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史前藝術的形成,發展過程及特點
史前藝術可以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兩部分。
舊石器時代藝術產生於原始社會蓬勃發展的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奧瑞納文化期。而這一時期的藝術主要變現形式為洞穴中的壁畫和雕塑,其主題多於巫術相關表現內容皆以動物為主,手法生動寫實。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畫是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和法國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畫;迄今為止發現的原始雕塑大多數為小型的動物雕塑,少數人像雕刻中,裸體女性雕像佔主要地位。發現最早的雕像是奧地利維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維納斯)和法國魯塞爾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而代表史前「藝術」最高成就的是位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畫。
新石器時代美術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築。這是用重達數噸的巨石壘成的宗教性紀念建築。巨石建築盛行於歐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欄等形式。英格蘭南部的圓型巨石欄「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❷ 介紹一下史前時期的西方美術史
西方人最早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距今3萬到1萬多年之間。最傑出的原始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的幾十處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所繪形象皆為動物,手法寫實,形象生動。迄今為止發現的原始雕刻大多為小型動物雕刻,少數人像雕刻中,裸體女性雕像佔主要地位,這些女性雕像誇張女性的生理特點,突出表現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體現出原始人對於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識。在維也納附近的威倫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稱為「威倫道夫的維納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進入奴隸社會,那些文明古國譜寫了人類美術史的輝煌篇章。
美索不達米亞(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地區,又稱兩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倫王國的「漢漠拉比法典」浮雕,亞述王國那些表現戰爭和狩獵的緊張場面、手法極為寫實、充滿激烈動勢的浮雕。
古埃及的龐大金字塔建築,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嚴的獅身人面像。
古希臘的自由民主創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築、雕刻和繪畫作品,其中留存於世的不少健美而優雅的雕刻形象,如《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等,尤其具有無窮的魅力。
古羅馬美術承繼著古希臘的傳統,但羅馬人的美術更傾向於實用主義。規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競技場和萬神廟是古羅馬建築的傑出代表。而曾被維蘇威火山灰掩埋達1700多年的龐貝壁畫,則給我們展示了古羅馬繪畫的獨特面貌。
封建社會時代
自公元476年開始,歐洲歷史進入封建中世紀。受基督教制約,中世紀美術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描寫,而強調所謂精神世界的表現。建築的高度發展是中世紀美術最偉大的成就。拜占庭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藝術上的創造性。與宗教建築相結合,雕刻、鑲嵌畫和壁畫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美術以堅持現實主義方法和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為宗旨,在追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精神的旗幟下,創造了最符合現實人性的嶄新藝術。
