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世界三大微笑藝術品是什麼

世界三大微笑藝術品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30 00:23:44

⑴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微笑是一種情緒表達,很多時候也可以刻意隱藏,並不是單一的情緒,微笑可以表達的情緒有很多種,甚至有的還是相反的情緒,和我一起看看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吧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1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畫作

無名女郎

無名女郎

1883年 I.N.克拉姆斯柯依 俄國 75.5cm×99cm 布 油彩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術館藏

這是一幅頗具美學價值的性格肖像畫,畫家以精湛的技藝表現出對象的精神氣質。畫中的無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著俄國上流社會豪華的服飾,坐在華貴的敞蓬馬車上,背景是聖彼得堡著名的亞歷山大劇院。究竟「無名女郎」是誰,仍是個謎。畫家在肖像畫上創造了一種新的表現風格,即用主題性的情節來描繪肖像,展示出一個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著青春活力的俄國知識女性形象。

入睡的維納斯

約1510-1511年 喬爾喬內 義大利 108.5cm×175cm 布 油彩 德累斯頓國家美術館藏

這是喬爾喬內最成功的油畫作品,最後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維納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徵:在自然風景前入睡的維納斯,軀體優美而溫柔,形體勻稱地舒展,起伏有致,與大自然互為呼應。這種藝術處理不是為了給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為了表現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體和純潔心靈之間的美的統一。這種充滿人文精神的美的創造,是符合文藝復興時期理想"美"的典範的。

蒙娜麗莎

1503年-1506年 萊奧娜多.達.芬奇 義大利 77cm×53cm 板 油彩 巴黎 盧浮宮藏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婦女形象。據記載,蒙娜麗莎原是佛羅倫薩一位皮貨商的妻子,當時年僅24歲。畫面中的蒙娜麗莎呈現著微妙的笑容,眉宇間透出內心的歡愉。畫家以高超的繪畫技巧,表現了這位女性臉上掠過的微笑,特別是微翹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麗莎的笑容平靜安祥而又意味深長。這正是古代義大利中產階級有教養的婦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現,不少美術史家稱它為"神秘的微笑"。

女占卜師

卡拉瓦喬 油畫 1590年 99×131厘米 藏巴黎盧浮宮

卡拉瓦喬早期風俗畫的代表作。油畫中,年輕人戴著手套的手放在劍柄上,未戴手套的手伸向女郎,女郎拉著他的手,並在他的手上改運。這兩位人物的半身像非常寫實。畫家卡拉瓦喬此作像是是在宣示:只有『自然』才是畫家的範本,而不是古代不朽的雕刻或拉斐爾的繪畫。。畫中的吉普賽女子眼睛烏黑明亮,充滿了智慧和詭秘,這詭秘的眼神是因為洞察到了騎士的內心,還是看透了他的命運?是真的要給騎士好好看看手相,還是要悄悄擼走他的戒指?騎士的目光與女郎相對,他很輕蔑地看著占卜者,好像在說:「看你胡謅些什麼?」這幅作品畫面單純,布局簡潔,強烈的明暗對比,使人物呼之欲出。

宮娥

宮娥 委拉士貴支 1656年 318×276厘米 藏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宮

委拉士貴支是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在美術史上也是最優秀的肖像畫家之一。《宮娥》這部作品是委拉士貴支1656年作的,是一幅有著風俗性特色的宮廷生活畫,它展示了宮中的日常生活,在寧靜的宮廷中, 委拉士貴支正在為國王夫婦畫像,這一對夫婦的形象在對面的一塊鏡子中反映出來,就在這個時候,小公主瑪格利特突然到來,引起了人們的一陣忙亂,她的出現,好象是平靜的水面投下了一塊石子,打破了原由的平靜,激起了陣陣漣漪,宮娥正在為公主下跪貢獻食物,另外一個在為公主提裙禮,周圍還站著一些隨從和侏儒,在背景上有一扇門打開著,光線從門口射入,在門口站著一個宮中的侍從,正在注視著室內的情景。只有 委拉士貴支是冷靜的,但他好象並沒有發現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仍然在專心的畫畫,這恐怕也是委拉士貴支比較可靠的一個自畫像,面部表情嚴肅,顯示出鬱郁寡歡的樣子。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魯本斯 1620-1625年 79×54厘米 現存倫敦國立美術館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這幅肖像人物油畫是用漂亮和生動的色彩筆觸來描繪的,線條十分流暢。這是魯本斯筆下的婦女形象的特點,是他所處的上流社會環境,迎合上層貴族的審美要求,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婦女幾乎都是貴婦人。

