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相聲呢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著名相聲演員有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 馬季,侯耀文,蘇文茂,牛群,馮鞏,郭德綱,於謙等。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天津師范大學為相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相聲保護單位為中國廣播藝術團。
② 詳解:相聲是什麼樣的藝術表演形式
相聲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喜劇。在戲曲大全中,相聲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兩個人的對話來的多一些。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表演形式呢?你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一起來揭曉這種表演是屬於什麼形式的。
相聲,古作像生,原指摹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成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
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
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各地。一般認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
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庄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一段相聲一般由」墊話兒「——即興的開場白;」瓢把兒「——轉入正文的過渡性引子;」正活兒「——正文;」底「——掀起高潮後的結尾四部分組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創作的相聲也常有省略」瓢把兒「的。
相聲用藝術手法組成」包袱兒「,表演當中通過說表而」抖響「使人們發笑。其手法計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後貶、陰錯陽差、一語雙關、自相矛盾、表裡不一、歪講曲解、違反常規等數十種。每一段相聲里一般含有四五個以上風趣幽默的」包袱兒「。
相聲是一種歷史較久、流傳較廣、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曲藝表演形式。盡管相聲藝人供奉的祖師是漢代的東方朔,但這個曲種的真正形成和發展起來卻是在清同光年間。早年北京有窮不怕(朱紹文)、萬人迷、李德錫等人在天橋鬻藝,為相聲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在演出實踐中創作出不少新段子,大大地豐富了相聲的內容。
相聲雖興起於北京,但作為碼頭城市的天津,卻是相聲興起繁盛的地方。京津近在咫尺,天津相聲演員必到之地,並逐漸形成一個新段子必先得到天津觀眾的認可才能進京演出的局面。許多著名的相聲演員都是在天津演出過多年,成名後才走向全國的。侯寶林、張壽臣、郭榮起莫不如此。
舊時天津的演出場所並不多,除在茶館、雜耍園子演唱外,主要還是在街頭和廟會」撂地「賣藝。」圍坐團團密復疏,開場午正到申初。風高萬丈紅塵里,偏有閑人聽說書。「用藝人自己的話說:」倆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有塊地就能演。「三不管是雜耍藝人」撂地「賣藝的重要場所,相聲」撂地「的發祥地就在南市三不管。1900年以後,三不管出現雛形,20世紀30年代以後日漸繁榮。
」撂地「賣藝的地場分為三等:上等的設有遮涼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麼設施都沒有,只有一塊空地。相聲藝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畫個大圈就開始表演,行話叫做」畫鍋「,無非靠它吃飯的意思。自嘲是」刮風減半,下雨全無「,過的是」雨來散「的生活。
相聲就在人群之中,以」說「、」學「、」逗「、」唱「求得生存。然而掙錢並不容易,有時說完一段要錢,觀眾卻一鬨而散。藝人出於無奈,不得不耍」生意口「,甚至說些損話:」小哥兒幾個侍候您一場不容易,玩藝是假的,精氣神兒是真的。
帶著零錢,您費心掏點兒。帶多了多給,帶少了少給。「」您若身上不方便,沒帶錢,許您白瞧白看,請您站腳助威。「有時為了湊夠整錢,加演小段,湊足以後,再接著演。直到相聲進入茶園、劇場後,相聲演員的生活才逐漸有了保障,演出內容也開始去粗取精,變得更加文明起來。
