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老子是怎麼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家

老子是怎麼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家

發布時間:2022-11-18 22:32:23

1. 論述老子思想產生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

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許多學派紛呈,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

(1)老子是怎麼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家擴展閱讀

老子思想的特點

1、道家哲學不同於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是解釋此原理的內涵,從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

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所以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2、政治觀∶老莊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張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黃老道家追求大一統,主張因俗簡禮、寬刑簡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兩者都主張無為而治。

3、人生觀∶黃老道家主張因循萬物,身國同治,老莊派主張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慾」、「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2. 老子的資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 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 學,死於扶風 。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學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蘇聯、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 中的奇葩而譯出版。美周《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 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 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 規律 。
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 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 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http://www.laozi.cn/axt/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2

老子

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在世界的東方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鎮降生了一位偉人老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學家派的創始人,被當代評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會上僅有一些哲學觀點出現,從《老子》開始形成了系統的哲學理論。因此,鹿邑這塊寶地,即是降聖的仙鄉,又是東方哲學的發源地。

據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號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苦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雲楚苦縣。」酈道元《水經注》稱:「邊韶老子碑雲老子楚相人也,相虛荒,今屬苦,城猶存,在賴游鄉之東,渦水處其陽」,(元初渦河由太清宮南邊改道走太清宮北邊)。翻閱歷代國史,各種詞書,名人論著以及《河南省志》、《歸德府志》、《鹿邑縣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確記載,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史學界、哲學界、宗教界及研老專家,或著書立說,或撰寫老證論文,認為老子生於鹿邑太清宮鎮證據鑿鑿。據《毫州志》記載:「太清宮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屬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順治時期,今安徽與江蘇合稱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項「辨訛」,專門考證舊志中的訛錯其中有對李耳的考證。結論是:「李耳,歸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鄰六縣,惟譙、城父二縣今江南境,余俱屬河南。舊志載李耳鳳陽人物中,誤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卻有這樣兩段記載:「太清宮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猶存,舊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改」。再一段是:「陳摶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舊志收入穎州,與老子誤同,茲並削之」。寫得明明白白,自動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記載。一九九一年,新華社合肥五月十日電,報道安徽毫州決定舉行世界老子學術研討會的消息稱:「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稱聃,是與孔子同時代並齊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家鄉在與毫州毗鄰的今河南省鹿邑縣」。實事求是,是我們傳統的學風,應該發揚光大。

老子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從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眾尊稱為老君爺。老子由人而神有一個歷史衍化過程。唐代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非突然而來,蓋早有「太上玄元」之名。從司馬遷講「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說明西漢時已流傳著老子修道養壽是活了幾百歲的活神仙了。東漢邊韶《老子銘》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離合於混沌元氣,與三光為始」。老子在後漢時期,已經完全神化,成為尊神、教主,所以漢桓帝於宮中產黃老浮屠之祠,把黃老與浮屠並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後者是佛教的教主。這里所謂的「黃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縣(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龍宮親祠老子。可見這時老子已經成為神聖的教主。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道教宮觀,鹿邑的太清宮始建於漢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於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眾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其內容涉及哲學、文學、兵學、美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網路全書。他的清靜無為的學說,一物兩項的轉變率的辯證理論,深邃的天人之際的哲理,兩千五非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文化基因,滲透到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生死觀等各種文化觀念。《道德經》不但影響了漢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視,已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從古至今注釋者三千餘家,出版發行量居世界第二。當今,興起了全球的「老子」熱,老學研究空前高漲。最近幾年各地連續召開國際性的老子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三年德國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四年鹿邑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五年中國社科院在西安舉辦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這樣頻繁的國際性研老活動,歷史上是沒有的,它樗著老學研究推向了新的階段,達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夠發生這樣巨大的歷史影響,一方面是由於對遠古以來的文化傳統作了系統的概括和總結,有著極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繼承的基礎上又開拓了文化發展的新方向,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創立了以「道」為本體論的哲學體系,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哲學基礎。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發生了全主位的影響,並對現代文化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指出了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據的形上之「道」,創立了以「道」為核心,包括體體論、辨證法、認識論和人生哲學等內容的系統的哲學思想體系。老子的本體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為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動力。從先秦道家、兩漢黃老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對老子道論的繼承和對老子提出的諸如「道」、「德」、「有」、「無」、「動」、「靜」、「無極」等范疇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礎。由於老子思想是一個概念豐富的思想體系, 對自然、社會和人本身都有許多深入、准確的洞察,因此,它獲得了某種特殊的理論品質,蘊藏著許多理論生長點和不同思想體系。所以現代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發展,仍需要借鑒老子哲學思想。老子的智慧對於解決現代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具有啟迪意義。他提出了作為人生價值根源和基礎的「道」范疇。老子的「道」既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又是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繫上,就成為人的行為方式和處世。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老子強調人的主體性和自然規律的客觀性,主張人應順任自然,反對人對自然的掠奪。在個人與他人、與群體的關繫上,老子提出「無爭」的處世原則,主張挫脫解紛,和光同塵,反對爭功名利祿,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在個體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長生久視之道」。老子思想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人類目前和未來的文化和生活提供著積極的智慧。我們要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開拓和諧的天下,創造美好的人間。