珍珠女郎

柯羅 1868-1870年 70×55厘米 巴黎盧浮宮藏

此畫作是一幅色彩優美的肖像傑作,它描繪一個戴著用樹葉編的「花環」的青年女子。一片樹葉在她的前額投下了影子,觀眾把這個影子誤認作珍珠。這雖是一個錯覺,卻包含著對這幅畫的真理性的判斷。

吹笛少年

馬奈 油畫 1866年 160×98厘米

馬奈(1832-1883)這一名字出典於拉丁文題銘 Manet et manebit,意思是:"他活著並將活下去"。他是法國印象主義畫派中的著名畫家,開創了印象主義畫風。他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要貢獻;盡管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畫家的聯合展覽,仍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馬奈的成就主要體現 在人物畫方面,第一個把印象主義的光和色綵帶進了人物畫。

向日葵

1888年 文森特.凡.高 荷蘭 91×72厘米 布 油彩

《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國南方時畫的。南方陽光的燦爛令畫家狂喜,他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這時的代表作。畫家以短暫的筆觸把向日葵的黃色畫得極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細碎的花瓣和葵葉象火苗一樣布滿畫面,整幅畫尤如燃遍畫布的火焰,顯出畫家狂熱般的生命激情。

西斯廷聖母

拉斐爾 1513-1514年 265×196厘米 現藏德累斯頓博物館

畫面上,帷幔向兩邊緩緩拉開,聖母馬麗亞懷抱嬰兒基督從雲中冉冉降落。她的腳邊,跪著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輕美麗的聖徒瓦爾瓦拉,前者穿著沉重的法衣,用手指著聖母應該去的大地,後者目光下垂,虔敬里略帶羞怯,似在為母子倆祈禱。聖母面容秀麗而沉靜,眉宇之間似有隱憂,為了拯救全人類,她將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愛子。小基督依偎在母親懷里,他睜著大眼睛望著我們,目光里有一種不尋常的嚴肅感,似乎他已明白這里所發生的一切。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2

世界上十大最著名的畫作

1、《蒙娜麗莎》——列奧納多·達·芬奇。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在巴黎每年被六百萬人參觀。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蒙娜麗莎》描繪了一位端莊秀美的西方婦女肖像,她面龐秀麗,形象逼真,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態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帶有神秘的微笑,呈現出一種高貴而不可侵犯的尊嚴,看的人彷彿也隨之自尊、自重起來,這是對人的一種贊頌。《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此前是中世紀宗教統治的時代,是對人類壓抑的時代,其作品都是以神為題材的。《蒙娜麗莎》一反傳統,畫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為表現內容,此可以領悟到其思想意義的內涵,這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打碎教會精神枷鎖的革命。

2、《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這個世界著名的畫是沒有顯示在博物館,現藏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該畫是由最著名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晚了15世紀。這幅畫描繪了耶穌和他的門徒的最後的晚餐的場景。

3、《創造亞當》—— 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Creation of Adam)是整個西斯廷禮拜堂大廳天頂畫《創世紀》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這一戲劇性的瞬間,將人與上帝奇妙地並列起來,觸發我們的無限敬畏感,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4、《星空》(又名星月夜、星夜)——文森特·威廉·梵高

這幅梵高最為著名的風景油畫,原名《星月夜》,或《星夜》、《星光燦爛的夜空》,但在中國的美術愛好者習慣稱之為《星空》,本作品創作於1889年6月的`聖雷米一家精神病院里。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歪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種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火焰則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成視覺上的平衡。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5、《尖叫》——愛德華·蒙克

