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交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由此可見在人與人之間,語言始終起著重大作用的,而交際語言則體現在人與人溝通之中的。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國,在稱謂方面很有講究,主要是尊稱和謙稱的,還有社交用語和朋友之間交流的時候用的一些語言藝術的。
語言藝術是與人順暢溝通的重要手段,它是運用語言的手段創造審美的形象的一種藝術形式的。語言藝術就是可以把是說成不是,把不是說成是;把美的說成丑的,把丑的說成美的。把各種事物通過詼諧有趣的語言表現出來,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 如何理解交往禮儀營造和諧人際關系
在人際交往中,得體的禮儀和話語有益於和諧人際關系。
看人之長與欣賞與贊美是類似的內容,可以將看人之長融入到欣賞與贊美中。同理可以將沖突處理作為有效溝通的一部分,則就選出了互惠互利、自信與信任、欣賞與贊美、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五項,再根據自己的理由進行重要性排序,注意不要忘記排序這一步,而且不一定必須分為五個檔次,可以有並列重要性。
互惠互利:在人際交往中除了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還要做到「互惠互利」,實現雙贏 和多贏。如果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總是想著自己如何得到,而未能想到對方在與你交往中可以得到什麼,這樣的人際關系是很難達長久,或保持良好狀態的。
自信與信任: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與人交往時,如果我們按照自己的本來意願做出反應,可能會惹得對方不高興,因此我們害怕這樣做。但是,如果我們採取另一種 方式取悅於對方,又會使自己感到不愉快。如果一個人有了這種體驗,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那就應接受自信訓練。同樣信任對方也是交往中重要因素。
欣賞與贊美:我們周圍的人不可能具備一切能使我們的生活方便舒適的品質,因此我們要學會理解和欣賞人們本來的樣子。欣賞每一個人是一種視角和胸懷,也是一種能力。學會欣賞,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並且不要吝惜表達你的贊美。
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回顧一下你與關系親密的某人發生的最後一次爭吵,你是否認為你對問題的看法清楚無誤,而對方的看法是錯誤的,盡管你努力做到克制和忍讓,但對方試圖強迫你按照他或她的思路看問題。對方的看法是否與你一樣?如果你不會體諒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那麼你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系將是非常困難的。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善於了解他人,體恤他人,這樣做可以激發你對他人的愛、同情和理解,而這些情感是形成每一種重要的人際關系的核心。
有效溝通:有效溝通指能夠讓對方准確了解到自己的想法並且運用說話藝術,使溝通更加和諧,使溝通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開始建立關系,維護關系、解決沖突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③ 社交的藝術
1.情商
情商指的是兩種能力,一種是識別對方情緒的能力,另一種是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識別對方情緒 ,指的是能夠識別對方在語言或行為背後的真實感受;而 控制自己情緒 ,指的是能夠按照最大的利益理性地展現自己的情緒,且這種情緒能夠全盤被對方接納,使對方無法讀出目的情緒以外的意思(這里還包括刻意露出破綻被對方識別自己的隱藏情緒)。
