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藝術史論可以自學嗎,自學的話有沒有什麼書籍推薦,有答題技巧或者是學習方法嗎
藝術史可以自學,不過很枯燥,你首先要對藝術史有大致的一個框架上的了解,最好是對某位藝術家感興趣,然後以他為點前後去推導的學,《希利爾講藝術史》簡單易懂可以先大致看一遍,再看看貢布里西的《藝術發展史》可以學,總之要做好心理准備。
『貳』 AP藝術史要怎麼自學
目前最切合的學習資源是khan學院,可以配合巴朗的AP藝術史教材學習。:),背基本功。
當然如果要更全面的知識可以去閱讀Gardner的Art through ages,裡面涉及到500多個art work,不過考試只考250個
『叄』 初學者怎樣學習美術的厲史
藝術學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學習和了解一些美術史上的流派,對於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形成自己的畫風尤為重要,學藝術史游泳。說到藝術史的流派,首先要記住的是以卡拉瓦喬和貝尼尼為代表的巴洛克藝術,強烈的光影和戲劇效果,人物動態、寫實、細致
在印象主義的基礎上,馬蒂斯、德蘭、佛蘭德等人發展了野獸派的藝術風格,除此之外,以蒙克、康定斯基、席勒為代表的藝術家開始注重表達內心感受,忽視對物體形態的描述,採用大膽的色彩和個性化的表達,表現主義應運而生,此後,畢加索的立體主義和達利的超現實主義對藝術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其實,藝術學雖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學習和了解一些美術史上的流派,對於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形成自己的畫風尤為重要,這個春節假期,不如和大鵬教育的同學一起學畫畫,學藝術史游泳。
『肆』 關於藝術史的學習,有什麼推薦的書籍
沒有孤立的藝術史一說,藝術史就是文明史,藝術和社會,經濟,戰爭甚至疾病等等整個人類文明的關聯都是很密切的。但寫藝術史的人往往都是專注學術的行家,行家有行家的趣味和大刀,初學者很容易給大刀一切忘了方向,感性經驗還沒有培養起來,就給一大堆學術思維搞壞了胃口。往往陷入一種:「我覺得他說的好有道理,但是好無聊,我快要睡著了的。」的境況當中,要說其中最好睡的,就是那本《詹森藝術史》... ...煌煌巨著一大厚本,枕一枕還不錯。我有一次看朱青生老師講座,全程都抱著這本書,想說編導也太壞了,一節課上下來,肱二頭肌都練出來了好么。
自學的話,我首推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淺顯,地道,有趣,清晰。入門幾乎是零難度了,但假如你對中學基礎的世界史已經七七八八忘的差不多了,你還可以再去看貢布里希寫的另外一本《寫給大家的簡明世界史》。按照西方線性思維建立起來的各種《史》,大多都以年代為主線,民族為分野,最終梳攏為風格和流派。貫通理解毫無難度。
就抱著看故事的心態去看好了,用不著一開始就誠惶誠恐。比如要學習希臘化時期的犍陀羅藝術這一章節,你就得從亞歷山大的東征故事開始看起,講過這個故事的人太多了,你懶得看書去看電影嘛!奧利佛斯通的《亞歷山大大帝》,美狄亞斯的巨神像木製白神寶石眼珠,和書上的描述可不是一一吻合?亞歷山大橫卧在那等雕刻師給自己塑像那個情節,會不會就是貢布里希提到的留下的普通年輕人的蹙眉雕像?這人一路向東電影中呈現了和印度戰象搏鬥的場面,稀稀拉拉的馬其頓人帶著龐大的工匠,婦孺,戰俘,這些人里有沒有藝術家,會不會把希臘的知識教給印度人?印度人是如何通過戰爭,學會了給自己已經寂滅500年的精神領袖佛陀塑造出心中理想的形象... ...凡此種種,學習不拘非要照本宣科的,留心處處都可以得到有趣的印證。除此以外,像《詹森藝術史》這種書,最忌諱上來就想一口吸盡千江水,從頭到尾一頁頁線性的看。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喜歡的章節多看兩遍,不喜歡的直接跳過,有需要的時候當字典來查,甚至有時候只看圖(藝術史基本上就是圖的歷史,不是文字的歷史。)從頭到尾翻一遍根本不要去管它旁邊的解釋。這種感性經驗的積累,我以為,在藝術史的學習中,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藝術史的學習,看展覽和博物館,和看書比起來甚至更重要些的。看書的好處呢,是可以和看展一一印證,我去年在大都會博物館,看到了熟悉的不得了的巴爾蒂斯原作,犍陀羅的殘軀和約安米羅,在書上看到過好多次,老朋友原來你們在這里,心裡很高興呢。人總是只對和自己發生關聯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驀然放一個和生活經驗毫無關聯,異族異時空異文化的東西給他,說這是藝術,你得欣賞,這也太難為人了吧。所以平時就留心多看展覽,從什麼電影電視報刊雜志不拘什麼渠道得到些零散信息,這都是有益處的。
等到你的感性積累已經到達不錯的程度了,所謂不錯的程度就是不會把達芬奇和梵高搞錯放在一個時代(我大三的學生常這么干... ...),光看畫兒也分得出這是基督磔刑還是最後的審判了,什麼希臘式柱頭哥特式教堂辨認起來也毫無困難了。你就再去擼一遍稍微有些學術點的專著好了,比如艾柯那幾本《美的歷史》《丑的歷史》《無限的清單》,這都是科普程度的讀物,實在是不費什麼力氣。巫鴻的《美術史十講》,貢布里希的《圖像心理學》等等... ...但是開個50本書單有什麼必要呢?反正你也不會去看,要學習就有點主觀能動性,光看別人開的書單就覺得大功告成這純粹是犯懶,還不如不要去浪費這個時間。
