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長治的民風民俗
長治過年習俗:
每逢年節,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備一捆穀草或乾柴,初一五更點燃。熊熊的火光揭開了年節的序幕。長治,古稱上黨。神農嘗百草、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等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神話傳說均誕生於此地,被譽為中國的"神話之都",由此這里的"年"民俗也格外獨特。在長治的大多數農村,大年初一人們起床很早,第一件事就是點年火。相傳古時候,有一種怪鳥叫九頭雉雞。每到大年初一,就會飛出四處覓食。
九頭雉雞頭部破爛,不斷滴血,血滴在哪裡,哪裡就遭殃。後來,人們發現九頭雉雞十分懼怕火光,於是就用燒柴火的辦法防禦它飛來。久而久之,形成了燒年火的習俗,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在這里,每逢年節,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備一捆穀草或乾柴,初一五更點燃。熊熊的火光就揭開了年節的序幕。
(1)長治哪裡有哪些民間藝術呢擴展閱讀
其它民俗: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400萬人,省內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
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於臨汾地區的一種集體敲擊表演,得名於鼓手錶演時展示的各種勇猛姿態。它常常在慶祝農歷新春,豐收,群眾遊行和其它歡樂的場合表演。威風鑼鼓最早據說是在古代堯帝時期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堯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們的父母時,堯所在的部落的人們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當她們回來時,她們村的人們也以同樣的方式歡送她們。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一種習俗。許多大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鑼鼓隊。
Ⅱ 山西民間藝術有什麼
1、威風鑼鼓。威風鑼鼓在臨汾地區流傳甚廣,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
2、晉南花鼓。晉南花鼓是流傳在山西南部黃河岸邊萬榮內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
3、皮影戲。皮影是一種民間傳統的小戲,在表演時,以驢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便成皮影戲;加上說唱和靈巧的操縱,使影像產生妙趣橫生的戲劇效果。
4、炕圍畫。山西許多地方的人都很重視美化睡炕和居室的牆壁,因而產生了豐富多彩的炕圍畫。
5、刺綉。刺綉在山西農村頗為普遍,各地的綉品風格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6、絳州鼓樂。新絳縣,鼓樂是民間文藝活動的主要內容,更是當地社火活動中的最流行的節目之一。
7、懷仁旺火。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
8、山西剪紙。他們飛剪走紙,將自己的情思、才華和美好的心願都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紙中,構成了特有的地域習俗與人文心態。
Ⅲ 長治的藝術文化歷史(如上黨梆子等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1.起源
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它發源於今長子一帶。雖名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五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省內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黨梆子是一個古老的劇種。有人說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現,尚未發現史實根據。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崑曲:陽城縣上伏村大王廟戲台,有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順班演出題壁,所唱《春燈謎》、《恩口口》、《雙包計》均系崑曲或弋腔劇目。據在此後寫下的40餘條康、乾間的舞台題壁來看,至遲在18世紀中葉,上黨梆子已經是一個擁有五種音腔的成熟劇種了。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書的《潞安府志》卷八記有長子縣知縣王巨源曾禁「喪葬演戲」一事,稱「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奉嚴禁,用者漸少」。這說明18世紀上黨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已相當頻繁。另外,乾隆年間已有山西澤州羅戲和黃河以北卷戲的戲班,以及由梆、羅、卷戲組成的三合班在開封城內活動的記載(見清李綠園《歧路燈》)。正是這種"三合班"演變形成為多種聲腔的劇種。