3. 老子的介紹

老子

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在世界的東方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鎮降生了一位偉人老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學家派的創始人,被當代評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會上僅有一些哲學觀點出現,從《老子》開始形成了系統的哲學理論。因此,鹿邑這塊寶地,即是降聖的仙鄉,又是東方哲學的發源地。

據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號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苦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雲楚苦縣。」酈道元《水經注》稱:「邊韶老子碑雲老子楚相人也,相虛荒,今屬苦,城猶存,在賴游鄉之東,渦水處其陽」,(元初渦河由太清宮南邊改道走太清宮北邊)。翻閱歷代國史,各種詞書,名人論著以及《河南省志》、《歸德府志》、《鹿邑縣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確記載,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史學界、哲學界、宗教界及研老專家,或著書立說,或撰寫老證論文,認為老子生於鹿邑太清宮鎮證據鑿鑿。據《毫州志》記載:「太清宮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屬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順治時期,今安徽與江蘇合稱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項「辨訛」,專門考證舊志中的訛錯其中有對李耳的考證。結論是:「李耳,歸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鄰六縣,惟譙、城父二縣今江南境,余俱屬河南。舊志載李耳鳳陽人物中,誤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卻有這樣兩段記載:「太清宮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猶存,舊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改」。再一段是:「陳摶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舊志收入穎州,與老子誤同,茲並削之」。寫得明明白白,自動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記載。一九九一年,新華社合肥五月十日電,報道安徽毫州決定舉行世界老子學術研討會的消息稱:「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稱聃,是與孔子同時代並齊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家鄉在與毫州毗鄰的今河南省鹿邑縣」。實事求是,是我們傳統的學風,應該發揚光大。

老子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從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眾尊稱為老君爺。老子由人而神有一個歷史衍化過程。唐代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非突然而來,蓋早有「太上玄元」之名。從司馬遷講「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說明西漢時已流傳著老子修道養壽是活了幾百歲的活神仙了。東漢邊韶《老子銘》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離合於混沌元氣,與三光為始」。老子在後漢時期,已經完全神化,成為尊神、教主,所以漢桓帝於宮中產黃老浮屠之祠,把黃老與浮屠並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後者是佛教的教主。這里所謂的「黃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縣(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龍宮親祠老子。可見這時老子已經成為神聖的教主。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道教宮觀,鹿邑的太清宮始建於漢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於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眾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其內容涉及哲學、文學、兵學、美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網路全書。他的清靜無為的學說,一物兩項的轉變率的辯證理論,深邃的天人之際的哲理,兩千五非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文化基因,滲透到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生死觀等各種文化觀念。《道德經》不但影響了漢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視,已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從古至今注釋者三千餘家,出版發行量居世界第二。當今,興起了全球的「老子」熱,老學研究空前高漲。最近幾年各地連續召開國際性的老子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三年德國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四年鹿邑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五年中國社科院在西安舉辦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這樣頻繁的國際性研老活動,歷史上是沒有的,它樗著老學研究推向了新的階段,達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夠發生這樣巨大的歷史影響,一方面是由於對遠古以來的文化傳統作了系統的概括和總結,有著極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繼承的基礎上又開拓了文化發展的新方向,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創立了以「道」為本體論的哲學體系,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哲學基礎。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發生了全主位的影響,並對現代文化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指出了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據的形上之「道」,創立了以「道」為核心,包括體體論、辨證法、認識論和人生哲學等內容的系統的哲學思想體系。老子的本體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為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動力。從先秦道家、兩漢黃老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對老子道論的繼承和對老子提出的諸如「道」、「德」、「有」、「無」、「動」、「靜」、「無極」等范疇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礎。由於老子思想是一個概念豐富的思想體系, 對自然、社會和人本身都有許多深入、准確的洞察,因此,它獲得了某種特殊的理論品質,蘊藏著許多理論生長點和不同思想體系。所以現代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發展,仍需要借鑒老子哲學思想。老子的智慧對於解決現代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具有啟迪意義。他提出了作為人生價值根源和基礎的「道」范疇。老子的「道」既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又是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繫上,就成為人的行為方式和處世。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老子強調人的主體性和自然規律的客觀性,主張人應順任自然,反對人對自然的掠奪。在個人與他人、與群體的關繫上,老子提出「無爭」的處世原則,主張挫脫解紛,和光同塵,反對爭功名利祿,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在個體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長生久視之道」。老子思想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人類目前和未來的文化和生活提供著積極的智慧。我們要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開拓和諧的天下,創造美好的人間

