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要藝術創新 藝術如何創新
任何藝術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創新是藝術的生命,是藝術有所突破的標志,更是書法藝術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動力之一。創新的前提首先是繼承優秀的傳統,在繼承中學習,在學習中揚棄,在揚棄中發展,這是創新的有效途徑。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有藝術的前進。創新的前提首先是繼承優秀的傳統,在繼承中學習,在學習中揚棄,在揚棄中發展,這是創新的有效途徑。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有藝術的前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文化的本質特徵。發展先進文化,必須不斷推動文化藝術創新。繼承和創新是中國文化發展的根本問題,沒有繼承創新,就沒有中華文化的生存和發展。
簡而言之,不創新,總是臨摹和模仿,這樣的藝術沒有生命力,怎麼能發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綿延數千年而不斷。中華傳統的藝術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如何在繼承的基礎上與當代世界文化有機融合,給我們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和認真研究和實踐。
用先進文化引領藝術創新。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對世界文明進程曾經產生過重要而深刻的影響。中國擁有眾多光輝的文化遺存,中華文明更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斷過的文明,在人類文明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對於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維系華夏民族綿延不絕、長盛不衰的精神紐帶。如中國的象形文字,令人驚嘆的是不是來自圖形的象形文字,通過考古證明,幾乎所有古文字都來源於圖形文字,而且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將象形文字一直保持到今天,其他民族或早或晚都已改用字母,而中國卻沒有發生這種變化,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文化的本質特徵。發展先進文化,必須不斷推動文化藝術創新。繼承和創新是中國文化發展的根本問題,沒有繼承創新,就沒有中華文化的生存和發展。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先進文化,樹立新的文化藝術發展觀。文化既是繼承和積累的結果,又是不斷融和和創新的產物。沒有繼承,藝術發展就失去了根基,沒有創新,藝術就失去了活力與生機。首先要在理論上創新。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要與時俱進,創新載體。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技藝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創新是藝術的生命,是藝術有所突破的標志,更是藝術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動力之一。其次,要在實踐中創新。創新的前提首先是繼承優秀的傳統,在繼承中學習,在學習中揚棄,在揚棄中發展,這是創新的有效途徑。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有藝術的前進。創新要敢於突破傳統的束縛,要反映時代特徵、昂揚民族精神。要保持先進方向是核心。創新在新世紀新形勢新階段,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特別是要通過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等,努力鑄造中國傳統藝術的新輝煌,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總之,藝術當隨時代。藝術唯有創新才能生存,只有創新才會進步。墨守成規,一味模仿,最終一定要失敗。
『貳』 推陳出新怎麼造句
【詞語】:
推陳出新
【拼音】:
[tuī chén chū xīn]
【解釋】:
去掉舊事物的糟粕。
【造句】:
1. 妙手空空的犯案技倆,不斷推陳出新,令人防不勝防。
2. 廠商不斷地將產品推陳出新,以迎合顧客的需求。
3. 寫詩作文,要善於推陳出新,樹立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在文學創作上,要力求推陳出新、拔新領異。
5. 廠商不斷地將產品推陳出新,以迎合顧客的需求。
6. 我國武術工作者對傳統武術大膽改革,推陳出新。
7. 我們研究歷史不是為了復古,而是要借鑒歷史,推陳出新。
8. 消費潮流一直在變,王老闆就是不懂推陳出新的道理,以致錯失了許多商機。
9. 這個公司在產品上推陳出新,引來了很多消費者。
10. 藝術表演也應該推陳出新,才能吸引觀眾。
11. 大家在科研發布會上,推陳出新,各自展示著自己的'發明。
12. 我們除了繼承祖先的文化遺產,更要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13. 創作歷史題材的作品,應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14. 近年來有感於高級特鋼推陳出新,且廣泛用於產業各界。
15. 商品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保持競爭的優勢。
16. 本公司竭誠為顧客服務,本著推陳出新的精神,又有一批新產品上市。
17. 文藝創作需要推陳出新。
18. 綜藝節目若無法推陳出新,很快就會被對手超越!
