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教育的捷徑有哪些

藝術教育的捷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7 13:57:08

A. 藝術教育有什麼優勢

首先 ,藝術教育能啟發人腦的意識活動 ,激發意識活動的能動性。人類意識是物質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依賴於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 ,也依賴於人體的各種感覺器官 ,意識活動是通過人的大腦對客觀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動實現的。人腦為意識的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 ,人腦這個思維器官是不能離開客觀世界這一物質對象的 ,同時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通過感性和理性這兩種認識形式實現的 ,感性認識是對客觀世界事物、現象的直接反映 ,是初級的反映形式 ,理性認識則是人們對大量感性材料加工進行分析和綜合 ,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反映 ,是意識的高級形式。在物質決定意識的前提下 ,意識又對物質進行能動的反映 ,即意識的能動性。而藝術教育正是符合了認知由感性到理性的這一特點 ,通過豐富的表現形式 ,諸如聲音、圖象、色彩 ,運用藝術的可感性向人們真實地再現生活的同時加深欣賞者對現實生活的認識。創意嘟嘟藝術教育。

B. 想要培養小孩對藝術的興趣,有哪些好的做法

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包括知識方面的教育,同樣也有一些藝術方面的教育。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學校學習成績,也要注重孩子課外的興趣培養。那麼想要培養小孩對藝術的興趣都有哪些好的做法呢?

C. 藝術教育活動實施的指導要點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藝術教育活動實施的指導要點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藝術教育是其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強化幼兒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審美意識,

還有助於其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感受生活的美好。

幼兒園藝術教育內容的指導要點

1、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2、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傾向。3、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1、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

生活即教育,教育也同樣離不開生活,生活不但可以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還可以激發幼兒無限的想像力。為幼兒生活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從小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2、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3-6歲的幼兒注意力很容易被身邊的人或事物影響,藝術教師有義務為各年齡階段的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好的環境不但能夠誘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藝術活動的學習中來。

3、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情感和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也就沒有想像和創造的動力。在幼兒藝術活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重在培養幼兒豐富想像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D. 孩子學藝術一定要知道的事

孩子學藝術一定要知道的事

對於孩子學習藝術的事情上面,很多家長都是有著很多很多的疑問,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習好才藝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一、應該學點什麼才藝

藝術教育較之一般的學校課程教育有其特殊性,但也和課程學習有相似之處。家長在這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在此給出幾點建議。本文多以樂器學習為例,其中的教育原理同樣適用於其他藝術教育,如繪畫、舞蹈,包括體育運動等。

孩子能量有限,並且需要充裕的玩耍時間,所以不要給孩子報太多的才藝學習班,有選擇地報兩三個就可以。多才多藝固然令人羨慕,但要考慮成本,尤其是孩子的時間成本。以犧牲童年的快樂來換取一些才藝的做法非常不可取。當然,如果某些才藝學習能和孩子的玩耍興趣結合起來,對孩子來說基本上沒有負擔,去學習相當於玩,適當地多報一兩個也可以。總之,報與不報的原則是,孩子是否喜歡,是否願意去學。

(一)具體到選擇學什麼,下面以學樂器為例給出建議

選擇學什麼樂器,如果孩子有明確的傾向性,這就是個簡單問題,喜歡什麼就學什麼——這是最重要的選擇原則。但由於學樂器往往是在孩子較小的時候開始,大多數孩子很難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樂器,就需要家長幫助他去判斷和選擇。當然家長的能力也有限,應該說絕大多數家長對樂器的了解比較外行,這方面的建議是:不盲從,不虛榮,不功利。

1.家長要向自己的內心追問一下,問問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這並不是家長強權或家長意志,在孩子沒有觀點的情況下,家長對某種才藝的喜愛會感染孩子,影響到孩子對這種才藝的情感。

2.要向懂行的人請教一下,比如學樂器,要先了解某種樂器的學習難易程度

不同的樂器,其學習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入門階段。比如在中國民族樂器中,揚琴、笛子、古箏較易入門,二胡較難,琵琶最難。家長需要權衡孩子的興趣、天賦、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期望達到的目標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判斷。

