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洛可可藝術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洛可可繪畫風格代表作之一,可以法國畫家華鐸〔Antoine
Watteau〕為代表。華鐸大部分作品均與
巴黎貴族階級的豪華生活情形有關。他的繪畫方法是不打草稿,直接將顏料繪於畫布上。華鐸受魯本斯
〔Rubens〕之影響甚深,人物之尖鼻、小嘴、細指等均重現於華鐸之繪畫中,顏色亦極鮮艷。在光線的
應用上,華鐸不似巴洛克畫家將明暗對比部分之范圍加以限制,即傳統巴洛克繪畫之明亮部分不會太廣
,隨著即為陰暗部分。但在洛可可的畫派中,明亮之范圍頗大。此種處理光線之方法,可見於另外兩位
洛可可派之畫家,如布雪〔Boucher〕及根茲巴洛〔Gainsborough〕。<BR><BR>洛可可藝術流傳區域不廣,於十八世紀中葉逐漸衰微,而為新古典主義所取
代。
當時各國重要畫
家包括:法國的華鐸、夏丹〔Chardin〕、布雪〔Boucher〕、福拉哥納爾〔Fragonard〕等
;義大利的
提也波洛〔Tiepolo〕;英國的霍加斯〔Hogarth〕、雷諾茲〔Reynolds〕、根茲巴洛等。
2. 洛可可藝術代表人物有哪些
莫札特、海頓、伏爾泰、布歇、弗拉戈納爾等。
1、莫札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親的帶領下,開始去歐洲各國獻演,並獲得成功。1764年,創作首部交響曲《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
1772年,16歲的莫扎特被任命為薩爾茨堡宮廷樂師,結束了長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脫離對僱主的依賴,成為歷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劇《後宮誘逃》在維也納首演。
1784年,完成題獻給約瑟夫·海頓的六首弦樂四重奏。1786年,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維也納首演。1787年,被任命為宮廷作曲家。1791年,歌劇《魔笛》首演;12月5日,莫扎特逝世。
其代表作品有《鞦韆》《讀書女孩》《閂》《狄德羅》等。
3. 「羅可可」藝術的代表畫家是誰
樓主的選項中好像沒有烏德里,他是羅可可藝術的典型代表喔
拉斐爾·聖齊奧 (1483-1520)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由於高超的藝術造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爾,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最高峰。
拉斐爾的一生雖然像莫扎特那樣短促,傳說和範例一方面肯定了這位畫家無可爭辨的才華,另一方面卻也可能阻礙了對這位畫家的了解。一提起拉斐爾其人,提起拉斐爾的藝術風格,總離不開「超凡入聖」、「盡善盡美」這些始於瓦薩里的形容詞,這使廣大公眾對拉斐爾(世界藝術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的作品無法深刻領會並與之溝通,無法立即把拉斐爾的作品與那些總想用「天才」、「天才表現」等詞句來標榜的蹩腳作品分開,從而在他的作品中體味生命的苦悶、浪漫的熱情及感情的折磨。
拉斐爾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和諧、協調、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作品確實可被稱為「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世界的頂峰」。人們往往忘記或忽略的是這樣一種情況:拉斐爾是在歷史的中心、在一系列重大事件及某種只持續了很短時間的思想風潮上攀登了頂峰,這個奇跡的創造者是一個年輕人,而這個年輕人以偏巧不得於兩位最偉大的巨匠——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相較量,三人生活的年代前後差不了多少年。拉斐爾找到了「第三條路」,就是對他那個年代所有藝術成就的綜合與超越。這正是拉斐爾的光榮及歷史作用,那是他憑借藝術與思想、努力與理性,通過堅持不懈的檢試、體驗與思考而獲得的。他的成功歸因於他那非凡的才能:把來自藝術的那一崇高的革命性時代(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任何一種激勵和啟示加以提煉和消化。這表明了他的巨大智慧和高超的造諧。這種能力確實異乎尋常。
烏德里 (1686-1755年)
讓·巴普蒂斯特·烏德里是18世紀羅可可藝術早期的代表畫家。
