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墮落和頹廢是什麼意思
②意志消沉,精神委靡:失去了理想,他從此便一天天頹廢下去。 1.建築物倒塌 2.精神委靡不振.標准,只是心裡一桿稱,因人而異。 自我點說,叫個性,現在流行這說法。客觀點的來說,叫不思進取。 富貴而淫慾,視作頹廢。不思進取,也是頹廢,學而不進,更是頹廢。 頹廢的人好像總是走在死亡的邊緣,無時無刻的不在和死神對話。總是告訴別人自己能洞悉關於死亡的所有。。。。或許聽上去有些可怕,但還是吸引著內心。盡管有人可能並不是一個頹廢之人,有固定的工作,有很好的人際關系,有溫暖的家庭,有相識相知的朋友。但是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潛意識的認為自己有變頹廢的可能。 有人認為頹廢實際上是一種獨特的個性,真正頹廢之人才是真正有個性之人。至於對與錯卻是無從考究. 頹廢的我們對生活是真的不知道有任何意義.! 也有很多人覺得頹廢是藝術.是性格.學著頹廢. 成天那抽的煙多少,喝了多少酒來做變頹廢. 頹廢我覺得只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 只是看個人的習慣.! 和生活方式.! 我想頹廢 是對生活社會的無力感與未知感,感到壓力沉重,無力面對現實,理想被沖刷的一次一次褪了色,失去方向。 漸漸這種失望變成絕望,漸漸形成習慣```忘記快樂與歡樂,剩下只有生活無意義 現在一些年前的朋友經常用一些 「我的生活很頹廢,我的愛情很受傷…」 之類的文字來形容自己。。 特別是那些玩勁舞團的少男少女們。 希望你們好自為知 08.08.14 阿里巴巴 簽———詞語解釋[編輯本段]墮落,就是不想背叛自己的意願而背叛。 墮落發音:o luo(均為四聲) 墮:11劃 落:12劃 動物有了各種慾望,但是慾望的某一方面得不到滿足,用一種偏激的或者是安於現狀的方式來逃避自己的意識的行為。舉個例子吧,科學試驗時,一隻猴子一次偶然的機會觸到了注射嗎啡的感應器,在體會了一次「爽」的感覺之後,在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頻繁地故意碰那個注射用的感應器。它這種行為可以稱為廣義上的墮落,它在用一種非正常的方式享受愉悅、快感。 人也一樣,都是突然就陷入了泥潭了。 但是,乞丐不一定是墮落,皇帝不見得積極向上。墮落是對自己心靈的背叛,是對良知的背棄。 這里有個詞:自甘墮落。在新新人類的理解范圍之內,自己的墮落自己的靈魂,不排斥,而且甘心如此
2. 頹廢是怎樣定義的
頹廢:tuí fèi ①坍塌荒廢:古老的城牆早已頹廢剝落。②意志消沉,精神委靡:失去了理想,他從此便一天天頹廢下去。 1.建築物倒塌2.精神委靡不振.標准,只是心裡一桿稱,因人而異。 自我點說,叫個性,現在流行這說法。客觀點的來說,叫不思進取。 富貴而淫慾,視作頹廢。不思進取,也是頹廢,學而不進,更是頹廢。 頹廢的人好像總是走在死亡的邊緣,無時無刻的不在和死神對話。總是告訴別人自己能洞悉關於死亡的所有。。。或許聽上去有些可怕,但還是吸引著內心。盡管有人可能並不是一個頹廢之人,有固定的工作,有很好的人際關系,有溫暖的家庭,有相識相知的朋友。但是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潛意識的認為自己有變頹廢的可能。 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真正的頹廢的生活,是不敢去想像的。那樣的一個世界也許是終日不見陽光的,又或許是終日煙霧繚繞的,是終日燈紅酒綠的,頹廢是沒有類型之分的。 有人認為頹廢實際上是一種獨特的個性,真正頹廢之人才是真正有個性之人。至於對與錯卻是無從考究.頹廢其實是一個人在對生活,對人生,或對社會等的一種失望的表現,他們不知道他們活著、存在著有著什麼樣的意義——找不到他此時的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這些人是群可憐的人… 頹廢的我們對生活是真的不知道有任何意義.!也有很多人覺得頹廢是藝術.是性格.學著頹廢.成天那抽的煙多少,喝了多少酒來做變頹廢.頹廢我覺得只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沒什麼值得炫耀和光榮的.只是看個人的習慣.!和生活方式.!簡單來說,所謂頹廢,就是吃飽了撐的…無關痛癢,無病亂呻吟.我想頹廢 是對生活社會的無力感與未知感,感到壓力沉重,無力面對現實,理想被沖刷的一次一次褪了色,失去方向。漸漸這種失望變成絕望,漸漸形成習慣````忘記快樂與歡樂,剩下只有生活無意義現在一些年前的朋友經常用一些 「我的生活很頹廢,我的愛情很受傷…」 之類的文字來形容自己。。。 特別是那些玩勁舞團的少男少女們。
記得採納啊
3. 推薦幾部動畫給我
1.《vincent》: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bQQVjcbN_Y/
