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靈石的民間藝術有哪些

靈石的民間藝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8 22:23:34

❶ 山西靈石縣的文化簡介

靈石縣--靜升王家靈石名勝薈萃、鍾靈毓秀。全縣共有文物古跡46處。王家大院以其雄偉的建築藝術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被譽為「中國民間故宮」、「山西的紫禁城」和「華夏民居第一宅」,更有「王家歸來不看院」之美譽。靜升古鎮以其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列為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榜首,現存大大小小的店鋪、典當行、水井、石板小路、戲台等依稀可見當年靜升的繁榮景象和獨特的人文氣息。國家級森林公園石膏山風景名勝區、紅崖大峽谷、介廟、中國式古堡夏門古堡、千年古剎資壽寺、韓信墓、周槐等景點聞名遐邇。縣委、縣政府通過打造古鎮古堡大院游、山水生態休閑游和節慶民俗文化游三個旅遊品牌,實現由旅遊資源大縣向現代旅遊名縣的跨越,文化旅遊業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靈石縣地靈人傑,人才輩出。靈石置縣後的1400多年來,有過許多先烈為民族的解放獻出了生命,有過許多豪傑為人類的進步做出過貢獻。據不完全統計,靈石有革命烈士928人,有高中進士者47人。古代有為民請命的師范、秉公除惡的梁中靖,有學貫中西的楊尚文、藏書萬卷的耿文光;近代有科學興晉、實業救國的耿步蟾,有辛亥元老、愛國憂民的何澄;當代有法學泰斗張友漁兄弟、著名版畫家力群、牛文,著名作家胡正;特別是兩渡何家,自清乾隆中期到光緒初年,有15人高中進士,太學生、舉人不計其數,以至後來,出現了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中科院資深院士何澤慧、著名固體物理學家何怡貞、醫學專家何澤涌、生物學者何澤瑛。如今,靈石兒女遍及祖國各地,有的旅居海外,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無愧家鄉的哺育,無愧靈石的父老鄉親。[4]

❷ 山西民間藝術有什麼

1、威風鑼鼓。威風鑼鼓在臨汾地區流傳甚廣,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
2、晉南花鼓。晉南花鼓是流傳在山西南部黃河岸邊萬榮內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
3、皮影戲。皮影是一種民間傳統的小戲,在表演時,以驢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便成皮影戲;加上說唱和靈巧的操縱,使影像產生妙趣橫生的戲劇效果。
4、炕圍畫。山西許多地方的人都很重視美化睡炕和居室的牆壁,因而產生了豐富多彩的炕圍畫。
5、刺綉。刺綉在山西農村頗為普遍,各地的綉品風格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6、絳州鼓樂。新絳縣,鼓樂是民間文藝活動的主要內容,更是當地社火活動中的最流行的節目之一。
7、懷仁旺火。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
8、山西剪紙。他們飛剪走紙,將自己的情思、才華和美好的心願都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紙中,構成了特有的地域習俗與人文心態。

❸ 你了解哪種民間藝術簡單介紹一下.

民間剪紙產生在勞動者之中,勞動者的審美情趣又直接受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心理的影響。憑黃河水、黃土山養育的山西人民具有粗獷豪放、朴實敦厚的氣質和性格。他們飛剪走紙,將自己的情思、才華和美好的心願都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紙中,構成了特有的地域習俗與人文心態,並顯示著極高的審美價值。 山西呂梁地區的剪紙含有漢代石刻藝術所具有的質朴、粗獷、雄渾、博大之氣;晉南剪紙刀筆遒勁,酣暢淋漓,且具有粗中見細、拙中藏巧的特點;雁北的廣靈、靈邱剪紙凝重而艷麗,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關內之雋秀;而地處山西腹地的晉中剪紙,則呈圓潤秀麗、纖巧精細的風格。 剪紙在民間的流行,往往伴隨著生辰、婚嫁、喪葬、喜慶節日和日常生活。生活習俗是促進剪紙發展的社會因素,同時又形成了豐富的剪紙內容和不同的剪紙樣式。