19. 他不斷地在創作上推陳出新,開創不同的創作風格。
20. 世界上總是以新的代替舊的,總是這樣不停地新陳代謝,推陳出新。
『叄』 近代藝術是如何發展的
17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和近代的科學進步,對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藝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各種藝術門類空前繁榮,出現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流派,藝術作品碩果累累,永載史冊的藝術大師不斷涌現,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17、18世紀的歐洲美術在17、18世紀眾多的歐洲藝術流派中,影響最大的是巴羅克與洛可可風格。
「巴羅克」一詞源於葡萄牙文,意為「不圓的珍珠」,後來引申為「異常的」、「誇張的」、「怪誕的』等多種含義。它發源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建築,17世紀至18世紀初流行於歐洲,在門世紀中期的法國發展到了頂點。作為一種藝術風格,它首先表現在造型藝術上,使建築、雕塑、繪畫藝術出現了新的風格,後來影響到文學與音樂的創作。
巴羅克藝術風格一反文藝復興盛期的嚴肅、含蓄、平衡,而傾向於宏偉壯麗、豪華浮誇,追求動勢與起伏,顯得自由活潑、情緒激動,充滿活力,反映了專制君主、貴族的豪華富足和資產階級的享樂情趣。
卡拉瓦喬(1573—1610年)被認為是巴羅克藝術的奠基者。他的創作手法以自然主義為主,作品大多是當時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卡拉瓦喬作品中的人總是被一片陰影包圍,以突出風景的戲劇化和畫中人的悲苦。其藝術可用「無情的真實」來形容。作品《死去的聖母》因把聖母畫得太粗俗而被教堂拒收。卡拉瓦喬側重明暗鮮明對照的畫風,對後來的美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巴羅克藝術中影響最大的人物是義大利的貝尼尼(1598—1680年)。他集建築家、雕塑家、畫家於一身,打破了建築、雕刻、繪畫之間的界限,使三者相互滲透、融合,造成一種建築、雕刻、繪畫的混合物,這種「非驢非馬」的藝術被古典傳統藝術家譏為「巴羅克」(奇形怪狀),巴羅克藝術因此而得名。
由貝尼尼增建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是巴羅克藝術風格的傑作。他注重裝飾,強調運動感,大量運用波浪起伏的曲線,橢圓形列柱長廊、螺旋形圓柱和搖搖欲墜的雕塑,使這一宏偉建築富麗堂皇,讓人感覺整個建築都在旋轉,往上升騰,令人眼花繚亂,誘發人們的奇思遐想。現存其他著名的巴羅克建築還有:法國的凡爾賽官、英國的聖保羅大教堂、俄羅斯的普希金村等。
巴羅克藝術在繪畫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被譽為歐洲畫壇「無冕之王」的佛蘭德斯人魯本斯(1577—1640年)。他不但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而且精通七國語言,善於辦外交,曾擔任過大使,自稱為「業余大使」。魯本斯是位多產的畫家,他的作品色彩對比強烈,富麗堂皇,人物熱情飽滿,健壯有力,善於通過動感較強的結構來表達激動的場面。著名作品有《搶奪里西普的女兒》、《蘇珊·芙爾曼》等。
《搶奪里西普的女兒》整個畫都在動亂中,作品中兩匹馬、兩男兩女都交織在一起、馬頭馬腳、人手人足像爆開的花朵一樣向四面射出去,給人一種情緒激動的感染力。人物肖像畫《蘇珊·芙爾曼》中的芙爾曼體態豐滿,大眼傳神,洋溢著勃勃生機,同時藉助飄動的發絲、帽子上裝飾的羽毛和衣服的褶紋營造出巴羅克藝術特有的動勢。
17世紀以倫勃朗(1606—1669年)為代表的荷蘭畫派獨具風格。荷蘭是西方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這里有較多的思想和創作自由,這使得荷蘭畫派具有較強的民主性和現實性。畫家們多以民間生活為主題,以普通人的趣味為基準創作。歐洲的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大致都從荷蘭畫派開始。其代表人物除倫勃朗之外,還有哈爾斯、弗美爾。
倫勃朗繪畫的特點是善於使用光線的明暗對比突出主題,描繪人物內心世界,使整個造型具有厚實感。其肖像畫代表作有《夜巡》、《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學課》。《自畫像》等等。
佛蘭斯·哈爾斯(1580—1666年)是一位肖像畫家。他擺脫了前人的傳統主題和形式,以中下層市民作為畫面的主角。賣魚婦、就餐的士兵、小酒店裡微醉的人,這些不同於以往以氣宇軒昂、容貌俊美形象出現的畫中人,在他筆下卻得到永恆的生命。簡·弗美爾(1632—1675年)是一位風俗畫家,其繪畫題材非常窄小,都是一些日常瑣碎的場面。但是,平凡當中見神奇,畫家通過絕妙的色彩搭配對比,使得整個畫面非常恬靜和諧,尤其表現出畫中人那種沉思的內心世界,這在藝術史上是較為突出的。其代表作有《讀信的女人》、《廚婦》等。
