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源好玩的地方和景點
河源好玩的地方和景點有,萬綠湖,林寨古村落 ,河源恐龍博物館等。
河源,亦稱槎城,廣東省地級市、深圳都市圈城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韓江上游,全市面積1.57萬平方公里。轄1個區、5個縣,另設河源國家高新區、江東新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有常住人口數283.77萬。
水資源
河源市地表水資源的區域劃分,原則上以單一大流域或若干小流域集合為界定進行劃分。河源市劃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東江、韓江、北江流域。其中,東江流域13737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87.3%,主要集中在東源、源城、龍川、連平、和平、紫金縣境內。
韓江流域1670平方千米,位於龍川、紫金境內,佔全市總面積10.6%;北江流域326平方千米,主要位於連平縣陂頭鎮、貴東鎮境內,佔全市總面積2.1%。
河源市地下水資源為43.06億立方米,其中東江流域為39.01億立方米,韓江流域為3.32億立方米,北江流域為0.728億立方米。河源市地處東江、韓江和北江中上游,境內河流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
經測算,全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49.81萬千瓦,可開發水力資源114.28萬千瓦,其中單站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可開發資源70.03萬千瓦。至2008年,全市已開發小水電站裝機容量38.68萬千瓦。
㈡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0項)
年份項目2001年1項崑曲2003年1項中國古琴藝術2005年1項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2007年1項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2009年22項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2010年2項京劇、中醫針灸2011年1項皮影戲2013年1項珠算參考資料: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
序號名錄1羌年 2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 3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4新疆維吾爾族麥西熱甫5中國活字印刷術 6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7赫哲族伊瑪堪說唱參考資料: 崑曲
崑曲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明代(公元14—17世紀)。崑曲的唱腔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對中國近代的所有戲劇劇種,如川劇、京劇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崑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這些內容亦是培訓京劇演員的基本科目。崑腔及其戲劇結構(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劇種所借鑒。《牡丹亭》、《長生殿》成為傳統的保留劇目。崑曲表演用鑼鼓、弦索及笛、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擊樂器伴奏。崑曲的舞蹈動作主要分作兩類,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蕪湖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的製作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並逐漸享譽四海。
鐵畫是以鐵為墨,以砧為硯,以錘代筆鍛制而成。鐵畫的品種分為三類:一類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蘭、竹、菊、鷹等為題材,這類鐵畫襯板鑲框,掛於粉牆之上,更顯端莊醒目。第二類為燈彩,一般由4至6幅鐵畫組成,內糊以紙或素絹,中燃銀燭,光彩奪目,動人神魄。第三類為屏風,多為山水風景,古樸典雅,蔚為壯觀。
蕪湖瀕臨長江,交通便利,曾為中國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來鐵冶業就十分發達。發達的冶鐵業和高超的鍛技,為蕪湖鐵畫的創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礎和條件。
蕪湖鐵畫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為紙,鍛鐵為畫,鬼斧神工,氣韻天成。蕪湖鐵畫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工藝精湛、技藝高超著稱於世。鐵畫始於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間,由蕪湖鐵工湯天池與蕪湖畫家蕭尺木相互砥礪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歷史。蕪湖鐵畫源於國畫,具有新安畫派落筆瘦勁簡潔、風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藝術特徵,是純手工鍛技藝術。它以鐵為原料,經紅爐冶煉後,再經鍛、鑽、抬壓焊、銼、鑿等技巧製成。既具有國畫的神韻又具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
