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西百色隆林縣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
只看見百色的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百色,也被稱之為"鵝城",並不是因為百色喂養的鵝多,稱作"鵝城"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為百色的地形圖形狀特別象一隻展翅高飛的天鵝。第二是因為一個流傳很廣的關於兩只鵝的傳說。說的以前在右江邊上住著一戶人家,只有一對年邁的公婆,無兒無女。兩公婆喂養了兩只白鵝,餵了兩年多了,不知什麼原因,也不見下蛋。但這兩只鵝好象通了人性一樣,經常圍在兩公婆身邊,象兩公婆的孩子一樣,為老人排解許多孤獨。所以,日子久了,兩公婆對這兩只不會下蛋的白鵝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後來,兩公婆因為大病一場,除了把所有田地賣掉以外,還欠了地主老財一大筆債。病好後,因年邁體弱,又沒了田地,便沒能力償還借債,所以,便遭到地主老財的天天威逼。無奈之下,兩公婆一起跳江自殺。就在兩公婆沉入江底的時候,奇跡出現了,他們喂養的那兩只不會下蛋的鵝,把他們救了出來,而且開口說話了:"回家吧,把我們的蛋拿去賣了,安度晚年吧!"。兩公婆半信半疑地回到家,只見鵝窩里整整齊齊地放著十幾個金光閃閃的金蛋,兩公婆還了債,又收養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孩作乾女兒,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❷ 跳坡節的節日起源
跳坡節的由來
跳坡節是苗族人民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由來有多種說法,在隆林民間大致有下面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相傳大約600—800年前苗家祖先「楊摟」(楊老郎),率眾家族從中原到貴州,跨越紅河到達現今隆林縣境內定居,由於當時圩場少,楊摟老人便創辦了圩場給人們做生意。但逢過年過節青年人無處玩樂,「楊摟」又才創辦坡場供大家相互來往,結交朋友,進行娛樂。
另一種說法是:自從中原浪跡到隆林縣境內定居,因苗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坡上,吃在山坡上,樂在山坡上,與山坡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每年春節便三五成群在這個坡或那個丫口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跳坡的習俗。後來,有些向世人施行善心以求得祖宗賜給貴子的人家才把「坡」搬到平地上來,所以現在才在平地「跳坡」。民間能創辦坡場的人大都是無女無兒或是有女無兒的人家。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各地苗族不斷組織新坡場。在坡場的中心樹立一根筆直,高兩丈多的木桿就是坡場的標志!
再一種說法是:跳坡節是古代苗族聚會議事活動的演變。最初跳坡節其功能並非單純娛樂,更重要還在於聚族商議決定族人命運的大事,而決定族人命運的事情多為戰爭和遷徙。因此,自發或有組織地集中各支系,聯絡各村寨族人,以求共同行動,不僅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也是很必要的事情。在苗族的諸多節日中,有的是農事,有的是家庭(宗族)節日,這些節日規模較小,影響較小,唯獨跳坡節是大規模、大容量、區域性的節日,影響大。現在無論是哪個坡場,從四面八方來「趕坡」的人,有的是跨區域、遠距離的,甚至是背著行李,帶著盤餐費用,不辭辛勞而來的,這種現象在其他民族中是少有的,其情景實在感人。如果古代不存在過族人為了共同利益或行動,從各路匯合一起的情景,恐怕不會有沿襲至今的跳坡節,也不會具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從象徵意義上看,現在坡場中的「坡父」(苗語txivtoj)、「坡母」(苗語niamtoj)指古代主持族人聚會議事的首領,爬坡桿比賽即為古代族人選拔勇士的活動。
從眾多的說法中,可以斷定,這後一種說法才是「跳坡節」的真正由來
