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山東省聊城有哪些藝術特色

山東省聊城有哪些藝術特色

發布時間:2022-12-07 15:14:51

❶ 聊城的特色傳統文化

聊城歷史文化悠久,節日活動富有傳統特色,而且極具文化內涵,柳林花鼓、聊城雜技、運河秧歌、竹馬舞、高唐落子舞、三合庄高蹺、田莊花船、舞火獅子等節日里的各種娛樂活動,喜慶、熱烈,熱鬧非常,其中,尤以「火獅子」最為精彩,獅子多為手工扎制,配合以鏗鏘有力的節奏,舞起來千姿百態,令人擊掌贊嘆。此外聊城還擁有冠縣朗庄麵塑、馬官屯泥人、陽谷泥哨、雕刻葫蘆、東昌木版年畫等豐富的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工藝,可謂是一座館藏豐富的民俗圖書館。
聊城民俗文化概覽
莘縣溫庄火獅子
火獅子是莘縣溫庄獨有的一種民間藝術絕技,據當地人推算已傳九代,近200年歷史。「火獅子」有別於傳統的南獅、北獅,用數千根火捻點燃後的亮點組成的獅子輪廓,極其藝術感染力,是山東省乃至全國獨有的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的民間舞蹈形式。「火獅子」2007年被山東省政府收錄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柳林花鼓
柳林花鼓,又稱秧歌,是山東省冠縣境內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柳林花鼓創始於明朝時期,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以武打動作與民歌演唱相結合,載歌載舞,生動地反映了北宋末年梁山英雄化裝混進大名府,搭救盧俊義的情景:持傘者:吳用;頭鼓:劉唐、李俊;二鼓:柴進、花榮;頭鑼:孫二娘、扈三娘;二鑼:顧大嫂、樂大娘子;和尚:魯智深、武松;京媽媽:金小姐(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救出的那人,因其能歌善舞,特從外地請來,以協助眾好漢進城);老韃子:宋江;憨小:燕青。
聊城雜技
聊城雜技歷史悠久,藝人輩出,逐漸形成了富有齊魯特色的雜技行業文化體系。聊城雜技主要包括馬戲、魔術、表演三大種別,重視腰腿頂功,突出新、難、奇、美、險,藝術風格朴實、英武、粗獷,素有齊魯英豪之稱,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運河秧歌
運河秧歌是一種綜合性的舞蹈,至今約三百多年的歷史,是當地人民群眾所喜愛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境內古老的運河兩岸的十幾個水閘碼頭,幾十個村莊流行。目前梁水鎮、沙鎮、道口鋪、閆寺、李海務(今鳳凰辦事處)等一帶均有秧歌隊。運河秧歌陣容龐大,少時二三十人,多時六七十人。其中傘棒舞的動作豪邁粗獷,矯健、英武、多與武術套路相糅合,難度高、力度大。秧歌演出通常先以棒舞開場,然後舞傘人領諸人登場。隨後傘旋棒打,舞隊中花大姐、花公子、三花臉、憨老婆、憨小、紳士、老翁、火流星、高蹺、跑驢等角色,在傘的指揮下依次表演。穿梭在隊伍中的憨小、憨老婆等丑角,不時地說出農村最讓人發笑的話,詼諧逗趣。
東昌府道口鋪竹馬舞
竹馬舞是道口鋪辦事處的特色文化,也是聊城有名的民間舞蹈形式。「竹馬舞」是春節期間民間的一種花會形式,多在元宵節前後表演。表演竹馬者一般要求4男4女,分生、旦、凈、末、丑等角色,正生騎紅馬,青衣(俏閨女)騎黃馬,小生騎綠馬,花旦(花大姐)騎白馬,小丑騎黑馬。竹馬的表演在跑動時,各角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配合默契,以走場為主,有「雙進門」、「開四門」、「水溜溜」、「繞八字」、「蛇蛻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圓場」、「三龍出水」、「南瓜蔓」等十餘種。演員手中的道具,或馬鞭,或刀槍劍戟,或棍棒,根據人物身份選定。表演者通過表情、姿態和唱腔,表現劇情和人物性格。表演時,伴奏樂器多為鑼、鼓、鑔等打擊樂器。目前,這種活動已與秧歌、戲曲小唱如弦子戲、三句半、呂劇、豫劇等有機結合,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內容更鮮活的寓教於樂的民間娛樂健身運動。每逢節慶,五顏六色的群馬,生龍活虎,跳躍賓士,大大活躍了節日氣氛,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冠縣三合庄高蹺
冠縣辛集鄉三合庄村高蹺,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已傳承11代。它的表演氣勢歡騰,熱烈奔放,輕盈優雅,靈活飄逸,粗獷剽悍,朴實穩健,具有魯西民間舞蹈的典型特點。高蹺隊剛組建時時只有3付拐子,表演動作也非常簡單,後來經一代又一代傳人不斷豐富發展,隊伍逐漸壯大,表演日漸成熟。高蹺隊多在民間集市、廟會上打場子表演,頭付拐上錠有鋼釘,能很快打開場地。表演中演員扮成各種戲曲人物,踩著高蹺進行表演。技藝高超的演員能表演劈叉、翻跟斗、從八仙桌上向下翻等高難度動作,喜劇人物則插科打諢、詼諧逗樂。高蹺表演沒有固定的曲目,往往根據演員的特長,表演一些簡單的小戲,如《小放牛》、《劉海砍樵》、《十八相送》、《豬八戒背媳婦》等。
高唐落子舞
高唐「落子」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最早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發源地在高唐縣城南15公里處的倪堂村。落子舞的道具簡單,僅用1根1米左右的竹竿,兩端加紅毛線穗、銅鈴數個、竹竿塗上綠顏色,桿體夾銅幣,打跳起來,隨著舞步的節奏,同時發出多種清脆的聲音,陳列在室內,還是一種非常漂亮的工藝品。落子舞的服裝講究,男演員頭戴英雄巾,黑褲褂加黃坎肩,打裹腿,黑鞋加綵綢;女演員上身緊身紅褂,下身緊身褲、紅鞋,具有古今結合的觀賞價值。「落子」人數不限,10到40人均可,但打、跳的動作、舞步、節奏要絕對一致。全隊人員要求男女各半。在歷史上,領舞者是類似戲曲舞台上的男丑角和女彩旦。女彩旦大多數為男扮女妝。男女領舞者是隊伍的支柱和核心。他們不僅與整個隊伍配合一致,而且相互挑逗,妙趣橫生,令人捧腹不止。
田莊花船
田莊花船位於冠縣冠城鎮田莊村一帶。田莊花船有著200多年的歷史。田莊花船表演分「文武場」,文場演唱,武場舞蹈。文場共5人,踩街時敲鑼鼓,表演時演唱本地流行的亂彈。亂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被稱為「北曲遺韻」,唱腔風格高亢嘹亮、悲壯蒼涼,別有韻味。演唱的劇目主要有:《鐵冠圖》、《高平關》、《趙公明下山》、《高金寶下南唐》等。武場舞蹈表演包括4部分:它有花船、花車、二人搬、老薑背老婆四種舞蹈組成,表演各富特色。花船表演優美流暢,模仿逼真;花車表演配合默契,風趣幽默;二人搬表演熱烈火爆,技術獨特;老薑背老婆表演真假難辨,富有極強的生活氣息。
