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足不出戶逛遍世界博物館!值得一看的博物館紀錄片/VR/周邊匯總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歪我是小爽啊
最近兩三年,基本上以宅家為主,很少外出 旅遊 。但是依舊擋不住一顆想要出去看看世界的心情。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一下世界主要博物館的介紹,紀錄片,VR等等內容。為大家展現一個全面豐富的博物館。大家可以趁著元旦假期看起來,開卷有益,建議大家收藏起來了!踏上千年的文化之旅吧!
成立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博物館最初的藏品,來自於漢斯·斯隆爵士收藏的71000件個人藏品、標本、書籍等物品。
開館以後的200多年間,隨著英國的殖民擴張,又繼續收集了英國本國及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印度、中國等古老國家的文物。這里有大量敦煌學的文物。可以說是集合了人類文明瑰寶。有名的藏品有安德森貓、羅塞塔石碑等等。
關於大英博物館,有很多紀錄片,今天主要為大家推薦這一系列視頻。內容以中文為主,主題也以中國文化為主,製作的非常精良。
特別是對大英博物館中國部分的文物介紹的非常詳細。特別是敦煌文化相關的內容非常詳細,值得一看的系列視頻。
另外NHK也曾拍攝過大英博物館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堺雅人解說,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半澤直樹和古美門律師了。拍的也很不錯值得一看。
大英博物館中的埃及文物館分為木乃伊館和埃及建築館。是博物館最大的專題陳列。另外東方藝術文物館,中國陳列室(中國館)就佔了好幾個大廳,中國文物被大英博物館視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總數多達23000餘件,珍品如山。
古埃及奈加代(公元前4000~3000年)陶罐:
法老勝利石碑 公元前3100年:
奈及利亞 13~14世紀 國王頭像:
內布拉天空圓盤,德國,約公元前1600年:
阿茲特克文物:
衣索比亞文物:
亞述人泥板:
大英博物館常見周邊有安德森貓,羅塞塔石碑等。
始建於1204年的盧浮宮(法語:Musée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共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
央視紀錄片《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盧浮宮之旅 - 央視譯製片
數字化做的很好,在盧浮宮的官網上,對藏品有圖片展示。通過官網上就可以看得到盧浮宮幾十萬件藏品的圖片。
各種年代的各種類型的文物。
每個文物上還都有文字和年代介紹:護身符 創建/製造日期:Lower Epoque(-664--332)。讓人們很快就了解這件藏品的信息。
盧浮宮周邊也非常多。雖然不像大英博物館有專門的IP。
1754年在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宮廷收藏品基礎上建立,1852年起對外開放。1922年,國立冬宮博物館與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合為一體,稱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博物館本身是巴洛克風格建築,展覽分為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
敦煌和其他佛教藝術的紀錄片。
很多博主拍攝的內部漫步視頻。內部允許拍攝,清晰度非常不錯。很值得一看。
內部允許拍攝,有很多博主拍攝了參觀的視頻。非常值得一看。
相關周邊:
都會藝術博物館,英文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收藏有300萬件展品。
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大廳共有3層,分服裝、希臘羅馬藝術、原始藝術、武器盔甲、歐洲雕塑及裝飾藝術、美國藝術、R.萊曼收藏品、古代近東藝術、中世紀藝術、遠東藝術、伊斯蘭藝術、19世紀歐洲繪畫和雕塑、版畫、素描和照片、20世紀藝術、歐洲繪畫、樂器和臨時展覽18個陳列室和展室。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紀錄片。
中國展區紀錄片。
周邊產品:
好價
