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與道德有什麼不同

藝術與道德有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2022-11-04 02:05:45

⑴ 1道德與科學,藝術的根本區別在哪

沒有科學,教育不能成其真,沒有藝術,教育不能成其美。有科學,才有教育的神聖和庄嚴,是藝術,才有教育的靈動和活潑。拋棄功利目的,年輕教育者首先要鑽研教育科學,努力求真,達於嫻熟,然後才能變化無端,臻於藝術之巔。但這並不意味著求真之時不能求美,求美之時無須再求真,實際上,真和美都是無止境的。年輕人的靈機一動,也許更能體現教育藝術的創新之美。 教育藝術要富有激情的活動,別讓教室的四壁把兒童與斑斕絢麗的世界隔開。我們應當經常關心,別讓兒童的思想從入學伊始就塞進教學黑板和識字課本的框框,別讓教室的四壁把他與斑斕絢麗的世界隔開,因為大千世界的奧秘是思想和創造力取之不竭的源泉。 青少年課堂的激情活動,感情的積極流露,可以形成一定的觀點和信念,也逐漸變成激勵他們心靈達到從事道德高尚活動的積極力量。所以應引導孩子們進行積極活動。實踐告訴我們,為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所選擇的方法應能引導他們進行積極活動,能在他們面前展現出戰勝困難的吸引人的前景,能喚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尊心。活動本身還應包括克服困難和障礙的可能性,但應適合學生的年齡。重要的是,從孩子們受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要用克服困難的社會意義和智力創造來吸引他們。要使藝術珍品成為少年們的精神需求,藝術對於塑造少年時期的人具有特殊的意義。我認為,要使藝術珍品成為少年們的精神需求,使他們努力用最感到幸福、最生氣勃勃的心靈勞動――接觸美的東西――來充實自己的空餘時間。這是一項復雜而又細膩的教育任務。活動使少年的稟賦得以展現和發展。獨特個性和飽滿的精神生活及幸福的個人才能、意向與天才,只有通過活動才能被揭示出來並得到發展。正確地組織少年時期的教育,意味著努力使每個兒童恰恰是在同他的稟賦最相適應的活動中把自己展現出來。 教育是藝術,不外乎說,教育給人以美的愉悅,給人一種心靈契闊的神靈之會,真正達到這種境界,恐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藝術作品具有強大的教育力量,這種教育力量表現在審美觀、道德觀和政治思想都藝術地融為一體。一個班主任,無論他教的是什麼學科,都應當善於通過論述文藝作品的機智的、有趣的談話,用藝術作品中反映的當代青年的理想來吸引自己的學生。 教師應引導孩子們進行積極活動,實踐告訴我們,為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所選擇的方法應能引導他們進行積極活動,能在他們面前展現出戰勝困難的吸引人的前景,能喚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尊心。活動本身還應包括克服困難和障礙的可能性,但應適合學生的年齡。重要的是,從孩子們受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要用克服困難的社會意義和智力創造來吸引他們。活動使少年的稟賦得以展現和發展。如何才能使少年對積極活動的自然追求服從於道德的發展?這種積極活動應當包含什麼?那些決定以後(青年和成年時期)人的獨特個性和決定人的飽滿的精神生活及幸福的個人才能、意向與天才,只有通過活動才能被揭示出來並得到發展。正確地組織少年時期的教育,意味著努力使每個兒童恰恰是在同他的稟賦最相適應的活動中把自己展現出來。 要力求使每個少年都有自己鍾情的工作,我們力求使每個少年都有自己喜愛的、感興趣的和使他們激動的工作;要他們把在這項工作中產生的感情轉到學習中去,轉到自己在集體中的道德態度上去。 要教孩子敢於去做聰慧的冒險,如果我的每個學生在童年時期不敢爬上樹頂,不敢游泳過河,不敢深更半夜到森林中去找回需要的一根木棒或者在行軍時某位同學丟了的指南針,不敢從屋頂上把過早爬出鳥窩的並卡在瓦縫中的雛鳥捉回來,不敢在暴風雪中護送很小的、無自衛能力的孩子回家,那我就把這種教育說成是溫室里的培育。只有學生敢於去做那些事,才能教育出英勇果敢的學生。在那些勇敢行為中永遠會有冒險,但是,沒有聰慧的父親般的冒險,談及教育一般是不可能的。 教師要十分謹慎地掌握對良好行為的表揚,對良好行為的表揚,教師必須十分謹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在學生那裡形成這樣的看法:完成本當完成的一般良好的、正確的行為,是為了得到表揚。孩子們把自己的良好行為不應視作特別了不起的行為。「矬子里拔將軍」式地去表揚某些學生或某些集體,是萬萬使不得的。向學生提出一條禁律的同時要提出十條鼓勵。 一個人能理解「應當」、「不許」和「可以」這些道德准則的含義並能身體力行,這就說明他有了高度的道德修養。要使自己的學生提高到道德發展的這個高度,教師就應當懂得和實施教育上一條簡單而明智的真理,這就是:你向自己的學生提出一條禁律,就應當同時提出十條鼓勵――鼓勵他們從事積極的活動。不要因為一個學生做了點好事就備受感動 我們成年人應當懂得,當兒童和少年對自己所為的意義還不甚了解,可又期望著邁出善心的每一步都能得到表揚的時候,他反而可能成長為一個斤斤計較和愛戴高帽子的偽君子。所以,不要因為一個學生為他人做了點好事就備受感動。對一個正在成長著的人說來,為他人做好事的最高獎賞應當是良心的召喚,是內心裡的歡悅和滿足。 教師要講究教育的科學性,在教育學生和處理問題時,能實事求是,做到分析中肯,判斷恰當,結論合理,對學生要求適當,說話有份量,使學生口服心服。無論表揚,還是批評,能估計情勢,考慮學生年齡、經驗、認識水平、以及學生性格、脾氣等,並選擇恰如其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實踐證明:對學生過分贊揚,會使他們驕傲自滿;過度的批評,會使他們自卑失望;過分愛撫,會消磨他們的意志;過分嚴厲,會養成他們性格上的盲從或固執;過分遷就,會形成他們的鬆懈和放任;過分苛求,會因吹毛求疵而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過高要求,會使他們望而生畏;過低要求,會使他們失去教育意義……。因此,善於掌握教育分寸,是教育機智的一種重要標志。 總之,教師具有教育機智,掌握教育的藝術,是發揮其教育教學才能的最基本的途徑。一個優秀的教師是教育的藝術家,他的成就,主要不是來自天賦,而是在實踐中經過長期的勤奮磨煉的結果。 5、教學的科學性 教學的科學性是指教學內容的真理性和教學方法的正確性,它與教學的思想性是相互統一、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6、教學的藝術性 教學的藝術性一般是指教學手段的藝術性,即藉助某些藝術的手法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調動他們的想像能力,在他們的頭腦中造成鮮明的形象,從而使他們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提高他們的興趣,鼓勵他們發揮創造性 事實上,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教學這個系統,來看教學這個系統之中的各要素,不能一概而論。教學的科學性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是回答對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屬於關於教學中的『真』的方面;而教學藝術在教學中要回答怎樣教,如何學,屬於關於教學中的『美』的方面。教學的科學性反映著教學中的普遍的、必然的共性,而教學藝術則是具體的和明顯因人而異的個性;教學藝術可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而教學的科學性卻不能用風格來標稱。