Tim Burton的早期動畫短片,這個迷戀僵屍,吸血鬼,歌特風格的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好萊塢公認的天才和怪客。不管是《僵屍新娘》還是《聖誕夜驚魂》在他恐怖的外衣下總能看到溫情和美好的一面,這也是為什麼Tim Burton受歡迎的原因吧。總覺得他就是《剪刀手愛德華》裡面那個羞澀單純的愛德華。
Vincent講的就是一個迷醉在自己的歌特式的幻想世界裡的小男孩的故事~像個小科學怪人一般,在那個幻想的世界,他有自己的驕傲,他就是世界的主宰,但是其時他只是一個內向的7歲男孩,不被家長理解。片長6分鍾。記得Tim當年做出這個短片時,好萊塢對他的評價為「難成大器」,誰會想到他如今會如此成功=v=
2。《The toll collecto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Ip7KPuL6KE
土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tce5WgwWJM/
很有歌特feel的動畫,講的是一個怪異身體的女孩子因為自己的畸形孤獨而寂寞的獨自生活著,夢想著成為一個芭蕾舞演員...主題是夢想與勇氣,感覺很不錯~
3.《Tragic Story with Happy Ending》/(悲歡的故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6QQme_HHgs/
法國短片,導演:Regina Pessoa ,獲得2006年昂西動畫節阿納西水晶獎
片中的的小女孩有個奇怪的心臟,它是那麼小卻跳動的太響,寓示著每個人身上那些獨特的地方。悲慘的故事情節卻有著美好的結局。 感覺整個故事是由鉛筆素描成的,驚心動魄。有些人天生與眾不同,但他們只想融入人群,有些人卻不由自主地就是與眾不同。在這個講述自我肯定的雋永故事裡,小女孩學到做自己的重要。
4.《Renaissance》
預告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KFiFiojVE0/
上集在線觀看:http://dv.ouou.com/play/v_e3a875b53f932.html
下集在線觀看:http://dv.ouou.com/play/v_e3a8790f8e236.html
06昂西動畫節大贏家Renaissance
Renaissance是由法國、英國及盧森堡三國合拍的三維動畫片,對白為法語,由Christian Volkman指導。整部影片大膽地運用黑白兩色,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去年的電影《罪惡都市》,從故事情節到鏡頭調度來看都充斥著強烈的Film Noir(黑色電影)風格。故事的背景被設定在了2056年的巴黎,Avalon集團旗下的一名女研究員遭遇神秘綁架。飽受爭議的人質解救專家Bartholomew Karas警官受命調查此案,也因此捲入了一連串的陰謀事件。
5.《Once you go black, you never go back》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TNJ33KSVDA/
一個詭異的,黑色的,血腥的,玩具熊貓作主角的黑白短片。它想說明什麼?看它的標題:Once you go black, you never go back,總覺得很像《無間道》的台詞= =~笑~ 不管怎麼說那種絕望的感覺確實透過畫面傳達給了我們。它想傳達什麼對我已經不重要了,就是單純的很喜歡這部短片感覺~
6.《When the Day Breaks》(風格不咋地黑,但是感覺很好=v=)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TBJVaBcmI
土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xgwa4h4vnY/
Wendy Tilby和Amanda Forbi 1999年作品,在昂西國際動畫界上獲得大獎,在戛納電影節獲得獲得短片金棕櫚獎。並獲奧斯卡提名~
好看,好看,本片相當有創意有想法,而且,在視聽的表現上也能看出導演的節奏感非常好。配合上優美的音樂,簡直是種享受,一氣呵成。物體的形狀、線條和色彩的轉換、速度等因素的控制都很有意思。
住在都市裡的Ruby(一隻豬,嘿嘿)在目睹了一個陌生人的車禍猝死事件後,興起了對死亡和未知的恐懼,它沖回家,關閉門扉,心情難以平復。在黎明破曉時,Ruby感受到了都市中把人與人聯系在一起的隱性的線(電話、天線等),那種微妙的對擦身而過的人的熟悉感,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之間那種微妙的電流。Ruby打開窗戶,迎接外在的世界。
《墮落的藝術/Fallen Art》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Fz1ZuflHmc/
墮落的藝術》是繼《大教堂》後由Tomek Baginski導演、Platige Image製作的另一獲Siggraph世界CG短片大賽第一名的作品。想必看完這短片大多數人感嘆的並不是它的3D效果……而是戰爭的無意義性,個體的渺小...
