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百一軒文化藝術館怎麼樣

百一軒文化藝術館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2-10 03:32:07

① 百合的《峨眉山月歌》(李白)

       經過五期對四川的分享,我們已經對這一天府之國的地理和歷史都有了比較好的了解。我們之前是跟隨著詩仙李白穿越了他筆下那「可以橫絕峨眉巔」的蜀道走進四川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本期我將帶大家跟隨李白《峨眉山月歌》的詩意出川路線,在那一輪朗照了一千多年的峨眉山月的陪伴下走出四川。

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

附: 「詩書優游」詩詞頻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頻道介紹

「詩書優游」平台、頻道和主播介紹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輯

平起式七絕《峨眉山月歌》

        朗誦、誦和吟都是在嗟嘆和詠歌中體會詩詞節奏和韻律的好辦法哦!在吟誦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把所讀的詩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同時切實感受詩詞的美。

        圖中入聲字是用右下角的小黑點表示的,看看你是否能很快找到所有的入聲字。找到所有的入聲字以後,就可以玩「標平仄」這個游戲:在所有的平聲也就是的一聲和二聲上面畫一橫(或者在下面畫一個空心圓),這個符號表示平,不過千萬要注意,有些一聲或二聲的字實際上是入聲字,要標成仄聲哦!然後在所有的仄聲也就是三聲、四聲和入聲上面畫一豎(或者在下面畫一個實心圓),這個符號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會標也沒關系,可以對著我分享的圖片找到每一個表示平仄的符號,照著標在你的詩上就可以了。不過,我非常推薦你們自己挑戰一下,然後再與照片對照。

        經過五期對四川的分享,我們已經對這一天府之國的地理和歷史都有了比較好的了解。我們之前是跟隨著詩仙李白穿越了他筆下那「可以橫絕峨眉巔」的蜀道走進四川這片神奇的土地的,然後跟隨詩聖杜甫的《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蜀相》一點點深入了解了四川。在本期分享中,我將帶大家跟隨詩仙李白《峨眉山月歌》的詩意出川路線,在那一輪在李白筆下靜靜地朗照了一千多年的峨眉山月的陪伴下走出四川。

        很多人都聽說過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對自己身世的自述也說他的先人是在隋朝末年因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學者們根據李陽冰《草堂集序》、魏顥《李翰林集序》、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及《新唐書·李白傳》的記載推斷他應是武則天長安元年也就是公園701年出生於碎葉城,五歲的時候隨家人「潛還廣漢」之昌隆縣的清廉鄉,也就是現在四川江油市,之後直到25歲出川,李白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前期都是在四川度過的,所以四川是李白的家鄉。李白在家鄉「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刻苦攻讀,「鐵杵磨成針」的傳說就是發生在這里。十八歲前後到二十五歲出川之前李白一直隱居戴天山也就是今江油市大匡山讀書,他保存下來較早的作品《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詩就作於這一時期,詩中可見戴天山的美景:「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這也是為什麼佔地4萬余平方米的仿唐園林建築群、國家4A級旅遊景區李白紀念館會建在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而且江油市青蓮鎮也有李白故居,江油市郊的大匡山和小匡山還有傳說中的「李白隱居讀書處」和「李白讀書台」。

        和杜甫自幼主要攻讀儒家經典不同,李白少任俠「好劍術」,習縱橫之術,又喜歡求仙學道,所以除了攻讀儒家的《詩》、《書》之外,他還喜讀諸子百家,還曾與梓州著名學者趙蕤從游,學習《長短經》,還曾經和一個叫東嚴子的隱士一起隱居於岷山,好幾年不入城市,這個岷山大概指現在的青城山。李白的這種天性和喜好成就了他「詩仙」的絕世風采。唐朝讀書人本就有漫遊之風,任俠「好劍術」、喜歡求仙學道的李白又「一生好入名山游」,自然不會一味地閉門讀書,所以在讀書之餘,李白還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等地,並在二十歲左右專門做過一次漫遊,南至成都、峨眉山,東至渝州。在去成都的途中,他曾經拜謁由禮部尚書出任益州長史的蘇頲,蘇頲「待以布衣之禮」,並給了他高度評價:「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不過在渝州謁見當時的大名士、渝州刺史李邕的時候卻受到了冷遇,李白因此還毫不客氣地做了《上李邕》一詩作為回敬:「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之所以對李邕對自己的輕視這么不滿,自然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才能十分自負,所以他雖然喜歡隱居山林求仙訪道,同時又有強烈的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他自稱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做一位出將入相式的「輔弼」棟梁之才,且對實現抱負充滿了信心。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春,就是懷抱著這樣的信心和「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宏大抱負,年輕的李白「仗劍去國」,踏上了他「辭親遠游」的旅程。因為對蜀地山川的熱愛,李白的行程並不是一別匡山就徑奔三峽出川的,而是進行了一次時間長、地域廣、觀山川、覽風物的告別式漫遊。著名學者安旗先生根據李白《自巴東舟行經瞿塘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題壁》一詩中「海月十五圓」推斷,李白出蜀先後歷時十五月之久。詩中「巴國盡所歷」的詩句也告訴我們,李白這次出川是把四川南部長江、嘉陵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幾乎游遍了的。而在蜀國眾多名山中,最令李白情有獨鍾的無疑是峨眉山,他的《登峨眉山》開篇即是「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自我介紹說「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來」,晚年流放夜郎遇赦釋歸經過江夏遇到家鄉的僧人時所作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懷念家鄉的開篇又是「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我這期要分享的主題詩《峨眉山月歌》更是他對家鄉吟唱的最美戀歌。峨眉山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座山?峨眉山月又和別處的月有何不同,李白為什麼對峨眉山和峨眉山月有那麼深的感情?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之名最早見於西周,據晉代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記載:「杜宇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廓。」晉左思的《蜀都賦》寫道:「引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可見峨眉自古便為蜀地名山。但為什麼稱之為「峨眉」則其說不一。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而得名。《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還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涐水」,山在水之湄故稱「涐湄山」,後來因為是山,所以才離開了水,由「涐湄」變成了「峨眉」。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約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組成。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以及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變化萬千的婀娜多姿,使李白發出「峨眉高出西極天」和「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之贊嘆。