等到有學術點的文章你也能消化了解,就幾乎必然要進入到哲學的范疇了,就得去看看柏拉圖為什麼說畫家是和「人類心靈的低賤的部分打交道的人」;康德怎麼區分美感和快感,海德格爾散文詩一般費解的《藝術作品的本源》;和尼採的「酒神精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不懂就看不懂,我一直覺得從小到大凡是看不懂的東西就不給看,或者說「不求甚解」是不好的學習態度簡直就是胡說八道,說起來都讓人生氣!對藝術的理解和體驗,還有什麼比這點寶貴的「不求甚解」更為重要?你讀一讀,讀不懂就放著,讓它在你的心靈一隅默默待著,有什麼問題?什麼都要乾巴巴枯燥燥地用理性規范好,別說藝術了,一點點天然的理解力和好奇心都死光了好么?我現在不懂,我現在說不出來,不代表我的體驗就被排斥在人類共有的心靈曠野之外。
不要怕自己不懂,不懂沒那麼可怕,只管按照自己的方法慢慢來就是。
那麼再來說說讀圖找圖的方法好了:
第一手的經驗,當然是去博物館看最好,開眼界是第一步,才不會給狹隘的趣味和片面的知識蒙了眼。在大城市這點便利還是有的,越是好的城市越是願意為大家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藝術資源。如果不幸你不在北上廣,那麼要善用互聯網,谷歌的全球藝術項目(google art project)相當優秀,就是要翻牆,但藏品不全,按照歷史脈絡找會有點費力。如果連牆都翻不了,那麼至少還有wiki可以用,認認真真看一些你感興趣的詞條,存圖,在電腦里建立一個你自己的畫廊。按照時間線也可以,按照風格流派也可以,按照自己感興趣的切入點也可以(比如藝術史上所有的藍色繪畫)請務必務必不要用網路!!!理由我就不多說了。然後呢,利用旅遊的時間,去到當地的博物館逛一逛,中國現在很多城市的博物館建立得都不錯,上次去西安看到陝西博物館規模和展品都棒!有一些免費的講座,同好的交流什麼的,就亂花各入人眼,看各人所需了。
學藝術史,養成一個好習慣,叫做,沒事就翻圖;戒掉一個壞習慣,叫沒事就列書單,因為沒用。
但是中國的藝術史我到現在沒找到一本合適像樣的入門讀物,蔣勛那本《寫給大家的中國藝術史》實在太難看了(不知道得罪了蔣勛的粉絲沒有),我只是入門,又不是白痴,為什麼要這樣看低大家的智商... ...而且文藝腔泛濫,觀點和趣味較單一,他也有一些語音的講座講藝術史的一些故事的,偶爾一聽也可以,看你自己修為如何了。中國雕塑史勉強可以看梁思成那本,但我不是研究這個的,對於中國藝術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所以我還是乖乖閉嘴吧,如果有人有好的中國藝術史的書或學習方法推薦,我也很願意一讀一試。
我是學考古的,但是現在貌似要搞藝術史,我也出入門者。記得巫鴻先生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對,大體是說藝術史無論怎麼搞,其落腳點是「史」上面。首先還是把材料和史實摸清楚,就拿巫鴻先生來說,雖然他的論文很有啟發性,並且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但是所得的結論倒不一定正確,常常「過度詮釋」,就比如《地域考古與五斗米道傳統的重建》那篇。讀書恐怕很難有一個系統,多讀就是了,像我昨天看彼得·伯克的《製造路易十四》,就對我現在的研究很有啟發。
『伍』 結合你的創作經驗和未來的職業規劃,談談如何學好藝術史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3-22
『陸』 如何學習研究藝術史
依不同的學術觀念,中國藝術史可以從多維視角進行研究,於是會形成多種中國藝術史學術著作。例如,我們可以從藝術創作技術方面觀察,形成中國藝術門類史;
我們可以從藝術思想考察出發,形成中國藝術美學史; 我們可以對藝術創作者與傳承進行考察,形成中國藝術社會史;
我們可以從自然科學對藝術發展的影響考慮,形成中國藝術科技史; 我們也可以參照文化學的理論,形成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對中國藝術的影響尤為深遠,它與中國藝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本文以此為題,試論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學理與研究課題。一、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視角
(一) 藝術與文化的關系
論及藝術與文化的關系,我們可以先從文化的涵義談起。文化的內涵十分廣泛,古今中外的許多哲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人類學等學者都曾嘗試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為文化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在西方,據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統計,有關文化的定義多達164種。中國學者對文化的定義也有許多。西方學者一般認為:「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
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徵符號而獲致和傳遞; 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他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 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
