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保護我們的國粹——京劇
1、加大戲曲藝術宣傳力度,利用好新媒體這個時代。
戲曲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宣傳力度不夠,不管是京劇也好,豫劇也罷,都在衰落,但是程度不同,豫劇在全國乃至國外都很活躍,群眾基礎非常的好,而京劇目前的發展狀況顯得有點不太令人滿意。
2、打造民營劇團,國營劇團同步發展的格局。
戲曲文化的傳承只依靠國營劇團顯然不太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這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只依靠國營劇團力不從心;通過引入民營劇團可以相互競爭,共同進步。
3、公益推廣:
藉助當前已經普遍施行的「進校園」「進社區」「非遺日」等公益活動,將京劇的排演、推廣,與社區文化建設建立聯系,用戲劇經典來夯實群眾文化生活,讓傳統戲劇擁有更廣泛的觀眾群體。
4、發動群眾:
通過積極輔導群眾學唱當地傳統戲曲,並在當地各類文藝活動中,有意安排一些傳統戲曲節目,讓群眾直接參與傳統戲曲表演,使傳統戲曲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得以活態傳承。
5、以旅遊景點為平台,開展傳統戲曲演出交流活動:
在景點安排傳統戲曲演出,讓風景和京劇融為一體,別有一番風味,不但能滿足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吸引遊客,讓外地的朋友一飽眼福,了解京劇的傳統戲曲藝術。
② 怎樣保護傳統民間工藝
在我看來,首先要有熱心人.
一批對於傳統工藝強烈熱愛的人。熱心人能夠挖掘、研究和保護傳統工藝,他們的靈感和見識,很可能發現新的市場,對工藝的發展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中國結就是一個好例子。曾參與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的庄尚嚴先生曾擔任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老先生喜歡收集前朝遺物,尤其是一些編織品,例如清代的眼鏡套、荷包、筆套、香囊、扇套等。由於時間久遠,這些編製品的一些纓絡破損了,需要織補方可恢復原貌。這一女紅的工作落在他的兒媳婦陳夏生的身上。陳夏生向故宮博物院里會編結的老工人請教,又仔細研究了館藏的相關文獻,在完成織補之餘對編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她出版了書籍,並在學校授課,還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台北的美術館舉辦了中國結的展覽,一時轟動台灣,尤其受到台灣上流社會婦女的推崇。一些美術工作者和愛好者也加入到研究和學習的隊伍中,使其形成了巨大的市場。中國的編結在古代被稱為「盤長(腸)」或者「方勝」,與***、法螺、寶傘、華蓋、蓮花、寶瓶、金魚共稱佛家八寶,陳女士給了它時尚具有新意的稱呼——中國結,現在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可以說,正是由於有了陳女士這樣的熱心人,化腐朽為神奇,才使得中國結古為今用,使傳統的工藝發揚光大。在景泰藍的保護中,林徽因和錢美華也是典型的熱心人。林徽因在患病時,仍然為景泰藍工藝的搶救工作奔波憂慮,錢美華牢記老師的囑托幾十年,為景泰藍事業默默奉獻。她們的事跡讓我非常感動,傳統工藝太需要這樣的熱心人了!其次,發現和保護現有的傳承人。