3.還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

不同的樂器價格差異懸殊,學費也不一樣。選擇要盡量和自己經濟條件相匹配,如果孩子在相關學習中沒有極為突出的天賦和強烈的喜好,就沒必要讓孩子的藝術教育成為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4.要注意避免盲目跟風和虛榮心,更不要有功利心。

在學什麼樂器的事情上,這些年一直存在崇洋媚外、厚古薄今的現象。例如有一些人認為民族樂器很“土”,認為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很高雅,感覺家中擺放一架鋼琴很有面子,可構成高雅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既不顧孩子的喜好,也不顧自己的經濟實力,且不考慮師資情況,勒緊褲腰帶買鋼琴。虛榮是生命中的一大硬傷,可以說哪裡有虛榮哪裡就有損害,學樂器也概莫能外。

我女兒圓圓當初選擇學二胡,周圍有些人覺得很詫異,言語中流露出的就是:二胡多土啊,怎麼學那個呢。圓圓二胡老師在第一節課時對她說:小提琴有四根弦,可以拉出很豐富的樂曲;二胡只有兩根弦,表現力絲毫不輸小提琴,所以二胡完全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樂器之一。

如果你小提琴拉到中國最好,不見得是世界上最好,但如果二胡拉到中國最好,你就是世界最好,正所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老師的話讓圓圓更認同手中這把琴,更喜愛這項學習。

音樂是一種娛樂,一個人喜歡西方音樂還是民族音樂,喜歡古典音樂還是通俗音樂,這和高雅或庸俗沒有任何關系,或者說對他的人生觀、幸福感及品格心理沒有任何影響。況且現在我們聽的一些“古典音樂”在當初也屬於流行音樂。

好聽的音樂都是美的,無功利地熱愛就是高雅,附庸風雅才是真正的庸俗。我在這里不是渲染民族主義觀念,而是強調選擇學什麼一定要出於內心喜歡,且要盡可能實事求是。

另外,藝術教育中的功利化和工具化,是當前一種可怕的流行病。在選擇學什麼、為什麼要學的問題上,有些人只是把孩子藝術學習的目的定位在升學和找工作上,學鋼琴是為了考級,練舞蹈是為了加分。藝術教育中藝術的價值被消解,只剩下了謀生的價值。

藝術專業成了許多人走捷徑的一種選擇,培養藝術家的教育變成了培養“手藝人”的教育,這導致藝術專業學生質量嚴重下降。“接觸藝術教育的孩子學到的,遠遠超過他們所學的藝術本身”,我們現在在培養孩子藝術愛好中,卻經常用世俗價值消解藝術之美,只剩下乾巴巴的技巧。這傷害著兒童的幸福感,扭曲著他們的價值觀,也損傷著整個民族的藝術素養和精神質量。

二、如何做前期准備工作

藝術教育的第一步不是花錢買樂器和報班,而是首先讓孩子接觸、認識和了解將要學習的東西。之所以父母喜歡什麼,孩子往往會喜歡什麼,這並不是簡單的生物遺傳,更是一種環境的熏陶。孩子如果從小生活在某種藝術環境中,他會天然地和這種藝術達成一種溝通,學習起來當然會容易得多。

例如培養孩子的樂感,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做起。在聽音樂時,家長和孩子一起隨節奏進行律動,也可以經常唱歌給孩子聽,讓音樂成為家庭娛樂的一部分。打算將來讓孩子學什麼樂器,就要經常在家裡放相關樂曲。

尤其是孩子在將來的學習中會學習到的一些經典樂曲,這些樂曲被孩子聽熟了,在學習中就很容易找到音準及節奏,而且也容易喚起孩子的喜愛。同理,如果打算讓孩子學繪畫,就可以經常跟孩子一起玩繪畫游戲,讀一些有關畫家的傳記,參觀一些美術展,等等。