即歷史地獲得和選擇的) 觀念,尤其是他們所帶來的價值; 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傅鏗.文化:人類的鏡子——西方文化理論導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12.)。這一條定義指出文化的要旨在於文化的行為模式、象徵符號、傳統觀念。
中國學者關於文化的定義顯得更為具體、生動、易解。例如,陳華文教授認為: 「所謂文化,就是人類在存在過程中為了維護人類有序的生存和持續的發展所創造出來的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各種關系的有形無形的成果」(陳華文.文化學概論新編[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12.)。張岱年教授認為:「所謂文化,包含哲學、宗教、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以及社會心理、民間風俗等。在這中間,又可析為三個層次。社會心理、民間風俗屬於最低層次; 哲學宗教屬於最高層次; 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屬於中間層次」(張岱年.文化體用簡析[A]. 張岱年.文化與哲學[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81-82)。概括中國學者的觀念,文化指國家或民族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學藝術、行為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它既有物質的表象,又有精神的內涵:大致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與心理文化四個方面; 其中文化自然包括文學藝術。
藝術的涵義同樣是一個難以確切說明的議題。西方學術界認為: 「藝術一詞意指與『自然造化』相對的『人工技藝』,內容大致包括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音樂,甚至將制衣、栽培、拳術、醫術等技藝也包含在內」(中國大網路全書·美術卷( 美術總論)[C].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1.1.)。查閱中國古代典籍,其中沒有「藝術」一詞的記載,只有有關技藝的描述,如「刻削之道」、「六藝」。20世紀以後,隨藝術實踐的發展,人們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認識藝術,得出的結論也有所不同: 其一,著眼於藝術活動的結果,認為藝術即藝術品,其二,注重藝術活動的過程,認為藝術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活動、創造活動,或是對現實的模仿活動,其三,從精神層面考察,認為藝術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高興.藝術史方法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4.)。
分析以上文化與藝術的內涵,我們可以得出以下論斷: 文化中包含有藝術,它是藝術產生發展的土壤;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與表現形式之一,它具有物質文化與心理文化的雙重屬性,即是具體的文化,又是抽象的文化,是文化的精華。
(二) 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思路
由於文化的內容寬泛而包羅萬象,對之進行研究的精彩程度可想而知了。對文化進行整體性研究的學科稱為文化學,它以人類創造的文化及其發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在西方,「文化學」之稱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上半葉,德國學者列維·皮格亨於1838年首次提出這一新學科名稱。它來自於人類學,經歷了文化人類學(亦被稱為社會人類學、民族學) 、文化學的演化過程。20世紀後,我國學術界引入文化學並與西方學術界同步開展研究工作。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後,文化學研究在我國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至目前為止,它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學科理論體系。我們可以借鑒文化學的文化形態、文化學研究流派、文化特徵、文化系統等研究成果從事中國藝術史研究。
1.依照文化形態對照藝術
人類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活動相當豐富而復雜,於是人類創造的文化表現多樣性。關於文化形態,目前文化學界存有多種學說。其中,有兩分說,認為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種形態:有三分說,認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種形態;有四分說,即將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甚至還有六大子系統說,即將文化分為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子系統。