魚山梵唄
「梵唄」起源於佛陀時代,「梵」為古印度之意,「唄」為贊嘆、贊頌,是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止斷、贊嘆的頌歌,是凈化人生的清凈之音,後世泛指為傳統佛教音樂。因「唄」與佛教同樣從梵土(古印度)傳入中華,故稱「梵唄」。公元230年曹植登臨魚山,聞岩洞內傳有梵音歌唱,便擬寫音調並依《太子瑞應本起經》的內容編撰唱詞填入曲調,後被稱為「魚山梵唄」。
臨清五鬼鬧判舞
「五鬼鬧判」是流傳於臨清城區的一種面具舞蹈,是以古代傳說的神話故事為內容的大型民間舞蹈,「五鬼鬧判」中的「判」即陰司判官,亦即傳說中的鎮鬼之神鍾馗;「五鬼」即是手執琴、棋、書、畫以及撐傘的蝙蝠鬼,每當演出之時,隨著一陣緊鑼密鼓,手執琴棋書畫的小鬼首先翻騰跳躍出場,動作灑脫,加之多種形式隊形變換,整個場面情趣盎然,隨後身材高大、豹頭環眼、腰佩利劍的判官在傘鬼的伴舞下出場,只見他手執木板,舒展闊袖與眾小鬼打鬥嬉戲,或環眼圓睜、明察秋毫;或托琴聆曲、凝目觀畫;或舉盤品棋、捋髯審書,小鬼判官配合默契,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加之借鬼喻理、伸張正義、鞭撻邪惡的深刻思想內涵,因而不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它都深受勞動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郎庄麵塑
郎庄麵塑產生於冠縣北館陶鎮郎庄村。麵塑花樣豐富,題材廣泛,「哪叱鬧海」、「趙匡胤借頭」、「舞獅」以及老虎、金魚、青蛙、瓜果、花籃等,應有盡有。其製作過程,用精麥麵粉發面,發好後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工具捏塑出各種花樣,然後蒸熟,上膠繪色、曬干即成。它的造形簡練誇張。麵塑為半浮雕式,經過蒸熟「發胖」,顯現出一種渾厚的造型美。著色也很大膽,常塗以大塊面的紅、黃、綠等原色,間以多變的線條,再用少量的鈷藍和白粉點綴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後用墨綠勾畫出任務眉眼和發色,造成色相度的對比,使麵塑色彩更加活潑跳動、絢麗多彩。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專家鮑家虎曾幾次到冠縣考查,贊其為「民間工藝品中的一枝奇葩」。
東昌府木版年畫
東昌木版年畫的生產已有近300年歷史。東昌府木版年畫、門神畫二者融為—體,既具有年畫的藝術風格,又起到門神作用。構圖簡潔,人物突出,刻畫誇張,整體感強;人物造型眼形窄長,鼻樑鼻翼瘦窄,形象豐滿質朴;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其勾繪線條樸拙而生動,清秀而簡煉。取材范圍廣泛,包括描寫勞動生產的耕織圖、小魚家樂、戲曲故事、民間傳說以及福祿吉慶之類的吉利畫等。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也稱蚰子葫蘆。獨特的傳統工藝品,興盛於清末民初。當時,聊城蓄養蚰子的風氣甚盛,蚰子葫蘆的銷量很大。種植、製作、銷售葫蘆的村莊大都集中在聊城城關、閆寺鎮、梁水鎮3地。雕刻的葫蘆圖案精美,刀法流暢,雖價格昂貴,卻供不應求。1978年以來,藝人們在繼承傳統工藝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把葫蘆切割組合成各種造型,改平刻為透刻,使圖案立體化,創造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新產品,使之成為饋贈佳品。
陽谷泥哨
陽谷泥哨屬吹奏樂器。原名「咕咕蟲」。用粘土(膠泥)燒制而成,是陽谷縣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從其外型、發音和原料製作來看,為古代樂器「塤」演變而來。泥哨有泥制、陶制兩種。從3寸許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10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運用單吐、雙吐、花舌等技巧吹奏,發音清脆嘹亮,委婉悅耳。特別適於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用以演奏地方戲曲和民歌有獨特的鄉土韻味。原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颯為其定名為"陽谷哨"。1953年10月3日,《北京日報》對陽谷哨進行了報道。1978年,陽谷哨曾在"全國民間工藝品、少數民族用品展覽會"上展出,受到有關單位的重視。
茌平剪紙
茌平剪紙具有線條豪放、形式樸素、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各種各樣的花鳥人物,形象傳神,栩栩如生。民間藝人用其樸素的手法將紙剪出豐富多彩的畫面,其技藝代代相傳。在內容上反映喜慶、吉祥、如意、忠孝之題材較多。在藝術風格上,茌平縣東、西部剪紙同中有異。東部地區注意物象的外部輪廓,不打草稿就動剪成形;西部地區在簡括的物象上注意必要的花紋裝飾,使作品顯得俏麗高雅。逢年過節,多剪「白蓮紅魚」,象徵五穀豐登,年年有餘;新婚嫁娶,則用「鴛鴦戲水」,祝願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茌平剪紙已被中國美術館、省美術館收藏80多幅,另有不少作品被國外收藏家收藏。1994年,茌平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黃河夯號
黃河夯號是黃河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歷代黃河河工在治黃實踐中用汗水哺育的一項黃河文化,它不僅是治黃實踐的濃縮,而且也是推動抗洪搶險施工的力量。黃河夯號的特點是緊張、高亢,雄渾有力。號子不同,內容有別,或緩慢、或快速、或激昂、或抑揚。根據施工場面的情況,選用不同的號子,可給施工搶護人員以速度和力量,達到同心協力抗洪搶險的目的。
高唐絲調
高唐絲調又名高唐四平調,是流行於高唐城鄉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形式。
高唐四平調曲調優美,長於抒情,其曲調是四個樂句的重復,演唱形式靈活,可多人一起演唱,也可一個自彈自唱。其主要伴奏樂器是三弦、二胡、竹板、節子,也可加入小樂隊伴奏。絲調悅耳動聽,長於抒情,演唱形式靈活,既可一人自彈自唱,也可多人一起表演唱。