誠如朱德全教授所說的那樣,各要素之間結構合理,組成一個良好系統,教師們不斷地從這系統的角度和高度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那麼定會有利於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事半功倍地提高效益,在教學相長中師生雙方都可獲得精神滿足和藝術享受。 另外,教學的雙邊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靈魂的人,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教師的教學也決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著什麼既定的規則,他們都有各自的個性,並在教學中體現出來,在教學中也不可能以既定的方法行動,教學方法、技能是無法,至少是很難傳遞和復制的,而情感、興趣、需要、價值等因素或過程,也完全是在科學把握之外的,這樣就導致了教學的復雜性。從具體的教師行為看起來,經過科學總結的教學技能確實並不總有效,而且某一教師的有效技能難以用現有的科學方法明確說明,即使說明了也不大可能完全轉化為另一教師的有效工具。但不管怎樣,可供分享的有效教學技能畢竟越來越多,而且這些可供分享的教學技能也在總體水平上提高了教學質量。有沒有意識到教學的一些特殊性質,或者說,現有的科學成果有沒有完美地解決問題是一回事,而要不要科學的基礎則是另一回事。「科學也好,藝術也好,都反映同一個現實世界,而所使用的手段卻各不相同。科學用概念、規律和理論反映現實,而藝術則用形象反映現實。這兩種反映手段能夠互相補充,互相豐富,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這兒也可見,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我們所要做的是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改變和充實其內涵,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不同的對象,來完善其規律。 總之,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抬頭看天,天還很高,低頭看路,路還很長,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只有了解教育的規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堅實的教育理論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講究教育的藝術性,不斷地前行,不斷地前行,才能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才能完成好這項系統工程。 可見,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是相輔相承的,一個為教學鋪好了路,另一個則為教學增添了無上光輝,他們構成了一個良好的系統。 另外,我們也知道,教學是豐富的,它的豐富性不僅表現在它是一門科學,更表現在它是一門藝術。作為科學,它要求教育者善於發現和利用教育教學規律;而作為一門藝術,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為本,善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啟迪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探索興趣,幫助學生通過學校生活構建起屬於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2008-01-15 06:44 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一直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教學是科學,因為它要發現規律並遵循規律,實現最好的教的效果;有人說,教學是一門藝術,因為要有藝術的美感,教學要變成易於人們接受的形式,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有人說,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還有人說,教學既不是科學也不是藝術。 最初把教學說成科學或藝術是西方人的創意,從此,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遂成為一個讓人們感興趣的問題。當極端的爭論勢均力敵時,中庸之道顯示了強大的威力,有人尋找到折中的道路,策略地認為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但我認為,這樣的認識並沒有任何意義。 把教學是科學或是藝術,轉化為教學要講科學,講藝術,或許更為恰當。既然有了關於教學的科學,我們的教學就不能僅憑本能,經驗以及有限的常識,而應該遵循一些規律,如知識的組織規律,學習者的認知發展水平等等規律;既然教學不是刻板的循規蹈矩,更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像比利時羅汶大學的雕塑所表達的意思一樣是一種知識的灌輸,那麼一切的機制和靈性可以盡情地在教學中展演。人在愉快的氛圍中享受知識大餐,享受學習的愉悅感。 教學要講科學,教師就要學科學,教師要學的科學是教育的科學。教育的科學基於人的心理和社會的規則,為教師提出行動的原則或建議。這些建議,必然是善意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建議通常是理性的,它連接著教師的經驗,又超越了教師的經驗,是引領教師提升的精神性的箴言。教育的理性是指向未來的智慧之光,不是束縛教師的法規和教條。教育的智慧之光在與激勵教師的精思和激情,照耀著教師從教學的奴隸成為教學的主人。當教師成為主人,教學的法則就成為他們的手中的鞭,成為他們駕馭教學的有力工具。這樣,教師才有條件在教學中講藝術。 執教學之法為鞭,然後講藝術,講藝術就成為教序的最高境界。教學的藝術不是教學技巧的組合,教學的技巧只是教師走向藝術境界的階梯。弄巧者易拙。只有基於科學和技藝的教學藝術境界才能感染人,感動人,穿透人。 教學雖然不是科學,也不是藝術,但教學需要科學,也需要藝術。教學需要科學為自己服務,教學需要藝術作為自己的理想。教學有了科學的基礎,就會逐漸成為專業化的勞動;教學有了藝術作理想,就會具有一種詩意的浪漫。科學求真,藝術求美,教育求善。求美因真而神聖,因美而靈異;教學會因科學而堅實和規范,會因藝術靈動並浪漫。規范和浪漫,堅實和靈動,可以說是教學永恆的原則。作為教師,要本著講科學,講藝術的態度對待教學。這樣,教學之業順矣。 然而,現實讓我產生一種感覺,中國目前大多數教學既沒有達到科學的水平,也不能謂之為藝術的行為,或許,這是應然狀態和實然狀態的差距。但,這種差距不能不被努力填平。 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 ■孫志勝 教學究竟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藝術?這是一個事關教育根本目標和任務的大問題。弄清這個問題,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學的科學與藝術之爭 就世界范圍而言,從古代到歐洲的文藝復興,在這樣一個漫長的時間內,教學基本上被看作一種藝術。到17世紀,這種觀念和認識,因其影響之大之廣之深從而達到頂峰,標志這一頂峰的代表性人物和理論成果,是捷克的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和他的《大教學論》。他對教學本質的闡釋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 此後幾百年,這種觀念發生了變化,代之以教學是一門科學的理論觀點。