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電影藝術的特徵
電影與其它藝術一樣,以審美化的典型形象去反映生活,共同受某些普通性規律的制約;同時,它又具有不同於其它各類藝術的自身的特殊規律。因此,要很好地認識與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特性,對於提高電影藝術的創作水乎與欣賞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世紀以來,電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類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物質載體。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視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登上歷史舞台。電視藝術就是根植於大眾傳媒的藝術形態,是依託於電視這樣一種大眾媒體的存在而存在的。電視藝術作為藝術的一種存在方式,它的存在也一定具有藝術存在的本質特性;作為審美對象,電視藝術也具有其獨特之處。論文也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電視藝術的基本特徵。 本論文主要分為四個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主要論述電視藝術的內涵和外延 第二部分、主要是將電視藝術放在媒介文化的背景下,分析它與其他大眾傳媒藝術相較的特徵 第三部分、主要是將電視藝術放在藝術的大背景下,來探討它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所具有的特徵。 第四部分、主要是將電視藝術作為特定的審美對象,分析它與其他審美對象相比所具有的特徵。 電視藝術是迄今為止最年輕!最大眾化的藝術,也是在受眾中影響力相當深廣的藝術。在一層一層的剖析當中,將電視藝術的特徵逐步展現出來。剖析電視藝術,直面它,認識它,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Ⅱ 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1、用直觀形象展現生活過程。其展現的優點是:模擬,全方位,鮮活感;
同時訴諸生理與心理層面,激發「通感」,全面調動人的興奮與亢奮;最完整,最宏觀,最主觀;講究原生感,質感,親近感,亦即現場性與人間性。
2、直觀形象強似實際生活表象。由直觀性而來,但其能量獨一無二。
要在:實感,質感;無所不至,無所不能;既現實又超現實;以一個假定性的宏觀前提,實現自己迄今為止唯一的在這方面的巨大的效應。旨在紀錄式地再現生活情景,使觀眾如臨其境,感同身受。
3、以運動的方式表現運動的事物。作為效仿最佳的造型藝術,直達生活的真相與本質,揭示事物的動態性質。
含:鏡頭的運動;鏡內事物的運動;人的行為、性格、心理(事件、情節、情景)的運動。展現生活本身生動、活潑、豐富的現象形態和生命、生活、生存的人文底蘊。
4、用綜合的方式實施藝術創造與傳達。含:內容上的綜合展示;形式上的綜合手段;創作上的綜合表達;接受上的綜合美感。其效應是豐富性,無所不包。
一切其他藝術的審美優點均為所用,但不是機械拼合,而是有機融合,服從自身目標,從而成為其實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2)電影藝術的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網路——電影
Ⅲ 電影藝術的特徵
世紀之交電影藝術的特徵
摘要 世紀之交,數字技術迅速介入影視領域,網路不斷對影視媒體產生沖擊,如何在新的形勢中總結經驗,把握規律以求得更好的發展。是電影工作者面臨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 電影傳播 數字技術 多媒體 網路
進入21世紀。數字技術介入電影領域,不僅意味著製作方式和傳播方式上的革命,更帶來了電影理論與電影美學觀念的更新;而網路等媒體的快速發展,也給電影帶來了挑戰與新的變化。
一、傳統電影藝術的變化
作為一種伴隨著技術發展而誕生的藝術,電影與文學、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相比更容易受到科技革新的影響,這種革新使傳統電影理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可能顛覆既有的美學基礎。
1 傳統電影美學的解體
