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談談藝術的審美價值
藝術的審美價值的本質是人類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高級、特殊的形態。
所謂審美,簡單地說,就是感受、領悟客觀事物或現象本身所呈現的美:具體地說,它指的是人在其社會實踐過程中與客觀事物或現象所歷史地發生和建構的一種特殊的表現性關系。
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的方法以及付出的代價:
1、對大自然的熱愛。 美的藝術源於大自然,無論是翁郁芬芳的花木,還是歌聲美妙的鳥兒都能夠給人一種審美的愉悅感。很多作家或者藝術家都會關注和欣賞大自然的美麗。
2、多閱讀些人文類書籍。這些書籍都會使得閱讀者感到一種藝術的美感。當然這種藝術創造來源於作者對美好情感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美的藝術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3、多了解國內外藝術。人們對審美的藝術的理解和思考可以說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那時候的藝術作品水平還不算很高,有一種天真樸拙的美感。隨著社會發展程度很高的時候,人們無論是造型藝術還是審美能力大大提高了很多。
4、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我們在審美的時候,不能對這幅藝術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一概而論。我們要理合分析作品的優長和不足之處。每個人對美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不一樣,自然得出對美的評價是不太一樣的。
(1)藝術審美情感價值特徵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文學的審美價值:
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被欣賞、被感知的立場,可按照「意向性對象」對文學作品加以分析。該理論出自茵伽登的「純意向性對象」理念,並對其進行了適當修改,將意義作為對象,將材料實體化,最後將二者統一。
由於觀念與意識相互依賴,將關鍵與意識相結合,進而對作品深層次解讀。
文學作品若還未進入審美環節,不被意識所喚醒,其將僅作為一種實在對象。只有當意識促使作品活起來,才能在讀者的審美過程中具體化,將其轉化為「意向性對象」。讀者的具體審美價值可超過其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而這種超越需要填補某種思想、感覺等。
可見,藝術價值若真正存在,其應是作品中所存在,並展現在作品中的東西。審美價值是對作品進行整體性質進行特定時,才有所顯現。而藝術價值則從來都存在於作品中,表面看或許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其內在與外在的相互融合永遠都存在於作品中。
❷ 簡述藝術的審美性特徵有哪些方面
一 實用型與審美性:任何實用藝術都應具有實用性,我們要廣泛的理解實應性,實應性應與審美性相結合,並有機的統一。
二 表現性與形式美:表現性是實應性藝術的重要美學特徵,這也是他與戲劇、小說、電影等再現藝術的根本區別,表現性使實應藝術更注重形式美。
(2)藝術審美情感價值特徵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英文art(藝)一詞源自於古希臘拉丁語ars,大義為「技巧」,雖保有原意,卻也衍生出更廣義的涵義,幾乎包括了所有與人生密切相關的創造性學問。
art藝(多義詞):藝指代創造性表現的作品,也指一門技巧,後天習得的技術[2]
中文的藝術一詞最早出自《後漢書》的文苑列傳上,劉珍篇有提到「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蓺術」,不過當時的藝術是指六藝和術數方技等技能的總稱,和現代藝術的含意不同。
所謂八大藝術包括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建築、戲劇與電影。
以學域的涵容度而言,上述八類藝術門類的知識,都足以單獨成立對應的學系。其中設計、攝影、視頻游戲(電子游戲)以及實驗藝術等一些新興藝術學域,也逐漸被學術界和大眾接受而被列為單獨的項目,許多藝術學院已經開設了相關的專業。
參考資料網路-藝術
❸ 簡述藝術的審美性特徵有哪些方面
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徵包括造型性與直觀性、瞬間性與永固性、再現性與表現性。造型藝術是一種再現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視覺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藝術、書法藝術、版畫、工藝美術、篆刻、藝術設計等。
造型性是造型藝術最為基本的特徵,是指藝術家使用一定的手段和物質材料,在一定的空間中塑造出藝術形象。造型藝術的物質媒介決定了其作品的靜態的永久性,總是以無聲示有聲、以靜示動、寓靜於動,在一種永久的物質形態中表達深刻的歷史和審美蘊涵。直觀性是指造型藝術都是直接訴諸欣賞者的眼睛,憑借視覺感來感受的。
(3)藝術審美情感價值特徵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藝術對於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識功能。由於藝術活動具有反應與創造統一、再現與表現同一、主體和客體統一等特點,往往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社會、歷史、人生的真諦和內涵,更能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藝術的這種審美認知作用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真正做到了觀古今於須臾,攬四海於一瞬。
對於大致天體,小至細胞的自然現象,藝術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在認識自然現象方面,藝術畢竟比不上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在認識社會、歷史方面,藝術也不可能像社會學、歷史學那樣完備詳實地佔有資料。
❹ 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徵是什麼 什麼是藝術發展的他律性什麼是藝術典型什麼是藝術的民族性