並且,心理研究的深入發展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開展,為教學作為一門科學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這樣,教學的科學理論框架和體系逐漸成熟並建立起來,教學作為科學的觀念逐漸為人接受,並越來越受到重視。相比之下,教學作為藝術的研究被沖擊,被冷落。 到19世紀中葉,情況又出現了反復。正當教學的科學化研究大張旗鼓、大有進展、大有成就之時,德國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這位被認為是繼誇美紐斯之後西方最偉大的教學論專家,又重新舉起教學藝術的旗幟,再一次闡述了關於教學的藝術性本質的深刻見解:「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麼能激勵,沒有主動性怎麼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麼能鼓舞人呢?」他在其代表作《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一書中,曾這樣論述教學的本質,強調並堅持教學是藝術而不是科學的觀點,並由此引發了一場關於教學的本質究竟是藝術還是科學的論爭。 20世紀初,美國著名的現代教育學派代表、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對教育本質的闡釋是「教育即生活」,但同時他還指出:「教學藝術,一大部分在於使新問題的困難程度,大到足以激發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帶來的疑難,足以使學生得到啟發性的立足點,從此產生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建議。」教育教學藝術是「一切人類藝術中最困難和最重要的一種藝術」。顯然,他繼承、發展了第斯多惠的理論。到了20世紀中葉,美國另一位教學研究專家海特的《教學藝術》專論於1951年問世,標志著教學藝術成為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引起教學研究領域中眾多研究人員的重視和關注,從此,教學藝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海特更加明確地回答,教學主要是人與人(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一種互相交流和影響,而這種交流和影響,更多地依賴於情感、興趣、需要和價值等因素,而這些因素是完全在科學把握之外的,如果只是運用科學來把握,就會使它們受到抑制而不能自由地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這是當時美國科學熱、實驗熱背景下發出的另外一種聲音,因為其特立獨行,因而也就格外引人注意、發人深思,於是吸引了許多教學研究的人員轉而探討教學的藝術性問題。 教學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然而,在國內,關於教學的本質是藝術還是科學的問題,始終沒有出現過討論和爭辯。一直以來,教學是一門科學,似乎是不言而喻、無可爭議的定論;而教學的藝術性特質,只是隨著改革開放和教育教學改革,對國外的有關研究成果才開始有了介紹、宣傳和評述,並有部分學者、教育教學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一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教育領域,專門研究人員,還有我們的廣大教師,對教學的藝術性研究不足、關注不夠、認識不到位,倒是一些科學家,卻深深感到科學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有著密切的關系,並由此反思我們的教育,對我們教育教學中科學與藝術、文和理相隔的狀況以及藝術教育的缺位,表示了深深的不滿和憂慮。 美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幾乎每年兩次回國,參加「科學與藝術」討論會。他認為:「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們的關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偉大藝術的美學鑒賞和偉大科學觀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隨後的感受升華又是和情感分不開的。沒有情感的因素,我們的智慧能夠開創新的道路嗎?沒有智慧,情感能夠達到完美的成果嗎?它們很可能是確實不可分的。如果是這樣,藝術和科學事實上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源於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恆和富有意義。」 李政道先生的科學與藝術不可分之論,啟發我們去思考教育教學問題,思考對教學的本質認識。如果,只是單方面地強調教學是科學或藝術,都是片面的、絕對的、不完全的。教學,其所傳、所授、所解,是各種學科的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經驗的總結與提煉,要求准確無誤、嚴謹細致,從這個角度講,它是科學。同時,它的傳授和解疑之術之方,要有情感和美感,要有感染力,要求生動形象、靈活而富有變化,從這個角度講,它又是藝術。 教學之美與教師之美 我們尊崇那些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果優秀的名師。而這些名師,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各自具有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這種風格和特色的形成,要求教學要有情感的投入,並以此感染、調動、激發學生的情緒,使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心靈的接觸和融通中完成教學任務。它要求教學要有形象性,要求教師在講台上要有演員意識,它要求教學具有審美價值和意義,教師形象要美,授課語言要美,書寫文字要美,教態要美,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組織設計要美。教師的機智靈活、幽默風趣、人格境界,也都是一種美,能對學生產生特別的魅力。所以說,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就是一種教學藝術,而且是一種成熟的、富有創造性的藝術。 同時,這種教學風格和特色,又是一種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是對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它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因此,它又是一種教學科學研究,是一門學問。 作為教學藝術,風格和特色本身是綜合性的,對它的研究,也同樣是綜合性的。毫無疑問,教學風格和特色,首先需要深入細致研究本學科的知識和理論,並做到精熟通透、融合貫通,這是一種系統的、整體的、綜合性的把握。同時,還需要博聞廣識,了解和熟悉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比如,心理學的、語言學的、美學的,等等。在一個寬厚而扎實的科學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教學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收放自如。這樣,教學風格和特色才有知識之源、科學之壤,才會使教學藝術之花開得更加鮮艷,更有魅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學院經濟管理系)

