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蠟染
蠟染,古稱蠟纈。我國西部民族民間傳統印染工藝。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漢唐,興盛於宋元。1987年在貴州安順市平壩縣桃花村苗族劉姓的一座洞葬群棺中,不但發掘了漢唐時代的陶釜和酒具,而且首次發掘了宋代彩色蠟染褶裙,燦然如新,圖案為「鷺絲鳥紋」,款式與現代苗族褶裙相差無幾。
安順素有「蠟染之鄉」的美譽,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就陳列有清代皇家宮廷珍藏的一幅安順市郊苗族蠟染背扇扇面。
安順蠟染實際上分為蠟畫和蠟染兩種形式。蠟畫是用銅刀(蠟畫工具)蘸上高溫加熔的蜂蠟,在白布上信手畫出,花鳥魚蟲,江河湖泊,惟妙惟哨,栩栩如生,然後繪畫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種顏色即成。蠟染是將畫好的作品通過防染、煮沸、去蠟、漂洗、花現,加之神秘莫測的冰紋,使蠟染更具抽象畫派的韻味。蠟染在安順苗族布依族婦女中,頗為盛行。苗族圖案帶有史書性質,似鎧甲,像文字,或寫意、或抽象,任隨馳騁;布依族大多是圖騰圖案,有太陽紋,有雲雷紋、有回紋、有銅鼓紋,連續對稱,古樸典雅。蠟染布料常用做衣裙、圍腰、床單、背扇、帳檐、挎包、帽子、時裝。目前安順蠟染已是中外遊客追求的時尚。20世紀80年代,以苗族民間藝人楊金秀為代表的一批批蠟畫能手應邀出訪歐美等地進行技藝表演,受到許多國際友人及專家的贊譽。
② 蠟染是哪個民族特有的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貴州、雲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朴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蠟染,是一種古老染色術,印度尼西亞或馬來西亞人叫做Batik,日本人稱為蠟纈染(亦稱蠟染),利用這種方法染出來的圖案,兼具了藝術的裝飾趣味及實用價值。蠟染藝術出現在中國,歷史悠久。根據二儀實錄記載,秦漢間已有染纈,六朝時開始流行,隋代宮廷特別喜愛這種手工藝品,並且出現特殊花樣。至於實物的出土,比文獻記載還要早的,有長沙戰國楚墓出現一面染纈模樣的被面,花紋不詳。晉代也有一片成品出土,圖案是重疊斑花,也就是唐宋時代所謂瑪瑙纈。中國蠟染在唐代尤為盛行,技術也成熟多了。當時的蠟染可分為兩種:單色染與復色染;復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種之多。後人可從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中的兩位婦女的衣裳及虢國夫人游春圖中的幾個騎馬人物的衣服,窺見唐代蠟染圖案之豪華美麗的情況。由於唐代中國文化對於日本影響頗大,奈良的正倉院,從唐代一直保存著各種唐代以來之中國工藝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蠟纈屏風,也是唐代由日本赴唐的留學和尚帶回去的。蠟染在中國,自宋代以降開始衰退,而在同時的南洋各地(尤其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卻大為盛行,至今,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人的平常衣服幾乎都以蠟染布料製造。
主要源於苗族生活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等地區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
丹寨縣、安順縣及織金縣是以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艱苦壞境中,這里的居民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蠟染技藝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按苗族習俗,所有的女性都有義務傳承蠟染技藝,每位母親都必須教會自己的女兒製作蠟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學習這一技藝,她們自己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代代傳承。在此狀況下,這些苗族聚居區形成了以蠟染藝術為主導的衣飾裝束、婚姻節日禮俗、社交方式、喪葬風習等習俗文化。
苗族蠟染是為生產者自身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其產品主要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裝、床單、被面、包袱布、包頭巾、背包、提包、背帶、喪事用的葬單等。
蠟染歷史介紹
一般而言,染色材料的利用、染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應該早於蠟染工藝。也就是說蠟染工藝的產生,必然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對染色材料認識與應用過程。這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與過程,為蠟防染工藝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追溯歷史,舊石器時代的中國山頂洞人,就已經使用礦物顏料來著色。據中國大網路全書記載,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國就已經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藍、菘藍、紅花等進行著色。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才使用茜草和靛藍,比中國晚了500年。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使用菘藍和紅花,比中國晚了1000年。可見,中國紡織染色的歷史極為久遠。在這里,我們研究中國染色的萌芽及發展過程,就是為了探討蠟染產生前的一些基本條件。