4. 頹廢主義的藝術特點
頹廢主義者不滿文藝對現實生活 作自然主義的摹寫,主張「為藝術而藝術」,認為文學 藝術不應受生活目的和道德的約束,片面強調藝術的超 功利性,否定文藝的社會作用,否定理性認識對文藝的 作用,
宣揚悲觀、頹廢的情緒,特別是從病態的或變態 的人類情感中以及與死亡、恐怖有關的主題中去尋求創 作靈感。
在文藝創作中,頹廢主義的題材取自惡與丑,並竭力贊美惡與 丑。
這就是說,它具有愛好人生中的丑惡事物的傾向。
頹廢派的詩作中 ,不歌頌英雄,不闡述哲理,沒有良辰美景或戀情,謳歌的是貓頭鷹、屍體和游 魂
頹廢主義者主張在黑暗領域,在丑惡事物中去認識美的存在,並把丑惡當 作美來欣賞與歌頌。
他們把頹廢看成是精美、精煉,精緻的同義詞。
現 實主義者描寫丑惡,目的是批判丑惡,爭取創造美。
自然主義者描寫丑惡, 是意識到它丑惡而描寫,問題在於依樣畫葫蘆,並作了錯誤的解釋。
而頹廢 主義者描寫丑惡,是把丑惡當作一種美感來享受,因為愛好醜惡才去描寫它。因 此,屍體、死亡、遊魂是頹廢主義者創作的永恆主題。
頹廢主義者反對自然 科學和唯物論,認為世界上一切東西都不可以,只有自己可以。
宣稱世界 上,能夠真正知道而且的確是真的存在的,真的可以觸及的就是自己。
他 們極端憎恨科學的人生觀,反對唯物論,仇視馬克思主義。
認為科學奪取了 真美,要用藝術奪回被科學奪去的一切。
他們還鼓吹藝術至上,技巧第一。
認為社會上的一切道德,宗教,習慣都不可信,唯有藝術可信;除了出於快 樂而作的詩之外,其他的詩都不是真詩。
因而脫離現實,否定現實瘋狂地追 求藝術技巧。
頹廢主義者所謂技巧,是排斥自然的現實的方法,採取超現 實的架空的隱晦的技巧。
他們主張在思想上要表現從來未曾說明的事物,在 形式上要表現從來最暖昧最容易消失的輪廓,要創造一種超越從來說話范圍的文 體,這就是頹廢派的文體
5. 虛無主義的藝術中
有許多藝術運動如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都被人們批評說有虛無主義嫌疑。另一些藝術運動如達達主義則公開將之奉為信條。廣泛地說,現代藝術被認為是虛無主義的。正像在納粹黨的墮落藝術展上的作品一樣,現代藝術通常有一種非表現性的本質。.