蛤蟆嗡
蛤蟆嗡是流行於冠縣桑阿鎮、賈鎮、梁堂一帶的民間小戲。它是由河北魏縣、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傳入山東後,在演出過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長,並和當地語言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它的主奏弓弦樂器「二胡頭」 (或稱「鬍子」)是用椿樹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長的琴擔和兩根絲弦及馬尾弓。椿樹根木質松軟,發音渾厚悅耳,嗡聲嗡氣,加之在唱腔小過門中(so、do)兩音反復出現,聽起來酷似雨後蛙鳴,所以當地群眾稱為「蛤蟆嗡」。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流傳在高唐縣琉璃寺鎮、卅里鋪鄉、尹集鎮、固河鎮、梁村鎮的各個村莊。木板大鼓來源於高唐民間藝人表演並創作,其內容較為豐富。過去老藝人以說唱相間的形式,以成本大套的演義書說唱於書場、茶館之中,如《呼家將》、《楊家將》、《施公案》等,有時在說唱過程中,聽眾則脫離「書」的內容為「說」而喝彩,正像人們所傳「說的比唱的好聽」。解放後,說唱段子不僅是傳統的固定詞句,更多是配合政治運動思想教育,歌頌新人新書而創作的段子。例如高唐縣琉璃寺鎮的趙華元自己改編了許多小段《白猿盜桃》、《狸貓教虎》等,在當地說唱,活躍了農村群眾文化生活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冠縣查拳
查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優秀拳種之一。查拳起源於山東冠縣張尹庄(又名一里庄),由回族人查尚義(查密爾)、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創編並在回民中傳播。查拳盛行於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後遍及海內外,尤以在回族中流傳更為廣泛。歷經數百年的實踐和演變,查拳形成了現今的冠縣的"張式"查拳,冠縣的"楊式"查拳,任城的"李式" 查拳三大流派。三派的套路內容不同,練法也各有其妙,但其拳理相同,其要求也大體一致。查拳的風格特點是:姿勢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活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無論往返進退,上下起伏,力求協調配合,整個套路表現出一種瀟灑剽悍矯捷的形態,是長拳類型中較為系統的拳種。
』『』『』『』『』來自愛承旅遊網
方言
1.一外地人問路:古樓怎麼走啊~~ 偶用標准地普通話聊城分話告訴他:不遠~~ 前面一把棍兒~~~ 外地人說~哎呀~聊城人杠好啦哩~
2.偶的一位同事平時不喜歡說普通話,但是因規定沒辦法,只好說. 一日,接電話,對方說找某某,偶同事用標準的聊普(聊城的普通話)說:他將才還在這里呢 ~
3.嘻嘻,偶朋友給偶打電話,第一句話就問,你奏么哩,我暈。。。
4.偶有一朋友來找偶玩,有些陰天想下雨,偶問她,外面天氣怎麼樣啊,她給偶說:下雨了。我問,下的大嗎?她回答偶:qiu(求) qier(氣兒)~ (就是下的不大)
5.前幾日給表妹及其男友做燈泡,去新世紀蹦迪,最後,其男友說:音樂忒響了,振滴我心克朗子疼.(心口疼)
6.某日,俺跟俺朋友講故事,講地 leng 玄糊,俺講完以後,她對俺說:你白dai這里八瞎了~(就是胡說八道)
7.俺一熟人,用標准普通話給俺說:結婚(gang)不好啦哩,有了小孩還得拉巴小孩子!
8.上午領導開會訓話,「嫩這些人,別管俺咋梭,嫩豆四(就是)不聽啊。這回抓瞎滴嘍吧,人家省里來檢擦的一看,嫩弄滴魔兒也不四個魔兒,俺逮旁邊給嫩拚命滴死眼塞(使眼色),想幫嫩圓圓差兒(圓場),可嫩類?嫩豆四不往俺身桑死勁啊!死眼租子木眼皮啊嫩!」
9.東昌某君,一日去南方出差,宴會上操著普通話的腔調問服務員:小姐,你們這兒有什麼喝頭啊?服務員忙去廚房問,一會服務員回來抱歉地說:對不起,我們這兒沒有喝頭.這時只見此君用聊城話大聲說到:"就是湯"
10.一日我在服裝店裡看衣服,這時進來一個穿著時髦的少婦,操著一口普通話看衣服,試完一件衣服後,服務員問她:您覺得這件怎麼樣?只見這少婦用普通話說到:"樣式是不錯,就是穿在身上有點{固巴地上}"
11.說在一個酒店宴會包間裡面,新上來兩個服務員,普通話還不是很標准,上來一盤油炸花生米,服務員介紹到:先生,這是油炸長果粒兒,(花生在聊城很多地方的方言叫做「長果」),請慢用,另一服務員感覺她說錯,把她叫出包間訓到:你會說就說,不會說別遠意(yuan yi)。
咱們聊城人的老土話
牲畜叫做「頭顧」
水桶叫「梢」
罵叫「熊」,昨天晚上叫「夜來哄行」
沒怎麼叫「母待」
饅頭=膜膜
玉米叫「棒子」,去了粒叫「棒穗子」.玉米也叫"棒槌子
紅薯=地瓜、山葯
上學叫「念書」
真叫做「杠」!
真累啊==杠累了!
真好啊==杠好了!
表示特別叫做「忒」
忒好了!
忒累了!
高興叫:得
說人長的矮叫矬子
談話叫「拉拉(la二聲)」
老太太叫「老媽媽兒」
蟬的幼蟲叫 「神仙」 「節料鬼」
上午叫「頭晌午」
中午叫「晌午」
下午叫「天夕」
晚上叫「洪行
收音機叫「戲匣子」
手電筒叫「電棒子」
煩了,膩了,叫「徐」比如:這粘(nian)粥嚒時候也喝不徐。
夠了,足了,叫「局」比如娶媳婦坐席,主家來讓酒,「吃好,喝局啊。」
小豬叫「撈撈」
玉米皮兒叫「棒子窩」
玉米須叫「棒子纓」
玉米面叫「糊塗」
下雨加雪叫「法不拉」或者「轉么拉」
小貓叫「劃劃」
做飯叫"揍"飯
田螺叫「別樂牛」
小時候用紙疊的叫「趴」
陀螺叫「丟丟」
打趴,抽丟丟
媳婦叫「家裡」
洗衣服叫「愁衣裳」
鼻涕叫「鼻子」
以揍開頭的
干嗎叫揍嗎
做飯叫揍飯
蹲下叫谷底下
青蛙叫河瑪
膝蓋叫「哥樂百」,額頭叫「也樂蓋」
屁股還叫"腚呱子"
蜻蜓 叫 螞楞
麻雀 叫 家巧 或者叫 巧巧
水瓢 叫 水舀子
啄木鳥 叫 嵌噠目[餓吳];俄吳2個字一氣讀,讀快
西紅柿==洋柿子
前兒里==前天
咩個兒==明天
「一把棍兒」就是一段的意思
廁所叫茅子
被騙叫「被嘞」
香皂叫胰子
板凳叫杌子
回家叫家走
西邊叫家西
東邊叫家東
北邊叫家北
南邊叫家南
距離遠了再加個大--大家東
洗是愁
尿布是芥子
洗尿布--愁芥子
騙叫呼楞
騙人---呼楞人
枕頭叫 豆枕
屋外邊叫 當街
陽光叫 老業
小石子叫 磕拉
拍身上的土叫 撲拉撲拉
掃把叫 條數
急喘氣叫呼歇
動物類:蛇叫「床床」
啄木鳥叫「千大模子」
鯽魚叫「鯽瓜子」
牲口叫」頭古「
用品類:摩托車叫「電驢子」
自行車叫「騎車子」
手電筒叫「電棒子」
毽子叫」卷兒「
食品類:油條叫」果子」
糕點叫「大果子」
花生叫「長果兒」
動作類:我收拾你叫」我佛你「
修理叫」搗古「
貢獻者:聊城網路團隊