用以上學術觀念對照藝術,亦可有物質藝術、制度藝術、行為藝術、精神藝術之分。我們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可以按這一思路進行,開展文化學觀念的藝術形態研究。其中物質藝術,如園林藝術、石窟藝術; 制度藝術,如古代禮樂制度規定下的雅樂; 行為藝術,如喪葬藝術、婚禮藝術;精神藝術,如文人藝術、宮廷藝術等。這四種藝術形態中的後三種相當於當今人們所謂的「非物質藝術」。我們可以圍繞文化學觀念的新藝術形態進行探討。
2.依照文化學研究視角考察藝術
20世紀人們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隨科學技術的進展而發生了巨大變化。愛因斯坦在觀察物理現象時發現,在一萬物運動的世界裡,任何確鑿可靠的推斷和預測都必須以觀測者的相對位置為依據。受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於是「唯一永恆不變的是變化」這一看似悖論的論斷成了20世紀西方的代表性思維方式。它為人們觀察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西方文化學的研究相應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不同的學術研究流派。其中代表性的學術流派有進化學派、傳播學派、歷史學派、社會學派、結構主義學派、功能學派、心理學派、新進化學派等(王玉德.文化學[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37.)。這些學派在文化研究中各有特色,但也存有爭議。
文化學研究中的進化學派是一支有影響的學派。它以文化進化為研究觀念,認為文化進化的過程是持續的、累積的、播化的、進步的。19世紀下半葉的早期進化學派注重研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現象,注重研究民族的同一性。20世紀的新進化學派代表人物美國著名人類學家萊斯利·阿爾文·懷特重視科學技術對文化的推進作用。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朱利安·斯圖爾德提出了「多線進化」觀念。他注重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提出「文化變異」和「文化生態」理念(同前)。文化進化學派的研究成果對於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啟迪意義在於它提示我們藝術科技研究的重要性,可以開展藝術形態變異、藝術生態的保護等研究課題。
傳播學派也是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化學研究學派。它的影響涉及到德國、奧地利、英國、美國等國家。德國人類學家弗里德里希·拉策爾為其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提出「生存空間」概念,認為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具有巨大影響作用。在他的著作中注重文化源頭的考察,認為民族遷徙促成文化傳播現象。弗羅貝紐斯繼之將世界上具有相似特徵的文化按地理分布稱之為「文化圈」,並對每個文化圈進行實地考察(同前)。文化傳播學派的研究觀念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即開展藝術的文化地理學研究。如今,我們已經意識到不同的地理環境能夠產生不同特色的藝術。
文化學其他學派的研究成果對於中國藝術研究來講同樣會有或多或少的啟發,在此不一一枚舉了。
3.依照文化特徵審視藝術
我們若以文化的特徵研究為思路審視藝術,仍然會得到不少的啟發。依文化學理論,文化體現出自然性與超自然性的統一,個體性與超個體性的統一,普遍性與民族性的統一,階級性與時代性的統一,累積性與變異性的統一(陳華文.文化學概論新編[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12.)。
文化的自然性體現為人類的文化創造以自然為對象,自然生態系統運行機制會對文化創造產生制約作用。作為文化主體的人同樣具有自然屬性。文化的超自然性反映在它既是人改造外在自然的過程,也是人改造自身的過程。文化的傳承方式要靠後天習得行為。對照當今的藝術史研究,有關藝術創造受自然生態系統制約的研究、在人類創造藝術的過程中人的自身改造研究、藝術品種的傳承研究均有待開發。文化學研究中體現出的諸如主體與客體、共性與個性的辯證思維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在文化特徵研究中文化的普遍性與民族性(地域性) 是學術界關注的又一重要議題。文化的普遍性指文化為人類的基本生存、生產生活需要,具有為社會組織服務的特性。文化的民族性指文化本身體現出的民族、地域之差異。目前的中國藝術門類史更多地關注了藝術的普遍性研究,如藝術的社會功用、藝術技法、藝術審美等,對於中國藝術的民族性、地域性研究相對薄弱。我國是一個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各地區、各民族藝術的獨特風格造就了中國藝術的豐富多彩性。歷史中各民族之間的藝術交流推進了我國藝術的發展。加強我國各民族、各地區藝術的特色研究有利於把握中國藝術的總體特徵。
4.依照文化系統體察藝術