4. 孔子、老子的資料

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成為東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論基礎。以孔子為代表創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和基礎,時至今日仍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孔子不僅屬於歷史,也屬於當代,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思想
孔子面對春秋末期急劇變革的社會現實,汲取夏商的文化營養,繼承周代的文化傳統,創造了以「禮」、「仁」、「中庸」、「教」與「學」為主要內容,包括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內的完整學說。孔子的學說內涵豐富,自成系統,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禮」

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一個重要范疇。「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范,由來已久。孔子曾經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孔子認為,到了周代,「禮」發展得最完備,因此,他最為崇奉的是周禮。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在《禮記·哀公問》中,他明確指出:「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所以,他認為講禮,更重要的不在於形式,而在貫徹其內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個人修養,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教導學生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學方法論的意義,又具有品德修養的意義。就方法論來說,其要點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對於這種「中」與「和」的思想,孔子主張不僅要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來看待,而且還應該通過修養和鍛煉,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質中,成為人的美德。他曾經感嘆地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他自己在為人的風格上也做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們的尊敬。

「教」與「學」
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與「學」的思想是他思想學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以前「學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貴族。孔子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改變了「學在官府」的舊局面,打破了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孔子自稱「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他的學生來自十一個諸侯國,有各種出身的人。對於學習目的,孔子通過弟子的言論提出「學而優則仕」的主張,支持平民出身的學生從政施展才能。
在教學方法上,孔子善於發現學生各自在性格和學業上的特點,主張因材施教。他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他循循善誘,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老子

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在世界的東方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鎮降生了一位偉人老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學家派的創始人,被當代評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會上僅有一些哲學觀點出現,從《老子》開始形成了系統的哲學理論。因此,鹿邑這塊寶地,即是降聖的仙鄉,又是東方哲學的發源地。

據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號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苦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雲楚苦縣。」酈道元《水經注》稱:「邊韶老子碑雲老子楚相人也,相虛荒,今屬苦,城猶存,在賴游鄉之東,渦水處其陽」,(元初渦河由太清宮南邊改道走太清宮北邊)。翻閱歷代國史,各種詞書,名人論著以及《河南省志》、《歸德府志》、《鹿邑縣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確記載,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史學界、哲學界、宗教界及研老專家,或著書立說,或撰寫老證論文,認為老子生於鹿邑太清宮鎮證據鑿鑿。據《毫州志》記載:「太清宮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屬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順治時期,今安徽與江蘇合稱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項「辨訛」,專門考證舊志中的訛錯其中有對李耳的考證。結論是:「李耳,歸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鄰六縣,惟譙、城父二縣今江南境,余俱屬河南。舊志載李耳鳳陽人物中,誤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卻有這樣兩段記載:「太清宮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猶存,舊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改」。再一段是:「陳摶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舊志收入穎州,與老子誤同,茲並削之」。寫得明明白白,自動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記載。一九九一年,新華社合肥五月十日電,報道安徽毫州決定舉行世界老子學術研討會的消息稱:「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稱聃,是與孔子同時代並齊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家鄉在與毫州毗鄰的今河南省鹿邑縣」。實事求是,是我們傳統的學風,應該發揚光大。

