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怎麼樣
簡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位於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是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隸屬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 五塔寺,為真覺寺原稱,始建於明永樂中(1403-1424),毀於清末,現僅存金剛寶座塔。石刻博物館的露天陳列,按內容、功用分為八個居區,展出歷代石刻文物計500多種,加上庫藏的歷代石刻,共計千餘種。其中有北京地區現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漢故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闕構件;有珍貴的北朝造象、唐明降歷代墓誌、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學及法貼和名家書法刻石。《石刻萌史陳列》則展示了上起原始社會、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發展史,再現了人類文明。
Ⅱ 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在哪
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在河南省洛陽市。
龍門石窟不僅是集雕刻、書法、繪畫、文學、音樂、人文、宗教、建築、醫學等眾多藝術形態為一身,形式多樣、包羅萬象的藝術寶庫,更有著「中國最大的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其石窟則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建造時採用了大量彩繪,今多已褪色。
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余尊 ,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 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的盧舍那大佛, 以及在洛陽皇宮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傳入日本後,聖武天皇發願「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東大寺。另有孝文帝為馮太後鑿古陽洞、蘭陵王孫於萬佛洞造像、李泰為長孫皇後造賓陽南洞、韋貴妃鑿敬善寺、高力士為唐玄宗造無量壽佛等。
龍門石窟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又經歷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國等國家營造,發現有歐洲紋樣、古希臘石柱等,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龍門石窟
Ⅲ 隋唐影響最大的音樂是什麼,中國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這種說唱音樂指的是變文。龍門石窟
有一種說唱音樂,是由佛教寺院為宣傳教義而設立的,用說與唱的形式,將佛教經文或教義講唱出來,且在隋唐影響很大,這種說唱音樂是變文。
龍門石窟,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石刻雕像藝術博物館,在中國石刻雕像藝術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龍門石窟這座世界殿堂級的博物館,從一尊尊美輪美奐的造像中去追溯中國石刻雕像藝術的發展史。龍門石窟作為一個集雕刻、書法、繪畫、文學、音樂、人文、宗教、建築、醫學等眾多藝術形態於一身,形式多樣、包羅萬象的藝術寶庫,有著「中國最大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Ⅳ 龍門石窟的資料
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時,終於清末,是歷史上開鑿累計時間最長的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在龍門石窟數以千計的像龕中唐代營造的約佔60%。奉先寺,是龍門石窟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崖壁上的九尊雕像,不僅展現了古代工匠們精湛的石雕技藝,更彰顯了盛唐強大的國力。當我們立於佛前,靜靜凝望,似乎可以想見大唐盛世繁華。
龍門石窟不僅有精美的石窟造像,豐富的碑刻書法,更通過文學、音樂、人文、宗教建築、醫學等眾多形態展現藝術之美,成為「中國最大的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歷代的營造,在這里形成了南北長1公里,具有2345個窟龕、10萬余尊造像和2800餘品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過兩次最嚴重的人為毀壞:首先是唐武宗時期的「會昌法難」,系官方公開毀滅,如今龍門多處被毀遺跡,均系此時形成。
第二次被毀在民國時期,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做准備,在修建龍門西山臨伊河道路時,亦炸毀大量山麓佛龕。
這一時期還有大量的民間盜竊,以日本、美國文物商人公開收購為主導,民間掀起了瘋狂的盜賣運動,著名的龍門石窟《帝後禮佛圖》便是在此時被盜往美國。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清代武億稱其為:「龍門不僅為石鐫佛場,亦古碑林也」。
全石窟共記2860多塊碑刻題,其中頗負盛名的有《龍門二十品》、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與宋真宗《龍門銘碑》,充分彰顯了魏碑體、唐楷書體等中國書法藝術的精髓。
《龍門二十品》精選自石窟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僅有一品在位於老龍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其風格融合了南北書體的優點,字形端正大氣,剛勁有力,形成了獨特風韻的藝術美。
如今,當我們來到這里時,現存的塑像依舊能帶來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與心靈上的洗禮,但那些泯滅在過去的珍品,則被後人用文字永存於歷史中。
推薦看下面這些關於石窟的書籍資料,裡面有非常詳細的記載,比回答中的幾百個字要詳細且全面
且下面這些龍門石窟的資料均出自 古籍閣 且都是電子版的龍門石窟資料,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10卷:南方八省》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1卷 敦煌》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2卷 甘粛》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3卷 雲岡》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4卷 龍門》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5卷 陝西、寧夏》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6卷 北方六省》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7卷:大足》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8卷:四川、重慶》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 第9卷 雲南 貴州 廣西 西藏》
《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1卷》
《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2卷》
《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3卷》
《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4卷》
《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5卷》