達達運動
達達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先被使用,這醞釀了後來從1916年持續到1923年的運動。達達主義者聲稱達達運動不是藝術運動而是反藝術運動。有時他們從別的作品中拿出部分將之拼接起來,很像是重拼詩(found poetry),這樣他們削弱了藝術的含義與定義。其它時候,達達主義者關注審美趨向以求避免它,試圖使他們的作品沒有意義及審美價值。這種對於藝術貶值的傾向使很多人認為達達主義事實上是虛無主義運動,因為它們只是破壞而沒有建造。
6. 墮落是什麼意思
1.建築物倒塌
2.精神委靡不振.標准,只是心裡一桿稱,因人而異。
自我點說,叫個性,現在流行這說法。客觀點的來說,叫不思進取。
富貴而淫慾,視作頹廢。不思進取,也是頹廢,學而不進,更是頹廢。
頹廢的人好像總是走在死亡的邊緣,無時無刻的不在和死神對話。總是告訴別人自己能洞悉關於死亡的所有。。。。。。或許聽上去有些可怕,但還是吸引著內心。盡管有人可能並不是一個頹廢之人,有固定的工作,有很好的人際關系,有溫暖的家庭,有相識相知的朋友。但是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潛意識的認為自己有變頹廢的可能。
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真正的頹廢的生活,是我不敢去想像的。那樣的一個世界也許是終日不見陽光的,又或許是終日煙霧繚繞的,是終日燈紅酒綠的,頹廢是沒有類型之分的。
有人認為頹廢實際上是一種獨特的個性,真正頹廢之人才是真正有個性之人。至於對與錯卻是無從考究.
在我看來,頹廢其實是一個人在對生活,對人生,或對社會等的一種失望的表現,他們不知道他們活著、存在著有著什麼樣的意義——找不到他此時的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這些人是群可憐的人……
頹廢的我們對生活是真的不知道有任何意義.!
也有很多人覺得頹廢是藝術.是性格.學著頹廢.
成天那抽的煙多少,喝了多少酒來做變頹廢.
頹廢我覺得只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
沒什麼值得炫耀和光榮的.
只是看個人的習慣.!
和生活方式.!
簡單來說,所謂頹廢,就是吃飽了撐的……
無關痛癢,無病亂呻吟.
7. 什麼叫巴洛克他
巴洛克藝術是1600年至1750年間在歐洲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1],產生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義大利,發展於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區,後隨著天主教的傳播,其影響遠及拉美和亞洲國家。
它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快速導航
關系表
中文名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6世紀下半期衰落18世紀 外文名Baroque盛期17世紀有關反宗教改革
目
錄
1簡介
2名稱由來
3產生背景
特點
代表人物
4歷史淵源
起源
流行
巔峰
流傳
5藝術表現
建築
雕刻
繪畫
傢具
服裝
音樂
文學
6主要代表人物
7評價
8相關研究
1簡介
編輯
古典主義者認為巴洛克是一種墮落瓦解的藝術,只是到了後來,才對巴洛克藝術有了一個較為公正的評價。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6世紀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紀,進入18世紀,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它逐漸衰落。巴洛克藝術最早產生於義大利,它無疑與反宗教改革有關,羅馬是當時教會勢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羅馬興起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巴洛克藝術雖不是宗教發明的,但它是為教會服務,被宗教利用的,教會是它最強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藝術於16世紀後半期在義大利興起,17世紀步入全盛期,18世紀逐漸衰落。巴洛克藝術對於18世紀的洛可可藝術與19世紀的浪漫主義都有積極影響。巴洛克的藝術風格得到教會強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於義大利、佛蘭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國家。義大利藝術大師貝尼尼和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的作品反映了17世紀巴洛克藝術最輝煌的成就。
2名稱由來
編輯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變形的珍珠」(—barroco)。作為形容詞,此字有「俗麗凌亂」之意。歐洲人最初用這個詞指「缺乏古典主義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紀崇尚古典藝術的人們,對17世紀不同於文藝復興風格的一個帶貶義的稱呼,現今這個詞已失去了原有的貶義,僅指17世紀風行於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