民間雕刻藝術,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綜合起來,大致可分以下幾類: 一、戲曲類 山西是我國戲曲發源地之一,享有「中國戲曲的搖籃」美稱。金元時期,晉南平陽地區戲曲活動便異常活躍,成為全國戲曲活動的中心。從稷山、侯馬、新絳、襄汾等縣、市發掘出的許多宋金時代的磚墓來看,都有磚雕戲台、雜劇演員、樂伎、舞俑。山西人民一向將戲曲這種喜聞樂見的藝術,作為自我娛樂,自我欣賞的形式,因此,民間雕刻藝人,不僅講究畫中有戲,往往將戲曲的典型情節,直接表現出來,使人得到藝術享受激發美好的遐想。襄汾縣丁村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所建的民居,就雕有戲曲木刻。 二、吉祥寓意類 山西雕刻藝術,立意選材都要求有美感,寓意有喜氣,出口要吉利。如「喜、祿、封、侯」用喜鵲、奔鹿、蜜峰、猴子四種動物的形象,構成畫面,並以動物名稱的諧音,拼成吉祥語言。其寓意,即祝福滿門喜慶,高官厚祿。諸如「喜(喜鵲)事(柿子)連(蓮花)年」、「吉(雞)慶有餘(魚)」、「三陽(羊)開泰」、「六(鹿)合(鶴)同春」、「松鶴延年」、「五福(蝙蝠)捧壽」、「麒麟送子」、「鷺鷥戲蓮」、「喜鵲鬧梅」、「龍鳳呈祥」、「喜(犀)牛望月」、「芙蓉金雞」、「丹(牡丹)鳳(鳳凰)朝陽(太陽)」、「歲寒三友(松竹梅)」、「春蘭秋菊」、「貓蝶富貴」、「封侯拜將」、「麒麟朝日」、「獅子滾綉球」、「鳳凰戲牡丹」、「松鼠吃葡萄」等等,都是通過生動美麗而可藉以抒情的動物、花草,確定寓意吉祥的題材,分別反映人們對五穀豐登、生活富裕、四季平安、婚姻美滿、四世同堂、幸福長壽、和睦處鄰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三、歷史傳說類 過去,這類雕刻,在我省民間廣為流傳,這是因為古代勞動人民在同大自然斗爭中,不甘心消極地順應和屈從,而積極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於是把人的能力理想化,創造出超人的力量——神靈仙聖來為自己服務。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等八仙人物,說他們得了神道,超出人世、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龍駕鳳、長生不老,還說他們神通廣大、變化莫測、本領無比、法力無邊,能左右人間禍福、主宰世界萬物。誠然,這是一種幻想,但人們對此,總是迷信、崇拜、嚮往,盼望他們給人間消災免難,降來幸福。所以,民間雕刻藝術中,像「八仙慶壽」、「和合二仙」、「祿亞仙」、「天官賜福』、「福祿壽三星」等天仙之類的題材,比比皆是。這些帶有神話內容的作品,反映了人們對生活安康、延年益壽和征服自然、祛災免難的祈求。

山西民間鑼鼓被譽為「中國第一鼓」。

鼓是我們祖先的樂器,遠在原始社會就有了鼓。不但有黃帝造鼓的傳說,還有出土文物佐證,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佼佼者。傳至今日,全國的鼓有上千種,山西的鼓品種亦不下幾十種,上溯到遠古文化的「土鼓」,「鼉鼓」,下及現在從大到周盈丈幾的帥鼓到小才幾寸的手鼓,山西確是中國鼓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鼓在山西,族旺支繁。既有自成一家的清鑼鼓,又有吹打鑼鼓、鼓舞、鑼鼓經及廟堂鑼鼓。豐厚的積淀,多彩的藝術,凝聚了多少民眾,又使多少中外學者專家把取景框對著它來。鼓文化已成為三晉文化的代表,成為黃河文化的一面旗幟,不但為三晉大地添彩,更為中華民族增光。

一、清鑼鼓

清鑼鼓主要有《威風鑼鼓》、《太原鑼鼓》、《絳州鼓樂》《岳村孤子》、《斤秤鑼鼓》等。

威風鑼鼓 1988年以來,山西的威風鑼鼓從農運會到亞運會,從省城的民間藝術節到天安門廣場的四十周年大慶,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間藝術的威風,譽享全國,聲聞世界。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相傳,公元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進退有序,取得了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這種鑼鼓的特色就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

第一,音響威風。看威風鑼鼓,在未見其形時,早聞其聲廠,而且如雷貫耳,非同凡響。其實它所使用的樂器很單純,只有鼓、鑼、鐃、鈸四件。傳統配置比例是鼓2鑼8鐃4鈸2。現在人數擴大,多到四、五百人,加大了鼓和鑼的比例,使音響更加突出。演奏方法是鼓指揮,鑼主奏,鐃和鈸分成兩個聲部,交替對奏。樂句處理多以「句句雙」出現。上百面鼓,幾百面鑼,成百付鐃鈸,共鳴齊奏,音響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李世民領兵征戰的威風。由於節奏變化多樣,有2/4 3/4 4/4,
還有 3/8 5/8出現,因而呈現多種色彩,讓人感覺到趣味無窮,宏亮而不單調,剛勁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風。威風鑼鼓的曲牌,既獨立成章,又聯綴成套。其多段體套曲一般分「帽頭」「主體」「收尾」三個部份。曲式、句式、節奏多為行進式;曲牌名稱亦大多從軍事而來:「單刀赴會」、「三戰呂布」、「四面埋伏」、「五馬破曹」、「六齣祁山」、「七擒孟獲」等,演奏多從「擂鼓」開始,起伏相間,張弛結合,但又不離氣勢雄宏的主題,造成一種刀光劍影,兵刃相交的戰場意境。