藝術的審美特徵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兩個類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見景,即「情生景」。
第二,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人們對於和諧美意境的創造和追求。意境,應是實境和虛境相互轉化和融合的結果。
第三,意與境諧。即指主體在藝術活動中得以升華的審美精神和生命意識與作品中建構而成的具有濃郁美感氛圍的交融與和諧。
第四,韻味無窮。是指意境中那種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韻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體從空靈、飛動、含蓄等方面來闡述。
藝術發展的他律性
藝術發展的他律性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經濟是藝術發展的決定力量和終極原因
第一,經濟決定藝術的發生
第二,經濟決定藝術的性質
第三,經濟決定藝術的發展
第四,藝術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藝術典型
指藝術家通過個性化和本質化所創造出來的,既能反映現實生活的某些本質和規律,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徵,既表現出一定時代人們的審美理想,又表現出藝術家自己獨有的審美感受的藝術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稱為「典型性格」、「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同時也指環境或事件,稱為「典型環境」或「典型事件」。藝術典型是實際生活的真實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鮮明,更有集中性,更帶普遍性,從而更富有審美價值。藝術作品中的一般人物形象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個性化和概括化相統一的特點,而典型形象則要求高度個性化和高度概括化的統一。它既不是類型,又不是個性。其所反映的共性,可以是某一階級、階層的某些階級性,也可以是超越了階級性的某種社會普遍性,體現了一定時代的社會關系的某些本質。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徵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人物性格與環境的統一,主觀(藝術家)與客觀(人物、事件)的統一,再現與表現的統一。藝術典型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能動反映的結果,有著鮮明的獨創性、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審美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能給欣賞者留下經久難忘的印象,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因此,藝術典型是衡量藝術作品藝術性高低的標志,典型形象的塑造是藝術創作的中心課題。
藝術的民族性
是指「運用本民族的獨特的藝術形式、藝術手法來反映現實生活,使文藝作品有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具有民族性特點的藝術作品立足於本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及審美意識,採用傳統藝術形式創作,主要表現本民族人民群眾的生活、思想感情、願望和藝術審美情趣。
❺ 藝術的審美特性
藝術的審美特性主要是通過藝術手法以及表現形式的有效建設,更好地理解它的內涵以及它的藝術美感和價值。
❻ 舉例論述藝術的審美情感價值。它和審美價值情感有什麼異同呢
何為審美價值的情感?
藝術以審美方式掌握世界、反映和認識社會生活,並以審美的手段生產創造精神成果。可以說,審美,是一切藝術門類(包括藝術、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攝影、電影等)區別於其他社會事物(包括政治、法律、功利、道德、哲學、宗教等)的共同性格。審美情感就是藝術情感。
(1)藝術的情感特徵
一切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藝術。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中,始終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所謂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形式,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的對象和現象的主觀態度。這即是說,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形式。古今中外的藝術理論家們,都十分看重情感的作用和地位。
在藝術形象特別是典型形象中,無不滲透著和凝聚著創作主體真摯的情感。還不止如此,在整個審美認識、審美創造以至審美欣賞的過程中,情感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審美情感也是藝術區別於哲學或科學的標志。科學是以理服人的,藝術則要以情動人,情感因素是藝術形象具有感力的主要原因。一個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如果他自己是"感情已經冰結的思想家」,對現實無動於衷,很難設想他的作品如何動觀眾。情感的真摯與強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和感染人心力量。
情感不僅在藝術創作中,而且在藝術欣賞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構成因素,沒有美的感受與感動之情,則不成其為美感。情感作為一種心理因素,在審美、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人們普遍都承認和重視的。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審美中,以及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中,情感是同形象聯系在一起的,也是同認識聯系在一起的。審美情感不是生活中一般的情感,不是純心理或純生理的反應,而是伴隨著審美認識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其基礎是審美認識。對於某些藝術作品,欣賞者必須經過審美認識,經過復雜的思想活動,否則難以把握作品的美,也難以產生美的感受和感動。