蕪湖鐵畫曾參加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匈牙利布達佩斯造型藝術展,並赴日本、科威特、義大利、奈及利亞、沙特、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959年~1960年老藝人儲炎慶和幾位弟子製作的大型鐵畫《迎客松》、《梅山水庫》和鐵書法《沁園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會堂。蕪湖鐵畫歷經了340多年的承傳和發展,在傳統形式的尺幅小景、畫燈、屏風基礎上,又創有立體鐵畫、盆景鐵畫、瓷板鐵畫和鍍金鐵畫,形成了座屏、壁畫、書法、裝飾陳設和文化禮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個品種,以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魅力,在藝壇獨樹一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省蕪湖市的楊光輝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嘉善田歌
嘉善田歌是吳歌的一個品種, 嘉善田歌
是浙江一種獨特的歌謠形式,是過去勞動者尋求慰藉、抒發思想感情的歌聲。田歌有獨唱、對唱和以三人、五人、七人、九人組成的歌班形式演唱,最常見的是把當地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編成長篇,到處演唱。田歌的曲調有「滴落聲」、「大頭歌」、「羊早頭」、「落秧歌」、「平調」、「急急歌」、「小快板」等。
田歌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宋代,郭茂清編的《樂府詩選》 「吳聲歌曲」中就收有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體的《五姑娘》是嘉善田歌的代表作,這是一首以發生在清朝咸豐年間嘉善洪溪鄉塘東村的一個真實愛情故事的敘事田歌。1955年初,以沈少泉等7人組成的一個田歌班曾演唱《五姑娘》參加浙江省第一屆民間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得演出獎。
「嘉善田歌」是江南地方文化中的極具個性色彩的優秀民歌品種,清亮優美,富有江南水鄉韻味,是一份寶貴的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嘉善田歌作為嘉善本土優秀文化遺產,在歷史文化價值上,特別是在音樂價值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嘉善田歌歷史悠久,主要流傳地區是嘉善縣及其臨縣,是江南吳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唱腔清亮優美,有滴落聲、落秧歌、埭頭歌、羊騷頭、急急歌、平調等多種曲調,時而平穩流暢,時而悠揚高亢,時而急如口語。嘉善田歌產生於勞動,產生於生活,因而不同的田歌曲調有其不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場合。嘉善田歌的演唱方式有獨唱、對唱、齊唱、聯唱等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五姑娘》在民間已傳唱了一個世紀,曾被改編成越劇、舞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在舞台上展現過。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布扎比開幕,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400餘名代表與會,會議主要討論確定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經過三天的會議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並批准了76個項目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共有22個項目名列其中。由貴州省文化廳、黎平縣政府承擔申報工作的《貴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選。
羌年
羌年是中國四川省羌族的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祝活動。節日期間,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禱繁榮,在釋比(神父)的細心指引下,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舉行庄嚴的祭山儀式,殺羊祭神。然後,村民們會在釋比的帶領下,跳皮鼓舞和薩朗舞。活動期間,釋比吟唱羌族的傳統史詩,人們則唱歌、喝酒,盡情歡樂。新年之夜,每個家庭的一家之主會主持祭拜儀式,獻祭品和供品。由於人們的遷徙活動日益頻繁、年輕人對羌族傳統文化的興趣不斷減弱,加之外來文化的沖擊,慶祝羌歷新年的人越來越少;2008年汶川大地震摧毀了許多羌族村莊,羌族人民聚集區遭到嚴重破壞,羌歷農歷新年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狀態。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是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並構築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木拱橋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師傅指揮,其他木匠操作來完成。木匠的建造工藝按照嚴格的程序,通過師傅對學徒的口傳心授或是作為家族手藝而代代相傳。這些家族在木拱橋的修造、維護和保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傳統工藝的載體,木拱橋既是傳播工具,也是傳播場所。它們是當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場所,人們在木拱橋上交流信息、開展娛樂活動、舉行祭拜儀式,從而加深了感情,凸顯了文化特徵。城市化進程加快、木材稀缺、可用建築空間不足等因素威脅到了木拱橋工藝的傳承與存活,使這一傳統技藝有所流失。
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