        不過李白之愛峨眉山不僅是因為它秀麗的風景,還因為它附麗著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我們都知道,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傳說中普賢菩薩的道場,萬年寺那座著名的銅鑄普賢白象塑像和金頂的峨眉山佛光名揚四海。今天的峨眉山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正以其濃厚的宗教文化與秀美的自然風光使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流連忘返。峨眉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可謂歷史悠久。公元1世紀中葉,佛教經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峨眉山,葯農蒲公在今金頂創建普光殿。公元3世紀,普賢信仰之說在山中傳播,僧慧持在觀心坡下營造普賢寺。6世紀中葉,世界佛教發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轉向中國,四川一度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中心,佛寺的興建便應運而生,歷史上寺廟最多時曾多達100多座。公元8世紀,禪宗獨盛,全山禪宗一統。9世紀中葉,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以僧繼業為首的僧團去印度訪問。回國後,繼業奉記來山營造佛寺,譯經傳法,鑄造了供奉於今萬年寺內的那座重62噸、高7.85米的巨型普賢銅佛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歷史上峨眉山並非以佛教聞名。自東漢年間道教在四川境內鶴鳴山誕生以來,峨眉山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道教勝地,與鶴鳴山、青城山號稱道教「蜀中三山」。南北朝的《魏書·釋老志》說有教的傳播「授軒轅於峨眉」的記載,《列仙傳》卷上:「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羊賣之。一旦騎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山在峨眉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故里諺曰:得綏山一書,雖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數十處雲。」「綏山」就是今天的二峨山。這個傳說正是李白《登峨眉山》「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所用的典故。唐朝有個著名的道教宗師司馬承禎,曾三次奉唐玄宗詔晉京,還受命隨駕臨幸東都洛陽。開元十三年,李白曾專程去浙江天台山拜訪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宗師,司馬承禎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得到宗師贊譽十分興奮,因著《大鵬遇稀有鳥賦》以自廣」,這是李白的第一篇成名大作。這個司馬承禎在《天宮地府圖》中說:「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第七小洞天即為「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眉縣,真人唐覽治之。」可以想見唐代峨眉山上的修道之風相當昌盛。據《峨眉縣志》記載,唐代道士曾在山上建有玉皇觀、雷神祠等活動場所,唐末還有道士在傳說中的天真皇人向黃帝授道的授道台修築了靜室305間,招徠了上百名道童,這大概是峨眉道教最興盛時代。其得到愛尋仙訪道的李白的青睞也就很自然了。

        李白之愛峨眉山還有一層更深層的原因,這原因就藏在這首開元十二年李白盡情游歷了蜀地山川後於秋天乘船東下之際所作的《峨眉山月歌》里。

        這首詩語言淺近,音韻流暢,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因為語言明白如話,需要單獨說的主要是幾個地名。「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半輪秋」指的是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個車輪。平羌江就是四川境內的青衣江,是大渡河的支流,在峨眉山的東北,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以青衣羌國而得名。這兩句描繪了一幅山月朗照、江水倒映的優美夜景:高峻的峨眉山上懸掛著半輪秋月,那美麗的山月倒映在平羌江上清朗恬靜,並隨著江水緩緩流動。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省犍為縣,在峨眉山附近。「三峽」就是我們熟悉的長江三峽。網上還可以看到一種說法說這「三峽」指的是四川省樂山縣之嘉州小三峽,即犁頭峽、背峨峽、平羌峽,但學者亦有考證這種說法是不可靠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白這首詩太有名了,大家都想爭奪由它而帶來的旅遊資源,所以當地的學者就大力鼓吹詩中的「平羌江」、「清溪驛」和「三峽」是他們那裡的。「渝州」就是重慶,我之前的分享里專門講到過。這里的「君」指的是誰倒確實是古來便有爭議,常見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指峨眉山月,第二種是指作者的友人。我覺得是指峨眉山月,下面的賞析里會做專門的分析。這兩句描寫了詩人的出川路線,又寫出了告別家鄉的依依不捨之情:我在夜間從清溪驛乘船出發,一路順流而下直奔三峽,心中思念你卻看不見你了,我依依不捨地去向渝州。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秋」字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又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起到了把名詞活用作形容詞來形容秋高氣爽的夜空中月色之美的妙用,信手拈來,自然天成。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次句「影」自然是峨眉山月之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動,可以想見天上一個月亮和水中一個月亮互相輝映的美景。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如果我們站在岸邊看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只有觀者也在水面上順流而下,才會看到月隨船移、「影入江水流」的絕妙之景。所以這兩句詩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不落痕跡地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如果說「影入平羌江水流」已經巧妙地點出景中有人,那麼「夜發清溪向三峽」中抒情主人公就已直接露面:他正在夜色中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有人認為這個「夜發」是指「拂曉之前」出發,這可能是認為夜晚不能行船,故如此解,其實夜晚是可以行舟的。李白因李璘事流放夜郎至蜀遇赦,由蜀入楚時有一首《荊門浮舟望蜀江》,其中有「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很明顯是夜間行舟。而且李白很喜歡晚上行舟,他這次出川到荊門時所作《渡荊門送別》中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的詩句,就是描寫月下夜航的壯觀。還有《夢游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名句,都可以證明「夜發」就是夜晚行舟。七絕篇幅短小,內容集中單純,較少旁逸斜出,題目、內容既然是寫峨眉山月,那麼環境就必然集中到夜晚了。程千帆《古詩考索》在談到這首詩時說:「李白的構思是將孤懸空中的月與自己要隨江水東下而經過的許多地方對比,展現自己乘流而下的輕快心情。」