❷ 山東聊城有什麼名勝古跡

聊城的景點有聊城南湖濕地公園、千秋陽谷文化園、孫大石美術館、蕭城遺址、武訓祠。所以在山東聊城還有很多的名勝古跡,可以供我們去遊玩兒去欣賞。

推薦千秋陽谷文化園、孫大石美術館、蕭城遺址、武訓祠。

1、千秋陽谷文化園

千秋陽谷文化園於2004年初由景陽岡酒業投資建設。園區景點主要有:千年文廟大成殿(落架重修)、孔子弟子論語(東廂房)、千古絕唱書法名帖(西廂房)、文化碑廊、孫臏兵法展館、武松展館等。園區以孔子儒家文化、孫臏軍事文化、水滸文化為主線,把石刻藝術、書畫藝術、木雕藝術、彩繪藝術、園林藝術融為一體,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濃縮了陽谷五千年的文明史,使得陽谷的歷史文化與源遠流長的景陽岡酒文化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達到了極致。

2、孫大石美術館

孫大石美術館位於高唐縣城區魚邱湖北岸。於1982年由孫大石與高唐縣人民政府合資修建。佔地面積2088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為仿古庭院式建築。灰瓦弧線屋頂,灰藍色牆基、白色正牆,間以洋紅色腰線和房檐,體現了古樸、高雅的建築風格。館分東西兩院,建有展廳、四層六角一覽閣、長廊、碑牆、畫室等。一覽閣內展放的「天下第一硯」——龍騰巨硯,重11噸,用整塊巨石,由5名工藝師歷時3年雕成。

3、蕭城遺址

蕭城遺址位於冠縣館陶鎮東南3.5千米處。據記載,此為遼國蕭太後為駐兵中原而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築成,亦稱「歇馬城」、「駐馬城」。 因1967年在城內發掘出的明隆慶年間山西按察司楊師震之墓誌銘中有「葬於肖城之源」字樣,故又名「肖城」。城為方形,邊長1300米,面積169萬平方米。四門均系「扭頭式」建築。城牆系土築,尚存者上寬8米,下寬13米,最高處為13米,堅固如初。城門、箭樓、點將台、飲馬井、「萬人坑」等遺址尚存。

4、武訓祠

位於冠縣市柳林鎮。武訓祠,始建於1903年,僅三間。1937年,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撥款重建。1896年12月5日武訓在臨清他所創辦的御史巷義學去世,歿後葬於當時的崇賢義塾東壁外,即今墓所在位置。1989年6月重修。墓北面為陳列室,展示了武訓的生平史跡及其文物。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塊;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嚶鳴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訓魂亭」,亭額由著名學者季羨林題寫。

❸ 山東民間藝術

民間美術

1.楊家埠木版年畫

楊家埠村在濰坊市東北15公里處,由於盛產木版年畫而遠近聞名。楊家埠木版年畫同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中國民間3大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於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清代達到鼎盛期,楊家埠曾一度出現「畫店百家、畫種過千、畫版上萬」的盛景,除滿足當地民間需要外,還遠銷江蘇、安徽、山西、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和內蒙等地。進入秋季,各路畫商雲集,大街兩旁張燈結綵,年畫掛滿街頭,每年前來選購畫作的商人達5000多人。

楊家埠年畫——門神楊家埠年畫表現內容豐富多彩,主要包括6大類,即過新年、結婚、農忙等風俗類,年年發財、金魚滿堂等大吉大利類,門神、財神、壽星、灶王等招福辟邪類,包公上任、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傳說典故類,打拳賣藝、陞官圖等娛樂諷刺類,三陽開泰、開市大吉、四季花鳥等瑞獸祥禽花卉風景類。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主題,吉祥如意、歡樂新年、恭喜發財、年年有餘等,構成了農民新春祥和歡樂、祈盼富貴平安的特點。

楊家埠木版年畫根植於民間,長期以來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通過概括、象徵、寓意和浪漫主義手法來體現主題。構圖完整、飽滿、勻稱,造型誇張、粗獷、朴實,線條簡練、挺拔流暢,色彩艷麗、火爆,對比強烈,富有裝飾性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充分體現了北方農民粗獷、奔放、豪爽、勤勞、幽默、愛憎分明的性格特點。

楊家埠年畫製作工藝也別具特色,全以手工操作並用傳統方式製作。藝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條、香灰作畫,名為「朽稿」,在朽稿基礎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線稿,反貼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別雕出線版和色版。再經過調色、夾紙、兌版、處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畫印出後,還要再手工補點上各種顏色進行簡單描繪。年畫生產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極為精細准確。

楊家埠木版年畫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淳樸鮮明的藝術風格馳名中外。2002年,76歲的年畫民間藝人楊洛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6年入選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高密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民間年畫中一個古老畫種,亦稱「民間寫意畫」。始見於明代,盛行於清代,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從現有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保存有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市姜庄、夏庄一帶30多個村莊。

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復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畫面色調明快,構圖巧妙大方,全幅多用對比色,主體部分加中間色,既諧調了色彩對比,又加強了人物造型美感。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是刻版印刷前我國古老的一種生產方法。

早期的撲灰年畫以水墨為主,從清代道光年間逐步發展為以色代墨,並趨向艷麗。起初題材是灶王、財神,後來轉到用於布置美化房間的各種年畫,內容圍繞中國傳統習俗,大多是福壽有餘、孝道為先之類。表現福祿壽喜的年畫,畫面上有手拄龍頭拐杖、手捧大壽桃、腳踏祥雲或騎仙鹿的老壽星,並有古松、仙鶴相襯,兩邊配以對聯;表現孝道的年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孝圖」。

撲灰年畫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於民戶節日張貼。像「姑嫂閑話」、「踢毽子」、「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四季花屏」、「家堂」等是代表作。主要體裁有中堂、條屏、對聯、窗旁、灶畫、炕頭畫、供奉畫、年歷等,按題材分類主要有供奉家堂、文武財神、八仙、吉祥喜慶、故事戲曲、歷史典故、風景花卉、歷史人物等,堪稱農村社會生活的縮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3.高密剪紙