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體物象暗示出引發這一尖叫的恐怖。畫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將要轉向那伸向遠處的欄桿。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則,那緊緊纏繞他的整個孤獨,或許能稍稍地得以削減。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似已被他自己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這一形象被高度地誇張了,那變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畫式的。那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系的骷髏。這簡直就是一個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瘋子畫的」,蒙克在該畫的草圖上曾這樣寫道。

6、《記憶的永恆》——薩爾瓦多·達利

《記憶的永恆》是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因為這個畫面在我們頭腦中很難被抹去。在這個凄涼而漫無邊際的夢境中,堅實的物體莫名其妙地變軟,金屬變得像腐敗的肉,甚至招來了螞蟻。達利嫻熟地控制著他稱之為「愚弄眼睛的技巧」,用一種他所謂的「最不容辯駁的精確性」去描畫,為的就是「對混亂進行秩序化,從而使現實世界徹底失去其可信性」,這是標準的超現實主義的追求目標。然而畫面中也包括一些指認得出來的現實:遠處金色的峭壁是卡塔羅尼亞的海濱,達利的家鄉。

7、《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梅爾

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塵,她心無旁鶩地凝視著畫家,也凝視著我們。欣賞這幅畫時,觀者會很輕易地融化在這脈脈的凝望中,物我兩忘。荷蘭藝術評論家戈施耶德認為這是維梅爾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的微笑》的魅力就在於她的神秘,無人知曉這個女子到底為何能散發出如此恬靜的微笑,而畫家又是在怎樣的心情下畫下了這樣的作品。

8、《夜巡》——倫勃朗

倫勃朗作於1642年的油畫《夜巡》是他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受爭議的作品。當時,他接受了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隊成員畫一幅群像的訂件。倫勃朗在構圖上一反陳規,畫面採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既讓每個人的形像都出現在畫面上,又安排得錯落有致,塑造了一個庄嚴有序的戰士出征場面。巧妙的光線運用為畫面增添了某種神秘感,兩個主要人物處於照明中心,神情逼真生動,強化了畫面宏偉的巴洛克風格,作品因此帶有風俗畫和歷史畫的性質。但是,此畫的顧主們卻對作品很不滿意,因為每位射手都付了相同的錢,但畫面並沒有為他們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程度。因此他們要求修改此畫,但遭到倫勃朗的拒絕。為了索回畫金,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將倫勃朗告上法庭,並對他進行大肆攻擊,引起軒然大波。

8、《沒有鬍子的自畫像 》

這幅《沒鬍子的自畫像》是梵谷的最後一幅自畫像,畫於1889年,這一年他的母親70歲。雖然早年因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關系緊張,平時不常聯系,但在母親生日那天,為了讓母親對自己的健康放心,梵谷決定送一張自畫像給她。梵谷把自己畫得比現實中要顯得健康、年輕、整潔許多,然而這些都無法掩飾他眼底的絕望和孤獨。最後梵谷給了母親一張畫著阿爾卧室的畫,而把這張掛在了自己的牆上。

10、格爾尼卡——畢加索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 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微笑3

我有「畫」要說

畫作是幼兒無聲的語言,當幼兒還無法以明確的語言表達他心中想說的或是某種委屈時,藉由不同的線條與色彩,以繪畫代替口語「說」出來。此外,有自閉症等精神偏差的孩子,也可從其中找尋病因,作為診治線索,並以繪畫作為治療的手段之一,疏導郁結的情緒,協助病童恢復和外界的溝通,即所謂的「繪畫治療」。

若孩子因畫出心中想說的,而受到成人指責,以後不會再畫「真畫」,只畫「大人想看的」,不但關閉了與成人溝通的管道,情緒紓緩的出口也少了一個。那麼可以從畫中讀出孩子想說什麼嗎?專家認為,會教畫不一定懂得兒童心理,同時專家建議,若孩子只是畫一些恐怖血腥的畫,並無出現明顯的偏差行為,父母毋須妄自揣測或過度緊張,他可能只是暴力卡通看多了。