        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直抒其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這個「君」到底是誰呢?明·朱諫《李詩選注》以為「此為峨眉山月歌,因舟行而思友人也。」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則指出「君」是指「峨眉山月」。我比較認同沈德潛的說法。這首詩的詩題為《峨眉山月歌》,非常明確是寫月。而李白對月亮是有非同一般的感情的,民間傳說李白有個妹妹名叫李月圓,李白為女兒取名明月奴,「太白十詩九言月」,他所留下的不足千首的詩歌中,有382首寫到了月亮。故鄉的月亮溫馨過他童年的夢幻,滋養過他少年的詩情:「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古朗月行》); 漫遊秋浦時他望月思鄉:「天借一明月,飛來碧雲端。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游秋浦白箭陂二首》); 在贈別友人時,他也忍不住要傾訴夢縈故鄉月的情懷「我心亦懷歸,屢夢故鄉月」(《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晚年懷念家鄉深情歌詠的還是那一輪峨眉山月:「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他甚至認為故鄉月比功名富貴更足珍貴,勸友人「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還常把明月作為理想的化身、自由的世界來描繪: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甚至還可以隨便寄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還最喜歡把月亮人格化,並給月亮注入高潔的品質,希望與它「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由此可見,稱月為君完全符合李白的常見筆法,在這首《峨眉山月歌》里,這半輪峨眉山月正是作為故鄉的象徵而出現的,其中正包括了故鄉的親朋好友和一草一木、寄託了詩人的故國之思。如果把「君」實指為某一朋友講,既與詩題不符,也很難與前三句的意境密切貼合,而且會使詩的意境縮小,韻味也變淡了,全不如以「君」指峨眉山月渾然蘊藉,入情入理。「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詩人雖豪情滿懷,但畢竟乍離鄉土,對故鄉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國故人,於是自然「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整首詩除「峨眉山月」以外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藝術形象卻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無限豐富的意蘊: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鄉之情的象徵,因此凡詠月處皆在抒發江行思鄉之情,那半輪峨眉山月和故鄉在詩人心目中渾然交織在一起,不可分割。這首《峨眉山月歌》也正因此更顯得深厚雋永,富有餘韻。

        這首詩還有一個絕妙之處是在四句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真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五個地名就佔了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絕無僅有的。而李白卻能把這五個地名處理得變化萬端,「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所以讀起來也就如行雲流水一般,妙入化工。對於這一精妙的藝術筆法,詩評家們一致贊嘆,卻又為李白是怎麼寫出這絕妙好辭的而彼此爭論。明·王世貞《藝苑卮言》中說:「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使後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益見此老爐錘之妙。」而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中卻說:「王元美曰:『此是太白佳境,益見此老爐錘之妙。』此詩定從隨手寫出,一經爐錘,定遜此神妙自然。」王世貞認為這連用地名的妙處恰能看出作者錘煉的功夫,而王士禎則認為這種筆法必定是自然隨意寫出的,才能顯出意境的行雲流水。我覺得這應該是因為作者之前有著錘煉字句的功夫,才能夠做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正與杜甫在《聞官軍收也難河北》尾聯中連用四個地名「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有異曲同工之妙。李白在這首七絕中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依依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而杜甫一聯之中連用四個地名則傳神地表現了詩人急切想要回到故鄉的激動心情。連用地名而不讓人感到堆砌乏味,還能准確的表達出作者的感情色彩,這也真的是大詩人才能有的手筆啊!相比之下,連著名詩人高適都要稍遜一籌,比如他的「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對仗雖然工整,但卻顯得略微有些板滯。

        感嘆著「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沿著那眾多的蜀道走進四川,再到望著那一輪峨眉山月,乘著小船,沿長江順流而下離開四川,來時「蜀道難」,去時「月相伴」,真是一趟美妙的四川之旅啊!

1.你對詩仙李白有哪些了解?給大家講一個李白的故事吧,比如「鐵杵磨成針」。

2.你知道全國都有哪裡有紀念李白的景點嗎?你去過四川江油市的李白紀念館嗎?

3.你去過四川峨眉山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座名山嗎?

4.你會背哪些李白的詩?有沒有發現李白的詩很喜歡寫月亮?

5.李白的這首《峨眉山月歌》里有五個地名,經過我這么多期關於四川和重慶的分享,你能說說這五個地方都在哪裡嗎?