進入18世紀以後,注重內部裝飾的洛可可藝術開始取代強調外在美的巴羅克風格。洛可可一詞源於法語,含有「貝殼形』。「七歪八扭」之意,最早用來形容17世紀末法國建築裝飾風格,18世紀法國貴族在追求享樂的慾望下把它推向極端。其特點是小巧玲攏,精美雅緻,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瑣的裝飾性,喜用C形、S形或漩渦形的曲線以及輕淡柔和的色彩。這種藝術風格為路易十五所推崇,也叫「路易十五風格」,流行於歐洲各國,成為風靡一時的藝術風格。
洛可可藝術在建築、繪畫、工藝上的成就最為顯著。法國畫家華托(1684—1721年)擅長描繪貴族的宴飲游樂、談情說愛、歌舞彈唱,被認為是洛可可風格的奠基人。華托的作品格調較為高雅。這一時期,最能體現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建築之一是法國巴黎蘇俾士府邸的沙龍,由建築師波伏朗設計。他著重室內的裝飾,整個房間彷彿是想像出來的而不是建造出來的。
當時最受推崇的洛可可畫家是布歇(1703—1770年),他是路易十五宮廷首席畫家,有「巴黎之光榮」的頭銜。他的作品主題浮華、色彩柔美精細、技法圓熟,他以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畫了許多裸身談情說愛的畫,以迎合王公貴族們享樂的需要。
在洛可可藝術風行歐洲的同時,遭到了啟蒙思想家尤其是狄德羅的尖銳批判。在啟蒙思想運動影響下,一批具有民主意識和現實主義傾向的藝術家相繼出現。夏爾丹(1699—1779年)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筆下的人物樸素,畫面構思的情節逼真,其代表作《午餐的祈禱》描繪了一個准備午餐的母親,正關切地看孩子們作祈禱,反映了市民階層日常生活。
19世紀的歐洲美術18世紀末到19世紀,歐洲政治形勢多變,革命斗爭風起雲涌,各種藝術思潮此起彼伏。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相繼出現,印象派迅速流行。從法國興起的新古典藝術流派表面上是在恢復和保存古代希臘、羅馬精神,實際上卻是在追求一種理想主義。雖然他們的作品以古典的題材為主,但作品反映出的精神卻極具時代感。路易·大衛(174—1845年)是新古典主義畫家的主要代表。他同情並參與法國革命,用古典藝術手法表現革命的主題,取得積極成果。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是法國大革命前夕鼓吹英雄主義的名作。《網球廳宣誓》、《馬拉之死》等是直接反映當時重大歷史事件的傑作。
《荷拉斯兄弟之誓》描繪荷拉斯三兄弟為保衛羅馬甘願獻出生命的宣誓場面。畫家明顯是在頌揚愛國主義,展示一種與時代同步的革命精神。畫面風格簡潔持重,但卻表達了大家必須聯合起來反對暴政的簡單明了的革命思想。《馬拉之死》筆法凝重,形象悲壯,具有古典主義所追求的「靜穆和單純的美」。這幅畫上半部分是空間,下半部表現馬拉被刺的情景,死者面部表情崇高、庄嚴。
大衛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古典主義畫家是安格爾。他擅長肖像畫,畫法工緻,注意形式完美,重視線條的清晰和嚴整。代表作是《泉》。
以反對古典主義的姿態出現的浪漫主義,其藝術特點是注意個性的表現,強調誇張和虛幻,情緒熱烈而奔放。它的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哥雅(1746—1828年)和法國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哥雅的《槍殺馬德里市民》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是人們公認的浪漫主義的好作品。
《槍殺》是描寫西班牙義勇軍反抗拿破崙而被槍殺的場面。整個畫面充滿著槍殺瞬間的殘忍、恐怖的感情。《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及銅版畫《狂想曲》也是哥雅的代表作。這些作品不僅對浪漫主義,而且對以後的現實主義也起到了啟發和滋養作用。
法國的浪漫派繪畫以青年畫家席里柯(1791—1824年)的名作《梅杜薩之筏》為先導。這幅作品取材於1818年震驚法國「梅杜薩號」遠洋艦遇難事件。在這幅名畫中,隨波湧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兩個對抗的三角形——前傾的人群和後仰的帆桅,兩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了一股緊張感。在這里,人們看不到古典派的文雅、平靜、秀美,它所表現出來的是騷動、激情、掙扎和生死的搏鬥。
