始以圖案的形式顯示意的寄寓,出現了簡練誇張的鋸齒紋、月牙紋、水波紋、弧形線、弦線、圓點等表現手法。漢以後特別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從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匯集高密,各地的剪紙藝術逐步滲入到高密剪紙藝術之中,融南糅北,兼收並蓄,形成了高密剪紙的獨特藝術風格。
高密剪紙,題材廣泛,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生活習俗、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等。剪紙作者大都是民間婦女,作品不拘成法,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在藝術上運用了對立統一的手法,塊與線組成黑、白、灰色調,對比強烈,富有韻律感;線條剛勁挺拔,有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誇張變形而不失真。運用陰剪和陽剪手法,巧用黑塊和細線,善使鋸齒紋和光滑面,有定規而不拘束,剪出了粗獷而精巧、簡約卻靈秀、生動又傳神的藝術效果。
高密剪紙在形象刻畫上注重誇張而不失真,善用擬人手法表現心中形象。如「霸王出世」,兇猛的老虎是一個充滿母愛的形象,虎仔懂事地躲在母親胸前,笑吟吟吸吮乳汁。高密剪紙牛風格迥異,巧妙運用磚砌紋裝飾牛的嘴巴,再用大小旋渦形風動紋與周身整齊的鋸齒毛發形成動與靜的強烈對比,正面的牛隻有兩條腿,像人一樣站立著,擬人手法令人叫絕。
1993年高密被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1997年「牛年」全國生肖郵票圖案即從高密民間剪紙中所選。
.「禿尾巴老李」傳說
「禿尾巴老李」的民間故事在山東人中廣為流傳。進入農歷六月,「禿尾巴老李」的名字便時常有人提及,特別是遭遇冰雹天氣時,人們甚至要向天井院里「扔菜刀驅龍」,所有這些,都與「禿尾巴老李」的傳說有關。
與現在流傳故事相似的文字記載,見於清朝袁枚的《子不語》:「山東文登縣畢氏婦,三月間浣衣池上,見樹上有李,大如雞卵。心異之,以為暮春時不應有李,采而食焉,甘美異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產一小龍,長二尺許,墜地即飛去。到清晨必來飲其母之乳。父惡而持刀逐之,斷其尾……」這是禿尾巴老李故事起源的一個版本,還有許多其它的演繹與版本。
清朝以降,大批山東人闖關東,禿尾巴老李的故事與東北當地風土民情相結合,發展出新的情節和內容。小黑龍被砍掉尾巴後,負痛逃到東北黑龍江。黑龍江原為一條白龍鎮守,名曰白龍江。小黑龍來到後,在當地「闖關東」的山東人幫助下,打敗了白龍,白龍江從此改名黑龍江。在黑龍江上凡載有山東人的過往船隻到了江心,禿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條大鯉魚。船家在開船前總是先問問乘客中有沒有山東人,有山東人就風平浪靜。那跳上船板的大鯉魚,船家會雙手捧起向乘客喊道:「禿尾巴老李給山東老鄉送禮了!」然後再放回江里,這風俗直到民國時還保持著。如果山東大旱,禿尾巴老李總會想辦法給老家行雲布雨。
山東各地均有為紀念「禿尾巴老李」而建造的廟宇。現存最早的是即墨縣城東邊不遠的龍王廟。人們習慣到此求雨,據說頗為靈驗。至今廟中還保存著明清時期求雨用的令牌。
禿尾巴老李是個孝子,民間又有「龍不離母」之說,所以龍王廟附近往往又建有「龍母墳」,許多地方還因此興起了「龍王廟會」或「龍母廟會」。民間關於「禿尾巴老李」的習俗還有許多,如傳說農歷六月六日是「禿尾巴老李」的生日,每逢這天,家人要把他斷留在家裡的龍尾巴拿出來曬一曬,後來演變為民間曬衣日。
禿尾巴老李系列傳說是歷史上山東人闖關東的真實反映,同時也體現了鄉土大眾藝術特色。
(二)民間音樂
1.聊齋俚曲
俚曲即唱詞曲牌採用民間流傳的俗曲小調,聊齋俚曲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獨具特色的地方小曲,流傳地區主要在淄博市。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形成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因蒲松齡齋名為「聊齋」,故稱「聊齋俚曲」,也有人稱「蒲松齡俚曲」。
聊齋俚曲曲目有《耍孩兒》、《玉娥郎》、《粉紅蓮》、《疊斷橋》等。蒲松齡創作的俚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敘事體的說唱文學,如《寒森曲》、《姑婦曲》等;一種是代言體戲劇體裁,如《牆頭記》、《磨難曲》等。其思想內容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政治性的,對當時的社會黑暗進行抨擊和揭露;一類是倫理性的,通過對家庭成員間的反常關系描寫,揭露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和丑惡。這些俚曲的唱詞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飾的民間語言,鄉土氣息濃厚,詼諧幽默,潑辣爽快,感染力很強。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在音樂方面,均具有極高價值。
聊齋俚麴生動地反映了封建時代晚期的人民生活,長期在當代社會中傳唱流傳,成為山東地區獨樹一幟的群眾性藝術形式。自清代至今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莊一帶的村民便將俚曲的片段作為「扮玩」的唱詞,有的還裝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銀匠、仙姑、狐精等,到城區、鄉鎮演出。至於蒲松齡以「耍孩兒」、「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寫成的俚曲,在田間路途、街頭巷尾,更是老少盡曉。1998年冬,磁村鎮和淄城鎮泉龍村分別成立俚曲劇團,排演劇目,創作現代聊齋俚曲戲。2002年,聊齋俚曲戲還被拍攝成實景電視戲曲片在電視台播放。聊齋俚曲也以獨特的魅力影響了其他姊妹藝術的發展,單以戲曲為例,俚曲故事改編劇本的就有五音戲、柳子戲、川劇、京劇、秦腔、河北梆子等。
現存聊齋俚曲手抄本15種(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2006年,被譽為我國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齋俚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鼓吹樂分布很廣,魯西南鼓吹樂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是一種以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的民間藝術形式。它以嘉祥鼓吹樂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東濟寧、棗庄、菏澤三市及周邊地區,主要依賴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而存在。
