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復辟是什麼意思
復辟[ fù bì ]:
釋義:原指被趕下台的君主復位,現指被推翻的反動統治者恢復原來的地位或被推翻的舊制度復活。
出處:《書·咸有一德》:「伊尹既復政厥辟。」
翻譯:伊尹為國按規則辦事恢復帝王(太甲)親政體制。
(1)藝術復辟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袁世凱復辟
1913年初,袁世凱頒布《整飭倫常令》,聲稱「中華立國,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 6月,通令恢復學校祀孔。
祀孔祭天是袁復辟帝制的預演。德、英、美、日等帝國主義也支持袁稱帝。為了恢復君主國體,袁一手操縱的參政院制定《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由「國民代表大會」決定「國體」,各省在軍政長官監督下加緊選出「代表」,在當地進行所謂國體投票。1915年12月11日,參政院以「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名義上書袁「勸進」。
12日,袁發布命令,承受帝位。13日,接受百官朝賀,大加封賞。31日,袁下令翌年(1916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准備於1月1日即皇帝位。由於雲南、貴州等省發動護國戰爭,紛紛討袁,1916年3月22日, 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廢除「洪憲」年號,仍稱大總統。
2. 別讀錯了:復辟是再次開辟么
「辟」字讀bì,本意是君主。復辟的意思就是指被打倒的君主重新上台。由這個意思引申出來的意思是避開、排除,同「避」,如「辟邪」「辟穀」。 「辟」字讀pì有兩個義項。一個義項是「闢」字的簡化字,意思是開辟(pì),這與讀作bì的「辟」字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字,如「開辟」「開天闢地」「另闢蹊徑」。在這個義項下還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透徹,如「精闢」「透闢」「鞭辟入裡」;還有一個是駁斥或者排除(不正確的言論或謠言),如「辟謠」「辟邪說」。「辟」字讀pì另一個義項是法律、法,書面語,如「大辟」(古代指死刑)。 □邱桂垣
3. 復辟和復位是一個意思
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一個意思
復辟原指失位的君主復位。現在泛指被推翻的統治者恢復原有的地位或被消滅的制度復活
復辟也指恢復帝制
復位指失去地位的君主重新掌權,還指脫位的骨關節回復到原來的部位,初始化還有就是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它現在的意思比較多
4. 復辟什麼意思
復辟(fù bì) 【釋義】<動>失位的君主復位,泛指被推翻的統治者恢復原有的地位或被消滅的制度復活。
編輯本段詳細釋義
1.謂失位的君主復位。辟,君主。語出《書·咸有一德》:「 伊尹 既復政厥辟。」 孔穎達 疏:「自 太甲 居 桐 ,而 伊尹 秉政; 太甲 既歸於 亳 , 伊尹 還政其君。」 唐 元稹 《遷廟議狀》:「 中宗 復辟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 明 談遷《國榷·卷八十五》:「登萊巡撫袁可立奏朝鮮廢立:但封疆要事,民力不給,即當遣使宣赦,播告彼邦,明正其罪,使彼臣民討逆復辟。」 2.謂參與和幫助失位的君王重新掌權。 胡適 《歸國雜感》:「果然船到了 橫濱 ,便聽得 張勛 復辟的消息。」 3.今亦泛指被推翻的勢力重上台,或指恢復舊制度。 魯迅 《集外集·選本》:「《文選》的影響卻更大……五四運動時雖受奚落,得『妖孽』之稱,現在卻又很有復辟的趨勢了。」 孫犁 《白洋淀紀事·紀念》:「住在 定縣 的還鄉隊回村復辟。」
編輯本段事件:清室復辟
[時間] -1917年7月前清遜帝溥儀在北京復辟十二天的事件. [人物] -復辟由張勛一手策劃,史稱張勛復辟. -張勛(1854~1923),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民國成立後,他和他的隊伍仍然留著發辮,表示效忠清室。 -宣統皇帝表示願意重登大寶,並積極頒布詔書以支持復辟,亦希望以此穩住眾軍閥,不果. -康有為,鄭孝胥,載濤等人積極響應. [事件] -1913年,張勛因率軍鎮壓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有「功」,被袁世凱提拔為長江巡閱使,統率兩萬軍隊駐扎在徐州一帶。 -1916年袁世凱稱帝敗亡後,政局動盪不已。張勛遂乘機聯絡前清遺老遺少及保皇黨人康有為等,積極為復闢作準備。 -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國會問題,大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爭持不下。黎下令解除段的職務。段到天津後,即策動北洋各省督軍在徐州集會示威。會後,一些省宣布獨立,不承認北京政府。黎元洪被迫召張勛入京調解。張勛便以調解黎、段沖突為名,帶領三千軍隊於6月14日入京。