經典電影理論認為,電影影像具有照相的本性,通過攝像機和膠片捕捉現實世界中物體的運動,經由藝術家不同風格的創造呈現在觀眾面前。多年以來巴贊的影像本體論觀點一直是人們理解評析電影的起點,然而數字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如《阿甘正傳》中來自阿拉巴馬的年輕人與已故總統握手言歡,《角鬥士》中恢宏的古羅馬城,《變相怪傑》里的百變超人,更不要說《玩具總動員》和《最終幻想》等拋開攝影機、膠片和演員,而由計算機直接生成畫面的影片了。科技的無窮威力使得數字技術成了「影像造物主」,影像與物質、影像與現實的聯系變得越來越脆弱,影像不再是物質現實的復原,數字技術模糊了時間與空間、現實和虛擬的界線,讓觀眾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使電影這個「真實的神話」變成了「真實的謊言」,巴贊的影像本體論也宣告解體。除了影像,數字技術還使電影的傳播性質發生了轉變,巴贊曾認為作為電影唯一載體的膠片是「現實的一面永恆的鏡子」,《星戰前傳》、《女巫布萊爾》等數碼電影的誕生和數字影院、網吧院線等的建設,使這一論斷顯得過時。
2 電影語言系統的裂變
視聽語言是電影藝術的表意手段,影像的創造需要依靠編劇、演員、攝像師、剪輯師、美工師、化妝師等人的共同努力,而「合成影像技術不但使創作者擁有著自由處理空間關系、運用速度和明暗效果的能力,甚至也掌握著對人物型貌與表情的控制手段,從而使電影書寫獲得了一種真正的自由。電影美學在這種變革面前不能不重新思考自身的位置和使命。」據調查,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運用,美國有90%以上的特技演員面臨失業的危險,因為以前表演人物從150英尺高空躍入水中的場面需要1.5到2萬英鎊,現在只需花2000英鎊讓演員從50英尺的高度跳下,計算機會完成後續的工作。許多主人公在銀幕上大展身手的場景不過是數字化處理的結果,不用演員、燈光照明師、美工師、攝影師的純數字電影照樣擁有很好的票房成績。
3 藝術審美價值的迷失
數字技術豐富了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但過度的炫耀崇拜技術、追求感官刺激,影片就會顯得蒼白無力。製作精良的電影當然更能吸引觀眾,特別是數字技術營造的視聽盛宴帶給觀眾極大的感官刺激,使電影越來越具有愉悅性和消費性,但高科技、大投資的製作並不等同於優秀的電影作品。今天的銀幕上充斥著很多模式化、平面化、世俗化的產品以適應觀眾的大眾娛樂消費心理;另一方面,電影的圖像化語言表情形態消解了觀眾的想像力,尤其好萊塢電影用流暢曲折的故事給大眾提供消遣,看他們的影片只須要投入影像而不須要費心思索,「在這圖像的盛宴之中,合理的壓抑的閥門被打開,非理性的感官的享樂左沖右突」,而無法沉下心來思考社會及人性的價值與意義。我們須要藉助科技的力量呈現內心期盼卻難以實現的畫面,來表達一定的真情實感和精神內涵,一旦電影失去了這種最寶貴的藝術品質,即使畫面喧囂華麗、美輪美奐,也只是一具缺乏生命力的軀亮。
二、視聽表現力的豐富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電影藝術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持與保證,電影藝術對真實與美的追求反過來又刺激了數字技術的不斷開拓。
數字技術開發了人類創造影像的無窮潛力,造就了新的電影時空。今天,藝術家們可以突破限制天馬行空,過去認為無法實現的、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可以變幻成銀幕上的生動影像。也難怪詹姆斯·卡梅隆不無得意地說:電影的困難不再是能否拍攝,而在於能否想像。
數字技術更新了電影語言,帶來創作手法和創作觀念的變化。計算機控制的攝影機能夠以人無法到達的角度和動感進行拍攝;數字化的燈光照明、布景道具、色彩聲音、服裝化妝等電影表現元素可以創造出更為精美的畫面;鏡頭組接剪輯更加靈活自如;數字高清晰攝影機使電影離開膠片製作的年代;計算機三維動畫、計算機生成圖像等技術更讓攝影機毫無用武之地……這一切意味著傳統電影創作觀念的變革。
對於觀眾來說,數字技術不僅能夠讓人經歷驚心動魄的視聽刺激,也能傳達人類的美好情感,讓觀眾在視聽和心靈上感受電影的魅力,同時形成新的觀影方式和觀影習慣。例如像《羅拉快跑》這樣的影片,震撼的音樂、快節奏的剪接、鮮活的三段式敘事結構、Flash與動畫的結合等等,共同製造出一個有著無窮答案的游戲模擬世界。電影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也改變了在電影院群體看片的觀影習慣,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等載體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三、技術與藝術的雙面性特徵