⑵ 如何理解藝術與哲學,宗教,道德,科學等彼此間的相互

(1)宗教對藝術的影響,從根本上說是對藝術的否定。主要在於宗教利用藝術為自己服務,它的教義必然對藝術嚴加約束,把藝術當成吹捧和鞏固自己的手段,從而限制了藝術發展的自由和獨立性。
(2)從世界范圍和人類歷史來講,宗教對藝術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宗教藝術佔去了中外藝術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從本質上講,宗教是自然壓迫和社會壓迫的產物,宗教的產生和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
(3)從根本上講,最終決定宗教和藝術發展的只能是經濟基礎,宗教和藝術的關系是在上層建築領域內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關系,它們都反映經濟基礎,為經濟基礎所決定。 藝術與宗教的區別:
(4)宗教只需要空虛的幻想,不要求真實地反映現實世界。
(5)藝術要求真實的認識世界和反映社會生活。
(6)宗教形象不同於藝術形象。
藝術與道德:
道德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地位和階級關系而形成的關於社會生活的規范,能指導人們一般的言論和行動,也能影響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及其在藝術作品中的對於社會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藝術反過來又可以影響和改造人們的道德觀念,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3)進步的藝術總是努力反對舊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經濟基礎,破壞舊的經濟基礎。
藝術與哲學的關系:
哲學作為一定的世界觀,必然對藝術創作活動發生影響,而藝術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學觀念,並且給一定的世界觀的形成以積極的影響。
(1)哲學影響藝術。
(2)藝術反映哲學,並且對世界觀的形成以積極的影響。 藝術與哲學的區別:
(3)哲學是抽象的概念思維活動來反映客觀世界。
(4)藝術是具體的,鮮明的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的。
(5)哲學主要是做用於的人們的理智,以理服人。
(6)藝術不但作用於人們的理智,還作用於情感,以情感影響人。
(7)哲學是理性的最高形式,藝術是感性的最高形式。
(8)哲學用最一般的范疇和邏輯反映社會生活,藝術用形象反映社會生活。
藝術與科學的關系:
科學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它與藝術在本質上有許多一致之處.同時在其發展進程中也有一定的區別,現代科學技術為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傳播手段,並促使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美學觀念的變化。藝術也對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⑶ 藝術與道德

這位仁兄體的問題太大了。我想這幾個問題是長久以來人們討論的話題,也是多少文學、藝術大師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尋求答案的問題。我在這里只能表達一點自己的拙見。

1、何為藝術?藝術就是人們生活的升華,是人生命的延續。最初的藝術都是來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的。例如西班牙原始洞穴壁畫,中國最早的詩歌《詩經》,都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許有一句話國內藝人很愛說「藝術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然也!梵高有一句名言:「只要活著的人還活著,我就不會死。」這不是對他自己的贊美,而是對偉大藝術的贊美,是藝術完美了生命。

中西文化藝術的分別就更難說了。圍繞這個話題可以寫一部書、可以講一堂課, 甚至可以開一門學科、辦一所大學!我實在無法回答你了,因為中西文化有根本性的差別,從形式到內容完全不一樣,當然也可以找到共性。我只能很不負責任地、極概括地說一句中國文化較之西方更含蓄更內斂。

2、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規范自己行為的一種思想意識。當然,並沒有這么簡單,它的形成受社會文化、歷史、宗教背景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且是長期積淀下來的。

我認為中西道德的差別沒有文化之間的差別那麼大。從目前的一些社會現象來看,彷彿西方國家比我們要開放一點,某些地方人們受道德約束少一些。其實並不代表道德規范的差別有多大。更多的社會現象的發生是受國家體制和社會制度影響的,而人性的本質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厭惡的東西他們也厭惡,我們喜歡的東西他們也喜歡,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但是,人們的價值取向的分別更體現在他們把什麼事物看得更重要一些,對人生生命的理解。我認為這點中西道德的差異與宗教信仰有著極大的關系,你可以在這方面深入研究一下。例如中國人信佛教,相信輪回轉世;西方人信基督,希望主免去他們的罪惡。這就構成對人生理解的極大差別,從而道德區性也發生變化。

3、當然道德更重要了。實際上,我認為藝術與道德不構成絕對的矛盾,在實際生活中也是較少對立的。所以似乎不太存在「為了道德而放棄藝術,還是為了藝術而不理會道德」的問題。但我想指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封建道德下尤為突出,某些藝術家的藝術有超前性,甚至超出了他所生活的年代,不被人們理解,不被道德接受,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然們認識到了他的價值,自然而然矛盾也就不存在了。而這種受到歷史考驗的藝術往往是人類藝術史上的精華,即所謂傳世之作。這種現象在繪畫及音樂領域尤為常見。我想在每個社會時期都有一些藝術現象與社會輿論格格不入,但過一段時間後,它消逝了,不存在了,這樣沒有經受住歷史考驗的,談不上有什麼超前性,也不是真正的上乘藝術,它與道德的矛盾也就不能算是藝術與道德的矛盾了,你說對嗎??