高密剪紙歷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氏族社會圖騰藝術繁盛時期,圖騰藝術中的物象開始以圖案的形式顯示意的寄寓,出現了簡練誇張的鋸齒紋、月牙紋、水波紋、弧形線、弦線、圓點等表現手法。漢以後特別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從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匯集高密,各地的剪紙藝術逐步滲入到高密剪紙藝術之中,融南糅北,兼收並蓄,形成了高密剪紙的獨特藝術風格。

高密剪紙,題材廣泛,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生活習俗、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等。剪紙作者大都是民間婦女,作品不拘成法,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在藝術上運用了對立統一的手法,塊與線組成黑、白、灰色調,對比強烈,富有韻律感;線條剛勁挺拔,有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獷而不呆板,誇張變形而不失真。運用陰剪和陽剪手法,巧用黑塊和細線,善使鋸齒紋和光滑面,有定規而不拘束,剪出了粗獷而精巧、簡約卻靈秀、生動又傳神的藝術效果。

高密剪紙在形象刻畫上注重誇張而不失真,善用擬人手法表現心中形象。如「霸王出世」,兇猛的老虎是一個充滿母愛的形象,虎仔懂事地躲在母親胸前,笑吟吟吸吮乳汁。高密剪紙牛風格迥異,巧妙運用磚砌紋裝飾牛的嘴巴,再用大小旋渦形風動紋與周身整齊的鋸齒毛發形成動與靜的強烈對比,正面的牛隻有兩條腿,像人一樣站立著,擬人手法令人叫絕。

1993年高密被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1997年「牛年」全國生肖郵票圖案即從高密民間剪紙中所選。

.「禿尾巴老李」傳說

「禿尾巴老李」的民間故事在山東人中廣為流傳。進入農歷六月,「禿尾巴老李」的名字便時常有人提及,特別是遭遇冰雹天氣時,人們甚至要向天井院里「扔菜刀驅龍」,所有這些,都與「禿尾巴老李」的傳說有關。

與現在流傳故事相似的文字記載,見於清朝袁枚的《子不語》:「山東文登縣畢氏婦,三月間浣衣池上,見樹上有李,大如雞卵。心異之,以為暮春時不應有李,采而食焉,甘美異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產一小龍,長二尺許,墜地即飛去。到清晨必來飲其母之乳。父惡而持刀逐之,斷其尾……」這是禿尾巴老李故事起源的一個版本,還有許多其它的演繹與版本。

清朝以降,大批山東人闖關東,禿尾巴老李的故事與東北當地風土民情相結合,發展出新的情節和內容。小黑龍被砍掉尾巴後,負痛逃到東北黑龍江。黑龍江原為一條白龍鎮守,名曰白龍江。小黑龍來到後,在當地「闖關東」的山東人幫助下,打敗了白龍,白龍江從此改名黑龍江。在黑龍江上凡載有山東人的過往船隻到了江心,禿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條大鯉魚。船家在開船前總是先問問乘客中有沒有山東人,有山東人就風平浪靜。那跳上船板的大鯉魚,船家會雙手捧起向乘客喊道:「禿尾巴老李給山東老鄉送禮了!」然後再放回江里,這風俗直到民國時還保持著。如果山東大旱,禿尾巴老李總會想辦法給老家行雲布雨。

山東各地均有為紀念「禿尾巴老李」而建造的廟宇。現存最早的是即墨縣城東邊不遠的龍王廟。人們習慣到此求雨,據說頗為靈驗。至今廟中還保存著明清時期求雨用的令牌。

禿尾巴老李是個孝子,民間又有「龍不離母」之說,所以龍王廟附近往往又建有「龍母墳」,許多地方還因此興起了「龍王廟會」或「龍母廟會」。民間關於「禿尾巴老李」的習俗還有許多,如傳說農歷六月六日是「禿尾巴老李」的生日,每逢這天,家人要把他斷留在家裡的龍尾巴拿出來曬一曬,後來演變為民間曬衣日。

禿尾巴老李系列傳說是歷史上山東人闖關東的真實反映,同時也體現了鄉土大眾藝術特色。

(二)民間音樂

1.聊齋俚曲

俚曲即唱詞曲牌採用民間流傳的俗曲小調,聊齋俚曲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獨具特色的地方小曲,流傳地區主要在淄博市。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形成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因蒲松齡齋名為「聊齋」,故稱「聊齋俚曲」,也有人稱「蒲松齡俚曲」。

聊齋俚曲曲目有《耍孩兒》、《玉娥郎》、《粉紅蓮》、《疊斷橋》等。蒲松齡創作的俚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敘事體的說唱文學,如《寒森曲》、《姑婦曲》等;一種是代言體戲劇體裁,如《牆頭記》、《磨難曲》等。其思想內容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政治性的,對當時的社會黑暗進行抨擊和揭露;一類是倫理性的,通過對家庭成員間的反常關系描寫,揭露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和丑惡。這些俚曲的唱詞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飾的民間語言,鄉土氣息濃厚,詼諧幽默,潑辣爽快,感染力很強。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在音樂方面,均具有極高價值。

聊齋俚麴生動地反映了封建時代晚期的人民生活,長期在當代社會中傳唱流傳,成為山東地區獨樹一幟的群眾性藝術形式。自清代至今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莊一帶的村民便將俚曲的片段作為「扮玩」的唱詞,有的還裝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銀匠、仙姑、狐精等,到城區、鄉鎮演出。至於蒲松齡以「耍孩兒」、「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寫成的俚曲,在田間路途、街頭巷尾,更是老少盡曉。1998年冬,磁村鎮和淄城鎮泉龍村分別成立俚曲劇團,排演劇目,創作現代聊齋俚曲戲。2002年,聊齋俚曲戲還被拍攝成實景電視戲曲片在電視台播放。聊齋俚曲也以獨特的魅力影響了其他姊妹藝術的發展,單以戲曲為例,俚曲故事改編劇本的就有五音戲、柳子戲、川劇、京劇、秦腔、河北梆子等。

現存聊齋俚曲手抄本15種(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2006年,被譽為我國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齋俚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鼓吹樂分布很廣,魯西南鼓吹樂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是一種以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的民間藝術形式。它以嘉祥鼓吹樂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東濟寧、棗庄、菏澤三市及周邊地區,主要依賴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而存在。

魯西南鼓吹樂的歷史沿革至少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另外,根據魯西南鼓吹樂(嗩吶、錫笛主奏部分)經常演奏的曲目來看,有些是宋、元以來的雜劇曲牌,如《混江龍》、《滾綉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時期流傳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鎖南枝》、《一江風》、《明天子》、《疊斷橋》、《採茶兒》等。因此,魯西南鼓吹樂有可能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在當地流傳。