雖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藝術作品,但其實巴洛克藝術家,與文藝復興的前輩相同,都很重視設計和效果的整體統一性,巴洛克風格以強調「運動」與「轉變」為特點,尤其是身體和情緒方面的,同時,巴洛克也是對矯飾主義的一種反動。
在歐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慣指的時間是17世紀以及18世紀上半葉(約1600年 -1750年),但年份並不代表絕對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建築與音樂。這一時期,上接文藝復興(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時期、浪漫時期。
歐洲文化「除舊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變與成就。資產階級興起,君主政治漸獨立於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學在伽利略、牛頓等人的開創下展開。藝術上趨勢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於創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藝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繪畫上有魯本斯,林布蘭特等,影響都極深遠。也在這時期,歐洲向外擴張殖民,漸漸占據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3產生背景
編輯
十七世紀歐洲強權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華享受,因此對建築、音樂、美術也要求豪華生動、富於熱情的情調。十七世紀歐洲有新舊教的權力之爭。舊教勢力用暴力鎮壓信徒,再積極利用藝術思想形態──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藝術不排斥異端的感官喜悅,亦忠實於基督教的世界觀,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藝復興」。
特點
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一些特點:首先是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像力;三是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四是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五是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像;六是它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佔有主導的地位;七是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紋。
8. 英國藝術上的巴洛克現象主要是從什麼和什麼發展起來的
它是在封建天主教復辟後,隨著貴族統治的鞏固而發展起來的。 但是,不能簡單地把"巴洛克"藝術和它的代表們, 謂"反"的,"倒退"的藝術。巴洛克是17世紀廣為流傳的一種藝術風格。 產生於16世紀後半期的義大利,17世紀步入全盛期,影響整個歐洲。不過進入18世紀後,它就逐漸衰落了(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 名字的由來 巴洛克藝術風格是伴隨著文藝復興的衰退而產生的。 「巴洛克」這個名稱的由來,歷來說法不一,據說是18世紀一些古典主義藝術理論家對上一個世紀一種藝術風格的稱呼。他們認為巴洛克是一種墮落瓦解的藝術。 巴洛克(Baroque)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變形的珍珠」(barroco),意為「俗麗凌亂」,為貶義。如今已失去了原有的貶義,只是單純的指這個藝術
9. 你覺得什麼是墮落
對於我來說,墮落應該就是失去自我。講一個身邊的朋友吧,她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具有先天優勢的那種。我覺得上天可能比較偏愛她,她成績很好,會畫畫,很好看,也可以唱一些不是很難的歌曲,很好聽,長的很好看,母親也比較會打扮她,家境不錯。按常理來說,她的人生路線應該是好好學習,將來考一個好的高中,大學想學藝術學藝術,不想學的話上別的學校。我不覺得早戀是洪水猛獸,這只能說明你提前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但是她比較不一樣。她不是很喜歡自己這個男朋友,身邊的人都看出來了,偏偏她不信。總是裝作一副很愛他的樣子,以至於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