老子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從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群眾尊稱為老君爺。老子由人而神有一個歷史衍化過程。唐代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非突然而來,蓋早有「太上玄元」之名。從司馬遷講「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說明西漢時已流傳著老子修道養壽是活了幾百歲的活神仙了。東漢邊韶《老子銘》曰:「老子先天地而生」,又曰「老子離合於混沌元氣,與三光為始」。老子在後漢時期,已經完全神化,成為尊神、教主,所以漢桓帝於宮中產黃老浮屠之祠,把黃老與浮屠並列,前者是道教的教主,後者是佛教的教主。這里所謂的「黃老」即指老子而言。因此在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命中常侍左官到苦縣(鹿邑)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桓帝在濯龍宮親祠老子。可見這時老子已經成為神聖的教主。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道教宮觀,鹿邑的太清宮始建於漢延熹八年,老君台始建於唐初,香火久盛不衰,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眾的尊奉。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其內容涉及哲學、文學、兵學、美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網路全書。他的清靜無為的學說,一物兩項的轉變率的辯證理論,深邃的天人之際的哲理,兩千五非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文化基因,滲透到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生死觀等各種文化觀念。《道德經》不但影響了漢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視,已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從古至今注釋者三千餘家,出版發行量居世界第二。當今,興起了全球的「老子」熱,老學研究空前高漲。最近幾年各地連續召開國際性的老子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三年德國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四年鹿邑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五年中國社科院在西安舉辦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這樣頻繁的國際性研老活動,歷史上是沒有的,它樗著老學研究推向了新的階段,達到了新的水平。

老子思想所以能夠發生這樣巨大的歷史影響,一方面是由於對遠古以來的文化傳統作了系統的概括和總結,有著極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繼承的基礎上又開拓了文化發展的新方向,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創立了以「道」為本體論的哲學體系,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哲學基礎。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發生了全主位的影響,並對現代文化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指出了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據的形上之「道」,創立了以「道」為核心,包括體體論、辨證法、認識論和人生哲學等內容的系統的哲學思想體系。老子的本體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為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動力。從先秦道家、兩漢黃老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對老子道論的繼承和對老子提出的諸如「道」、「德」、「有」、「無」、「動」、「靜」、「無極」等范疇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礎。由於老子思想是一個概念豐富的思想體系, 對自然、社會和人本身都有許多深入、准確的洞察,因此,它獲得了某種特殊的理論品質,蘊藏著許多理論生長點和不同思想體系。所以現代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發展,仍需要借鑒老子哲學思想。老子的智慧對於解決現代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具有啟迪意義。他提出了作為人生價值根源和基礎的「道」范疇。老子的「道」既是宇宙萬物的根源,又是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源。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繫上,就成為人的行為方式和處世。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老子強調人的主體性和自然規律的客觀性,主張人應順任自然,反對人對自然的掠奪。在個人與他人、與群體的關繫上,老子提出「無爭」的處世原則,主張挫脫解紛,和光同塵,反對爭功名利祿,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在個體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長生久視之道」。老子思想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人類目前和未來的文化和生活提供著積極的智慧。我們要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開拓和諧的天下,創造美好的人間

5. 老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寫的《道德經》對現在影響挺大的 ,而且嘛,文化的傳統主流是儒家,其中如家,它吸收了不少道教學派的思想,它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中百家爭的一家,其道德主張也是比較出名的,隊現在的話有很大意義,例如說以自然和諧共處之類的,但是其實他的無為而治確有一點點消極作用。有一點順其自然的意思,但是這樣的話就不利於人的發展。

6. 老子 是什麼人啊!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一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陽,誕生於渦陽縣。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他博學多才,孔子用游列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答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後不知所終。《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

7. 概括老子的背景是什麼

老子據說是周朝的守藏史,用現代的話就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或者文化部的部長之類的。這是因為古代的官職從簡,古人往往是多面手,政治家文學家哲學家詩詞家文人一體的。因為莊子說,有分也,有不分也。我們現在根據西方人的習慣,越分越細,大學生研究汽車,研究生研究輪胎,博士生研究輪胎的分子。

老子: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謂道紀。

可見老子的道德經不是橫空出世的,是在古人的社會歷史文化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升華提萃出來的。

老子老子,老先生也,可見老子是我們中國文化的老人,老子者,老成人也;道德經者,老人言也。
諺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言前。

8. 老子對中國古代美學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子、莊子對「一」以及達到「一」的狀態,可謂大徹大悟。老子《道德經》中對「一」感悟常精闢。「載營魄抱一」,「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故混而為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莊子》書中「貴一」的思想非常豐富。《逍遙游》中有:「將旁礴萬物以為一」。《齊物論》中有:「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德充符》中有:「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大宗師》中有:「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途。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莊子·在宥》篇中有:「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刻意》篇中有:「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天地》篇中有:「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這里,「一」就是「道」的別名,「一」在老子、莊子的思想中是指「道」之通達或混同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得「道」之人的思想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老莊之哲學中「道」、「一」、「天」有時很難分隔開的。
天人合一成為中國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
老莊哲學"道"的理解和確立,特別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對中國文化美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強調超功利的無為的審美關系,強調突出自然、突出個性和藝術的獨立,追求浪漫不羈的形象想像,追求情感抒發,追求個性的表達,追求內在的、精神的、實質的美,大巧若拙,言不盡意,達到立象盡意,以象載道之目的。主張莊子以奇特誇張的想像為主線,以散而整的句法為形式,具有一種飄逸的君子風度,強調「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進入「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老莊之道的哲學思想已滲透到和積淀在藝術形式和審美觀念等各個方面。中國畫家主張師法自然以至師心,就是道學的力量。
老莊之道對中國文化美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一位外國史家所言「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些深根已經爛掉了的大樹。」