在長期的傳承實踐中,魯西南鼓吹樂形成了豐富的曲目家族、多樣的調類系統、精湛的演奏技藝、數以百計的民間樂班和數以千計的鼓樂傳人。代表性曲目有《百鳥朝鳳》、《六字開門》、《一枝花》、《大合套》、《風攪雪》、《抬花轎》等,曲目總數在三百支以上;代表性演奏家有任同祥、賈瑞啟、袁子文、魏永堂等;代表性樂班僅嘉祥一縣就有以楊興雲為代表的「楊家班」,演奏風格古樸典雅,庄嚴肅穆;以曹瑞啟為代表的「曹家班」,演奏時音色純正,柔和甜美;以任同祥為代表的「任家班」,演奏時音色明亮,感情細膩;以趙興玉為代表的「趙家班」,演奏時音色寬厚,高昂明亮;以賈傳秀為代表的「賈家班」,演奏時音色清脆,激盪起伏。

魯西南鼓吹樂風格獨特,質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96年,嘉祥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嗩吶)之鄉」。

(三)傳統戲劇1.柳子戲

柳子戲又名弦子戲,山東古老劇種之一,是以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一帶的民間俗曲小令為基礎,並吸收高腔、青陽、亂彈、崑腔、羅羅、皮簧等聲腔的部分劇目及唱腔,逐漸發展演變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種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流行於山東、河南、江蘇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廣大地區。流傳於運河以東的曲阜、泰安、臨沂、莒縣、沂南一帶的柳子戲,習慣稱為「弦子戲」;黃河以北則稱為「北(百)調子」、「糠窩窩」;在臨清田莊,稱為「吹腔」。柳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曾與崑腔、弋陽腔、梆子腔合稱為「南昆、北弋、東柳、西梆」。

柳子戲主要由俗曲和柳子兩部分構成,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曲牌一百餘支,曲調一般分為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昆調、轉調等。俗曲以三弦、橫笛、笙等樂器伴奏,演唱時可用「掛敘」的方法,在長短句中插入大段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詞,音樂風格委婉動聽,能夠表現復雜細膩的心理情感。柳子屬板式變化體,用通俗的七字句演唱,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有人用「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形容柳子戲腔調的豐富多彩。柳子戲具有北方粗獷豪放的聲腔特點,地域色彩非常明顯。

柳子戲現存的傳統劇目有兩百多出,其代表劇目包括《孫安動本》、《張飛闖轅門》、《白兔記》、《金鎖記》、《燕青打擂》、《打登州》、《鞭打蘆花》、《鋸大缸》等。柳子戲傳統的腳色行當分為四生、四旦、四花臉,三大門頭十二行。

柳子戲的形成與發展,容納了明清以來盛行的各種古老聲腔,經過充分吸收融化而成的,保存有曲牌六百多支,在中國北方戲曲及元代散曲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相比其他劇種,柳子戲最能代表山東地方戲特點,更具有民間文化代表性。

2.柳琴戲

柳琴戲是魯南地區地方劇種,因主奏樂器柳琴形似一片柳葉而得名。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俗稱拉魂腔。形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區。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的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宮調式明快剛勁。在柳琴戲演唱中,這種同主音調式轉換的手法無處不在,在中國戲曲演唱中顯得異常獨特。柳琴戲的唱腔曲調包括起板、導板、拉腔、射腔、葉里藏花、回龍調、四六長腔、男女拉拉腔、疊斷橋、打牙牌、千金小姐進花園調等,其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柳葉琴、笛子、墜琴、二胡、板胡、嗩吶、笙及板鼓、大鑼等是柳琴戲主要的伴奏樂器。

柳琴戲的腳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梁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丑,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面。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朴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特點。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緊板等板式變化外,唱段的起、轉、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頭。

柳琴戲傳統劇目豐富,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共有本戲、摺子戲180個,連台本戲41個,代表性劇目包括《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魚籃記》、《斷雙釘》、《小鰲山》、《雁門關》、《白羅衫》、《喝面葉》、《小書房》等。

3.五音戲

五音戲發源於山東章丘、歷城一帶,約有一百餘年歷史。以流行地區不同分東、西、北三路,以章丘為中心的稱西路(西到濟南、東到淄博),臨朐、沂源一帶為東路,惠發、濟陽一帶為北路。其發生、發展、定型大致經歷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戲三個時期,是我國北方地區少見的一個劇種。

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濃厚,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其特點是先吐字,後行腔,咬字清楚,曲調口語化,旋律變化多。演唱時基本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極具抒情性。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王林休妻》、《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等。

在五音戲的發展歷史中,產生了許多著名演員。李德興(藝名跟柱子)以唱腔出眾著稱;高桂芳以唱詞華麗聞名;王煥奎(藝名自來喜)以表演淋漓享譽;鄧洪山以唱做俱佳稱雄。李、高、王、鄧被稱為四大名旦,尤其是鄧洪山作為「五音戲」表演的集大成者,唱腔朴實簡約、柔和婉轉,被百姓形象地比喻為「一嘟嚕一穗兒,喜的人掉淚兒」,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等技巧堪稱戲曲表演一絕。20世紀30年代,鄧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優美動聽,唱片公司贈送「五音泰斗」的錦旗,「五音戲」也由此定名。

茂腔

茂腔是流行於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懸小鼓,一邊擊節拍一邊演唱,故得名「肘子鼓」;還有一種說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員演唱時邊歌邊舞、扭動臀部的情態。茂腔大約在清代道光年間已廣泛流傳於山東半島一帶,流傳過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因其上下句結尾處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別具特點,所以又稱「噢嗬罕」或「老拐調」。1895年左右,蘇北人「老滿洲」攜兒女沿臨沂向北演唱,將柳琴戲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當地群眾稱之為「打冒」或「打鳴」,取其諧音,「本肘鼓」逐步衍變成「茂肘鼓」,20世紀50年代定名茂腔。

茂腔曲調質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具有典型的北方音樂特點和鮮明的地方風格與鄉土氣息。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一是它的音樂唱腔,基本上以當地說唱小調(老拐調)為骨幹,又廣泛吸取了膠州大秧歌、膠州八角鼓、西河大鼓、諸城秧歌調等曲調,形成一種大調式的板腔體系,因而具有鄉土特色和群眾基礎,尤其是「大悠板」(又稱悲調)中的哭頭聲腔,酷似當地婦女哭的腔調,「冒調」一般是在五音上翻高八度,令人心曠神怡,唱詞運用方言俚語,淺顯易懂,詼諧有趣。二是所演劇目內容,一般取自當地民間生活,尤以「二小戲」、「三小戲」為基本戲。這些戲大都真切反映了農村婦女的生活和願望,最能引起婦女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

茂腔的傳統劇目,大多反映民間生活,其代表劇目有《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四大京」和《羅衫記》、《玉杯記》、《風箏記》、《蜜蜂記》、《火龍記》、《鑰匙記》、《絲蘭記》、《絨線記》「八大記」。

膠州曾有民謠「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台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表現了茂腔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被譽為「膠東之花」。

5.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山東地方戲曲中較古老的劇種之一,是在明代由陝西秦腔逐步演變而來,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不同,群眾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為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稱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調」。山東梆子與平調、萊蕪梆子以及蘇北、皖北的「沙河調」都有一定的血緣關系,而與豫東的「祥符調」關系則更為密切。