在審美活動中,在藝術中,情感與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沒有情感的藝術是說教,沒思想的藝術是說夢。
(2)審美情感:
審美情感就是藝術情感。它通常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審美情感」,是指藝術家和欣賞者在構思和欣賞過程中對於作品中反映的社會生活、塑造的人物形象所產生的情緒反映和情感體驗;廣義的「審美情感」是指藝術家和欣賞者在審美活動中因進入一種高度活躍、和諧自由的心理狀態而體驗到的審美愉悅。審美情感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第一,自我情感與人類情感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征服;第二,審美情感是形式化的情感,或者說,審美情感是形式情感對內容情感的選擇和征服。
我們從遠古時代的洞窟中所發現的岩壁畫,到歷代不同時期所創作出的不同類型和風格形成的畫作媒體,以及到現今的廣告海報和前衛的數字化視覺媒體等知悉——「藝術」本身都隨著不同時代的意識形態、社會科技的演進而有所改變,並不斷借著「藝術家」來詮釋和展現各種不同的藝術類型、題材和媒體的創作力。
藝術與設計在它們產生起就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矛盾,藝術講求個性的體現而設計在於大眾,設計的構思來自生活而其作品又服務與眾人。現代設計在藝術性和實用性上和以前的設計已有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和變化,而與其他藝術藝術作品的發展和變化不同,設計的發展不僅和人們哲學觀念有關,而且它還一直是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今天繪畫等藝術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革命,許多在「傳統藝術」作品中展現的技法和效果,已陸續被電腦技術突破和革新,並成功地一一在「數字化藝術家」的「電腦畫布」上呈現。今天我們展開一頁頁的藝術發展史,從遠古的石窟岩壁上所勾勒出的人類生活形狀,以致到了現今人們利用電腦描繪出的圖象形狀,都同樣是展現出多樣「視覺藝術」的風貌。假若世界上真的是只有「藝術家」而沒有藝術,而「藝術家」借著其媒介的表現技法,用構圖、線條、色彩、聲音或文字等表現形式將自己的美學、情感和理念的內涵,通過藝術的活動來傳遞給具有共同經驗的共鳴者,就可稱之為「藝術」的話,那麼21世紀的設計家和其他藝術家們運用著「電腦繪畫」技術作為媒介的表現技法,可稱為藝術的革新。可是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同一切新事物一樣受到某些缺乏創新精神的人的反對和唾棄。但是今天不管我們是不是接受這一藝術革新,它已經深入了現代人的生活,也將是未來設計發展的趨勢。
我覺得這樣理解是可以的!
❼ 藝術設計有哪些基本的審美特徵
藝術設計審美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價值取向活動或者說價值實現活動,是對美的事物和現象的觀察、感知、聯系、想像,乃至理解、判斷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其內涵是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美。藝術審美需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通感又是審美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藝術通感在藝術的創作和欣賞過程中,好比"橋梁"一樣,使藝術之間相互溝通,相互轉化。使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互相溝通,互相轉化,也使藝術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它對各種藝術的觸類旁通,甚至融會貫通起著橋梁的重要作用。
認識藝術通感
藝術最大的特點是具有互通有無的特點,藝術審美的實質就是把握藝術通感。從審美統覺的角度來說,藝術通感就是一種在藝術活動中以審美統覺為其基本心理機能,以感情為其心理動力,表現創造主體人格、心境、意緒的一種統覺性、整體性、創造性的審美力。所以,藝術通感應當是一種藝術創造的能力。對於一個藝術家而言,藝術通感的能力越強就越能敏感地把握形象的特徵,領悟感覺之間的藝術通感點,從而作藝術真實的描繪,創造無限的藝術想像空間;對於藝術接受者而言,其藝術通感能力越強,就越能在接受過程中與作者達到心靈的溝通,領會作者創造的意義,從而建構自己的藝術人格。所以,藝術通感能力的提高是審美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和體現。
藝術通感又稱通覺、聯覺、移覺或連帶感覺,是指在各種藝術符號的流動中,從感知、表象到意象的各種感覺挪移、轉化、滲透、互通審美體驗的心理過程。它是不同感覺的相通與挪借,是社會生活實踐經驗積累的結果;運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維定勢,深化藝術思維,可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創造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及藝術境界:通感有"感覺直覺聯想"和"情感態度聯想"的方式。在藝術審美中藝術通感是使藝術符號流動起來,並產生高層次審美體驗的關鍵之一。
人對世界的感覺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由此形成了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從"通感"的角度講這五種感覺是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的。"通感"在審美教育中有著極高的價值。它要求人們,不僅觀其形,更要見其神, 即從外在的形象中看到內在精神,從情感起伏中體會到它的深刻含義。因此,我認為單一感官的發展不能形成真正的藝術能力,在審美培養中應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即用"通感"豐富心靈的審美體驗,用藝術通感在各種藝術間建立審美溝通的橋梁。藝術通感不僅僅發生在感覺層,它是更高級的心理活動。其間要注意"統覺"對人的意識所進行的統一整合方面的獨到作用。統覺將分散的感覺刺激調動到一個整體集合內,各類不同刺激在整體作用下產生了關聯。統覺的綜合作用是依據關聯和聯想,由統覺的綜合作用而產生集合觀念,並引起兩種統覺分析:一種叫想像,一種叫悟性。統覺中正是有了關聯和聯想才產生了集合觀念--整體性認識。