探討蠟染起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種研究所依據的材料,除文字記載之外,更重要的是實物的發現。遺憾的是古代生活中最常用的蠟染物品是貧窮百姓使用的,而百姓階層的生老病死大多數是從簡的,因此,古代蠟染的實物出土實在少之又少,這和皇宮貴族死後所留下的大最豪華的紡織品簡直無法相比。這種現狀勢必會給研究中國占代蠟染帶來困難。那麼,如何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呢?除了根據文字記載和出土實物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邏輯推理作出分析和判斷,以此來研究中國蠟染才有一定的說服力。盡管這些推斷也許不盡完善,但也可以為進一步研究作出一定探索,提供一種思路。為此,可以認為,從北京山頂洞人使用單一的礦物顏料到後來豐富多樣的染料;從原始先民的單一色彩塗繪到後來的多樣色彩浸染,媒染,套染等,必然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道路。但其發生與發展總趨勢應該是:從使用色彩材料來說,古人是從自然色彩物的使用(直接使用帶有色彩的自然物)發展到對自然色彩物的加工後使用(自然物的研磨與調混形成色彩),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從色彩裝飾對象來說,古人是從利用色彩著色於自身(塗身,文身)發展到利用色彩著色於物體(彩陶、服裝等),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從織物染色工藝來說,古人是從單一的手繪色彩於織物上發展到多種方法賦彩於織物上(繪、綉、印、防染等).或者多者同時發生。
上述推斷,可根據文字記載與出土實物的比較來做進一步的證實。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人類對色彩及染料的認識與應用遠早於紡織色彩。人類使用色彩的行為經歷:「人類從著色於自身開始(文身)——發展為著色於物體。」考古材料已經證明人類最早認識的顏色是紅色,5萬年前的北京山頂洞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紅色礦物顏料。「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已經知道染色。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曾發現赤鐵礦(赭石)粉末和塗染成赤色的石珠、魚骨等裝飾品。新石器時代的塗彩更多。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七的酒器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紅、白、黑、褐、橙等多種色彩。當時所用的顏料,大都是礦石研成的粉末。除粉狀赭石外,青海樂都柳灣墓地發現硃砂。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發現彩繪和研磨礦石等工具。這些礦石的粉末,曾用於紡織品著色。
商、周時期,染色技術不僅運用於衣飾,而且廣泛採用礦物染料(石染)和植物染料(草染)。在礦物染料中,最先使用的是硃砂。硃砂即我國史書所載的「丹」(即氧化汞)。最具說服力的實例是陝西茹家莊西周墓中出土的紡織品,其上的朱紅色用硃砂染成。當時,染色技術運用比較廣泛,官廷手工作坊中設有專職染色的官吏,管理染色。另外還專門栽培一些染料植物,較普遍的有藍草(蓼藍)。《夏小正》中已有「五月,啟灌蓼藍「的記錄。就色彩品種而言,《詩經》提到的有「綠兮綠兮,綠衣黃里」、「素衣朱綉」、「載玄載黃」等。染色的工具,相傳有染缸和染棒。根據顏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別採用膠黏劑和媒染劑,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染」並用等工藝。
綜上所述,彩陶繪色、織物染色等歷史事實說明蠟染產生已經具備充分的條件。
③ 什麼是蠟染
蠟染又稱蠟防染,古稱"蠟纈"。據考證,蠟染起源於我國古代,最遲在秦、漢時期,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就已熟練地掌握了蠟可以防染的特點,利用蜂蠟和蟲蠟作為防染的原料。在東漢時期,蠟染技術已相當成熟。到了西晉,已可染出十餘種彩色的蠟染產品。唐代蠟染開始盛行。南宋時,蠟染花布稱為"徭斑布",系採用鏤有細花的木板二塊夾住布帛,然後將熔化的蠟液灌入鏤空的部位,蠟在常溫下很快固化,此時"釋板取布"並投入到藍靛染液中,待布染成藍色後,"則煮布以去其蠟",就可得到"極細斑花,炳然可觀"的徭斑布。
蠟染是我國民間傳統手工印花工藝之一。在布衣、苗、瑤、仡佬等少數民族中流行甚廣,衣裙、被毯、包單等多喜歡採用蠟染作裝飾。近年來,還廣泛用於時裝面料和裝飾織物上。製作時,用蠟刀蘸取呈熔融狀的石蠟按設計圖案要求,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魚、蟲等,待石蠟凝固後,將織物浸入染液中染色(以藍色為主)。由於石蠟質脆,所以在描繪的圖案上,在蠟質冷卻龜裂後自然會出現許多裂紋,致使染液在織物上形成相應的不規則花紋(稱冰紋)。染色後, 用沸水脫蠟即顯現圖案與花紋,於是就到了具有特殊風格的蠟染製品。織物表面呈現藍底白花,在花紋部分,色澤濃郁,蠟紋精細,花型濃淡正反面基本一致,還有精細別致的冰紋,別具風格的韻味。這種蠟染製品的圖案與花紋其結構嚴謹,線條流暢,裝飾性與欣賞性很強,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蠟染織物一般為棉織品,顏色多為藍色,而採用的染料則是天然靛藍。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審美觀念和情趣的變化,蠟染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特別是深受青年女性的青睞。因此 ,蠟染的色彩也比以前更加豐富,加上不溶性偶氮染料和活性染料等被廣泛採用,有力地推動了蠟染的發展。目前還出現了採用機器雙面印花的仿蠟染產品,效果雖略有遜色,但價格較低廉。蠟染產品廣泛用於衣裙、被面、背包和旅遊產品,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圖案粗獷、自然、典雅、古樸,別具韻味,是印染產品中永不敗落的一朵奇葩!