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往往跟以下兩件事有關。
使用了多少注意力
人對於自己不那麼在意的人和事,是沒什麼情商可言的。因為情商不管是探測他人還是控制自己,本質上都是一種「刻意為之」,如果你的注意力不夠,就不可能做出所謂有情商的行為。
共情能力的高低
如果是在同等注意力下的情商高低呢?基本就跟一個人的共情能力有關。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個人調用鏡像細胞的能力——別人做了什麼行為,你可以通過微小的模仿或大腦里的模擬,先讓自己產生一種情緒,然後再推導到別人現在是什麼情緒——你用於模仿的參數輸入越准確,你的情緒鏡像就越精確,共情能力就越強。
所以,如果一個人想提升自己的情商,就得不斷地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還得主動而頻繁地調用鏡像細胞,練習、反饋、再練習……這些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捕捉不同人的情緒細節,也能讓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游刃有餘地隱藏自己想要隱藏的細節,避開對方鏡像細胞的捕捉。
一個高情商的人,只要他想達成情商方面的訴求,往往就能達成,哪怕與眼前的人和事都是初次接觸。因為一個人若是擁有高情商,就必定經歷過無數的「戰斗」,面對任何情況都能表現得很好。
反之,那些平日里不在意共情的練習,不管遇到熟人還是陌生人都只顧自己情緒,還常常將自己美化成「直性格」,通常不能分派他們做與人打交道的大事,因為他們疏於練習,因此用上全部的注意力也無濟於事——能力擺在這里。
2.人際關系的核心是別人對你的預期
不同的人說句同樣的話,最終的效果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區別,這就是人際關系的 核心:在別人眼裡,你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就是你在別人眼裡的形象:你是高冷的還是熱心的?是懦弱的還是勇敢的?是刻板的還是靈活的?是界限分明的還是大大咧咧的?是好相處的還是易怒的……
在別人對你形成一種印象之後,就對你產生了一種預期。當你的行為或反應優於預期,對方就高興;而當你的行為或反應不如預期,對方就不舒服。
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能夠對你多一些尊重,必須在一開始就把自己的喜好和跟你相處的規則展示給大家。這種喜好和規則最好是盡量真實的,是維護起來更容易的,是不需要大幅犧牲自己的心理收益去「扮演」的(除非有重大利益關聯)。
這就是人設上的期待管理——我不幫你們是本分,大家都要有這樣的預期,這樣當我幫你們的時候,才會變成情分。
3.社交價值的判斷是趨勢
人是靠感受判斷世界的動物,但人的感受往往不是當前的感受,而是根據趨勢推演後的未來映射回當前的感受。一個眼看坐吃山空的人,就算仍擁有萬貫家財,當下也會終日焦慮;一個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好的人,就算目前還身無分文,當下仍會樂觀向上。
人們喜歡用趨勢和均值去衡量事物,而不是絕對值。所以,我們在社交中展示價值是正常且有必要的,但一定不能讓人在最開始就產生「你無法持續上升」的預期。而是得讓對方不斷有機會發現你有更令人驚喜之處,對方才可能順著這個趨勢繼續往下推演,認為你身上必定還有其他了不得的東西——如果你前面展示的價值和實力是層層遞進的,對方推演的往往會比你的全部實力所在層次還要高。
4.不要對別人高期待,也不要讓別人的高期待綁架自己
有一種人在付出的時候,總是很把自己當回事,期待著未來能換回些什麼。而正是由於這種期待,導致他們喜歡基於自己的付出而對他人的行為指手畫腳。
凡是讓人感到「壓力山大」的相處模式,大都跟社交過程中對他人的錯誤期待有關。
付出有沒有回報,是一個時機和概率的問題。若是你收獲了概率,其實就已經得到了回報。比如你幫一個朋友解決了問題,如果他會在某一個合適的時機下傾向於幫助你,那麼不管這種條件是否真實出現、幫助是否真實發生,你上一次的付出都已經得到了回報。