見笑

⑷ 藝術與道德怎麼舉例說明啊,跪求幫助!

藝術是沒有道德沒有節操可言的 現在啥都叫做藝術 脫光光叫人體藝術 在大街當眾脫手褲子叫行為藝術 畫的比小朋友畫的還難看的畫叫抽象畫等等等等 藝術這詞已經臭不可聞俗不可耐了

⑸ 藝術與道德教育的關系

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一直是一個難以說清的問題。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育研究中,美育的育德功能研究占據了重要地位,在當時,藝術教育甚至連整個美育都成為了德育的「附庸」,它們所具有的育德功能更成為了其在學校教育立足和發展的唯一理由。此後的一段時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物慾橫流一度導致了精神世界的淪喪,對精神的需求又使得人們進一步地研究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與此同時,德育美學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近年來,一方面,隨著美育寫進教育方針、藝術教育地位的明顯提升和藝術教育本體審美價值被強調,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在一種程度上成了藝術教育者批判的靶子;而另一方面,在「終極關懷」的引領下,人們認為德育不能失去意趣,美學則能賦予德育以精神內涵,從而使德育美學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當今的社會轉型時期,理清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有助於我們正確應對當前的形勢,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促進學校教育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然而,目前人們對藝術與道德、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問題還存在著一些誤區,比較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有人認為,確認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會導致藝術教育「德育化」。過去,由於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切實保證,很多關心藝術教育的學者和教育工作者便強調藝術教育是向學生進行德育的好途徑,甚至將其歸列於「德育」的范疇,以此來確保和提高藝術教育的地位。這一認識的結果是導致藝術教育的「非藝術化」和「德育化」,使藝術教育成為了德育的輔助手段,藝術教育喪失了其審美本質,從而適得其反地失去了其在學校教育的獨立地位。而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西風東漸,西方哲學文化思潮呈鋪天蓋地之勢洶涌而來,對中國藝術家的創作立場、藝術觀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唯美主義的影響尤甚。持這種觀點的藝術家們在藝術形式的探索中,完全放棄了自己的道德立場,宣揚藝術在道德上的退隱,主張不及物的創作。於是,人們開始否認藝術與道德,藝術教育與道德教育之間的聯系,主張藝術就是藝術,藝術要回歸自身。這種放棄道德評判和迴避道德承諾的思潮也輻射到了教育領域,影響到藝術教育的教育理念,使人們從此絕口不提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以此來保證藝術教育和美育的獨立地位。而這一認識的結果,則徹底割裂了藝術教育和德育的關系,使藝術教育和德育彼此成了「絕緣體」,從而嚴重弱化了藝術教育所特有的育德功能,加深了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危機。這等於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但不利於藝術教育、德育的自身發展,更不利於整個教育的發展。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藝術教育充其量也就是德育的「附庸」,它只是實現道德人的手段。前面說到,藝術教育最初在學校教育「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具備的「輔德」功能。早在77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曾說過:「所以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1](p174這一觀點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產生著影響,藝術教育完全被當作一種德育的媒介和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藝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比如在1950年底,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與中央音樂學院曾聯合進行過一次全國性中小學音樂教育問題調查,對於「為什麼音樂課必須是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之一」這個問題,得到的普遍回答是:因為「音樂能陶冶學生新品德,能反映現實,與政治結合,並且在思想教育上比別的課程來得快。」 [2]可見,在那個「唱一首歌就是一堂政治課」的年代,藝術教育只是作為德育的一種手段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人們都自覺不自覺地把這看作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實際上,這種「絕對道德主義」的論調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早在西方中世紀時期,由於基督教思想對藝術的控制和滲透,使得各藝術門類充斥著宗教的象徵意義,一切藝術創造都是為了榮耀主,藝術也直接成為宣揚宗教道德的手段,淪為了神學的奴僕。在我國,這種絕對的道德主義發展的頂端,便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工具論,當時藝術完全成為傳達政治道德說教的傳聲筒。現在,雖然那個政治統帥一切的年代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是絕對的道德主義者並沒有完全消失,仍有人一味強調藝術的功利目的,忽視藝術的自身規定性和特殊性,認為藝術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所以,直到今天,依然有人以為,如果藝術與道德有什麼聯系的話,或者說一定要把藝術教育和德育放在一起比較的話,那麼,藝術教育就只能是作為德育的「附庸」,它們之間就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這種認識的嚴重後果,便是使得藝術教育徒有虛名,既不能發揮出藝術教育所特有的審美育人功能,也無法確保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獨立地位。
要走出以上認識誤區,正確認識藝術教育和德育之間的關系,我們就不能不談到美育。因為,作為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有機組成部分,美育和德育是並列的、同一層面的,而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最主要內容和途徑,它從屬於美育。因此,弄清楚美育與德育的關系,自然就理清了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

依據這一思路分析,我們認為,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藝術教育與德育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的關系