6.你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或者根據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嗎?金庸有一部小說的書名是由李白的同名古言詩而來,小說的內容也與那首詩作密切相關,你知道是哪首詩嗎?你猜小說的情節是不是對李白詩作的演繹和注釋呢?

《元本分類補注李太白詩》

檀作文《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實錄》

李長之《李白傳》

敬永諒《不廢平羌千古流<峨眉山月歌>地名辨正》

鄧小軍《李白<峨眉山月歌>釋證》

鄭祖榮《李白詩中的月亮》

詹虎《也談清溪、三峽、平羌江》

當然,還有各種網路……

② 現代山東省著名畫家有那些

現代山東著名畫家有:

1、石偉:

石偉,1963年出生,山東省淄博人,職業畫家。作品風格崇尚寫實,講究藝術感受,融感情於作品之中。作品後重感強,重彩寫意山水別具風格,多次入編辭書和文獻資料。

2、李世仁:

李世仁,一級美術師,藝林書畫社社長。1935年出生於山東省泰山腳下大汶河河泮。一生從事教育工作,87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

曾任山東省新泰師范、新泰教師進修學校美術、書法教師三十餘年。自幼雅好丹青,一生在繪畫書法藝術上不斷追求,60載臨池不輟。書法:正、行、草、篆俱工。

3、孫成剛:

孫成剛,字顥然,號熙齋主人。1960年出生於山東日照。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先後師從著名國畫家郭石夫、秦天柱學習花鳥畫,並得到湯文選、姜寶林、趙寧安、王濤、孫志鈞、祝燾、馬振聲、朱理存、李寶峰、郭文濤、陳政明、王培東等諸大家的親授。

4、趙清國:

趙清國,為公安部文聯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畫學會會員,濟南市美協理事,濟南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佛山書畫社副秘書長。師承家學,自幼酷愛書畫,後參加武警部隊在中央美院舉辦的首屆藝術創作培訓班,深得多位國內大師的言傳身教。

5、周群:

周群是濟南人,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自幼受家庭影響酷愛書畫。早年曾參加濟南靈岩寺宋塑羅漢專家維修小組,搶救性臨摹北齊、元代壁畫去日本展出並出版。

創作作品曾參加全省、全國及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美展,並有作品出版、收藏和獲獎,其中《慰親人》由上海人美出版社單幅出版。國家一級美術師。

③ 關於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的作文四百字

寫作方法:首先申明主題,緊扣主題思想展開敘述。通過生動形象的事件來反映生活、來表達思想感情。綜合表達方式靈活運用,使記敘文變得更有表現力,更具感染力。

正文: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遠離不安全食品。

在我們學校門口,每天放學後都會有許多小商販在售賣一些垃圾食品。這些食品大多都是三無產品,價格低廉,質量得不到保障。有一次我嘴饞買了幾包辣條吃,結果回家後就又吐又拉,後來到醫院檢查說是急性腸炎,住了幾天院才好。後來我再也不敢買沒有質量保證的食品吃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明了食品添加劑,可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讓食物更美味。可是有一些不良商家為了個人利益,在食品中加入過多的食品添加劑,甚至使用工業原料加工食品。而且有的商家把毒品先放在食品添加劑里,再把食品添加劑到食品中。

更有甚者用死豬肉、死羊肉、老鼠肉做成香腸、火腿腸等食品。人食用以後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死亡。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就有大概200萬人死於不安全食品。

因此,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倡導綠色生活:多做運動、多吃有機蔬菜、多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只有這樣才能有強健的體魄和美好的心靈。

生命只有一次,無論是失去了健康還是生命,你就不再擁有,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遠離有毒食品,享受健康人生。

④ 蘇州著名旅遊景點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蘇州著名旅遊景點大全哦!


寒山寺

過楓橋古鎮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楓橋橋頭,抬眼即可見碧瓦黃牆的寒山寺坐落在綠樹叢中,院內青松翠柏,曲徑通幽。唐朝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寫有《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詩韻鍾聲千載流傳,寒山古剎因此名揚天下。

同里

同里古鎮於1986年對外開放。清麗古樸的同里小鎮,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同里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水鄉小橋多,名人志士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今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

紫金庵

紫金庵位於東山古鎮的紫金庵創建於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復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民間雕塑名手的作品;後壁八尊塑像,則是邱彌陀在明代末年增塑。

天池山

「姑蘇名山無多少,唯有天池形勢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雲繞。」清代詩人王珏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對天池山的最好的演繹。

穹窿山

穹窿山景區歷史悠長,集政治、軍事、宗教、文化於一山,豐富的人文景觀是其又一資源優勢。古代大軍事家孫子隱居在此,並寫出了中國歷史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臨山,留下無數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西漢大臣朱買臣,曾在此砍柴、讀書;抗金名將韓世忠與部下更相聚於此觀景賞月。全長12公里的盤山公路蜿蜒曲折,直達山頂,貫穿各個景點,著名景點有:孫武苑、朱買臣讀書台、望湖園、上真觀、寧邦寺、玩月台等。

普陀山

普陀山是浙江省杭州灣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蓬萊仙境」、「海上仙山」之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也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去普陀山的遊人極多,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專程去朝山進香,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不少,沿海各省香客更多,但前去觀光游覽的仍為多數。因為普陀山名聞世界,交通方便,又兼有山海之聲,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海景變換,名勝古跡比比皆是。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普陀山只有一個碼頭,從上海等地也可以乘船直接前往。