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職業班社是晉城的「鳴鳳班」。據晉城縣青蓮寺殘碑記載,一個演唱上黨梆子的鳴鳳班,成立於乾隆五十年(1785)前後。這個鳴鳳班是現在確知的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班社,一直延續到1945年晉城解放。晉城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餘年矣。」 據說,在明朝末年,陽城縣有一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的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翱鳴的共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一個叫為「鳴鳳班」。1959年發現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鳴鳳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書寫的演出劇目單,並列23出戲,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 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一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格、旋律,並培養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員。
上黨梆子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兩大流派。「州底」派流行於原澤州府管轄的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鳴鳳班」及後來的高平「三樂意」(俗稱東宅戲)、「萬億班」都屬此派,晉城的鳴鳳班穩居魁首,後來高平的三樂意、萬億班都曾稱雄一時。它的特點是比較穩重委婉,抒情性強。「潞府」派流行於隸屬潞安府的長治、長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壺關、平順8縣和原沁州管轄的沁縣、武鄉、沁源3縣,特點是更顯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義班"、「樂意班」等。三義班比較靈活,唱岳家將戲多;樂意班格律比較嚴謹,唱楊家將戲多。
2.鼎盛時期
清咸豐間至抗日戰爭以前(1815~1937),是上黨梆子的鼎盛時期。晚清時,壺關的「十萬班」曾到北京和魯西南演出。這一時期,這個劇種的職業班社多達200多個,有劇目千個,並造就了號稱一代戲王的趙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驢、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廬、馮國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金圪瘩)、溫喜雲、徐執中等名演員。後由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演戲日少,上黨梆子日趨衰落。"七七事變"後,職業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動。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新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給上黨梆子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動在太行山區的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重視上黨戲曲藝術,創作了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了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等,這些劇作弘揚民族氣節,揭露奸偽丑態,激勵反抗精神,由武鄉縣光明劇團、襄垣縣農村劇團演出,很受觀眾歡迎。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三打祝家莊》、《白毛女》、《血淚仇》等劇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晉東南各縣紛紛成立上黨梆子劇團,為以後的繁榮發展,保留並培養了一批藝術骨幹。
1954年,長治地區將專區勝利劇團和高平縣朝陽劇團合並,組建為長治專區人民劇團第分團,專演梆子戲。1956年,組織長治專區戲曲赴京匯報演出團,在京演出了經加工整理的《三關排宴》、《天波樓》、《皮秀英打虎》等傳統戲,受到好評,涌現出吳婉芝、郝聘之等一批傑出女演員。1959年初組成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線慰問團演出第三團到福建演出。
Ⅳ 山西省各縣的民間藝術分別是什麼
嵐民間的捏油燈
柳林人的趕牲靈與偷棗
運城婚俗:抹黑與抹紅
和順風情:兒子娶媳婦逗公公
沁源風情:兒子娶媳婦逗婆婆
黎城襄垣人互相說笑打鬧的風俗 忻州婚俗
河東禮饃、五寨面魚
靈丘人踢毽子
五台民俗鄉情
五台婚喪禮儀
五台積弊陋習
晉南人吃辣椒
晉北人吃土豆
雁北人的土豆粉絲
窯洞房
山西境內的窯洞房居住方式,幾乎遍布全省境內,在農村更為普遍。山西的窯洞,一種是依託黃土高原的厚厚的黃土層,從黃土的橫斷面挖進去,挖成窯洞狀,窯洞內,一般都因地制宜地砌成火炕、地火、煙道。有些農村的百姓也仿照窯洞房的弧形構造,在蓋房時捲成窯洞,這種窯洞是用磚石捲成的,或者是土坯捲成的,每一個黃土窯洞前,都有一片開闊地作為院落。窯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
