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哪兩種
中國戲劇(China Drama) 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拓展資料: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是由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
「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通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㈡ 粵劇屬於戲曲里的一種嗎
是的,粵劇屬於戲曲的一種。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等粵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凈、丑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台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著粗獷質朴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
粵劇演員的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說話的聲調,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採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調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階來分類,也會以聲音特色來分類。大喉是使用粗獷聲音。同時,粵劇也會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獨特唱腔,例如來自福建的廣東南音、木魚、廣東的本地民謠粵謳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稱身段,即身體表演。當中包括手勢、台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須功、水發、抽象表演和傳統功架。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詞。用說話交代情節、人物的思想感情。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發、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
㈢ 戲劇有哪幾類
戲劇有8類,具體如下:
1,越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全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在周恩來的指示下,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被用來招待外賓,獲得了廣泛的贊譽。是影響最廣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漢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湖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俗稱「二黃」,又有「楚劇」、「漢調」兩種叫法。它為湖北主要的戲曲劇種。
3,晉劇,漢族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外省稱之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於山西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
4,豫劇,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
5,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漢族戲曲之一。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聲譽。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秦腔,中國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成熟於秦。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評劇,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㈣ 為什麼說川劇是一種綜合藝術
川劇是一種綜合藝術。這句話的含義就是說,在川劇這個藝術整體中包含著多種藝術因素,川劇是多種藝術因素的綜合。
話劇中主要是通過生活化的文學語言寫成的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和展開故事情節的,一般來說在話劇中既不歌也不舞;歌劇中劇情的展開則主要是通過人物的歌唱進行的,基本沒有舞蹈的語匯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表現戲劇的情節。
而川劇反映題材廣、塑造人物多,號稱擁有數千出劇目。
其中部分劇目把川劇表演藝術程式唱、念、做、打各種表現手段有機地綜合在一起,賦予了它們極高的觀賞價值。歷代川劇演員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造、錘煉的高超技藝或「絕招」,為原來並不十分突出的劇目增輝添色,使大多數傳統劇目唱、念、做、打的綜合性得到充分發揮。當川劇表演程式的各種手段集於演員一身,為塑造某個角色服務時,它的功能與作用,尤其發揮得淋漓盡致。
㈤ 京劇,越劇,粵劇,川劇有什麼不同
1,京劇是國粹,由皮黃、西皮、二黃構成。是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漢劇、弋陽劇、亂彈劇、崑曲相融後成為京劇。臉譜製作規范,一個人物只有一個代表臉譜。紅色代表忠義,黑剛毅,藍殘暴,白奸詐。分生、旦、凈、丑四個行當。主奏京胡與二黃。服飾素雅,化妝比粵劇稍淡。總觀端莊大方。
2, 川劇為四川地方戲,是崑曲、高腔、胡琴、彈戲、與本地燈腔結合而成。是明末清初時大量移民進入四川後,綜合成南方的婉轉抒情和北方的高亢激越,很親民化。臉譜限制較少,所以發展得更加生動多變,外觀跟京劇臉譜相似,其區別非內行人看不出來。
3,越劇為浙江嵊縣地方戲,吸收了話劇崑曲,多演出才子佳人的內容,聲調婉麗動聽,長於抒情。主奏二胡。
4,粵劇為廣東地方戲,為外來崑腔、皮黃、梆子、高腔與本地給合而成。現流行於兩廣港澳東南亞加拿大美國。主奏高胡。分為平喉、子喉、大喉。平喉相當於京劇小生與老生,聲腔富有磁性,子喉尖銳高亢。服飾華麗化妝很濃。