不要期待他人會對我們有多大的善意,更不要期待他人會做我們想像中的規定動作,因為你的期待或多或少會體現在你的表情、言語和細微的行為暗示中,從而對他人造成壓力,那你的社交關系就一定不會太好。
我們必須清楚,社交是人生的加速器,而不是救命丸。每個人在遇到困難時,都不要指望依靠社交去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一定是自己。別人幫忙,那是自己擁有的交易價值足夠高所致——越是強者,越是不期待別人幫忙,但主動幫忙的人越多;越是弱者,越是期待別人伸出援手,越是連被動幫忙的人都沒有。
付出就是付出本身,不要試圖與別人進行規定動作的交換,由弱變強一定是先靠自己,然後社交才能發揮作用。
靠譜就是,只要把事情交給他,你就放心。即使最終他也不一定能辦成,但只要他接手,至少這段時間里你就可以安心地放下這件事。
一個靠譜的朋友不一定是你關系最好的朋友,但當事情涉及的利益重大,你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他。如果你是別人心目中靠譜的人,也一定能獲得比其他人多得多的機會。
如何養成靠譜的特質,有兩點:
1.不給過量預期
所有事情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試試就是試試,界限分明。
在有重要機會的時候,大都不必過於謙遜,但若是受人之託,就不能由於想讓別人認為自己很厲害,於是先享受一波情緒上的優越感,從而給予他人過量的預期。
如果一個人給你的是正確的預期,例如某件事不一定能做好、某個機會不一定能掙錢、自己跟某個關鍵人並沒有那麼熟識等,那麼就算虧損也好,沒成也罷,最多隻是預期是否兌現的問題。
所以, 別人判斷你是否靠譜的重點在哪裡?不是最終的結果如何,而是結果是在預期之上還是預期之下。
2.讓別人感覺事情始終在他的掌控之中
當你跟一個人合作時,希望對方信任你、對你放心,你就得確保事情始終在對方的掌控之中。所以要勤匯報,如實、實時地同步進度,能讓對方有一個即時、正確的預期。
一個靠譜的人,時時都能給予對方掌控感,讓對方可以根據現在的進度,從容不迫地安排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我們在收到別人的信息時,應立即告知實情,並附上「需要多久可以開始」以及「從開始到完成需要多久」,一定要把掌控感給予對方,不能因為當下很難完成或當下不好回答就當沒看到。
置之不理的壞處是對方並不知曉你是否收到信息或已經開始,也不知曉何時能收到你的進度反饋,於是他就完全無法進行下一步的行動——究竟是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另找他人,還是再等等。這樣的人就會被認為「不靠譜」,必定是合作中不受歡迎的一方,也會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失去很多機會。從長遠來看,一個人有沒有成功的機會,跟運氣有一定關系,但往往跟自己的關系更大。
人們會忘記你說過的話,會忘記你做過的事,但不會忘記對你的綜合感受,這種感受,是在一次次的交互中匯聚而成—— 你做事的所有習慣,最終會匯聚成一股綜合氣質,影響到你能獲得的機會和未來的軌跡。
有人擅長社交,有人不擅長,沒有誰必須依靠特別高超的社交技巧才能上行,只不過我們要了解自己,順著自己的性格偏向做事,事半功倍;而逆著自己的性格偏向做事,不是做不好,就是事倍功半。
如果你是偏內向的人,可以試試以下4種方法:
1.主動吸引
不停地增加自己的吸引力,然後坐等其他人過來主動社交
2.朋友介紹
當遇到自己想主動結交的人時,先找到一個共同的朋友,拉個群或組個局認識一下,初步認識之後,就需要自己來維護了,如何維護呢,就是第三招,主動提供價值
3.主動提供價值
當你想主動社交時,你的心理障礙是「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有企圖」。主動社交就跟表白一樣,有一定的失敗概率,這有可能傷害到你的自尊。
但你事實上就是有企圖,否則為什麼要主動社交,為什麼對象是這個人而不是那個人呢?所以,其實你明知道自己的企圖,卻在大腦中試圖淡化這件事或這個目的,可大腦又沒那麼好糊弄,於是就產生了恐懼——你只是怕別人察覺到你的企圖。因此,你必須在事實上去改變這種試圖「空手套白狼」的行為,主動向對方提供價值。