藝術的審美特徵
在文藝學中,根據各種藝術形式塑造形象的媒介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分別把它們叫做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綜合藝術。文學是語言藝術。在藝術審美中,藝術審美特徵是通感審美的基礎,藝術家和鑒賞者必須在各種藝術審美特徵中找到一個切入點,並在相互間建立聯系,才能使通感審美在各種藝術間自然流動。因此利用藝術通感進行審美,必須對各種藝術的審美特徵有所了解。下面便對各類藝術的審美特徵做簡要分析:
一、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徵。造型藝術是指使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絹、布、紙張。石、金屬、木、竹等),通過塑造可視的靜態形象來表現社會生活和藝術家情感的藝術形式。它包括繪畫、雕塑、攝影、建築、工藝美術等具體的藝術形式。其主要審美特徵是直觀具象性;瞬間永恆性;空間表現的差異性;凝聚的形式美。
(一)直觀具象性,是指造型藝術具有運用物質媒介在空間展示具體藝術形象的特性。造型藝術運用物質媒介創造出的具體的藝術形象,直接訴諸人們的視覺感官。這種直接具體的形象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意蘊,把具體可視或可觸的形象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引起觀眾直觀的美感。造型藝術也可以把現實生活中某些難以顯現的無形事物,轉化為可以直觀的具體視覺形象。
(二)瞬間永恆性,是指造型藝術具有選取特定瞬間以表現永恆意義的特性。造型藝術是靜態藝術,難以再現事物的運動發展過程,但它卻可以捕捉、選擇、提煉、固定事物發展過程中最具表現力和富於意蘊的瞬間, "寓動於靜",以"瞬間"表現"永恆"。比如攝影藝術,攝影畫面瞬間的表達,往往抓住即將抵達高潮之前的瞬間,給人的想像留下無窮延伸空間。
(三)空間表現的差異性,是指造型藝術各門類內部在空間表現上具有彼此不同特性。如中西繪畫運用不同的透視方法在二維平面上營造虛幻的三維立體空間,在西方油畫中是用"焦點透視",中國畫則運用"散點透視"。
(四)凝聚的形式美,是指造型藝術具有在藝術形象中凝結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則對於造型藝術各門類都具普遍性,因而運用形式美法則對物質媒介進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著形式美的藝術符號。形式美多種多樣的法則(如對稱、均衡、節奏、韻律、對比、比例、主從、尺度、明暗、虛實、多樣統一等)在各門類藝術的具體運用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態。比如比例的勻稱、變化的節奏韻律、明暗對比、多樣統一、虛實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則在各種門類藝術中的集中呈現。
藝術分類並非絕對的、無條件的,相反,各門類藝術之間的界限具有非絕對性和有條件性,它們之間在審美感受、表現手段、相互匯通等方面既存在區別,又有聯系,相互轉化,共同發展。它們的審美特徵也有很多共通之處。實現藝術通感的審美體驗,必須緊緊把握各種藝術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並通過感覺之間的相通與挪借,使這些審美特徵在各種藝術間的審美感受中相互溝通。
❽ 在現藝術的審美特徵是什麼
追求純粹,提倡原創,引形式至上,自我中心,整體單調。
審美一般具有直覺性、情感性和愉悅性等特點。審美直覺就是對美的形態的直接感知,是對審美對象的整體把握。
現代藝術起源於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臘、西亞)的西方藝術到19世紀後期,出現了轉變的苗頭,這個苗頭進入20世紀後,成為西方藝術的主流,這就是西方的現代藝術。西方現代藝術由各種不同類型的視覺風格組合而成,是基於科學和理性基礎上建立的,是西方數百年來的思想文化核心。
❾ 1 舉例論述藝術的審美情感價值 2 比較審美經驗與非審美經驗的異同 3 論述審美知覺與普通 知覺的異同
1,、一切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藝術。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中,始終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所謂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形式,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的對象和現象的主觀態度。這即是說,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形式。古今中外的藝術理論家們,都十分看重情感的作用和地位。2、審美經驗通常又被稱為「審美趣味」、「趣味能力」、「趣味判斷」、「審美判斷」等。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感受、知覺審美對象(自然、藝術作品和其他人類審美產品)時所產生的愉快的心理體驗,是人的內在心理生活與審美對象(其表面形態及深刻內蘊)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結果。審美經驗永遠也不可能離開具體審美對象的感性特徵,而總是在直接感受審美對象的外形、色彩、線條和質地等過程中完成的。非審美經驗恰好相反。3、審美知覺是當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通過感官直接遭遇時,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所進行的綜合、整體的把握活動。審美知覺是實際審美活動的基礎,整個審美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審美知覺的基礎上。審美知覺更加完善全面,甚至積極。審美知覺體現了其經驗性,文化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