熱 炕
炕是窯洞、平房內山西農家的卧床,這種卧床,是用土坯板砌成的空心土炕。連著鍋灶。這種取暖方法,既省柴火,又避免污染,使窯內的空氣保持清潔。
地窨院
地窨院,是山西這一黃土高原特有的居住形式,即深入到地下的院子和窯洞。這種特有的住宅風俗就在山西省南部的瀕臨黃河之濱的平陸縣境內。地窨院,是深入地下的院室。這種院室的構造是:在地面挖下去一個方形的幾十平方米的平底大坑,這個坑的深度一般在十米左右。然後在坑底的四壁挖進去窯洞,為了解決人畜的上下、出入通道,就在四方大坑的一側旁,挖一條向下的斜坡通道。窯洞的門上還裝有天窗,便於通風。地窨院內,為了解決下水和澆地種植樹木、菜蔬的水源,甚至牲畜的吃水,一般都挖成一口深達十米左右的滲水井。窯洞內,四季溫差小,冬暖夏涼,窯內溫度一般保持在10℃——20℃之間。更為有趣的是,人住在地下,以地氣養人,這種地氣對人體有著特殊的保護作用
Ⅳ 山西長治風土人情
長治 民俗風情之——古會廟會
說到廟會,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寺廟里供奉的大大小小的泥胎和偶像,聯想到無數信徒那種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的篤信與虔誠,並由此而得出迷信的結論。其實並非如此簡單。神是在人類的童年形成的,是人們不能理解和駕馭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時,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們頭腦中的虛幻反映。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神幾乎無處不在,滲透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進門有門神,囤糧有倉神,做飯有灶神,上山有山神,過河有河神,種地有小土地神,在天有玉皇,入地有閻王……大至開山破土、婚喪嫁娶,小至出門訪友、更衣沐浴,甚至夫婦之私,幾乎都要選時日、擇方位,迎福避凶。因為神的隊伍巨大而又龐雜,為了便於識別和操作,便產生了寺廟,進一步將神形象化和具體化;在寺廟的節日或神的紀念日舉行祭祀活動,於是就又產生了廟會。
然而,人們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的進程而不斷深化和發展的。經過一次次的實驗,人們終於發現,原來所有的神都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神靈的一切本領都是人類賦予的,是人類在現實中痛感本身不具有才在幻想中安到神靈身上的。於是,神的尊嚴便日漸衰落,人的尊嚴日漸恢復。而寺廟因其獨特的建築藝術和文化價值而被保存了下來,成為人們旅遊觀光和研究探討的對象,廟會則在長久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變為物資交流會。廟會中,盡管仍然有人焚香禮拜,但其含義已遠離了迷信,而靠近了民俗,成為融商品交易、戲劇游樂、名勝古跡、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特產名吃於一體的大市場。
廟會從唐代開始興起,歷時數千年而經久不衰,自然有其獨特的精神內涵。廟會都有固定的地點、名稱和日期。一般一會一年只舉行一次,但就一個大的區域來說,廟會的次數是相當可觀的。筆者對上黨地區的廟會(古會)進行了粗略研究。僅長治市的245個鄉鎮、3500多個行政村來說,幾乎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廟會,一年四季會不斷。有些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名會,不僅轟動本市城鄉,而且波及周邊數省,有的甚至在全國都很有影響。會期少則一天、數天,多則數月,其商品成交額相當可觀。即使在商品流通已相當活躍的今天,這些廟會仍然為城鄉的商品交流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傳統廟會是農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是農民的節日。因此,志書往往把它與傳統節日一並記入「歲時」之中。
我國的傳統集市貿易基本上是因廟興會。境內以「關帝廟會」為名的廟會最多,分布最廣,並且往往一廟數會。其它名稱的廟會,還有因祈雨酬神而形成的玉皇廟會、昭澤王廟會,因祈拜城隍而形成的城隍廟會、因祈禱聖母保佑子女而形成的聖母廟會,北境和南境的煤鐵生產區則流行老君廟會,等等。少數村鎮還有節令會,如清明會、立冬會等。
廟會的盛衰隨著社會的變遷有很大的變化。明清之際,境內規模最大的廟會是四月十九五龍山會,其次是五月十三的新街關帝廟會。清代初期,七月初一迎神賽會產生,其規模逐漸擴大,至19世紀末,成為境內最盛大的廟會。解放後,七月初一迎神賽會演變為一年一屆的物資交流大會,發展為上黨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歷古會。
民國年間,境內廟會具有鮮明傳統色彩和地方特色。會期一般不長,多數只有一日或半日,大型廟會也不過三天,交易活動充分體現了小生產的特點,普遍以牲畜、農具及農副產品的交易為主。同時,還有一些專門交易土特產的廟會。如蔭城一帶有交易鐵貨的廟會,市西郊有交易皮麻的廟會。進香祈神的香火活動是廟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廟會舉辦的社戲、社火本來都屬於酬神活動,後來,實際上卻成為勞動人民的主要娛樂。
解放後,廟會風貌大為改觀,在黨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廟會成為人民群眾發展生產、促進流通的重要形式。多數廟會廢除了香火迷信活動,同時保留了積極有益的傳統娛樂,真正成為勞動人民休息愉悅的節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各項經濟政策的貫徹落實,傳統廟會迅速恢復和發展。不少村鎮興起一些新農歷會,有的還興起了陽歷會,交易活動出現了建國以來少有的喜人景象。廟會的傳統娛樂活動,也獲得了新生命。群眾自發籌錢請劇團演出傳統戲,是廟會採用的最普遍的娛樂形式。有些廟會,還舉辦獨具特色的傳統娛樂活動,如鬧社火、放煙火、搭鞦韆等。