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是中國海南省黎族婦女創造的一種紡織技藝,它集紡、染、織、綉於一體,用棉線、麻線和其他纖維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婦女從小就從母親那裡學習扎染經紗布、雙面綉、單面提花織等紡織技藝。母親們通過口傳心授,傳授技能。黎族婦女僅憑自己的豐富想像力和對傳統樣式的了解來設計紡織圖案。在沒有書面語言的情況下,這些圖案便成為黎族歷史、文化傳奇、宗教儀式、禁忌、信仰、傳統和民俗的記錄者。
這些圖案還對海南島的五大方言進行了區分。黎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儀式和各種節日,特別是婚嫁場合。每逢這些重要日子,黎族婦女都會為自己設計服裝。作為黎族文化的載體,黎錦的傳統紡織技藝是黎族文化遺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幾十年來,掌握織、綉技藝的婦女人數急劇減少,黎錦的傳統紡織技藝正瀕臨滅絕,急需給予保護。
麥西熱甫
《麥西熱甫》廣泛流傳於新疆,由於地域不同,表現出來的形式豐富而又多樣,是實踐維吾爾人傳統習俗和展示維吾爾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藝、戲劇、雜技、游戲、口頭文學等的主要文化空間,是民眾傳承和弘揚倫理道德、民俗禮儀、文化藝術等的主要場合,是維吾爾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的重要部分。
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尖底古海船的統稱。其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刀,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全身上下蘊藏著美的因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而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為互不相通的艙區,艙數有13個、也有8個。這一船舶結構是中國在造船方面的一大發明,它具有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遠航的安全性能。漳灣福船承其衣缽,特徵鮮明,一脈尚存。如今,它已是一種瀕將消亡的民間手工技藝,堪稱中華絕活之一。
中國木活字印刷術
木活字印刷術曾在溫州地區普遍存在。由瑞安平陽坑鎮東源村王姓家族傳承的木活字印刷術已成為我國完整保留和仍在使用的極少數地方之一,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它完全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工藝,是活字印刷術源於我國的實物明證,堪稱古代印刷術的活化石。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原則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放棄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些代表著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質漸漸湮滅在了歷史的邊緣,下面就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談幾點看法。 凡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在普查和保護之列。主要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戲曲、曲藝、雜技、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商貿、副業等)、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傳統體育與競技和傳統醫葯等類別。
㈢ 河源萬綠湖有什麼好玩的
萬綠湖風景區 萬綠湖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境內,距河源市區6公里,它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新 豐江水庫,是一九五八年籌建新豐江電廠時,在新豐江流徑的最窄山口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形成的。
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桂山風景區 桂山是國家AAAA級景區,靠河源第一高噴,面對華南最大的人工湖萬綠湖。風景區依山面湖,山環水抱,自然風光得天獨厚。風景區以森林生態旅遊為特色,以山水閑情為主題,風光秀麗的自然畫卷賦予遊客回歸自然的幽逸感,是人們返樸歸真、體驗野趣的極樂世界。
南中國的畫里客家鄉村——蘇 家圍 蘇家圍客家鄉村旅遊區位於東源縣義合鎮蘇圍村,東江與社河在這里交匯。右榕、老屋、江風、竹影、牧、野趣構成了一個南中國畫里鄉村
園中園 園中園位於距河源市區南約18公里、205國道旁,總面積約1500畝。是一個以大自然為主體、以種養為基礎。以果樹為依託,集生產經營、科研培訓、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綠色企業,是河源市「三高」農業的典型示範基地。也是廣東省唯一把林果園建設成為公園的綠色生態旅遊風景區,被譽為「河源第一園」、綠色大觀園。門票20元/人次。
㈣ 儺舞與我們常見的跳大神有什麼不同
首先表現出的目的不同。儺舞是一種民間舞蹈,具有驅鬼瘟疫和祭祀的功能,在各地廣泛流傳。它是儺儀的舞蹈部分,通常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進行。“跳大神”被視為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儺舞主要用於民間開地(工程開工)、開市(工程竣工)、開業(新開業)、開台(劇場竣工)、開廟(廟堂整修)、謝土(新房搬家)、婚禮生日(結婚、生日慶典)、祈福(求子求財)、辟邪(抑煞消邪)。