故宮博物院一般指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座中國綜合性博物館,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收藏品包括但不限於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
故宮經典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豆瓣高達9.4分的高分紀錄片。跨越明清兩代、建成將近六百年的故宮,收藏著包括《五牛圖》《清明上河圖》在內的180多萬件珍貴文物。這部紀錄片瞄準的是文物修復工作者的日常。講述的是文物工作者如何將一件一件殘破的文物還原。
文物工作者角度展示故宮幕後故事。引起了一股故宮熱。
我在故宮六百年 這部紀錄片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講述的是在故宮六百年紀念之際,故宮的古建部、修繕技藝部、工程處、文保 科技 部、考古部等對養心殿等建築進行修繕。對在故宮六百年「丹宸永固」大展上要展出的文物進行修復的工作。
在修繕的過程中。又發現了當年參與故宮修復工作的工作者留在故宮的修復工作者名單。
養心殿用貝殼做的瓦。
故宮100 全面展示故宮的紀錄片,《故宮100》通過100集每集6分鍾的短紀錄片節目,講述一百座建築的命運,呈現故宮的 歷史 、現狀和未來。
故宮的至寶 (NHK版)
這一部是NHK為了向日本觀眾展示故宮珍寶而製作的系列紀錄片。內容豐富詳細,共26集、每集約30分鍾。從青銅器,書畫等多個篇章來進行介紹。由於面對的是完全沒有基礎的日本觀眾,介紹也格外詳細。完全以藏品角度拍攝的紀錄片。拍攝時期很早。
故宮博物院藏品總目 故宮網站上的藏品目錄,按照品類進行分類。
清晰度極高。看完紀錄片中的各種國寶,還可以來到故宮藏品總目下搜索觀賞。
故宮文創商品:
河北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總建築面積53128平方米,展覽面積22000餘平方米, 文物藏品15萬件,其中一級品334件(套),二級品1910件(套),三級品16313件(套)。
河北博物院VR展廳 ,通過VR展廳可以實現在線看展,身臨其境。包括戰國、中山古國、滿城漢墓等幾個VR展廳。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濱河西路北段13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培育對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徵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正式開館。 山西博物館的VR製作的非常高清。非常值得一看!山西博物館VR列表。
山西青銅博物館VR雲看展
旅順博物館坐落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街42號,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有館藏文物有6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200餘件。比較珍貴的有:青銅器呂鼎,內底鑄有銘文5行44字。旅順博物館VR拍攝的非常不錯。而且展品豐富,展館建築本身就是一處 歷史 遺跡。以羅振玉舊藏和大谷光瑞探險隊搜集的古絲綢之路文物最為珍貴。
旅順博物館VR雲看展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有曾侯乙編鍾等國寶。
湖北省博物館VR看展
湖南省博物館共設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 歷史 文化陳列兩個基本展覽,定期舉行特別展覽和交流展覽
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 VR看展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陵鎮,成立於1975年11月,原為秦始皇兵馬俑籌建處,於1979年10月1日正式開館。VR提供坑內視角,可以超近距離觀察兵馬俑。另外還是超高清的畫質。可以隨意放大。
全景兵馬俑
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的博物館介紹了!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刷起來了!很多博物館都開通了在線資料庫,在線VR等等。非常的方便。完全不耽誤知識的獲取和眼界的開闊呢!快快一起學習起來!
❷ 哪個國家被稱為"巴洛克藝術博物館
墨西哥中東部城市普埃布拉約 7 公里遠的一座巴洛克藝術文化博物館,佔地約 5 公頃,坐落於兩條道路的交口處,亦是一座公園的邊緣地帶。是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Toyo Ito)的作品。
