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談對藝術的理解
何為藝術?這是千百年來眾多藝術家、理論家、思想家不懈探求的問題。
古希臘人將凡是可憑專門知識來學會的工作都叫做「藝術」:音樂、雕刻、繪畫、詩歌之類便稱之為「藝術」;而手工業、農業、醫葯、騎射、烹調之類,也屬於「藝術」范疇。古希臘人將雕刻繪畫之類的藝術與手工業、農業等生產勞動歸在一起,可見當時人們對「藝術」的鄙視。柏拉圖認為藝術是模仿感性事物,它所得到的只是真正美的「影子的影子」,因此,藝術是微不足道的。
歷史發展到今天,人們對藝術的態度不再是鄙視,它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對「藝術」普遍認同的釋義之一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我以為,該釋義中對藝術「典型性」的解釋,就包括了它的「難度性」。凡稱的上是「藝術」的藝術作品,都應是作者在跨越了較大難度後才得以創作成功的作品,而決不該是信手拈來或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而且,藝術創作的作品應該經得住時間的檢驗。有一則報道:西方某大國當紅「畫家」,坐在地上,兩只赤腳往盛滿墨汁的盆中一涮,然後用它在掛於牆上的畫布上亂蹬亂踹了一通,一幅「傑作」便橫空出世。由於人們對此印象極其深,便時刻等待著它的後續報道:某年某月某日,世界上頂級拍賣行,以天價拍出此幅「驚世之作」,但不幸的是,人們苦等許多年後,始終未聞此佳音,也不知道那位「天才畫家」此後高就於何處。這種毫無難度可言的作品怎麼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檢驗?許多所謂的「藝術」的作品,追求簡單易懂而拋棄了藝術原有的風貌和一定的難度,能稱其為藝術嗎?
同時,在上述對「藝術」的釋義中「用形象反映現實」,表現出藝術具有鮮明的形象性,這也是藝術不同與哲學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根本之處。
文學、音樂、美術等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形象性。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不能憑感官直接把握,但它通過文字的中介,經過讀者的聯想與想像得以實現;音樂創造的形象雖不夠明晰,不夠確定,但它以聲音為中介,引起聽眾的聯想和想像;繪畫、雕刻等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則是視覺形象,是完全明晰的,直接為欣賞者的眼睛所把握。
藝術也是對客觀世界、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具有藝術真實性。這種真實性是一種假定的真實,審美化的真實,它根據於客觀的實際社會生活,卻不是實際的社會生活;即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文學作品《歐也妮·葛郎台》通過塑造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虛偽的家庭關系和當時社會的醜陋。這樣真實的藝術形象不但再現了客觀世界現象的真實面,而且還揭示了社會生活本質的真實,使藝術的形象更加真實、鮮明。
在藝術的創作和藝術的欣賞中,更為突出的表現出了藝術又一重要特點——情感。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說過:「藝術就是感情」。它最深刻不過地揭示出了藝術創作中的一個普遍規律,即一切真正的藝術作品,無不是作者真實情感的產物。真正的藝術品是不可欺世的,真正的藝術品是藝術家充分的表現自己藝術追求的結晶,它的藝術價值是永恆的,給人帶來的啟迪也是永恆的。
究竟「什麼是藝術」?我想,也許誰也無法給藝術下一個准確的、毫無疑義的定義,所以,它也就留給了我們極大的想像空間,任人們的想像自由地馳騁。也許,這就是藝術真正的魅力之所在吧。
2. 作為設計師如何看待設計與藝術的關系
我還不是設計師,但是馬上是了,因為還沒畢業。我認為是差的設計沒有藝術含量。
3. 如何理解藝術的本質
「客觀精神說」。認為藝術是「理念」或者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較早對藝術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的學者。柏拉圖認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藝術世界僅僅是第三性的。
德國古典美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對藝術本質的認識同樣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之上。中國南北朝的劉勰認為文是道的表現,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文」只不過是載「道」的簡單工具,即「猶車之載物」罷了。這樣一來,「道」不僅是文藝的本質,而且是文藝的內容,「文」僅僅是作為「道」的工具而已。顯然,這種「文以載道」說同樣把藝術的本質歸結為某種客觀精神。
「主觀精神說」。認為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沖動」。