繼席里柯之後,德拉克洛瓦把浪漫主義繪畫藝術推向高峰,他思想傾向民主自由,藝術修養較高,有「浪漫主義獅子」之稱。《自由引導人民》取材於法國人民1830年為推翻波旁王朝進行的「七月革命」。畫面突出了高舉三色旗,象徵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政體的自由女神形象。手法上,德拉克洛瓦吸收了「巴羅克」藝術善於表現動盪場面的構圖經驗,借鑒了哥雅《槍殺》中的明暗對比效果,以及席里柯《梅杜薩之筏》里突現陰影的造型手法,使畫面具有激盪人心的力量。整個畫面只有七八個人物,但由於相互掩映,有虛有實,因而產生了遍地烽煙的宏大氣魄。
19世紀中期,現實主義繪畫興起,著名畫家有法國的米勒、柯羅、庫爾貝,以及俄國的列賓等。米勒(1814—1875年)被稱為偉大的農民畫家,他生於農民家庭,在成為一名畫家後還過著農民生活,從事勞動。代表作《拾穗者》、《播種者》、《樵夫》等,描繪了勞苦大眾同貧窮和大自然的嚴酷斗爭。列賓的《伏爾加河纖夫》等,表現了俄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柯羅(1796—1875年)和巴比松派畫家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代表,19世紀三十到五十年代,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以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區附近的巴比松村作為創作基地,從事農村風景畫和農村風俗畫的創作,從而使法國風景畫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這批畫家被稱為巴比松畫派,柯羅是其突出的代表。柯羅的風景畫和人物畫不僅具有現實主義本質,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稱為畫壇的「抒情詩人」。《春天樹下的小道》、《孟特芳丹的回憶》等是其代表作。
居斯塔夫·庫爾貝(1819—1877年)也是19世紀法國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他的代表作《奧南的葬禮》、《石工》、《畫室》等真實地表現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情景,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印象派的出現始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法國,隨即影響到整個歐洲。由於受到當時自然科學成就的啟發,印象派美術在以現實為基本題材的基礎上,尤為注重光和色的創新。根據當時物理學的實驗,印象派主張以太陽光譜所呈顯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作為原色,表現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他們用一筆筆色塊組成畫面,表現自然中的「外光」,企圖在畫面中造成一種「光」和「色」的生動的跳躍感覺。印象派一般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以馬奈和莫奈為代表,後期以塞尚為代表。
愛德華·馬奈(1832—1883年)被認為是前期印象派的先驅。他率先在繪畫的表現手法上進行了大膽革新,使自己的作品達到了一種色彩明快、運筆流暢和新穎生動的效果。其代表作是《草地上的午餐》。
克洛德·莫奈(1840——1926年)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這幅畫畫的是美麗的日出:輝煌的太陽沖破重霧,在空中升起,河面上波光閃爍,對岸有一排模糊的房屋。有位評論家根據此畫嘲諷他們為「印象派」,「印象派」因此得名。
保爾·塞尚(1839—1906年)是後期印象派中的傑出代表。除了光以外,他更注意表現物體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用色塊表現物體的主體和深度。由於塞尚在藝術語言方面的創新,後人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在後期印象派中,還有兩位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著名畫家:荷蘭的凡·高和法國的高更。
古典主義音樂西方近代音樂產生於16、17世紀之交的義大利。18世紀時,音樂中心轉移到奧地利,維也納成為歐洲的音樂城,出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典主義音樂大師。