❸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大型藝術與文化宮殿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名冬宮博物館,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涅瓦河畔。冬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18世紀下半葉,喜愛收藏的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把冬宮中的一部分房子撥出,專門用來存放自己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並把珍藏這些東西的地方稱為「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一詞源於法語,意為幽靜之地。隨後,葉卡捷琳娜二世為彰顯權勢,不斷大量的收購擁藏各種類別的藝術品,並陸續將自己的收藏品存放此處。隨著收藏品的增多,從1764至1789年先後建造了小艾爾米塔什和大艾爾米塔什,成為名副其實的私人博物館。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後,歷代冬宮的主人對這個皇宮內的博物館不斷進行充實完善,藏品日益增多。1852年,為向社會炫耀這些藏品的風采,沙皇政府將館藏珍品分類整理後正式對公眾開放。當時整個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1917年2月以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佔據。1917年11月7日,起義群眾攻下了冬宮。衛國戰爭初期,該館為確保藏品安全,曾將111.8萬件藏品運往後方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今葉卡捷琳堡)保存,其餘藏品都被嚴密封存在博物館地下室內,直至戰爭結束,運往後方的藏品才返回原地。1922年,新政府將原來官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自此,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由冬宮、小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新艾爾米塔什、冬宮儲備庫以及可容納500多觀眾的艾爾米塔什劇院等建築物組成,下設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世界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錢幣部、西歐藝術部、科學教育部和修復保管部等8個部,藏品共有270餘萬件,主要是繪畫、雕塑、版畫、素描、出土文物、實用藝術品、錢幣和獎牌等。藏品中繪畫聞名於世,從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畫,直到現代的馬蒂斯、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後期印象派畫作應有盡有,多達15800餘幅。其中義大利達·芬奇的兩幅《聖母像》、拉斐爾的《聖母聖子圖》和《聖家族》、荷蘭倫勃朗的《浪子回頭》,以及提香、魯本斯、委拉士貴支、雷諾阿等人的名畫均極珍貴。另收藏有1.2萬件雕塑、60餘萬幅線條畫、100多萬枚硬幣獎章和紀念章以及22.4萬件實用藝術品。博物館的展品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於400餘個展廳內,包括金銀器皿、服裝、禮品、繪畫、工藝品等專題陳列和沙皇時代的卧室 、餐廳、休息室、會客室的原狀陳列等,其鎮館之寶是「伏爾泰坐像」。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擁有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展品16萬件,其中有幾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紙莎草紙文獻、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紡織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銀器,以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國的文物。而博物館內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彼得大帝展廳,這里陳列著彼得大帝生前穿過的服裝、佩帶過的勛章、使用過的武器以及他的畫像等藏品,其中一些機器和航海用具等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發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重現威震一時、雄霸一方的明君模樣。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據介紹,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展覽線總長達30公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如果按正常行進速度走完全程,需要4個多小時。如果在每件展品前面停留1分鍾,每天按8小時計算,則需要11年之久。