❸ 布依戲的劇種簡史
流行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盤江流域紅水河布依族聚居地區。這個地區隔江就是廣西的田林、隆林等縣。約在清代末葉,壯劇藝術由這一地區傳入,布依族受其影響,用布依族語演唱布依族的樂曲,在八音坐彈、板凳戲、土戲布依彩調的基礎上逐漸演變形成。
據說布依戲有近200年歷史。200年之前,安順地區就流行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因其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戲」。安順地區有「黔之腹、滇這喉」之稱,不少村寨叫屯、堡、哨、衛、所、營,而地戲恰好出現在此地。
他們先在軍營中演唱,隨著軍營的擴展,移民的增加,地戲由屯軍和移民傳到貴州其他地區,自然也傳到了布依地區。布依族接受了地戲演出形式,只是在演唱時使用的是本民族語言,融進了本民族的音樂。為了適合布依族的需要,臉殼後來改成粉墨勾臉,演出劇目增加了文戲,這些文戲有漢族戲曲移植過來的,也有從流傳的布依族敘事詩改編過來的,無論是移值的還是改編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現梁山伯與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戲《祝英台》,是根據布依族敘事詩歌改編的,情節雖與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讀書地點也移到了貴陽。江浙小曲變成布依族的山歌。
布依戲中還有一種「布依彩調」與廣西壯族彩調「板凳戲」有著淵源關系。布依族集居地區之一的黔南與桂北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傳在廣西、西林、隆林、百色、凌雲、樂業、田林、舊州一帶的彩調「板凳戲」接受了湖南「花鼓戲」和桂戲影響,逐漸由歌舞演唱形式變成了戲曲化的演出。
2006年5月20日,布依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間傳說
傳說地戲是明初洪武年間江南一帶調至黔鎮守的屯軍、屯民帶來的。據史書記載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的大明王朝為了掃清盤踞在雲貴一帶元朝梁王,開辟和安定西南疆土,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沐英、藍玉為副將軍率30萬大軍遠征雲南。雲南平定後,又於洪武21年前後從江南移民雲貴屯田戌邊。這些屯軍、屯民從南方家鄉帶來的戲曲,受軍隊征戰之風影響,不演才子佳人、劍客俠盜、清官公案之類的劇目,而偏重於歷朝征戰英雄故事,劇目多為歷代忠君衛國的英雄人物,如 《三國》、《薛仁貴》、《楊家將》、《岳飛傳》、《大明英烈傳》等。所以打鬥場面多、舞蹈動作幅度大、演出火爆。為更方便地分出忠奸、正邪、及顯示人物身份、年齡、性格等,演員面部蒙上青紗、戴上臉殼。臉殼也叫臉子,屬戲曲面具一類,用丁木或白楊木所雕,然後塗上顏色和油料,表現出民間傳說中各式各樣的人物形象,三國中關羽塗紅色,張飛塗 黑色,周瑜塗白色。
❹ 壯劇是壯族人特有的戲劇,主要有哪些劇目呢
壯劇是壯族戲曲劇種的統稱。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壯劇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在發展過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漢族民間藝術和戲曲的影響。因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和流行地區不同,壯劇分為廣西的南路壯劇、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和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
❺ 五十六個民族中,哪個民族中有劇種
1 、藏劇
藏族戲曲劇種。流行於西藏,用藏語演唱。過去多在廣場演出,有戴面具和化妝兩種演法。一般認為產生於14世紀,成熟於17世紀。演出分「頓」、「雄」、「扎西」三部分,連台演出,穿插歌舞。唱時有幫腔,伴奏主要用皮鼓、銅鈸等。曲調有20多種,大致可歸為達仁、教魯、達通、當羅四類(見彩圖)。舞蹈分頓達、切冷、恰白、格切、德東、波爾欽六種節拍和動作。傳統劇目以《文成公主》、《諾桑王子》、《朗薩姑娘》、《卓娃桑姆》等較著名 。