9. 老子的生平貢獻及資料

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關於老子其人其地,最早的傳述者是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里所述的老子,有名、有姓、有字、有謚號,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他的籍貫有國、有縣、有鄉、又有里,曰:「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有官職,曰:「周守藏室之史也」;有跟同時代名人孔子的交往,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有老子清楚的世系,曰:「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事於漢孝文帝,假之於解為膠西珢太傅。」據高亨先生《老於注釋》考證,老子生於魯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老子父親李乾是周朝的下層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時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也使得他成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徵集、保管進而飽覽了周王朝及諸侯國的典籍,為他創立學說奠定了基礎。春秋末年,周王朝內亂,老子棄官西去,經函谷關,關令尹喜慕其大名,強留著書,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先河的哲理詩,是人類生命活力的頌歌,是中國這一智慧巨人對宇宙、人生、社會、政治、軍事認知的哲學格言,是中國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從宇宙到人生,從物質到精神,從社會到政治,無數個層面上的東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的思想似乎高懸太空,實則立足人世,他貌似虛靜,卻滿溢愛之情;他倡「無為」,結果是「無不為」;他言守靜,實則「制動」;他甘「居後」,反而「佔先」;無為清靜其外,有為積極其內。《道德經》充滿智慧之愛,閃爍智慧之美。魯迅說:「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在老子生地河南省鹿邑縣這座文明古老的縣城裡至今仍留下了很多老子遺跡和歷代紀念老子的建築物。如老君台(升仙台)、太清宮、洞霄宮、隱陽山(羊角山)、九龍井、孔子問禮處、瀨鄉溝(厲鄉溝)、李母墳、老子牧牛場……等。史志也留下了歷代紀念老子的活動,留下了諸多皇帝、大臣、文人騷客拜謁游覽的記載。東漢桓帝幾次遣使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桓帝親自祭祀老子於濯龍宮,稱老子為老君,太上老君(袁宏《後漢記》十);大唐王朝建立後,由於唐帝室姓李,太宗李世民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帝親至老子廟祭拜,追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舊唐書·高宗紀下》),天寶二年(743),追尊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天寶八年(749),帝親謁太清宮,冊老子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帝親朝太清宮,又加冕老子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寶大帝(《舊唐書·玄宗紀下》)。宋代建隆初,宋太祖遣使詣真源(時鹿邑稱真源)祠老子(李信《宋朝事實》卷七);宋徽宗政和年間,治升老子於列傳之首,別為一帙,禁以耳、聃、伯陽命名。宋真宗祥符七年(1014)謁老子於太清宮。太清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初為老子祠,再名老子廟,唐玄宗李隆基親改其名為「太清宮」,之後一千多年沒有改過。唐王朝時,太清宮已「如帝王者居,廟貌益侈」(《古今圖書集成》),有房600餘間,到元朝尚佔地37500畝,由於後來的風雨剝蝕,兵燹匪患,現存完好的太極殿一座,聖母殿一座,唐柏三株,老子「趕山鞭」一根,唐宋歷代碑刻十二通。中國有嶗山太清宮,沈陽太清宮等至少八座以上以紀念老子的古建築被冠以太清宮之名,但首推河南鹿邑老子家鄉太清宮歷史悠久,且史料記載最完備,並被當做唐皇族家廟而受到多位皇帝的拜謁。坐落在鹿邑縣城東北隅的老君台,始建於唐初,是一座平地而起灰磚砌成的八稜角高台,上有大殿,左右配殿各一間,四株唐柏蒼翠蔥蘢。全國解放前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愛萍、胡耀邦、楊尚昆、楊得志等曾到太清宮、老君台參觀。