17世紀時,在音樂領域先後形成了威尼斯樂派和那波利樂派。威尼斯樂派率先嘗試器樂合奏,首次使用了「奏鳴曲」、「交響樂」等概念。那波利樂派則以生氣勃勃的抒情歌劇影響了整個歐洲。在法國,有「歌劇之父」之稱的呂里(1633—1687年)將義大利情趣和法國古典悲劇相結合,創造了法國歌劇的特色。在德國,作曲家巴赫(1685—1750年)將他對宗教的信仰和對音樂的熱愛融為一體,使宗教音樂達到完善的境地,巴赫也因此被譽為「德國音樂之父」。
18世紀後期形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其奠基人和主要代表是海頓(1732—1810年)和莫扎特(1756—1791年)。
海頓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為古典交響樂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莫扎特是一個天才的音樂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共創作了600多部作品。他的音樂作品突出表現了對專制主義的控訴與反抗,表達了極為深刻與寬廣的音樂語言和思想感情。
繼海頓和莫扎特之後,德國的貝多芬(1770—1827年)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大量的鋼琴曲和弦樂曲。貝多芬不僅代表了古典主義音樂的最高成就,同時也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對西方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又稱《命運交響曲》,以特有的氣勢表現了人類與厄運的抗爭,生動體現了人類對命運的不屈精神和最後的勝利。他的《第九交響曲》,多方面運用高難度和精湛的音樂技巧,抒發了人民對未來的憧憬,在最後樂章中以席勒《歡樂頌》的歌詞合唱為結尾,打破了交響樂的傳統,以增加人聲來豐富管弦樂的表現色彩。
浪漫主義音樂19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興起。浪漫主義音樂注重表現個人情感、幻想和主觀感受,著力挖掘音樂的多種表現性能,突出音樂的抒情性,從體裁形式到具體表現手段都進行了許多創新,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德國的威柏(1776—1826年)和奧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年)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浪漫主義音樂家。
威柏於1812年創作的歌劇《自由射手》被稱為「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標志著德國民族歌劇的誕生」。舒伯特是一位偉大的歌曲作家,共創作了600多首歌曲,其音樂風格既有古典的清新、純朴,又有浪漫的和聲處理和自我表現,感情熾熱,想像豐富,使歌曲達到了比較完美的境界。因此舒伯特有「歌曲之王」之稱。
19世紀三十年代,浪漫主義音樂思潮進入一個新階段,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1809—1847年)和舒曼(1810—1856年)是主要代表。
門德爾松最傑出的作品是《仲夏夜之夢》。這是為莎士比亞同名喜劇的配樂,它通過浪漫主義的詩意幻想,把聽眾帶到莎劇中夢幻、戲謔的氣氛之中。舒曼是舒伯特浪漫主義音樂最傑出的繼承者,其主要作品有《狂歡節》、《蝴蝶》等。
19世紀中期,浪漫主義音樂達到鼎盛階段,在歐洲各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著名的有波蘭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國的柏遼茲、德國的瓦格納和勃拉姆斯等。
肖邦(1810—1849年)被稱為「鋼琴詩人」,一生專事鋼琴創作。李斯特曾以鋼琴演奏聞名於世,代表作有《匈牙利狂想曲》等。
將19世紀音樂的浪漫主義精神表達得最充分的是歌劇。歌劇的創作和活動中心在義大利,以羅西尼和威爾第為代表。
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成為美聲唱法的創造者。威爾第把義大利的浪漫主義歌劇創作推上了頂峰,他先後創作了27部歌劇,《茶花女》《奧賽羅》等都是他的不朽之作。法國比才的歌劇創作成就也很高,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卡門》。
19世紀下半期,輕音樂首先在奧地利音樂生活中興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以創作「維也納圓舞曲」著稱的約翰·施特勞斯一家。