㈥ 戲曲的種類是什麼
戲曲的種類是:
1、越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全國第二大劇種。
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漢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湖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俗稱「二黃」,又有「楚劇」、「漢調」兩種叫法。它為湖北主要的戲曲劇種。
3、晉劇,漢族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外省稱之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於山西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
4、豫劇,是發源於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
5、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漢族戲曲之一。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黃梅戲的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聲譽。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秦腔,中國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成熟於秦。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
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川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
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㈦ 各地方戲的劇種分別是什麼
分別有:崑曲、京劇、豫劇、評劇、越劇、黃梅戲、粵劇、柳琴戲、藏戲等。
1、黃梅戲
黃梅戲是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帶,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
清道光前後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以演唱「兩大戲」、「三小戲」為主的民間小戲。後吸收青陽腔和徽劇的音樂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音樂,演出了大戲。
黃梅戲的主要唱腔,大戲有平詞、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戲多用各自獨立的唱腔。由於在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長期流行,用當地方言講唱,形成了獨特風格,所以曾被稱為「懷腔」。
2、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戲曲之一。粵劇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
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據說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俗稱:白話),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3、柳琴戲
柳琴戲是江蘇省和山東省主要劇種之一,分布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廣大地區,因其唱腔有拉魂動魄的魅力,故民間一直稱其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樂器「柳葉琴」,始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在發展過程中,融匯了當地的民間音樂及毗鄰地區的劇種音樂,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備唱腔體系,內容豐富多姿,腔調高亢華麗為觀眾鍾愛,百聽不厭。
4、越劇
越劇,是中國五大戲曲種類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越劇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江南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初步統計,約有280多個,業余劇團更有成千上萬,不勝統計。
越劇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當為流傳最廣之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藏戲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
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㈧ 中國各大戲曲及代表作
1、崑曲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大學為崑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
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2、墜子戲
墜子戲始稱「化妝墜子」,起源於中國曲藝、戲曲之鄉蕭縣。以曲藝墜子的曲調為基礎,吸收京劇,豫劇的一些表演方法,有單唱、對口唱、多人分唱;唱腔流暢婉轉,詞句通俗易懂,為群眾喜聞樂見,流傳很廣,大江以北,長城內外,均有它的足跡。是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墜子戲是在1961年春,墜子劇團進京匯報演出時,在中國劇協和中國戲曲研究院聯合組織的座談會上,田漢提議將化妝墜子改名為「墜子戲」。2008年6月7日,河北省深澤縣、 安徽省宿州市聯合申報的「墜子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698 Ⅳ-97。
墜子戲的初期劇目,多由墜子書中的中、長篇傳統書目改編而成,故多連台本戲。如《海公案》、《劉公案》、《回龍傳》、《大宋金鳩計》、《絲絨計》、《雙金線》、《雙合印》、《王清明投親》、《二度梅》等。劇本多用唱詞敘述劇情,念白不多。
