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有哪些文化習俗
「武氏正骨法」是一門傳統中醫骨傷科療法,源於清末,迄今已有百年歷史。
上黨二簧,又稱上黨皮簧,當地稱其為「土二簧」,為西皮與二簧之合稱。它是一個集南北獨具藝術特色的地方劇種。
土沃老花鼓是傳統的群眾藝術表演形式,距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清代至民國的產生、形成期,建國初至「文革」期的成熟、興盛期。
澤州秧歌是一種流行於晉城市全境的漢族戲曲劇種。因境內古稱澤州而得名。又因發源於高平東部,也稱高平秧歌,陵川人稱州腔秧歌,此外還有干板秧歌等稱呼。
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頭南村,潤城鎮之上伏村,自古即在「九九重陽」這天同時舉辦廟會。以皇城村為核心區域,波及陽城全縣及澤州、沁水兩縣部分地區。
⑵ 晉城的社火是什麼
回答如下:
除重大活動外,每年元宵節是鬧社火的固定時期。每到此時,城鎮鄉村都要在主要街道和廣場掛彩燈、搭綵樓彩台、裝彩車,進行各 種演出和街頭文藝表演。
舞龍、舞獅、拋綉球、抬花轎、民間八音會吹奏、鑼鼓大賽、晉劇、秧歌、小戲演唱等各種傳統民俗藝術活動競相登台,場面是人山人海、燈火輝煌。豐富多彩的節目將把遊客帶入鄉土氣息十足的文化氛圍中。
相關介紹:
社火,在晉城又叫耍故事、鬧紅火。作為文化大市,晉城的文化遺產豐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晉城先民流傳下來許多各式各樣的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活動,其中不少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平九蓮燈、陽城縣跑旱船扛樁,陵川縣的花棍舞和鑼鼓……每一個社火,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社火,都是一段民俗傳承。
每年正月十七,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都會舉辦祭祀祖先神靈兼娛人娛己的鬧社火項目,晚上還有散路燈、打鐵花、八音會等娛樂活動,而歷史最悠久、傳承最完好的要數「街道士」巡遊了。
有的社火項目已經在人類文明的進步中被賦予了新的內容,澤州縣大陽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鬼扳跌」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經不僅僅是「送鬼王」習俗,而是演變成了一種內容健康、形式活潑、生動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的年俗。
大陽「二鬼扳跌」的第六代傳承人常國孩今年78歲,學藝其祖父和父親,一演就是60多年,為了不讓這項非遺失傳,老人現在已經教了20多個徒弟。
「二鬼扳跌」由一人表演,通過腿、背、臂的活動,展現出扳、跌、滾、躍等動作,給人以兩鬼打鬥扳跌的喜劇效果,妙趣橫生,實際寓意是「義」「利」紛爭,隱喻從義中取利的觀念和做人的原則。
每年「兩節」期間,前來觀看「二鬼扳跌」表演的遊客絡繹不絕,叫好、鼓掌聲不斷,大家在熱鬧的耍樂中感受著節日的歡樂。
社火耍完了,年才能算過完了,然而過年的氛圍還縈繞在人們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似乎閉上眼還能聽到咚咚鏘鏘的鑼鼓聲,看到花花綠綠的社火隊伍……
⑶ 山西的民間藝術是什麼
山西的民間藝術是:
1、剪紙
山西剪紙是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剪紙在山西是一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就是為民眾給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人們代代相傳,年深月久,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上、藝術表現上較為完整和成熟風俗。
⑷ 你知道那些民間藝術,簡單的介紹一下
風箏
風箏起源於中國,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早期風箏主要是用在軍事方面的,從晚唐開始逐漸被當成玩具使用,現在中國的風箏一部分還出口日本、朝鮮、歐洲等國家。
舞獅子
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樂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木偶
木偶戲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 中國的木偶戲興起於漢代,至唐代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戲。宋代是我國木偶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木偶的製作工藝和操縱技藝進一步成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木偶戲已流行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的南方各省區木偶戲更為繁榮,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說。清代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流行范圍廣,而且演出的聲腔也日益增多,出現了遼西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邵陽布袋木偶戲、高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石阡木偶戲、陽提線木偶戲、泰順葯發木偶戲、臨高人偶戲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為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葯發木偶五種
⑸ 山西特色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山西特色民族活動有蒸年糕,掛燈籠,在喜慶的節日里,表演節目,走鄉串戶,你迎接新年的熱鬧景象
⑹ 晉城的文化藝術