維也納圓舞曲的奠基人是老約翰。施特勞斯(180—1849年),而成就最高的當屬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小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節奏鮮明有彈性,旋律悠揚流暢,顯得輕快華麗而富有生活氣息。他一生共創作了40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藍色的多瑙河》、《春之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美麗的五月》等圓舞曲。小施特勞斯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19世紀中後期,隨著東歐各國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進步的文學藝術家產生了擺脫外國文化統治,創建本國民族文化的強烈要求。其中許多音樂家致力於民族音樂的復興,形成了民族樂派。民族樂派音樂創作成就最高的是俄國。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則是俄國民族樂派最傑出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有《羅米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舞劇《天鵝湖》、《睡美人》,歌劇《黑桃皇後》等。這些作品所塑造的鮮明、深刻而生動的旋律形象,具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成為俄羅斯和世界音樂文化的瑰寶。柴可夫斯基被譽為「旋律大師」。民族樂派著名的音樂家還有捷克的什克勞普、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匈牙利的艾凱支,波蘭的澤林斯基等。
『肆』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是披頭散發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成立,首先來說,並不是藝術家都喜歡披頭散發,只是一些個別的藝術家喜歡這樣罷了。追溯到歷史上的一些藝術大師,比如齊白石李可染、黃胄等等,他們也並不是喜歡披頭散發的人。
可能現在的大眾一想到藝術家,就和頭發長,總是披頭散發不打理相掛鉤,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必備的元素,是藝術家就要披頭散發,否則便是失了藝術家的氣息。
其實不是這樣的,是不是藝術家跟頭發長短並沒有半毛錢關系。可能現在社會中是有一些所謂藝術家喜歡披頭散發,甚至鬍子拉碴,看起來頹廢不修邊幅,但是這只是他們個人的生活喜歡,可能他們只是這樣懶散、邋遢慣了。
其實真正是否具備藝術家的修養,是否能夠稱得上是藝術家,和他所代表的的作品的質量以及影響力有關系,如果一個非常優雅的人,生活一絲不苟,非常整潔,頭發理得非常整齊,但是他的作品的藝術水平非常高,這能說他不是藝術家嗎?所以說一個人是否被人稱為是藝術家,重點在於他的藝術修養,和本人是不是不修邊幅根本不搭界。
所以,平時看見長頭發、大鬍子的人,可千萬別未看其作品就先認定此人是一位非常有藝術修養的大家了,可能他只是空有這樣的「外表」,內里只是「草莽」呢?
要說有些藝術家的打扮確實和常人不相同,這是因為藝術家都有自身的傲氣和個性,他們從不隨大流,只有與眾不同才能作出更為驚世駭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他們通過一些外在形象來凸顯自己的個性,比如披長發,留長胡須,甚至扎辮子,怎麼與眾不同怎麼打扮。就是要讓人感覺有所不同,彰顯風格而已
所以,作為普通人只要按平常心看待就好,尊重任何人的選擇喜好。
而且藝術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他們從不恪守陳規,意在突破規則,嚮往自由,其實打扮另類也是一種放盪不羈的表現。藝術家不只是靠本身的技術和實力,有時候還需要靠靈感。靈感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靈感需要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獲得,靈感最怕的是固守舊版。所以藝術家們要推陳出新,不斷創新。創新意味著不同,要和別人不一樣。不只是作品本身的不一樣,甚至有時候一些外在的形象也要不一樣,畢竟一個藝術家的身份形象有時候代表的是他這個人的個人標簽,這種符號特徵需要讓人們印象深刻,比如著名畫家張大千的形象便是長須胡,這是他的標簽,讓人容易聯想到他。
但是,這些形象再怎麼表現,終歸只是一種外在形象,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分清楚次,藝術靈感和創作才是首要的,其他都只是在創作成功的基礎上延伸的罷了。不管是精益求精還是披頭散發,只要藝術家的作品創作成功,那都代表了藝術家的形象。
『伍』 推陳出新造句
推陳出新造句如下:
1、在文學創作上,要力求推陳出新、拔新領異。
2、我國武術工作者對傳統武術大膽改革,推陳出新。