科學技術只是電影表現的工具和方法,藝術家的思想性和創造力才是電影藝術和科技發展的源泉,前蘇聯電影理論家B.日丹進行過精闢的論述:「無論技術元素對擴大和加深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這一元素本身卻不是也不可能是形成藝術形象的獨特形式和決定因素。藝術與技術、詩學與材料之間的關系不可簡單化對待。不管超感光度的膠片對於銀幕多麼重要,還是藝術家超敏感的目光和思想具有更大的意義。在藝術中起決定作用的,開拓通向觀眾道路的,是藝術家的目光和思想,而不論膠片的質量和規格如何。」
現代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拓展增強影視藝術的表現力,也可以在感官刺激的同時降低藝術表現的深度。如果忽視藝術創作。只能使自己迷失在數字技術的虛榮之下。電影藝術家們應該把技術與藝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化電影的敘述內容,提升思想性和藝術性,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用那支高科技的萬能筆描繪出感動人們靈魂的電影藝術精品。
四、多媒體時代的電影傳播
現代科技的發展引發了電影從本質、形態到內容的一系列變化,使電影可以從製作工藝、製作方法到傳輸、發行及播映形式實現全面數字化,也影響著電視以錄像磁帶採集、處理、傳遞信息的方式,這種以計算機為交互中心,以數字為共識符號的新系統的出現加速改變著影視技術和影視觀念,促進電影、電視與網路等傳播媒體不斷融合與滲透,形成一個信息共有、共享、共同前進的多媒體環境。
電影開創的數字特技、三維動畫等製作手段,正在電視中推廣使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已是不少影視工作者的共同選擇,這種從前期攝錄到後期製作過程的趨同,使二者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網路早已成為影視工作者的樂園,無論是前期的搜集資料、聯絡人員還是傳送信息、後期處理、宣傳推廣發行都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第1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在線影視收看及下載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4500萬,互聯網為電影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已成立兩年的「中國網吧院線」目前積累了上萬部擁有合法版權的影視作品,將影院播放發行與網吧經營相結合,利用P2XP傳輸技術與數字加密技術可以把最新影片同步或超前提供給網吧,供消費者觀賞。在國外,著名的BT已與4家美國獨立電影製片公司簽署版權授權協議,將在BT的網路上銷售它們的1600部電影。網路商參與正版電影的發行,必然也會大大減少盜版電影的生存空間。
網民們不僅可以在個人化的時空中欣賞自己挑選的影片,既當放映者又當觀看者。還可以參與到影片的製作中去。例如,《天使的翅膀》是內地第一部互動式網路電影,採用網友參與的制播方式,邊拍攝邊播出,網友可以為影片推薦演員,修改網上發布的劇本內容,在網上與影片的創作人員溝通交流,網站也會及時報道劇組的拍攝計劃和拍攝進程。
近年來,數字電影與數字影院的建設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
數字電影是指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製作到發行放映等各個方面全部數字化的影片。數字電影降低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過程中的費用,拓寬了電影藝術的創作天地,而且畫面清晰、音質優良,可以無限次地播放。截至2007年8月已有140部電影以數字技術拍攝。數字電影已成為國產電影製作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2007年3月,全球電影業界最大的電影技術展示盛會ShoWest大展的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數字影院在全球增加了350%。以美國為例,2006年有超過2000家新影院安裝了數字影院放映系統,總數超過3000家,而在2002年全美只有38家數字影院。美國國家劇院所有者協會主席約翰·菲安斯認為,「這將是自有聲電影出現以來最大的技術轉變」。我國電影的數字化放映「膠轉數」一直以來在低端和高端分兩個層次推進。在低端層面,攜帶與傳輸方便的小型數字放映機被廣泛用於農村廠礦,進行流動放映。在高端層面,城市主流影院中數字影院呈急速增長趨勢,由2002年的34塊倍增到2005年的211塊。國家廣電總局領導人的發言也明確了中國數字電影發展的方向:「中國電影將在未來5至10年內完成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過渡的戰略目標。」