魯西南鼓吹樂的歷史沿革至少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另外,根據魯西南鼓吹樂(嗩吶、錫笛主奏部分)經常演奏的曲目來看,有些是宋、元以來的雜劇曲牌,如《混江龍》、《滾綉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時期流傳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鎖南枝》、《一江風》、《明天子》、《疊斷橋》、《採茶兒》等。因此,魯西南鼓吹樂有可能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在當地流傳。
在長期的傳承實踐中,魯西南鼓吹樂形成了豐富的曲目家族、多樣的調類系統、精湛的演奏技藝、數以百計的民間樂班和數以千計的鼓樂傳人。代表性曲目有《百鳥朝鳳》、《六字開門》、《一枝花》、《大合套》、《風攪雪》、《抬花轎》等,曲目總數在三百支以上;代表性演奏家有任同祥、賈瑞啟、袁子文、魏永堂等;代表性樂班僅嘉祥一縣就有以楊興雲為代表的「楊家班」,演奏風格古樸典雅,庄嚴肅穆;以曹瑞啟為代表的「曹家班」,演奏時音色純正,柔和甜美;以任同祥為代表的「任家班」,演奏時音色明亮,感情細膩;以趙興玉為代表的「趙家班」,演奏時音色寬厚,高昂明亮;以賈傳秀為代表的「賈家班」,演奏時音色清脆,激盪起伏。
魯西南鼓吹樂風格獨特,質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96年,嘉祥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嗩吶)之鄉」。
(三)傳統戲劇1.柳子戲
柳子戲又名弦子戲,山東古老劇種之一,是以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一帶的民間俗曲小令為基礎,並吸收高腔、青陽、亂彈、崑腔、羅羅、皮簧等聲腔的部分劇目及唱腔,逐漸發展演變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種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流行於山東、河南、江蘇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廣大地區。流傳於運河以東的曲阜、泰安、臨沂、莒縣、沂南一帶的柳子戲,習慣稱為「弦子戲」;黃河以北則稱為「北(百)調子」、「糠窩窩」;在臨清田莊,稱為「吹腔」。柳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曾與崑腔、弋陽腔、梆子腔合稱為「南昆、北弋、東柳、西梆」。
柳子戲主要由俗曲和柳子兩部分構成,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曲牌一百餘支,曲調一般分為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昆調、轉調等。俗曲以三弦、橫笛、笙等樂器伴奏,演唱時可用「掛敘」的方法,在長短句中插入大段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詞,音樂風格委婉動聽,能夠表現復雜細膩的心理情感。柳子屬板式變化體,用通俗的七字句演唱,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有人用「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形容柳子戲腔調的豐富多彩。柳子戲具有北方粗獷豪放的聲腔特點,地域色彩非常明顯。
柳子戲現存的傳統劇目有兩百多出,其代表劇目包括《孫安動本》、《張飛闖轅門》、《白兔記》、《金鎖記》、《燕青打擂》、《打登州》、《鞭打蘆花》、《鋸大缸》等。柳子戲傳統的腳色行當分為四生、四旦、四花臉,三大門頭十二行。
柳子戲的形成與發展,容納了明清以來盛行的各種古老聲腔,經過充分吸收融化而成的,保存有曲牌六百多支,在中國北方戲曲及元代散曲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相比其他劇種,柳子戲最能代表山東地方戲特點,更具有民間文化代表性。
2.柳琴戲
柳琴戲是魯南地區地方劇種,因主奏樂器柳琴形似一片柳葉而得名。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俗稱拉魂腔。形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區。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的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宮調式明快剛勁。在柳琴戲演唱中,這種同主音調式轉換的手法無處不在,在中國戲曲演唱中顯得異常獨特。柳琴戲的唱腔曲調包括起板、導板、拉腔、射腔、葉里藏花、回龍調、四六長腔、男女拉拉腔、疊斷橋、打牙牌、千金小姐進花園調等,其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柳葉琴、笛子、墜琴、二胡、板胡、嗩吶、笙及板鼓、大鑼等是柳琴戲主要的伴奏樂器。
柳琴戲的腳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梁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丑,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面。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朴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特點。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緊板等板式變化外,唱段的起、轉、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頭。
柳琴戲傳統劇目豐富,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共有本戲、摺子戲180個,連台本戲41個,代表性劇目包括《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魚籃記》、《斷雙釘》、《小鰲山》、《雁門關》、《白羅衫》、《喝面葉》、《小書房》等。
3.五音戲
五音戲發源於山東章丘、歷城一帶,約有一百餘年歷史。以流行地區不同分東、西、北三路,以章丘為中心的稱西路(西到濟南、東到淄博),臨朐、沂源一帶為東路,惠發、濟陽一帶為北路。其發生、發展、定型大致經歷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戲三個時期,是我國北方地區少見的一個劇種。