老子姓李,今天世界各地所有的李姓子孫都會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祖先而驕傲。鹿邑不但是老子的故里,而且還是李姓的發源地。據《新唐書》和《元和姓纂》記載:李姓原為理姓,因世代為掌管司法的長官「大理官」,而因官得姓,至商紂王時,理徵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妻與子理利貞逃難,食木子得以保全性命,為感謝木子救命之恩,遂改理為李。李利貞娶了陳國契和氏女,家於苦縣。因之鹿邑成了中國頭號大姓——李姓發源地。據《元和姓纂》稱:李利貞十一世孫是李耳,生於苦縣厲鄉曲仁里。老子故里成立了中國鹿邑老子學會,已經在開展和推進老子學術思想研究,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連續三年召開了「老子誕辰紀念會」、「中國鹿邑老子學術研討暨經貿洽談會」和「中國鹿邑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三次大型、高規格、高層次的會議。國內外先後有500餘名專家、學者、老學愛好者和新聞記者到鹿邑,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或參觀采訪,國內外各大報刊、電台、電視台都作了專題報導。中國鹿邑老子學會的影響已遠播海內外,同國內外20多個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經常性的聯系。學會出會刊35期,在國內外各學術權威報刊上發表論文16篇,拍攝了反映鹿邑歷史文化的電視連續劇《睡仙陳摶》、《李氏春秋》;編輯出版了《道德經刻譯》、《道德經補正》、《老子考索》、《老子故里話老子》一、二集、《老子故里簡介》、《鹿邑歷史名勝》等書籍。近幾年來,老子故里人民各方籌集資金四百多萬元,積極開展了對老子紀念遺跡的修復和重建工作。將老君台、太清宮這兩座古建築修葺一新。重建新建了老君台牌坊、太清宮山門、陳亭、紫氣園。設計為十九層84.3米高的老子紀念塔是一座容古典建築藝術風格與現代設備為一體的高塔,就其高度來說為全國之冠。已完成基礎灌注深22.2米,塔身已建五層高21.7米。已組建成老子博物館和老子圖書館。經過努力,將使鹿邑逐步形成老子學術研究中心。
老子故里在鹿邑,道家、道教文化的根在鹿邑,老子思想研究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海內外的一些老學專家已不滿足於在自己家裡研究老子思想,紛紛組團到老子生地尋根探秘。近幾年到鹿邑觀光、旅遊、朝拜、切磋學術的團體分別來自港、澳、台、日本、韓國、奧地利及東南亞各國和地區。目前,在全世界正在興起一股「老子熱」。
作家秦新成、劉升元兩同志是中國鹿邑老子學會的理事。他們歷千山萬水,閱古今典籍,矢志為故土先哲作傳。經過十年的艱苦深入的調查了解,搜集整理,一部37萬多字的《老子傳》終於脫稿,並於一九九二年八月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的出版轟動了中國文史界,也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出:該傳記:「文筆新美,哲理幽深,李耳再生,情節感人,催人淚下,資料詳實,從生到死,真實生動,深刻全面地再現了老子的一生,不僅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而且是一部好的哲學、科學和歷史書籍。」
老子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其著作《道德經》膾炙人口,早已風靡海內外,但真正為這位名人以小說體作傳,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此書在國內已印刷多次,並已譯成英文向海外發行,但仍供不應求,近一個時期,信件紛紛寄來,希望得到此書。我們也不庫存。只有當空抱拳,謙言以對。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在兩位作者對該書作了修訂的基礎上,花山文藝出版社決定再版此書,以饗讀者。
老子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偉大的歷史人物。我想傳記的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並不是簡單地敘述老子的一生,更不是為「立傳」而立傳。兩位作者想通過老子一生的思想行動的記述,給今天的人們以鼓勵、督促、借鑒,使廣大讀者從老子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從歷史感中增強我們的現實感和社會責任感。是為再版前言。
中國鹿邑老子學會會長 張景志
副會長、秘書長 畢起才
1994年7月22日於鹿邑