當你通過事先調研,確定能夠幫對方解決一個頭疼的問題時,你就不會那麼不好意思。因為你能先讓對方受益,就算接下來的社交價值互換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裡,你也肯定不會落入「白占對方便宜」的低評價之中。
4.維護好你的超級節點
如果你就是一個無法付出太多社交努力的人,就是對社交有著極大的生理不適,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維護好身邊的超級節點。
超級節點就是能夠輻射到無數的普通節點,不管你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要先找到他,他就能幫你找到能幫助到你的人
你至少得認識幾個這樣的人,並維護好跟他們的關系——這些都是社交高手,他們自帶強社交屬性,通常很好維護,只要你自身的社會價值保持在一定水準,跟他們相處時,社交能力稍差些也問題不大。
提升自身段位是一等一的大事,一個自身不到20分價值水準的人去刻意結交100分價值水準的,就是浪費時間,畢竟要讓100分價值水準的人看得上,你至少也得有90分的價值水準才行。
但如果你會使用一些方法,願意付出一些成本,只要你能達到90分價值水準就足夠結交100分價值水準的人了,而不是必須自己先嚴格達到100分價值水準才行。而你在他的幫助下,從90分價值水準到100分價值水準的時間可能會大大縮短,因此提升自己是結交有實力的人物最重要的前提,而「學會結交更有實力的人」則是在這個前提下的重要技能。
1.心態
認知關。 你必須真正認為結交這個人對你有大的助益,而非「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果是後者,你就一定結交不到這個人,結交到也不可能深入,因為你已經提前為自己找好了理由,於是必然不會為此付出過多成本。
抗壓關。 劉備三顧茅廬的真正厲害之處並不在於「三顧」,而在於不知道「三顧」是否能成功,依然堅持去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地方。
當結果確定的時候,堅持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但一旦結果不定,人們往往連一秒鍾都不願意付出。
結交更有實力的人,本就是你佔便宜的事情,而對方的態度不如你熱情,結交意願不如你強,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有抗壓能力。
2.方法論
更有實力」分為兩類:一類是比你稍有實力,例如財富比你多幾倍,社會影響力比你高一到二級的;另一類是比你能量大得多,例如財富多你幾十倍,社會影響力比你高三級、四級乃至更多級。
跟比你稍有實力的人結交,要遵循以下三點:
從朋友引薦開始。 最好從朋友引薦開始,主動介紹自己,能一起達成某個小合作為最佳,多小都無所謂,這樣往往直接就能結交。
大方。 無論是一起吃飯還是一起參與的其他活動必須由你買單,一起合作也都得你付出更多但收益對等或拿更少。因為對方的合作可選項比你多,如果你想跟他建立起長久的關系,這就是投名狀,在小處吃虧越多,獲得的人情個數就越多,而從人情轉換成大收益,要比靠對等利益疊加快得多。
付費。 付費是最直接表示誠意的方式。如果對方有收費項目,在你個人可承受范圍之內,直接付費,它的效果會比你送東西來得好,哪怕花銷與成本等同。付費,是對價值的一種認同。
稍有實力的人本身也希望多結識在他們的能量等級上下的人,但若是和比你能量大得多的人結交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幾乎不會有任何認識你的需求。所有你能提供的價值,他們大都能找到跟你同領域但比你更高段位的人為他們提供。你的大方是必須的,但人家根本不稀罕,就算明知道有便宜可占也看不上,所以這里的三個要點就得變了。
不主動打擾。 如果你因為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大佬,最差的做法是上來就求合作,或者各種打擾,例如有什麼小問題都想著去麻煩對方,這些只會暴露你的層次和能力不行,連很小的事情都搞不定
有句話說,人脈是麻煩出來的,但這句話僅限於同等級或幾乎同等級的人,因為你們的時間價值差不多,所以互相麻煩可以增進感情。如果你們的等級相差過大,就算彼此都為對方做了一件價值對等的事,花費時間也相同,可你的機會時間成本是1萬,而他可能是100萬,怎麼可能對等呢?