文化是一個龐大的知識系統。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結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發展中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使文化學研究呈現出一派豐富多彩的繁榮景象。
目前在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研究中熱門課題有社會群體與多元文化、文化傳承的社會化、社會形態與文化模式、社會變遷與文化變遷。當今學術界開展的有關文化與經濟研究試圖從多維視角探討人類文化社會中存在的經濟生活,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與文化的一體性、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等。文化與科技研究認為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文化與科技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學科,世界上的許多事物既有社會文化內容又有自然科學內容,於是形成了青銅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等研究課題。有關文化與民俗研究的課題有,文化的傳承機制、文化的口承性、文化的地方性研究等。在文化與語言的關系研究中開展的研究課題主要有語言與思維、文化中的方言、語言與文化傳播。由於文化的主體是人,人創造和傳承了文化,於是文化與人生的研究逐漸被學者們關注。文化與人生研究的課題主要有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人生現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現代新文化構建中的人文精神等。
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它與文化的其他組成部分聯系密切。我們若依照文化系統研究的理念進行藝術研究,可以開辟出更多的當前學術界稱之為跨學科的研究領域與課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片廣闊的學術原野。
二、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課題
在以上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思路基礎上,本部分探討可以開展的中國藝術史研究課題。
(一) 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史料研究
史料研究屬藝術史的微觀研究,它是中國藝術史研究的基礎工程,必須下大功夫以詳盡掌握。按種類劃分,藝術史料可分為文獻史料、考古史料、圖像史料、口述史料。文獻史料指保存至今的歷代藝術經典著述,如二十四史中的《樂志》、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清代凌廷堪的《燕樂考源》。考古史料指考古出土的歷代藝術文物,如陶器、青銅器、樂器。圖像史料指刻、畫在各種媒體上的藝術場景、藝術器物、藝術表演、肖像,如岩畫、壁畫、紙質繪畫作品。口述史料為藝術田野考察中記錄的當事人、見證者、傳聞者提供的材料。在傳統的門類藝術史中由於注重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研究,對前三類有關藝術本體的史料挖掘較為充分。
依文化學觀念進行藝術史料研究的學術價值首先在於對非藝術本體史料的開拓。如前所述,藝術的發展與組成文化的各個部分均有聯系,它們能夠具體說明藝術產生、發展、流傳的原因、動力、條件,如社會典章制度、民俗習慣、地理環境、科學技術等這些過去不被藝術界認為是藝術史料的材料現已被視為藝術史料。
其次,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史料研究能夠推進口述史料的發展。與中國相比,由於藝術經典文獻史料(特別是古代藝術)的匱乏,國外藝術史學界較早地注意到口述史料的研究。特別是自19世紀末起,歐洲學者先後對亞洲、非洲、美洲地區的土著民族文化藝術進行考察,提出了調查采訪中的口述史料研究要領(俞人豪.音樂學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266 - 268.)。隨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研究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的非物質藝術遺產保護研究中,口述史料作為第四類藝術史料被學術界廣泛採用,如《山西省民間音樂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一書附錄中設有關於太原蓮花落、臨縣傘頭秧歌、襄垣鼓書、絳州鼓樂、河曲民歌的詳細口述史料(章建剛,王亮等.山西省民間音樂遺產的傳承與保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221-262.)。此外,在現代藝術史的研究中口述史料仍是學術界重視的史料來源。張振濤《楊蔭瀏與四大知識群體》一文通過大量被訪者的口述史料追述了20 世紀中國音樂史學大師楊蔭瀏先生的藝術生涯與取得的藝術成就(張振濤.楊蔭瀏與四大知識群體[J].音樂研究,2015,(06):5.)。李世濤《口述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論爭——「中國當代美學口述史」課題主旨報告及資料分析》一文介紹了該課題運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對中國當代美學論爭事件中的當事人、參與者進行訪談,進而為中國當代美學史研究積累大量珍貴史料的研究主旨(李世濤.口述史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論爭[J].藝術百家,2015,(04) :140.)。