【結束語】相聲是一種民間的說唱曲藝,這種口頭上表達的表演已經不多了。現在的人都隨著科技化也不怎麼去了解最傳統的東西。但小編還是希望能夠將它傳承下來。
③ 相聲是一門()藝術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四門功課
聲(Cross 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相聲鼻祖為張三祿,著名流派有「侯(寶林)派」、「馬(三立)派」、「常(寶堃)派」、「蘇(文茂)派」、「馬(季)派」等。著名表演大師有侯寶林、馬三立、常寶堃、蘇文茂、馬季等多人,後起之秀有郭德綱等人。
④ 相聲是什麼語言藝術
一種民間說唱曲藝。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⑤ 相聲是一種什麼曲藝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相聲一詞,古作象生,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相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類型: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相聲在兩岸三地有不同的發展模式。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三不管兒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相聲鼻祖為張三祿,著名流派有「馬(三立)派」、「侯(寶林)派」、「常(寶堃)派」、「蘇(文茂)派」、「馬(季)派」等。著名相聲表演大師有馬三立、侯寶林、常寶堃、蘇文茂、劉寶瑞等多人。二十世紀晚期,以侯寶林、馬三立為首的一代相聲大師相繼隕落,相聲事業陷入低谷。
2005年起,憑借在網路視頻網站等新興媒體的傳播,相聲演員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2008年相聲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⑥ 什麼是相聲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
相聲用笑話、滑稽地問答、說唱等引起觀眾發笑的一種曲藝形式。用笑話、滑稽問答、說唱等引起觀眾發笑。多用於諷刺,現也用來歌頌新人新事。按人數分對口相聲、單口相聲、群口相聲、相聲劇。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
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6)相聲是什麼藝術擴展閱讀:
代表人物
張三祿是當今社會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根據相關記載並推測:張三祿本是八角鼓丑角藝人,後改說相聲。他的藝術生涯始於清朝道光年間。在《隨緣樂》子弟書中說:「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到像活的一樣。」
朱紹文(1829-1904),相聲界的祖師爺。藝名窮不怕,漢軍旗人,祖籍浙江紹興。他演出時打擊節拍的竹板上刻著「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的字句。
常寶堃曾經兩次因為諷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張壽臣公開贊揚吉鴻昌等人的抗日,批評當局不抵抗政策;也曾為諷刺當時天津警察「賤」遇到麻煩。
⑦ 相聲的起源是什麼,高雅還是低俗,文藝還是市井
相聲,可溯之源長,可證之史短。
從張三祿、朱紹文到現在,不過一百多年,可關於相聲藝術的起源問題,卻出現了一些分歧,甚至於在短短一二十年之間,相聲的源頭似乎變得模糊起來。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到本世紀初,「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的說法深入人心,觀眾也認可相聲就是一門藝術的說法,那時候的相聲作品在針砭時弊、貼近生活方面做得很好,也讓相聲行業達到了一百多年來的發展巔峰。
但是,近十年來,不斷有人向一些剛剛接觸相聲的觀眾灌輸一種觀點,那就是「相聲起源於低俗的市井文化」,在這種理論熏陶下,很多人都以為相聲似乎從誕生起就以黃色笑話、葷段子為主,就是一門要飯吃的手藝,純粹以逗人樂為主的雜耍。
先不說向觀眾灌輸這種篡改相聲歷史、抹黑相聲前輩觀點的人是何種目的,單就其理論來說都是大錯特錯的。
因為,相聲的起源根本不是什麼低俗文化,而是以雅俗共賞的笑話、文字游戲、說學逗唱等技藝組成的語言藝術。