3、我們研究歷史不是為了復古,而是要借鑒歷史,推陳出新。
4、創作歷史題材的作品,應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5、本公司竭誠為顧客服務,本著推陳出新的精神,又有一批新產品上市。
『陸』 推陳出新有什麼典故
推陳出新的解釋
[釋義] 推出糧倉里的舊糧;更換新糧。引申為剔除舊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華;使之向新的方向發展。陳:倉儲存的舊糧。
[語出] 宋·費袞《梁溪漫志·張文潛粥記》引東坡帖:“吳子野勸食白粥;雲能推陳致新;利膈養胃。”
[正音] 出;不能讀作“cū”。
[辨形] 陳;不能寫作“陣”。
[近義] 吐故納新 除舊布新
[反義] 墨守成規 因循守舊
推陳出新的 典故
當年韓信剛投奔劉邦時,劉邦讓他管理糧倉,韓信提出了推陳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糧倉開設前後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去,把舊糧從後門運出來,這樣可以防止糧食在蜀中炎熱潮濕的環境下腐敗變質。從而使蜀中糧倉不再有變質浪費的現象,這無疑是倉儲管理史上的創舉。
推陳出新的 造句 舉例
1) “學習中沒問題”就是“ 方法 有問題”,諸如盲從,欠思考、不能舉一反三、不會推陳出新等。所以,作為一名頭腦清醒的學生,應善於在沒問題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不斷產生好的問題,才能及時解決好新的問題。
2) 這些要求對於高職高專類的 畢業 生來說,限於其所學知識的程度,幾乎沒有推陳出新的可能,只能照搬前人的 經驗 ,這樣在畢業設計中只能是照貓畫虎,甚至是抄襲,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3) 隨著政府早年推出大學 配對 補助金計劃,大學籌款文化愈見普及,籌款形式亦推陳出新。
4)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地質勘探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5) 一代大師,在學術思想上有創辟,彼必具有一番濟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贍遠矚,深思密慮,能補偏救弊,推陳出新,發掘出人人心中所蘊藏所要求之一個新局面與新花樣。
6) 金工技法如錘?、累絲、鑲嵌、點翠等各方面,歷代不斷推陳出新。
7) 對於薩科奇來說,退休金改革是下一屆總統選舉之前他的事務清單上的最後一項大改革,也是檢驗他摧枯拉朽,推陳出新能力的最好測試。
8) 寫詩 作文 ,要善於推陳出新,樹立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9) 在文學創作上,要力求推陳出新、拔新領異。
10) 我國 武術 工作者對傳統武術大膽改革,推陳出新。
11) 我們研究歷史不是為了復古,而是要借鑒歷史,推陳出新。
12)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毛澤東
13) 創作歷史題材的作品,應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14) 本公司竭誠為顧客服務,本著推陳出新的精神,又有一批新產品上市。
15) 妙手空空的犯案技倆,不斷推陳出新,令人防不勝防。
16) 廠商不斷地將產品推陳出新,以迎合顧客的需求。
17) 飲料公司必須擁有足以依靠的著名品牌,但也需要推陳出新,吸引顧客。
18) 廠商不斷地將產品推陳出新,以迎合顧客的需求。
19) 本公司具強大品牌設計團隊,不斷推陳出新顛覆時尚引領服裝品牌潮流。
20) 消費潮流一直在變,王老闆就是不懂推陳出新的道理,以致錯失了許多商機。
21) 這個公司在產品上推陳出新,引來了很多消費者。
22) 藝術表演也應該推陳出新,才能吸引觀眾。
23) 我們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每一星期可以開發出一款新產品,能夠及時滿足各種消費需求!
24) 當我們完成了這么多令人難忘的副本之後,有時"推陳出新"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25) 大家在科研發布會上,推陳出新,各自展示著自己的發明。
26) 我們除了繼承祖先的文化遺產,更要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27) 夜市之外,高雄小吃也展現了港都人的豪氣,不斷推陳出新,遊客不可錯過!
28) 正月初五,五路財神送寶,堅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缺什麼送什麼,缺錢送錢、缺物送物……根據你的情況,財神決定送你點IQ,別太聰明哦!