(二) 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體裁研究
審視傳統的門類藝術史研究,按藝術創作與表現的物化形態可分為音樂藝術、舞蹈藝術、戲劇戲曲藝術、電影電視藝術、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設計藝術、建築藝術等門類。每種門類藝術又按創作技術分為若干體裁,如繪畫藝術可分為國畫、版畫、油畫等體裁,音樂藝術可分為歌曲、歌劇、民族器樂、管弦樂等體裁。這種藝術體裁分類觀念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鮮明地體現出藝術的物質屬性一面。
若用文化形態理論對照藝術,藝術大致可以為分為物質藝術、制度藝術、行為藝術、精神藝術。其中每種藝術形態又可劃分為若干藝術體裁。關於物質藝術的體裁,目前門類藝術史中各個門類藝術所劃分的藝術體裁大致屬於此類,它們大都是可視、可聽的。
關於制度藝術,如禮樂制度、樂籍制度等規定下的音樂活動,古代典籍中已有不少記載。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七「樂七」中記錄了歷代宮廷雅樂的有關記載。如梁武帝制曰:「先儒皆以宗廟宜設宮懸。按周官:『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奏太蔟、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祗;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饗先妣;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現代學者有關制度藝術的研究成果有康瑞軍《宋代宮廷音樂制度研究》(康瑞軍.宋代宮廷音樂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程暉暉《樂籍制度下的女樂與城市音樂文化》(程暉暉.樂籍制度下的女樂與城市音樂文化[J].中國音樂學,2008,(02).)等。
行為藝術的體裁很多,如喪葬藝術、婚禮藝術、禮儀藝術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李榮有《民俗文化視野中的漢畫樂舞藝術解讀》(李榮有.民俗文化視野中的漢畫樂舞藝術解讀[J].黃鍾,2009,(04).),作者依文化學研究觀念對河南南陽漢代畫像石墓樂舞圖像進行詳細的民俗考察,認為漢代人將祭祀樂舞看作是實現天人對話的途徑,而墓葬中的畫像石正是此種觀念與行為的載體,這是漢畫像石在當時使用廣泛的緣由。孫雲、王九篩《場域視角下的鼓吹樂文化解讀》(孫雲、王九篩.場域視角下的鼓吹樂文化解讀[J].中國音樂學,2008,(02) .)一文以文化地理學的考察方法對鼓吹樂的社會功用進行研究。鼓吹樂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儀式音樂,它之所以能夠長久傳承,靠的是禮樂行為的社會習俗。文中所謂場域指地理自然空間與社會空間關系的多維組合,不同的場域會形成不同的音樂文化模式。精神藝術的體裁很豐富,如圖騰崇拜藝術、文人藝術、宮廷藝術、宗教藝術等。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可舉彭素琴《中國古代文人音樂文化心理結構之考察》(彭素琴.中國古代文人音樂文化心理結構之考察[J].音樂研究,2009,(04) .)。該文以古代文人對待雅樂,俗樂的態度為觀察點探尋古代文人的音樂文化心理模式。作者以充足的文獻史料論證了古代文人在音樂思維方式中存在崇尚禮樂與追從俗樂的矛盾; 在情感方式中存在道德倫理與情慾萌動的矛盾;在行為方式中存在好古取向與積極「入世」的矛盾; 在人格追求上存在道德兩重化與崇尚通脫的矛盾。文章精煉地勾畫出古代文人音樂文化心理的四維結構模式,對於我們在深層次認識文人藝術思想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以文化形態理論劃分藝術體裁並從事研究將打破藝術門類的藩籬而推進藝術整體的研究,將會使我們在深層次重新認識藝術產生的緣由、藝術的功用與藝術的特質。
(三) 文化學觀念下的多元藝術研究
文化多元論認為文化的發生是多元的。因為人類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生態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彼此不同的生活方式導致人類群體之間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與心理特徵。所以,一定的民族或群體創造、保存和傳承了一定的文化,各種文化均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或群體性,它們都是人類創造的文化遺產,具有同等的文化價值。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的「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強調多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遵循多元文化保護觀念,藝術史研究中應貫徹多元藝術研究這一學術觀念。