晉城古稱建興、建州、澤州及澤州府等,是華夏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優美的自然風光,久遠的歷史文化遺存,造就了晉城獨特的太行山水風情。境內自然風光旖旎,文物古跡遍地;同時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得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在此生長,賦予晉城「生物資源寶庫」之稱。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晉城現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結構古建築,如皇城相府、古村郭峪、柳氏民居等。此外,蟒河景區、王莽嶺景區為這座古城增添了一分活力。悠久的文明賦予了晉城豐厚的人文遺產。晉城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處、省級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12處,文物總量6767處。既有古人類遺址、古寺廟、古碑刻、古名人墓葬,又有古戰場、古民居、古書院和革命紀念地等。更讓人引以為榮的是晉城現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結構古建築,其約佔山西省同時期木結構古建築的2/3,佔中國同時期的1/3,幾乎超過南方同時期古建文物遺存的總和。
澤州鼓書
是由晉城沙石堡馬振盛(1925—1971)、葦匠徐廷榮(1907—1990)在外學習的鐵板鼓書、鋼板鼓書和晉城四弦書結合形成的。它與《四弦書》的坐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表演形式上更加多樣活潑。如走唱、伴舞等。澤州鼓書流傳於晉城市所轄周邊縣(區),經過了上百年的傳承發展,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演唱風格,深受晉城市人民群眾的喜愛。2009年,澤州鼓書被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澤州四弦書
是以四弦(四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形成年代無文獻資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四弦書的藝人,是清光緒年間犁川盲藝人程天和(約1872-1932)。據此推知,澤州四弦書至遲在清代光緒年間之前即已形成,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歷史。
晉城剪紙和磚雕木雕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晉城剪紙以磁性剪紙為代表 ,晉城磚雕工藝精美、多姿多彩,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在晉城古廟宇、古村落當中,人們常可以看到許多造型優美的磚雕,磚雕是由石雕、木雕等手工藝發展而來的,由於它比石雕容易雕刻,又比木雕耐腐蝕,所以被廣泛的運用於中國傳統的建築上。
晉城民間藝術和傳統製作工藝
民間藝術有布老虎、剪紙、刺綉、磚雕、麵塑等。還有古老的傳統製作工藝,如:陽城生鐵冶鑄技藝、陽城焙面娃娃、大陽手工制針業、高平黑陶工藝等等。
晉城打鐵花
打鐵花,是晉城市一項傳統的民間表演藝術,打鐵花需要架起化鐵水的熔爐,倒進煤炭,用鼓風機吹,待通紅的爐火燒起來。2011年4月18日,晉城打鐵花習俗入選山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圍棋
晉城是圍棋之鄉,晉城市陵川棋子山是世界圍棋重要發祥地,相傳上古時期,堯帝為教育自己的兒子丹朱,在棋子山發明了圍棋,教丹朱從中學習治國治軍之道。圍棋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智慧的追求。2008年舉辦了第一屆晉城國際圍棋文化節,2009年舉辦了第二屆晉城國際圍棋文化節,2011年舉辦了第三屆晉城國際圍棋文化節。
⑺ 山西民間藝術有哪些
山西民間藝術:
1、蒲劇
蒲劇因興於山西南部的蒲州(今運城永濟),故稱蒲州梆子、「亂彈」等,流布於山西、陝西、河南、甘肅、青海等地區。其特點是「滿口疾呼很奔放,河曲野嘯起回浪,生旦凈丑有區別,悲壯激越音流暢」。在蒲劇藝術發展過程中,曾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劇目和演員,如臨猗人郭寶臣(1856—1918),世人贊其「聲滿天地」「無字不響」,有「慷慨悲壯之雄風」。
2、晉劇
晉劇產生並活躍於山西中部地區,人稱「中路梆子」,也稱「山西梆子」。晉劇是蒲劇北上後吸收了中部地區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等藝術形式的腔調和打擊樂等表演元素而形成的,在語音、唱腔等方面都進行了改良,變成了既高亢激越又清新委婉的風格。清中後期,晉商的發展壯大使晉劇沿著商路向外發展,在蒙冀陝甘寧青等地均有廣泛的傳播。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於山西北部地區而得名,省內稱「北路戲」或「上路調」。早期的北路梆子和晉劇一樣,是蒲劇北上與當地語言和民間藝術融合起來發展形成的新劇種,舒展剛健的風格是其特色。北路梆子形成時間約在明末,流布於晉北、內蒙古以及河北張家口、蔚縣等地。清咸豐年間至20世紀30年代,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時期,班社眾多,名家輩出。
4、民間社火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來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5、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演奏者情態激奮,忽而拋鑔亮相,忽而懷抱金瓜,十八般武藝引人入勝,表演起來鼓聲如雷、粗獷豪放;鈸音清脆、盪氣回腸;鑼鳴鏜鏜、排山倒海,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富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精神,有著「天下第一鼓」的美稱。
⑻ 晉城剪紙的介紹
晉城剪紙,是山西省晉城地區漢族民間藝術之一。晉城剪紙以磁性剪紙為代表,在全國獨樹一幟。山西民間剪紙的風格,因地域環境、生活習俗、審美觀念的木同,各地剪紙又有差異
⑼ 山西民間藝術有什麼
威風鑼鼓,平陽木版年畫,霍州麵塑,浮山剪紙
⑽ 山西當地特色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1、戲曲
山西省的地方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中國戲曲舞台上佔有重要地位。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是山西地方戲曲的四大支柱,稱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異枝,一脈相承,為梆子腔的正宗。積淀並代表著地方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反映著地方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