莫干山

莫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屬天目山余脈,以竹、泉、雲和清、綠、冰、靜的環境著稱,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春季幽蘭飄香,沁人肺腑,遍山皆綠,後杜鵑盛開,奼紫嫣紅。秋季的莫干山可以靜心療養。冬季可以觀望雪景和遊玩溜冰、滑雪等項目,而且莫干山冬天不封山。

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80元

交通:自駕遊客可走滬杭高速轉杭寧高速到莫干山出口後上山,約3個小時可到達。

西天目山

在我國眾多的名山中,西天目山有著獨特的地位。如果說黃山以奇、華山以險、泰山以雄、廬山以秀名噪天下的話,那麼西天目山就是以樹聞名了——「大樹華蓋聞九州」,西天目山擁有世界上罕見的大柳杉群落,歷來被尊為「大樹王國」。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上海方向—滬杭高速杭州15出口下—杭州繞城高速留下互通—臨安—藻溪—藻天公路—天目山景區

佘山

佘山位於中國上海市松江區,分東佘山跟西佘山,海拔分別是98米和97米,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勝地。

佘山森林公園內的山峰使一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現出靈秀多姿的山林景觀。山上有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佘山聖母大教堂(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也稱遠東聖母大殿),還有秀道者塔,佘山地震基準台,佘山月湖和佘山天文台。

開放時間:8:00-16:30

門票:東、西佘山免費,天文台12元

交通:公交車換乘「上佘線」,在佘山(佘山天文台)站下車。乘坐地鐵9號線(松江南站方向),在洞涇站下車(4號口出),步行至塘橋(松江區)站乘坐上佘線,在佘山(佘山天文台)站下車。

蘇州西山縹緲峰

西山主峰縹緲峰位於西山島西部,海拔337米,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太湖七十二峰,四十一峰在西山,縹緲峰景區是太湖山水的精華所在,自古以宏偉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於世。景區以縹緲峰為主體,輔以周圍的主要山塢。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60元

交通:在蘇州火車站坐69路,或者在吳中區坐58路,到西山的鎮上(群立橋、金庭鎮政府都可以)下車,然後坐693(上車一元)到縹緲峰站下車就可。

⑤ 唐詩三百首描寫風景名勝的詩句

1. 關於風景名勝大的詩句
關於風景名勝大的詩句 1.贊美風景名勝的古詩句
贊美風景名勝的古詩句:此類的古詩句太多,只能列舉一部分如下: 1、贊美華山宋代名相寇準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2、將進酒唐·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3、長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4、大江東去浪淘盡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5、西湖:詠西湖詩句: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6、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東坡)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王瀛)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

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

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潘閬)平 湖 秋 月 (孫銳)7、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8、和友人招游西湖[明] 鍾禧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9、夜泛西湖[明] 董斯張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10、西湖柳枝詞[清] 田庶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11、院 風 荷[清] 許承祖綠蓋紅妝錦綉鄉,虛亭面面納湖光。白雲一片忽釀雨,瀉入波心水亦香。

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風景名勝包括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築、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的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等。
2.描寫祖國風景名勝的詩句
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

1、《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7、《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3.贊美風景名勝的古詩句
贊美華山 宋代名相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長江: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西湖:詠西湖詩句: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

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

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潘閬) 平 湖 秋 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鍾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院 風 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綉鄉,虛亭面面納湖光。白雲一片忽釀雨,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鍾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他寫道:「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雲。

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

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詩: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

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北宋劉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台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

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一首詩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楊萬。
4.關於風景名勝的詩
古詩文名句——山 1、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宋 王安石《書胡陰先生壁》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過故人庄》 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 王維《鳥鳴澗》 4、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渡荊門送別》 5、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宋 王安石《江 上》 古詩文名句——月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 王維《鳥鳴澗》 2、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 李白《關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望月懷遠》 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唐 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間照,青泉石上流。 唐 王維《山居秋暝》 古詩文名句——黃河 1、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無涯。

唐 劉禹錫《浪淘沙》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唐 王之渙《登鸛鵲樓》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李白《將進酒》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 王維《使至塞上》 5、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 王之渙《涼州詞》 古詩文名句——長江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 杜甫《登 高》 2、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唐 劉長卿《秋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唐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古詩文名句——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 王維《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 白居易《憶江南》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唐 王之渙《登鸛鵲樓》 4、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唐 杜甫《後出塞之二》 5、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 劉禹錫《竹枝詞》。
5.風景名勝的詩句大全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說的是西湖)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從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灧」,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像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採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後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6.20句關於風景名勝的詩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1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1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1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1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1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1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1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1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1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2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7.贊美風景名勝的詩句
贊美華山 宋代名相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長江: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西湖:詠西湖詩句: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

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

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潘閬) 平 湖 秋 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鍾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院 風 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綉鄉,虛亭面面納湖光。白雲一片忽釀雨,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鍾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他寫道:「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雲。

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

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詩: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

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北宋劉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台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

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一首詩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楊萬。
8.有關風景名勝的詩句
1,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贈汪倫》2,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3,青海長門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王昌齡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

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7,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9.關於風景名勝的古詩
1、唐代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釋義: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2、宋代寇準《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釋義: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雲都很低。