❹ 充滿活力的巴洛克藝術
——在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的探索與發現之九
因為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喜愛聆聽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巴赫,所以愛屋及烏,在瀏覽阿什莫林的藝術畫廊時也特別關注了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在第二層樓46號展廳專門展示了這一時期的繪畫藝術。
簡單介紹一下——
巴洛克Baroque原意指形狀不規則的珍珠,是一種藝術形式,由於這種藝術風格的盛行,後人稱之為巴洛克時期。這個時期出產的音樂作品就稱為巴洛克音樂。巴洛克時期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大致為十七世紀。其最早的表現在義大利為十六世紀後期,十八世紀到達鼎盛。
巴洛克音樂的一些特點是:節奏強烈、跳躍,採用多旋律、復音音樂的復調法,比較強調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的變化,速度從始至終保持不變。
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維瓦爾第和亨德爾。巴赫是音樂之父,由此可見他的威望之高;維瓦爾第憑著他的《四季》一舉成名天下知;亨德爾是旋律大師,他的作品有一種優雅;他們所留下來的東西是巴洛克時期的一大筆財富。
巴洛克藝術是歐洲十七世紀的一種藝術風格,運用誇張的運動性和清晰可辨的細節在雕塑、繪畫、建築、文學、舞蹈和音樂等領域來營造戲劇、緊張、繁瑣、恢宏的效果。這種風格於1600年左右起源於義大利的羅馬,隨後便散布到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巴洛克風格的流行與成功與羅馬天主教會的鼓勵有關。
繪畫藝術的代表人物有:卡拉瓦喬、吉安·洛倫佐·貝尼尼、倫勃朗、彼得·保羅·魯本斯、委拉斯開茲、揚·弗美爾,等等。
阿什莫林博物館第二層樓46號展廳,巴洛克藝術,1600-1700。
巴洛克藝術充滿了強烈的活力。
這種創新風格是在1600年左右的義大利發展起來的。安斯特Anists在繪畫和雕塑中探索現實主義和表達模式。一些人傾向於一種基於對古董的研究的理想化的藝術類型。
羅馬以其古典遺產吸引著藝術家和收藏家。義大利和北歐的藝術家,包括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尼古拉斯·普桑和克勞德·洛蘭,都移居到這里。富有的贊助人競相收藏精美的藝術品。
羅馬是天主教會委任的主要中心。教會提倡一種新的虔誠,這種虔誠需要一種更直接、更有感情的藝術。
該畫廊以w·f·r·韋爾登夫人的名字命名,她是一位長期的贊助人,在1936年將她的藝術收藏品遺贈給阿什莫爾人。
馬蒂亞斯·斯通(1589/1600- 1652年後)《吹熱,吹冷,大約1640年》~
從私人收藏者租借,2018。
《吹熱,吹冷》講述了伊索寓言《森林之神和旅行者》中的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個農人向森林之神賽特吹氣,使他冰冷的手指變暖。當森林之神看到農夫用同樣的方法冷卻一碗熱湯時,他更加驚訝了。這個主題在荷蘭藝術中特別受歡迎,因為它巧妙地結合了古典神話和日常生活的元素。出生在荷蘭的藝術家斯通搬到了義大利,在那裡他以卡拉瓦喬的風格工作,喜歡戲劇性的燈光效果。在這里,夜間用餐的場景被一根蠟燭照亮。
喬治·彼得(Georg Petel,1601 / 2-1634年)象牙雕塑《維納斯和丘比特》~
1932年購買。
佩特爾是一位象牙雕刻專家,他的工作受到高度贊揚。他曾在慕尼黑、荷蘭南部、熱那亞和奧格斯堡工作。這個小雕像是對梵蒂岡克尼多斯的古代阿芙羅狄蒂雕像的自由改編。彼得·保羅·魯本斯收集了他的作品,彼得·保羅·魯本斯是他的好朋友。他在1624年拜訪畫家時雕刻了這座雕像。
這可能是1635年白金漢第一公爵喬治·維利爾收藏的《維納斯與丘比特》。
彼得·保羅·魯本斯爵士(1577-1640)《日耳曼的榮耀》,布面油畫~
被英國政府接受,屬於克里斯托弗·諾里斯(Christopher Norris)遺產的部分遺產稅。