自古以來,美與善就被看著是融為一體的。在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就有了指向心性修養的「禮樂」活動,禮樂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禮」是指道德倫理教育活動,「樂」是指具有審美性質的藝術教育活動。這種禮法、技藝相結合的教育實際上是融德育和美育於一體的教育。在我國的早期音樂專著《禮記•樂記》中也明確指出:「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作為古代美育的樂教,就是一種以社會的道德關懷為內核的綜合性的藝術教育。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說過「善就是美」,亞里士多德也說過:「美是一種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為它善。」 [3](p41)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認為,「審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兒童和青少年審美和道德標準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4](P179)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的相融關系。

在現實教育中,一方面,美育和德育都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區別本來就只有相對意義,他們的教育對象和教育目的是同一的,因而它們也是以相融的關系而存在;另一方面,教育對象的審美判斷和道德判斷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相融性。前蘇聯心理學家就曾對3000名不同國家的兒童作過調查,要求他們畫出最丑和最美的事物,並對自己的畫作出解釋。其中有這樣幾則寫在畫下面的說明:「消防隊員最美:他的頭盔是紅的,他整個人都是美的。消防隊員美是因為他勇敢,他搶救人。」(7歲)「最丑的是機器人:它身上什麼都不是人的。最美的是大自然,可以在草地上開心地玩,作游戲,還可以在河裡劃船。」(11歲)[5](p252)這個調查說明,從心理角度看,人的審美心理和品德心理在主體身上是可以完全相融合同一的;從客體角度看,人們對於美的物體和善的物體的判斷也完全可以是相融合同一的。同樣,在藝術教學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發現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審美主體上產生共鳴的現象。比如學生在欣賞以英雄人物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時,會同時產生對藝術形象之美的贊嘆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佩。也就是說,在同一過程中欣賞主體同時產生了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因此可以說,藝術教育和德育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不分你我的關系。

2、藝術教育與德育不是從屬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藝術教育與德育的相輔相成關系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藝術教育能夠促進德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確保藝術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在藝術教育中,因為審美活動本身具有儲善、導善和立善性,自然也就具備德育的附帶功能。「有了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並且最後接受同美的觀念想聯系的道德觀念」。[6](P557)這是被人們所廣泛認同的一面。

而實際上,不僅藝術教育能夠促進德育的發展,而且德育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自古以來,藝術創作都是與當時社會的公德和倫理觀念相適應的。沒有了道德倫理維度,藝術很可能會起到消極的、不健康的作用。就比如喪失倫理道德之維的行為藝術,以藝術的名義在人身上烙印、放血,或割人肉、食人肉甚至玩屍體。這樣的行為是毫無藝術性、毫無美感可言的,更無益於教化和人倫。如果將這種所謂的「藝術」搬上課堂,無疑只會加深青少年的道德危機,使教育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任何國家、任何時代的藝術創作都應該考慮作品的道德功能和社會責任,同樣,藝術教育只有在德育的正確指引下,才能更加健康地走下去。

我們認為,德育對藝術教育的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道德觀對於教育對象的審美、立美觀念的影響上。對於藝術教育來說,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審美觀顯得非常重要。黃濟先生就曾這樣論及「審美觀」:「從美的發展歷程來看,審美教育不外創作和欣賞兩大方面……實現這些任務的前提,又不能離開正確的審美觀的樹立,因為沒有正確的審美觀,不僅談不上欣賞,也不可能有正確的美的創造。」[7](382)而正確的審美觀的確立,除了與良好的藝術學習和藝術修養有關,還與審美主體的人生觀和道德修養有關。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幫助審美主體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審美觀,而消極頹廢的人生觀和惡劣低下的道德品質不僅不能幫助審美主體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相反會使審美主體離美越來越遠,從而走向丑惡甚至是罪惡的深淵。這樣的人是永遠不可能真正理解審美的含義的。正如同樣一座維納斯雕像,猥瑣的人看到的是性感,而有教養的人看到的是藝術形象之美一樣。班華先生就說過:「一個庸俗的、品質低下的人,是不可能作出很好的審美判斷的。」 他進而指出:「美育的任務之一,是糾正不良的趣味,引導學生同各種低級的、庸俗的審美趣味作斗爭。」[8](p340)所以,在藝術教育中適當地滲透德育的內容,不僅不會使藝術教育失去審美的本質,反而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審美觀,從而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審美體驗。