不要急著作道德教育,要先尋找問題的核心。必要時可尋求研究兒童心理的專家協助,從幼兒繪畫形色中的組合與象徵,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況與投射,藉以診斷幼兒的問題並尋求矯治方式。

「錯亂塗鴉」和「命名塗鴉」

1、錯亂塗鴉

由於動作協調性不夠,畫在紙上的畫是一些凌亂的線條,有時還會將線條畫出紙外。

2、命名塗鴉

到了此階段,幼兒雖尚未能畫出具體形象,但已經能藉由圖畫表達一些意念,一面畫一面喃喃自語,畫完了,還會幫這幅畫命名。

藝術鑒賞前先作功課

美術教育不一定要從畫畫開始,把握名畫鑒賞的機會,也是讓孩子參與接觸藝術的另一種好方法。但藝術鑒賞並非只是單純的「看」,可以結合故事、戲劇與舞蹈,拉近孩子與畫的距離。

如利用故事解說讓孩子了解畫家背景,利用戲劇方式讓孩子扮演畫中角色,或是舞動出來,接著在實際欣賞畫作之後,讓孩子畫出他的感想或是改寫名畫,從事前暖身,到親眼鑒賞到實際動手畫,才是完整的鑒賞活動,對孩子才能發揮功效。

進入美術館之前,應有相當的暖身動作。只在畫室作畫,眼界與格局都會日逐狹窄,因此藝術鑒賞已成為歐美美術教育的重點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幼兒完整的藝術觀。

「如何欣賞藝術」也是一種藝術。若未先作好暖身功課,只是一窩蜂地跟著大批人潮湊熱鬧,孩子看不懂,產生不耐煩,也影響大人的心情,再加上展覽會場的嘈雜與空氣流通不良,及許多不守規矩人士的「錯誤示範」,只怕孩子學會的是一堆壞習慣,或是想到藝術就頭痛,反而成了一個不好的開始。

父母施教錦囊

藝術不能教,但美感與色彩認知需要調教與培養。尊重孩子的塗鴉自由,畫得「像」,並不表示畫得「好」。用「引導」代替「示範」教法,以免扼殺孩子的原創活力。

⑵ 被稱為科學史上的藝術品是

世界上公認的三大藝術品是《米洛斯的維納斯》、《蒙娜麗莎》、《勝利女神》。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無界漸變著色法」的筆法下,和蒙娜麗莎的微笑融為一體,散發著夢幻而神秘的氣息。斷臂的《米洛斯的維納斯》雕像和殘缺不全的《勝利女神》雕像,是否因為殘缺而更具有美感,我們無法評說,但她們留給我們給的不光是美的享受,更多的是無限的想像空間和神秘感。

⑶ 世界三大名畫之一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有何特殊意義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這幅畫展現了人物的內心,而她美麗的笑容,讓人永遠都琢磨不透,它已經不單單是一副畫,而是延續了希臘這個國家的文化傳承,並且突破了古代藝術的局限,將藝術推向時代的更前沿,這幅畫直到現在都是專家們的研究重點,企圖從中了解達芬奇當時在想什麼,從而了解這幅畫真正的含義。

三、蒙娜麗莎現在被盧浮宮收藏,每年都會有上百萬的人去欣賞這幅作品,創作這幅作品的靈感來自於文藝復興期間,先進的思想席捲全國,而達芬奇也被這種思想帶領,開始創作了這幅超越當時文化意義存在的作品,這幅作品也成為達芬奇最為欣賞的一部作品,一直跟隨在自己的身邊,直到他去世之後才被收藏進博物館並開始展覽。