留住老工藝的基礎是保留工藝方法,這需要搶救性地發現和保護現有的傳承人。傳統的工藝包括一些藝術,都是口傳心授,一旦傳承人過世,就可能銷聲匿跡。例如:老北京的一些戲曲曲藝、著名的老北京吆喝叫賣,都面臨老手藝隨著老藝人去世而消失的境遇,真可以稱其為絕活絕唱。新中國對不少工藝的搶救都是成功的,這在本書中也提到了。如果不是建國之初,北京市政府將已經失散的景泰藍手藝人聚集起來,成立景泰藍廠,景泰藍一定不會有今天的輝煌。對牙雕和雕漆工藝的搶救也有類似之處。揚州市政府為剪紙藝術家頒發津貼,鼓勵他們帶徒弟,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搶救手段。留住了人,就能夠留住手藝。
在研究和搶救傳統工藝的過程中,要用科學的方法,要盡量採用一切先進的技術手段。馮驥才先生近些年來倡導用田野考古的方法對傳統瀕危文化進行搶救性保護工作,並成立了相關工作室,出版了傳統文化挖掘的工作手冊。確實應該使用科學的,像田野考古這樣的方法來挖掘、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田野考古包括調查、發掘、測量、繪圖與拓印、攝影等方法,對一些工藝的保護工作的成果說明,這些方法非常有效,是科學的。景泰藍目前可以說是北京傳統工藝中發展最好的一項,有今天這個局面,與採用工程制圖方法記錄傳統圖案和工藝細節密切相關,這是由林徽因倡導的,由錢美華實施的。這種方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工藝口傳身授的局限,傳承起來有了依據,而且還可以提高工藝過程的穩定性。實際上,田野考古的方法雖然看上去古老,但是因其科學性而具有通用性,不僅被研究學者所使用,也被一些前衛藝術家所使用。例如,在2004年上海舉辦的中國美術雙年展中,展會開幕式大廳的主裝飾招貼就是陝西延川的剪紙,古老的藝術出現在中國最前衛的藝術展中,非常引人注目。據說有關的美術工作者採取了到當地入戶調查,一戶一戶回收問卷的形式來記錄剪紙這個民間工藝,並從中尋找靈感。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有許多現代科學手段可以應用到傳統民間藝術的保護中去,影像就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科學研究中,人們應該採取系統研究的辦法,通俗地說是打包研究。傳統工藝過程非常繁雜,種類浩瀚,但同類工藝甚至不同種類的工藝之間相互關聯,所以應該綜合地成系列地研究,這將是一個多快好省的方法。像年畫有很多流派,我認為應該一起研究,而不是只集中在一個專項。只有相互對比,才能看出工藝之間的聯系,才能突出工藝的特點,對於工藝的發展創新也開拓了思路。我們可以說把20種工藝打了一個包。剪紙、皮影、年畫、蜀綉、扎染和蠟染是平面藝術,景泰藍、牙雕、雕漆、汝瓷、唐三彩、面人、泥塑、木偶、燈籠、竹編等是立體造型藝術,毛筆是兩種藝術中多種工藝都要用到的工具。這些工藝之間又有相互的聯系,例如剪紙和皮影、皮影和木偶(尤其是鐵枝木偶)、面人與泥塑、泥塑與唐三彩(陶器的一種)和汝瓷(瓷器的一種),它們在發展歷史上和技法上都有相互的關系。 最後要提到的是,保護傳統民間工藝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努力。這個工作對於個人來說可能費力不討好,但是卻是一個功德無量的事情。幸運的是,政府對此越來越重視,今年文化遺產日,就公布了有500多個項目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傳統民間工藝包含工藝過程和工藝作品兩個方面。對於工藝過程來說,是一種非物質遺產,而工藝的成果,則是物質遺產,這這好比硬幣的兩個面,我們保護民間工藝具有雙重的意義。台灣出版人黃永松創辦《漢聲》雜志30餘年,用中英文方式向世界介紹中國的鄉土文化遺存,其中有大量的民間傳統工藝,他說他要建立一座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庫。基因的提法非常精闢,傳統工藝,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因子,保護它們,就是保護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謝謝採納!