第三,場面威風。威風鑼鼓的演奏多到幾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裝束,擺開一個接一個的戰陣,前後進退,左右開合;一忽而風卷殘雲,一忽而雨打枯葉;分開的象八卦,雲集陰陽雙合。那場面實在驚人,也著實感人。

第四,舞姿威風,隊員在表演時,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沖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鐃鈸手有「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正*」等,鼓鑼鑔在這里也變成刀槍劍,演奏員已成為將尉卒,威武雄壯,一股殺氣,「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鐃花」,加之棰腕上的綵帶裝飾,整個場面又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悅目舒暢之感,「武」又成了「舞」。

民間刺綉,在山西不獨歷史悠久,而且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反映山西風土人情的特色。 山西民間刺綉,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圖案純朴、色彩艷麗、構圖簡潔、造型誇張、針法多樣、綉工精緻。這些來自民間的刺綉藝術品,大都出自農村勞動婦女之手。 人類歷史的童年時代,就記錄著以骨針、麻線縫制獸皮,遮體禦寒,磨製獸牙、貝殼、彩石,系之胸、腕之處裝扮自己的史實。其時雖算不得刺綉藝術,卻實實標明了對美的嚮往和創造,從我們先祖已開始這一追求。 人對美的本能的追求和基本工具、材料的出現,使刺綉在很早就形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早在周代就有「畫綉之工,共其職也」之說。《詩經·召南》中有「羔羊之皮,素絲五(糹它)」,「羔羊之革,素絲五(糹或)」,「羔羊之縫,素絲五總」的詩句,描述了當時縫接皮服的精湛工藝。《詩經·唐風》中的「素衣朱(礻暴)」、「素衣朱綉」則真切地描繪了當時的刺綉藝術,而當時的唐,正指山西中部地區。 源遠流長的山西民間刺綉,在其後的整個社會發展進程中,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其工藝技巧也日臻完善精美。唐人胡令能以七絕詩詠頌當時民間刺綉水平:「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綉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靈鶯下柳條。」 山西民間刺綉無論晉南還是晉北,山區或是平原,都因其古老文化和地理條件的影響,顯得率真、純朴、熱烈、獷野。尤其作為服飾刺綉,是與人的性格相協調、相適應而存在的,因此它既是一種造型藝術,又是一種環境藝術;既是一種燦爛的民間文化,又是豐富多彩,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