唱詞一般為七字句、十字句。六十年代之後,墜子戲從其它劇種移植了一批優秀古裝戲,也排演了一些新編歷史故事戲,如《審誥命》、《楊金花奪印》、《花木蘭》、《秦香蓮》、《蝴蝶杯》、《楊門女將》等。
墜子戲也能較好的反映現代生活,五十年代後期,墜子團都積極地創造和排演了現代戲,在觀眾中留有印象的劇目是《白毛女》、《血淚仇》、《黨的女兒》、《奪印》、《會計姑娘》、《風塵遺恨》、《大路朝陽》、《紅旗譜》(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的五本連台戲)、《新芽吐秀》等。
3、粵劇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廣東、廣西兩省和港、澳地區,在國外操粵語的華裔聚居區也時有演出 。
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繼承了民間傳說、京劇昆劇等著名劇目,加上唐滌生所創作的劇目,使著名粵劇非常豐富。由於部分劇目受到非常喜愛,隨著新媒體的誕生,這些著名粵劇被拍攝成電影、電視劇、話劇,甚至音樂劇。
例如任白戲寶《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花田八喜》《香羅冢》《紅了櫻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紅》《紅樓夢》《三笑姻緣》《白兔會》《桂枝告狀》《竇娥冤》(又名《六月飛霜》或《六月雪》)。
由徐子郎編劇的《鳳閣恩仇未了情》和《無情寶劍有情天》、源於唐代傳奇小說《柳毅傳書》,源自晉劇著名傳統作品《醉打金枝》(編劇:蘇翁),《秦香蓮》、來自神魔小說的《鏡花緣》、《花蕊夫人》,還有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梁祝》。
4、淮劇
淮劇,又名江淮戲、淮戲,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今江蘇省淮安市以及鹽城市裡下河一帶,發祥於近現代的上海市,現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區。
清代中葉,在淮安府(今鹽城市和淮安市)和揚州府兩地區,當地民間流行著一種由農民號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稱之為二可子,僅以竹板擊節。
淮劇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之後,又受徽戲和京劇的影響(稱為徽夾可),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了淮劇。2008年6月,上海淮劇團、 江蘇省鹽城市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5月,江蘇省淮安市、泰州市聯合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准被擴展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早期的淮劇有生活小戲《小打瓦》、《種大麥》、《大補缸》、《磨豆腐》、《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內容簡單純朴,語言詼諧風趣,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大戲則有「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七十二記」(以各種傳奇故事而定名)。
它們有實詞和專有曲調,有一定表演程式,並有生、旦、凈、末、丑等角色的分行,已初具戲劇的形式。其內容多為反對暴政,抨擊見利忘義,歌頌男女之間的真摯情愛。同期,還曾出現過根據真人真事編演而成的「四大奇案劇」,即《丁黃氏》、《急拿王兆》、《葯茶記》和《鴨湯記》。
幕表連台本戲始於20世紀20年代,曾盛行一時,主要有《楊家將》、《岳飛》、《飛龍傳》、《日月圓》、《安邦定國志》、《封神榜》、《七國志》、《孟麗君》、《鄭巧嬌》、《乾隆傳》、《彭公案》、《施公案》等。這些劇目大多根據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改編,有些劇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來,成為後來淮劇的保留劇目。
20世紀40年代前後,出現了本頭戲《三女搶板》、《舍妻審妻》等,並延續至今。
5、川劇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分小生,須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賣畫拍門》、《裁衣》、《武松殺嫂》、《馬房放奎》、《五台會兄》、《花田寫扇》、
《白蛇傳》、《柳蔭記》、《御河橋》、《燕燕》、《紅梅贈君家》、《王熙鳳》、《夫妻橋》、《江姐》《田姐與莊周》、《紅樓驚夢》。
《山杠爺》、《劉氏四娘》、《目連之母》、《文成公主》、《激流之家》、《青春涅槃》、《慾海狂潮》、《紅梅記》、《黎明十二橋》、《歲歲重陽》、《馬前潑水》、《塵埃落定》、《薛寶釵》。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
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㈨ 川劇是國粹嗎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川劇的名稱,始見於清末民初,當時叫川戲,後來統稱川劇。這雖然只有八十多年,早在明代即有戲班在省內各地演出。川劇史家、藝術家們談到川劇的源流沿革。--引自網路
對於川劇的歷史文化發展至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個蓋棺定論的結論,歷史書籍當史歷史書籍當中,對於川劇的記載也很少見,目前為止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後期,在明清時代出現一段發展高潮,現代成為四川地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的戲種,這是一個尚待繼續研究探討的學術問題。
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是川劇的五種聲調唱法,大部分川劇都包括了五種唱法,只是唱法主要角色有所區別。獨特的唱腔唱法和四川方言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戲劇種類,在音樂節奏和腔調上充滿了豐富多彩的變化。
在川劇的歷史文化發展當中,還加入了很多其他不同元素,豐富川劇的內涵和人文意義,在不同程度上處於一直進步,一直創新的狀態,所以才能成為至幾百年來保存下來的優秀劇種。曲牌數量眾多,形式復雜,富於變化,沒有嚴格的規定就是最好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