一、相聲起源於知識分子的文藝沙龍
相聲行業尊東方朔為祖師爺,當然這是附會的行為,不過就算是東方朔,那他也是漢武帝的御前大臣,是大隱隱於朝的高級知識分子,絕對不是只會講黃色笑話的潑皮。
而近代相聲的起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張三祿,因為「相聲」這個詞就是他首創,他創作的一些作品目前仍然流傳於世。
據各種史料記載,張三祿是一名拆唱八角鼓藝人,所謂拆唱八角鼓是清中期到末期旗人的曲藝游戲,一般都在堂會里表演。這種堂會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文藝沙龍。著名的老相聲段子《汾河灣》就是拆唱八角鼓的曲目。
張三祿曾到天橋賣藝,以講單口相聲為謀生手段,他創作的單口相聲流傳到今天的有兩個,《九頭案》和《賊鬼奪刀》,其中《九頭案》在京城尤其受歡迎。
據見過張三祿表演的藝人回憶,他的單口相聲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隨時抓哏,也就是現掛。另一個是口凈,也就是不講臟口和葷段子,因此也受到女性和小孩的歡迎。
相聲行業的縱向發展則主要是文明相聲的發展。
從相聲八德開始,相聲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發展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幾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如李德鍚、張壽臣、侯寶林、馬三立、馬季等人,這些代表人物的共同點都是文明相聲。
像李德鍚、張壽臣經常出入高官顯貴的堂會,在這些堂會上是不可能說低俗段子的,張壽臣在張學良的堂會上說了一句暗臭就差點砸鍋。
與此同時,相聲藝人開始大規模進入專業演出場所,如戲院、茶社等地,還包括新興的廣播電台。在這些場所里,相聲藝人能說的也是文明相聲,而不是低俗段子。
比如相聲常家常連安開創的啟明茶社,其大門口直接掛著大牌子:文明相聲。侯寶林在天津一炮而紅,靠的也是文明相聲,很多社會名流和知識分子都是他的粉絲。
天津相聲最紅的五檔相聲,無一不是說文明相聲的,沒有一個是靠說葷段子成名的。
到了解放後,文明相聲更是完全占據了相聲舞台,葷段子徹底絕跡。
因此,從相聲行業的發展過程看,低俗文化也從來不是相聲行業的主流,文明相聲才是相聲行業發展壯大的根本。
往簡單了說,為何文明相聲會打敗低俗段子?很簡單的道理,低俗段子只能在街邊說給販夫走卒聽,女人小孩群體都聽不了。
而文明相聲不僅能進茶社戲院,還能上電台,雅俗共賞的作品受眾更廣泛,藝人賺錢也就更多。
所以文明相聲打敗低俗段子,不僅符合藝術發展的規律也一樣符合社會發展和商業競爭的規律。
綜上所述,相聲不論是起源還是發展壯大的過程,低俗段子從來都不是主流。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不僅是對藝術的概括也是對相聲歷史的總結。
相聲作品的最高境界並不是所謂的高雅,而是雅俗共賞,這個「俗」是通俗,也不是低俗。
像馬三立、侯寶林、郭榮起、劉寶瑞等前輩的作品無一不是如此,現代相聲代表馬季、姜昆、牛群、馮鞏、侯耀文、李金斗等人的作品同樣可以做到雅俗共賞。
想做到雅俗共賞,不僅需要相聲藝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有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畢竟相聲藝術的門檻很高,絕不是在網路上摘抄幾個段子就能達到的。
有些藝人沒有耐心去打磨藝術,甚至連掐一掐作品的想法都沒有,那他們的作品就會距離雅俗共賞的境界很遠。
達不到藝術怎麼辦?那就篡改相聲的歷史、修改相聲藝術的起源,把相聲藝術說成是低俗文化,把語言藝術的標准無限降低,給不懂相聲的粉絲洗腦,這樣就能掩蓋某些藝人江郎才盡、濫竽充數的現實。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在相聲老祖宗的墳上寫著呢。
⑧ 相聲屬於戲劇么
不屬於。
相聲屬於曲藝,與評彈、大鼓、三弦等說唱藝術是一類,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小品屬於戲劇,與話劇、音樂劇、戲曲等是一類。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分為北派與南派。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戲劇簡介:
戲劇藝術,是一種綜合藝術。它融文學、美術、表演、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於一爐,由語言、動作、場景、道具等組合成為表現手段,通過編劇、導演、演員的共同創造,把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十分尖銳、強烈、集中地再現於舞台之上,使觀眾猶如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戲劇中發生的事件一樣,從而獲得具體生動的藝術感受。