10. 什麼是頹廢主義
頹廢主義
或稱頹廢派,源自拉丁文Decadentia,本義是墮落、
頹廢。頹廢主義是19世紀下半葉歐洲的資產階級知識分
子對資本主義社會表示不滿而又無力反抗所產生的苦悶
彷徨情緒在文藝領域中的反映。最早表現在法國詩人波
德萊爾和象徵主義者馬拉梅等人的創作中,因而後人往
往視象徵主義與頹廢主義為一體。
頹廢主義的思想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非理性主義。
頹廢主義者這個名稱最先在1880年用來稱呼一群放浪的
法國青年詩人。魏爾蘭於1886年創辦《頹廢者》雜志,
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頹廢主義者不滿文藝對現實生活
作自然主義的摹寫,主張「為藝術而藝術」,認為文學
藝術不應受生活目的和道德的約束,片面強調藝術的超
功利性,否定文藝的社會作用,否定理性認識對文藝的
作用,宣揚悲觀、頹廢的情緒,特別是從病態的或變態
的人類情感中以及與死亡、恐怖有關的主題中去尋求創
作靈感。
頹廢主義在稍後的英國唯美主義運動中有進一步的
發展。王爾德的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肖像》中的主
人公煩躁不安,精神混亂,道德敗壞,是世紀末頹廢主
義者的典型寫照。19世紀末歐洲各文藝流派的藝術家和
作家在哲學和美學思想上與頹廢主義同出一源,他們的
作品大多具有頹廢傾向,所以頹廢派文藝又稱世紀末文
藝。
頹廢主義傾向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流行的各
現代藝術流派,如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
存在主義中,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現。然而
現代派並不等同於頹廢派。
頹廢主義是"世紀未流派"中最突出的一種資產階級文藝思潮,有時也當作資產階級各種頹廢,沒落文學派別的總稱。語源於拉丁文的Decadentla,本義為沒落、頹廢。其哲學基礎是叔本華的虛無主義和尼採的主觀唯心主義。 頹廢主義起源於法國,爾後流行於全歐。它最早表現在法國詩人波德萊爾(1821--1867)的創作中,代表性的詩集是《惡之花》。然而溯其來源,還可以追推到美國詩人愛倫·坡(1809--1849)。波德萊爾翻譯了愛倫·坡的怪異詩作後,深受感化,遂熱衷於頹廢主義的詩歌創作。所謂"頹廢派",原系指古羅馬文學興盛之後的衰頹傾向,十九世紀的批評家則借用了這個名稱,嘲罵當時巴黎拉丁區的一批頹唐的文人。後來有些文人不滿頹廢"這一名稱,改稱為象徵派,而另一部分人則喜歡用"頹廢派"自詡,於一八八六年創辦《頹廢者》雜志,欣然接受了這一諢號。
頹廢主義的產生是同當時歐洲的社會現實密切相聯系的。自然科學的發達,人類社會生存競爭的激化,天倫之樂的幻滅,物質享受和肉慾追求的盛行,使褐當時的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產生極大的精神苦悶,他們欲求解脫而終不能得,只得沉醉於官能的刺激之中,隱居於藝術的"象牙之塔",以瞬間的人為刺激,忘卻人生的痛苦。這樣,頹廢、沒落的文藝思潮就滋長起來了。除波德萊爾外,屬於這一流派的法國作家還有范來奴(1844--1896)、尤思曼(1848--190T)等。在英國,有詩人琵亞斯呂(1827--1898),道生(1867--1900)等。
在文藝創作中,頹廢主義的題材取自惡與丑,並竭力贊美惡與丑。這就是說,它具有愛好人生中的丑惡事物的傾向。頹廢派的詩作中,不敢頌英雄,不闡述哲理,沒有良辰美景或戀情,謳歌的是貓頭鷹、屍體和遊魂等等。頹廢主義者主張在黑暗領域,在丑惡事物中去認識美的存在,並把丑惡當作美來欣賞與歌頌。他們把頹廢看成是精美、精煉,精緻的同義詞。現實主義者描寫丑惡,目的是批判丑惡,爭取創造美。自然主義者描寫丑惡,是意識到它丑惡而描寫,問題在於依樣畫葫蘆,並作了錯誤的解釋。而頹廢主義者描寫丑惡,是把丑惡當作一種美感來享受,因為愛好醜惡才去描寫它。因此,屍體、死亡、遊魂是頹廢主義者創作的永恆主題。
頹廢主義者反對自然科學和唯物論,認為世界上一切東西都不可*,只有自己可*。宣稱"世界上,能夠真正知道而且的確是真的存在的,真的可以觸及的就是自己"。他們極端憎恨科學的人生觀,反對唯物淪,仇視馬克思主義。認為科學奪取了真美,要用藝術奪回被科學奪去的一切。他們還鼓吹藝術至上,技巧第一。認為社會上的一切道德,宗教,習慣都不可信,唯有藝術可信;除了出於快樂而作的詩之外,其他的詩都不是真詩。因而脫離現實,否定現實瘋狂地追求藝術技巧。頹廢主義者所謂"技巧",是排斥自然的現實的方法,採取超現實的架空的隱晦的技巧。他們主張在思想上要表現從來未曾說明的事物,在形式上要表現從來最暖昧最容易消失的輪廓,要創造一種超越從來說話范圍的文體,這就是頹廢派的文體。波德萊爾曾經說過,他喜歡畫面上繪著的女子的顏面,勝過了充滿自然色彩的女子的形貌。愛好舞台上假造的樹木山林,勝過於自然界的實物。一句話,就是藝術至上,技巧高於一切。 頹廢主義思潮曾在十九世紀末的歐洲風行一時,後來在象徵主義,唯美主義的文學創作和立體派的繪畫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最終成為當代歐美資產階級文藝各個部門,各種流派的共同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