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濃厚,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其特點是先吐字,後行腔,咬字清楚,曲調口語化,旋律變化多。演唱時基本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極具抒情性。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王林休妻》、《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等。
在五音戲的發展歷史中,產生了許多著名演員。李德興(藝名跟柱子)以唱腔出眾著稱;高桂芳以唱詞華麗聞名;王煥奎(藝名自來喜)以表演淋漓享譽;鄧洪山以唱做俱佳稱雄。李、高、王、鄧被稱為四大名旦,尤其是鄧洪山作為「五音戲」表演的集大成者,唱腔朴實簡約、柔和婉轉,被百姓形象地比喻為「一嘟嚕一穗兒,喜的人掉淚兒」,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等技巧堪稱戲曲表演一絕。20世紀30年代,鄧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優美動聽,唱片公司贈送「五音泰斗」的錦旗,「五音戲」也由此定名。
茂腔
茂腔是流行於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懸小鼓,一邊擊節拍一邊演唱,故得名「肘子鼓」;還有一種說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員演唱時邊歌邊舞、扭動臀部的情態。茂腔大約在清代道光年間已廣泛流傳於山東半島一帶,流傳過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因其上下句結尾處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別具特點,所以又稱「噢嗬罕」或「老拐調」。1895年左右,蘇北人「老滿洲」攜兒女沿臨沂向北演唱,將柳琴戲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當地群眾稱之為「打冒」或「打鳴」,取其諧音,「本肘鼓」逐步衍變成「茂肘鼓」,20世紀50年代定名茂腔。
茂腔曲調質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具有典型的北方音樂特點和鮮明的地方風格與鄉土氣息。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一是它的音樂唱腔,基本上以當地說唱小調(老拐調)為骨幹,又廣泛吸取了膠州大秧歌、膠州八角鼓、西河大鼓、諸城秧歌調等曲調,形成一種大調式的板腔體系,因而具有鄉土特色和群眾基礎,尤其是「大悠板」(又稱悲調)中的哭頭聲腔,酷似當地婦女哭的腔調,「冒調」一般是在五音上翻高八度,令人心曠神怡,唱詞運用方言俚語,淺顯易懂,詼諧有趣。二是所演劇目內容,一般取自當地民間生活,尤以「二小戲」、「三小戲」為基本戲。這些戲大都真切反映了農村婦女的生活和願望,最能引起婦女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
茂腔的傳統劇目,大多反映民間生活,其代表劇目有《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四大京」和《羅衫記》、《玉杯記》、《風箏記》、《蜜蜂記》、《火龍記》、《鑰匙記》、《絲蘭記》、《絨線記》「八大記」。
膠州曾有民謠「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台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表現了茂腔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被譽為「膠東之花」。
5.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山東地方戲曲中較古老的劇種之一,是在明代由陝西秦腔逐步演變而來,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不同,群眾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為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稱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調」。山東梆子與平調、萊蕪梆子以及蘇北、皖北的「沙河調」都有一定的血緣關系,而與豫東的「祥符調」關系則更為密切。
山東梆子表演程式和柳子戲等古老劇種近似,身段工架粗獷健壯,音樂高亢激昂,慷慨悲壯,和其他梆子同具「繁音激楚,熱耳酸心」的特點。唱腔屬於板腔體,板式齊全而有自己的特點和較嚴的程式規范,常用的有慢板、破字慢板、一句正板、流水板、一鼓二鑼、二八板、起板、栽板、飛板、羊黃、倒板等。嗩吶和弦樂曲牌亦十分豐富。根據不同的劇情、人物,使用不同的曲牌,如皇帝上朝用「出天子」,百官朝拜用「朝天子」,元帥發兵用「五馬」,安營紮寨用「落馬會」,反派人物出遊用「王八令」等等。過去,紅臉、黑臉全用「大本腔」(即本嗓),旦角最初也用大本腔,尾音帶「謳」,後來大都改用「二本腔」「(即假嗓)演唱。伴奏樂器起初用的是大弦、二弦、三弦,後來換用板胡、二胡作主奏樂器。近些年來,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
山東梆子傳統劇目很多,汶上縣大曹班經常上演的戲就有600出之多。其流行劇目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東》、《秦英征西》、《姚剛征南》、《雷振海征北》;還有通稱的」老十八本「,即《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駒》、《全忠孝》、《江東》、《戰船》、《宇宙鋒》、《玉虎墜》、《百花詠》、《老邊庭》、《金台將》、《富貴圖》、《龍門陣》、《佛手橘》、《雙玉鐲》、《虎丘山》、《天賜錄》、《馬龍記》等。
6.」一勾勾「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劇種。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後來發展成登台演出,並採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展為戲曲形式,由於其唱腔在每個上、下句結束時,總要以假聲顫一下,通常出現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稱為」一勾勾「。明末清初開始流行於山東、河北一帶,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朴、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
」一勾勾「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西北則流入河北交河一帶,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
」一勾勾「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