烏德里早年從事插圖繪畫,畫過聖經插圖。在他34歲以前以肖像畫家著名畫壇,後來就專畫動物,作為動物畫家在當時的巴黎畫界獨一無二。33歲時就被法蘭西皇家美術院接納為院士。他在動物畫上取得很高成就後又轉畫靜物,專畫死去的動物,這種轉變純屬自己的愛好,在畫中並不著意追求什麼主題思想,只是把一些對象組合在一起,描繪它們的形態、質感和空間感,有的甚至雜亂無章,但很自然、真實生動,就像常見到的生活中一個角落,有時將這些對象堆放在具有巴洛克特徵的建築物前,作為整體背景統一著前景雜亂物象,構成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
烏德里的畫造型力強,畫中雜物共處一畫樣樣如真。這幅《死去的狼》中,無論是死去的狼還是活著的獵犬,無論是檯面上的各種靜物,還是背後的風景,都極富質感,嚴謹的色彩、細膩的筆觸都融化在物象之中。
由於他為路易十五設計一系列國王狩獵生活畫面而博得了國王的歡心,特聘他為皇家專職畫師。我們可以從他1730年畫的《路易十五在聖·熱爾曼森林獵鹿》中看到烏德里全部藝術成就。
布歇(bucher,1703一1770)
有神童之稱,從義大利歸國後,又備受蓬巴杜夫人賞識,擔任美院教授、首席宮廷畫師、戈伯蘭壁毯廠總監,真是一帆風順。他技巧純熟,畫得迅速,不乏大幅作品,而且能運用明亮色彩和新穎手法使古典神話題材盡麗極研。<冰浴的黛安娜>一畫的女人體在景物的襯托下明亮耀眼,削弱素描明暗對比而加強色彩透明感的技巧使後來的印象派大受啟發。<裸女(奧莫爾菲小姐)>動作的大膽和肉感近乎色情,床上鮮亮奪目的綢緞也最合路易十五宮廷的胃口,足以代表羅可可風格。在以神話為題材時,布歇往往有濫用玫瑰紅和天藍色的傾向,人物膚色的蒼白和鮮紅也浮於表面,但如果有真實對象在眼前,他的畫面頓時出現勃勃生氣,<午飯>、<帶磨坊的風景>的作者和<維納斯與武爾坎>的作者簡直判若二人。
庫爾貝(1819--1877)
法國東部弗朗什—孔太山區葡萄園主的家庭。自幼天賦聰穎、相貌出眾,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熱情奔放、慷慨大方,從中學時代;就成為同齡朋友們心悅誠服的領袖。他的許多自畫像,如《叼煙斗的庫爾貝》、 《帶黑狗的庫爾貝》和大型寓意畫《畫室》中的庫爾貝,都具有這樣的氣質。1841年,他的父親送他到巴黎念大學,要他學習法律,但他卻立志做一名畫家,在皇家美術學院和貝桑松美術學院學習。在古代大師中,他最欣賞17世紀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技巧,專心地臨摹過不少收藏在盧佛宮的委拉斯貴支的作品。
由於革命思想家普魯東和詩人波特萊爾的影響,庫爾貝在1848年就積極投身法國社會的革命運動。1855年木板枷畫展的反傳統精神,使他贏得了一大批激進的青年畫家的擁戴。..1872年,庫爾貝又投身偉大的巴黎公社運動,擔任公社委員和美術家聯合會主席,熱情為公社繪制旗幟、徽章和各種宣傳品。巴黎公社失敗後,庫爾貝被捕入獄,在獄中所畫的《戴貝雷帽系紅領帶的庫爾貝》,表現了他這個時期的革命風貌。1873年,經友人保釋,庫爾貝出獄,隨即流亡瑞士,1877年12月31日在瑞士的洛桑逝世。
繪畫中的現實主義,早在17世紀荷蘭小畫派的作品中即已嶄露頭角。但是,就其審美特徵而言,荷蘭畫家更注重表現生活中幽默、快樂的情趣,以投合新興市民階層的口味。而庫爾貝的現實主義,是19世紀中葉法國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產物。社會上嚴重的兩極分化、貧富不均和政治腐敗的現象,使藝術家更自覺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在思辯方式和認識方法上,他是18世紀網路全書派辯證經驗論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他要求藝術家揭示事物的本質方面,而不僅僅停留在一成不變的形式模式上。因此,庫爾貝不無尖刻嘲諷之意地稱古典主義為「裝腔作勢」,稱浪漫主義為「無病呻吟」,倒也恰到好處。法國評論家認為: 「沒有庫爾貝,就沒有馬奈;沒有馬奈,便沒有印象主義。」庫爾貝在發現生活中平凡的美和朴實的外光技巧方面給予以後的青年畫家們的重要影響,證明這一論斷是確鑿無疑的。
保羅.高更 (1848-1903)
高更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簡化和色彩的裝飾效果,但還沒有擺脫印象派的手法。後來多次到法國布列塔尼的古老村莊進行創作,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民間版畫及東方繪畫的風格感到興趣,逐漸放棄原來的寫實畫法。由於厭倦城市生活,嚮往仍處於原始部落生活的風習和藝術,高更不顧一切,遠涉重洋到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上去生活和畫畫,直到去世。