山西民間玩具,是黃河流域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和民族藝術發展的活化石。 一、山西民間玩具源遠流長 山西出土的大量古代陶瓷製品中,有不少器物類似今日新絳縣燒制的陶哨、陶人玩具的造型。萬榮縣古城發掘的新石器時期的陶塤等足以證實,三晉大地早在幾千年前便產生了十分精美的泥陶玩具的雛形。雖說這些陶製品帶有濃厚的信仰崇拜色彩,但與近代純用於玩賞的各種民間玩具不無瓜葛。「七音哨』流行於稷山、新絳、代縣等地,它是在陶塤基礎上的衍變。臨猗汶家營的五彩泥玩具從明代至今,負有美譽,其中摻入母系氏族時代祈求生育的信仰遺風和為兒童避邪驅惡,以保平安健康的意識。婦女兒童「身佩香囊」,玩香袋的習俗起源於漢代。相傳五月五日為惡日,蟲害滋生,瘟疫流行。玉皇大帝派治瘟神仙下凡,利用艾草制香袋,塗雄黃酒,殺滅蟲害,使人們避災免疫。長期以來流傳有「百索系腕上,五毒不敢犯,五毒化灰塵,妖邪歸地府」的民謠。佩戴玩耍香袋千百年來相傳不衰,製作手法愈來愈精。山西紙牌玩具最早出現於明代,《綏寇記略》載:「萬曆末年,民間好葉子戲……至崇禎時大盛。」至今懷仁、靈石、祁縣等不少地方仍有這種紙牌游戲。 山西民間風俗孕育和發展了民間玩具藝術,民間玩具又充實豐富了民間風俗,它同鄉村民俗一樣恬淡而淳補,是勞動人民淳風之美的體現和物化。隨著歲時節令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伴隨人生儀禮的誕辰、三天、滿月、百天、周歲等生育禮俗,便製作出許許多多的民間玩具。民間生育禮俗中的玩具豐富多彩,琳琅滿目,歲時節令及傳統廟會中的民間玩具,更是絢麗多姿、品類繁雜。尤其是民間對神靈崇拜而帶來的原始情感和深厚的原始神秘心理,影響著民間玩具的審美要求,促進著多種類形的玩具不斷創造和發展。 二、山西民間玩具根植民間 玩具是勞動人民自由自在的藝術創造。它凝結著濃郁的鄉土感情,孕育著浪漫的藝術想像。民間玩具的創造有廣泛的自發性。其製作不帶商品性質,不受任何市場價格和政治潮流的影響。民間玩具的產生基於自身生活的直接需要:哄逗嬰兒,打扮孩子,美化自身,裝點生活環境。按照自己對生活的直觀感受和傳統的審美習慣,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想和願望。如泥玩具中的「泥虎」造型,既象猴,又似虎,又如把布雞的翅膀綉成兩朵花的形狀。 民間藝人採取最簡易、最便利的手工製作,利用最廉價的土、布、木紙,憑籍靈巧的技藝,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過父傳子,母傳女或鄉親們互相饋贈,觀摩借鑒,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藝技的自然傳承形成手工製作特有的自由、靈巧風格。民間玩具同鄉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物質產品。同時又是傳授美的藝術品,人類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發展了特有的審美情趣,在進行物質生產的同時,自覺地遵循美的規律塑造玩具的形態,成為美的物化,「用」與「美」緊密相聯。民間玩具是藝術與實用的結合,美與實用的和諧,二者渾然一體。如嬰兒的布虎枕,既可供孩子睡眠、玩耍、又給人以美的欣賞。民間玩具有著深刻的寓意,民間藝術家切合民族的喜悅情感和愛憎觀念,利用玩具外在形式,貫注其思想意識,象徵某一意念,影響於人們的情感,成為「有意識的形式」。民間玩具絕大部分都是母**心的傾注,以此表達創造者的情愛,藉助虎、雞、魚、龍、鳳,這些人們喜愛的、有特定審美內涵的形象,巧妙地表達「吉祥如意」、「富貴榮華」的主題。種族繁衍,生命崇拜意識在山西民間玩具中表現得最坦率,「虎頭魚尾枕」是最為典型的代表。聞一多在他的《說魚》一文中寫道:「魚在中國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義,」虎在民間是生氣蓬勃、威武壯實的象徵,虎與魚的巧妙組合,暗示著陰與陽的結合,生動形象地表露出對華夏民族「瓜瓞綿綿」,長久延續,繁榮昌盛的祝福。這些民間玩具,著重於情的傾注,從暗示和象徵性因素中,讓人們去領會,誘發人們的聯想,以此寄託、揮灑自己的情思和厚愛。山西民間玩具濃縮著,積淀著華夏後裔強烈的情感意識、信仰和期望。 山西民間玩具是造型粗獷、質朴、生動優美,注重裝飾性,大膽取捨細節,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乍看來是那樣笨拙,姿態不符常情,結構不合比例,邊角沒有規則,但這一切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了作品內在的穩健、渾厚,更顯得古拙粗獷,生機勃發,舒展奔放。粗獷的外觀不覺粗糙,稚拙的外表更富韻味,靜中有流動和節奏感,使內在精神更加凝重集中。 色彩在山西民間玩具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玩具以喜慶、吉祥為主題,因此,以它紅火、熱烈、艷麗的色彩而面世。鮮紅的虎身上著以青色梅花,尾巴又是黃色艾葉,紅頭上又有兩只綠耳朵,在明快的色調中,黃中有紫,紅上疊綠。民間藝人不是再現自然色彩,而是突破了色彩透視原理和時空觀念。這種色彩觀念與古老的統轄天地萬物的陰陽五行相聯。「天有金木水火土,色有青紅黑白黃」,民間稱其五色為正色。玩具上,白底施以青紅相間的花紋,黑質上塗以黃、紅、綠的點綴,簡明而醒目,濃艷而諧調,依據自然又超脫自然,這種健康樸素的色彩觀,充滿著熱情和活力,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山西南靠河南,西臨陝西,北依內蒙,東靠河北,地理上的接壤毗鄰,風俗民情的影響,免不了在民間玩具的藝術風格和手法上相互滲透。山西民間玩具中,泥玩具的一部分造型、色彩十分接近於河南,布虎、布娃娃又同陝西渭南、華縣一帶的相類似,有些如出一轍。歷史的變遷,戰爭與災荒,帶來人們遷徒,又有商業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等,都是山西民間玩具受其毗鄰地區影響的緣故。 山西民間玩具由於地域性及各自依附的地理條件和生活習俗環境的差異而略有不同。晉南主要為黃河、汾河沿岸,成為晉陝豫黃河三角州地帶,地處河谷水道,溝壑縱橫,加之古文化悠久,民間風俗古老,這一帶民間玩具比較古樸雅拙;晉中地區處於平原地段,地理條件優越,經濟文化繁榮,生活富裕,民間玩具比較秀麗雅緻,精巧細膩;晉北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塞上高原,民間玩具比較雄渾豪放、粗獷質朴。雖然各顯神工,各有異趣,但又有鮮明的三晉風韻的一致性。如同為香袋,晉南的以縫制人物、動物為主,以串帶之,布老虎踩著蛇、蠍子、壁虎、癩蛤蟆、千爪蟲、蜈蚣五毒蟲,形象生動,足亂其真,色彩艷麗,紅里透鮮,以聞喜、新絳、稷山、萬榮、永濟為代表。晉中地區的香袋,多用彩色絲線編織成菱形、方形和三角形等色樣,稱香荷包,還有供小孩玩的絲線纏繞的色輪,其形狀與花紋式樣或色調都至為精彩,裝飾頗得情趣,以祁縣、汾陽、介休為代表。晉北的香袋多以與人們生活相關的瓜果、菜蔬、花草蟲鳥為題材,簡煉大方、誇張變形,以懷仁、左雲、山陰縣為代表。 泥玩具中獅、虎、犬、雞、羊是通用的題材。忻州、代縣、定襄一帶的泥娃娃造型濃眉大眼、胖敦福態,多為坐像,大塊色彩,誇張簡潔;而晉南臨猗的五彩泥玩具以民間傳說中的天將、天狗、虎娃見多,以白色為底,描以黃、紅、蘭、綠色,顯得細皮嫩肉、乖巧可親。娘娘廟會上的求子泥娃娃,絳縣、萬榮縣的面目姣美,小巧玲瓏;懷仁、右玉的粗獷脫俗,儼然一副「泥像」。要說泥哨哨,還是新絳縣的七音哨最為精緻了,它實際上是燒成的陶製品,造型美觀、花紋講究,渾厚的黑底上點綴幾點黃、紅、白,鳥、獸的造型均誇大頭部,縮小軀體,省略四肢,極有特點。 布虎玩具隨處可見,形象各異,千姿百態。絳縣的布虎系列就有二十四種之多,虎頭魚尾、虎頭蛇尾、虎頭石榴尾、獨角獸……芮城縣的獅虎頭身鑲嵌,晃頭擺尾;雁北地區右玉左雲、懷仁縣的布虎肥頭大耳,胖圓的身軀;晉南、萬榮、稷山的布虎,大部分是柳葉眉、核桃眼,小小的嘴巴,胡須用絨毛製作,其背上多做裝飾,尾細長且彎曲上翹;晉北的布虎濃眉大眼闊嘴,須毛多為描畫,線條豪放,尾粗直。幾個地區的雙頭虎外形上區別不太大,都具有威猛和乖巧的特點,但晉南的表現得活潑伶俐,晉北的則顯得憨厚可愛。