用文化生態理論分析中國藝術的發展,歷史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藝術品種。在此我們先舉受不同地域文化影響形成的不同藝術風格。眾所周知,先秦時期齊魯文化是一種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受其影響齊魯藝術也有相應的特色。我們僅從音樂風格分析,它的旋律、調式建立於古音階( 雅樂音階) 之上。秦晉文化也是一支有特色的文化品類,受其影響秦晉藝術特色也很鮮明。我們僅從音樂風格分析,它的旋律、音階建立在新音階(清樂音階) 之上。在地處南方的楚文化影響下,楚藝術的特色同樣突出。我們僅從音樂風格分析,它的曲調在典籍中稱為「楚聲」。我們從以上三地出土的青銅器亦可分辨出其藝術風格上的異同。至今為止,這三地的藝術風格仍與先秦時期的當地藝術有一脈相承的聯系。這一藝術現象告訴我們,在中國藝術史研究中開展多元藝術研究的必要性。
我們再觀察中國藝術史中受不同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不同藝術品類。在中國藝術史中曾有受封建貴族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宮廷藝術,如宮廷繪畫、宮廷燕樂歌舞; 受儒家、道家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文人藝術,如文人音樂、文人畫; 受宗教文化影響而產生的宗教藝術,如佛教美術、佛教音樂; 受市民文化影響而形成的世俗藝術,如戲曲、說唱; 受民俗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民間藝術,如年畫、民歌等。這些藝術都有自身存在的文化價值,在藝術史中都應有其相應的位置。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歷史的進程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哺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藝術,使中國藝術呈現出一派壯麗的景觀。在中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多元藝術使中國藝術史變得豐富多彩。
中國藝術史中體現出多元藝術觀念的研究成果,如楊蔭瀏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一書將民歌、說唱、民間歌舞音樂置於重要位置(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750.)。薄松年教授主編的《中國藝術史圖集》(薄松年.中國藝術史圖集[C].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將日常生活性的工藝美術、社會通俗藝術產品等統統選入。目前這樣的研究成果還不多見,中國藝術史中的多元藝術研究課題有待進一步發展。
(四) 文化學觀念下的藝術現象研究
藝術史學是一門科學,其重要任務在於認識過去和現實之間的有機聯系,闡明人類社會發展中藝術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更深刻地認識現實生活中的藝術,進而在今後的社會發展中創造性地開展藝術活動。藝術史與藝術史科學之間最為重要的區別在於後者的研究要能夠發現藝術現象,在此基礎上提煉出藝術發展的規律性理論。藝術現象研究屬宏觀史學研究。如果對於藝術史中藝術現象及其發展規律關注與研究不足,這將會影響到中國藝術史研究的科學性。
文化學理論有可能成為我們觀察藝術現象、總結藝術發展規律的有力工具。我們可以遵循文化考察線索探討藝術現象及其發展規律,這將是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之專長。有關藝術現象研究的成果如司冰琳《中國古代琴僧現象的文化解讀》一文(司冰琳.中國古代琴僧現象的文化解讀[J].中國音樂學,2010,(04) .)對中國古代唐宋以來社會中禪悅之風的盛行、僧人的「文人化」、僧人的藝術修養進行了細致的考察,認為僧人與文人之間的文化和思想的互動產生了琴僧這一群體,形成了琴僧現象,而琴僧使得古琴文化與禪宗文化交融,為古琴藝術注入新的理念和風格。古琴音樂的宗旨在於悟道,在於意境和弦外之音的追求。賀志凌《從箜篌與宗教的關系管窺音樂文化傳播》一文(賀志凌.從箜篌與宗教的關系管窺音樂文化傳播[J].中國音樂學,2009,(01) .)借鑒文化地理學理論,從箜篌與佛教、祆教之關系為切入點審視這一外來樂器在我國的發展,進而探討本土文化與他族文化之間的傳播、融合規律。
中國藝術史研究中有關藝術整體性發展規律研究的成果也有十分精彩的例證。我國著名音樂學家黃翔鵬先生在中國音樂史研究中提出了歷史中音樂型態的發展與傳承規律。這條規律是這樣闡述的:在先秦至20世紀的中國音樂發展歷程中由於社會環境的巨變,使音樂型態發生了三次斷層現象。第一次發生在戰國至秦漢之間,第二次發生在唐末至五代之間,第三次發生在清末至20 世紀期間。在歷次斷層中失去生態環境的音樂品種會產生失傳現象,但其傳統基因卻促成新藝術品種的誕生。觀其實質,失傳的音樂品種以型態的改變獲得新生,使我國傳統音樂走向更高級的發展階段(黃翔鵬.傳統是一條河流[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117.)。