高更以極大的熱情真誠地描繪了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作品用線條和強烈的色塊組成,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和裝飾效果。高更的藝術對現代繪畫影響極大,他被稱為"象徵派的創始人"。
高更似乎總是響往遠方,留戀那些具有異國情調的地方。這種感情,最終在他的一種救世的信念中具體化了。也許所有同時代的藝術家的感情,都要求拋棄現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礙,回到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
高更在現代藝術中的重要意義,在於他對於繪畫本質的信念,他把繪畫的本質看成是某種獨立於自然之外的東西,當成記憶中經驗的一種「綜合」,而不是印象主義者所認為的那種直接的知覺經驗中的東西。他不斷地運用繪畫和音樂的類似性,把色彩的和諧、色彩和線條當成抽象表現的形式。比起大多數同輩藝術家來,他的探索甚至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東方、古典前以及原始藝術的影響。我們在他身上,發現了現代原始主義的根源,發現他嚮往獲得一種表達方式,以拋棄西方傳統的習慣勢力,回到史前人類和野人的真理中去,從而達到真理。
若安·米羅(Joan Miro,1893-1983)
二十世紀繪畫大師,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偉大天才之一。
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並不在於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這是其中一個要素。另一個卓越之處就是,米羅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動。他的有機物和野獸,甚至他那無生命的物體,都有一種熱情的活力,使我們覺得比我們日常所見更為真實。
米羅是非常多產的,畫風始終如一而又多樣變化。以至想要一般性地追述一下都十分困難。早期作品受塞尚、梵高和畢加索及野獸派畫家的影響,作品或帶有極為精雅的色彩和線條的運動,或具有立體主義的作風。在1920年代中期,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難的一些方面,從《哈里昆的狂歡》的復雜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鳥一石子》這類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單純性。1928年他訪問了荷蘭,受到荷蘭少有的幾個大師的影響。他製作了一系列的繪畫,題名為荷蘭的室內,那是從真實到幻想變形的實例。
4. 洛可可式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
代表洛可可雕刻最高成就的是受蓬帕杜夫人賞識的兩位藝術家:皮加爾和法爾科奈。
讓-巴蒂斯特·皮加爾(1714~1785)訪問過義大利,是爭取羅馬大獎——王家繪畫雕刻學院為優秀學生提供赴設在羅馬的法蘭西學院進修而設立的競賽獎,失敗之後自費去的,足見他對義大利藝術的嚮往。他在羅馬作的《系鞋帶的墨丘利》小稿,在他1741年回巴黎時,為他贏得進入王家繪畫雕刻學院成為院士的榮譽,而且以此稿完成的雲石像連同他的另一件作品《要墨丘利傳信的維那斯》一起,被路易十五當作禮物贈給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他為蓬帕杜夫人工作了十年,以她為原型作寓意像的《妝扮友誼之神蓬帕杜夫人像》和《愛神擁抱友誼之神》非常精彩,他把這位藝術保護人表現得既高貴又親切,既聰慧又迷人,他有別於同代雕刻家的地方是他也追求其它藝術風格,如在他去世前完成的《拔刺少女》,追隨希臘古風,為他一生的創作畫出句號。他的這一面,在其學生烏東的藝術中得到了發揚。
與皮加爾齊名且是對手的艾蒂安——莫里斯·法爾科奈(1716~1791),也和皮加爾一樣出自讓-巴蒂斯特·勒穆瓦納門下,也在羅馬大獎爭奪中敗陣。但他安心留在法國而未赴義大利「朝聖」。他終於成為洛可可雕刻最傑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曾受命於蓬帕杜夫人,領導了著名的賽夫里陶瓷工廠,又接受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委託作《彼得大帝騎馬像》。
法爾科奈的靈氣和秀氣,無人可及,他把法蘭西雕刻的優雅柔美風格推到了頂點。他鑿下的年輕女性,個個都是嬌小玲瓏,苗條婀娜,風流嫵媚,充分體現法蘭西的品格,而且她們不再是吉拉東的寧芙,雖然嬌美卻尚不許凡人觸動,而是以玉溫香馨的青春之體在邀人愛憐了。法爾科奈的作品不但造型生動,而且人物情態豐富細膩。蓬帕杜夫人的時代造就了他。
5. 洛可可時期的代表畫家
1、華多(法國畫家)