高科技支持下的多媒體時代,電影的營銷渠道和盈利模式日趨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影院、廣播、電視之外,電腦網路、樓宇電視、公交和列車移動電視、航空器電視、酒店VOD點播、手機視頻等視聽終端不斷增多,廣電總局已正式將手機視頻命名為「移動數字多媒體廣播」。中影集團已與R2G(源泉)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中影500部影片的原始視頻、圖片、音樂、鈴聲等無線增值業務,傳統製片廠在新媒體業務領域終於邁出了一大步。雖然這些新媒體的開發利用還存在很多問題,盈利模式尚不明晰,但將會有廣闊的前景。
Ⅳ 電影的風格特點都有哪些
1、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類型。
這種電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大部分沒有傳統的敘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1960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電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
2、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3、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是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
4、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是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些以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電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
5、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指一種類型,而是指主要歸屬在偵探片或犯罪片中的一種特殊電影風格,往往關注於道德的腐化。東亞黑色電影的開端是1979年著名影星趙雅芝主演的經典電影《瘋劫》。一般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好萊塢出品的黑白電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間。也有人將少量歐洲電影或彩色片稱為黑色電影。60年代以後具有黑色電影風格的影片,被稱為新黑色電影。
Ⅳ 電影的特點
電影藝術近年來熱度非常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離不開一些好的電影,電影的題材也多種多樣,能揭露社會現象、能刻畫人性光輝、更多展現戰爭的殘酷,所以現代生活,電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今天妙戲教育就為大家分享關於電影的特徵。
首先,從藝術的角度來理解電影的特徵。根據藝術的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可以將其劃分為靜態藝術、動態藝術;時間藝術(如音樂)、空間藝術(如繪畫);造型藝術(如建築)、語言藝術(如文學)、舞台藝術(如戲劇);視覺藝術、聽覺藝術等。電影藝術是一種時空綜合藝術,一種感官(視聽)綜合藝術,同時還是一種動靜結合的藝術,具有運動中的造型的特點。
其次,從電影的思維特性來理解電影。電影藝術不同於其他文藝形式的形象思維,因為電影藝術的形式規范的特殊性,不僅制約了形式本身,而且還簡介的影響了思維的活動。電影思維基本的方面表現在它的視聽特性、蒙太奇性和造型特性。
1.視聽特性
在電影思維中,視覺論和聽覺既是感知的方式,組合某個形象和畫面,而且還成為思維操作的工的視聽信息在人腦海中不僅僅用來具對影片的欣賞除了形象和形象的活動之之外,還從畫面中線條的排列、面積的對比、位置的經營、光和色的處理、、聲音的使用,以及運動和運動的組合中運用視聽來思 維和理解。
2.蒙太奇特性
其一,敘事的蒙太奇思維。鏡頭的切換主要服從於敘事的邏輯。影片的表情達意主要是通過人物的活動和沖突通過故事情節來實現的。蒙太奇思維的方式表現在尋找和揭示鏡頭之間的敘事聯系。無論是條或多條敘事線索,敘事的蒙太奇思維通常按時間線性貫穿在鏡頭之間。前後的鏡頭服從事件的延續或情節的因果律。面對銀幕上鏡頭的頻繁切換,敘事的蒙太奇思維主要被用來對鏡頭按照一定 的邏輯來整理和節重新排列。其主要有: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復蒙太奇、連續蒙太奇。