「南庄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背棍愛煞人」,這是數百年來民間對徐溝背鐵棍這一民間藝術的贊語。溯源徐溝背鐵棍,最早產生於4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它本是天旱缺雨,老百姓抬神祭祀的一種活動。後因抬神不便,有人便扮作王母娘娘、金童玉女。歷史上徐溝的第一根背鐵棍叫做「鳳凰拉車龍打傘」。背鐵棍是一種風格獨特的群體舞,其特色被歸納為:無言戲劇,空中舞蹈,流動雜技。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徐溝背鐵棍這一藝術奇葩注入了新的活力。經過不斷的挖掘、整理、創新與發展,這一藝術越來越美,知名度越來越高,輻射面也越來越大,上北京,下深圳,好不風光,並受到中央領導者接見,被國外友人譽為「東方一絕」。

❹ 山西民間藝術有哪些

山西民間藝術:

1、蒲劇

蒲劇因興於山西南部的蒲州(今運城永濟),故稱蒲州梆子、「亂彈」等,流布於山西、陝西、河南、甘肅、青海等地區。其特點是「滿口疾呼很奔放,河曲野嘯起回浪,生旦凈丑有區別,悲壯激越音流暢」。在蒲劇藝術發展過程中,曾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劇目和演員,如臨猗人郭寶臣(1856—1918),世人贊其「聲滿天地」「無字不響」,有「慷慨悲壯之雄風」。

2、晉劇

晉劇產生並活躍於山西中部地區,人稱「中路梆子」,也稱「山西梆子」。晉劇是蒲劇北上後吸收了中部地區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等藝術形式的腔調和打擊樂等表演元素而形成的,在語音、唱腔等方面都進行了改良,變成了既高亢激越又清新委婉的風格。清中後期,晉商的發展壯大使晉劇沿著商路向外發展,在蒙冀陝甘寧青等地均有廣泛的傳播。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於山西北部地區而得名,省內稱「北路戲」或「上路調」。早期的北路梆子和晉劇一樣,是蒲劇北上與當地語言和民間藝術融合起來發展形成的新劇種,舒展剛健的風格是其特色。北路梆子形成時間約在明末,流布於晉北、內蒙古以及河北張家口、蔚縣等地。清咸豐年間至20世紀30年代,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時期,班社眾多,名家輩出。

4、民間社火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來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5、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演奏者情態激奮,忽而拋鑔亮相,忽而懷抱金瓜,十八般武藝引人入勝,表演起來鼓聲如雷、粗獷豪放;鈸音清脆、盪氣回腸;鑼鳴鏜鏜、排山倒海,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富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精神,有著「天下第一鼓」的美稱。

❺ 民間藝術有哪些

民間藝術有如下:

1、皮影戲

陶瓷這種源起於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工藝美術品,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這種利用黏土、長石和石英製成的傳統陶瓷美術品憑借著較高的藝術價值而著稱於世,而現在的陶瓷產品憑借著耐輻射、硬度高、耐高溫腐蝕等優勢而在國民經濟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❻ 晉中的民俗節日有哪些具體怎樣過

晉中的傳統娛樂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以鬧社火規模最為宏大,品種最為繁多。晉中社火可謂集晉中民間藝術之大成,融民族精華於一爐。節日期間,城鎮鄉村都要在主要街道和廣場掛彩燈,搭綵樓、搭彩台、裝彩車,進行各種演出和街頭文藝表演,主要有抬棍、背棍、撅棍、旱船、高蹺、舞龍、舞獅、拋綉球、抬花轎、民間八音會吹奏、鑼鼓大賽、晉劇、秧歌、小戲演唱等。晚上彩燈高掛,燈棍、架火、旺火、地火、絞活龍等民間藝術爭奇斗艷,白天人山人海,晚上燈火輝煌,場面十分壯觀、令人心曠神怡。
另外還有中路梆子-晉劇、太谷絞活龍、左權小花戲、榆社霸王鞭、祁太秧歌、鳳台小戲、平遙盲書、方言快板、蓮花落、木偶戲、皮影戲等特色藝術值得一看。
寒食節
每年農歷清明節前二日古稱寒食節,這是源於晉中而傳遍全國的節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時期晉國功臣介子推在綿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晉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國在這一天不準生火做飯,用干糧或冷食充飢。秦漢以後,逐步成為地方風俗並向外擴散。唐宋時期,有許多文人學士利用寒食節來謳歌介子推「不言祿」的高風亮節。同時,因清明節前二日正好與「一百五」(冬至後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間又把寒食節作為冥婚配干喪或暫厝合葬的鬼節日。
現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並,主要是祭奠祖先和遷移墳墓。
晉中市廟會
長期以來,出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以及互通有無,進行商品交易的需求。晉中各地在廟宇、道觀的周圍逐漸形成了各種廟會。現封建色彩濃厚的舊習逐漸消失,商品流通日漸興盛,這些廟會大都成為輻射周邊地區的商品交易會。
主要有壽陽冷泉寺廟會、介休綿山空王古佛廟會、祁縣郜北村泰山廟會、榆社城關泰山廟會、榆次城隍廟會(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至六月十五。)、左權永佛寺廟會、和順雲龍山龍王廟會(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三日舉行。)、太谷鳳山三清觀廟會(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二日開始,會期一月)、昔陽皋落鎮大王廟會(農歷七月十五日開始,會期為5天)、靈石蘇溪村資壽寺廟會(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三日開始至十七日,共5天)、介休張蘭鎮泰山廟會(每年的農歷九月二十日開始至三十日結束)。
介休張蘭鎮泰山廟會
張蘭鎮位於介休縣城東北,為京陝官道要沖。鎮周城牆環繞,建有四門。鎮中十字大街商鋪林立,行業齊全。廟會從每年的農歷九月二十日開始至三十日結束。貿易物資除有綢緞、花布、化妝品、糧油、麻紙、陶瓷及金、銀、木器、古董文物之外,還有潞安府和渾源州的挽具,文水、交城縣的皮貨,沁源、武鄉縣的山貨,大同府的銅器,靈丘縣的毛騾,蒙古的馬匹等。設在北門外的驢馬大會,牲畜之多,成交率之高為周圍百里罕見。此外,當地的盲人還要湊錢寫戲為他們進行專場演出,俗稱「瞎子戲」。
地藏節
農歷七月三十是一個宗教節日,名為「地藏節」。地藏是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眾生賴以救苦的一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他要在普渡眾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救助苦難。

❼ 山西民風民俗作文,80分送上,急!!!!!,10分鍾等待時間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准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准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鍾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一沖不祥的氣氛。新年裡,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里,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古人把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這個節日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麵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❽ 山西民間的節日風俗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山西民間的節日風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月二 龍抬頭

傳說中,農歷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不成節日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於在這一天理發,農村則是剃頭,藉以去掉昔日的穢氣,迎接來年的興旺。一般農村,在二月二時,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

添倉節

添倉節,這是山西特有的節日。添倉節的具體日期是在每年舊歷正月的二十五日。添倉,是指農家往倉房囤子里增添糧食。是當年要在原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增加收成,多多增產,這就寄託了人們對於來年糧食豐收的良好願望。添倉節,在山西各地的過節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添倉節這天,象徵性地往糧倉里添加糧食,有的地方則在添倉節這一天吃春餅、煎餅,並把餅投入到糧倉,名曰填倉、添倉。有的地方在添倉節,做「雨燈燈」,燈燈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個,小碗大小,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後,揭開鍋先看那些月的燈盞里積的汽水最多,則證明了那個月雨澇。再根據種莊稼在那個月需雨水最多,推斷這一年收什麼,作為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桃花節