Ⅵ 長治市上黨落子劇團的劇種介紹
上黨落子,戲曲劇種。原名「黎城落子」民間也稱「黎城鬧」或「鬧戲」是流行在晉東南地區的戲曲劇種,上黨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個支流,約在清朝道光年間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後同當地語言,民歌相溶合,逐步發展為具有上黨鄉土風貌的劇種。由於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別受到上黨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響,因而在清光緒年間,上黨落子形成南路、西路兩個藝術流派,後兩者在藝術上又相互進行借鑒和吸收、逐漸統一了風格。
Ⅶ 山西民間藝術有什麼
威風鑼鼓,平陽木版年畫,霍州麵塑,浮山剪紙
Ⅷ 山西民間藝術有哪些
山西民間藝術:
1、蒲劇
蒲劇因興於山西南部的蒲州(今運城永濟),故稱蒲州梆子、「亂彈」等,流布於山西、陝西、河南、甘肅、青海等地區。其特點是「滿口疾呼很奔放,河曲野嘯起回浪,生旦凈丑有區別,悲壯激越音流暢」。在蒲劇藝術發展過程中,曾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劇目和演員,如臨猗人郭寶臣(1856—1918),世人贊其「聲滿天地」「無字不響」,有「慷慨悲壯之雄風」。
2、晉劇
晉劇產生並活躍於山西中部地區,人稱「中路梆子」,也稱「山西梆子」。晉劇是蒲劇北上後吸收了中部地區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等藝術形式的腔調和打擊樂等表演元素而形成的,在語音、唱腔等方面都進行了改良,變成了既高亢激越又清新委婉的風格。清中後期,晉商的發展壯大使晉劇沿著商路向外發展,在蒙冀陝甘寧青等地均有廣泛的傳播。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於山西北部地區而得名,省內稱「北路戲」或「上路調」。早期的北路梆子和晉劇一樣,是蒲劇北上與當地語言和民間藝術融合起來發展形成的新劇種,舒展剛健的風格是其特色。北路梆子形成時間約在明末,流布於晉北、內蒙古以及河北張家口、蔚縣等地。清咸豐年間至20世紀30年代,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時期,班社眾多,名家輩出。
4、民間社火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來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5、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演奏者情態激奮,忽而拋鑔亮相,忽而懷抱金瓜,十八般武藝引人入勝,表演起來鼓聲如雷、粗獷豪放;鈸音清脆、盪氣回腸;鑼鳴鏜鏜、排山倒海,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富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精神,有著「天下第一鼓」的美稱。
Ⅸ 山西的民間藝術是什麼
山西的民間藝術是:
1、剪紙
山西剪紙是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剪紙在山西是一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就是為民眾給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人們代代相傳,年深月久,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上、藝術表現上較為完整和成熟風俗。
Ⅹ 長治山西省有哪些特色
1、潞城甩餅
潞城甩餅「甩餅」是上黨地區獨有的一種民間小吃,因起源於潞城,故又稱「潞城甩餅」。
2、臘驢肉
長治的名吃中以上黨臘驢肉最為有名,上黨臘驢肉原專指沙鍋臘驢肉,因製作創始於臘月而得名。它以新鮮驢肉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香料、佐料、做工極為考究。
3、黎城核桃
黎城縣盛產的長圓綿核桃,為黎城「四大寶」之首,其果實大,呈長圓形,果殼稍薄,表面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並可取整仁,品質上等,味香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是一種富含營養的乾果。
4、黎城柿子
柿果多汁甘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葡萄糖和果糖,它含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比蘋果、梨、桃、杏都多,黎城柿子加工而成的柿餅,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木密醇,其柿霜具有清熱、生津解渴和止咳利咽的作用。
5、壺關小車刀切糕
這種刀切糕是選用上好黍米、紅棗等蒸制而成,其質地細膩,甜香宜人。
6、壺關羊湯
它同我省雁北一帶的羊雜割湯,晉南一帶的羊湯泡饃,稱之為山西羊湯三大流派。
7、武鄉棗糕
武鄉棗糕主要用料是黍米和大紅棗製成的,秫米味甘、性微寒,有治筋骨攣急,殺瘡解毒熱的功能。
8、武鄉炒指
把面和好後,擀成厚厚的餅,切成手指大小的面條塊兒,然後用干土磨成粉,用鐵鍋將干土滾沸後再來炒這個面條,吃起來香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