③ 如何保護傳統戲曲
先,中國傳統戲劇的傳承和保護需要立足於舞台藝術的實踐經驗,根據傳統戲劇的傳承特徵,採用「專業化(職業化)保護」的方式進行有效提高,強化對於傳統戲劇的傳承和推廣,由此形成傳統戲劇在傳統劇目挖掘、傳承人的代際傳承、傳承單位的團體表演、保護項目的推廣等環節的長效保護,將傳承真正落實在表演藝術的傳續上。
④ 說明你對中國戲曲的現狀和傳承的方法及意義
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戲曲界提出的「現代化」與「戲曲化「的問題,已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積極探討和積極實踐的問題。
傳承的方法
1、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實施地方戲曲振興工程,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鼓勵地方設立戲曲發展專項資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戲曲藝術發展。
2、支持戲曲劇本創作。加大對戲曲劇本創作的扶持力度,實施戲曲劇本孵化計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戲曲企業的優秀戲曲劇本創作予以支持。
3、支持戲曲演出。加大政府購買力度,將地方戲曲演出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組織地方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到農村為群眾演出。
4、改善戲麴生產條件。把簡易戲台納入村級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范圍。實行差別化的戲曲教學排練演出設施用地政策,進一步完善有關用地標准和建設標准。
5、支持戲曲藝術表演團體發展。重點資助基層和民營戲曲藝術表演團體,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縣級以下(含縣級)轉企改制國有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和民營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在購置和更新服裝、樂器、燈光、音響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
對地方國有戲曲藝術表演團體捐贈收入實行財政配比政策。落實已有的稅費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支持戲曲表演團體。
6、完善戲曲人才培養和保障機制。加強學校戲曲專業人才培養,對中等職業教育戲曲表演專業學生實行免學費。實施「名家傳戲——戲曲名家收徒傳藝」計劃,完善戲曲藝術表演團體青年表演人才培養機制。
暢通引進戲曲優秀專業人員的通道,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辦原則引進優秀專業人員。將轉制為企業的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和民營戲曲藝術表演團體中的專業技術人員納入職稱評審范圍。切實保障戲曲從業人員社會保障權益。
7、加大戲曲普及和宣傳。加強學校戲曲通識教育,大力推動戲曲進校園,爭取每年讓學生免費欣賞到1場優秀的戲曲演出。實施優秀經典戲曲劇目影視創作計劃,擴大戲曲社會影響力。
意義: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發展歷程
戲曲音樂是中國漢族戲曲中的音樂部分,包括聲樂部分的唱腔、韻白和器樂部分的伴奏、開場及過場音樂。其中以唱腔為主,有獨唱、對唱、齊唱和幫腔等演唱形式,是發展劇情、刻畫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現手段。
唱腔的伴奏、過門和行弦起托腔保調、襯托表演的作用。開場、過場和武場所用的打擊樂等則是渲染氣氛、調節舞台節奏與戲曲結構的重要因素。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
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昆劇等。
⑤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如何保護戲曲文化
先了解,再認知,再喜愛,再提高個人素養和欣賞水平,然後從業才有可能保護戲曲文化。其他都是空談。
⑥ 崑曲產生於什麼時候,我國為什麼要重金保護它,作為大學生,應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
一 起源: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根據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人士魏良輔《南詞引正》所載,崑曲是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末年顧堅所創始的。一般認為崑曲在明代嘉靖年間,由魏良輔吸收海鹽腔,弋陽腔的音樂給以加工提高,影響日益擴大,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創作了《浣紗記》,講述春秋時期吳越爭雄之事,主人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它成為符合崑腔韻律的腳本,對崑腔的傳播起了推動的作用。萬曆未年崑曲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但是在清朝中葉,崑曲逐漸走向衰落,在解放前幾乎絕跡於舞台,解放以後,在對這一珍貴劇種進行搶救、整理的一系列工作後,崑曲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崑曲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麴、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崑曲大師:俞振飛