新中國成立後,臨邑縣成立一勾勾劇團。在音樂唱腔和伴奏設計上多方面吸取其他劇種的唱腔、曲牌推陳出新,新創了」流水板「、」散板「、」緊拉慢唱「等板式,同時在整理保留優秀劇目的基礎上,又移植和新排演了許多優秀劇目。
7.藍關戲
藍關戲是流傳於膠東半島的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也叫」南官戲「和」臉子戲「,是元代就已形成的弋陽腔的一支遺脈。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藍關戲唱腔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和模仿了中國戲曲弋陽腔的戲劇唱腔,吸收了膠東民間曲調以及其他成分長期演變而成。
藍關戲的」幫、打、唱「三位一體是這個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群眾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去聽藍關戲,凍死也願意「之說。藍關戲上演的劇目有近百出,主要為《東游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據不完全統計,藍關戲劇目有近百出之多,大體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根據元末明初古典章回小說《西遊記》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另一部分是根據《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
藍關戲訣有」七分幫、三分唱「的說法。在表演上,唱、念、做、打俱全,角色有生、旦、凈、末之分。唱腔有藍關腔、老藍關腔、高腔、贊片子、小曲等。演唱時,一人演唱眾人過來」幫腔「,台上演員唱,台下觀眾哼,因此被稱為」滿台響「。在伴唱過程中,時而出現高亢的假聲幫腔,時而又用真嗓演唱。伴奏沒有管弦樂,只有打擊樂器,有」打藍關,打藍關,無打不能唱藍關「的諺語。唱」高腔「時,全套的打擊樂器鏗鏘作響;當唱到」悲調「的時候,減去大鑼伴音,襯托出低回纏綿的感情,當地有諺語說」半台鑼鼓半台戲,沒有鑼鼓沒有戲「。唱詞在」藍關戲「中,為八句三段的段體,這種傳統與」八仙戲「的」耍孩兒「句幅如出一轍,其傳統性可見一斑。
http://news.iqilu.com/shengqing/shuxie/2010/0613/257476_4.html
③ 山東有啥民風民俗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寬鄉"的民墾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民俗影響山東,如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魯西北數縣居民(今聊城一帶),許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東鄰不相同,還有許多市地有移民至山東各地,民俗也各異。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的德州、臨清、聊城(東昌)、濟寧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俗與山東其它地區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都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見的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的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大致相同。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格,並且仍用"姑蘇老店"的招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或稱"闖關東"。山東人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家村和山區,帶有逃荒性質,俗謂"被逼無奈闖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為突出。
④ 德州啥有名
在33平方公里的城區面積上,有蘇祿國東王墓.董子園.德州大學園..錦綉川風景區.臨邑刑祀公園.新湖風景區、中心廣場、新世紀廣場、希森歡樂島、火車站廣場、錦綉川風景區、開發區廣場、東方寓樂園、長河公園、運河公園、中國太陽谷等景點。
蘇祿王墓、禹城禹王亭顏真卿書《東方先生畫贊碑》、夏津點將台泰山奶奶廟、平原文昌閣、臨邑邢侗公園、平原千佛塔、齊河時傳祥紀念館、慶雲海島金山寺。
德州董子文化街,中國·德州董子文化街位於山東省德州經濟開發區中心地帶,南起東方紅路,北至三八路,西部是德州行政中心、體育中心和商務中心,東邊是佔地600畝的董子讀書台風景區,董子文化街就坐落在景色秀美、文化積淀深厚的風景區內。該項目佔地6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5.512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2.5億元,要將其打造成為德州市首屈一指的融商業、旅遊、歷史、文化於一體的精品工程。
董子文化街共分為名人字畫區、紅木傢具根雕奇石區、古玩與民俗藝術區、金銀珠寶玉器區、美食茶藝區、商業商務服務區等六個具有不同業態特色的德州商鋪大區。
德州土特產品種類眾多,德州扒雞、禹城扒雞、德州西瓜、樂陵小棗、德州大驢、夏津白玉鳥、德州黑陶、德州菊花、寧津景泰藍、夏津手工藝花、夏津印花藍布、慶雲草帽辮、草柳編製品、地毯、中華蜜酒、古貝春酒、禹王亭特釀、祝阿特窖、魯北白山羊、大尾寒羊、山羊板皮、夏津抱頭毛白楊、紅荊條、天花粉、禹城辣椒、禹城紅麻、枸杞等數不勝數。
⑤ 山東德州有哪些風俗啊
一,跑驢
德州民間傳統舞蹈,已有600多年歷史。演員將扎製成型的「驢」挎在身上,給人以騎在驢上的感覺,演員的雙腿則在「驢」下裙圍中模擬毛驢跑動。表演形式有「單驢」、「對驢」和「驢隊」等形式,表演時用鑼鼓嗩吶伴奏。
二,抬花杠
「抬花杠」原是由人們抬著花籃去祭祀「大姑神」的一種儀式衍生而來的,傳說大姑神愛花,人們便抬著花籃在「大姑廟」前表演出各種動作讓大姑神觀看,表達對「大姑神」的敬仰並博得大姑神的歡心。
三,綉球燈舞
「綉球燈舞」是人們表達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願望集武術、舞蹈為一體的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活動。起源發展於齊河縣祝阿鎮官莊村並流傳至濟南市長清、北園一帶。
四,斗蟋
發軔於南北朝末期,發展於唐宋,繁榮於明清,鼎盛於當今。寧津蟋蟀蟋蟀個大,皮厚、牙堅以柴胡店鎮、杜集鎮等鄉鎮的最為典型。鬥蟋蟀是由養蟋蟀而生的。在玩賞、觀察蟋蟀的過程之中,人們逐漸發現雄蟋蟀具有好鬥的特性,斗蟋之風由此逐漸興起。
五,馬堤吹腔
馬堤吹腔是一個古老的劇種,屬弦索聲腔系劇種,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笙、嗩吶、三弦等吹奏樂器,故俗稱吹腔。其前身是500年前流傳於山東、河南、冀南、蘇北一帶的民間戲曲柳子戲,各地叫法也不盡相同。清朝年間流傳於運河以東的稱柳子戲,及黃河以北的臨清、夏津則稱吹腔戲。