三月一日為桃花節,這真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這個節日是在桃花盛開的季節。桃花節時,未婚女子,青年媳婦,甚至小孩子們都在衣襟上系綉花「桃子」,裡面裝有大蒜香草等,用桃紅色布料縫成,用各色絲線綴穗子,象徵青春美好,而且隱喻避災難,因為桃的諧音「逃」,起到護身符的作用。民間說法是,有了「桃符」,就可以安全渡過這一年了。

寒食節

每逢清明節的前一天,晉中一帶的老百姓家家戶戶不生火,不做飯,這一天吃冷食,當地人把這一天稱作「寒食節」。寒食節,已經延傳了二千多年。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做了晉國的國君,成了晉文公。在他分封大臣時,竟把「割股奉君」的老臣介子推給遺忘了。當派人去請介子推時,介子推已經背著老母親躲到當時的鄔縣綿山上隱居起來。重耳於是下令焚山,企圖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但事與願違,介子推至死不出山,與其老母抱著一棵樹死於林中。晉文公懊悔不已,即把綿山改為介山,鄔縣改為介休縣,而且把放火燒死介子推的那一天,即清明節的前一天,定為「寒食節」。

走麥罷

走麥罷,是山西晉南特有的風俗習慣,走麥罷,是新女婿在當地麥收結束後,帶著豐收後的喜悅心情,用新麥磨成的面蒸成一個大月形的角子饃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裡幸福安康,豐收的寓意。

乞巧節

乞巧節,是農歷七月初七,每逢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民間姑娘與少婦有乞巧的風俗。由於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人也稱之為「女兒節」、「少女節」。山西,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的地區,乞巧節的民間風俗也頗為盛行。在山西晉南一帶,是中國歷史上的古河東地區。往往在七夕這天,習慣用油麵糖果蜜作成巧果和西瓜敬牛郎與織女,為之乞巧。現在民間,往往在七夕夜全家吃西瓜以示紀念。還有的,七夕夜,姑娘媳婦於自家庭院、村中祠堂、針線包隨帶、燒香擺供,向織女乞巧。

敲鑼兒節

太原市婁煩縣的天池川,有條小河名叫天池河,河兩岸有大小幾十個村莊,每逢農歷七月有「過節」的風俗。初一至月底,天天都有過節的村子。遇到過節的日子,和每年過春節一樣,家家戶戶門上貼著對聯。白天,男女老少敲鑼打鼓,穿著新潮的衣服扭秧歌,唱著預祝豐收的小調和祝賀天下太平的歌曲,載歌載舞,歡樂非常;晚間,如辦喜事一般,家家點旺火,放鞭炮,門上掛燈籠,還有八音會挨門逐戶吹奏,一直到深更半夜。因為「過節」,村村都敲鑼打鼓,所以,當地人把這里的這一節日取名為「敲鑼節」。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這個農歷時節,已是氣候轉冷時。民間老百姓迷信色彩嚴重,把這個中元節稱為「鬼節」。這時候的農村,人們扎紙縶,相繼給死去的親人送夾衣。大部分家庭,在「中元節」來臨之際,要蒸制各種造型的饅頭、麵塑,大部分農民要在這個時節上墳、掃墓、燒錢化紙,對故人示以祭奠,這種風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過 唱

太原郊區,有一種鄉俗,老百姓稱之為「過唱」。過唱時,鄉里人要請城裡的戲班到鄉間演出。過唱一般一年一次。多選在農歷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時間也有,農忙農閑錯開,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過唱既是民間的傳統風俗,也是鄉間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還是鄉間串親戚、走朋友的節日,至今仍然「紅火」非凡。

拓展: 山西過春節的節日習俗

山西風俗年

地下蘊藏著巨大能量的山西,似乎天然就註定了離不開「火」。「社火」、「生旺火」更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風俗,所以想要過個特別「紅紅火火」的春節,首選山西一定錯不了!

「社火」亦稱「射虎」,是指在祭祀或節日里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到山西過年,一定不能錯過晉商「社火節」。現在除重大慶典活動外,每年元宵節期間為鬧社火的固定日期。

晉商民俗文化旅遊區包括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等6個縣區市的重點景區,春節時有一系列特色濃郁的民間藝術活動,如抬閣、背棍、點旺火、放架火、絞活龍、掛祥燈、小花戲、八音會等。

太原年俗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

舊歷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於公歷元旦,後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節過後,太原人就忙著准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從這天以後,年事准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貼扎,指各種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准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按照傳統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後,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恭賀新禧」、「恭禧發財」、「一年如意」之類。

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為祭祀財神之日。民國以後僅在過年時於錢垛、錢櫃或專設神位神龕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雞、鴨、豬、羊。祭罷財神,方赴有買賣往來的各商戶家中拜年。

