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地鐵公共藝術品設計怎麼做

地鐵公共藝術品設計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10-31 11:01:36

① 公共藝術設計是什麼啊 具體點

公共藝術設計 公共藝術設計
公共領域是近年來來英語國家學術界常用的概念之一。這種具有開放、公開特質的、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的公共性空間稱為公共空間,而公共藝術所指的正是這種公共開放空間中的藝術創作與相應的環境設計。人類的公共環境是一個社會群體部落為形象的活動舞台,是一個與地貌、人種、文脈、生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人的生存環境。從藝術的角度來考慮和對待公共環境,是人類優化生存狀態、優化自身境況的一個重要方面。回溯社會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讀到這樣一部關於環境藝術和公共藝術的發展歷程。
如果說公共藝術中公共的涵義在「群」這層意義上來講,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話,幾乎所有的藝術都具有這種公共性。那麼,從空間意義上進行探討,便是給公共藝術作出定義的一種嘗試。所有的公共藝術之所以被稱為公共藝術,是因為它首先存在於公共空間當中,即它在空間上必須以一種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於公共場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創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間當中,那麼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藝術品,而不能成為公共藝術。當然有一個例外就是私人空間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公共空間,盡管是短暫的。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公共的概念從空間上來講,也具有可變性。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間當中和公共空間當中,它們的屬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間當中,我們便不能稱之為公共藝術。
如果按照這個定義,那麼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間的一切藝術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藝術了。顯然,我們前面所探討的所有藝術以及藝術樣式都可以歸入此類藝術當中。然而問題是,公共一詞的涵義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因為它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古代私人或皇家園林由於所屬權的變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經對公眾開放,受眾面的擴大使得園林藝術從專門伺服於私人家族和皇家轉而具有了公共性質。這種在過去只屬於一定階層的藝術,在今天真正具有了廣泛的公共性。由此可證,公共空間是可以改變的。
空間是一個相對哲學化的術語,與時間相對。公共空間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論,公共空間可由幾個不同層次來加以劃分:1. 物理的公共空間,2. 社會的公共空間,3. 象徵性的公共空間。第一種關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種關注的是在空間內部規范和社會的關系,第三種關注的是紀念和地方的「氣氛」。他們認為,不管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每一種公共空間都可以通過這些定義中的一個或多個意義來加以確定,對於公共空間意義的理解改變著我們看待公共空間的方式。應該指出的是,盡管我們願意將定位好的三種公共空間看作是三種不同的類型,但是每一種公共空間都融合了這些類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理公共空間如街道、廣場、草地、海灘等通過城市設計可以形成。社會公共空間如咖啡屋、餐館、酒吧、報紙等各種形式的媒體、互聯網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間是最明顯的,可以說是最為浪漫化的……它是通過所屬權的類型來確定的,被連接在建築和「自然環境」當中。
社會公共空間是三種形式中最為有趣的一種,因為它擁有一種變形或者是重新確定所屬權的潛在可能,並賦予城市空間新的意義。社會公共空間處在持續不斷的重新界定當中,通過它,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沖突在一個實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徵性空間是通過規范和人們的集體記憶來完成的,因為與物理公共空間的材料存在相反,這種確定公共空間的形式很難歸結為「實在地方」。在大多數例子當中,象徵性公共空間是一種短期的生存經歷,而且限於某一類人群。如果象徵性空間成為一般歷史的一部分,那麼其易於遭受一種轉變,在其中這種空間的意義和相聯系的東西開始與一種目前主流的歷史方法發生聯系。這足以解釋我們的史前岩畫、雕刻、宗教藝術、陵墓藝術為什麼在今天能夠被劃歸為公共藝術了,這些藝術可以看作是一種處於象徵性的公共空間中的藝術。
顯然,我們前面所探討的公共空間應該屬於第二種空間,即社會空間。社會空間存在著可變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因此,我們所探討的公共空間會觸及更廣泛的能夠歸結到公共空間當中的藝術,但是從空間的層面上來講,公共藝術所在的空間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間、社會公共空間以及象徵性公共空間三種,在信息時代這三種空間共同構成了公共藝術的外部存在方式。