3、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釋義:在晴日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光彩熠熠,美極了;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也顯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濃抹都顯得十分自然。

4、唐代徐凝《憶揚州》: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釋義:揚州的少女們無憂無慮,笑臉迎人,嬌美的臉上怎能藏住眼淚,她們可愛的眉梢上所掛的一點憂愁也容易被人察覺。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佔去了兩分。

5、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釋義: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台空只有江水依舊奔流。吳國宮殿的鮮花芳草遮沒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那些悠悠浮雲總是遮蔽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麼不讓人內心沉痛憂郁。

⑥ 急,找帶百的成語

百八真珠
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顆,故稱
百寶萬貨
指大量珍寶財物
百不當一
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百不失一
猶言萬無一失。形容絕不會失誤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謂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百不一貸
猶言無一寬免
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極其難得
百步穿楊
《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後因以「百步穿楊」形容射術非常高明
百尺竿頭
①桅桿及雜技長竿的頂端。②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③喻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④佛教語。比喻道行達到極高的境界
百尺無枝
漢枚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後因以「百尺無枝」比喻罕見的大而有用之材
百川朝海
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
百川歸海
見「百川朝海」
百代文宗
永為後世宗仰的文人
百讀不厭
誦讀多遍,不感厭倦。語出宋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詩:「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後因以「百讀不厭」形容文章高超
百端待舉
見「百凡待舉」
百墮俱舉
同「百廢俱興」
百二關河
同「百二山河」
百二金甌
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川
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河
喻山河險固之地
百發百中
①形容射術高明,百不失一。②比喻料事和打算極有把握
百凡待舉
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百廢待舉
見「百廢待興」
百廢待興
謂許多被廢置的事業都等著興辦
百廢具舉
見「百廢俱舉」
百廢具興
見「百廢俱興」
百廢具作
同「百廢俱興」
百廢俱舉
同「百廢俱興」
百廢俱興
謂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
百廢咸舉
同「百廢俱興」
百感交集
種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慨無比
百怪千奇
形容花樣繁多
百鬼眾魅
各種妖魔鬼怪
百花齊放
①謂千百種花同時開放,爭奇斗艷。後借喻事物繁茂紛呈。②比喻藝術上的不同形式和風格自由地發展。參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比喻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學派的自由爭論。是中國共產黨1956年提出的文藝方針
百喙如一
猶言眾口一辭
百喙一詞
見「百喙如一」
百計千方
謂想盡或用盡所有辦法
百家爭鳴
原指我國戰國時期學術界互相辯爭的風氣。當時學術派別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陰陽、縱橫、農、雜等家。他們著書立說,游說爭辯,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這種局面,對當時思想、文化、學術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後用以稱學術研究中各抒己見以求發展的方法
百結愁腸
謂愁緒如結無法解開
百結懸鶉
比喻衣衫破爛。鶉鳥尾禿,像補綴百結,故雲
百舉百捷
見「百舉百全」
百舉百全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謂辦事萬無一失
百孔千瘡
亦作「百孔千創」。①比喻殘破缺漏非常嚴重。②比喻弊病弱點很多。③比喻困苦不堪
百孔千創
見「百孔千瘡」
百口莫辯
謂縱有眾多的嘴也不能辯解
百里挑一
①形容不可多得。②謂挑選嚴格
百里之命
指國君的政令。百里,指諸侯國
百煉成鋼
鐵經過多次鍛煉,能煉成鋼。比喻久經斗爭生活的考驗,變得非常堅強
百慮一致
謂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於一致。語出《易·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百媚千嬌
極言嬌媚動人
百密一疏
在極周密的考慮中偶然出現了一點疏忽
百年不遇
形容很少遇見
百年大計
指有關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
百年好事
指婚姻喜事
百年樹人
培育人才需要百年。謂育才是百年大計,要付出艱苦的勞動
百年偕老
謂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百年諧老
見「百年偕老」
百年之好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婦
百年之約
即婚約
百品千條
繁多的名目
百巧成窮
見「百巧千窮」
百巧千窮
謂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
百忍成金
《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後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貴
百舍重繭
見「百舍重趼」
百舍重趼
亦作「百舍重繭」。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
百身何贖
見「百身莫贖」
百身莫贖
亦作「百身何贖」。謂一身雖百死亦不能補償
百世不磨
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百世不易
千秋萬代永不改變
百世流芳
美名永傳於後世
百世流芬
見「百世流芳」
百世一人
謂極難得的人才
百世之利
世世代代的利益
百事大吉
謂一切順利;平安無事
百獸率舞
謂音樂和諧之聲感動群獸相率起舞
百順百依
同「百依百隨」
百順千隨
同「百依百隨」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百思莫解
見「百思不解」
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於死亡的邊緣
百歲之盟
同「百年之約」
百聞不如一見
多次聽說還不及一次看到。意即耳聞是虛,眼見為實
百無禁忌
謂一切不忌諱
百無聊賴
指精神無所依託,非常無聊
百無是處
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百無所成
猶言一事無成
百無一成
猶言一事無成
百無一堪
謂百人中無一人能勝任
百無一能
百事中無一事能做。形容人無能
百無一失
見「百不失一」
百無一是
謂百事之中無一件是正確的。表示對人對事的全盤否定
百無一用
謂毫無用處
百務具舉
各種事務全都興辦
百下百全
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
百下百著
見「百下百全」
百依百順
同「百依百隨」
百依百隨
形容什麼都順從
百載樹人
見「百年樹人」
百戰百敗
每戰必敗
百戰百勝
每戰必勝;戰無不勝
百戰不殆
謂每戰必勝,從不打敗仗
百戰無前
猶言所向無敵
百丈竿頭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達極高的境界
百折不摧
同「百折不撓」
百折不回
同「百折不撓」
百折不撓
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志堅強
百折不屈
同「百折不撓」
百折不移
屢遭挫折亦不改變其操守
百折千回
形容經過種種曲折和紆回
百拙千醜
極言拙劣醜陋
百紫千紅
形容繁花似錦,色彩繁多
百縱千隨
同「百依百隨」
百足不僵
見「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之蟲
①馬陸的別名。體長而稍扁,長寸余,由許多環節構成,各節有足一至二對。中斷成兩截,頭尾仍能各自行走。多用以比喻故國、舊家或勢位富厚的人。②蜈蚣的俗稱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見「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台