29) 此外,我們亦不斷推陳出新,落實新 措施 和計劃,以提升警隊的服務水平。
30) 近年來有感於高級特鋼推陳出新,且廣泛用於產業各界。
31) 為了滿足電子冶金化工機械等行業的需要,我們不斷推陳出新,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多項。
32) 對於菜式要不斷的推陳出新,對於廚師的培養和提高要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33) 我們除了繼承祖先的文化遺產,更要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34) 飲料公司必須擁有足以依靠的著名品牌,但也需要推陳出新,吸引顧客。
35) 任何學術研究都必須有人能夠繼往開來,才能不斷推陳出新,日趨圓滿。
36) 消費潮流一直在變,王老闆就是不懂推陳出新的道理,以致錯失了許多商機。
37) 聰明的秘訣在於勤奮好學,博學的秘訣在於博覽群書,巧學的秘訣在於舉一反三,成功的秘訣在於推陳出新。
38) 你們必須向前人學習,必須掌握人類已經取得的最優秀的成果,然後再由此推陳出新。
39) 世界上總是以新的代替舊的,總是這樣不停地新陳代謝,推陳出新。
看了推陳出新內容的人也喜歡:
1. 怎麼用推陳出新造句
2. 推陳出新的造句集錦
3. 領導力的現實分析
4. 高考滿分作文挑戰權威範文4篇
『柒』 當今書法界很混亂,那麼如何才能合理推進書法藝術的進步
當今的書法界所謂的「大師」越來越多,整個書法分為烏煙瘴氣,我們該怎麼來面對這些問題,從而使書法藝術得到良好的發展呢?對於當代書風中一些純粹追求視覺震撼,博人眼球的做法,我們理應持謹慎的態度,盲目地跟風,無益於書法的進步。對於書風藝術創作中的融通畫法的實踐可以嘗試一些,但亦不能過度。書法畢竟還是有區別於繪畫,書法作品所強調的寫意並意味著只是線條的橫陳,觀者不明所以,只感其意就行。書法作品可以抽象,但不能面目全非。
三、建立良性循環機制
如何處理好書法創作、書法展覽和書法批評與收藏這三者的關系,直接影響到書法展覽的回歸程度。具體來說,建立書法創作一書法展覽一書法批評與收藏一書法再創作的良性循環機制,就是通過舉辦書法展覽展出書者的書法作品,得到或批評或收藏的審美反饋,通過批評使收藏者更好地認識和選擇優秀作品,從而促使書者在今後的創作中取長補短,更具有積極性和責任感,促進國內整體書法的進步,大量涌現書法大家,提高國民整體書法教育和審美水平。
四、提高受眾鑒賞水平
通過前文的機制分析,有必要站在觀眾的角度簡要談一下書法批評與收藏這一承前啟後的重要環節。啟功先生曾說,文物鑒賞中書畫鑒賞最難,而大鑒賞家中又往往應該是大書畫家。作為欣賞者,不僅需要了解書法專業知識,還須要具備文、歷、哲、音樂、美學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才能提高書法欣賞能力,從而形成對當代書法展覽進行有效的審美反饋,如多看名人名帖,通過閱讀相關評論書籍、書法講座或者與書法家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書法名作。不僅是觀眾需要提高書法欣賞能力,書者更應該多將自已的作品與歷代書法作品進行比校融合。真正的鑒賞家,最好自身也進行書法創作,才能更好地分析出某書者不同階段作品的差異和真偽。
『捌』 怎樣推出我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品
設計一款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創意的文創產品。
想要推出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品可以改變思路推陳出新,設計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創意的產品。
悅游禮為湖北省博物館所設計出的特色金屬書簽,作為一款文創產品,恰到好處的將湖北省博物館的特色發揮了出來,書簽之上的細紋,是以湖北省博物館的元素進行刻畫的,精緻又富有一定的文化創意,而其造型,更是借鑒了湖北省博物館當中的某種藏品,造型獨特,富有吸引力。
『玖』 作為傳統文化的相聲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傳統藝術的推廣出路在哪裡
出路就是發揚中華文化。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它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三帝五帝,夏商周,在現代已經有近一萬年的歷史。這一時期,人文、軍事、經濟、數學、天文、醫學、農業、科學技術等領域產生了許多文化瑰寶,世界為之傾倒,優秀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
華夏自古就被稱為「蚩縣神州」,「中國」、「中原之國」、「神州」、「眾神之州」、「中土」、「八歲」的意思,猶如天上的繁星,北臨神州大地。從古至今,在這片土地上,有無數聖賢哲人,指引著人們前進的方向。因為文化,我們曾經是世界的領導者。後來,由於文化的欺凌和國家最近的死亡,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情況?今天,中國正在重新崛起。我們如何定義和傳承我們的文化?如何平衡材料和文化的快速發展?讓我們來談談當前的傳統文化,為什麼在當代推廣它很困難?
後世往往以哲學家的思想發展為宗教,不斷融合時代的人文屬性和自身的主觀認知,進而發展為組織間的競爭。它們的本性已經被成千上萬英里所抵消。所謂真傳一言既出,謬傳千卷。
教育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要繼承、創新、發展。所謂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謂創新,就是要結合時代背景、人的發展、Nabi的優勢。所謂發展,就是要懂得團結和實踐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