城市與農村空間的公共性差異十分明顯。空間的公共性與私人性是相輔相成、共生共成的,沒有絕對的私人空間也就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共空間,沒有開放自由的公共空間也就不能存在隱秘安全的私人空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城市具備這樣的特點,農村就不具備。首先,農村的整個空間不是很大,人與人之間也非常熟悉,再加上血緣、家族、習俗、傳統等原因,個人空間的透明性較大,私密性很難受到尊重和保護,與之對應的公共空間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城市裡,由於人口眾多,空間巨大,從平矮的平房到聳立參天的大廈,盡管人們可能在一定區域內工作,但是人們之間的分工越來越細,以及不同的文化、教育、興趣、職業等差異,阻礙了人們之間的了解,相互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少。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人們生活在相對陌生的人們中,這種狀況很好地保護了私密性。加上城市居住的格局是一個個小單元住房,與農村有很大不同。這樣個人空間得到了更多的保護。但是人們有交往的願望,有交往的需求,當這種私人空間嚴格地建立起來之後,他們就要尋找一個其他的場合去交往,這就有了相對公共空間的要求。」
由此看來,只有在城市中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空間。但正如前面所講,城市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方式,它離不開選擇這種方式的人——居住在城市裡的市民階層。城市為市民所用,與市民所系,這是城市市民與農村農民之間的區別所在。安東尼·吉登斯指出:「市民社會的建立直接與國家的現代形式的出現相關聯,因此在參照性上與它相連。在傳統國家中,大多數的日常生活,至少說在農村是處於家的行政權力之外的。大多數的當地社區是依據其傳統的風俗和生活方式而實行自治的,對大多數的私人活動形式,行政機構是不大幹預的。然而,這種外在領域並不是市民社會。這所代表的是對外在於政治中心的反思秩序的生活方式的保留。」
實際上,純粹抽象的城市公共空間並不存在,每一種城市公共空間最後要和不同的社會活動結合產生不同的場所,即公共場所。每一種場所又形成了不同的場所精神,它們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社會職能、場所職能密不可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 政治性場所,如政府大廈、市政府廣場、法院以及政府機構等場所;2. 文化公共場所,如學校、博物館、美術館、研究機構、歷史紀念場所等;3. 商業公共場所,包括商業街、商業城等;4. 一般性公共場所,如火車站、碼頭、機場、地鐵站、廣場、街道等;5. 娛樂休閑性公共場所,如廣場、主題公園、綠地、茶館、咖啡廳、體育及娛樂休閑公共場所等。這些場所的性質、職能決定了公共空間的性質和職能,也決定了一種場所精神。但是從整體上說,影響場所精神形成差異的還有這些場所所在的城市大的公共空間的歷史、文化以及現代性社會意識。因此,我們更願意將這些場所看作在不同城市和社區中空間的職能的差異。
從根本上說,公共藝術的公共方式所依賴的並不是藝術的風格、樣式、流派,而是一種集體或群體的空間精神,它是人類整體改造自身生存環境的外部條件,這一點在前面我們已經探討過。人類的歷史文化決定著公共藝術特質的同時,公共藝術反過來直接或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造人類的文化觀念和審美模式。另外,作為人類聚居的最高的形式——城市構成了一個亞文化區域——社區,也是決定公共存在方式的重要條件。城市是「一個人類群體多少固定在一個地點,而這個群體內又形成了一種共生關系。」共生關系是「指群體關系中個體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關系,任何個體都不可能脫離其他個體而存在。」人口多、人口密度高以及人口的異質性大是城市的三個基本特點,它們決定了市民的社會心理特徵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市民意識和公民意識。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當中的市民需要生活在共同的環境下,盡管他們也會被分割在不同的、小的空間並遭遇隔離,但是城市中人們越來越相互依賴,並且只有就某個問題達成共識才能解決問題。
總體來看,公共空間的最大特徵是開放性,即公共空間藝術活動場所的開放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場所公眾的開放性。它對處於此空間當中的所有觀眾都具有開放性,公眾可以與之交流,提出意見和建議。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共藝術的開放性在於它所處空間的開放性,要求一旦公眾對其提出建議和意見,公共藝術的管理機構和製作機構就能夠以此對公共藝術作品加以評估和修正。公共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審美,它的標准必須處於被解讀與修正當中。
公共藝術是多樣介質構成的藝術性景觀、設施及其它公開展示的藝術形式,它有別於一般私人領域的、非公開性質的、少數人或個別團體的非公益性質的藝術形態。公共藝術中的「公共」所針對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賴以生存的大環境,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從更廣義的角度上,可以將人類社會理解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鑲嵌體。
客觀上,公共藝術是現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態的產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與激情的一種集中反映。城市文化是在城市母體的孕育下生長出來的文化形態。文化是指人類擺脫了純粹自然屬性及其狀態的束縛而在後天的演化中所獲得的認識和共同遵循的行為方式(它在特定的地域和條件下呈現出自身內部的認同性以及與其它類別間的差異性),即文化呈現為一種復雜的綜合體。它包括了一個區域或民族在長期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知識、信仰、風俗、宗教、藝術、法律、道德、禁忌和對物質世界及造物技術的體認等內涵,也包括人們自身在社會運行中所獲得的一切經驗、能力和約定俗成的習慣,是人類創造的所有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公共藝術也隸屬於這種概說的文化大范疇之內,是人類文化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自身的城市文化屬性決定了它必然受到特定的社會文化及思維模式的影響。