義大利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的三位代表。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其傑作《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皆被譽為世界名畫之首。米開朗基羅則在雕刻、繪畫和建築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藝復興藝術水平的典範之作。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偉健壯,氣魄渾宏。拉斐爾則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聖母形象最為成功。他的聖母像寓崇高於平凡,被譽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
17世紀時期
17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巴洛克美術,它發源於義大利,後風靡全歐。其特點是追求激情和運動感的表現,強調華麗絢爛的裝飾性。這一風格體現在繪畫、雕塑和建築等各個美術門類中。佛蘭德斯的魯本斯是巴洛克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熱情奔放、絢麗多彩的繪畫對西方繪畫具有持久的影響。同時代的現實主義大師如荷蘭的倫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貴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18世紀時期
18世紀羅可可風格在法國興起,隨後波及歐洲其他國家。羅可可美術的特點是追求華麗纖巧和精緻。代表畫家有法國的瓦托、布歇和弗拉戈納爾。隨著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到來,進步的美術家們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臘古羅馬的英雄主義精神,開展了一場新古典主義藝術運動。其代表畫家是法國的大衛和安格爾。浪漫主義隨著新古典主義的衰落而興起。法國的熱里柯的《梅杜薩之筏》被視為浪漫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而這一運動的主將卻是德拉克洛瓦,其繪畫色彩強烈,用筆奔放,充滿強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島的屠殺》和《自由領導著人們》等。法國呂德的《馬賽曲》和卡爾波的《舞蹈》都是傑出的浪漫主義雕塑作品。
19世紀時期
19世紀中期是現實主義美術蓬勃興旺的時期。法國畫家庫爾貝是現實主義的倡導者,他的代表作《奧南的葬禮》堪稱繪畫中的「人間喜劇」,而《石工》則深刻揭示了社會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勤勞朴實的農民畫家米勒,以醇厚真摯的感情,歌頌了辛勤勞作的農民。政治諷刺畫家杜米埃創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誇張的石版畫和油畫。德國女版畫家柯勒惠支,以社會民主主義思想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創作了反映工人運動和農民革命的系列銅版畫和石版畫。俄羅斯的批判現實主義產生了列賓、蘇里科夫等傑出畫家。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品質。
19世紀後期在法國產生了印象派。此派繪畫以創新的姿態出現,它反對當時已經陳腐的古典學院派的藝術觀念和法則,受到現代光學和色彩學的啟示,注重在繪畫中表現光的效果。代表畫家有馬奈、莫奈、雷諾阿、德加、畢沙羅、西斯萊等。繼印象派之後還出現了新印象派(代表畫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而實際上後印象派與印象派在藝術主張並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凡?高的繪畫著力於表現自己強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線條奔放。高更的畫多具有象徵性的寓意和裝飾性的線條和色彩。塞尚繪畫則追求幾何性的形體結構,他因而被尊稱為「現代藝術之父」。
20世紀時期至今