俞振飛是昆劇、京劇演員,工小生,號箴非,原籍松江(現屬上海市),蘇州生人。
俞振飛的的父親俞粟廬是江南的崑曲清唱家,自成一派——「俞派」。俞振飛從小學習詩詞書畫,6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崑曲,14歲以小生的腳色登台亮相,雖然是業余演出,但是演得有眉有目。後來跟隨沈月泉深造,先後學習了200多折崑曲戲。
1931年俞振飛在暨南大學擔任講師,後在程硯秋的邀請下,辭了工作隨其到北京演出,並拜程硯秋為師學習京劇小生。1934年正式轉為秋聲社擔任專業小生演員,同時受到程繼先的悉心指導。
在程硯秋的新編劇目中俞振飛塑造了很多的藝術形象:在《紅拂傳》里扮演李靖、在《春閨夢》里扮演王恢、在《梅妃》里扮演唐玄宗等等。
俞振飛從30年代以來先後與程硯秋、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等藝術家合作。40年代末俞振飛到香港演出,1955年又回到北京。1957年再度返回上海擔任上海戲曲學校校長,並且親自任教,培養了大批的京劇人才。
俞振飛精通書畫、擅長演奏笛子,多才多藝。他的嗓音先天的條件奇佳,大小嗓運用自如,並對京劇小生有獨到的追求,在唱法、念白、運嗓、用氣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表演風格:儒雅、端莊、充滿了書卷氣。
俞振飛的代表作有崑曲《游園驚夢》、《太白醉寫》、《雷峰塔·斷橋》、《玉簪記·琴挑》等;京劇《玉堂春》、《監酒令》、《春秋配》、《奇雙會》等等。
二:緣由:崑曲之入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於它是我國古典表演藝術的經典。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崑曲的輝煌與落敗都與其特性有關。崑曲的興盛與當時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藝術趣味是一脈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養,為崑曲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品位,他們的閑適生活和對空靈境界的追求,賦予了崑曲節奏舒緩、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內心深處含有對社會對人生的哀怨、悲涼的感受,使得崑曲在音樂、唱腔上每每顯示出惆悵、纏綿的情緒。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市民階層崛起,舒緩、惆悵的風格顯然與他們格格不入,即使士大夫們也開始務實起來,崑曲在不受市民青睞的同時,也失去了士大夫階層這一陣地。於是,崑曲便逐漸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全國范圍內已沒有一個職業昆劇團。20世紀50年代,一出《十五貫》救活一個劇種,全國隨之成立了6個崑麴院團。韓世昌、白雲生、顧傳、朱傳茗、周傳瑛、俞振飛、侯永奎、北昆著名笛王田瑞亭及其女北方崑曲著名坤伶田菊林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及解放後培養出的李淑君、蔡正仁、計鎮華、張繼青、洪雪飛、汪世瑜等一批優秀演員,整理、編演了《牡丹亭》、《西廂記》、《千里送京娘》、《單刀會》、《桃花扇》等大量優秀劇目。但在今天,崑曲嚴格的程式化表演、緩慢的板腔體節奏、過於文雅的唱詞、陳舊的故事情節,喪失了時尚性和大部分娛樂功能,離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相距甚遠,因而難以爭得觀眾,演出越來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場上難覓其蹤,形成了惡性循環。10年前,全國大約有800人在從事崑曲工作,號稱「八百壯士」,如今只剩下600人了。全國6個崑曲劇院團創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員培養及藝術創作均無力投入。自田家被迫離開北昆後其獨有家傳秘本《雙占魁》、全本《荷珠配》、《白娘子》,就此失傳,也是北方崑曲的一巨大損失。 有人主張,崑曲應作為博物館藝術,只求保存,不用發展,此說遭到崑曲工作者和有識之士的反對,也有悖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保證這些傑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們未來的發展。但是,崑曲確實面臨著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勝任崑曲創作的人員寥寥無幾;而要革新崑曲,又面臨兩難的境地――不對崑曲作較大的改變,就無法縮小崑曲與時代的距離;倘若作大的改變,崑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為崑曲了。 各國列入此次口頭文化遺產的藝術,大都處境艱難,瀕臨絕滅,這說明全球都面臨著如何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問題。對崑曲而言,要走出困境,絕非一蹴而就,除了靠崑曲自身的藝術力量及崑曲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積極性外,還必須有相應的政策保證和切實可行的得力措施。