早期的文化是在人類逐漸擺脫純粹自然屬性及其狀態束縛的演進過程中產生的。人類在同自然環境的斗爭與妥協中逐漸積累經驗,並通過原始的社會交流與實踐檢驗形成生態文化經驗,在歷經長時間社會活動與歷史積淀後逐步孕育出特定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會為該文化圈內的個體提供一種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在這個層面上,文化本身可以理解為人類對特定環境的適應方式。作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所在國家、社會、民族的特殊文化觀念、思維定式的影響:比如北非人與阿拉伯人最喜愛的綠色經常出現在他們的國旗上 ;澳洲土著天文學家用這片大陸上特有的動物來命名天上的星座,如袋鼠、美冠鸚鵡……像希臘神話一樣,他們也有本民族的關於夜空的美麗傳說。這些文化觀念、思維定式則衍生於其所處的特定自然生態環境:如北非人與阿拉伯人長期生活在乾旱荒蕪的土地上,植物的綠色就代表了生命與生機。澳洲大陸位於南半球,不同的地理位置導致了不同的視角,加之與世隔絕的演化所造就的特殊物種,獵戶座在他們的文化中便表現為一隻鴯鶓形象,和北半球認同的獵人形象大相徑庭。阿納姆地的南十字座表現為一尾黃貂魚,銀河是一條游魚和花草的河流,麥哲倫星雲呈現為兩個火堆邊的老人,太陽是被扔到天上的鳥蛋等。人所生存的特定自然環境積淀了特定的文化生態經驗,從而對該文化圈內的個體思維模式、價值觀造成影響。
這種影響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層面,在長期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通過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互動逐漸衍生出特定的社會文化。在人類早期社會,由於生產力和生存環境所限,自然生態文化經驗對於原始的社會文化是呈顯性和支配性的,甚至是神性化的。
伴隨著人類社會不斷步入更高級的階段以及科技生產力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顯著提高,在傳統的農業與畜牧業之外出現了工業、運輸業、服務業、金融業、信息產業。逐漸地,自然原始的森林、草原、山川、河流、海洋已不再是人類從事生產活動和生活的主要空間。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的城市被不斷地建立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湧入城市,他們不屑地抹去古老祖先的痕跡,用事業、榮譽、財富、水泥盒子和鐵皮殼子為自己積攢起一個完完全全屬於人類自己的生存模式。較之早期人類社會,此時生態文化經驗對於社會文化而言已經呈明顯的隱性存在,似乎只能在不經意的只言片語間窺見一斑。然而這些來自歷史的信息並未消失,它經過長期的演化已經融入人類的遺傳基因。如果將文化比作一棵枝繁葉茂的樹,那麼生態文化經驗就是最初掉在地上的那粒種子。
這種隱性的影響在人類對理想環境模式的審美中有較為明顯的表現。
任何一個民族、一種文化,都持有其獨特的理想環境模式。當然這種理想模式中也包含著全人類所共有的某些理想特徵。而理想環境模式的形成是與特定民族和文化的生態經驗密不可分的。人們為什麼會對某些景觀結構有特殊的偏好呢?這是因為人類進化的一個轉折點是從森林走向草原,在整個過程中,人類以獵人和獵物的雙重身份度過了長達1500萬年的殘酷歲月。人類成功的主要秘訣之一在於能有效地利用環境乃至最終能創造環境來滿足自身多種生態需求,並以此彌補了其在生理和構造上的弱勢。殘酷的競爭經驗,通過經驗遺傳,使人類對某些具有捕獵和逃跑戰略意義的景觀結構特別敏感,並喚起相應的情感反應。這種反應是直接的、無意識的,也是人類所共有的。現代人與景觀結構之間的感應關系和審美關系,可以被認為是建立在上述人類系統發育過程中及經驗之上的。同樣原理,一個民族、一種文明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某些戰略性的景觀結構。從元謀人、藍田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頂洞人,在中國古人類生活空間的景觀結構——"滿意的生態環境"中,都包含有某些對群體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景觀結構,如圍合、走廊、豁口等。中國古人類的景觀(生態)經驗,又必將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文明發展對景觀背景的"選擇"過程和對特定景觀結構的依賴性。俞孔堅認為,關中盆地對周民族之發展,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進程具有深刻的戰略意義。從空間結構上講,關中盆地是一個放大了的中國古人類"滿意生態環境";從地理區位上講,它處在多個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的邊緣地帶,因而具有多種自然生態和社會競爭意義上的優勢。對以關中盆地為典型代表的、不同尺度的盆地景觀之戰略偏好,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生態經驗之一大特色。而關中盆地正是一種由壺腔、壺口和走廊為主要結構所組成的桃花源式的理想景觀。對這種景觀的戰略偏好經文化的積淀過程和超功利的形式化過程,逐漸演變為一種審美偏好。
生態文化經驗早已熔鑄於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為人類文化整體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公共藝術也必然會顯現出來自生態文化經驗的影響:即公共藝術會受到特定社會文化的影響,它在集中體現社會整體文化價值觀的同時,又浸透著自然原生態環境及其衍生出的特定生態文化經驗的特性(盡管這種影響時常是隱晦而微妙、不易被察覺的)。
以上論述可引申為一種關於公共藝術的價值取向與審美判斷標准:從文化層面來看,公共藝術尊重自然原生態及重視其產生的異質性生態文化經驗就是對文化脈絡的一種最根本的延續,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廣義上的延伸。當我們的一部分公共藝術從業者還在樂此不疲地挑揀秦皇漢武留下的文化符號、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宮別苑時,是否應著眼於更廣闊的層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內涵