20世紀以來,現代美術呈現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態的局面。1905年誕生的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繪畫,強調形的單純化和平面化,追求畫面的裝飾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派繪畫繼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則,將自然物象分解成幾何塊面,從而從根本上掙脫傳統繪畫的視覺規律和空間概念。隨著德國1905年橋社和1909年藍騎士社的先後成立,表現主義作為一種重要流派登上畫壇,此派繪畫注重表現畫家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情感。1909年在義大利出現了未來主義美術運動,此派畫家熱衷於利用立體主義分解物體的方法表現活動的物體和運動的感覺。抽象主義的美術作品大約於1910年前後產生,其代表畫家有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和荷蘭畫家蒙德里安,而兩人又分別代表著抒情抽象和幾何抽象兩個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產生的達達主義思潮,此派藝術家不僅反對戰爭、反對權威、反對傳統,而且否定藝術自身,否定一切。杜尚將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畫上胡須,並將小便池作為藝術品,便是達達主義思想的體現。隨著達達主義運動消退,在此基礎上出現了超現實主義藝術思潮。此派畫家以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夢幻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力圖展現無意識和潛意識世界。其繪畫往往把具體的細節描寫與虛構的意境結合在一起,表現夢境和幻覺的景象。代表畫家有恩斯特、馬格利特、夏卡爾、達利、米羅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產生的以波洛克、德?庫寧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綜合了抽象主義、表現主義的特點,強調畫家行動的自由性和自動性。
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於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的波普藝術,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和各種報刊圖片作拼貼組合,故又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代表人物有美國畫家約翰斯、勞生柏、沃霍爾等。
而70年代興起的超級寫實主義(或稱照相寫實主義)運動,其主要特徵是利用攝影成果,進行客觀的復制和逼真的描繪。代表畫家有克洛斯、佩爾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漢森最為著名。除上述之外,可以歸入現代藝術范疇的還有偶發藝術、大地藝術等。其許多藝術活動已經超出了美術的范圍。
❸ 史前雕塑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單純的自然主義時期的藝術,雕塑帶有明顯的祈福、祭祀的特徵。祈求人丁興旺的生殖崇拜,祈求豐衣足食的願望。造型簡單,卻不失造性感,中國以陶器、石器等實用型器皿為史前雕塑的代表。
❹ 西方史前藝術思想及特點
西方人最早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距今3萬到1萬多年之間。最傑出的原始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的幾十處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所繪形象皆為動物,手法寫實,形象生動。迄今為止發現的原始雕刻大多為小型動物雕刻,少數人像雕刻中,裸體女性雕像佔主要地位,這些女性雕像誇張女性的生理特點,突出表現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體現出原始人對於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識。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維倫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稱為「維倫多夫的維納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人類最早的藝術活動起源於距今遙遠的史前時代。根據歷史學家們的習慣,歷史時期通常是指有文字記錄的歷史,而文字發明前的歷史被稱做史前時期。對於該時期,另有部分歷史學家傾向稱之為「前文字時期」,覺得這樣更易於體現歷史成就的整體發生。史前社會雖然沒有文字記錄,但當時人類的許多活動卻通過其他物質形式記錄下來,如各種工具和人造物品,其中包括同史前藝術活動有關的物品。
