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述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徵
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三點:
1: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用形象反映生活是藝術同科學最重要的區別。形象即藝術形象,在廣義上包含審美的情景和意境。形象是藝術活動特有的存在方式,藝術作品作為人的精神生產的產品,依存於一定的物質載體,它必須是直觀的、具體的能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形象是構成藝術作品的基本要素,所以,每個藝術形象都必須以個別具體的感性形式出現,把生活中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態和內在特徵真實地表現出來,有血有肉、有聲有色,使人產生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藝術形象又是藝術家認識體驗生活的結果,是藝術家審美意識的結晶。因此,藝術形象具有藝術家審察、體驗生活時把握到的鮮活性和具體性。藝術形象能通過人的感官感受和把握,能使人感受到客觀事物的色彩、線條、聲音。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藝術形象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體驗的而不是分析的,它是藝術這有對於客體瞬間領悟式的審美創造。
2: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二是情感性。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因素。藝術活動總是伴隨著情感,這是慾望、興趣、個性的具體心理表現,也是對對象能否滿足自身慾望的評價。情感主宰著藝術活動的整個過程,貫穿在藝術創作的整個心理過程。
藝術家的情感往往通過藝術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現。藝術家反映生活、描繪藝術形象,絕不是冷漠的、無動於衷的。而是凝聚著他的思想情感,愛憎褒貶,滲透著他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
但是藝術活動也包含認知因素,認知在藝術活動中意味著客觀的理智的反映。在審美情感的深層往往隱含著理性的認識。只是這種理性的認識有時潛伏在藝術家心靈深處,屬於不自覺的流露而已。
3: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三是審美性。審美性是藝術區別於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識形態活動的根本標志。審美性是指藝術作品所具有的美學品質和審美價值。一般來說,藝術以美的事物為主要對象,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審美理想的結晶,是美的創造的結果。
不過,藝術仍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態,藝術具有意識形態性質,歸根結蒂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精神掌握的方式。它的特殊性在於,藝術並不是哲學、政治、道德或科學思想的簡單重復,而是對於它們的一種審美反映。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內容是任何其他文化現旬都不能比擬的。政治集中於階級之間的關系,哲學集中於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科學集中於自然現象的說明,而藝術關注的是人與世界的整個關系。藝術對世界的掌握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人們通過藝術達到對世界的認識,世界也藉助藝術得以全面的反映。
❷ 藝術特徵有哪些呢
藝術的基本特徵:形象性(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主體性(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審美性(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形象性: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主體性: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審美性: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藝術的意義:
藝術的價值就是從美中感受愉悅挖掘心靈,藝術的意義就是意識與現實的協調。藝術的價值,人為核心,人們的審美態度決定了藝術的價值。藝術是精神產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讓豐富我們的的精神生活。
藝術的價值不止局限於生活,它在社會、歷史、商業都有很大的價值。作為欣賞者,通過畫面、聲音、體驗、觀察、想像、情感多維度感知藝術作品的美,以此獲得精神情感上的愉悅。
藝術的意義,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意識形態。當現實和意識摩擦,當理性與感性的碰撞,相互融合,由此孕育了藝術。藝術的意義更像一種信念,可以用音樂洗滌心靈,電影感悟人。
❸ 藝術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①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的審視、觀照、感悟構成人的審美活動。審美活動相對於非審美活動,實際的、理論的方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特徵。②審美客體的形象性。③審美主體的非功利性。④審美過程的直覺性。⑤審美結果的愉悅性。
❹ 藝術發現的藝術發現的一般心理特徵
藝術發現的心理特徵一般來說具有以下四個方面:
1.藝術發現是作者心靈的驀然領悟。將要進行寫作時,作者的整個心思都放在相關的事物上,經過一番思索,突然發現了事物身上別具意味的東西。這種領悟是在作者長久凝視相關事物後的一個深刻的心得體會,此時他的內心深處往往會湧起一種發現「新大陸」般的喜悅之情。
2.藝術發現是作者獨特眼光和非凡觀察力的結合,體現了深層的心理內容。有人把智慧分為「可以言說」與「不可言說」兩種類型,而心理分析學家更是對潛意識的重要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深信不疑。藝術發現所能夠表現出來的只是發現結果,它極其富有個體特徵,可以說是作者心靈深處觀察事物獨特性的外化。
3.藝術發現是外在事物的特點與個人內心體驗的契合。大作家之所以能夠寫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並不是因為他見識的、看到的事物與一般人所見的不同,而是由於他們觀察事物時的心情與一般人不同,看事物的眼光不同。他個人的獨特的審美體驗與所見之物更容易交融在一起,容易與事物產生共鳴,使外在事物「皆著我之色彩」。