儺舞是多元文化、民俗文化和藝術文化的綜合體,蘊含著舞蹈、音樂和戲劇的歷史文化積淀。上栗縣東源鄉黨委委員劉說,“上栗至今仍傳承著明清時期‘尋房驅疫,沿門起舞’的民俗。東源、赤山等地的儺舞隊,每年從春節到春耕,都會舉行“儺神行”祈福新春。尤其是近年來,儺舞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項目走進學校,確保這一原創藝術瑰寶不敗綻放。”
㈤ 河源東源縣老衙門
南園古村。
南園古村落的客家民居古建築始建於明末終於清初,這里的客家民居建築為府第式結構,現存的古建築群有15萬平方米,共有36座,建築年代不一,每座建築都有廳、房、天井、走廊等等。廳分上廳是客家人供奉神仙和老人百年歸壽後暫放供後人祭祀的場所,中廳是家族議事以及接人待客的地方,前廳多為過道;房子又分為主人房、廂房、書房、樓閣、廚房、澡房等等;另外還有走廊、巷子、斗門以及後花園。
客家民居建築選址講究座向和主次對稱、一般選址坐北朝南,外型堂皇美觀,多採用青磚為牆,雕梁畫棟,工藝精美,這些古建築,匯集了明、清及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薈萃了木雕、石雕、彩繪等客家民間工藝的精華,又融入了外來的建築藝術和我國宮殿建築文體。所體現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樓體堅固牢靠、規模大、結構封閉一體,同時客家民居還體現了陰陽思想和家族觀念思想。首先是陰陽思想;其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協調,注重「天人合一」,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形可以通過增加半月形花台、修建池塘或者建築斗門來調整座向問題,以達到陰陽來平衡和適應環境,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陰陽思想和封建思想。其次是家族觀念思想;其建築規模大,主次分明,屋內住人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體現了客家人宗族倫理思想,民居建築的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先牌位,供後人拜祭,體現了客家人尊崇祖先的觀念。
一座大型的古民居建築有上百個房間,可供上百戶口人居住。廁所、柴草間、畜欄一般都在住座屋兩側一定距離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大夫弟」、「新衙門」、「老衙門」、「老樓」、「新樓」「古炮樓遺址」「柳溪書院」等,充分體現了其古民居建築的特色和藝術、出色的防禦性及潘氏家族「忠孝傳家、詩書啟後」的家訓。
從村落總體來看,南園古村作為一個自然村落,其客家古民居建築現保存完整有30多座,不同歷史階段的宗祠、府第、炮樓、學校等建築物各有其自身的特點,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區客家人在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
㈥ 聞名中外的揚州畫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華岩(1682-1756),綽號德松或秋月,別名新羅皮匠、東源皮匠、布衣皮匠、白沙皮匠、里秀皮匠。晚年時,他被戲稱為 "浮篷"。他出生於福建上杭嘉陽(原為白沙皮匠),後被命名為杭州。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擺脫舊習,奉行古法,寫動物為佳。他是清代傑出的畫家,是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華岩是清朝康雍乾時期的著名畫家。他的鳥是最好的,也是最有名的。
"揚州畫派 "是對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創新畫家的總稱,即 "揚州八怪"。關於他們的人數和名字,說法不一。李毓芬的《甌缽羅室書畫考》中提到王世貞、黃慎、金農、高翔、李、鄭燮、李芳英、羅平等8人。不止8人,名字也不固定。綿壽民、高鳳翰、楊發、李勉、閔貞、華嚴、陳篆等,均為綿壽民、高鳳翰、楊發、李勉、閔貞、華嚴、陳篆。鄭燮(號板橋)地位突出。這個畫派的共同特點是,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成功,也沒有終生做官。
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幾年後放棄了小官,專門從事繪畫。他們憤世嫉俗,不奉承權貴,了解百姓的疾苦。重視思想、性格、知識和才能對繪畫創作的影響。他們在文學和書法方面有很高的素養。繪畫題材以花卉為主,兼及山水、人物,繼承了徐渭、朱耷、石濤的創新精神,主張獨立自主,表達真情實感,反對當時崇尚模仿、泥古的風格,被視為 "偏師"、"怪物",故稱 "八怪"。當時 "正統 "畫風的守護者王惲這樣評價他們。"當有八個不同的老師,繪畫就不是一個整體。
㈦ 打鐵樹、鳳陽花鼓、崑曲,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一、.口頭傳統和表述;
二、表演藝術:1、 崑曲 2、中國古琴藝術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4、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三、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的手工藝技能:1、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2、安徽宣紙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㈧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皮影戲、侗族大歌、古琴、木活字印刷術、越劇等。
1、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原名「皮影戲」或「燈籠戲」,是用動物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戲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㈨ 廣東省哪個縣面積最大
廣東省總面積最大縣級市:清遠英德市(5672平方公里);廣東省總面積最大的縣:河源東源縣(4070平方公里)。包括縣級市的話就是英德,不包括的話就是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