山東梆子表演程式和柳子戲等古老劇種近似,身段工架粗獷健壯,音樂高亢激昂,慷慨悲壯,和其他梆子同具「繁音激楚,熱耳酸心」的特點。唱腔屬於板腔體,板式齊全而有自己的特點和較嚴的程式規范,常用的有慢板、破字慢板、一句正板、流水板、一鼓二鑼、二八板、起板、栽板、飛板、羊黃、倒板等。嗩吶和弦樂曲牌亦十分豐富。根據不同的劇情、人物,使用不同的曲牌,如皇帝上朝用「出天子」,百官朝拜用「朝天子」,元帥發兵用「五馬」,安營紮寨用「落馬會」,反派人物出遊用「王八令」等等。過去,紅臉、黑臉全用「大本腔」(即本嗓),旦角最初也用大本腔,尾音帶「謳」,後來大都改用「二本腔」「(即假嗓)演唱。伴奏樂器起初用的是大弦、二弦、三弦,後來換用板胡、二胡作主奏樂器。近些年來,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

山東梆子傳統劇目很多,汶上縣大曹班經常上演的戲就有600出之多。其流行劇目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東》、《秦英征西》、《姚剛征南》、《雷振海征北》;還有通稱的」老十八本「,即《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駒》、《全忠孝》、《江東》、《戰船》、《宇宙鋒》、《玉虎墜》、《百花詠》、《老邊庭》、《金台將》、《富貴圖》、《龍門陣》、《佛手橘》、《雙玉鐲》、《虎丘山》、《天賜錄》、《馬龍記》等。

6.」一勾勾「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帶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劇種。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種民間演唱藝術,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後來發展成登台演出,並採用四胡為伴奏樂器,發展為戲曲形式,由於其唱腔在每個上、下句結束時,總要以假聲顫一下,通常出現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稱為」一勾勾「。明末清初開始流行於山東、河北一帶,代表了魯西北及周圍區域的說唱風格,曲調質朴、活潑,是當地勞動人民自然流露心聲的一種唱腔。在魯西北曾有」聽見一勾勾唱,餅子貼在門框上「之譽,形容它像鉤子那樣動人心魄。

」一勾勾「流傳地域很廣,隨流傳地區不同,又有種種不同的名稱。惠民一帶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臨清一帶叫」四音戲「;莘縣、鄆城及河北館陶一帶叫」北詞二夾弦「;巨野、東平則叫」四根弦「;濟陽、齊河、禹城、臨邑一帶,則叫」一勾勾「。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壇醋「等代表人物。西南則傳入河南安陽,西北則流入河北交河一帶,再西至邢台、邯鄲、石家莊的」絲弦劇團「。

」一勾勾「有傳統劇目七十多個,主要有《東秦》、《西秦》、《坐樓殺惜》、《梁山伯與祝英台》、《胡林搶親》、《三進士》、《女駙馬》。

新中國成立後,臨邑縣成立一勾勾劇團。在音樂唱腔和伴奏設計上多方面吸取其他劇種的唱腔、曲牌推陳出新,新創了」流水板「、」散板「、」緊拉慢唱「等板式,同時在整理保留優秀劇目的基礎上,又移植和新排演了許多優秀劇目。

7.藍關戲

藍關戲是流傳於膠東半島的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也叫」南官戲「和」臉子戲「,是元代就已形成的弋陽腔的一支遺脈。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藍關戲唱腔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和模仿了中國戲曲弋陽腔的戲劇唱腔,吸收了膠東民間曲調以及其他成分長期演變而成。

藍關戲的」幫、打、唱「三位一體是這個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群眾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去聽藍關戲,凍死也願意「之說。藍關戲上演的劇目有近百出,主要為《東游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據不完全統計,藍關戲劇目有近百出之多,大體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根據元末明初古典章回小說《西遊記》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另一部分是根據《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改編而成的大型連台本戲。

藍關戲訣有」七分幫、三分唱「的說法。在表演上,唱、念、做、打俱全,角色有生、旦、凈、末之分。唱腔有藍關腔、老藍關腔、高腔、贊片子、小曲等。演唱時,一人演唱眾人過來」幫腔「,台上演員唱,台下觀眾哼,因此被稱為」滿台響「。在伴唱過程中,時而出現高亢的假聲幫腔,時而又用真嗓演唱。伴奏沒有管弦樂,只有打擊樂器,有」打藍關,打藍關,無打不能唱藍關「的諺語。唱」高腔「時,全套的打擊樂器鏗鏘作響;當唱到」悲調「的時候,減去大鑼伴音,襯托出低回纏綿的感情,當地有諺語說」半台鑼鼓半台戲,沒有鑼鼓沒有戲「。唱詞在」藍關戲「中,為八句三段的段體,這種傳統與」八仙戲「的」耍孩兒「句幅如出一轍,其傳統性可見一斑。

http://news.iqilu.com/shengqing/shuxie/2010/0613/257476_4.html

❹ 山東聊城有哪些值得遊玩的景點

1,孔繁森紀念館

孔繁森紀念館,位於山東聊城市,1995年7月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建館,9月14日正式開館。館佔地面積約1.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館高15米,外形為雙重檐、四周為換廊式結構。

2,海源閣

海源閣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是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和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海源閣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由聊城進士楊以增所建。

3,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坐落於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聊城,它東臨古韻悠長的大運河,西依美麗的東昌湖,是聊城市近年來建設的最大的一處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宣傳教育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也是國內第一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專題博物館。

4,曹植墓

曹植墓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魚山鎮魚山村,依山而建,始建於三國魏太和七年(233年)三月,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操三子曹植的墓地。

5,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是山西、陝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古代當地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中國古代傳統宮殿建築的傑作。

❺ 聊城特色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和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96個行政村(居委會)。

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 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於有莘之野」,輔佐商湯滅夏桀,世稱賢相。周時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閃子。

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有謀士計然。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時有著名兵家孫臏、名士魯仲連威名遠播。

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有不少名士,如為西漢時為官清廉的御史尹齊、東漢時以方正著稱的謝弼。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時有著名才人曹植、三國大將程昱、魏相華歆等。

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造就了許多名人,如馬周、呂才、張鎬、程咬金、路隋、王志愔等。北宋時有名相王旦、南宋忠義使臣王倫、醫學家成無己等。