前期啟蒙教育還包括樹立孩子的自信。比如一個孩子喜歡唱歌,太小的時候有可能唱不準,如果家長急於去提醒,並經常說這孩子唱歌跑調,很可能就此挫傷孩子唱歌的自信和熱情,讓孩子永久地失去一種愛好。

除了一些天生樂感極好的孩子,唱歌跑調這在許多孩子身上都會發生,大多數孩子能在長大後自行解決。比如我和先生在唱歌方面都天賦平平,圓圓這方面也沒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她小時候唱歌有時會跑調,我們基本不提醒,只是很自然地和她一起唱,讓她聽到正確的音調是怎樣的,而且我和先生還經常故意互相開玩笑貶損,說對方唱得不怎樣,順口說能像圓圓唱得那樣就好了,暗示圓圓她唱得很好。到圓圓長大後,我們在家裡一起唱卡拉OK,發現她已唱得很好,非常准。圓圓有時也會和同學一起到KTV唱歌,聽她的同學說她歌唱得很好。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父親,他女兒才3歲,他就很肯定地說女兒以後當不了畫家,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女兒都不能像樣地畫個圓,經常是想畫什麼,又不敢畫,最後總要家長去幫著畫。事實是絕大多數孩子在小時候都不可能像樣地畫個圓,這位家長不顧孩子的年齡,輕易給孩子下個這樣的定論,導致孩子在塗鴉這件幾乎所有兒童都感興趣的事上縮手縮腳。很可能,她的女兒會用一輩子在繪畫上的無能來證明父親當初斷言的正確。

當然家長不必誇大孩子的天賦,不必把剛會畫幾筆的孩子看成未來的齊白石,也不必把愛打檯球的兒子看成未來的“檯球神童”丁俊暉。即不要用一個成功目標給孩子製造壓力,在學藝初期,把才藝學習活動當作玩是最好的,讓孩子心態單純些。

學琴前的心理鋪墊工作還包括讓孩子知道學琴的漫長和艱苦,就像我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提到的“打針原理”一樣。即當孩子需要面對一個比較富於挑戰的事情時,家長應對即將面臨的困難如實相告,不誇大也不縮小,讓孩子有正確的心理預期,這樣會提高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三、幾歲開始學才藝?

因為才藝內容不一樣,所以學習時間也很難給出統一的標准答案。但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學藝不宜太早。這是由孩子身心發育水平決定的。

例如以前有人說學習樂器要早,四五歲就要開始學,甚至有人把這個年齡提前到3歲,根據可能是莫扎特3歲就可以演奏鋼琴了。這樣的建議是不適宜的,且不說幼小的孩子在生理上十分稚嫩,從心理來說,“大多數5歲前的兒童,尚未形成自我規范意識,要他們靜下來學習樂器,對家長、教師及孩子本身都是一種折磨”。

當孩子對什麼東西表現出興趣時,第一個念頭應該是如何讓他快樂地接觸和嘗試,而不是馬上去給他報學習班,尤其在一些純游戲項目上,完全可以等待一段時間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找老師。

就學樂器的問題,我請教了幾位音樂界的專業人士,他們給出的共同答案是,如果家裡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熏陶,作為培訓活動,在小學一二年級,即六七歲開始比較適宜。

要學習的才藝不一樣,開始學習的時間也會不同,最好多請教幾位專業人士,聽聽大家的看法。總的建議是,寧可稍晚一點,也不要提前去學。

四、學習管理要注意些什麼

1.在孩子學藝過程中家長進行外圍服務就夠了,對具體的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不要太深

家長如果表現得太積極,很容易消解孩子的興趣和責任感,讓他覺得是在為爸爸媽媽學。

有一次我在小區里正和一位媽媽在路邊閑聊,恰好她老公帶著孩子學琴歸來。當媽的隨口問孩子今天學了什麼,小姑娘脆生生地回答:“不知道,我爸爸知道!”做父親的不以為然地笑了。這種情況應該是令人擔憂的。