舊日過年,時間拖得很長,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天倉節之後。初五日俗稱破五,民間俗言「破五不出門」,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初八黃昏後祭星神,於院內點燈七盞,象徵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初十俗稱「十不動日」,相傳是日老鼠娶親。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幾日之內,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二十俗稱「小添倉」,二十五為「老添倉」,東西米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新春期間的熱鬧方告結束。

郊縣農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鍾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徵日子過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吃翻身瓜」。在年終時,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內,用以祭祀祖先,俗稱「隔年撈飯」。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

在古交山區,春節期間的活動最為豐富。於除夕夜張掛祖先神幛,族內各戶均要送供品一份,當年內生男孩之家要供雞一隻,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壺。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輩給長輩叩頭,俗稱「盤輩數」,然後歡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於村口,面向祖塋,焚香叩頭,鳴放爆竹,俗謂「送神』」。「隔年撈飯」之俗與晉陽多有不同,年終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撈在碗內,上擺核桃一枚,供於皂君神位,一直到過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曬干,攪在糞內,俗言可以蟲災。正月初五為「送窮日」。於初四下午清掃室內庭院,五日拂曉將臟士送到村外,燒香三柱,鳴放爆竹,表示送走窮氣。這一日的飯食為蒸莜麵或蒸饅頭,俗謂「餾窮氣」。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內供獻莜麥面製成的谷穗狀食品,焚香敬紙,燃放爆竹,禱告天地,祈求五穀豐登。一些地方則須先稱好五穀各一份,以紙包好,同時供於院內。供後復稱,如某種糧食份量增加,俗謂是年收成最好。這一風俗事象,俗稱「接籽頭」或「搶籽頭」。到正月十五,除進行燈節活動外,還有送瘟神的習俗。各村在五道廟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壘塔塔火,供以油麵和饅頭。活動開始,敲鑼打鼓,抬一筐籮逐戶收集一把五穀糧食,從衣服上撕一條布或棉絮和按每戶人數剪的紙人,置於瘟神牌位前。下午,將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燒香放鞭炮,以火燃燒,意謂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倉節時,俗用谷面或軟米面捏成倉官爺、谷囤、糧倉及各種家畜家禽形狀的燈若干盞,內包煮熟的紅棗豆子,燈芯用細谷梗裹棉花製成。入夜,燈內注油,將糧倉燈放在存糧處,牛燈放在牛圈窗檯,雞燈放在炕頭,狗燈放在門上邊,貓燈放在牆角等,一一點燃。倉官爺燈高五寸許,頭戴紅纓帽,左手執簸箕,右手拿斗,騎著馬,馬身上馱若干口袋。將倉官爺燈放置碗內,飄浮在水瓮內。放時要念:「倉官爺爺飲馬來,銀錢糧食(或麻子、黑豆)馱著來,麻子炸了油,黑豆餵了牛。」以此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清徐縣一帶的習俗,於年節之前准備祭品「棗山」(用面加棗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製作的供品,長方形,分十二格(有閏月加一格),每格栽棗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種供品用小米飯一盆,上加一枚柿餅和棗,俗稱「隔年撈飯」。溫飽之家還供以全牲之羊、豬頭以及水果、核桃、柿餅、油麵(用起面炸成)、黏之類。元日迎神與他處不同。按時憲書所載明的喜神方位,用柏葉、石炭撿到長竿上,矗立於屋上,同時用紅紙貼於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紅紙條加十字於石炭上,兩塊石炭之間夾以百束香,點燃,俗稱「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節的文藝活動從正月十四日開始,各村踩高蹺、跑旱船、推花車、舞龍燈、壘塔塔火、打鞦韆、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鎮還有背棍、鐵棍、桌棍、抬閣,扮演各種戲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製作精巧,裝飾華美,舞技優美動人。

不僅都市鄉村,各廟宇在過年時亦熱鬧非凡。晉祠各廟於五更大門洞開,張燈結綵、燒積薪、迎神,設餅餌棗梨祭祀。

舊日過年,太原一地尚有許多風俗故事,表現出那時人們的忙亂、繁瑣、迷信心態。

❾ 山西的民間藝術是什麼

山西的民間藝術是:

1、剪紙

山西剪紙是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剪紙在山西是一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就是為民眾給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人們代代相傳,年深月久,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上、藝術表現上較為完整和成熟風俗。

❿ 黃岩北洋鎮有哪些民間藝術

長潭胖頭魚製作工藝、靈石傳說、岩頭滾馬等等
番薯慶糕製作技藝、烏飯麻糍製作技藝、長潭胖頭魚製作工藝、靈石傳說、岩頭滾馬
「烏飯」既是飯也是植物
一些出版物中曾把「烏飯麻糍」書寫成「烏凡麻糍」。如2010年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個私民營企業協會編印的《東陽民間傳統名店小吃集萃》,2011年由珠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東陽美食》,收錄的都是《烏凡麻糍》。但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是「紫薇山烏飯麻糍」。因為「烏飯」確有其物,只能說是與烏飯音近的方言。
細究起來,「烏飯」至少有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閱讀全文

與靈石的民間藝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