戲劇藝術的表現過程通常分三個階段:編劇創作戲劇劇本階段、導演指揮排練階段、演員台上表演階段,就整體而言,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徵。
⑨ 相聲是以()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
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各地。 一般認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它是一種歷史悠久、流傳較廣,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曲藝表演形式。用北京話說講,現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講的「方言相聲」。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庄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相聲由一個演員表演,講述笑話;對口相聲由兩個演員一問一答,通常又有「一頭沉」和「子母哏」兩類;群口相聲又叫「群活」,由三個以上演員表演。傳統曲目以諷刺舊社會各種丑惡現象和通過詼諧的敘述反映各種生活現象為主,解放後除繼續發揚諷刺傳統外,也有歌頌新人新事的作品。傳統曲目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賈行家》、《扒馬褂》等,總數在兩百個以上。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則以《夜行記》、《買猴》、《昨天》、《帽子工廠》等影響較大。
●相聲知識
說學逗唱
曲藝術語。 相聲傳統的四種基本藝術手段。「說」是敘說笑話和打燈謎、繞口令等;「學」是模仿各種鳥獸叫聲、叫賣聲、唱腔和各種人物風貌、語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是編唱滑稽可笑的詞用各種曲調演唱,或將某些戲曲唱詞、曲調誇張演唱以引人發笑。相聲中,常有偏重運用其中一、二種手段的節目,比如《改行》、《戲劇與方言》偏重於「學」和「唱」,《八扇屏》、《春燈謎》以「說、逗」為主。演員也往往以其善於運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風格。
墊話
曲藝名詞。 相聲演員登場表演正式節目前的開場白,有時也是一個小節目,吸引觀眾注意或點明正式節目的內容。
入活
曲藝術語。 指相聲演出時,用以將墊話引入正題的一段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包袱
曲藝術語。 指相聲、獨腳戲、山東快書等曲種中組織笑料的方法。一個笑料在醞釀、組織時稱「系包袱」,迸發時稱「抖包袱」。習慣上也將笑料稱為「包袱」。
三翻四抖
曲藝術語。 相聲組織包袱的手段之一。指相聲表演時,經過再三鋪墊、襯托,對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製造氣氛,然後將包袱抖開以產生笑料。
一頭沉
曲藝術語。 對口相聲的表現方式之一。指兩個演員在表演時,一個為主要敘述者,即逗哏; 另一個用對話形式鋪助敘述,即捧哏。由於敘述故事情節以逗哏為主,故稱。
子母哏
曲藝術語。對口相聲的表現方式之一。指相聲表演時,兩個演員(逗哏和捧哏)所承擔的任務基本相同,如通過相互間爭辯來組織包袱等。
抓哏
曲藝術語。 相聲、評書等曲種演出時,在節目中穿插進去的可笑內容,用以引起觀眾發笑。 演員往往現場抓取插話題材,並結合節目內容,以取得良好結果。
逗哏
曲藝名詞。 對口或群口相聲演出時主要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甲」。對口相聲中,逗哏與捧哏合作,通過捧逗的襯托、鋪墊,使敘述中逐漸組成包袱,產生笑料。群口相聲增加「泥縫」,其作用與「捧哏」基本相同。
捧哏
曲藝名詞。對口或群口相聲演出時配合「逗哏」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乙」。
泥縫
曲藝名詞。群口相聲演出時配合「逗哏」敘述故事情節的演員,現通常稱作「丙」。
腿子活
腿子活--相聲里頭為了學唱或者表演一段情節,兩人帶點小化妝,分包趕角,進入角色來表演,之後還要退出來敘事,這種相聲段子行內叫「腿子活」。
相聲是什麼?這是一個既好回答又難回答的問題。 說它好回答,是因為它的答案早已公之於眾,人盡皆知。 許多相聲演員上台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相聲是語言的藝術。」 這個回答無疑是正確的,遺憾的是,許多人恰恰忽視了這個定義。