2、白劇
原名「吹吹腔」,白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省西部的雲龍、洱源、鶴慶、大理等縣的白族居住地區。清乾隆年間已有演出,光緒年間盛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吸收「大本曲」一些曲調後,始改用今名。有嚴格的角色行當和程式化的動作。語言一般是一半漢語一半白語。有50多種唱腔,唱詞多採用白族民歌的「山花體」。伴奏主要用嗩吶、鼓、鈸、鑼等。臉譜豐富且有特色。劇目有《血汗衫》、《牟伽陀開辟鶴慶》等。
3、壯劇
壯族戲曲劇種。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有「師公戲」、 「隆林壯劇」、「田林壯劇」、「德保壯劇」、「雲南富寧壯劇」(土戲)、「廣南壯劇」(沙劇)等。以其語言、音樂唱腔和流行區域不同,一般又分為北路壯劇和南路壯劇兩種。北路的主要唱腔有 「正調」、「平調」。傳統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民》、《儂智高》等。南路的主要唱腔有「平板」、「採花調」、「馬隘調」。主要劇目有《解白》、《百鳥衣》等。雲南的壯劇與北路壯劇大致相同。
4 、侗劇
侗族戲曲劇種。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區。系由侗族民間說唱藝術「嘎錦」和「擺古」於清嘉慶、道光年間逐漸採用舞台演唱形式發展而成。傳統劇目取材於侗族、漢族民間故事。曲調有「平調」、 「哭板」、「仙腔」等。主要伴奏樂器有二胡、鈴、鑼、鈸、鼓、琵琶和牛腿琴。劇目以《珠郎娘媄》較著名。
5、傣劇
傣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傣族聚居地區。一般認為形成於清嘉慶、道光年間,淵源於傣族民歌和「雙白馬」等民間歌舞。腔調基本為徽調式和羽調式。伴奏主要用二胡、象腳鼓、葫蘆笙等。主要劇目有《千瓣蓮花》、《紅蓮寶》等。
6、苗劇
苗族戲曲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成於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以苗族民歌「高腔」、「平腔」和巫師音樂為主要唱腔。表演採用一些苗族武術、巫師舞蹈及苗族鼓舞的步法。伴奏偶用木葉、笛子或嗩吶。劇目有《謊江山》、《團結滅妖》、《龍宮三姐》等。
7、彝劇
彝族戲曲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成於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縣。主要腔調有梅葛調、馬莫喏、多西調等,並吸收了彝族民間的生活小調、舞曲和樂曲。伴奏主要用蘆笙、笛子、嗩吶和月琴。劇目以《半夜羊叫》、《曼嫫與瑪若》較有名。
8、布依戲
布依族戲曲劇種。流行於貴州興義布依族居住區。清同治、光緒年間形成。曲調有長調、官扮調、二黃、二六等。樂器有尖子胡琴、朴子胡琴、短簫,兼用大鑼、大鈸等。劇目多取材於漢族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9 、毛南戲
毛南族戲曲劇種。流行於廣西境內毛南族居住區。相傳有百餘年歷史。表演時載歌載舞,有簡單的行當劃分。唱腔分腔、板、調三類,大部分來自民歌。伴奏樂器有蜂鼓、大鼓、小鼓、銅鼓、鐃和鈸。主要劇目有《魯班仙》、《莫一大王》、《譚三娘》等。
此外,在新疆地區有用維吾爾語言演唱的歌劇和穿插民族歌舞的話劇。在內蒙古地區有用蒙古語演唱的「二人台」、話劇、歌劇以及蒙古族舞劇。在東北地區有以滿族「八角鼓」為基礎演唱的小戲。
❻ 哪兒的春節習俗最有趣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 「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❼ 壯族樂器有哪些
1,蜂鼓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壯族、瑤族和毛南族混合擊膜鳴樂器。又以橫置腹前演奏而有橫鼓之稱。壯族還稱岳鼓。瑤語稱勐啯、如叨。毛南族稱長鼓。此外,還有腰鼓、瓦鼓 、黃泥鼓之名。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