② 公共藝術設計到底是做什麼的

公共藝術設計,其實應該叫公共空間藝術設計,其實是空間環境景觀設計、城市雕塑藝術設計、壁畫藝術設計、裝飾飾品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的專業開發、工藝設計等等的總稱。是中國國內的新興藝術門類,實話說就是以前工藝美術,所以如果你是在本科里學這個的話,我告訴你真是有夠雜的,唯一的好處就是樣樣會一點,什麼都不精的那種。我以前就是工藝美術的,後來我畢業的時候發現比我低幾屆的師弟師妹們的工藝美術被稱為了公共空間藝術。昏倒,其實就是名字改了一下,含義沒有變。工藝美術是一個統稱裡麵包含的東西多著了,所以我告訴除非你有在外面修其他比較專的設計,如「包裝設計、環境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公共藝術設計中的。如果你只是想在學校學學就算了的話。我就勸你別學。但是你把其中一種設計作為你日後就業的方向應該還不錯的。

③ 公共藝術品,能不能好看又好玩

能;
2012年底,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通過采訪、調查,後分析得出結論是:公共藝術品,能好看又好玩,即具有美的魅力,又能啟迪人的靈魂與思想,又可以看著很好玩。
附件「記者報道」——————
半個月前,一條「鋼琴階梯」悄然出現在武林廣場1號地道口,這份突如其來的城市情趣,讓很多人一邊感嘆「杭州真文藝」,一邊加入了踩琴鍵的大軍。在@錢江晚報文藝家發起的視頻徵集活動中,甚至出現了有才讀者大跳「江南Style」的鏡頭。
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的新寵,「鋼琴階梯」熱了。喧囂之外,杭州曾經那些「名噪一時」的公共藝術品,現在都「過」得怎樣?經過調查記者發現,杭州人對於公共藝術的認知度相當高,對城裡大多數公共藝術品的「保養」工作也都很精心。
但同樣有人提出,很多公共藝術品,沒有「鋼琴階梯」那麼好玩。正像中國美院公共藝術學院院長楊奇瑞說的,「從目前來看,功能性和互動性兼具的公共藝術品,杭州還是比較稀缺。」
報告一
整體情況:
東西不少
品種還是單一
據杭州市城市規劃局2011年的不完全統計,杭州目前的城市公共藝術品有近140件,主要分布在西湖、拱墅、上城、下城4個城區。
「近一年多以來,應該還有增加。」楊奇瑞創作、研究公共藝術多年,曾經連續一周在杭州城裡「瞎逛」,就是為了找那些有趣的公共藝術品。「精確的數字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跟國內很多城市比,杭州的公共藝術還是算繁盛的。」
經過三天的實地考察,記者發現,銅制類的公共藝術塑像,大多數分布在西湖周圍。像毛家埠的「西湖船娘」、一公園的「下棋」、雷峰塔附近的「白蛇傳」等等。這類作品,多以反映西湖的歷史、文化、傳說。
此外,南宋御街也是公共藝術的集中地。跟環湖相比,南宋御街融入了更多創意元素。像鼓樓段的「九牆」、平海路段的「筆墨紙硯」等,更趣味,也更有生活氣息。
除此之外的一些雕塑、彩繪,則零散分布在湖墅南路、體育場路、信義坊、下沙大學城等地,並無太大群聚規模。
「杭州的公共藝術數量不少,但口味還是偏單一。」楊奇瑞說,跟千篇一律的雕塑相比,「鋼琴階梯」這樣的就顯得更有趣。他甚至覺得,可以再加點原創性進去,「比如能不能把樓梯做成古箏的樣子?這才是有我們民族元素的東西。」
報告二
遊人眼中:
都是合影的
好素材
三天時間里,記者連續踩了幾個「公共藝術點」。
第一天,目的地是鼓樓腳下的「九牆」。這個由9堵廢牆改造成的藝術品,曾在全國引起轟動木扶梯、檀木箱、老式自行車,這些帶著老杭州趣致的物品,都以「半嵌」的浮雕姿態浮出牆體。
盡管下著細雨,但記者觀察了一下,20分鍾時間內,還是先後有6、7個人與九牆「互動」。其中,握著挑空的自行車扶手傻傻一笑,成了最常見的定格。
雖然九牆上多為做舊器物,但仔細看,每一堵牆都拾掇得乾乾凈凈,周圍的地面也無任何雜物。附近十五奎巷的一位老太告訴記者,每周「九牆」都會有人定時打掃,「上次有幾塊瓦掉了,第二天就有人來補好了。」
和「九牆」一樣,位於南宋御街口的「四世同堂」銅像,同樣「保養」得不錯。雖然時間長了銅有些發黑,但用手一摸,還是有明顯的平滑感。一位保安告訴記者,天氣好的周末,每天來四世同堂合影的人,少說也有50多個。而為了防止盜銅,他們每天日夜都有人巡邏。
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不管是本地人還是遊客,80%的被訪者,都能准確說出這是「公共藝術」。在四世同堂附近,記者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一家三口輪流上去「冒充」家庭成員拍照,最後索性啟用了自動拍攝,仨人全部上陣。爸爸鍾誠隆告訴記者,他們還是更喜歡這種有一定互動性的公共藝術,「沒有太多距離感」。
昨天,記者還留意了體育場路、環城西路沿線的漫畫變電箱。雖然已經推出了一年多,但箱體表面均沒出現掉漆、污染等情況。在環城西路的一個變電箱旁,記者隨機攔訪了8位路人,除了一位叫Jose的老外,其他人都答出了「這是變電箱」。
顯然,對於這類城市公共藝術,杭州人早就習以為常,倒是一些遊客會很好奇。得知玄機後,Jose趕緊靠著變電箱,讓朋友拍了幾張照片。
報告三
創作者說:
杭州這個「客廳」
還是挺寬容的
對於那些城市公共藝術的創作者來說,他們希望作品跟城市達到怎樣的融合度?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否又讓他們滿意?
著名的九牆和四世同堂,都是出自楊奇瑞之手。他說,做這兩件作品的本意,是試圖在平常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意向來。
無論是九牆上的舊東西,還是四世同堂那一家人,都是杭州人生活的縮影。「外地人看到後有了解度,本地人看到後有親切感」,大致就是楊奇瑞的創作動機。
「跟其他城市相比,杭州公共藝術的塑造和保護,已經算是很到位了。」楊奇瑞說,他也好幾次去看過自己的作品,感覺「從來都挺精神的」,「功用上,也基本上實現了我想傳達的東西。」
當時受邀為杭州的變電箱「化妝」時,漫畫家豬樂桃是最早交稿的一個。一來,她想讓杭州變得更Q,二來,也想讓自己的「小豬」形象被更多人知道。
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在微博上轉發豬樂桃的「變電箱」,這也讓她很開心:「很滿意,好像還沒有一個城市像杭州這么大膽。」
對於大街小巷的城市公共藝術,管理者們基本還是「順其自然」。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設施監管中心,是「鋼琴階梯」的主管部門,中心副主任鍾崢告訴記者,像「鋼琴階梯」,去踩的人多,說明大家喜歡,他們不會採取強行限制等措施。「每個『琴鍵』本來就有幾萬次的壽命,踩得多了,最多把更換時間提前,整體的維護,最終還要靠市民的集體素質。」
報告四
前景展望:
地鐵時代
公共藝術會更猛
什麼樣的城市公共藝術,才是杭州需要的?
過不了多久,杭州馬上就要進入「地鐵時代」,城市公共藝術的生發,也隨之有了更多可能性。