⑥ 山東民風民俗
山東當地特色
濰坊風箏
山東的風箏以濰坊最為有名,濰坊建有風箏博物館,裡面收藏,陳列各種風箏1400件,還有1600平米的放飛大廳,風箏可以分為「硬翅」和「軟翅」,「串類」,「立體類」等等,濰坊風箏受當地年畫和民間裝飾影響大,有很好的美感和收藏價值。
民間藝術「三絕」
撲灰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代成化年間,是一種撲灰起稿手繪年畫,產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鄉姜庄、夏庄一帶30多個村莊。早期的撲灰年畫以水墨為主,從清代道光年間逐步發展為以色代墨,並趨向艷麗。
由於大筆縱橫,自由揮灑,有抹的味道,藝人們稱其為「抹畫子」。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於民戶節日張貼。「姑嫂閑話」、「踢毽子」、「萬事如意」「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團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撲灰年畫的代表作品。
清代中期,作品就銷往煙台、臨沂、徐州、內蒙古、東北等地。現在,或其有獨特的技法,粗獷的風格,已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高度重視,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中國美術館、首都博物館、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均有收藏。
《中國美術大全》中介紹了十多幅代表作品,中央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等院校的師生,還將撲灰年畫作為臨摹研究的藍本和教材。
泥塑
高密聶家莊一戶窮苦藝人從捏鍋子花開始;經過本庄藝人們世代相傳,使其由粗到細,由簡單造型到復雜結構的生產演變,發展成為現在的形色、聲、動俱佳的民間工藝品。主要產品有「叫虎」、「搖猴」、「搖蟬、「叫雞」、「座獅」、「泥娃娃」、「牧童」、「花姑」、「梁山伯與祝英台」、「劉海戲金蟾」、「八仙」等70個品種。
這些產品自進入市場以來,久銷不衰,供不應求。聶家莊泥塑,粗獷豪放,構圖完整,色彩艷麗,獨具一格。因此,在參加省市舉辦的民間工藝美術展覽中連連獲獎,被收入《中國民間工藝大辭典》,曾到9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展出,還被宋慶齡基金會收藏,並作為禮品贈給外國貴賓。
剪紙
高密民間剪紙,歷史悠久,起源難考。從挖掘的民間剪紙作品考察,它在高密廣為流傳及普及的時間,不晚於撲灰年畫興起的時間。明代洪武初年,大批移民遷入高密,其中有不少的民間剪紙藝人,將不同風格的剪紙藝術帶到高密,溶於一體,形成了高密民間剪紙藝術風格。
高密民間剪紙在藝術上運用了對立統一的手法,塊與線形成黑、白、灰色調,相互襯托,對比強烈並富有韻律感;線條剛勁挺拔,有金石味;構圖誇張變形不失真;粗獷中見清秀,稚拙中藏精巧。高密民間剪紙,在內容上取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寄託著人們美好願望。
「窗花」、「鞋花」、「頂棚花」、「饃饃花」以信以人物、動物、花鳥、故事為題材的剪紙作品,都深受群眾喜愛。改革開放以來,高密民間剪紙已走向世界,不僅成為出國人員的饋贈禮品,且多次出國展出,有20作品在全國剪紙大賽中獲獎,還有3剪紙姑娘隨團到日本、奧地利進行剪紙表演,被譽為「巾幗魔剪」。
楊家埠木版年畫寒亭區楊家埠木版年畫創於明代,至明末已臻於成熟,至清朝乾隆年間,進入鼎盛期,此時,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中國三大木版年畫畫市。
楊家埠村呈現出「畫店百家,畫種上千」,「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的局面。隨著時代的變遷,楊家埠木版年畫幾經衰亡。中辦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搶救這一民間藝術,重現昔日光輝,寒亭區成立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重新開始挖掘整理、研究和創新。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現已收集傳統畫版5000版年畫資料集。同時,又開發創新了年畫冊頁、年畫掛歷、賀年片等30年畫產品,創新刻劃年畫新作50。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召開,楊家埠木版年畫正日益被世人所注目,必將對促進寒亭的對外開放發揮更大作用。
山東節日
曲阜孔子文化節
時間為每年的9月26日到10月10日,橫跨了整個黃金周,所以喜愛歷史文化的你可不要錯過呀。簡介:9月28日是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誕辰。自1989年起,孔子的故鄉曲阜都會舉辦中國孔子國際文化節,在孔廟大成殿前舉行祭孔樂舞,以紀念孔子對人類文化的傑出貢獻,弘揚東方文化。
濟南泉水文化周
每年9月,在泉城廣場會有大型廣場文藝晚會暨焰火晚會和體驗泉水文化等活動;大明湖有鐵人三項對抗賽;在南部山區亦有「南山戲水節」等。
泰山東岳廟會
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簡介:源於唐代,以東岳大帝的誕辰(即三月二十八日)作為泰山廟會的主要內容,後來增加了民俗風情演出、泰山王母池蟠桃會、桃花旅遊節、梨花旅遊節、春季旅遊聯誼會、泰山封禪儀式表演、東岳廟燕青打擂表演等。
青島櫻花會
每年4月中旬~5月上旬,櫻花盛開的季節里。青島的櫻花會始於上世紀30年代,有「東園花海」之稱的中山公園櫻花,是青島十大勝景之一。
青島國際啤酒節
8月中旬的第一個周六開幕,為期16天。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個節日。節日由開幕式、啤酒品飲、文藝晚會、藝術巡遊、文體娛樂、飲酒大賽、旅遊休閑、經貿展覽、閉幕式等組成;舉辦地點設在青島國際啤酒城。
蓬萊漁燈節
時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十四。屆時漁民紛紛到蓬萊閣龍王宮送燈、進奉貢品,祈求出海平安和漁業豐收,後改為設供祭船、送漁燈、放鞭炮,同時舉行娛樂活動。
山東國際滑雪節
每年11月底,12月初舉行的中國山東國際滑雪節到09年已走過了11個年頭。經過這11年的打造,滑雪節已經成為山東冬季旅遊的名片,中國滑雪旅遊產業發展的旗幟和代言,更成為龍江百姓的自豪和驕傲。滑雪節吸引了眾多滑雪愛好者,開幕式更有盛大的花樣滑雪表演等。
(6)山東禹城有哪些民間藝術擴展閱讀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