經過一番秘密策劃,於6月30日晚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決定發動復辟,恢復清帝國。深夜,張勛派兵占據火車站、郵電局等要地。同時派人勸黎元洪「奉還大政」。7月1日凌晨,張勛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領康有為等群黨,擁十二歲的溥儀登基。當天發布八道上諭,把民國六年改為宣統九年,易五色旗為龍旗,恢復清末官制,封官受爵。張勛自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握軍政大權。 -復辟消息傳出後,全國輿論一致聲討。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並命令各省革命黨人出師討逆。各大城市群眾團體、社會名流,紛紛集會,發表通電,堅決反對復辟,要求討伐張勛。黎元洪拒絕與復辟分子合作,逃入日本使館避難。握有軍事實力的段祺瑞藉助全國反對復辟的聲勢和日本政府的財政支援,於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馬廠組成「討逆軍」,誓師討伐張勛。「討逆軍」很快攻入北京,張的軍隊一觸即潰。7月12日,張勛倉皇逃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宣布退位。段祺瑞於7月14日到北京,重掌政府大權。 事件: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58年9月克倫威爾去世後,英國各地高級軍官和議會之間展開爭奪權力的斗爭,國內政局動盪。駐扎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回師倫敦,並與流亡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議。1660年5月查理·斯圖亞特重返回到倫敦登基即位為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5. 復辟是什麼意思
復辟(辟,粵音壁),又稱重祚,指原本失去君位的君主,再次登基為君。辟,意為君主。如唐代元稹的《遷廟議》:「中宗復辟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
而西方、歐美復辟(React一詞),多指曾經是君主制國家,在改行共和(Republic)政體後,原先有歷史來源的前朝君主制君主(皇帝或國王等)再次成為國家元首的政治現象。
6. 復辟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 要詳細點的解釋
復辟
解釋: 1.謂失位的君主復位.辟,君主.語出《書·咸有一德》:「 伊尹 既復政厥辟.」 孔穎達 疏:「自 太甲 居 桐 ,而 伊尹 秉政; 太甲 既歸於 亳 ,伊尹 還政其君.」 唐 元稹 《遷廟議狀》:「 中宗 復辟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 明 談遷《國榷·卷八十五》:「登萊巡撫袁可立奏朝鮮廢立:但封疆要事,民力不給,即當遣使宣赦,播告彼邦,明正其罪,使彼臣民討逆復辟.」
2.謂參與和幫助失位的君王重新掌權.胡適 《歸國雜感》:「果然船到了 橫濱 ,便聽得 張勛 復辟的消息.」
3.今亦泛指被推翻的勢力重上台,或指恢復舊制度.魯迅 《集外集·選本》:「《文選》的影響卻更大……五四運動時雖受奚落,得『妖孽』之稱,現在卻又很有復辟的趨勢了.」 孫犁 《白洋淀紀事·紀念》:「住在 定縣 的還鄉隊回村復辟.」
應該屬於中性詞。
7. 復辟是什麼意思
被推翻的帝王等統治者重新上台
8. 復辟是什麼意思
復辟拼音fùbì,意思是:
1、謂失位的君主復位。語出《書·咸有一德》:「伊尹既復政厥辟。」
2、謂參與和幫助失位的君王重新掌權。胡適《歸國雜感》:「果然船到了橫濱,便聽得張勛復辟的消息。」
3、今亦泛指被推翻的勢力重上台,或指恢復舊制度。孫犁《白洋淀紀事·紀念》:「住在定縣的還鄉隊回村復辟。」
反義詞:開拓。
例句:曾有一個階段是舊秩序復辟時代。
復:
1、還,返回。《易·泰》:「無往不復。」
2、抵償;償還。《漢書·陳湯傳》:「貳師將軍李廣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廑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毌鼓之首,猶不足以復費。」
3、恢復;康復。《史記·孟嘗君列傳》:「王召孟嘗君而復其相位。」
4、收復;光復。《周書·文帝紀下》:「企子元禮尋復洛州,斬東魏刺史杜密。」
5、重復;反覆;回環。《孫子·虛實》:「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辟:
1、法律,法度。《詩·小雅·雨無止》:「辟言不信。」
2、君主。《漢書·五行志》:「辟遏有德。」
3、古稱官吏。《禮記·坊記》:「厥辟不辟。」
4、罪,罪行。《漢書》:「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
5、開辟;開拓。《孟子·梁惠王上》:「欲闢土地。」
9. 復辟是什麼意思
所謂復辟,就是原來的統治階級利用某種手段推翻現在統治階級的一種形式。就像反清復明就是想復辟原來明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