近幾年來,為了改變相聲創作、演出不景氣的局面,各種形式的相聲改革應運而生。吉它相聲、迪斯科相聲、歌舞相聲、乃至於男女相聲、侏儒相聲,想了不少辦法,花了不少力氣卻唯獨忽視了「相聲是語言的藝術」這個根本性的命題,因此也就必定不能取得成功。忽視了語言在相聲藝術中的重要性,也就背離了相聲藝術的審美特性。
然而,「相聲是語言的藝術」這條定義又是不夠准確的,它的外延過於寬泛,並不能很好地劃分相聲與其它藝術之間的界限。在曲藝藝術中,評書、快書等同樣是語言藝術,唱曲類曲藝無非是語言藝術與音樂藝術的結合。戲劇藝術、電影藝術、聲樂藝術中都有語言藝術的成份,就連文學也是以書面形式出現的語言藝術。如果不能劃清相聲藝術與其它藝術之間的基本界限,我們就難以進一步深入認識相聲藝術的本質特徵。
其實,我們只要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相聲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和它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比較獨特的。曲藝是各種說唱藝術的總稱,其中絕大部分曲種,無論是只說不唱的評書、評話、快書,還是只唱不說的唱曲類曲種,或是有說有唱的鼓書、彈詞,它們的內容都在於敘述一個故事,唯獨以相聲為代表的少數幾個曲種(還有上海的獨角戲,閩南及台灣的答嘴鼓等)是個例外。
作為喜劇藝術形式之一的相聲,它既不象小說、評書等敘事藝術那樣主要以敘述、描寫等手法反映生活,也不象戲劇、電影等綜合藝術那樣主要以演員的形體動作形象地反映生活,而是主要通過對話議論、談論生活。
相聲作為對話藝術,它具有與各種敘事藝術、表演藝術迥然不同的特點,現分述如下:
一、相聲是以對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藝術,相聲以反映現實生活中各種人物的對話為主要內容。在敘事藝術中, 人物的對話不能脫離情節的制約, 而在相聲中,情節的作用遠不如在敘事藝術中那樣重要。在相聲中,情節是為組織包袱服務的,而包袱又是由對話構成的。在對話時脫離談論對象和話題講述一個故事是無法令人理解的,因而也是不允許的。 與此相反,相聲中的情節卻可以是時隱時現 、若斷若續,甚至是若有若無的。
在有些相聲中,甚至可以根本不需要情節,只藉助於對話的魅力,即能組織包袱,直接揭露矛盾,表現主題。 相應地,觀眾聽相聲也並不醉心於情節的復雜曲折,而是要了解表演者對問題 、事件所持的立場、觀點,所發表的意見。這些觀點、意見主要通過對話來表達。
相聲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苛求完整豐滿,而往往是只去描繪其言談話語,並通過這些言談話語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意識、立場觀點、性格氣質。相聲中的人物同情節一樣,是組織包袱的工具,因此,人物往往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人物性格在許多相聲中也往往是不全面的,誇張的,變形的,並不呈現為一個完整、真實的形象。在有些相聲中則沒有人物形象。
相聲的內部結構比較鬆散。「墊話」、」正活」、「攢底」等各部分之間在情節上有時並沒有緊密聯系,只是通過一個比較寬泛的主題加以維系。在相聲中,內容的變化往往不是體現在情節的推進上面,而是體現在話題的轉換上面。
總之,對相聲藝術來說, 敘事藝術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與情節結構都不佔要地位。 相聲最重視的是包袱,而包袱又是由對話構成的。隨便翻開一篇相聲作品,你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對話。這些對話維妙維肖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言談話語。當然,這些對話並干是從生活中照搬來的,而是經過了精心的藝術加工。
二、 相聲的包袱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構成的。 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在談及相聲的基本概念時指出: 「(相聲)就是通過組織一系列特有的『包袱』來使人發笑的藝術,這里所指的包袱是語言藝術的包袱,這里所指的語言是包袱藝術的語言語言……、語言、包袱兒、笑聲,可說是相聲藝術的三大要素,並且缺一不可。」 (引自馬季《卅年回首一吐為快》載《曲藝》1987年第2期)在他列舉的三要素中,語言、笑聲是其它一些喜劇藝術也具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聲藝術特有的。 包袱在相聲藝術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 因此,對包袱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是我們研究相聲藝術的關鍵。