西部為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毗鄰,南及東南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相望;中部為魯中山區,地勢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於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佔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參考資料:山東-網路
⑦ 禹城的文化內涵是什麼飲食文化呢精神文化如何急~~~~
禹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2000多條,項目433個。我市對部分優秀項目進行了全面挖掘和整理,並積極開展各級名錄的申報工作。該市共有德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大禹治水的傳說;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200項。
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分為10大類,分別是: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競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葯,民俗。
我市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情況如下:
一、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包括故事、方言、諺語、歇後語、對聯、歌謠等。
1、故事:包括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等,基本反映了漫長歷史長河中影響禹城歷史發展的重要人物或事件。這些故事豐富多彩、感人至深,一直流傳至今,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2、方言:包括自然現象、人物、身體、動物、植物、生活家什、動作行為、形狀情緒等,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幾乎涵蓋了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人民生產、生活和交流的反映,有著深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徵,是研究禹城文明的活的文物。
3、諺語:包括時政、修養、生活、生產、衛生保健等,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是對禹城人民生產、生活規律的高度概括和濃縮。這些諺語語言精煉、生動活潑,深深紮根於禹城這方土地,是禹城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4、歇後語和對聯:包括歇後語近300條,對聯近100條。歇後語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群眾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代表了幾千年來禹城人民的智慧;對聯對仗工整、語言優美,表達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民族民間文化的一個縮影。
5、歌謠:包括民謠和童謠近百首,這些歌謠朗朗上口、趣味盎然、傳唱廣泛,其中有一些歌謠是禹城市獨有的。這些歌謠大部分是特定時期民情民意的真實寫照。
二、傳統音樂
禹城市有許多富有音樂才華的人士,流傳於禹城市的傳統音樂主要是民歌,雅俗共賞、特點突出,為群眾喜聞樂見,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藝術感染力,是禹城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三、傳統舞蹈
禹城市傳統舞蹈比較豐富,目前傳承較好的有20多項,其中較為獨特的是竹馬、鞭鼓、舞龍、舞獅、高驍、跑驢、旱船等,這些傳統舞蹈在表演技巧上獨具匠心,帶有明顯的禹城特色。
四、傳統戲劇
禹城市傳統戲劇較少,目前傳承較好的是從梁家鎮楊官營村小調發展而來,特色濃郁的一勾勾,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五、曲藝
流傳於禹城市的曲藝有山東琴書和山東快書,其中山東琴書影響較大,梁家鎮劉明太自編自演的山東琴書膾炙人口,深受群眾喜愛。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競技
禹城市傳統體育、游藝與與競技比較豐富,初步調查50多項,目前傳承較好的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蹴球、押加、摔跤和丟沙包、抓子兒、跳皮筋、走四字、跳房子、藏摸呼、踢毽子、翻繩、打尜尜等簡單易行、充滿樂趣的民間游戲。
七、傳統美術
禹城市傳統美術初步調查有4項:剪紙、大禹花飾、迴文書法和烙畫。大部分是手工製作,有些則融入了現代元素,如大禹花飾等。
八、傳統技藝
禹城的傳統技藝項目較多、分布廣泛,初步調查有30多項,目前傳承較好的是扒雞製作工藝、回族八大碗、清真蜜食、老盧家泡子糕、房寺燒餅、條編、柳編、草編、葦編等。這些傳統技藝涉及生活、生產工具、喜慶用品、玩具製造、飲食製作等多種門類,大部分為手工製作,工藝精巧、結構獨特,體現了禹城人民的智慧和水平。
九、傳統醫葯
禹城市的傳統醫葯初步調查有15項,其中群眾比較認可,有一定影響國的項目是楊氏整骨、郅氏正骨、王氏痔瘺治療醫術、南街燒燙傷治療醫術和偏方、良方等。今後,我市將聘請相關專家對這些項目進行再次考察和審核,確保其客觀性和科學性。
十、民俗
民俗主要分為生活習俗、節日習俗、婚喪習俗、祭祀習俗、信仰習俗和民俗活動等。
節日習俗主要包括春節、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寒食節、除夕等,回族的節日包括開齋節、宰牲節、蓋德爾夜、古爾邦節等。
此外,生活習俗主要包括服飾、飲食、住房、禮儀等方面;信仰習俗有伊期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婚喪習俗方面,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這些民俗作為一種特殊的載體,存活在現實生活中,對了解臨禹城民眾的生活習慣、倫理觀念、價值原則、思維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漢槐冢為1800多年前東漢一王侯的墓葬。墓內呈「サ」字形,兩門13室,拱券式和覆斗式相結合的墓葬。出土器物40餘件,其中12蓮燈為稀有文物,現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存展。另有五銖錢22枚和銀鏈一段等文物。因冢上有一株千年古漢槐而得名。
禹王亭博物館位於禹城市區西北3公里處,佔地136.5畝,於1997年建成對外開放。該公園由一個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內有禹王大殿、東西配殿、鍾鼓樓等)、具丘遺跡、禹王亭和人工湖組成。其結構新穎、緊湊、氣勢恢弘,古樸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門,門上方為清朝乾隆皇帝題寫的「禹王亭」手跡。