為此,文化部今年6月召集了全國昆劇院團長及劇團所在地的領導會議,商討發展崑曲大計,並正在制定《保護和搶救崑曲十年規劃》。一些專家還呼籲,建立「保護振興中國崑曲藝術專項資金」,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專家認為,崑曲目前當務之急是搶救現有劇目和文獻資料,首先要對全國中老年藝術家的拿手劇目進行錄音錄像,對珍貴的崑曲文獻、演出腳本、曲譜和圖片進行搜集整理。崑曲演出可以從老戲中討生活,劇目應以繼承、整理為主,如上海昆劇團近兩年排演的《牡丹亭》,將湯顯祖原作刪減為上中下三本,配以現代化的舞台處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當今審美,收到了很好的市場效果。 文化部計劃10年間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兩個崑曲演員培訓中心,為全國昆劇院團輸送表演人才。崑曲劇院團長們則希望集中全國優秀師資,在中國戲曲學院等院舉辦崑曲演員、編劇、導演、作曲和管理人員研修班。 崑曲因其特性不可能在當今大紅大紫,亦無法恢復往日的輝煌,但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作為世界遺產,我們有責任不讓她自生自滅!三 措施:1,崑曲引進校園,成立社團之類的,讓大學生了解崑曲,傳承崑曲。2,借鑒他國保護傳統文化措施等3,大學生要積極踐行政府的相關保護政策
⑦ 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戲曲文化該如何傳承下去
我們的戲曲文化是國家的瑰寶。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喜歡聽戲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如何把戲曲文化傳承下去呢?
第一,我們要提升青少年對戲曲的興趣。戲曲在中國傳承了幾百年,它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都習慣於快餐文化。幾乎沒有什麼人會靜靜地聽上一段戲曲。現在只有一些老年人還在繼續聽戲。隨著他們的離去,聽戲的人也會變的越來越少。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加大對青少年興趣的培養。 我們要讓他們從小接受戲曲。我們要讓他們不僅愛聽戲,還要讓他們會唱戲。我們可以在平時的電視節目中多設置一些戲曲頻道。我們也可以在小學課堂上設置一些戲曲課程。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就會對戲曲重新產生興趣。
⑧ 中國傳統戲曲逐漸衰落,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傳統戲曲
目前這些平台對原創視頻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完全可以幫助你傳承好戲曲文化。戲曲的藝術傳承目前確實出現了問題和困難,但豫劇不會,因為在河南及周邊地區普及學唱率很高,戲校較多,地區劇團較多,演出場次較多,不會出現傳承的擔憂。到是國家戲麴院團在傳承問題上需要加把勁,包括機制改革,演出下基層,放下架子,復排經典,普及現代戲,讓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戲曲及段子更接近百姓,國粹重拾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⑨ 當今社會該如何把我國的戲劇文化完整的保留下來呢
可以對戲劇進行傳播,可以開設更多的戲劇班級,可以讓更多人學習戲劇課程,這樣就可以讓我國的戲劇文化得到傳承。
⑩ 如何弘揚傳統的戲劇文化
1、建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機制。文化管理部門可以建立一些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機制,文化管理部門能夠調動的資源比任何一個民間組織的都多,文化部門可以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影響力,針對每個不同的傳統文化行業制定不同的保護和發揚機制。
2、建立學會等一些民間組織。除了文化管理部門建立傳統文化保護和發揚機制以外,還在引導民間人士建立一些學會、研究會、協會等民間保護和發揚組織結構。利用民間組織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組織一些活動,讓社會人士也參與進來,認識傳統文化,增加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10)怎麼保護傳統的戲曲藝術擴展閱讀:
現在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傳統的農業文化、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都有很多信奉的人群。就拿過去統領一切的農業文化來說,雖然退出了主宰的地位,但是並沒有消亡,也不可能消亡。因為它是構建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深深地紮根於民族成員的靈魂之中,成了我們性格、品質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就算是知識分子階層,也並非鐵板一塊。
正確的態度應是:讓戲曲園地百花齊放,既允許表現傳統文化的戲曲樣式存在,也要吸收現當代藝術元素的多重舞台表現形態,以滿足不同群體的文化和審美要求;既要讓戲曲重新回到市場,又不能完全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