⑦ 以蘇軾的詞為例,論述宋代豪放派詞的藝術特徵 高分~!~~~~~~~~~~~~~~~~~~~

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庄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正因如此,宋後歷代以來,人們論詞,必提蘇軾 ;若提蘇詞,亦必提其「豪放」之風。這幾乎是一個規律了。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山鼻祖,他的一系列豪放詞是北宋豪放詞派形成的重要標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劉辰翁就曾說過:「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蘇軾詞作是比較豐富的,據統計現存三百四十多首。蘇詞風格多樣,既有代表性的豪放風格,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也最能代表蘇軾思想和性格特點。還有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佔有絕對多的比例的「婉約詞」,這些詞感情純正深婉,格調健康高遠,也是對傳統婉約詞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本文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再結合幾首蘇軾有代表性的「豪放詞」,簡單論述一下蘇詞中被歷代論家所忽略的豪放中透露出來的悲壯、凄涼、哀婉甚至一絲淺淺的「消極避世」的審美特徵。蘇軾詞由「純粹的豪放」到「豪中見悲」有一個漸變的過程。詞中「悲」的成分明顯加深有兩個較為顯著的標志。一是在他45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時,一是在他59歲被貶往惠州時。其中後一次給素食的影響更為強烈。蘇軾在其自題畫像中說道:「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話一般被認為是蘇軾的「自嘲」,實是蘇軾對自己人生、創作道路回顧後做出的一個深刻認識和總結,這起碼說明,在蘇軾自己看來,他在這三個地方的經歷與創與其以前時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在此時的詩詞創作中融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只是這種變化顯得很微弱,較難被讀者體察而已。朱弁在《風月堂詩話》中有雲:「東坡文章,至黃州以後人莫能及,為黃魯直詩時可以抗衡。晚年過海,則雖魯直亦瞠若乎其後矣。或謂東坡過海雖為不幸,乃魯直之大不幸也。」這又從一個側面說明,蘇軾的文學創作再貶至黃州尤其過海之後,發生了一定變化,其成就更為突出了。這是從人生經歷對創作的影響角度而言的。我的想法是,素此在經歷了兩次重大挫折之後,詞作更傾向於表達自己內心伸出的那種悲哀和痛楚,更傾向於表達一些個人性的感情了。而表達著種人生悲壯的東西更能打動人心,更能切近讀者,這也許是蘇軾被後來歷代文人尤其是那些鬱郁不得志的失意文人所推崇的一個原因吧。這些凝聚了了蘇軾太多無奈的嘆息製作,故不失其豪放達觀之人生態度,然實是和著他血和淚寫成的,是將人生的痛感轉化成了審美的快感。只是作者高超嫻熟的技藝及其中更多的樂觀成分幾乎掩蓋了那份悲涼,讓我們難以體察而已。

我以為,蘇軾的純豪放詞的代表作是《江城子·密州出獵》,而非那首公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且看他早期的這首江城子詞: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於鐵溝,寫了這首出獵詞。作者詞中抒發了為國效力疆場、抗擊侵略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

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賓士,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作者以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讀來自有一種豪邁之感。

作者在這里塑造的是一個充滿鬥志的形象。此中並未透露出對自己被貶的哀傷。可見此時的蘇軾滿腔是馳騁疆場、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而對個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絲毫不在意,即便是「鬢微霜」,卻「又何妨」呢?在稍早的《沁園春·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中,作者還表達了自己「致君堯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時代意氣風發、豪邁自信的精神風貌。在此將此詞錄出,讀者諸君可與後面的幾首詞作一比較,會發現與他被貶黃州後是有較大區別的。