3、審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審美是實現道德的手段,「以美輔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藝術教育也從來都是作為德育的配角,起著在旁邊敲敲邊鼓的作用。而實際上,審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同樣是道德或理性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標。席勒曾在他的《審美書簡》中,一方面指出:「我們為了在經驗中解決政治問題,就必須通過審美教育的途徑,因為正是通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9](p39,116)而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審美自由是人的精神解放和力量和諧的最高狀態。席勒的這一觀點值得我們深思。在以往,人們都認為,人的發展過程是從自然的人到審美的人,再到道德的人。也就是說,成為有德性、有道德修養的人是人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而藝術和審美一直都是充當著一個中介和橋梁的作用,從而也就使藝術教育成為了德育實現過程中的「手段」。實際上,我們仔細一想就不難發現,通過非功利的審美活動,能夠使人獲得超功利的主體自由,從而使道德得到凈化和提升,幫助人成為道德的人。而道德的人追求的目標又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道德的人追求的自然是道德自由和精神解放,自然是人生終極的幸福感和價值體驗。而這一目的顯然又直接指向了審美,因為「只有審美的心境才產生自由」[9](p147)現代哲學家卡西爾曾指出,這種審美的自由「意味著我們的情感生活達到了它的最大強度,而正是在這樣的強度中它改變了它的形式。因為在這里我們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實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純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我們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質和特徵上都經歷了某種質變過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們的物質重負,我們感受到的是它們的形式和它們的生命而不是它們帶來的精神重負。」檀傳寶教授也曾肯定地指出:「至境人生和德育的審美特性並非自然的事實,而是道德主體、道德學習主體和德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10](p175)只是,與從「自然—審美—道德」相比,從「自然—審美—道德—審美」中的審美是更高一階段的審美。這種審美不僅能給人以情感的慰籍,不僅能起到道德倫理的教化作用,更能激發人們對生存意義的感悟、理解、追問,並通過這種形式獲得一種精神的升華,達到人性自由的境界。這種精神上的升騰就如柏拉圖所描繪的當人們見到美時的那種喜悅的感受一樣:「給我們看的那些完整的、單純的、靜穆的、歡喜的,沉浸在最純潔的光輝讓我們凝視的偉大景象,它會在我們心裡產生一種虔敬,敬它如神,這是一種達到最高境界的神仙福分!」[11]p126這就是藝術所具有的獨特的終極關懷的價值和功能。因此,我們可以說,審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綜上所述,我們從對美育和德育關系的探討中進一步廓清了藝術教育與德育之間的緊密聯系,並指出它們是一種相融、相成的聯系。因而,確認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既不會導致藝術教育「德育化」,也不會使藝術教育成為德育的「附庸」,更不會讓藝術教育演變成道德教育。相反,只有理清了它們之間的聯系,才能將它們看成一個整體,才能讓它們最大可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對方,為整個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當然,有一條基本准則我們必須堅守,即真正的藝術教育是作為一種審美的教育,而不是作為一種道德的教育或是德育的附屬教育而存在的。藝術教育要真正發揮出其育德功能,必須通過審美這個中心環節來完成,使學生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前提下同時得到道德的提升。正如斯托洛維奇所說,雖然藝術教育「具有道德意義和政治意義,但是,無論藝術的道德影響還是政治影響,只有當它們有機地編織進藝術的審美效用和藝術效用中,才有可能產生。」[12](p246)也就是說,通過藝術教育育德的過程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而不是直接的道德知識的灌輸和說教。只有把握好了這個「度」,才能使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得以正確、有效的發揮。

再者,強調聯系並不能忽略區別,我們既不應認同絕對道德主義的觀點,也不能認同絕對唯美主義的主張。我們說,藝術教育和德育首先是作為各自獨立的學科領域而存在,它們有著自身特有的規定性,無論在教育內容、教育手段還是教育目標上都有著根本的區別。因而,即便我們再多麼強調藝術教育的育德功能或是德育的育美功能,但那畢竟是有限的。他們的區別和局限性表現在:藝術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於「育美」,而德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於「育德」;藝術教育的核心在於「情」,而德育的核心在於「信」;藝術教育用「形象」來表達,其精神內涵具有不確定性和多義性;而德育注重用「概念」去說話,對道德實踐的指向性直接而鮮明;藝術教育由整體人格的達成走向道德角色的完成,而德育通過道德角色的實現完成整體人格的組件;等等。藝術教育育德無法像德育那樣將道德內容概念化和系統化地傳授,同樣,德育育美也無法做到如藝術教育般的形象和生動。所以,任何有關藝術教育萬能論或是德育神話論的現象都是虛妄的、不存在的。

參考文獻:
[1]蔡元培.美育.蔡元培美學文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2]參見《中小學音樂教育問題初步總結》(調查報告)一文。
[3]引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蘇霍姆林斯基.讓少年一代健康成長[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5]巴班斯基主編.教育學[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6]盧梭.愛彌爾[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7]成有信主編.教育學原理[C].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8]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主編.教育學[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9]席勒.美育書簡[M].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8頁
[10]檀傳寶.德育美學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11]柏拉圖.斐德若篇,文藝對話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12]斯托洛維奇.審美價值的本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⑹ 藝術與政治,哲學,宗教,道德,科學的關系[藝術概論】這課的作業。who koow

藝術家也要賺錢的,中世紀時期主要是教會拿錢給他們讓其畫一些為基督教做宣傳,麻痹人民的東西,那時候政教合一,可以合並來說。文藝復興時期有更多的私人出資作畫雕塑,有了更明確的合同關系。政教合一的藝術更注重宣揚統治階級所謂的道德,現在的更重視體現個性,可以是藝術家心靈中的任何一面,可以美好也可以恐怖。科學和藝術有著本質的思維方法,科學有公式,藝術沒有。科學的傳播必須要依靠藝術,宣揚科學的書本、教學片都是藝術品。

⑺ 藝術教育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與道德教育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你好,藝術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引導小朋友感受美,認識美,發現美,甚至創造美。與此同時思維想像能力的開啟也是藝術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藝術創作是自由的 ,思維想像能力只有在自由的環境下才能最好的開啟和發揮。藝術教育的教育方式一般是更為潛移默化的。藝術教育所起的這些作用是道德教育所不能涉及到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培養人的品德,端正人的思想,幫助人們更好的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一般是更為直接,嚴格,有明顯的道德准則,道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藝術教育在孩子成長階段中是更加必不可少的的教育方式。正確的藝術教育能夠幫助孩子順應天性,自然成長,並且開發孩子本來就有的創意思維。
我是畫啦啦的櫻桃老師。
畫啦啦少兒美術課堂 —— 最懂兒童的互聯網藝術課堂。