「這是肯定的。」楊奇瑞告訴記者,像巴黎、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鐵,幾乎就是公共藝術的「策展室」。而杭州地鐵一期,首先被利用的只是牆面。到時候,15面公共藝術牆,會出現在售票口、換乘大廳等各個空間,上面帶出的,則是「女裝之都」等杭州烙印。
「實際上,像地面、吊頂、台階、電梯扶手等地方,都還大有空間可為。」楊奇瑞說,在這之前,他們曾經為地鐵設計了一種高科技壁畫,隨著人群的走近走遠,牆上的畫也會隨之變化,「暫時還沒有啟用,但隨著以後2、3號線的完成,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鋼琴階梯」只是一個按鈕,啟動了不少普通人對公共藝術的興趣。「地鐵時代到來後,會有更多有價值、有趣味的公共藝術。到時候,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驚訝。」

④ 公共藝術設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設計啊

公共藝術設計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偏向立體的,比如雕塑,陶藝,空間形態等,立體造型的應該都算,還有一類是偏向平面裝飾的,比如說漆畫,纖維,鍛銅等具有裝飾設計的工藝品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⑤ 什麼是公共藝術設計

我覺得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公共空間,簡單的說公共空間就是集體空間,說小點,一個家裡,客廳,廚房,衛生間...是公共空間,說大點,一個社會,馬路,廣場,博物館等等很多人去的地方是公共空間.

藝術設計就不難理解了吧??學美術的哦~
公共藝術設計,就是針對大眾的~要結合自己的思想創意,又能讓大眾認可你的一種能給人帶來美感的藝術,
其實工業設計,資訊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珠寶設計都包含在公共藝術設計裡面.
我在網路裡面搜索了一下,對於公共藝術設計也沒找到答案,公共空間的設計不僅是目的和結果,也不是設計迎合少數人的標志,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大眾參與並不斷展現其生活變換的過程.
在一個論壇看到這樣的話
公共空間的產生是一個新的概念的引入。
公共空間的設計不僅是目的和結果,也不是設計迎合少數人的標志,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大眾參與並不斷展現其生活變換的過程,新的設計並不僅是新的風格或新的形式,而是指新的內容和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空間從物理形態上的界定可以清晰地分為:佔有空間和未佔有空間。人們對空間的佔有是靠物化的標識來界定的:如堆起的石頭.刻有標記的界碑等,當然最有效的是建立起構築物,或乾脆建個房子來鞏固對空間的佔用,這樣的物理界定是靠數字和實物等有形而清晰的界定。在相當正常的情況下,空間的合理利用和劃分往往是區分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必要手段,理所當然,公共空間對於公眾的利益的理解和服務負有特殊的責任,我們追求的是如何使其適應人的各種需求,而不是讓公眾去適應各種環境。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機的整體,所以這個問題是偶們學習環境藝術設計的或者是已經成為設計師的永恆的主題!
覺得些的很好~呵~希望能給你幫助~
呵呵~