家長帶孩子去學習,對老師教的內容和要求要了解,在孩子練琴時要幫他聽哪裡有什麼問題,適當地幫幫忙就可以,不能大包大攬。所有的學習,背後的管理道理總是一樣的,“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

在圓圓學二胡的前三年,她每次練琴時我都會坐在旁邊,幫她聽音準及節奏,會提醒她哪個地方有什麼問題;但她每天什麼時間練琴、練幾次、練到什麼時間、練哪個曲子,等等,我都很少提醒或發表意見,基本都由她自己來決定。哪天她忘了練琴,我往往也“沒想起來”,她發現指靠不上我,也就只好自己操心了。

我認識的一位家長,她告訴孩子,練琴是自己的事,家長不去提醒,建議孩子定鬧鍾,天天由鬧鍾來提醒。同時,家長也盡量注意家庭生活的規律性,保證孩子到鬧鍾響時,有時間練琴。孩子很樂意這樣做,定了每天晚上7點半。開始幾天還行,後來就出現鬧鍾響了,孩子關了鬧鍾,卻沒及時去練,然後就忘了這事,直到要睡覺才想起來。

這種情況重復幾次後,家長沒批評,只是又給孩子建議,如果鬧鍾響的時候正做其他事,想要過一會兒再練,那就臨時把時間往後調整一下,或是通知媽媽15分鍾後來提醒自己去練琴。因為家長在這件事上做得很輕松自然,所以孩子一直沒有緊張感,基本上能做到自覺練琴。

2.不規定練習時間,只著眼練習效果。

很多家長和教師習慣給孩子規定練琴時間,每天必須彈夠半小時或一小時。這樣做有一個弊端,就是很容易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在練琴時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分散到時間上。尤其當孩子不想練時,就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到鍾表指針走到了哪裡,熬時間,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樣不但無益於練習,還會生出倦怠感。

不如把每天的練習定位於彈奏本身,即曲子彈得如何,熟練度、准確性及技巧等是否有所提高。在時間上不刻板,可以長也可以短,只要把該練的地方練到了就可以。如果想鼓勵孩子多彈一會兒,不要說“再彈十五分鍾,不到時間呢”。

最好說“今天拉得又有進步,不過還有兩個地方需要改進,能不能把這兩個地方再練習幾次?”如果孩子確實表現不錯,某天或某段時間能堅持練習較長時間,想表揚孩子的話,最好不要直接誇他能堅持練多長時間,而要誇他的琴拉得好。

3.允許在練習中偷懶,甚至某天不練習。

理論上講,學琴必須天天練,一天不練手生,三天不練陌生。但這並不意味著需要一味地嚴厲管制。再強調一次,在學習早期,呵護興趣比學到技巧更重要,不要把學習做成任務,要盡量做成游戲。如果孩子哪天忘了玩游戲,我們不會去批評他,不會在意。同理,哪天他特別不想練琴,也不必在意。這並不是縱容偷懶,只是放長線釣大魚,是一種策略。

我女兒圓圓小學時學爵士鼓,我每天下班後帶她到藝術學校去練,那裡是按時間收費。我們交了每天一小時的練習費用,但圓圓經常剋扣時間,很少能練到一小時,有時只打了二十多分鍾就不想打了,我一般都聽她的,不想打就不打了。我不知每天強迫她練夠一小時,她的演奏水平會怎樣,可能會更好一些。但更好一些又怎樣?難道圓圓的童年就更幸福、人生就更美好?我希望她有很高的才藝水平,同時也接納她在這些方面的平庸,唯願她有快樂的童年,這才是我最在意的追求。

五、需要參加才藝考級和各類比賽嗎

考級是以量化的方式來評價一個人的才藝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習,但如果把考級本身當作學習目標,則是一個認識誤區,很容易扭曲孩子的學習動機,也給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還以音樂教育為例,音樂考級誕生於19世紀英國,後傳入香港,近20年在內地興盛起來。由於種種利益關系,我國的音樂考級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混亂,利益團體結成各種利益鏈,想方設法把孩子們推入名目繁多的考試中。