2,天琴
天琴是壯族人(布偏與布岱支系)使用的彈撥類弦鳴樂器。壯語稱鼎叮(壯文:den,越南文:then),由樂器發聲諧音而得名。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愛。
3,馬骨胡
馬骨胡,壯族拉弦樂器。壯族稱冉督、冉列。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帶和雲南、湖南等省壯族地區。
4,銅鑼
明、清時期,鑼被廣泛的應用於戲曲音樂、舞蹈音樂和傳統吹打樂當中。據清代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記載,當時的戲曲歌舞中就用到了雲鑼、小鑼、湯鑼和大鑼等等。
5,銅鼓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徵,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
❽ 廣西隆林縣屬於哪個市
隆林各族自治縣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位於百色市西北部,地處滇、黔、桂三省(區)交界處,東與田林縣相連,南與西林縣接壤,北與貴州省興義市毗鄰。
民族節慶
跳坡節(苗族)
跳坡節是隆林縣苗族居民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民間傳統節日。時間是從每年農歷正月初二起至十五元霄節止。跳坡地點民間自有約定俗成,即每日跳一個坡場地輪換著。
火把節(彝族)
「火把節」其意就是燃著火把,圍著篝火過節。農歷6月24日是彝族火把節,每年這一天,彝族居民都身著民族盛裝,共同歡度節日,節期3天。佳節前,各家都要准備好豐富的美品佳餚,供節日里享用和招待親朋好友。節日期間活動白天主要有打磨秋、抹黑臉、賽馬、鬥牛、摔跤、踢毽子等。
嘗新節(仡佬族)
嘗新節又叫吃新節,是居住在隆林境內的仡佬族的一年一度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年的夏收前後,田地里的新糧成熟了,仡佬人都要舉行一次「嘗新」活動。
民族習慣
「顛羅顛羅那」排歌(壯族)
「顛羅顛羅那」歡排,即排歌,是流傳在南盤江上游隆林縣境內壯族村寨里的一種獨特的山歌形式。「顛羅顛羅那」是交際歌,是年輕人到別的寨子作客,應該寨年輕人的邀請而唱的歌。當地居民探親訪友、婚嫁和擺賀新房酒宴時,只要有年輕人就要唱排歌,特別是婚嫁酒宴必不可少。
哭嫁(高山漢族)
「哭嫁」是居住在隆林縣境內高山漢民族的一種古樸奇特的婚俗。那就是誰家的女兒將要出嫁了,怎麼也捨不得離開父母和兄弟姐妹,離家的前3天,就開始躲在房間里哭,俗稱「哭嫁」。開始時,是一個人默默地傷心流淚,次而是發聲音的嗚咽與抽泣。
最後是放聲地大哭,且邊哭邊唱念著父母的養育之恩與自己的難舍難分、不忍離去之情。新娘的哭嫁一般均有數名伴娘陪著哭的。其哭調民間均有固定的典調,且結構靈活,可以靈活地把心裡要講的話套上去,加上固有的腔調,即成「哭嫁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隆林各族自治縣
❾ 壯戲的分類
壯戲,又稱壯劇,是在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藝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流行於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風格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南路壯戲、北路壯戲和壯師戲(即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三種類型;按流行地區方言土語、音樂唱腔和戲劇種類的不同又可分為7種戲劇:即流行於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的馬隘壯戲;流傳於田林、凌雲、樂業、百色等桂西一帶的田林壯戲;流傳於隆林的隆林壯戲;流傳於雲南文山富寧縣的富寧壯戲(即富寧壯劇,又稱富寧土戲)和廣南壯戲;流傳於武鳴、河池、宜山、邕寧、來賓、貴縣等地的師公戲(即壯師戲)。 