魯本斯的靈感來自於一個雕刻精美的古羅馬浮雕。這是他的朋友尼科拉-克勞德·法布里·德·佩雷斯克於1620年在巴黎發現的。
這幅浮雕是一幅諷刺畫,描繪了日耳曼人向他的父母、提比略皇帝和他的母親利維婭以及其他過去和現在的家庭成員告別的情景。在這幅大幅放大的作品中,魯本斯給冰冷的石頭增添了生命和溫暖。他還修復了兩個丟失的頭顱。1626年,他把這幅畫作為送給佩雷斯克的禮物。
弗朗切斯科·布內里(Francesco Buoneri),名叫塞科·德爾·卡拉瓦喬(Cecco del Caravaggio,記載在1610年至1621年之間)《室內裝飾著一幅靜物畫,一個年輕人拿著樂器》,布面油畫~
1936年購買。
那人帶著挑戰的神情望著外面。他坐在廚房裡,手拿陶笛,桌上有各種水果、麵包和陶器。其他元素,如他的服裝,小提琴,或昂貴的玻璃器皿表明,這不僅僅是一個日常場景。
塞科是卡拉瓦喬的一個親密追隨者,我們所知的他的畫作寥寥無幾。他喜歡燈光強烈、主題神秘的作品。雖然塞科的畫中包含了現實主義元素,但他的畫非常戲劇化。桌子不同尋常的角度是他個人風格的典型代表。
安東尼·范·戴克(1599-1641)《證詞》,約1619年,布面油畫~
由查爾斯·t·莫德(Charles T. Maude)於1869年提供。
死去的基督,血從他的傷口流出來,被從十字架上取下,聖母瑪利亞、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傳福音的約翰都為他哀悼。基督的獻祭是指彌撒的聖餐或聖禮。由於它強調身體上的痛苦,這尊祭壇上的聖物可以作為一種悔改的召喚。
范·戴克大概是在1619年左右完成這幅畫的,那時他還沒有離開安特衛普去英國。其原址不詳。深思熟慮的情感訴求是十七世紀宗教藝術的典型特徵。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04 / 05-1682)《阿斯卡紐斯射殺西爾維婭的雄鹿的情景》,布面油畫~
1926年由w·f·r·韋爾登夫人贈送。
特洛伊首領埃涅阿斯的兒子阿斯卡涅斯正在羅馬鄉間打獵。可悲的是,他的行為將導致特洛伊人和拉丁人之間的戰爭。
銀色調的風景和諧而寧靜。聚集的雲朵和微風在高大的樹木間盪漾,喚起了即將來臨的暴力。
這一富有詩意的場景來自維吉爾的《埃涅伊德》。克勞德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在羅馬為洛倫佐·奧諾弗里奧·科隆納王子畫了這幅畫。它原本是作為另一幅風景畫《狄多和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 before Carthage)的配套作品,這幅畫是克勞德(Claude)在1675年至1676年創作的。
阿德里亞恩·德弗里斯(約1556-1626)《墨丘利和丘比特,約1626年》,青銅雕塑~
從私人收藏租借,2017年。
荷蘭人阿德里安·德·弗里斯是他那一代人中最有才華的巴洛克雕刻家。在義大利與Giambologna一起工作後,他被任命為布拉格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二世的宮廷雕刻家。這座充滿活力的雕像是在這位雕刻家生命即將結束時,在皇家鑄造廠鑄造的。雖然靈感來自於吉安博洛尼亞聞名世界的水星,但它是德弗里斯後期風格的一個罕見的例子。墨丘利和丘比特是用柔軟的蠟塑造的,有著近乎怪異的外形,同時保持著完美的解剖學比例。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3 / 94-1665)《摩西的論述》,布面油畫~
由已故的愛德華·弗萊爵士的女兒們慷慨捐贈,並在藝術基金的資助下購買,1950年。
法老命令所有的希伯來人的兒子都淹死在尼羅河裡(出埃及記2:2-4)。摩西的母親把她的孩子放進了蘆葦做的方舟里。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救了孩子,給他起名叫摩西,他的姐姐米利亞姆就在旁邊觀看。
普桑在1654年為他的朋友藝術家雅克·斯特拉畫了這幅畫。他選擇描寫一段悲傷和絕望的情節,而不是《尋找摩西》中流行的場景。故事發生在古羅馬,基督教未來的故鄉。獅身人面像和河神是尼羅河的象徵。
阿什莫林博物館第二層樓47號展廳,德國和弗蘭德藝術(Flemish Art)1400–1650
這個房間里的藝術品是由德國、佛蘭德和西班牙的藝術家在十五世紀晚期到十七世紀中期創作的。
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藝術中,人們對古羅馬雕塑和建築的熱情絲毫未減。到十六世紀早期,北方的藝術家們已經開始修改他們的地區傳統,以回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這里的幾位畫家完成了他們在義大利的學業,把義大利繪畫的最新潮流帶回了他們的家鄉。
漢斯·舍弗勒因(HansSchäufelein)(約1480 / 85-1539 / 40)《基督告別他的母親》,木製油畫~
有會徽的簽名,日期為1514年。從私人收藏借來的,倫敦。