目前全國約有幾十家音樂考級機構,評價標准不一,評語不明確,惡性競爭。現在甚至出現了專門針對中小學生的“音樂素養”考級,即關於音樂的書面知識考試——這是多麼沒有意義的行為,而所有的考級亂象,都是要隱蔽地榨取家長的錢財。

很多教才藝的老師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也步入了“應試教育”的模式,只教考級規定的曲目,不教其他內容,且盲目讓孩子“跳級”,二、四、六……這樣跳著考。美妙的音樂兌換成了證書上的數字,這或許讓一些家長陶醉,但不少孩子拿到最高級別證書後,從此再不摸一下琴——這是不是藝術教育中最大的損失?

在圓圓學二胡的最初幾年中,我對樂器學習及考級的認識尚不明確,也一度把學習的目標定義在考級上。倒不是過分看重證書本身,只是以為只要學樂器,就必須考級。後來逐漸有所感悟,對考級這事也就放下了,中止了這件事。圓圓在後期學習中,只拉她喜歡的曲子,不必為了考級專攻指定曲目。她喜歡音樂,也不討厭手中這把琴,這就夠了。

記得她上高中時,有一次班裡開聯歡會,她主動報一個節目,把當時的一首流行歌曲改編成二胡曲。在參加聯歡會前,她在家裡練習演奏,我聽到琴聲美妙,感覺十分欣慰。不是說圓圓拉得有多好,而是它作為一個愛好滋養著我們的生活。這份滋養不是證書和級別能驗出來、比得上的。

我不反對考級本身,正如我並不反對學校課程考試本身一樣,我批判的是考級對藝術教育的扭曲,以及種種考級亂象。

除了期望政府規范考級市場,給家長的建議是,要對考級介於在意與不在意之間,要認真權衡各方面得失,不要為了眼前一點小利益——比如證書和擇校掛鉤——而犧牲長久的教育理想。有些事,沒人追捧,煽風點火者自然無趣。對考級持有正確的認識,不僅可以預防無謂的能量耗散,更可呵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呵護他的幸福感。

另外,我也不贊成拉著孩子到處參加比賽,除非你想要孩子成為某種才藝的職業選手,比如做職業鋼琴家,否則才藝學習不需要摻雜進太多的競爭。

事實是現在很多比賽也被市場綁架,成為一些人謀取利益的手段,而這些比賽經常會打著體面的旗號。所以家長和教師,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競賽邀約,要特別注意組辦者的資格、素質、動機等等。覺得不適宜,應當堅定地拒絕。

我女兒圓圓讀初中時的一個暑假,我正帶她到一個海濱城市旅遊,班主任突然打電話,通知圓圓去參加一個英語競賽,並陳述了此次比賽的重要性。圓圓的英語一直學得不錯,這個比賽聽起來很誘人,所以我們得到這個消息後有些興奮。為了趕上比賽,提前結束旅遊,改簽機票,飛回北京。

第一次去參加初選時,組委會安排選手們先去交參賽費,然後等候安排。且不說一進來就收費,已讓人感覺很突兀,接下來的組織工作都是亂哄哄的。來了不少家長和孩子,大家被幾個工作人員吆來喝去的,似乎都很茫然。我也對整個競賽流程不太清楚,覺得組織工作很不到位,有些不滿。終於等到評委們到齊,坐定,比賽開始,我的不滿越來越強烈。

幾個評委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卻又表現出不認真,處處對孩子們表現出不尊重,競賽環節的設計也有不少問題。我忽然覺得,就這么幾個牛頭馬面的人,憑什麼能組織一個高水平的賽事?參加這樣的比賽,即使能拿個獎,對孩子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我看看圓圓,她也在看我。我從她眼睛裡也能看到不適,於是問她:我們走吧,不參加這事了,好嗎?圓圓點點頭,我們當即起身離開。走出那裡後,感覺真輕松。雖然浪費了一些時間和錢,但總比繼續浪費下去要好得多。商品時代,教訓確實經常要用錢來買。尤其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必為了某種具體的利益或為了心疼錢而任由某個問題去困擾孩子,及時結束,也許是性價比最好的做法。