4.藝術發現不是改變原事物的特點,而是賦予原事物一種新的內涵。這種新內涵往往是對原事物一般特徵的升華,是作者審美眼光和審美體驗在相關事物身上的凝固。例如,竹子不過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而已,但鄭板橋卻審視它「我自不開花,免招蜂與蝶」的特點,賦予了竹子高潔、不媚俗的品格。竹子本身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但是經過鄭板橋的藝術發現,它卻多了一種新的內涵。
❺ 藝術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禒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
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❻ 藝術在表現中的情感有哪些特點
藝術,是對事物人生的理解,對美的存在的理解和感悟。真正的藝術都是可以透視人生的真諦的,讓各個時間和各種社會閱歷的人看著就可以感覺到自己,在意識界上達到共鳴,這才是藝術的本真追求。
特點是:感觸,震撼,領悟,釋然。
❼ 藝術審美體驗的基本特徵包括什麼,什麼和什麼
(一)直觀具象性,是指造型藝術具有運用物質媒介在空間展示具體藝術形象的特性。造型藝術運用物質媒介創造出的具體的藝術形象,直接訴諸人們的視覺感官。這種直接具體的形象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意蘊,把具體可視或可觸的形象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引起觀眾直觀的美感。造型藝術也可以把現實生活中某些難以顯現的無形事物,轉化為可以直觀的具體視覺形象。
(二)瞬間永恆性,是指造型藝術具有選取特定瞬間以表現永恆意義的特性。造型藝術是靜態藝術,難以再現事物的運動發展過程,但它卻可以捕捉、選擇、提煉、固定事物發展過程中最具表現力和富於意蘊的瞬間, "寓動於靜",以"瞬間"表現"永恆"。比如攝影藝術,攝影畫面瞬間的表達,往往抓住即將抵達高潮之前的瞬間,給人的想像留下無窮延伸空間。
(三)空間表現的差異性,是指造型藝術各門類內部在空間表現上具有彼此不同特性。如中西繪畫運用不同的透視方法在二維平面上營造虛幻的三維立體空間,在西方油畫中是用"焦點透視",中國畫則運用"散點透視"。
(四)凝聚的形式美,是指造型藝術具有在藝術形象中凝結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則對於造型藝術各門類都具普遍性,因而運用形式美法則對物質媒介進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著形式美的藝術符號。形式美多種多樣的法則(如對稱、均衡、節奏、韻律、對比、比例、主從、尺度、明暗、虛實、多樣統一等)在各門類藝術的具體運用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態。比如比例的勻稱、變化的節奏韻律、明暗對比、多樣統一、虛實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則在各種門類藝術中的集中呈現。
❽ 藝術特點包括幾個方面
藝術的基本特徵: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❾ 藝術的本質和特徵
藝術的本質:
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的特徵;
1、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形象,即審美形象。在廣義上包含審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藝術活動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動的生動、具體、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2、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的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的元素。
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9)展示心靈過程的藝術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的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的元素。藝術活動總是伴隨著情感,這是慾望、興趣、個性的具體的心理表現,也是對對象能否滿足自身慾望的價值評判。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
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提出一般的美學理論,他們也沒有對藝術和文學進行過任何系統的研究。馬克思對這個問題順便說的話與其說提供了一個可確信的解釋原則,不如說更多地引起了爭論。
❿ 論述藝術審美接受的過程分為幾個階段,它們各自有何特點
藝術創造過程一般分為互相關聯、漸層推進的三個主要環節:興發階段、構思階段和物化階段。審美體驗既是藝術創造活動的起點,又是貫穿整個過程的創造性動力因素。第一,審美體驗是藝術興發的根本動力。藝術興發不是什麼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審美體驗醞釀而導致的精神爆發效應。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的詩句生動地表明是對祖國眷念的情感體驗、深沉的憂患意識的長期積聚和醞釀,激活了詩人詩歌創作的慾望和激情。第二,審美體驗是藝術構思的內在邏輯。藝術構思是主體在豐富體驗的基礎上,把客觀物象變為審美意象的過程。藝術家深刻的豐富體驗給藝術構思所帶來的不僅是豐富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賦予藝術構思以內在的邏輯。這種藝術創造的特定邏輯就是審美體驗的邏輯,或者說情感的邏輯、想像的邏輯,它們在根本上都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內在律動。第三,審美體驗是藝術物化的終極根據。藝術物化,是指藝術主體把心靈中的審美體驗創造性地轉化為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的過程。《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尋常,把人生的凄涼和辛酸、歷史的沒落與哀宛,化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蒼茫命運和眾多的人物形象。那是主體的審美體驗在心靈中生成的審美意象的物化,它們的最後根據就在審美體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