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通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當時較著名的民間工藝有木版年畫、蟈蟈葫蘆、聊城毛筆、茌平剪紙、臨清哈達、董庄中堂畫、金銀製品。當時的風味名吃有八批果子、魏氏熏雞、呱嗒、進京腐乳、甜醬瓜、高唐羅漢餅、五香驢肉、烏棗等。晚清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聊城教育發達,有書院、私塾和學館3種辦學方式,公元1905年聊城有6處書院:東林、光岳、龍灣、陽平、啟文、攝西。中國清代四大藏書家之一楊以增的私人藏書樓海源閣藏書多達3705部,224600餘卷。《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游記》中記載有發生在聊城的人和事。明清之際.聊城人才薈萃,涌現了眾多名人,如有明大臣於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將左良玉、抗稅首領王朝佐、心學學者穆孔暉、「江右六君子」之一劉琰、博覽群書的鄧鍾岳、書法家崔班、畫家董立元、清代狀元傅以漸、李孟悅,行乞興學的武訓。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後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聊城地方黨組織與國民黨第六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范築先合作抗戰,建立了華北最早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先後支持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陳粟大軍往返黃河南北,東北野戰軍渡河南下進行渡江作戰,有17萬人參軍入伍,有三千名幹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區建設;組織了數以萬計的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全力支援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涌現出不少抗日民族英雄,如范築先、張自忠、金方昌;也有不少著名革命烈士,如共產黨員趙以政、王寅生;還有各行各業的著名人物,如著名學者張修一、傅斯年,雜技藝人李半仙、泥人李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建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別是近幾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化步伐加快,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對外經貿較快增長;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規模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城市化水平明顯提高,旅遊業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快速增長,金融形勢較好。科技教育和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近年來,涌現出一大批新時期模範人物:如劉義發、盧恩光、齊炳起、張學信、劉學景等全國勞模,呂學堂、張淑芬、支德海等山東省勞動模範,獲得「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的東昌府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白雲同志,更有全國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血灑高原,他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光炳千秋!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領導幹部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鄉,是山東省衛生城市。聊城市從1999年開始展開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2003年3月19~28日已通過國家旅遊局的驗收。聊城 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聊城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光岳樓、山陝會館、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宋代鐵塔、鰲頭磯等14處。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市委、市政府確立了建設卓越秀美「江北水城」的戰略定位,建設了一批靚點工程,水城特色日益鮮明。2002年旅遊業年內接待國(境)外客人6532人次,國內客人521.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8.20億元,其中外匯收入296萬美元。全市主要旅遊景點有東昌湖、光岳樓、山陝會館、宋代鐵塔、古運河、姜堤樂園、鳳凰苑科技觀光園、夢幻樂園、昌東公園、馬頰河休閑度假村、臨清運河鈔關、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曹植墓、景陽岡、海源閣、舍利寶塔、鰲頭磯、獅子樓、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范築先將軍紀念館、傅斯年紀念館、季羨林先生資料館、武訓祠。全市人均居住面積27.3平方米,在崗職工總數32.98萬人,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9001元。全年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7%。聊城社會治安穩定。聊城接待條件日漸完善,擁有一批高檔賓館、酒店;陸路口岸、海關、商檢等涉外機構健全。供水、供熱、供氣、治污等市政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市功能有了質的提高,城市管理不斷加強,城鄉面貌明顯改觀,水利、交通、能源、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逐步加強。

聊城歷史悠久,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光岳樓、陝山會館、陽谷的景陽崗、東阿曹植墓、臨清的鈔關、舍利塔、清真寺、螯頭磯等,近幾年來,聊城市在文物的保護開發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去年在茌平發掘了教場鋪城牆遺址,在全國引起了轟動,為了更好的利用這個遺址,我們向國家申請了文物保護單位。

❻ 聊城剪紙藝術的剪紙起源

很難考證其源流。但是目前聊城的居民大多數明代初期從外地遷入。元末明初的戰爭,聊城作為主要戰場,居民流離,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居民十亡八九」。後來明王朝統一天下,推行「移民墾荒」政策,聊城來了大批移民。多數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其餘的一部分是從山東東三府(登、菜、青)遷來,一少部分是從河南、河北、江南遷來。大規模移民建村,從一個側面揭示了聊城的社會史、文化史和經濟發展史的重要內容。這一內容極其豐富地鑄就了聊城剪紙藝術的斑斕多姿,既具有本土悠久歷史的積淀,又具有來自東西南北不同特色的融會。

針對廣大群眾的愛好和習慣,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聊城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開始重視民間剪紙的挖掘工作,大力復興民間剪紙藝術。1979年春,茌平縣文化館首先通過各文化站進行摸底並重點查訪,發現了200多名技藝嫻熟的老藝人,搜集到各種形式的剪紙作品千餘件。通過整理,從中挑選出了80多件優秀作品,於1980年「七·一」舉辦了「茌平縣首屆民間剪紙藝術展覽」,展出後,產生了很大轟動。此次活動引起了廣大人民對剪紙藝術的興趣,並激發起了一部分青年人學習剪紙的熱情,新人不斷出現,作品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在省和國家乃至國際上展覽比賽中獲得大獎。

聊城剪紙是一種山東聊城民間的漢族傳統工藝品。早在漢、唐時代,民間婦女即有使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勝、花鳥貼上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叫「窗花」)、門楣上(叫「門簽」)作為裝飾,也有作為禮品裝飾或刺綉花樣之用的。剪紙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對猴團花)。

❼ 聊城傳統的歷史文化景點都有哪些

你好!
聊城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有2500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富,
文物古跡眾多,如光岳樓、山陝會館、陽谷的景陽岡、東阿曹植墓、臨清的鈔關、舍利塔、清真寺、螯頭磯等,
聊城的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陳運和詩稱「水養詩,詩養城
城養景,景養人」,此城才享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❽ 聊城傳統的歷史文化景點都有哪些

古城聊城位於山東西部,位於華東、華中、華北三大區域交界處。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歷史悠久,古跡薈萃,因其位置和布局狀若鳳凰,故有「鳳凰城」美稱。聊城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巢父遺牧、崇武連牆、綠雲春曙、古秋鋪涼、聖泉攜雨、仙閣雲護、鐵塔煙霏、光岳曉晴八大勝景著稱,如今江北最大人工湖東昌湖環抱古城,秀色可餐。聊城還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故鄉。
聊城被喻為「中國北方的威尼斯」,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水」。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條。黃河在東部奔騰咆哮百餘里;運河從中部蜿蜒曲折過市區;衛河從西部攜水弄潮冀魯豫;還有馬頰河、徒駭河等縱橫交錯,東昌湖、魚丘湖相互輝映。僅聊城市區,湖、河水域面積就多達13平方公里,占建成區的1/3。眾多的河流,美麗的湖泊,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獨特水城風貌。這一優勢是中國江北許多城市無法比擬的。
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明清時期,聊城因水而興盛四百餘年。當時聊城運河漕運發達,經濟昌盛,文化繁榮。這里「舟輯如雲,帆檣蔽日」,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在此交匯,人文資源獨具特色,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跡有400多處。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臨清運河鈔關、明代的光岳樓、清代的山陝會館和三國時期的曹植墓等,都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創辦的海源閣,藏書之珍貴豐富名聞天下。中外讀者比較熟悉的《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游記》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聊城。優秀的人文環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唐初名相馬周、哲學家呂才、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明代文學家謝榛、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義學正」武訓、抗日名將張自忠、國畫大師李苦禪、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國學泰斗季羨林等,都是聊城人。

閱讀全文

與山東省聊城有哪些藝術特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