藝術這個概念的現代意義是特指突出審美功能的種種技藝。在生存狀態與現代社會大相徑庭的史前時代,「藝術」的作用自然有別於今天。因此史前藝術不同於現代意義上的藝術,它是產生在我們所熟悉的藝術之前的一種藝術。
史前時期相對於歷史時期而言是十分漫長的,約占迄今人類歷史的百分之九十五。這個時期也就是考古學所說的「石器時代」。史前藝術則是出現在「石器時代」的晚期。史前藝術的倖存物主要是具有繪制或雕刻等造型因素的作品。這使它們成為那個時代可能存在的其他種類藝術的代表。
除了通過考古學的途徑了解史前藝術,近代原始民族的藝術亦表現出與史前藝術形態上的相似性。所謂近代原始民族,是指仍保持狩獵生活方式並遠離人類文明的民族。他們是史前時代生活方式的最後殘存者,只佔世界總人口的極小部分。在今天,真正能夠代表採集和狩獵生活方式的民族只有俾格米人(赤道人種)、布須曼人(東非人種)、愛斯基摩人(自稱因紐特)和澳洲土著居民。他們的藝術通常被稱做原始藝術。對原始藝術的分析、研究,已成為探索史前藝術未解之謎的重要途徑。就概念而言,原始藝術一詞的含義更寬泛,它既可指史前藝術,也包括與文明社會藝術相對的藝術。
人們對史前藝術的科學認識是從19世紀開始的。時至今日,在歐洲境內的史前藝術遺存,特別是舊石器時代的岩洞藝術比其他地區有更多的發現,並獲得系統研究。它們展示了早期人類特有的藝術創造力,為人類深入認識自身歷史、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藝術首先是為人類所用才有其生存發展的價值,藝術的藝術性只有更成功、更恰切地表達其本身的功用目的才真正是一種成功。這種功用一是精神感受上的,一是實際應用上的,不論前者或後者,都實際上促發了人類藝術的誕生和發展。我不反對和否認藝術的品格與個性,但我強調的是,藝術的品格和個性除了凸現了藝術門類作為人類活動的一種形式的存在以外,仍然是附著於實際功用上。
史前美術淺析之一
功用性是藝術存在和發展的根本。這一點從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無數成功的藝術品上可以找到最恰切而有力的證明。
藝術首先是為人類所用才有其生存發展的價值,藝術的藝術性只有更成功、更恰切地表達其本身的功用目的才真正是一種成功。這種功用一是精神感受上的,一是實際應用上的,不論前者或後者,都實際上促發了人類藝術的誕生和發展。我不反對和否認藝術的品格與個性,但我強調的是,藝術的品格和個性除了凸現了藝術門類作為人類活動的一種形式的存在以外,仍然是附著於實際功用上。
讓我們從考古研究證明了的人類原始早期藝術活動開始這個論證。通篇全部《世界美術史話》也都將是不斷舉證和復述、延伸藝術功用觀點的過程。
一、冰原上萌生的生存藝
大約在二萬五千年前,克羅馬儂人經歷了武姆冰河期中最後一次冰期,生活在冰原的邊緣地帶的一部史前人集居到今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岩洞里以避寒。他們學會用陷阱來捕獲野牛,用打制的石斧石矛去刺殺山羊和馴鹿。在終年拼捕的狩獵生活中,刺激了他們創造藝術的才能。他們的審美意識也就在這種長期勞動實踐中產生和成熟。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頂上和洞穴四壁的動物壁畫,正是這種史前藝術的最好物證。
1875年,一位名馬塞利諾·德·梭杜烏爾 (M·D·Sautuoal)的西班牙工程師,來到距桑坦德(Santander)約30公里的阿爾塔米拉洞穴附近收集化石,發現那裡有一些動物的骨胳和燧石工具,初步斷定是史前人活動頻繁的地方。四年以後,他再度來到這里,並把他四歲的小女兒瑪麗亞也帶在身邊。這個女孩離開父親自己去尋找可玩的地方,偶然爬進了一個低矮的洞口。洞內一片漆黑,她點燃了蠟燭。當她抬起頭時,突然發現一隻直瞪著的公牛眼睛,她嚇的大叫起來,於是,舉世聞名的史前洞穴壁畫被發現了。但梭杜烏爾對舊石器時代藝術的這一大發現,並沒有引起西班牙有關方面的重視。有人認為它至多是古羅馬時代的過路的士兵隨便塗上去的;還有人竟反誣梭杜烏爾,說他僱用了馬德里畫家畫上去的,指控他為了沽名釣譽而弄虛作假。
這幅畫蒙冤了二十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壁畫上野牛畫得太生動了,人們認為史前人類不可能有如此熟練的造型能力。直到1902年,經過法國教士布呂葉審定以後才逐漸為人們所承認。後經同位素碳十四測定法,確信這個深達三百多米的阿爾塔米拉大洞穴,"儲存"了二十多隻舊石器時代的動物形象,包括十五頭野牛、三隻野豬、三隻母鹿、兩匹馬和一隻狼。人們這里欣賞到的,即是其中的一頭野牛形象,也是最早被發現的一頭,它被畫在主洞的窟頂上。