⑥ 創意 | 地鐵站就是藝術殿堂

地鐵,日漸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工具。這個飄逸的精靈,輕盈地穿梭於城市中的每一個角落,不僅記錄著城市發展的點滴,也架起了城市的地下網路。許多城市的地鐵站都折射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它們或夢幻,或藝術,或華麗,能讓你在安靜候車的同時收獲一份特別的體驗。

走,讓我們去這些城市中的「地下藝術宮殿」一飽眼福……

瑞典·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藝術長廊,在110公里的紅、綠、藍三條地鐵線沿線一共分布著100個地鐵站,其中超過九成都展示著豐富多彩的公共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來自於150位藝術家的奇思妙想,最早的一幅作品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

斯德哥爾摩有許多地鐵站是直接在地下岩層中挖出,藝術家們運用了一些藝術手法將站頂天花板裝飾成如剛開鑿的洞穴般坑坑窪窪,讓人們感受原始洞穴和現代藝術融合的魅力,讓斯德哥爾摩居民十分引以為傲。

義大利·那不勒斯 

位於義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那不勒斯可是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而義大利的服裝設計又是舉世聞名,所以這里的地鐵站自然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尚的潮流。  

位於那不勒斯的Toledo地鐵站由設計師Oscar Tusquets Blanca設計,曾被CNN評為「世界最美的地鐵站」。站點的主題是「光與水」,站內的牆面和地面全都覆蓋了深淺不一的藍色馬賽克,在LED燈的映射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布滿了整個空間,構築出一片耀眼的星河,又好似無垠的大海。當你站在這里時,你會感覺自己在跟宇宙和海洋對話。如此具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背後,是一項名為「藝術車站(Art Stations)」的項目,來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藝術家為那不勒斯的地鐵站進行精心設計。在這樣的環境下,每日乘坐地鐵都成為了平凡的生活中的浪漫體驗。

那不勒斯絢爛的Università地鐵站出自Karim Rashid和Alessandro Medini之手,通往車廂的樓梯上貼著印有現代化詞語的瓷磚,象徵無處不在的科技;而由兩個圓柱組成的藝術好似人臉,代表對話與溝通。

俄羅斯 • 莫斯科

俄羅斯的地鐵站以民族特色聞名,華麗、金碧輝煌是它們的代名詞,也正是如此,這些地鐵站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下宮殿」。

莫斯科的地鐵站尤為漂亮,5號線共青團站(Komsomolskaya Station   )是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精緻的吊燈、典雅的雕花、鵝黃色的穹頂、畫有共產主義內容的馬賽克鑲嵌畫。俄羅斯人把對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地鐵站的設計中,充滿了創造力。相信共青團站撲面而來的「皇宮」即視感,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2號線上的馬雅可夫斯基站(Mayakovskaya Station)是莫斯科地鐵站中名氣最大的一個,以蘇聯革命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命名。地鐵站整體風格呈「斯大林式新古典主義」,大廳兩側的大理石拱門上都鑲著不銹鋼。其拱頂的天花板是亮點,曾於1938年在紐約國際展上獲得大獎。每一個拱形內都有十幾個小燈沿著曲線的輪廓分布,齊齊綻放的燈光讓這里通透明亮。而在拱頂凹陷處里則嵌有蘇聯畫家傑伊涅卡的馬賽克壁畫,共31幅,這樣巧妙的設計讓人不禁駐足,抬頭欣賞穹頂上的風光。

  

德國 • 慕尼黑

或許德國給人的印象就是冷靜、機械、工業的,而慕尼黑這座城市地下卻有著無比絢爛的色彩。高純度彩色的牆面和燈光,讓人感到自己乘坐的不是地鐵,而是進入了某個游戲世界。每一處都整潔干凈倒是繼承了德國風格。

位於慕尼黑的Westfriedhof地鐵站於1998年落成,起初並無亮點,但在2001年的翻新整修中,站內安上了11盞直徑長達3.8米的巨大圓頂照明燈,投射著紅黃藍3種顏色。一腳踏入,如同進入了絢麗的色彩空間,魔幻感、奇妙感紛紛湧入。

Marienplatz是慕尼黑使用最頻繁的地鐵站,站內的設計充滿未來感。彎曲而多樣的色彩設計別具創意,極易讓人生出時空錯亂之感。

HeidelbergerPlatz地鐵站建成於1883年,連接了U-Bahn和S-Bahn。古典優雅的車站宛如宮殿一般,配上呼嘯而過的地鐵,乘客在這里彷彿進行了一場時光穿越。

匈牙利·布達佩斯

Szent Gellért Tér地鐵站是布達佩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在設計師們的巧手下,這個擁有36米站深的地鐵站成為了一個與城市氛圍迥異的地下藝術空間。鋼筋混凝土的原材料創造出了它大氣磅礴的骨骼式結構,牆壁與天花頂上鋪設的約280萬塊小型馬賽克瓷磚,組合成了極具線條美感的波浪形圖案,更讓這個地鐵站剛柔並濟。當你走進它,彷彿能看到滔天巨浪滾滾而來。 