這幅畫的題材不一般。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基督如何在最後的晚餐前夕與他的母親分開,故事的來源並沒有出現在聖經中,而是首次出現在中世紀的文本中。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Albrecht Durer)在一幅木刻版畫中闡述了這一主題,這幅版畫成為他的幾個德國同代人的模型。其中包括舍弗萊因(Schäufelein),他從杜勒(Dürer)的版畫中選取了中間的一組,但在左邊添加了使徒,在右邊添加了一些額外的人物。它上面刻著這位藝術家的標志,一把鐵鍬(德語中是「schaufel」),這是對他名字的雙關語。
彼得·保羅·魯本斯爵士(1577-1640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油墨版畫~
錢伯斯·霍爾提供,1855年。
1634年,魯本斯受命設計了一系列的街道裝飾,以慶祝新上任的西班牙荷蘭總督費迪南德進入安特衛普。這是魯本斯為實現其設計的藝術家和工匠所作的大量油畫素描之一。
這幅素描是為馬西米蘭皇帝的雕像所作的研究,馬西米蘭皇帝是裝飾在皇帝門廊上的十二個鍍金的大雕像之一。
南德意志,十五世紀末期肖像,《一位手持鮮花的年輕女子的畫像》~
威廉·w·斯普納遺贈,1968年。
這幅精緻的肖像畫被認為是著名的版畫家米爾·馮·蘭德斯特所作,他死於1510年。人們對他作為畫家的作品所知甚少,很難證明這幅畫是他畫的。
它可能與她未婚夫的相似畫像形成一對。她左手拿著的粉紅色或康乃馨與訂婚的夫婦有關。
(上圖)阿什莫林博物館第二層樓48號展廳,荷蘭和佛蘭德的靜物畫(Flemish Still-life Paintings)。
靜物畫起源於十六世紀,當時藝術家們開始用無生命的物體,如水果或花朵,來創作獨立的作品,而這些東西在宗教和歷史作品中曾經出現過。它首先出現在義大利,但它是一種藝術形式,主要與十七世紀的荷蘭和佛蘭德斯藝術家有關,這些畫家中的許多人專門從事靜物畫的一個分支——花卉、水果、魚、宴會用具、炊具和其他物品。有時他們通過引用生命的短暫來賦予他們的繪畫一種象徵意義,但大多數可能主要是作為藝術家創造熟悉物體幻覺的技巧的例子來欣賞的。
1939年,西奧多·w·h·沃德(1879-1955)為紀念他的妻子黛西·琳達·沃德(黛西·琳達·沃德,原名特拉弗斯)(1883-1937)將所有的畫作贈送給了博物館。黛西·w·h·沃德本人也是一位畫家和歌劇演唱家。(手冊可供訪客使用)
亨利·范汀·拉圖(Henri Fantin-Latour)(1836-1904)《玻璃酒杯中的白玫瑰靜物,1872年》,布面油畫~
1936年由w·f·r·韋爾登夫人遺贈。
芳汀·拉圖是一位法國藝術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花卉畫。在芳汀·拉圖爾所繪的三十多種花卉中,玫瑰是最常見的。這幅靜物畫是他將透明玻璃和玫瑰結合在一起的絕妙範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經常使用英國的雕花酒杯。芳汀-拉圖所採用的寬廣的筆觸與周圍的荷蘭和佛蘭德的靜物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靜物畫在幾個世紀前才被描繪得更加精緻。
十八~十九世紀早期的英國吉他~
艾爾伯特·庫普(Aelbert Cuyp,1620–1691年)《鴨子西傑根特,1647-1650》,油墨版畫~
2018年,從私人收藏處租借。
西傑根特鴨是一隻非凡的鳥。在她的一生中,她每年產一百多個蛋。西傑特根的主人特別喜歡她,並於1647年20歲時委託別人為她畫了這幅畫。所附的荷蘭詩看起來好像是西傑特根的自述。第二個銘文悲傷地記錄了她三年後的死亡。這一不尋常的事實是,西傑特根在一幅畫中不朽,其中包括一首專門為她寫的詩,這表明她一定是十七世紀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以上介紹了阿什莫林博物館第二層樓的46、47、48號展廳。
46號展廳是巴洛克藝術(1600-1700),充滿了強烈的活力。其藝術特點是:運用誇張的運動和清晰可辨的細節來營造戲劇、緊張、繁瑣、恢宏的效果。
47號展廳是德國和佛蘭德藝術(Flamish Art)1400-1650。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人們對古羅馬雕塑和建築熱情未減。十六世紀早期北方的藝術家開始回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把義大利繪畫的最新潮流帶回了他們的家鄉。
48號展廳是荷蘭和佛蘭德的靜物畫(Flemish Still-life Paintings)。靜物畫起源於十六世紀,首先出現在義大利,主要與十七世紀的荷蘭和佛蘭德藝術家有關。靜物畫可能大多數是藝術家用來創造熟悉物體幻覺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