拾階進入山門,有寬6米,兩旁栽種著松柏的南北甬道,甬道南端東側矗立著一石碑,上面刻著重修禹王亭記碑文;甬道南端西側,立有兩塊石碑,刻記著重修禹王公園捐款單位名稱和捐款個人姓名。院落北部東西兩側,各建有11間古式配殿;甬道北端即是一座明清建築模式的禹王大殿。大殿佔地300餘平方米,西闊為5開間、重檐、歇山、九脊頂,總高度為16.7米,長25.4米,進深15米。
大殿正門上方、兩檐之間設「禹王殿」鎏金匾額,門兩側立柱有楹聯一幅,琉璃瓦頂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殿內正中塑禹王坐像一尊,高約6米,背後塑玉女手持風扇侍立兩旁。大院落北門外系「具丘山」(南北長45米,東西寬50米,高8米)。據舊志記載:「大禹治水時曾築此丘,以觀察水勢」。明、清時於土丘上建禹王亭。後年久失修毀之,土丘上建築物盪然無存。土丘之上現長滿雜草樹叢。1974年山東省、德州市考古人員,曾來此考察,發現有灰土層,並揀到單孔石鏟、蛋殼殘片、石斧、陶彈丸、陶紡輪等古代文物。經山東省博物館鑒定,這些文物為龍山文化遺物,具丘屬「龍山文化遺址」。
1995年,市委、市政府投巨資修建禹王公園時,在緊臨「具丘山」的東北側,用土堆成高15米的大土丘,周圍用水泥框架塊穩固,在土丘南側用條石修築了64層台階到達其頂部,在土丘頂部建築了高8米,呈八角形的古式亭閣,曰為「禹王亭」。該亭由16根朱紅立柱擎頂,木製頂壁四周,繪畫著大禹治水的故事,整個「禹王亭」恢弘壯觀。人們立於亭內,一可觸景生情,緬懷禹王治水功績。二可眺望禹城市容,目睹四周農村田園秀景。禹王亭東南側,開挖有水面面積25畝的「禹王湖」,水深2米,清澈見底,四周垂柳點綴著湖景秀色。2000年
禹城人民公園地處禹市新老城區結合部,公園東臨貫穿老城南北的主要交通幹道——通衢路,南臨文化街和洛北沿河綠色長廊,安居小區與公園南側正門遙相對應,公園周圍地勢開闊、環境優雅,其位置優勢得天獨厚。公園總計佔地17公頃,其中水面佔55%,其性質為以水上游賞型的自然風景園林為主,並適當開發其它文化娛樂活動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組景按照遠眺近賞、主次有序、水陸兩便的要求規劃設計了24處景點,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公園正門採取了仿古牌坊樣式,「人民公園」四個字由山東省省長王玉璽同志題寫。園內總計種植各類苗木28000餘株,搭配曲尺狀的大型湖面,風光怡麗。園內還建設了兒童樂園,恢復了一步兩眼井的歷史遺跡等,是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希望有用
⑧ 一勾勾的劇種簡史
「一勾勾」,是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稀有漢族戲曲劇種之一。
「一勾勾」的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的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名。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這是因為以後歌者日眾,人才輩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眾歡迎。於是就有「××聽到××唱,餅子貼到門框上」之譽了;餅子是該向鍋里貼的,可一聽到動聽的「一勾勾」走了神了,卻貼向門框上去了。這是說它象勾子那樣,把人們的神魂一一勾住不放,因而產生了這個名稱。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那裡有「四弦劇團」聽起來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語音和豫劇影響,特別是白口。
「年青時常看這戲,俺這里有個小班,就是從山東請來的教師。好幾十年沒撈到看了……」這顯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聽起來與「一勾勾」也似有血緣關系。
這個劇種是在民間業余演出中發展起來的。演員來自農民,演給農民看,農忙時幹活,農閑時演出;演的是生活小戲,唱腔、音樂並茂,通俗易懂,自然帶一種農民的朴實、痛快,大手大腳的痕跡。各地農村都有過業余劇團。終於,1959年在中央提出的挖掘地方古老劇種的精神指導下成立了「臨邑縣一勾勾劇團」,對這個新鮮事物,縣委、縣府都很支持,派了文化幹部,後來還委任了團長;由「三十二壇醋」焦連琨任業務團長;聘請了文科、武功教師,自農村招收了一批學員;濟寧一批青年也來加入,從此練功、排戲、演出,活躍在農村,曾多次參加專區(惠民、德州)會演,有傳統節目,移植節目和現代劇目。後來電影演員崔文順回鄉支民,被聘為化妝師,逐漸壯大起來。1964年,代表德州專區赴「山東省地方戲曲會演」,於山東劇院演出了自編劇目《紅梅》以後,更輾轉魯南、膠東、魯北、滄南各地巡迴演出,極一時之盛。1965年,毛收入競達專區上乘。
值得回憶的是這個劇團的團風,是非常正派的。演員是農村來的青年,他(她)們樸素敦厚,要求上進,虛心學習,努力煉功;教師雖都不是名演,卻待人誠懇,認真教練;上下一致,對上服從領導,對同志互相團結,互助互學,不計待遇,艱苦樸素,一心向團。上下雖只有三十二個人,互相配合,有時書記、團長、勤雜人員都互替上場;大燈光,大布景,不論製作、演出,台前台後,自動而有紀律地忙個「馬不停蹄」(簡直是「戰斗」),這種艱苦而無怨言,集體合作工作作風,是上述短時期內取得若多成績的根源。 「一勾勾」的伴奏樂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後來充實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頭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導板、甩板(也叫「砍頭橛兒」);
「一勾勾劇團」,在「文革」中被砍掉了。但,這個劇團的曾經存在,並擁現過一些唱出特色的演員,至今仍使人不能忘懷,一些演員有的逝世,有的轉業到別的部門去工作了。已故的二人,「三十二壇醋」的唱腔,虛實相濟,輕重回逗,如噎如吐,真假嗓出現的很有分寸;張洪學操板胡,勾勾作響,時歇時動,很有劇種特色。仍住梆子劇團的李富元,唱、作俱佳。他的嗓音寬厚宏亮,很有表現力;作功動輒入戲,或莊重,或詼諧,無往不響,尤其在現代戲里,他的表演帶著濃重的民間味,富有生活氣息;已轉業五金廠的巨野宋玉珍,她的嗓音醇厚敦實,由真聲轉假聲時,三腔(頭腔、鼻腔、胸腔)共鳴,還帶一種喉音,聽來深沉雋永。她可以代表南派。已轉業濟陽文化館的德平龍傳英,她有一種適合這個劇種的特殊嗓音,雖然以此去唱梆子,那是不可設想的,來唱一勾勾,卻是難能可貴的了。她的音色優美,音質堅實,真聲度假聲自然,婉轉流暢,勾勾呼呼,惹人愛聽;身段活動自然。她所演出有傳統劇目《王小趕腳》 ,唱、白、作、逗,很富有民間特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劇種,齊河、禹城、臨邑三縣交界處,至今不失流傳。禹城有個業余劇團,有先前的老藝人,帶一些青年,農閑時也邀請一些專業人員,不時演唱一回。