「包袱」一詞是個形象化的比喻詞,它實際上指的是相聲中喜劇性矛盾醞釀、發展的一個過程。所謂的「三翻四抖」,則是相聲包袱常採用的一種結構。其中「三翻」是指對矛盾假象反復進行渲染和強調;「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後揭露矛盾的真相。
我們知道,喜劇矛盾的特徵是「用另一個本質的假象來把自己的本質掩蓋起來。」 (引自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恩全集》第1卷第5頁)因此,在喜劇矛盾中,各種假象就特別多。假象其實也是一種現象,它的特點是能夠提水與其本質相反(或相離背)的表象,然而,假象又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極為深刻地反映著本質。因此,真實的喜劇矛盾具有著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特點。在對口相聲中,喜劇矛盾——包袱的雙方 (現象與本質等等)由捧逗雙方分別擔任,並通過對話逐步揭露矛盾。喜劇藝術手法(如誇張、誤會、巧合等)為各門喜劇藝術廣泛採用,並非相聲所獨有。 然而,相聲在運用這些手法時自有其特點。例如,許多戲劇、電影運用視覺形象構成誤會,(影片《大獨裁者》、《黑鬱金香》等都出現了兩個相貌酷肖的人)而相聲在運用誤會手法時卻大都依靠對話。例如《改行》中說到藝人劉寶全改行賣菜,他把 「挑子一放,一摸肩膀兒,這個痛啊! 他把 《遇皇後》 的叫板想起來了 :『唉、苦哇!』老太太一聽:『噢!黃瓜苦的,不要啦。』」很顯然,這個包袱採用了誤會手法,誤會是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造成的。離開了對話的雙方,也就無法引起誤會。
通過人物對話組織包袱,是相聲中運用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不僅在「子母哏」類型的相聲中是如此,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也是如此。不僅在對口相聲中是如此,在單口相聲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單口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中,那個攢底的包袱就是由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群臣之間的對話構成的,這類利用對話構成的包袱在相聲作品中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對話不僅體現在包袱的組織方法上面,而且體現在各種相聲藝術手段的運用上面。「說學逗唱」是相聲的四種最基本的藝術手段,「說」是說笑話和繞口令,「學」是模仿各種叫賣聲、唱腔和各種人物的語言,「逗」是抓哏逗笑,「唱」是編一些滑稽可笑的詞用各種曲調演唱。這些藝術手段的運用只有納入對話的范圍才是符合相聲創作藝術規律的。相聲表演不能為學而學,為唱而唱。相聲演員用方言所說的話,仍需達到對話的目的;所唱的歌曲和戲曲,或是作為對話中的論據,或是通過改唱歌詞表達對話的內容。目前有些「柳話」(即以學唱歌曲、戲曲為主的相聲)相聲表演實際上變成了聽眾點唱音樂會,雖然也能取得劇場效果,但是卻違背了相聲作為對話藝術的本質。這種「為唱而唱」的創作傾向是不可取的。
三、相聲演員以對話者的身份進行表演。相聲演員既不是象評書及其它曲藝演員那樣主要以敘述者的身份進行表演,也不象戲劇演員那樣以劇中角色的身份進行表演,是以對話者的身份進行表演。相聲演員所使用的語言不是敘述性的語言,而是對話性(即問答式)的語言。在子母哏類型艙相聲中,這一點比較明顯。其實,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逗哏和捧哏的演員同樣是在進行對話。逗哏演員的話語在內容上雖然確實有敘述的成份,但在形式上仍然表現為與捧眼演員之間的對話;在這里,敘述的內容只能作為答話說出來,而不能脫離具體的對話環境去講故事。
相聲演員在表演中始終是一個對話者,而不是行動者(英語中「演員」一詞為「actor」,也可硬譯為「行動者」)。相聲演員主要靠對話塑造人物形象,而不是依靠外部形象和形體動作。 相聲演員的外部形象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這一特點與相聲的特殊審美方式有很大關系。有研究者認為相聲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我演我」的本色表演(見盧昌王《關於曲藝表演問題的幾點思考》載《曲藝藝藝術論叢》第九輯76頁),也有的研究者認為是一種虛擬式的表演。(見薛寶錕《笑的藝術》第64~65頁)但無論如何,相聲演員的形體動作只是為使對話更生動形象而採用的輔助手段,這些動作不象戲劇中的動作那樣重要和完整。