阿聯酋 • 迪拜

迪拜以奢華聞名於世,迪拜的地鐵也不例外,它號稱是世界上最長的無人駕駛城市快速地鐵,目前已運營4年多。但奢華的迪拜也有不失藝術感的地鐵站,地鐵紅線與綠線交集的Khalid Bin Al Waleed就是顏值頗高的一站。其外形和內部都非常精美,站內裝飾猶如一隻大號的藍色水母,下垂的裝飾物宛如水母的觸手,當藍色的燈光照下來,一片遼闊的海洋似乎就出現在眼前了。

Mall of the Emirates Station地鐵站這座帶有空調且一塵不染的地鐵站由凱達環球建築設計公司打造,並配備全球最長距離的無人駕駛系統。酷似巨型機翼或船帆的造型容易讓人聯想起這里昔日釣養珍珠的歷史。站內憑借一款浮誇的水母造型燈,成功吸引了遊客們的目光。結合了傳統和現代的設計風格,強烈的顏色對比,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覺刺激與感受。

 葡萄牙·里斯本

Olaias Station是在為紀念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發現印度航線的500周年時,在里斯本舉辦的1998年世界博覽會時建造的,由建築師Tomás Taveira打造,堪稱上佳的現代藝術品。當時設計風格浮誇,如今倒成就了它身為一個藝術品的價值。在這里能看到五彩色塊高掛天花板上,而一根根紅色的圓柱傲然屹立於月台。如此神奇而現代的建築讓人猶如置身於萬花筒中。

法國 • 巴黎

The Arts et Métier Station,Arts et Métiers 翻譯出來就是「藝術與工藝品車站」。為紀念工藝美術館建館200周年,The Arts et Métier 地鐵站被來自於1994年比利時連環畫家 François Schuiten 設計成了潛水艇的樣子。地鐵站內採用了大量潛艇窗口、鉚釘裝飾和暖色金屬,風格獨特。站內自上而下全是古銅色的,而牆上的玻璃舷窗以及頭頂的巨大齒輪,會讓人猶生進入《海底兩萬里》的錯覺。

中國的很多地鐵站也非常有創意,與國外相比,毫不遜色。

 中國·廣州

南沙客運港站當屬廣州最漂亮的地鐵站之一。湖藍色的色調讓它像極了海洋,售票機則鑲嵌在一艘原木色的大船內,獨具特色。這艘船以「鄭和寶船」為原型,其設計寓意著「寶船起航」。站內的地板和樓梯都採用玻利維亞藍花崗岩石材,當天花板上的燈光映射下來,你彷彿正置身於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乘風破浪。

南海神廟站也很有藝術感。白色與紅色的結合讓它有著神廟的莊重,大理石地面上的線條與流線型的頂燈相呼應,共同描繪出「海不揚波」的場景。海上絲綢之路的風貌亦通過這一設計呈現在眼前,同時也讓人感受到悠久的嶺南文化。

 中國·上海

上海漢中路地鐵站內,以「地下蝴蝶魔法森林」為主題的燈光裝置作品裝飾了這個地下空間,這也是新媒體藝術第一次進入國內地鐵站。2015隻彩色蝴蝶構成的蝴蝶牆讓冰冷的站點變得色彩繽紛,兩邊的柱子代表了森林的形象,閃爍的光影讓蝴蝶看起來在翩翩起舞,十分靈動。此外,上海科技館站、靜安寺站、徐家匯站也很有特點。

中國·昆明

粉紅色的牆面、空中「漂浮」的白雲、樓梯上的情話……頗具少女心的設計令昆明春融街地鐵站A口的出口處成為了近期打卡的好地方。不僅樓梯是取景的絕佳地點,這里還有布朗熊玩偶、表白牆、粉色泡泡池等一系列供人拍照之處,也正是如此,它吸引了無數人慕名而來。這個「粉色天堂」另一亮點之處就在於 「一步一情話」的設計,每登上一層台階,你就可以收獲一句甜言蜜語,在這樣的氛圍中,趕路的步伐似乎都變得溫柔了起來。

中國·武漢

武漢王家墩中心地鐵站以「璀璨星河」主題結合多元、細膩的表現手法,打造出一個令人神往的特色地下空間,被稱作亞洲最美地鐵站。站廳中央有直徑21米的巨大採光穹頂,就像一顆水晶球浮出海面。與「華中第一高樓」——武漢中心大廈交相輝映。

中國·天津

津灣廣場站是天津地鐵「最驚艷」的一站,精美的弧形吊頂,華麗的復古歐式水晶頂燈,宏偉的圓柱,與其搭配的雕刻精緻的藝術牆,瞬間給人一種置身於歐洲的感覺。充滿了歐式古典風格的地鐵站與津灣廣場地上歐式建築巧妙融為一體,讓人彷彿來到一個隱藏於地下的歐式宮殿。