一勾勾,是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稀有劇種之一。發源於山東禹城、高唐一帶,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礎上發展而成;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梆子戲的影響。據老藝人傳說,這個劇種始於明末、盛於清代、民國。
關於一勾勾名字的來源有兩個版本:一是說一勾勾的名字來自一謳吼。由於一勾勾的唱腔中帶有一謳或一吼,演唱中一謳吼、一謳吼的,時間長了人們就把它說成了一勾勾。另一個版本則說:一勾勾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朴自然、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把人們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來。
一勾勾的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的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名。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這是因為以後歌者日眾,人才輩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眾歡迎。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那裡有四弦劇團,聽起來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語音和豫劇影響,特別是白口。西北則流入河北交河一帶。1964年本團去演出,發現天天有三個老年人頂著小雨從鄉下趕來看戲,問他們則說:年青時常看這戲,俺這里有個小班,就是從山東請來的教師。好幾十年沒撈到看了……這顯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聽起來與一勾勾也似有血緣關系。
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這種深受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十分重視,上世紀50年代初組織了第一個一勾勾劇團,共十餘人。1956年,臨邑縣興隆鄉四音劇團參加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西秦》 ,獲展覽演出紀念獎狀。1959年10月,臨邑縣一勾勾劇團成立,老藝人焦連琨(藝名三十二壇醋)任團長,培養出一批學員。1964年,該團參加全省革命現代戲會演,演出《紅梅》 。文化大革命中,該團被撤銷。1971年與臨邑縣河北梆子劇團合並,成立京劇團,至此臨邑縣一勾勾劇團宣告結束。80年代末,在臨邑、禹城、齊河一帶農村,仍有業余劇團演出 。
⑨ 商河鼓子秧歌的簡介
商河人民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年復一年,世代相續,血汗滋潤了土地,勞動改變了一切,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艱難歲月里,鑄就了勞動人民刻苦耐勞、勇敢剛直的性格,人們飽經磨礪而不甘自餒,在這蒼涼浩瀚的魯北平原上,生於斯,長於斯,歌哭於斯,發展了生產,創造了優秀的漢族民間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所謂秧歌,它是漢族民間歌舞的統稱,但必須以舞為主方稱秧歌。早在建國初期,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他們發現商河的民間歌舞豐富多彩,五十年代末山東的專家根據全省情況,篩選出商河、膠縣、海陽三縣的民間歌舞統一定名為山東三大秧歌,即商河鼓子秧歌、膠州秧歌和海陽秧歌。當時商河民間歌舞形式很多,有傘鼓舞、花鞭鼓、鳳陽花鼓、花棍、採茶、小車、大頭、高蹺、信子、龍燈、獅包、燈官、虎牛斗、荷花燈、獨竿橋、二人轉、旱船、跑驢、趕腳、行車、馬叉、前場、撮擂子、背媳婦、搖葫蘆、打杈、哈哈等三十餘種,其中「傘鼓舞」的舞蹈形式最完整,文化內涵最深邃,就重點挖掘整理,並逐漸把「鼓子秧歌」作為「傘鼓舞」代名詞,叫的人多了,習慣成了自然。鼓子秧歌是山東北部地區流傳極為普遍的一種大型廣場舞蹈,也是廣大農民慶祝豐年、歡度新春的一種漢族民俗活動。它廣泛流傳在以商河縣為中心的惠民、樂陵、陵縣、陽信、濟陽、臨邑、平原、禹城等縣市。據本世紀50年代調查,商河縣978個自然村,就有724個村有鼓子秧歌隊。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日前後,從村莊到城鎮,到處可以聽到震耳欲聾的鑼鼓聲,看到追隨圍觀秧歌表演的人群。在秧歌場里,祖孫三代共舞,屢見不鮮,可見其流傳之廣,普及之深。
鼓子秧歌因其人數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強悍遒勁,場陣磅礴恢宏,既寓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感,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被譽為「民族民間文化的奇葩,齊魯文化的驕傲」,「是我國漢族男子舞蹈陽剛之美的集中表現,是舞蹈文化的瑰寶」,「在全世界范圍的民間舞中也是極為少見的」。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東省和濟南市參加全國民舞大賽,五次獲最高獎。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參加了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在天安門前的演出活動,盛譽海內外。
⑩ 山東的三大秧歌
鼓子秧歌、海陽秧歌、膠州秧歌。
1、鼓子秧歌:流傳在黃河下游的濟陽、商河、陽信、惠民、無棣等縣,在風格上可說與黃河中游陝西、甘肅、山西的鑼鼓一脈相承。參加舞蹈使用的道具分別為綢傘、圓形鼓、雙棒、綢巾。
2、海陽秧歌:流行於膠東半島的海陽、萊陽、乳山等縣市,以海陽市最盛,幾乎村村都有秧歌隊。海陽秧歌角色眾多,整個舞隊由單人舞,雙人舞,多人舞組成。
3、膠州秧歌:起源於膠州城北部的東小屯村。當年,村裡有馬、趙兩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農閑共同到周圍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多在大年正月表演。
(10)山東禹城有哪些民間藝術擴展閱讀
山東秧歌的影響意義:
1、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
2、秧歌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
3、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東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