時刻關注。 最好介紹完自己後安安靜靜躺著,靜待時機。過年簡訊之類的統統不要發,統一模板群發就更是反面教材,千萬別犯低級錯誤。
盡管不能打擾,但可以關注對方、置頂對方,給對方的社交媒體轉贊評,比如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媒體上認真互動都是很好的。而且只要認真觀察,你就有可能知道他正在做的事,猜測到他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有可能正在煩惱的事。
關注他的一舉一動,但不輕舉妄動,一旦找到能幫忙的機會就得以比別人更快的速度將「皇榜」揭下來。
專注。 在超強實力的人面前,由於你能得到的潛在收益太多,可能隨便給你一個機會,一不小心就能讓你直接超越比你稍有實力的人,所以你要花的心思也要多出很多,這時候「廣撒網」或者說「分散投資」就不是什麼好策略。
你在十個大佬身上一起下功夫,往往什麼都得不到,因為你花在每個人身上的只是十分之一,他們每個人身邊都必定圍了一群比你下更多功夫的人。你只能通過認真篩選,選出一兩個你認為真正能幫上你、也最有幫人意願的,把精力都花下去,才有可能吸引到對方的注意。
你必須要創造你為他認真提供服務、解決麻煩的機會,這就是結識的機緣。而這種機緣往往轉瞬即逝,因為當別人也看到時,你能提供的價值往往不是最高,所以你只能快,快就得專注,若是同時關注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那麼在十個人裡面選定一兩個時,有沒有什麼選擇的依據呢?你可以綜合兩點。
一是最容易的。二是舉手之勞就能讓你上一個台階的,就是在你的領域能直接幫上忙的人。
社交的本質: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他人。從管理好他人的角度,可反推該如何管理好自己,而管理好自己,能讓管理好他人的難度降低,管理好了他人,則能讓管理好自己輕松很多。
3.人情帳怎麼算
在社交中,能量更小的一方必定要付出更多;其次是能量差距越大,要付出的時間往往更長,也需要更專注。
作為能量更小的一方,最好的結果就是不讓對方直接等價回報,畢竟自己能提供的價值往往有限,所以等價回報並不值錢,這里真正需要的是機會——有可能讓自己的生活徹底提升一級的機會。
所以,對於能量更小的一方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把人情按「個」結算,因為「個」足夠模糊,出去一個小的,就可能回來一個大的。當然這個「個」要夠得上「個」的門檻,你必須得努力做一件至少對對方的級別來說夠得上「一個」人情的事情才行。
而對於實力強於你的人來說,他最希望的就是能跟你等價交換。實力越強的人,越有一個習慣:面對實力弱於他們的人的幫助,除非根本不在意,假如他認為夠得上「一個」人情了,就喜歡馬上主動帶給你什麼,當場就把你的人情等價掉,不讓你有折算的機會。這些人看起來非常懂禮數,其實是精明,且這就代表了他們還沒有打算真正信任你,不願意跟你交換不可量化的東西。
此時你就得明白自己仍需繼續努力,無論是在提升自己的等級上還是在對對方的關注和誠意上。千萬不可因對方的回饋而沾沾自喜,對方只有收下你算得上「一個」的人情,且沒有按市場價即時回報給你「一個」人情,你才能算完成了第一步。
而若是對方真的還了你一個大的人情,也千萬不要用金錢回報——只有能量自上而下才有資格用金錢回報,若是能量自下而上,則始終要用人情——可以支持對方的項目,也可以拿穩賺不賠的買賣便宜對方,哪怕最終付出的成本一致,也不能用明晃晃、數目分明的金錢(數目和對方應得的報酬對等)來回報對方,否則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情感關系就變質了。
不敢拒絕是害怕關系破裂,要破除這種社會安全感的無底線執念,你需要先明白兩件事:
第一,不管你拒不拒絕,你得到幫助的最大因素都不是你曾經幫助對方。
如果一個人只能靠不斷為他人提供貢獻來維持他人有可能給予自己優待的可能性,這樣積累起來的人緣就是勞動性人緣,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不繼續提供價值,前面所有的貢獻將全部白費。