⑷ 除了蒙娜麗莎的微笑 還有哪些油畫或者其它藝術品是多數中國人都知道的。謝謝。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是義大利畫家達·芬奇於1495-1497年費時三年為一所修道院的餐廳所作的壁畫。這幅畫著重刻劃耶穌的門徒在聽到主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的時候所表露出來的不同的心理反應。
先看基督左邊的一組三個人:腓力按耐不住地跳起來,帶著不可捉摸的疑問轉向基督,想弄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用手捂著胸口,欲表白自己的真誠的純潔。老雅各極度憤慨,攤開雙手,身子因失去重心而稍後仰,好象在表示:這簡直不可思議。在他們後面站著的是多馬,他盡量按下性子,向基督舉著食指向上,說這怎麼可能呢?在基督右邊的一組三個人中,有一個是猶大,他心虛地急忙扭動身子,驚恐地想遠離夫子,並且慌忙地握緊告密所換來的錢袋,戰粟而害怕地斜視著基督。約翰憂柔地把頭垂在一邊搭攏雙手,神志焦慮,不知怎麼辦是好,在聽彼得細言。彼得勃然大怒地站起來,彎身前傾向著約翰,左手搭在他的肩頭,緊貼耳邊,似乎在問:你知道是誰嗎?他的右手還緊握著一把刀,好象在顯示:要是我知道是誰,一定要殺死他。最右邊一組三個人中,靠近彼得的是巴多羅買,他張開雙手,顯得震驚而又沉著,似乎是要大家不要驚慌,他自己嚴肅而冷靜地凝視著基督,想拯救夫子。摟著巴多羅買的是小雅各,他緊張地望著基督無能為力。站在最頂端的是強壯的安得烈,他探身向前,頗有沖上前去之勢。最左邊一組中,馬太雙手伸向基督,臉卻轉向左邊的達太,好象在詢問有經驗的老人,剛才夫子所講的到底是指誰呢?達太攤開雙手,表示自己也正在納悶。西門也正在苦苦思索,但是毫無結果。

這幅畫的構圖並不復雜,基本上是在一直線上穿插變化的,但單純中見豐富。畫家把十三個人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既有區別又有緊密聯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層次分明地刻劃出每一個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徵。畫家把耶穌安排在既是畫面中心,又是視覺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門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襯托出耶穌的形象,餐桌、牆壁門窗和天花板的處理取平行透視,都集中地消失在基督的形象上,這一切很自然地把觀眾的視線首先吸引到基督身上。並且有意識地把兩側的門徒和耶穌分開,初看耶穌似乎很孤立,實際上內在情緒和感情以及整個事件都把他們緊密聯系在一起。十二個門徒三人一組平均分配在兩邊,以其各自的動作和表情與基督發生聯系和呼應,整個環境和道具的處理比較簡單,為的是更加突出激動的人物,再通過這些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將整個畫面的中心引向基督。

畫家在創作這幅畫時極為慎重,有時站在畫前沉思徘徊半天不能落筆。修道院的院長十分惱火,指責他是有意怠工,拖延時間。畫家正愁找不到猶大頭像的模特兒,覺得這個令人討厭、粗暴無知的院長的頭正合適,便用了它作為猶大的形象。我們在畫中所看見的猶大,陰沉而醜陋,又顯得特別粗魯,與旁邊的約翰和彼得形成鮮明的對比,令人望而生厭。.《割耳朵後的自畫像》
1888年梵·高邀請高更來阿爾同住,但兩個固執的藝術家卻是不斷的爭吵。在一場劇烈爭執後,高更大怒而去,梵·高無法阻止,亦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竟割下自己的左耳。
世界把自己的癲狂最先傳染給人類的畫師——就像曾經給他的筆端注入魔力。我們驚訝地注視著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顫抖的手勢:他彷彿在代替整個人類受刑,成為痛苦的化身。想到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掙扎的線條與狂舞的色塊:傾泄的顏料里調和著他的血,而畫布,不過是他包紮傷口的綳帶。這是一位生活在傷口裡的大師,他習慣用傷口對世界發言。這是一個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鐮刀最終收獲了自己的耳朵。
梵·高死了,卻留下了一隻著名的耳朵——這最後的遺物似乎並沒有失去聽覺,收集著後人的議論。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設在我們生活中的聽診器,刺探著我們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還活著,還擁有記憶。為什麼不在他呻吟與崩潰的時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聽見了嗎?你的耳朵長在何處?