這頭野牛顯然是先勾線後塗色的,色彩以赭紅與黑為主,還帶有黃和紫,有的是天然礦物顏料。在繪制前,顏料是用動物的脂肪和血調和過的。當時所用的"畫筆"可能是苔鮮類植物,或者是獸毛。這些野牛形象充分顯示出史前獵人對於動物所具有的精熟的解剖學知識。這幅畫從簡單的輪廓到多種色調的運用,在繪畫技巧上是一大進步(據考古發現,那時的"畫家"已學會用鳥的骨管把顏料粉末吹到岩壁上去的吹畫法)。這幅《野牛》的製作時間,距今至少有二萬年以上了,它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階段,即馬格德林文化期的中期。
史前考古學家們經過長期考察,發現史前洞穴壁畫大多集中在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一少部分鄰近義大利。1940年發現的拉斯科洞穴壁畫,也是出於一次偶然事件:四個來自蒙蒂尼(Montignec)的法國少年外出郊遊時,想去探求三十多年前因一棵大樹連根拔起而遺留下來的洞穴的秘密。這個洞穴的通道把他們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個洞穴。孩子們的好奇心,終於使他們發現了洞穴內從洞頂到洞壁四周布滿的絢麗的繪畫。西方學者們風趣地說這是"史前的西斯庭教堂 "。就其史前藝術的考古價值來看,可以認為是又一次的"地理大發現"。
史前美術淺析之二
拉斯科洞穴壁畫里還有一些非人非獸和似人似獸的形象,有些動物身上帶著箭傷。這個洞穴的歷史年代屬於奧瑞納文化期。
拉斯科洞穴壁畫的動物形象大多被畫在洞頂和主要洞道兩側,在洞頂上的動物形象,往往沒有固定的方位。這一幅《野牛》,描繪的是它正在逃跑的情景。牡牛的奔跑姿勢栩栩如生,多層次的色彩,勾勒出野牛的體積感。你若稍加註意,還會發現圖象上有著重疊的影子,好像各種動物被畫了幾次,或者是一前一後,有好幾只。看來,史前狩獵者並不注重構圖的效果,這一定是和他們特定的功利目的有關系。這頭野牛除了表現力極強的柔和輪廓線外,還曾運用"噴色法"。
拉斯科動物壁畫之豐富,超過了同一時期任何其他洞穴的壁畫,因而被判定為舊石器時代藝術的頂峰。
為什麼人類這些原始的藝術品幾乎共有同一類題材內容?為什麼這些題材又幾乎都在復述和再現著人類生存的活動?為什麼畫中的動物身帶箭傷?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都可以從人類表現生存狀態、生存勞動、征服對象和征服活動等等由精神意念到物質獲取的實際功用目的上找到最合理的解釋。
二、勞動創造了藝術
地球上的人類,迄今已知至少有四、五百萬年的歷史了。那麼,人類創造的藝術,起源於何時呢?藝術又是在什麼動因下產生的呢?對這個問題,近一百年來,經各國藝術史家的考察和研究,證明人類的藝術,至少也有三萬年的歷史。產生藝術,首先得有兩個前題:一是人類應能克服生存的困難,為自己的存在創造穩定的生活條件;二是人類的智慧必須發展到一定水平。這樣,作為社會現象的藝術,才有可能從他們手中產生。
據史前考古學的研究,在歐洲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已經出現了許多藝術品。西方學者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碳的測定,把這個時期文化的分期,劃分成莫斯特期(約公元前46000-前27000年)、帕里果特期(約公元前43000-前30000年)、格拉維特期(約公元前25000-前20000)、奧瑞納期(約公元前35000-前17000年)、馬格德林期(約公元前18000-前11000年)、梭魯特累期(約公元前20000-前15000年)。這些分期的名稱,是以第一次發現這一時期的美術文物的地址或洞窟名稱命名的。"威冷道夫的維納斯"即屬於奧瑞納時期的作品。它被發現於奧地利摩拉維亞的威冷道夫洞中,距今已有三萬多年的時間了。
這尊小圓雕是以軟質石灰石刻成的,她的頭部與四肢雕鑿得十分籠統,臉部特徵沒有刻出來,但頭發卻被均勻地成卷狀地排列在整個頭部。雕像高約10厘米,寬5厘米。胸部突出,腹部寬大,腰腿粗壯,女性特徵被強調得極其誇張。它正是舊石器時代母權制社會觀念的反映。在那個時期,婦女是領導著集體生活的。另一方面,這種小雕像或許與當時的巫術活動有一定關系。西方美術考古家風趣地把這尊婦女小圓雕稱之為"威冷道夫的維納斯"。
考古學家們認為,人類最早的藝術痕跡是雕塑,這種藝術的出現甚至比洞穴壁畫還要早些。「威冷道夫的維納斯」以及後篇將要列舉的「持角杯的女巫」浮雕像,都說明了製作女子雕像是原始藝術的發端。這些雕像,有的很小,可以隨身攜帶,通常沒有腳,下肢呈一錐形。據美國考古學家判斷,這樣製作雕像,是為了便於往地上插;又一說,這樣做還具有一種巫術意義,乃是為了怕她們從自己身邊跑掉。
法國上加羅納的萊斯皮格(Lespuque)裸體女像就是一例。它高約15厘米,屬於帕里果特文化,但也有人考證它應屬於奧瑞納文化期。質地為象牙,雕像的乳房與臀部比"威冷道夫"的更加肥大,頭部呈現出一個小圓球形,雖有鼻子和眉弓,但很不清楚。細弱的手臂搭在胸前。一雙大腿卻很粗,至小腿部位則合並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尖尖的楔子,沒有刻出足來,可以插在地上或擱在一種底座上。關於這些可隨身帶的小型女雕像的製作意圖,現在仍然眾說紛紜。有的學者曾斷定它是一種愛情的副產品;但另一些學者在對這些最早的藝術品的研究中,則認為幾乎沒有發現有性愛的傾向。
史前美術淺析之三