六、不要把孩子單獨留給老師

任何才藝學習,家長都最好陪在孩子身邊,保證孩子的安全。尤其一對一學習,不管男老師還是女老師,不管老師年輕年老,都不要把孩子獨自留給老師。

我們相信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值得信賴的,但也必須意識到,教師不過是個職業,成為教師的人,並非經過了高於一般職業群體的道德考證,誰都不能保證有個別心理不良的人混跡其中。況且課外才藝學習一般都是鬆散的師生關系,家長很難了解到教師的情況,所以這方面必須特別注意。

;

E. 如何提高藝術修養

提升藝術修養要慢慢來,不能急。分享五個方式,可以嘗試。

5.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一個成長、進步,都離不開一個記錄、分享的階段。所以,提高藝術修養,除了看,還要總結記錄自己看時候的感受、想法、把這些感受寫下來分享,沉澱。這些都是以後提升藝術修養的積累。

F. 實施美育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是藝術教育。
美育的途徑與方法:
1、培養學生充分感受現實美和藝術美的能力。要求在培養他們敏銳的感覺能力的同時,發展他們高尚的審美情感。還要求培養學生審美的比較及分析能力,以區別真善美與假丑惡。培養他們審美的想像和聯想能力,以掌握藝術形象。
2、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現實美和藝術美的才能和興趣。
要使學生學會按照美的法則建設生活,養成美化環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習慣。要注意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活動,發展他們創造藝術美的才能和興趣,尤其要注意發展有藝術才能的學生的特長。

G. 「藝考是考大學的捷徑」,藝考比普通高考更有出路,真的是這樣嗎

藝考絕對不是捷徑,看似簡單實則很難。不要被無良的高中老師的說辭影響到自己的選擇,他們那麼說為的只是提高平均升學率,至於你未來如何,他們是不會考慮的。中國的藝術教育資源比較稀缺,僅僅掌握在中國為數不多的幾所院校,要想考入好的院校,仍然是需要更高的文化分數和專業課水平。 若是沒有那麼大理想,僅僅是想上個學,藝考需要通過每個省份的聯考,也就是藝術資格考試,過了才能有資格報考,分數高了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院校。

H. 想要增強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感,家長該怎麼做

在教育理念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家長都認識到培養小孩藝術興趣的重要性,其實藝術興趣的培養,對於小孩們充分認識生活中的美,並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都能發揮出積極作用,為了充分培養出小孩對藝術的興趣,建議家長積極帶孩子參加藝術展覽,多帶小孩融入現實生活,並在實踐中體驗藝術的魅力,只要注意了這些,想要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其實很簡單。

總之,想要培養小孩對藝術的興趣,家長必須要讓小孩們知道什麼是藝術,要多帶他們參加相關展覽,多開展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充分發現生活中的藝術,體驗到藝術所帶來的樂趣才能實現對小孩們藝術興趣的培養。

I. 藝術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

藝術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是通過有效的教育培訓以及有效的實踐才能達到更好效果。

J. 如何提高家長教師對藝術教育的認識

為了幫助網友解決「如何提高家長教師對藝術教育的認識」相關的問題,中國學網通過互聯網對「如何提高家長教師對藝術教育的認識」相關的解決方案進行了整理,用戶詳細問題包括:RT,我想知道:如何提高家長教師對藝術教育的認識,具體解決方案如下:
解決方案1:
列印成宣傳單,讓有意向有興趣的
孩子帶給家長並反復講解給家長聽:
1. 藝術是改變一個孩子的最佳捷徑
2. 藝術是陶冶人性情和靈魂的聖品
3. 藝術是去除煩惱郁怒平復心態的良葯
4. 藝術是世間最美妙又簡約環保的奢侈
5. 人生是人生最高追求裡面唯一能夠把
虛擬真切穿透來到現實的信仰!
6. 藝術是一門手藝一條路:能夠養家糊口
......

閱讀全文

與藝術教育的捷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