德國古典美學的開山祖康德認為,藝術純粹是作家藝術家們的天才創造物,這種「自由的藝術」絲毫不夾雜任何利害關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強調藝術創作中,天才的想像力與獨創性,可以使藝術達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這種意志自由論成為後來的唯意志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處在19世紀和20世紀轉折點上的德國哲學家尼采,更是將其推向極端。
尼采認為,人的主觀意志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主宰,也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在尼采那裡,主觀意志被說成是主宰一切的獨立實體,本能慾望被誇大為具有無限的能動性。尼采是從美學問題開始他的哲學活動。。
4. 大師們對藝術品的神秘性有什麼觀點言論
在西方美術大師米羅作品的那些富有童趣的筆觸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來自於超現實世界的深邃,曾幾何時我們對未知世界的冥想和神秘體驗在面對那些作品時會被悄然喚起。
羅丹曾說過:「神秘好像空氣一樣,卓越的藝術品好像沐浴在其中。」弗洛伊德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嘆:「某些最雄偉壯觀、精彩驚人的藝術品,確切地說來仍然是我們所難以理解的不解之謎。我們仰慕、敬畏這些藝術珍品,卻總說不清它們表現了什麼。」歌德乾脆說:「優秀的藝術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藝術家比任何人都更能夠體會到人作為宇宙生命結構中的組成部分,他承受著來自於外在空間的重壓和內心世界的求知沖動。
5. 弗洛伊德關於藝術有哪些主要觀點你怎麼看這些觀點
盧西安 · 弗洛伊德(LucianFreud)1922年生於維也納一個猶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與生俱來的懷疑、孤獨和好奇精神常常使自己不安,對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種特殊的知覺能力。這種知覺能力也就被帶入畫面,成為他獨樹一幟的鮮明標志。1939年弗洛伊德進入英國聖工會繪畫學校,受業於校長莫里斯門下.這個時期他的繪畫題材寬泛,並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其繪畫較為精緻入微但卻開始具有某種後來的敏感。從40年代到80年代,他定居在倫敦,無論作為藝術家還是普通人,弗洛伊德都被認為是難以相處的。他將自己處於孤僻和封閉的狀態,遠離喧囂的國際藝術潮流,更多地向自己領域的縱深開掘。其繪畫對象從不敘述戲劇性的事件,基本上以室內肖像、裸體肖像為主。這也使他成為一個定型的畫家.而他也就在室內從親近的人身上不厭其煩地刻畫著某種近乎神經質的狀態,他喜歡畸形而病態的主題。其作品風格粗率、性感而注重繪畫性。他的繪畫題材寬泛,並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其繪畫較為精緻入微但卻開始具有某種後來的敏感。
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弗洛伊德的風格對「新生代」潮流的興起具有強烈的感召力。中國的藝術家們正是在表達人對現實的「異樣」感覺上,尋找到「弗洛伊德式切入」,這當然為弗洛伊德所始料未及,但這也正顯示了他作品跨越時空的魅力。
弗洛伊德誠如所有有教養的維也納人家庭,他的長輩在他幼時的環境里便創造一種維也納意識--一種懷疑與探索精神。在日耳曼語系中,奧地利人對孤獨的敏感幾近與生俱來,文藝作品中遁世隱居的主題每每映現出肉體中不安定分子的漂泊之影。作為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的祖父讓年幼的孫子讀四行詩《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掛上布魯蓋爾的畫……,這一切致使他形成一種特殊的知覺力。到了1933年,盧·弗洛伊德跟隨父親移居英國,這位奧地利人成了後來著名的英國畫家。
盧西安·弗洛伊德20歲以前的作品幾乎全部直接依靠觀察所得的材料。那時候的英國、實際上是慕尼黑的英國--已被戰爭的預兆嚇得毫無生氣,人們心理所郁積的莫名恐懼遠多於言行的表露。或許是幼年時期的性格導致,也可能是他對現實的敏感,他青春的靈魂被二條看不見的線導引著迂迴在感覺和夢幻的旅途。六十年代的盧西恩·弗洛伊德的確遠離了喧囂的國際藝術潮流,開始向自己領域的縱深方向掘進,與真人等大或整個上去痹繪人更大幅的作品裡,被畫者常有一種不屈的姿態,或頭部頌斜向後,或雙臂抬舉,作品主題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動效果之中。好似一股強烈力量驅使畫筆,呈環狀的、Z字形的、拱形的筆觸在粗帆布上敲擊出粗暴的肌理一-這種激斑翻騰的曲線是50年代末期畫法的升華,足以讓人產生震顫的驚異。