從19世紀末起,西方有些學者對藝術起源的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看法,認為巫術是誕生藝術的最初動機,而對起源於摹仿生活的理論,許多研究者採取了否定的態度。事實上,在史前洞穴壁畫未發現以前,已經有人注意到巫術信仰與藝術活動的關系。
當史前藝術品被大量發現之後,這種"巫術論"就更為人們所注意,他們肯定史前洞穴壁畫創作的動因是來源於巫術,其論據是:一、許多洞穴壁畫總是被畫在洞穴的最深部,選擇這樣黑暗的地方作畫,很難說是為了供人欣賞,即便在不穩定的油脂燈或火把照明下,也難以看清;二、在某些發掘地見到的岩壁畫,往往一畫再畫,似乎不管形象的輪廓已被重疊,這可能是第一幅畫被認為已發生了預期效果,於是在同一地方再畫一次,以期達到巫術的靈驗;三、不少動物形象身上有長矛或棍棒戳刺的痕跡,證明了"畫家"的功利目的。
在法國勞塞爾岩廊里,集中著好幾個形狀不同的裸體浮雕人像,大約有四個女像,一個男像。「持角杯的女巫」上面刻的是一位右手托著一隻牛角、左手搭在稍微隆起的腹部的女人形象。披肩的長發繞在她的左肩,乳房與臀部被刻得很肥大,面部沒有刻出來,足部也含混不清。按照上述藝術起源論的解釋,她顯然是在主持一種巫術儀式,也許在祈禱本族人狩獵滿載而歸,或在祝願氏族昌盛。但從其餘幾個類似的雕像上來判斷,又象與巫術活動無關,可能還有更深一層的觀念,或者表現一個早已被歷史遺忘掉的某種更古老的傳說。這件浮雕是屬於奧瑞納文化期的作品,距今約有二至三年萬年了。
不管考古學家們對史前藝術的起源問題持何種不同的看法,但藝術活動與人類生存斗爭的功利性相聯系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
建築,作為滿足原始人抵抗嚴酷的自然力的一種最好屏障,早就屬於藝術的范疇了。對於原始人來說,把自己與廣闊的自然空間隔開,以避免不斷遭到的潛在威脅,有利於生存發展,首先要利用建築來為自己服務。
最新考古學認為,人類最古老的建築物,是1960年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屬於舊石器時代最低文化層的一個"圍牆",距今可能有175萬年。舊石器時代建屋,除了用樹木、草和石塊外,以巨石作"石屋"也是一種建築樣式。但這種"石屋"最初恐怕與原始人對巨石的崇拜有密切關系。歐洲所謂"史前巨石"(學名為Menhir),即被認為是人類最早的一種紀念性藝術。它往往以數塊以至數十塊,排成十幾行。如法國布列塔尼的卡爾納克地區的"巨石群",每塊巨石有 24米多高,排列的長度達三公里以上。英國南部威爾特群的索爾茲伯里發現的一種稱之為"石桌"(Dolmen)的、圓形排列的巨石藝術,佔地約十一公頃。所?quot;石桌",是在兩塊直立的粗石塊的上面,呈水平地放上一塊楣石板。這種形式也稱三石塔(Trilith),大石台呈連續環狀放置,距今至少也有五千多年。問題是建築這種大石台,迄今沒有人弄清它的真正目的。要把這么大的石塊豎立起來,是需要運用杠桿原理的。對在史前生產力尚處於原始狀態的條件下的原始人的能力,考古學家只能作許多不可思議的猜想。然而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巨石藝術與史前的巨石崇拜有一定關系。非洲奈及利亞農村的居民至今還在崇拜巨石,他們給神石供獻食物以求治病。富有幻想能力的原始人利用巨石進行巫術活動卻是十分可能的。類似這種呈環狀的巨石台,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德國,以及近來在義大利等地都有發現。
三、原始藝術是原始文化的策源地
人類最初的原始藝術蘊含著人類的原始哲學思想、科技認識甚至文字文化的創造意念。可以說,人類原始的藝術在不斷創作蘊蓄中孕育和誘發了後來的文字、美術等等文化。
兩河流域作為古代文明的搖籃,它的文化也波及到中央亞細亞一帶,使那裡的文化受到新的刺激,產生了中央亞細亞極其豐富的民間傳統工藝。這里有兩件工藝品給我們提供了這種文化淵源的證明。
一是出土於亞美尼亞地區奧克蘇斯寶庫(今阿富汗境內)的一件工藝技巧無比精緻的史前角狀杯。它屬於皇宮內享用的金銀器物。
史前美術淺析之四
這只銀制獸形杯上的動物形象是野羊首、羚羊角、鷹的嘴、兔的腿,它是一種想像的怪獸。古代人善於以多種動物形象作綜合性創造,這或許與史前期的圖騰觀念有關。在這一件銀器上,動物的後半截,借用兔尾的造型,誇張成上面裝飾著輪紋的羊角型口杯,它高25.4厘米。從杯口造型與動物變形的姿態來鑒賞,可以想像古代中亞藝術家在金銀器工藝上,已有相當高超水平了。這件銀器現被收藏於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館內。
一是一件原始彩繪陶器,由法國考古學家們從兩河流域文化的其他影響地(今伊朗境內)發掘出的。中國也多次發掘出這種彩陶,譬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文化和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遺址彩陶。經考證,中國的原始彩繪陶器早於或晚於法國考古學家們的發現,可以肯定與法國考古學家們的發現處於同一時期。