讓-安東尼·華多(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 是法國18世紀洛可可時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響力的一位畫家。他畫了大量帶有喜劇色彩的作品,而且還發明了一種濃郁的富有哲理的愛,而且都有背景相襯托。
1684年10月10日生於法比交界原屬佛蘭德斯的瓦朗謝訥,是一個燒磚瓦窯為生的農村手工業者的兒子。他於1702年到巴黎,最初在畫店裡當學徒。
為趣味不高的僱主臨摹一些銷路旺盛的義大利、荷蘭的古典作品。後來,在舞台美術家吉洛(Claude Gillot,1673—1722)的工作室當助手,這使他對戲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2、弗朗索瓦·布歇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是一位將洛可可風格發揮到極致的畫家。曾任法國美術院院長、皇家首席畫師。出版過《千姿百態》畫冊。3、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法國洛可可風格畫家,其代表作品有《鞦韆》《讀書女孩》《閂》《狄德羅》等。
(5)哪個畫家是洛可可藝術的代表人物擴展閱讀
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描寫全裸或者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飾,配以秀美的自然景色或精美的人文景觀。
洛可可畫家喜歡選用清單鮮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曲線構圖,喜歡用基路伯小天使和愛情神話等來點綴畫作,使得畫面變得優美而又神秘。
洛可可的風格細致地表現在人像畫中,畫中人物不再是神靈、騎士或者聖人,而是宮廷的朝臣和貴族等等,顏色細致淡雅,人物纖細,部分畫作顯現出當時的美學開始脫離宗教和國家等傾向,逐漸擺脫端莊神聖、古板沉悶的氣息,開始表現貴族男女遊山玩水的田園詩式的風情。
6. 洛可可繪畫風格的代表有哪些
洛可可繪畫風格代表作之一,可以法國畫家華鐸為代表。華鐸大部分作品均與巴黎貴族階級的豪華生活情形有關。他的繪畫方法是不打草稿,直接將顏料繪於畫布上。華鐸受魯本斯之影響甚深,人物之尖鼻、小嘴、細指等均重現於華鐸之繪畫中,顏色亦極鮮艷。在光線的應用上,華鐸不似巴洛克畫家將明暗對比部分之范圍加以限制,即傳統巴洛克繪畫之明亮部分不會太廣,隨著即為陰暗部分。但在洛可可的畫派中,明亮之范圍頗大。此種處理光線之方法,可見於另外兩位洛可可派之畫家,如布雪及根茲巴洛。洛可可藝術流傳區域不廣,於十八世紀中葉逐漸衰微,而為新古典主義所取代。當時各國重要畫家包括:法國的華鐸、夏丹、布雪、福拉哥納爾等;義大利的提也波洛;英國的霍加斯、雷諾茲、根茲巴洛等。
7. 「洛可可」藝術的代表畫家是:
拉斐爾:諧明朗、優美典雅的藝術風格。
傑昂·米羅:超現實主義
高更:印象派。
布歇:洛可可代表。
所以答案是D
希望可以幫到你。
8. 洛可可藝術的三位代表畫家
我覺得應該是畫《熱爾桑花店》的華托,畫《沐浴的黛安娜》的布歇,畫《鞦韆》的弗拉戈納爾。
9. 洛可可藝術的代表人物是()
布歇是洛可可時期的繪畫代表人物。
洛可可藝術形成於十八世紀初的法國,精緻、甜美、幽雅為其主要藝術特色。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的復合詞,洛可可的原意是由貝殼或小石頭製成的裝飾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現代流行的說法,即為「細節」。
10. 洛可可藝術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洛可可繪畫風格代表作之一,可以法國畫家華鐸〔Antoine Watteau〕為代表。華鐸大部分作品均與 巴黎貴族階級的豪華生活情形有關。他的繪畫方法是不打草稿,直接將顏料繪於畫布上。華鐸受魯本斯 〔Rubens〕之影響甚深,人物之尖鼻、小嘴、細指等均重現於華鐸之繪畫中,顏色亦極鮮艷。在光線的 應用上,華鐸不似巴洛克畫家將明暗對比部分之范圍加以限制,即傳統巴洛克繪畫之明亮部分不會太廣 ,隨著即為陰暗部分。但在洛可可的畫派中,明亮之范圍頗大。此種處理光線之方法,可見於另外兩位 洛可可派之畫家,如布雪〔Boucher〕及根茲巴洛〔Gainsborough〕。<BR><BR>洛可可藝術流傳區域不廣,於十八世紀中葉逐漸衰微,而為新古典主義所取 代。 當時各國重要畫 家包括:法國的華鐸、夏丹〔Chardin〕、布雪〔Boucher〕、福拉哥納爾〔Fragonard〕等 ;義大利的 提也波洛〔Tiepolo〕;英國的霍加斯〔Hogarth〕、雷諾茲〔Reynolds〕、根茲巴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