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捧哏演員的話雖不多,但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捧哏演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作為「相聲是對話的藝術」這一命題「人證」。
在相聲的幾個類型中,群口相聲是在對口相聲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演變形成的,它將對口相聲中的雙邊的對話轉變為多邊的對話;並且具有某些戲劇的成份。
單口相聲的情況比較特殊。單口相聲是從民間故事和笑話發展、演變而來的。它兼有故事和笑話的藝術特點。對此,專家們曾發表過精闢的意見。
馮不異提出;「在曲藝的諸多曲種中,有一種單人演說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稱為單口相聲…… (單口相聲)但求諫果回甘,卻不一定那麼有頭有尾,它的體制不同於短篇的話本、故事、笑話,也不同於對口相聲,是一種風格獨具的口頭文學體裁。」(引自《繼承傳統,豐富提高》載《曲藝》1986年第5期)。
王行之認為:「把單口相聲直接並入中短篇小說這一藝術門類,未必確當,但是,因為它們同屬敘事性的藝術形式,從敘事狀物、刻畫人物等角度看,它們之間不僅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單口相聲又有不少獨到之處。」(引自《小說家的益友——或「勁敵」》載《中國曲藝論集》第280頁)
李鳳琪也曾指出:「單口相聲以故事性見長,其中也有偏重說理的,即所謂『議論型』,這種相聲容易空洞、枯燥、很難寫,新作中幾乎絕跡。」 (引自《生動的社會風俗畫卷》,刊載於《曲藝》1986年第5期)
看來,專家們比較—致地認為單口相聲是一種喜劇性的敘事藝術。單口相聲就其形式而言不是對話藝術,但是,它與傳統的敘事藝術(評書、故事等)相比又產生了許多變異。例如,單口相聲在內容上側重於反映人物之間的對話, 並且主要依靠對話構成包袱、塑造形象。 由於單口相聲創作中包袱的組織要受情節、人物性格的制約,所以單口相聲創作的難度很大。故事型的單口相聲創作近年來已近於絕跡;議論型的單口相聲則由於在內容與形式之問存在著不易克服的矛盾,而讓位於對口相聲。
對口相聲是從單口相聲脫胎而來的,但是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藝術生命繹久不衰。這與它的內容形式之間的和諧有很大關系。簡單地說,對口相聲的主要內容是對話,它所採用的形式也是對話,二者之間是一種同形、同構的關系。四、 對話不僅體現在相聲的創作和表演過程中 ,而且體現在欣賞過程中 。相聲作為一門舞台藝術(目前基本如此),它的表演與欣賞在時空上是統一的。相聲與其它舞台藝術一樣 ,存在著與觀眾進行交流的問題。
眾所周知,相聲是一門最擅長與觀眾進行交流的藝術,相聲演出所產生的劇場效果,往往是其它舞台藝術無法企及的。除了喜劇性內容的原因之外,相聲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對話的形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敘事藝術中,創作者自信有力量穿透孤立的事件,抓住其「內在的本質」,賦予其因果聯接的次序,從而構成故事虛構的情節和歷史,並將這些內容灌輸給觀眾。在這里,信息的流動基本上是單向的,觀眾基本上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
在敘事藝術中,由富有穿透力的情節構成了—個有頭有尾、線性發展的封閉性結構,這種結構不允許來自外部的干擾。在戲劇藝術中,有第四堵牆的理論。它要求在演員與觀眾之間矗立起一道假設的牆,這堵牆使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交流帶有間接的性質。
相聲藝術則有很大不同,相聲中的「情節」是若斷若續、若有若無的。因此,相聲的內容使人感到是不確定的。相聲的包袱常常給觀眾提供假象,而將真相隱藏起來。這樣一來,就促使觀眾主動進行思考,因而加強了雙方之間的思想交。相比之下,評書(及其它一些曲藝)演員不僅將事情的因果關系解釋得清清楚楚,而且還通過得勝頭回預先明確故事的主題和結局,聽眾只需被動接受。在相聲表演中,演員不再享有評書演員那種「說書先生」的地位,演員與演員、演員與觀眾都是以一種平等的對話者的身份出現。他們可以對事物發表各自不同的意見。這種來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見,既構成了相聲形式上的特點,又是相聲中喜劇性矛盾的來源。在這里,演員的一切言談話語都要接受另一個演員和廣大觀眾的嚴格檢驗,他的種種故弄玄虛、自相矛盾、荒誕誇張、邏輯混亂的話語都逃不過觀眾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醜」受到鬨堂大笑,處於「下不來台」的「尷尬」境地。觀眾則通過笑聲感覺到自己在心理上的優勢,並在笑聲中受了潛移默化的教育。相聲的欣賞過程能夠更好地實現「寓教於樂」的目的,因而相聲藝術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相聲表演採取直接面向觀眾的方式,「第四堵牆」在相聲表演中是不存在的。許多演員還直接向觀眾提問,或解答觀眾提出的問題,並滿足觀眾的要求。這樣,就大大加強了演員與觀眾的聯系與交流。