近年來,盧西恩·弗洛伊德在英美舉辦了多次個人畫展,他的作品是倫敦佳士德與蘇富比拍賣會上當代藝術家的最高價,從而使他再次成為評論家們關注的焦點。他無疑是當代最有才華的繪畫大師。他的傳聞可謂是形形色色,而且均與性有關。諸如他對待女性方面的怪癖、輕率的生活態度及私生子,等等。也不能否認他的另一面,特別是他所具有的卓越的繪畫才能、獨特的藝術追求及迷人的風度與魅力。正是所有這一切,構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頗有影響的傳奇人物——畫家盧西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油畫《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在2008年5月13日在紐約以3364萬美元的天價被一名歐洲收藏家買下,成為在世畫家最昂貴的作品,打破了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的《懸掛的心》2007年創造的2360萬美元的紀錄。 這幅裸體畫將成為一個在世藝術家被拍賣的最昂貴畫作,並且由於畫中人蘇爾仍然活在世上,所以它也將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活人裸體畫。
6. 怎麼理解齊白石的「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見,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似與不似,這是中國藝術的一條美學原則,尤其是繪畫作品,意思是說繪畫作品不能不逼真,畫什麼東西不像什麼東西,這是對觀者的欺騙。但又不能拘泥於物象外在的形象,而應該抓住物象特有的內在本質,發揮藝術想像,或突出或誇張,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體現於不同其它特象的獨有特點。
在「是這一物象又不完全只是這一物象」之間給人以廣闊的想像空間。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是一代書畫大師齊白石對藝術的獨特見解。在齊白石誕生140周年之際,我們重新來回味和欣賞他的書畫作品,重新來回味這句名言的真義。除了表達對一代大師的崇敬之外,還將對代表國粹的中國畫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同時還可以解讀到書畫之外的自然和人生之理。
不愧是不朽的藝術大師。齊白石用一句簡單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就解決了多少年來藝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的關於藝術創作的基本問題。在他看來,太似則媚俗,寫生不是繪「標本」,如果這樣藝術家就成為了自然的奴隸,放棄了對自然與生活的概括提煉,是對藝術創作的不負責任。太不似則欺世,藝術也是對客觀自然的一種反映,太不似則是對客觀自然的一種歪曲,同樣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它失去了藝術「真」的根本,是不會從根本上得到觀賞者共鳴的。齊白石的成功之處就是找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的巧妙連接,為中國畫的創造與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齊白石無疑是最有人民性的一位畫家,這基於他對自然和生活細微觀察,對普通勞動者的熱愛。他把傳統「文人畫」從象牙高塔帶入了民間。他善於從極其平凡的生活與自然中提煉出深刻的美學理念與情趣。一顆普通常見的白菜,通過齊白石的處理成了「菜中王」,他寫其肥厚豐滿,且賦予「清白」的寓意。一群普通的蝦子,通過齊白石的筆墨處理,一個個變得晶瑩透亮,生動可人。通過齊白石巧妙的空白處理,不著一筆而將蝦群置於水中。以至他的蝦子成為以後任何一個中國畫研習者的經典和必修課,也成為普通老百姓認識中國畫認識齊白石的著眼點。
乍一看覺得相似,仔細看又不那麼相似,再看又覺得有點相似……就在那似與不似之間最值得玩味!就象「花未全開是最美」的感覺。個中境界還要你慢慢品味……
本來想自己寫來著,結果有現成的。送你了(樓下的別抄我的原創啊。如果抄也註明啊,看我,抄上面的就寫出處,可以下幾句是原創)
原創:
我的看法基本上是:一、基於現實,超於現實。即來源於生活,要高於生活。 二、畫的高妙之處,神采意境為上,形質表象次之,二者兼之方稱為妙品
7. 藝術大師的性格特點
作為大師,他們對藝術是執著的,對人生是模糊的,性格是不完善的。
他們痴迷於藝術,因為那是他們的生命,甚至高於生命,想一個問題時,可以不知道現在是他們該去廁所的時候,不知道他們已經想了幾天,不知道他的身邊是一個鬧市。他們可以知道你想上幾十年也不會知道的事情,想上一身也不會明白的道理,但你不用想卻知道的事,他可能絞盡腦汁也不會明白。
對生活,他們是最需要照顧的一群人,就像小孩,老人,甚至比他們還需要照顧。
8. 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達•芬奇怎麼看待藝術家的心靈
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達•芬奇是再現性的闡發者和實踐家。他認為藝術家的心靈應該像鏡子一樣映照自然。同時,他也並不排斥藝術映照自然時所要達到的理想化。達•芬奇以四年時間創作的油畫《蒙娜麗莎》,就是藝術家以鏡子般的心靈映照的人間的美神。可以說,在這幅畫里,再現性是與審美客體生命本質精微體現相聯系的東西,兩者交織,就在藝術創作中呈現為一種難以測量的深度和那難以揣摩的靈府之內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