這只陶杯高28.5厘米,製作年代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前後。有趣的是上面的彩繪:杯身畫了一隻誇張得過分的野山羊,其圖案化的線形,使羊角成了兩道大半圓形,而羊身只是羊角孤形線的附加物;杯口上的橫帶裝飾則是被拉長了的幾條奔跑的獵狗,身子完全被拉成接近於水平線。而在杯緣的一圈垂直線紋樣更有意思,細細一看,原來是一些脖子被拉得高高而又細長的水鳥形象。貌似幾何形圖案而實際上乃是變了形的動物紋樣。造型變化的裝飾因素被運用得如此大膽,簡直可以使現代設計家感到自愧弗如。它又使我們聯想到古希臘陶瓶的彩繪,兩者適成對照,在這里,突出了古代東方人的抽象審美能力。這件陶杯出土於古代波斯王朝時期曾大量興建的夏宮,即蘇薩城(今伊朗境內)的遺址內。實物完好,現被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內。
東方古老的象形文字,譬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國的漢文字又一次證明了這種抽象審美的超強能力。只不過,古埃及文字由於侵略戰爭造成的文化斷裂己經湮滅,只有中國的漢字,依靠中華民族與眾不同的超強民族韌性和民族聚合力,雖歷經千年兵災戰亂,卻最終綿延至今。
❺ 史前美術的藝術風格與特點
我國史前(即: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主要體現在彩陶的裝飾紋樣上,以質朴明快、絢麗多彩為特色。另外,尚有壁畫、地畫、岩畫等史前繪畫遺跡。
畫面形象特徵:高度提煉、人物符號化、裝飾化、半抽象化,及其單純、平面布置、無遠近透視。
西方史前繪畫包括壁畫、岩畫、鑲嵌畫、建築上的裝飾繪畫等。特點亦是:平面感強、羅馬時期用透視法營造室內空間。西方史前繪畫分支較細,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
❻ 西方藝術發展歷程
西方的藝術是由希臘人帶來並開拓的,中西方由於文化的差異,在藝術的表現上也是各具特色。從繪畫為例,東方是潑墨寫意,強調的是一種意境,而西方具有鮮明的現實感和視覺與知覺的朴實性,強調的是寫實。
西方人最早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距今3萬到1萬多年之間。最傑出的原始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的幾十處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古希臘的自由民主創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築、雕刻和繪畫作品,其中留存於世的不少健美而優雅的雕刻形象,如《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等,尤其具有無窮的魅力。
(6)史前藝術被稱為什麼藝術擴展閱讀:
西方藝術對世界的影響:
縱觀20世紀的中國美術發展史,就是一部批判、繼承本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和吸收、借鑒現代西方藝術思潮的歷史。
在100多年的發展、變革中,中國的一些美術家在自身的美術創作活動中自覺不自覺地將西方美術作為自己藝術創造的一種對比和參照對象。
尤其對一些堅持從傳統藝術本身來求新、求變的中國畫家,在保留中國畫獨特個性的同時,也自覺不自覺地採納、吸收和鑒賞現代西方藝術的有益成分,來豐富自己的藝術語言,具體地講,大致有三方面的內容。
❼ 史前藝術的介紹
史前藝術,是指史前時代即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的藝術。一般來說,這些作品大多於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創作完成。
❽ 中國史前藝術形式有哪些
中國史前藝術形式這個,我想應該有舞蹈、彩陶、山洞壁畫、飾品雕刻等主要的
象半坡,河姆度,大汶口,仰韶這些文化都能找以上藝術形式。龍山文化有個用石塊疊各種圖案的習俗,不知道算不算藝術形式。
其實這些都是當年中國各史前文化真實生活狀態的寫照,稱之為藝術形式只有今天才可以這樣說
❾ 史前藝術是中國藝術的濫觴,主要表現是什麼
史前藝術是中國藝術的濫觴(發源之意)。
史前藝術:是指史前時代即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的藝術。一般來說,這些作品大多創作於石器時代和
新石器時代
。
種類:
雕塑、繪畫、彩陶、音樂、舞蹈、詩歌和神話。
題材:
主要是原始人自身和原始人生活中息息相關的動物。
美學特徵:
既是
實用藝術
,又飽含審美意識,處於「審美與非審美因素的混合狀態」。
史前藝術的發源是和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分不開的,審美是服從於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