⑻ 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 1 )道德與藝術的相互關系。東方美學比起西方美學來,更加重視道德與藝術的聯系。從總體上看,如果說西方美學史上大多是「哲人」對藝術的思考,那麼,中國美學史上多數則是「賢人」對藝術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但在孔子看來,「善」比「美」更加重要,是更根本的東西,非常重視藝術的社會倫理道德功能。對於音樂,孔子就反對鄭聲,因為「鄭聲淫」;他認為《武》樂雖「盡美矣,未盡善也」,仍然不算上乘之作;只有《韶》樂,才達到了「盡美矣,又盡善也」的境界,堪稱上乘。
道德與藝術的緊密聯系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響藝術。這種影響首先表現在,一定時代和一定社會的倫理道德思想總是要通過藝術作品的主題、題材、情節、人物、思想性、傾向性、內在意蘊等體現出來。任何藝術,不管是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還是建築、繪畫、音樂、舞蹈,總是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的反映,而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人們的道德生活,因此,藝術作品常常包含有道德的內容,通過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法來反映人們的道德面貌。著名的「托爾斯泰三部曲」,即《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幾乎都深深觸及倫理道德問題。其次,道德對藝術的影響,尤其表現在作家、藝術家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對藝術創作有重大的影響。藝術是社會生活在作家、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因而在描寫和表現人們的道德面貌與道德生活時,必然要融入作家、藝術家自己的道德評價和道德判斷。
另一方面是藝術影響道德。主要表現在藝術作品對人民群眾的道德教育作用上。由於藝術具有生動、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對道德觀念的評價和道德行為的選擇都具有很大的影響。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藝術對道德的影響,還表現在對於社會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的改變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是一個以思想啟蒙為中心的文化革命運動。這場運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宣傳科學與民主,反對舊道德和舊思想,提倡新道德和新思想,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它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封建文化的運動。針對當時尊孔讀經的逆流,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發表了大量文章,批駁了以三綱五常為中心的封建禮教,嚴斥儒家的所謂「仁義道德」是「吃人」的教條。文藝方面,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代表的一批藝術作品,不但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劃出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而且對社會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的變化,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藝術與道德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關系,但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它們畢竟有著本質的區別。從范圍來看,藝術不僅可以反映人們的道德關系,而且可以表現人們的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法律關系等等,所以,藝術是從更廣泛的范圍來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從方式來看,道德是以概念、原則和規范來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藝術卻是以形象來具體地描寫、刻畫或表現這種關系。從評價標准來看,道德評價和審美評價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前者常常以「善」為唯一標准,後者往往以「真善美」的統一作為標准,形成對藝術作品的道德評價和審美評價的歧異。
還應當看到,並非一切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道德內容,如風景攝影、花鳥畫、器樂曲等,許多都不涉及道德內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對於那些具有道德內容的藝術作品來說,也需要「寓教於樂」,也就是將道德內容有機地融合在藝術形象之中,使其化善為美,具有審美的教育作用,而不能夠乾巴巴地道德說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欣賞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 2 )藝術中的道德內容。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各種倫理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那些再現社會生活的藝術種類如文學、話劇、戲曲、電影、電視等,受道德的影響然更加明顯。文學作品在這方面的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從戲劇來看,中外也有大量這方面的作品,尤其是19世紀挪威著名戲劇家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包括《玩偶之家》、《社會支柱》、《國民公敵》等一系列作品,都是著力於再現挪威當時的現實生活,通過對愛情、婚姻、家庭、婦女地位等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的描寫,來剖析資本主義的道德墮落現象和種種社會弊病。
對於非再現藝術種類如建築、音樂、書法、實用工藝等也有道德因素的滲入。例如,雖然建築是一種實用藝術和表現藝術,但是中國建築藝術同其它藝術一樣,作為傳統文化體現出特定的倫理道德觀念。音樂作為一門表現藝術和聽覺藝術,不能直接地再現社會生活,但在音樂中也滲透著一定時代和社會倫理道德的因素,因此,中西方的歷代思想家們十分重視音樂的倫理教化作用。

⑼ 藝術教育的主要特點有哪些與道德教育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藝術教育的主要特點:

1、從本質上面來看,藝術教育同樣也是一種情感教育,以情感人,理在輕重也就是說,由於藝術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在裡面,會引起審美主題的情感運動能夠,會讓心靈對美和藝術產生一種激情。

2、藝術和其他意識形態區別也就在於藝術的審美價值,這是藝術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的審美意識和感受,欣賞著通過藝術的欣賞來獲得感知。

同時也獲得了審美的需要,藝術教育是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的,通過藝術活動,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潛移默化的引起了思想感情和人生態度的改變。

3、藝術教育的特點還在於寓教於樂,在藝術教育的指導下,主要通過藝術的欣賞活動,使人們的審美得到了滿足,獲得了精神的享受和審美愉悅心情,還通過藝術欣賞得到了滿足,有了積極向上的想法。

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藝術教育與德育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的關系

自古以來,美與善就被看著是融為一體的。在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就有了指向心性修養的「禮樂」活動,禮樂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禮」是指道德倫理教育活動,「樂」是指具有審美性質的藝術教育活動。

2、藝術教育與德育不是從屬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藝術教育與德育的相輔相成關系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藝術教育能夠促進德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確保藝術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

德育的原則:

1、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知行統一原則既然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促使學生在接觸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等。

⑽ (1 道德與科學、藝術的根本區別在哪

道德是宇宙自然的規律和道理,不隨時間空間而改變,是定律。是人本性自然具足,先天就有的。只不過人會迷失道本性,喪失道德,想求道德,要向人內心去求,恢復本性就可以了。道德能造福人類和世界、宇宙,維護和諧。
科學是屬於後天人類通過知識經驗等研究出來的,卻總是處在不斷否定,推陳出新的過程。科學總的來說弊大於利,是世界毀滅的重要因素之一。
藝術也是人類後天產生追求的一種知識形式,也屬於人類後天頭腦的產物,對人類的影響也是有好有壞。

閱讀全文

與藝術與道德有什麼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3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