④ 什麼是古色古香的蠟染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印染手工藝,古稱為蠟纈,與「夾纈」
(鏤空印花)、「絞纈」(扎染)合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染古時候稱為蠟纈,是用蠟把花紋點在麻、織、棉、毛等織物上,而後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便會現出漂亮花紋。這是我國古老的一種防染工藝,歷史非常久遠。
我國發現最早的蠟染文物是新疆「於田屋於來克」古城遺址出土的北朝藍色蠟纈毛織物。它出土時顏色是深藍色的,面上有白花紋,紋樣光潔清晰,古樸典雅。時間在公元396~581年。
蠟染工藝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代代相傳,特別是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蠟染工藝,而且廣泛流行,已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藝術。這里的少數民族以蠟染為主要裝飾,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的頭巾、圍腰、衣服、裙子、綁腿,均由蠟染製成,其他如傘套、枕巾、飯籃蓋帕、包袱、書包、背帶等也都使用蠟染;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後擺的邊緣,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點染得精巧細致,l塗藍白二色外,有的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富麗的多色蠟染。
目前的蠟染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民間工藝品,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間藝人和農村婦女自織自繪自用的蠟染製品。一類是工藝美術品,是工廠、作坊面向市場生產的蠟染產品。第三類是蠟染畫,是以藝術家為中心製作的純觀賞型的藝術品。這三大類蠟染共存,相互影響,爭奇斗艷。這樣復雜的、多元化的現象,在藝術界是不多見的。
繪制蠟染的織品通常是用民間自織的白色土布,但也有採用機織白布、綿綢、府綢的。防染劑主要是黃蠟(即蜂蠟),有的也摻加白蠟使用。蜂蠟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它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人們就是利用它的這一特點把它作為蠟染的防腐劑。使用的染料是貴州生產的藍靛。
繪制蠟花的工具不是毛筆,而是一種自製的鋼刀。由於用毛筆蘸蠟容易冷卻凝固,而鋼制的畫刀便於保溫。這種鋼刀是用兩片或多片形狀相同的薄銅片組成,一端綁在木柄上。刀口微開而中間略空,以利於蘸蓄蜂蠟。依據繪畫各種線條的需要,有不同規格的銅刀,一般有半圓形、三角形、斧形等。
蠟染製作比較復雜。製作蠟染前先將布料處理好,用白芨或魔芋煮成糨糊,給布料上漿,干後磨平備用。先在布上確定畫的位置,作好紋樣的整體構圖。如丹寨苗族蠟染民間藝人開始作畫時,先用指甲大體畫一個草樣,然後用稻草或竹片量好距離,即可隨意畫出各樣花紋,紋樣多數是古老的傳統紋樣。畫蠟時,要將蠟放在小鍋里用木炭細火烤溶,以銅刀沾蠟,在畫布上畫出紋樣;將畫好紋樣的布放在藍靛染缸中浸染。初染後,顏色很淺,要反復多次才能達到深藍色,一次周期為五天至六天。要想在同一圖案中出現深淺兩種顏色,可先染好淺藍,待晾乾後,在淺藍部位用蠟封住,再置入缸中浸染成深藍,煮去蠟,最後便得深、淺兩種藍色;一幅蠟染製成後,要在水中煮沸脫蠟;將脫蠟後的畫布置於水中漂洗,然後晾乾便成蠟染成品。
⑤ 蠟染是哪個民族的特色
蠟染是我國傳統印染手法,主要被苗族、布依族等使用,是這些民族特有的。它的圖案豐富,顏色素雅,表面常有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等圖案,且常帶冰裂紋,風格獨特。蠟染時,需進行處理、點蠟、染色和去蠟四步。
蠟染是我國傳統印染手法,古稱蠟纈,是古代四大印花技巧之一。蠟染圖案豐富,顏色素雅,表面常呈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等圖案,且帶有特殊的冰裂紋,風格十分獨特,常用於製作服裝服飾或生活用品。
蠟染時,需要進行處理、點蠟、染色和去蠟四步。先將布用草木灰漂洗干凈,把布磨平,再用銅刀沾蠟作畫,在白布上畫出圖案,然後把蠟片浸泡在顏料里,最後清洗。
蠟染的起源
關於苗族蠟染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秦漢間已有染纈,六朝時開始流行,隋代宮廷特別喜愛這種手工藝品,並開始出現一些精美的特殊花樣。
蠟染在唐代尤為盛行,技術也日趨成熟,分為兩類:單色染與復色染。然而自宋代以來,蠟染就開始衰退,但作為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傳承至今。
2006年,苗族蠟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蠟染
⑥ 什麼是蠟染
蠟染(batik),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蠟染,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朴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