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廣南一帶。原名「沙劇」,系由沙族歌舞受漢族戲曲影響發展而成。主要唱腔叫正調,女腳色起唱都帶「快哥來」(意即「哥快來」)三字,男腳色起唱都帶「儂阿里」(意即「妹在哪裡」)三字,明顯帶著壯族情歌風味。其曲調比較自由,可根據劇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變化發揮。此外,還有悲調(近似「皮簧」哭頭、滾板)、小調等。伴奏樂器有胡琴(比京胡細長,琴筒用牛角製成)、二胡、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脆鼓(竹製小鼓)、大鼓、鋩鑼、大鑼、大小鈸、大號等。劇目有根據壯族歷史傳說改編的《儂智高》 ,民間生活小戲《瞎子鬧店》 、 《李元慶舂碓》 ,移植漢族戲曲劇目《薛平貴》 、 《金紗帕》 ,以及新創作的現代戲《萬年樹》 、 《曲折的水溝》等。
❿ 清代形成的少數民族戲曲有哪些
清代形成的少數民族戲曲有:
a.藏戲源於藏族古代祭神儀式和民間歌舞說唱文學,17世紀開始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發展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雜藝相結合的綜合性戲劇,常常在雪頓節演出,形成規模盛大的藏戲節,流播於西藏、青海玉樹、甘肅、四川甘孜等地及印度、不丹、錫金等藏族聚居地區。藏戲在流行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積累了「十三大本」保留劇目。其劇目多取材於佛經故事、歷史傳說,帶有濃厚的宗教神話色彩,多演出於寺院、廣場。
b.壯劇主要分布於壯族聚居的廣西。因流行地區語音、藝術風格的差異,分為北路和南路。北路於清同治、光緒年間產生於隆林、田林一帶,是在當地民歌、唱詩和坐唱「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的。南路於清末產生於德保的馬隘、漢隆一帶,是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受提線木偶戲和邕劇影響而形成的。表演上受漢族戲曲影響較大,已形成生、旦、凈、丑完備的行當體系和表演程式。此外,流行於雲南省東部壯族支系土族聚居區富寧縣的富寧壯劇和流行於雲南省東南部壯族支系沙族聚居區廣南縣的廣東壯劇(亦稱「沙劇」),也屬壯劇系統。
壯族還有一種師公戲(木臉戲),乃是在跳神儀式——師公舞的基礎上形成的面具戲,以當地民歌為主要曲調,吸收粵劇等漢族戲曲的表演方法,且形成了一定的程式。
c.白劇又稱吹吹腔,源於弋陽腔,清乾隆年間廣為流行,光緒年間出現鼎盛局面。其劇目大多從漢族戲曲中移植而來,也有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和根據本民族民間故事改編的劇目。由於有文人參與,劇本文學性強,曲調豐富。表演、行當、服飾、裝扮、臉譜接近於皮黃和梆子。
d.侗戲大約在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一帶,後來流播到廣西的三江、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區。侗戲源於侗族的敘事大歌「嘎錦」和說唱故事「擺古」,同時也受到漢族戲曲的巨大影響。其劇目分為自編和移植兩大類,唱腔則取材於各種侗歌,並吸收了一些漢族戲曲的腔調。侗戲以唱為主,動作比較簡單,唯有丑角表演頗有特色。
e.傣戲於清末產生於雲南省盈江縣的盞西、干崖一帶,後流傳到潞西、瑞麗、隴川、保山、騰沖、龍陵等縣的傣族聚居區。傣族文化悠久,有本族的語言、文字和豐富多彩的詩歌(包括民歌、山歌、對歌)、音樂(包括樂曲和佛曲)、舞蹈,傣戲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融匯提高而成的。早期的傣戲多系歌舞小戲,後來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敘事詩編演出大型劇目和連台本戲。
f.布依戲的前身是布衣族曲藝「八音坐禪」,在壯劇和花燈戲影響下演變成戲曲,分為正戲和雜戲兩大類。正戲念白用漢語,唱用布依語,多搬演漢族故事。雜戲的念白和唱均用布依語。此外,布依族還有地戲,俗稱「跳腳戲」,是一種面具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