其二,表現的蒙大奇思維。鏡頭之間的頻繁交切不是時間線性的延續,而是空間關系的並列所造成的影像疊加,直接在切換的鏡頭之間尋找和揭示用來表情達意的聯系。其主要有:對比蒙太毒隱喻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等。
3.造型特性
如果說電影思堆的蒙大奇特性更代表著電影藝術傳統的話,那麼它的造避性何電影的當代進展的一個顯著標志。傳統電影思維主要以形象的再現和情節的延續為核心。造型並不是指如何把刷本中的人物和故事轉化為銀幕形象,而且 節的時間延續運用電影藝術表現的方法,手段和技巧,使形象的特徵得到強化。主要包括:攝影造型、美工造型、演員形體動作,以及由鏡頭組接而產生的蒙太奇含義的造型效果等方面。
Ⅵ 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是什麼
演員扮演的人物是構成故事和體現內容的最重要的元素。電影表演是在兩個特定的條件下進行的。(1)演員置身在完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從而對表演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的表演不是不要設計和形式感,奧妙在於設計不露痕跡,而形式感要有電影特有的分寸。(2)電影表演面對的不是觀眾而是攝影機,演員的創造就成為零散的、非順序的、隨時變換幅度的表演形式。
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演員,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以上種種局限中的自由:盡管現場拍攝時他的一個情緒被分割了多次,鏡頭接起來以後卻好像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盡管攝影機常常限制著他的表情和動作的幅度,他仍然揮灑自如地使我們感覺不到攝影機的存在。
卓別林,在銀幕上以層出不窮的噱頭、滑稽的表演和他獨創的頭戴破禮帽、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然而在這種歡笑背後卻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他的喜劇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創造了世界喜劇不可逾越的高峰。美國電影史學家路易斯•約可布斯說:「談論查利•卓別林也就是談論電影。」「美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查利•卓別林那樣,成為全世界這樣珍愛的人物。」1923年,卓別林創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別林影片公司,成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他一身兼任製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1972年,他重返好萊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接受了為表彰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的藝術成就獎。
Ⅶ 影視藝術有哪些基本特徵
一、是視覺和聽覺形象
影視藝術是視聽藝術,電影電視都是通過畫面和音箱,直接訴諸於人們的視覺和聽覺,產生佔83%的視覺形象和佔11%聽覺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銀幕形象,進行敘事、抒情、表意,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審美的愉悅。
二、是時間和空間藝術
影視藝術既是空間藝術,同時又是時間藝術,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綜合體。電影電視都是時間的移動中展示空間,同時又是在空間變化中展示時間,二者聯系緊密,不可分割。這種時間和空間的復合,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綜合,是影視藝術的又轉自一基本特性。
三、是逼真性和運動性
影視是“活動的照相”既能逼真地再現生活,又能生動地表現生活的運動狀態和主體動作。逼真性和運動性是影視與生俱來的的本性。藝術家要努力發揮影視藝術的這一特性,將影視片拍的真實、生動、精彩。影視剪輯也要運用剪輯技術剪除虛假,剪出動感,剪輯出內在的真實與外貌逼真高度統一的影視片。