.《十四朵向日葵》
這些簡單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現出令人心弦震盪的燦爛輝煌。梵·高以重塗的筆觸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塊黏土。黃色和棕色調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現出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麗世界。然而在畫此作的同時,畫家死命想抓住的這個世界還是緩慢卻無情地溜走了。或許這畫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劇性的短促一生接近終結時期的心理狀態。他是個熱愛自然並能從簡單的事物看到純粹之美的畫家,他說他寧可畫從窗戶向外看到的樹影而不想像中的幻像。《亞維農的少女》
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維農的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並不喜歡。但不管怎樣,這只不過是作品名稱罷了。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畢加索這幅《亞維農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該畫原先的構思,是以性病的諷喻為題,取名《罪惡的報酬》,這在最初的草圖上一目瞭然;草圖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髏,讓人聯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虛空」。然而在此畫正式的創作過程中,這些軼事的或寓意的細節,都被畫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終的震撼力,並不是來自任何文學性的描述,而是來自它那繪畫性語言的感人力量。
這幅畫,可謂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野獸派畫家發現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並將它們介紹給畢加索。然而用原始藝術來摧毀古典審美的,是畢加索,而不是野獸派畫家。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這幅畫(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這里,畢加索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在這破壞的過程中他又獲得了什麼呢?當我們從第一眼見到此畫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便開始發現,那種破壞卻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我們注意到,這些碎塊並不是扁平的,它們由於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我們並不總能確定它們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它們看起來有的象實體的塊面,有的則象是透明體的碎片。這些非同尋常的塊面,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完整性與連續性。

從這幅畫上,可看出一種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新手法,這種手法早在塞尚的畫中就已採用了。我們看見,畫面中央的兩個形象臉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卻畫成了側面;左邊形象側面的頭部,眼睛卻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視象被結合在同一個形象上。這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語言,被更加明顯地用在了畫面右邊那個蹲著的形象上。這個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於受到分解與拼接的處理,而脫離了脊柱的中軸。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長,暗示著向深處的延伸;而那頭部也被擰了過來,直楞楞地對著觀者。畢加索似乎是圍著形象繞了180度之後,才將諸角度的視象綜合為這一形象的。這種畫法,徹底打破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 這是《亞維農的少女》
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維農的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並不喜歡。但不管怎樣,這只不過是作品名稱罷了。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畢加索這幅《亞維農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該畫原先的構思,是以性病的諷喻為題,取名《罪惡的報酬》,這在最初的草圖上一目瞭然;草圖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髏,讓人聯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虛空」。然而在此畫正式的創作過程中,這些軼事的或寓意的細節,都被畫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終的震撼力,並不是來自任何文學性的描述,而是來自它那繪畫性語言的感人力量。
這幅畫,可謂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野獸派畫家發現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並將它們介紹給畢加索。然而用原始藝術來摧毀古典審美的,是畢加索,而不是野獸派畫家。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這幅畫(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這里,畢加索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在這破壞的過程中他又獲得了什麼呢?當我們從第一眼見到此畫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便開始發現,那種破壞卻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我們注意到,這些碎塊並不是扁平的,它們由於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我們並不總能確定它們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它們看起來有的象實體的塊面,有的則象是透明體的碎片。這些非同尋常的塊面,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完整性與連續性。

從這幅畫上,可看出一種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新手法,這種手法早在塞尚的畫中就已採用了。我們看見,畫面中央的兩個形象臉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卻畫成了側面;左邊形象側面的頭部,眼睛卻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視象被結合在同一個形象上。這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語言,被更加明顯地用在了畫面右邊那個蹲著的形象上。這個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於受到分解與拼接的處理,而脫離了脊柱的中軸。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長,暗示著向深處的延伸;而那頭部也被擰了過來,直楞楞地對著觀者。畢加索似乎是圍著形象繞了180度之後,才將諸角度的視象綜合為這一形象的。這種畫法,徹底打破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