沁園春·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樽前。

「烏台詩案」後,蘇軾開始更加真切而深刻的體會到人生的艱難和命運的變幻不定。個人不幸命運開始更多地融入詞作,其悲劇性也因此明顯加深(需要仔細體會方能感覺出來)。在當時那種社會背景下,蘇軾有些想法是不敢直接言說的,只好非常含蓄隱曲地表達(不知大家還記得否,柳三變因一首《鶴沖天》:「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惹怒宋仁宗,稱其「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詞」,而「奉旨填詞」了幾十年。這件事就發生在蘇軾之前一段時間,一蘇軾之博聞,應當很是清楚。);再者,盡管蘇軾一次次的感受到「人生如夢」這個命題(具體論述參見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五章),但他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越,始終保持著樂觀頑強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所以詞中「悲性」的表達既隱曲又微弱,不易發覺。這種現象在他被貶黃州以後尤為明顯,故我在此選了他被貶黃州及此後的作品自認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和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來做一分析。下面結合前人對這幾首詞的分析及自己的理解,簡述蘇詞中「悲」的氣息。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應是蘇軾詞向內心世界轉向的一個重要標志(個人觀點,有待商榷,歡迎質疑)。讀這首詞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到一個孤苦的老人,在雨中蹣跚而行,竹杖芒鞋真能勝過騎馬嗎?那隻是無奈的自我安慰罷了。閉上眼睛設想一下,那位老人突然轉過身來,堅定的眼眸中怎能不流露出一絲凄涼或者悲哀呢?眼角流出的,誰知道是雨水,還是酸澀的淚水?斜照相迎,更多的知識老人的一廂情願吧。下面的這首臨江仙將這種感情升級了: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歷來論家稱贊全詞風格為「清曠而飄逸」,卻獨不見其悲。下面重點介紹一下這首詞:寫的是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後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上闕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歸來彷彿三更」,「彷彿」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彷彿」,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接著,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走筆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懷曠達、遺世獨立的「幽人」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其間浸潤的,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曠的精神世界,一種獨特的個性和真情。上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闕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下闕一開始,詞人便慨然長嘆道:「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重中之重,樞紐所在。以上兩句精粹議論,是化用了莊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之言,以一種透徹了悟的哲理思辨,發出了對整個存、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託的深沉喟嘆。這兩句,既飽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達出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人生困惑與感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顧盼眼前江上景緻,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心與景會,神與物游,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於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唱道:「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無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徵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復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余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宋人筆記中傳說,蘇軾作了上詞之後,「掛冠服江邊,拏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根本未去「江海寄餘生」。這則傳說,生動地反映了蘇軾求超脫而未能的人生遭際。其詞作之悲蘊含的人生不遇之輩正在於此。還有這首卜運算元:

卜運算元·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十二月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一般認為,詞中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我表示贊同。

上闋前兩句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這兩名出筆不凡,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徵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

下闋專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於寂寞荒冷的沙洲。這里,詞人以象徵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我想到了他的門生黃庭堅所對此詞的評價:「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一個叫黃蘇的人也曾評論道:「格奇而語雋」。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固然得益於高妙的藝術技巧,蘇軾「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托物寓人;選景敘事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此句來自網路貼吧蘇軾吧,我以為說得很好,故而錄於此)是一般詞人所不能的。但蘇軾心中不會有一層難以言說的悲涼?「有恨無人省」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嗎?「人不知而不慍」是非常難做到的,蘇軾雖然做到了,但內心還是存在著一種困苦,只能「揀盡寒枝不肯棲」了,但寂寞沙洲上的寒冷,確是揮之不去!

不妨再簡單提一下那首還是作於黃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這首詞中,素食已經流露出較多對自己部位朝廷所用的鬱郁了。他對年紀尚輕就已功成名就的周瑜特特別欽慕,由此而慨嘆自己年歲老大而遭遇坎坷,空有濟世之才、報國之志卻不得施展,積極地人生態度之外顯現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悲哀,與前面提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一不一樣了。所以,我選擇用「蒼涼悲壯」四個字來形容這首詞。

如果還不能讓大家信服我以上的論述,大家還可以參考蘇軾其他大量的詩、古文、辭賦等,那裡有很多作品都可以說明蘇軾在經歷眾多生活磨礪之後,人生態度、創作風格所出現的細微變化,即悲嘆人生成分的增加。在幾首詞作分析之後,我想在這引用蘇軾《謝量移汝州表》中的一段話,讓我們體味一下這位大師的悲哀:「隻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游縲紲之中。憔悴非人,張狂失志。妻孥之所竊笑,親友至於絕交。疾病連年,人皆相傳為已死;飢寒並日,臣亦自厭其餘生。」不知道這份人生的悲涼您體味到了沒有。有這種感情,必然會在詩詞創作上有所體現的。

綜上可見,蘇軾後期所作多是為「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了。「不假良史之詞,不託飛馳之勢」的蘇軾,似乎也只能如此了。總的說來,「豪中見悲」是蘇軾眾多豪放詞的一個總體審美特徵,但歷來為人所不注意。一種比較接近的說法是「在(蘇軾)詞的背後有一種宏觀的視角,再觀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時常能加已超越,從而不同於晚唐五代詞的一位陳免於感傷。」再申明一點,大關的人生態度和豪邁的創作風格是蘇軾一生的主流,「悲」只是其此做種含蓄流露出來的一小部分內容而已,這根本掩蓋不了蘇詞昂揚樂觀的主題。這里的「悲」乃發自生命最深處的悲嘆,亦絕非一個「悲哀」所能形容的,更不等同於「悲觀」。豪中見悲,悲而不厭世,這是我對蘇軾豪放詞的一個整體理解。

蘇軾即便再達觀,再超然,他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著普通人的情感的人,是一個雖受佛理、道家思想廣泛影響,但他畢竟還是有大才氣、一腔濟世之志的儒士、文人。因此,蘇詞盡管頗多豪放之作,但時而流露出一份悲涼則是不可避免的。這不僅不會影響蘇軾的人品及文學成就,反而能夠加強他在我們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拉近它與我們的距離。中國古代文人中,我最敬佩的還是蘇軾。

閱讀全文

與百一軒文化藝術館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