在相聲的欣賞過程 ,觀眾雖然一般不能直接與演員進行對話 ,卻可以通過笑聲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另外,在許多相聲中,捧哏演員的話往往代表了觀眾的觀點,捧哏演員往往是作為觀眾的代言人與逗哏演員進行對話。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聲的表演和欣賞過程中,演員與觀眾的交流是雙向的,十分密切的。這一特點是與它特有的藝術形式——對話的形式分不開的。這種形式滿足了廣大觀眾的參與意識,由此產生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相聲與觀眾結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它從群眾中吸取智慧和幽默,表達了群眾對真善美的追求和樂觀精神,並對生活中的假惡丑進行揭露和諷刺。相聲以其精湛的生活內容和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優秀的民族藝術之花。
總而言之,相聲在內容上是喜劇藝術 ,在形式上則是對話的藝術。 相聲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這兩大特點,並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乾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黑格爾認為「內容即具有形式於其自身」,內容與形式是對立面的統一:「內容非它,即形式之回轉到內容,形式非它,即內容之回轉到形式。」 (見黑格爾《小邏輯》第286—287頁)從這一命題出發,我們可以把相聲稱之為「對話式的喜劇藝術」,或者叫作「喜劇性的對話藝術」。正如「戲劇:動作的藝術」這一命題也不排斥劇中人物的對話一樣,「相聲:對話的藝術」這一命題也不排斥演員的形體動作、對話中的敘事成份以及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段。提出相聲是對話的藝術,只是為了進一步明確相聲這—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的規定性的本質,而不是要割斷相聲與其它喜劇藝術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相聲:對話的藝術」這一命題看似簡單,其實,它正好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相聲藝術的基礎和破譯許多相聲之謎的密碼。例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相聲是市民社會的產物,但是我們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英國學者芒福德在《城市發展史》一書中寫道,「對話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現形式之一,是長長的青藤上的一朵鮮花。城市這個演戲場內包容的人物的多樣性使對話成為可能。」(見《城市發展史》第88頁)這段話對我國的相聲藝術的起源可說是一個絕妙的旁證。由此可見,城市不僅僅是演戲的場所,而且也是說相聲的場所。 作為人類語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對話廣泛地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對話不僅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感情的交流。運用對話的形式進行思考,易於發現矛盾、認識矛盾、解決矛盾,更易於激發人們的靈感,發揮機智、幽默等才能。對話也是科學與民主的天然盟友。
相聲作為一種非敘述性的對話藝術,具有開放性的品格 ,它可以容納極為廣泛的社會生活內容 。但是,它又不能不受到表演時空的限制,相聲作為喜劇藝術,不允許各種非喜劇性因素進入。因此,相聲又是一門在內容上具有嚴格限制性規定的藝術。相聲的對話藝術的本質,決定了它是聽覺藝術。相聲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特有的長處與短處。深刻地認識、領會這些特點,對於研究相聲藝術,將會起到有益的作用。因為感覺到的東西廠我們不一定能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