畢加索力求使畫面保持平面的效果。雖然畫上的諸多塊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們並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畫面顯示的空間其實非常淺,以致該畫看起來好象表現的是一個浮雕的圖像。畫家有意地消除人物與背景間的距離,力圖使畫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個面上顯示。假如我們對右邊背景的那些藍色塊面稍加註意,便可發現畫家的匠心獨具。藍色,通常在視覺上具有後退的效果。畢加索為了消除這種效果,便將這些藍色塊勾上耀眼的白邊,於是,它們看上去就拚命地向前凸現了。

實際上,《亞維農的少女》是一個獨立的繪畫結構,它並不關照外在的世界。它所關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構成的世界。它脫胎於塞尚那些描繪浴女的紀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種不同於自然秩序的秩序,組建了一個純繪畫性的結構。

「使用紙粘貼的目的是在於指出,不同的物質都可以引入構圖,並且在畫面上成為和自然相匹敵的現實。我們試圖擺脫透視法,並且找到迷魂術(trompe L'esprit)。報紙的碎片從不用來表示報紙,我們用它來刻畫一隻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張面孔。我們從不根據素材的字面意義使用它,而是脫離它的習慣背景,以便在本源視覺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後定義之間引起沖突。如果報紙碎片可以變成一隻瓶子,這就促使人們思考報紙和瓶子的好處。物品被移位,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一個格格不人的世界。我們就是要讓人思考這種離奇性,因為我們意識到我們孤獨地生活在一個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侶筆下的畢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頁)

《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畢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畫,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館藏。

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加索作於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遣責和抗議。

畢加索力求使畫面保持平面的效果。雖然畫上的諸多塊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們並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畫面顯示的空間其實非常淺,以致該畫看起來好象表現的是一個浮雕的圖像。畫家有意地消除人物與背景間的距離,力圖使畫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個面上顯示。假如我們對右邊背景的那些藍色塊面稍加註意,便可發現畫家的匠心獨具。藍色,通常在視覺上具有後退的效果。畢加索為了消除這種效果,便將這些藍色塊勾上耀眼的白邊,於是,它們看上去就拚命地向前凸現了。

實際上,《亞維農的少女》是一個獨立的繪畫結構,它並不關照外在的世界。它所關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構成的世界。它脫胎於塞尚那些描繪浴女的紀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種不同於自然秩序的秩序,組建了一個純繪畫性的結構。

《卡思維勒像》
《卡思維勒像》,畢加索作,1910年,油畫,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藝術中心藏。

畢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體主義」時期的繪畫,進一步顯示了對於客觀再現的忽視。這一時期他筆下的物象,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人物,都被徹底分解了,使觀者對其不甚了了。雖然每幅畫都有標題,但人們很難從中找到與標題有關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體與背景相互交融,使整個畫面布滿以各種垂直、傾斜及水平的線所交織而成的形態各異的塊面。在這種復雜的網路結構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現,可即刻間便又消解在紛繁的塊面中。色彩的作用在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畫上似乎僅有一些單調的黑、白、灰及棕色。實際上,畫家所要表現的只是線與線、形與形所組成的結構,以及由這種結構所發射出的張力。

這幅《卡思維勒像》,清楚顯示了畢加索是怎樣將這種分析立體主義的繪畫語言,用於某個具體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費解的是,恰是在這種分解形象和舍棄色彩的極端抽象變形的描繪中,畢加索始終不肯放棄對於模特兒的參照。為了畫這幅畫,他讓他的這位老朋友卡思維勒先生耐著性子擺好姿勢,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厭其煩地細心分解形體,從而獲得一種似乎由層層交迭的透明色塊所形成的畫面結構。畫中色彩僅有藍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這里只充當次要的角色。雖然在線條與塊面的交錯中,卡恩維勒先生形象的輪廊還能隱約顯現,然而人們卻難以判斷其與真人的相似性。研究畢加索的最著名的專家羅蘭·彭羅斯,在看了這幅畫後,曾作過這樣的評述:「每分出一個面來,就導致鄰近部分又分出一個平面,這樣不斷向後移動,不斷產生直接感受,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層層漣漪。視線在這些漣漪中游動,可以在這里和那裡捕捉到一些標志,例如一個鼻子、兩隻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齊的頭發、一條表鏈以及一雙交叉的手。但是,當視線從這一點轉向那一點時,它會不斷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來游去的樂趣,因為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會產生想像;這種畫面盡管模稜兩可,卻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這種新現實的勻稱和諧生命的推動下,它會滿心歡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釋。」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畫,45×57厘米,巴黎奧塞博物館藏。