以上音樂型態的發展與傳承規律是黃翔鵬先生借鑒文化學理論對中國音樂史進行宏觀研究的成果。在藝術史研究中加強藝術發展規律的探索,是新世紀中國藝術史研究的一大任務。
三、結語
以上我們探討了在中國藝術史的史料研究、藝術體裁研究、多元藝術研究、藝術現象與藝術發展規律研究等課題中開展文化學研究的可行性與發展前景。當然,我們還可以遵照文化學理念開展諸如藝術觀念、藝術傳承、藝術心理、藝術生態等更多課題研究。如果說當前的門類藝術史研究能夠使我們對歷代藝術做到「知其然」的效果,那麼開展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可以使我們對歷代藝術達到「知其所以然」的功力。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學研究價值在於它開拓了中國藝術史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有利於加強藝術史的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之間的有機聯系,有利於對藝術理論進行深層次的探索,有利於推進藝術史學理論的科學化進程。願中國藝術史研究在繼承、借鑒、創新的道路上長足發展。
『柒』 關於藝術史的學習,有什麼推薦的書籍
1、《美的歷程》,李澤厚著:這書最大的優點就是通俗易懂,而且李澤厚先生的文筆極好,文章寫得極美,也正是這種優美有些地方反而顯得不太嚴謹,但絕不影響該書成為學習美術史的入門書。
專門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全書涉獵的主要內容為:雕塑、建築、繪畫、音樂、影視、戲劇、舞蹈、書法等各主要的藝術門類,本書介紹了這些藝術門類以及相關的藝術作品。完整地再現了人類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精髓,使讀者在全面掌握世界文明的發展脈絡同時,還能獲得更為廣泛的審美感受和愉快體驗。
藝術是人類把握現實、表現思想感情和實現審美理想的特殊方式。藝術領域十分廣闊,種類繁多,並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自身經驗的積累而不斷發展和創新。藝術作品屬於精神產品,能夠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產生作用,或多或少地影響人們的情感、意志以至世界觀;優秀的藝術作品能夠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增長知識,提高精神境界,本書就介紹了許多常見的藝術種類及相關作品,帶領讀者感受藝術的魅力。
『捌』 藝術史論專業都學些什麼
藝術史論專業的就業范圍較窄,學生畢業後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藝術概論、設計概論、美學、當代文藝理論、美術考古、中外美術史、中外工藝美術史、中外藝術設計史、藝術設計史料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
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中外美術史和中外藝術設計史(含中外工藝美術史)及理論知識,能夠從事藝術研究等的高級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專業教學以馬克思主義史學與文藝學原理作為指導思想,學生主要學習美術史論、美術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與之關的文史哲知識,培養學生史與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學風。
1. 全面理解和掌握美術學的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去闡述美術發展的規律;
3.具有較好的藝術鑒賞能力、邏輯思辯能力、綜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論表達能力;
4. 了解和關注美術學的理論動向及前沿課題;
5.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玖』 藝術史論專業課程有哪些
藝術史論專業課程有《藝術學原理》、《藝術文化學》、《藝術心理學》、《藝術教育學》、《藝術傳播學》、《中國藝術學》、《西方藝術學》、《中國藝術史》、《亞洲藝術史》、《西方藝術史》。
藝術史論專業培養具備中外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各級文化部門、美術館、博物館,以及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出版機構、文化公司等單位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中外藝術學理論和中外藝術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一較為全面的熟悉各個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掌握藝術鑒賞與藝術批評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可以在文博系統、高考、美術研究院所、出版社等行業從事具有專業知識的鑒定、研究人員、教師和編輯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