老子下載:http://shula.com/soft/54/2006/200607192741.html

10. 老子簡介

老子
目錄·文學特點
·孔子問禮
·道家哲學
·基本觀點
·老子出關
·重要哲學家之思想
·發展時期
·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老子故事
·老子其人

老子(約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 (今河南鹿邑東太清宮鎮,古屬亳州譙城)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

註:《老子》一書也稱《道德經》。(《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文學特點

《老子》是道家學派開山的理論著作,篇幅簡短,文學價值並不甚高,有兩點可作簡略介紹:
第一,形象化的說理。
第二,語句上的韻散結合。

孔子問禮

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

道家哲學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黃帝、老子為創始人,並稱黃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學更是揉合了道學的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與道教。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故道家與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觀點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 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後者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
文學特點

老子出關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決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這要說到老子出關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谷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函谷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里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樣,所以取名為函谷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瞭望著,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裡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只有聖人來才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著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著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他不給你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為他著書了,能為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著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著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著,演繹著。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為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為,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鄉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的河南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為「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里講學,此地離自己家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谷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鄉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鄉,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個桿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鞭子桿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為從這以後老子家鄉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又把這個台稱為「老君台」,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像啊!讀了老子家鄉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中國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累積起來的。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 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修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重要哲學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璣,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於是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但重點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可以說他是以一套宗本於智慧之道的社會哲學與理論來應對混亂的世局,而無意製造社會的新氣象,因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莊子是老子之後道家理論最重要開創者,道家哲學基本上也就是老莊二型而已。莊子的道家學不同於老學之處,在於莊子更詳盡地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的可開創能力,包括智慧上、認識能力上、身體能量上等等。莊子同樣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題基礎上,提出了從人的自我修養到面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處世之道,莊子書內七篇之作,就是他從世界觀到知識論到工夫論到社會哲學的內聖外王之道的理論。

列子,戰國時人。現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東晉張湛所輯 一般認為該書反映了戰國至魏晉間的思想。《列子》從道家思想出發 並對道家思想中無為的人生觀有所改造 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的積極作用 並認為人在一種不任強使力的生存狀態下,不憂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狀態。

王弼,三國時代人。當兩漢經學的發展已到尾聲,社會政治一直在動亂與不義的情境中,知識份子轉向玄學清談的風氣,王弼以其對老子哲學的深切體悟,註解老子《道德經》一書,重體用之分 有無之別 不但發展出詮釋老學的宗旨:"貴無"的精神,並以此原理註解《易經》,甚至還因此改變了從漢易以來言象數易學的氣化宇宙論 而將易經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純粹玄學思想 使中國易學史走向一個嶄新的局面。

郭象,西晉人,以《莊子注》聞名,主張「獨化」理論 是一種從高度抽象思維當中所發展出來的的玄學式概念理論 認為宇宙萬物都生於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種物無大小 各順其適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個生命的人生觀。

發展時期

道家起源應為遠古的隱士傳統,當然也有學者說老子是清廟之守,總之,道家的起源絕不是社會政治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從旁觀察世局,認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著抽象度高且不帶意識型態的執著的語言,描述天道與人事變化的法則,屬於原理性研究的層次是他們的專長。當先秦的老莊二子總攝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綱領之後,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響了儒家與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傳》之作與韓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說。但是在社會政治的實際影響力上,老子之學要到漢初黃老之治的實施後才正式被試驗著,因為在迭經春秋、戰國、滅秦、楚漢之爭之社會戰亂終告停止之時,人們終於發現爭強斗爭的害處以及休養生息的重要,於是老學原理的政治哲學觀點遂被重視。等到西漢強盛,君王開始好大喜功,爭戰的歲月再度啟幕,時代的風氣再度轉變,然後也再度敗壞,等到魏晉清談之風起,道家哲學又開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開其風,王弼更以簡潔有力的注經之作,從理論上深入道家之學並予以闡發,而向秀、郭象則發展庄學的注釋工作。魏晉之後,道家思想並未有鮮明的創造傳統之再現,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卻轉為道教、易學與儒學理論的開創所藉用的重要啟示,尤其是源自莊子的氣化宇宙觀,更被廣泛且深度地再開發著。而同一時期的佛學傳播,亦曾有一斷相當長的時間是以道家「無」的智慧原理來表達的,此即世稱「格義佛學」時期。

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與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為表顯一為裹藏之別而已。而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藝術、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占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即使說中國藝術的表現即為道家藝術的表現亦不為過。當然,道家哲學對中國政治活動也提供了活絡的空間,使得中國知識份子不會因著有太強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執著於官場的追逐與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輕松地發現進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間的智慧

對道家應簡單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兩句話是老子最高深的思想,但其實也是最淺顯的道理。

其實兩句話是一個意思。

實際拆分,應該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拆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很簡單,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樣,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樣。沒有定論,這就是道德經最玄妙最高深的地方,其實也是這句話的意思。

道,天地之道。可道,人人皆可得道。非常道,但世間之道皆非永恆之道。(有的版本為非恆道)合起來就是:天地之道,實際乃是人人皆可得之道,但世間萬物,道道道,皆非恆道。還不夠白?那就在白一些吧!