四、是綜合性和藝術性
影視即是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又有人類文化藝術發展的結晶。影視是新興的綜合藝術。科技是影視發展的決定因素。因此,綜合性和技術性也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把握的。
Ⅷ 電影作為藝術的三個方面的特徵是什麼意思
1、電影藝術的真實性
藝術的審美個性都具有真實這一特徵,真實是藝術審美的首要前提。所謂真實,是藝術的真實,是藝術對生活准確的提煉和概括。它包括有內容的真實和形式的真實。內容的真實是藝術對社會生活內在規律的深刻反映,是社會生活本質規律的揭示。形式的真實是藝術對社會生活外在規律的反映,是社會生活外表的再現或是表現。
內容的真實,對於每個門類藝術來說,都是一樣,都要深刻地反映出社會生活的內在規律,揭示出社會生活的真正本質。而形式的真實就不一樣,因每個門類藝術的個性的差異,在表現形式上,每門藝術的真實表現特徵就會大不相同。就以電影和戲劇相比較,同是表現威武雄壯的戰斗場面,中國的戲曲可以用四個龍套一跑園場,兩軍將領用刀槍把子按規定動作對打一陣子就交待了;中國的話劇舞台可以通過若干演員模擬表演,通過導具的運用和聲響效果的配合再現出來。電影戰場的再現就與上面大不相同,必須真實地再現,像攝影機拍攝到的真實戰場一樣,讓人親臨其境。在電影里雖然也是在表演,也有導具類代用品,典型環境中也可能有布景之類,但顯露出的畫面是不易看破的,讓人感到真實,逼真。
藝術美學上的「似」的理論,在不同的藝術門類中有不同的尺度和標准。在藝術的感覺中,觀眾自有公論。在電影藝術表現里,凡是給觀眾所能感知到的,都必須是生活的真實,即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樣。人的社會生活行為和語言都是在生活的邏輯中進行的,違反了生活邏輯就會不正常或是鬧笑話。在中國戲曲舞台上就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不按生活邏輯進行表演,如《三岔口》的表演就可以是在燈火通明的舞台上表現黑夜中的行為,而在電影藝術中就不可以這樣,黑夜的行為必須發生在黑夜的典型環境中。這里附帶要說的是,有的電影導演過於死板,在黑夜發生的情節戲里,過於黑暗,乃至看不見,不能形成藝術知覺,也是錯誤的。
電影藝術表現的真實,體現在我們的藝術感知上,它與生活的感知基本上是相同的,這一點與其它的藝術感知是很不一樣的。不管電影表現手法中有多少技法在掩飾虛假,在模擬真實,但給觀眾的感知就如生活的真實一樣。所以電影演員與戲劇演員所掌握的表演技法是很不一樣的,「隔行如隔山」,一個表演者要做幾棲演員,又演戲,又演電影等,是很難做輕易到的。一個戲劇演員的舞台行為表演習慣,還有導演的戲劇表演風格的傾向,因而在電影藝術表現中顯露出來,就會影響電影藝術表現的真實性,這是無用置疑的。
另外,電影藝術表現除了藝術典型的真實外,還有絲毫不可忽視的細節真實,可以這樣說,細節的真實是電影藝術再現現實生活的必要和重要的手段。更具體的說,在電影的視知覺范圍內,每個細節都必須真實的,真實的細節,可使電影藝術語言的表現特別顯得流暢自然,使觀者不自覺地進入電影所創造的生活畫面里,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而戲劇藝術表現則著重於藝術典型的真實,對細節真實由於舞台小和距離的關系,一般都是忽視的。我們看戲主要在觀賞戲劇名作名家高超藝術表現功力,在一些精彩的典型化的表演程式中,藝術家們將表演形式與內容的巧妙地結合,使每個觀眾能獲得所需要的藝術享受。
二、電影藝術的價值性
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其藝術的審美價值一樣,它們都不具有物質的功利的價值,只有觀賞的藝術價值和凈化心靈、移風易俗的教育價值。但是,由於電影藝術的本性決定,電影藝術的價值性,除教育價值和各類藝術都基本相同外,在觀賞的藝術價值方面,電影藝術又有自己的特性。
電影觀賞藝術價值的特點,就是它能讓人們座在電影院里,以最好的視覺享受觀賞到你想看到或希望看到,在現實生活里必然要發生,或是可能要發生的一切事情的真實情景,讓你達到自己的目的。讓你親臨其境,親身感受,進
Ⅸ 電影的五個藝術特點是什麼
我認為電影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綜合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如文學(通過劇本和故事情節表現)、服飾、美術、音樂、表演、攝影攝像等等,很多影片還加入了現代科技(如電腦技術)
這個你可以參考一下http://ke..com/view/319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