中國·北京

北京雍和宮地鐵站涵蓋了全國各地的設計風格,是最具特色的車站。雍和宮站的立柱全部採用正紅色,護欄全都採用漢白玉雕花製成。雕花護欄在錯層之間一字排開,圖案包括龍、牡丹等中國傳統圖案。此外,站內的兩張巨幅鍍金壁畫將車站裝飾得金碧輝煌,極具東方神韻。地鐵站營造出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表現厚重的文化感。

中國·蘇州

察院場站是以蘇式彩韻為設計主題,採用一站一景的形式展現「詩畫江南」。站內以藍色系的「單位模塊」作為基本的設計單體元素,彩色的小方塊象徵蘇式商業文化元素在這里一點點沉澱,通過與背景灰色系的老城江南民居交相輝映,使觀前街附近的歷史人文古跡、獨具特色的江南民居和現代化的建築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勾畫出觀前街周邊百年的城市記憶和現代商業發展的繁華。

中國·成都

中醫大省醫院站是成都「最美地鐵站」,站內牆壁裝飾彰顯中醫附院站的古色古韻,和站名相得益彰,具有強烈的視覺識別感,該站設計以中國傳統中醫文化為出發點,柱子的造型是具象的竹簡樣式,天花板式採用二十四節氣的設計,文化特色躍然眼前。

中國·重慶

小龍坎地鐵站室內採用「森林重慶」主題塗鴉,車站寬19米、高7.54米、長80米的站廳頂層,成就了中國地鐵車站站廳層最高、最大的單拱結構塗鴉裝修空間,給人以童話世界的幻覺。小龍坎站的三個進出口扶梯旁邊,分別飄散著黃葛樹葉、桂花樹葉和銀杏樹葉,處處體現著重慶元素,這樣的塗鴉風格讓重慶小龍坎站成為重慶最美車站。

⑦ 公共藝術設計是什麼

你好,以下是回答!
希望能幫助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公共藝術設計是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屬於藝術設計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公共藝術設計理論基礎,熟悉公共藝術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公共藝術設計製作的工序和流程、雕塑壁畫以及景觀設計等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造型設計、製作和創新能力,從事環境景觀設計、城市雕塑藝術設計、壁畫藝術設計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1]
中文名公共藝術設計
級別專科(高職)
專業類藝術設計類
修業年限三年
專業代碼650112
學科門類文化藝術大類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公共藝術設計理論基礎,熟悉公共藝術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公共藝術設計製作的工序和流程、雕塑壁畫以及景觀設計等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造型設計、製作和創新能力,從事環境景觀設計、城市雕塑藝術設計、壁畫藝術設計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

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環境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工藝品製作、模型製作行業,在雕塑、陶藝、漆畫、裝飾品設計崗位群,從事城市公共藝術設計、雕塑設計製作、工藝品設計製作等工作。

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系統的公共藝術品設計能力;
3.具備公共空間藝術品與裝飾品設計項目的調查研究、策劃、設計、創新、製作、安裝能力;
4.具備獨立思考、個性表達與現代觀念藝術展現能力;
5.具備藝術審美、設計創新和實踐能力;
6.掌握各種材料屬性與加工製作工藝在公共設計中的綜合應用能力。

⑧ 公共藝術設計到底是做什麼的

公共藝術設計,也叫公共空間藝術設計,也就是空間環境景觀設計、城市雕塑藝術設計、壁畫藝術設計、裝飾飾品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的專業開發、工藝設計等等的總稱。
是中國國內的新興藝術門類,實話說就是以前工藝美術。

⑨ 公共藝術設計到底是做什麼的

公共藝術設計,其實應該叫公共空間藝術設計,其實是空間環境景觀設計、城市雕塑藝術設計、壁畫藝術設計、裝飾飾品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的專業開發、工藝設計等等的總稱。是中國國內的新興藝術門類。

公共藝術設計師崗位職責:負責創意手繪、公共藝術設計、景觀雕塑小品設計、構築物設計、效果圖;設計等項目的方案設計和整體創意,編寫設計說明,繪制所能表達設計意圖的圖紙,對藝術造型整體效果負責。對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匯總,確定設計方向,提出優秀合理的設計方案;配合規劃設計和景觀設計完成項目主題包裝或文創衍生設計。

(9)地鐵公共藝術品設計怎麼做擴展閱讀:

公共藝術是現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態的產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與激情的一種集中反映。城市文化是在城市母體的孕育下生長出來的文化形態。文化是指人類擺脫了純粹自然屬性及其狀態的束縛而在後天的演化中所獲得的認識和共同遵循的行為方式(在特定的地域和條件下呈現出自身內部的認同性以及與其它類別間的差異性),即文化呈現為一種復雜的綜合體。

它包括了一個區域或民族在長期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知識、信仰、風俗、宗教、藝術、法律、道德、禁忌和對物質世界及造物技術的體認等內涵,也包括人們自身在社會運行中所獲得的一切經驗、能力和約定俗成的習慣,是人類創造的所有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公共藝術也隸屬於這種概說的文化大范疇之內,是人類文化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自身的城市文化屬性決定了它必然受到特定的社會文化及思維模式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地鐵公共藝術品設計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8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4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9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9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