白丁翻譯文:天王老子制定的規則,實際沒有那麼復雜,人人只要用心觀察周圍,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就能悟出這個「玄而又玄」的道。但是不要忘記,世界上所有道,都不是永恆的,所有事物都有生,自然也有死。老子的這本道德經也不是真理的化身,早晚也會被推翻取代。而實際上,這種世間無恆道的道理,就是天地萬物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其實也大致是這個道理。

道可,道可以左右天地萬物。

道非,但是再大的道也有被推翻、被打倒的時候。

常道,世間唯一的常道就是此道,萬物皆有始有終。

這兩種拆法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其實你可以試試,把這六個字,不管用什麼方法拆,意思都是一樣的,這也精妙的應扣了道家萬物循環、太極常轉的中心思想。這就是老子的最大智慧。

呵呵,其實老子的根本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諧和循環。

只要你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看透自我、包容他人。

你就已經可以算是老子的弟子啦!

1.老子,根據《史記》的記載,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約生活春秋末期,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故事

老子降生

公元前576年夏六月,宋國國君共公去世,右師華元執掌國政。以左師魚石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謀政之心,無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見共公去世,欲乘機起事。由於謀事不密,走漏風聲,被以華元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國。此後,即任向戎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立新君,這就是宋平公。

魚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餘人逃往楚國,客居楚國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國起兵伐宋,攻克宋國的彭城(今江蘇徐州),封魚石、魚府守城,並留下三百乘戰車協助鎮守。

宋平王為此召朝臣議事,問道:「敵強我弱,楚兵侵佔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視不理,後患無窮!誰願為我拔此要塞?」話音剛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願往!」平王一看,只見此人身高丈二,濃眉大眼,闊腮寬肩,威武雄健,原來是司馬老佐。華元表示憂慮,對平王說:「魚石狡詐,魚府兇殘,彭城盤踞著楚國戰車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強。司馬雖藝高膽大、剛健勇猛,恐難必勝。」老佐據理說道:「魚石,蛀書之蟲也;魚府,縛雞之犬也。有何懼哉!老佐願攜家小以圍彭城,城不克臣不歸!」平王允諾。遣老佐為上將軍,率二萬人馬去收復彭城。

話說宋國圍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軍士氣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軍便危在旦夕。一日,魚石、魚府在城上督戰,見宋軍人多如蟻,個個奮勇,架梯登城,人人爭先;又見一員大將銀盔銀甲、金戈白馬,馳騁於疆場之上,調兵遣將。一楚將問道:「這位宋將是誰?」魚石答道:「是新任司馬、圍兵主將老佐。」楚將紛紛議論說:「攻城主將,不在軍後觀敵了陣,卻突於軍前左馳右騁,怎能不鼓舞士氣!如此看來,彭城太危險了!」但魚石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又對部下說:「事將成而敗,事將敗而成,歷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軍必敗?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這是他成功之本;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這又是他失敗之根。又怎知他的軍隊必勝?」楚將問:「左師好像成竹在胸,有什麼好計策?」魚石回答說:「兩軍相對,帥在前還是在後,要見機行事。現在宋兵攻城,主將突出在前,冒著箭矢而馳騁,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條小計,如果照計行事,宋軍成敗,還很難說。」

原來魚石是讓部下放暗箭,射殺老佐,老佐正在軍前督戰,忽然飛來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墜馬身亡。宋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老佐眷屬正處宋營軍帳中,有侍女、十數家將、數十侍衛。忽聞老佐陣亡,又見潰軍如潮湧來,眾家將急忙駕車,保老夫人奔逃。且戰且逃,至傍晚,追兵雖已不見,但老夫人身旁僅剩下兩名侍女、一位駕車家將了。家將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擇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時分,來到一個偏僻村莊,向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搖頭說不知。家將只知應向西行,豈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繞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見宋都,卻來到了陳國相邑(今河南鹿邑東)。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原來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為踐君前諾言,以必勝之心攜眷出征。此時兵敗,老夫人又有喪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慮,身體疲勞,以至腹中胎動,疼痛難忍。侍女驚慌無措,家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不過幾刻時光,只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產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接生老婦見母子可憐,讓一行五口住進自己家中。老丈以開葯店為生,陳姓,人稱陳老爹,所以都稱老婦為陳媽媽。陳媽媽膝下無兒無女,為人厚道熱情,讓出三間西廂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難之際,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盡;雖說戰亂中顛沛流離,畢竟出於大戶人家,隨身攜帶細軟尚夠度日。加之家將常幫陳老爹營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務,老幼五口,日子過得也還滋潤。從此,宋國戰將老佐的妻兒便在陳國住了下來。

聰穎少年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入周求學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向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

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麼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

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近日有家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龍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里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老聃撲人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

閱讀全文

與老子是怎麼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