但如果一個人本身擁有著巨大的社會價值,潛在的能提供的價值非常大,那麼他不提供價值也能收獲到很多別人主動提供的價值。
這說明一個問題:一個人對他人的價值一定在未來,而不是過去。如果你想得到對方的幫助,最大的考量因素是你在未來對對方是否可能有價值,以及有多少價值。在這個前提之下,才是你過去為對方提供過多少價值。
因此,拒絕對方並不意味著對方就會翻臉或者不與你往來,只要你保有和精進自身價值,你未來的潛在可提供價值就不會掉價,拒絕並不影響什麼。
第二,對拒絕感到憤怒不一定源於拒絕本身。
人們對你的拒絕感到憤怒,大都來自你在人設上的反復無常。比如,你原本是個「樂善好施」的人,突然被發現之前是假裝的,而由於人們的預期已被拔高,因此就會感到憤怒;相反,若是原本就沒想著你能同意,那被你拒絕就符合自己原先的期待,就不會感到憤怒。
再比如,你原本立住了一個「有原則」的人設,但人們發現在同樣的事情上,你竟然給予其他人優待,這也會讓他們感到憤怒——憤怒並不來自你拒絕與否,而是區別對待,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你心目中,處於低價值和低親密度的位置。
所以, 如果你希望可以做到坦然地拒絕他人,首先你得盡量去提升自己的價值,你的價值越高,拒絕越是無傷大雅;其次就是你必須一以貫之地執行你的原則,這樣的拒絕也最能被他人認同和接受。
你可以試著整理一下身邊能用上的資源,將他們分成兩列,一列寫上他們能提供的幫助,另一列寫上他們需要的幫助。然後,你在兩列中間做個「連連看」,你會發現很多人能提供的幫助,跟另一些人的迫切需求是可以匹配上的。盡管他們並不能一一對應,但只要多找幾個人參與進來,繞個圈,就有機會成為一個閉環——這兩列越長,打造多個閉環、打造大閉環的可能性越大
一個活的資源池是一堆資產,這堆資產的本金來自你周圍的其他人,但它跟其他資產一樣可以產生利息,這個利息就會歸使用這堆資產的人所有——你讓每個閉環中的人通過自己能提供的東西交換到自己所需的幫助,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價值,這種價值帶來的回報不是金錢,而是其他人的人情和對你的信任,這些東西是一個人「社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游戲也不是誰都能玩得起來的,必須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你是否在有意識地收集具備一定等級的資源?
很多人是完全不清楚自己的朋友在干什麼、能幹什麼的,甚至他們的某些要好朋友都已經換了三四份工作或者成為某領域的優質資源了,他都一無所知。他們也完全不了解朋友的需求,於是自然是不可能玩轉這個游戲的,這是玩這個游戲先要付出的關注和社交成本。
第二,你有沒有什麼勢能和通用資源值得他人信任,以及在閉環缺少一角的時候能補上或者通過交換得到?
就像你開了一個桌游吧,別人來你這里玩,你提供場地和服務,收的是場租。但如果別人對你不夠信任,不容易把信任從你遷移到你信任的人,那這個游戲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循環起來。頂級成功人士組私董會就會有很多人買單,哪怕私董會本身並沒有傳遞什麼有價值的內容,所有的價值都來自「會員社交」。你也想組織,但發現做不到,它的本質就是你和頂級成功人士的勢能差距。同時,如果你自身的通用資源不夠強,當閉環缺一個角時,資源游戲就玩不起來。相反,如果桌游吧老闆自己就能下場一起玩游戲,或者能用自己那誰都想要的資源輕易換到一個對應的玩家下場,缺一個玩家的游戲就不會無端結束。這是玩這個游戲前要積累的本金。
當你滿足了這兩個條件之後,如果你願意,性格又適合,就能用以上方法成為超高能量的超級節點,獲得源源不斷的社交利息。
④ 社交的方式和藝術是什麼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
⑤ 社交藝術
能具體一點嗎?你這門功課是什麼?試卷名稱給我,我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