1912年起,畢加索轉向其「綜合立體主義」風格的繪畫實驗。他開始以拼貼的手法進行創作。這幅題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顯示了這種新風格。

在這幅畫上,我們可分辨出幾個基於普通現實物象的圖形:一個瓶子、一隻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們都是以剪貼的報紙來表現的。在這里,畫家所關注的焦點,其實仍然是基本形式的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此時卻是以一種全新的態度來對待。在分析立體主義的作品中,物象被縮減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為許多的小塊面。畢加索以這些塊面為構成要素,在畫中組建了物象與空間的新秩序。他通過並置和連接那些筆觸短促而奔放的塊面,獲得一種明晰剔透的畫面結構,反映了某種嚴格而理性的作畫程序。而如今,在綜合立體主義的作品上,他所採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現實物象為起點,將物象朝著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為起點,將基本的形狀及塊面轉化為客觀物象的圖形。這就是說,他在表現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經把一個抽象的畫面結構,組織和安排妥當了。通過對塗繪及筆觸的舍棄,他甚至獲得一種更為客觀的真實。他採用報紙、牆紙、木紋紙,以及其他類似的材料,拼貼出不同形狀的塊面。這些塊面,一方面顯示著畫以外的那個世界,另一方面則以其有機的組合而顯示出畫的自身世界的統一性和獨立性。難怪他的畫商及好友卡恩維勒會如此地評價他:「即使沒有擺弄畫筆的本領,他也能搞出絕佳的作品。」在這幅拼貼的畫上,左邊的一塊報紙表示一隻瓶子,那塊印有木紋的紙,則代表著一把提琴。而幾根用木炭筆勾畫的堅挺的線條,則使這種轉換得以實現,並且將那些不相乾的拼貼材料,納入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中。

這種拼貼的藝術語言,可謂立體派繪畫的主要標志。畢加索曾說:「即使從美學角度來說人們也可以偏愛立體主義。但紙粘貼才是我們發現的真正核心。」在這種拼貼語言的運用中,畢加索顯然比別的立體派畫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為大膽和富於幻想。別的畫家在拼貼不同的紙片時,多少要顧及到是否符合現實邏輯的問題,他們總是把木紋紙限於表示木質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畢加索則全然擺脫這種約束。在他的畫上,一張花紋牆紙可用來表現桌面,一張報紙也可剪貼成小提琴。畢加索曾在與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談中,闡述了他對於拼貼的看法:

「使用紙粘貼的目的是在於指出,不同的物質都可以引入構圖,並且在畫面上成為和自然相匹敵的現實。我們試圖擺脫透視法,並且找到迷魂術(trompe L'esprit)。報紙的碎片從不用來表示報紙,我們用它來刻畫一隻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張面孔。我們從不根據素材的字面意義使用它,而是脫離它的習慣背景,以便在本源視覺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後定義之間引起沖突。如果報紙碎片可以變成一隻瓶子,這就促使人們思考報紙和瓶子的好處。物品被移位,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一個格格不人的世界。我們就是要讓人思考這種離奇性,因為我們意識到我們孤獨地生活在一個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侶筆下的畢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頁)

《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畢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畫,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館藏。

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加索作於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遣責和抗議。

畢加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加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強暴,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光明與希望……。當然,畫中也有許多現實情景的描繪。畫的右邊,一個婦女懷抱死去的嬰兒仰天哭號,她的下方是一個手握鮮花與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畫的左邊,一個驚慌失措的男人高舉雙手仰天尖叫,離他不遠處,那個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樣地倉惶,以致她的後腿似乎跟不上而遠遠落在了身後。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難者的真實寫照。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我們看見,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里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畢加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里,畢加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這都是畢加索的

閱讀全文

與世界三大微笑藝術品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