《中國石窟·庫木吐喇石窟》
《中國石窟·龍門石窟第1卷》
《中國石窟·龍門石窟第2卷》
《中國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
《中國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
《中國石窟·雲岡石窟第1卷》
《中國石窟·雲岡石窟第2卷》
《敦煌石窟全集 1 再現敦煌》
《敦煌石窟全集 10 密教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11 楞伽經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13 圖案卷 (上)》
《敦煌石窟全集 14 圖案卷 (下)》
《敦煌石窟全集 16 音樂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17 舞蹈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18 山水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2 尊像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20 藏經洞珍品卷》
《敦煌石窟全集 21 建築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22 石窟建築卷》
《敦煌石窟全集 23 科學技術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25 民俗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26 交通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3 本生因緣故事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6 彌勒經畫卷》
《敦煌石窟全集 8 塑像卷》
《敦煌石窟全集 9 報恩經畫卷》
Ⅳ 關於龍門石窟的資料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的盧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陽皇宮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傳入日本後,聖武天皇發願「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東大寺。
另有孝文帝為馮太後鑿古陽洞、蘭陵王孫於萬佛洞造像、李泰為長孫皇後造賓陽南洞、韋貴妃鑿敬善寺、高力士為唐玄宗造無量壽佛等。
龍門石窟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又經歷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國等國家營造,發現有歐洲紋樣、古希臘石柱等,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龍門石窟的價值影響:
龍門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葯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它以自身系統、獨到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
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成分,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范,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
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一開始就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貴族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條件,他們所主持開鑿的石窟必然規模龐大,富麗堂皇,匯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因而龍門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
Ⅵ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門票多少錢+地址+交通+簡介
門票 交通 簡介石刻藝術不僅考驗美學功底,還考驗視覺效果,正是體現匠人在創作過程中的用心,細心。有時候很難想像,古人在物資和技術那麼匱乏的年代,怎樣造出這樣一個個優秀的藝術品。另一方面時刻藝術也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文明歷史。
門票
20元,學生半價,每周三免費參觀(限200人)
中文免費講解:10:00,14:00,語音導覽(租賃免費,押金100元)
交通地鐵: 乘坐9號線(國家圖書館方向)或4號線大興線(安河橋北方向)至國家圖書館站下車(C東南口出)步行600米左右即到。
公交: 乘坐27路、87路、105路、107路、111路、332路至白石橋東站下車,步行700米左右即到。
地址: 北京海淀五塔寺村24號五塔寺
簡介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是第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展出歷代石刻文物計500多種,加上庫藏的歷代石刻,共計千餘種。真覺寺俗稱五塔寺,是明代永樂皇帝因得到一位印度佛教徒貢獻的五尊金佛及金剛寶座塔圖樣而敕令所建。
金剛寶座塔依圖樣修建,塔身嵌滿精雕細琢的石刻,內容非常豐富,共有五方佛坐像1561尊,還有菩薩、天王、羅漢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騎,獅子、孔雀、金翅鳥、象、馬等動物造型。清末寺內大部分建築毀於大火,僅存金剛寶座,以後人們便只稱這里為五塔寺。館內以金剛寶座為中心,在其東、北、西三面按石刻內容分類,設8個陳列區,成為"眾星拜月"的陳列形式。
Ⅶ 中國最大的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諸朝,歷時400餘年。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Ⅷ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介紹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1位於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是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隸屬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五塔寺,為真覺寺原稱,始建於明永樂中(1403-424),毀於清末,現僅存金剛寶座塔。石刻博物館的露天陳列,按內容、功用分為八個居區,展出歷代石刻文物計500多種,加上庫藏的歷代石刻,共計千餘種。其中有北京地區現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漢故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闕構件;有珍貴的北朝造象、唐明降歷代墓誌、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學及法貼和名家書法刻石。《石刻萌史陳列》則展示了上起原始社會、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發展史,再現了人類文明。
Ⅸ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怎樣
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北京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是以真覺寺金剛塔為中心的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
石刻藝術博物館館舍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院子里露天展放北京近郊出土的歷朝歷代的精品石刻,室內展區,主要陳列一些資料、照片以及比較精細的石刻工藝品。全館共設8個展區:
綜合陳列區:於寶座東面,共陳列各種形制和內容的碑刻31通。其中有雍正皇帝書寫的石道碑、大型卧式碑、闡述倫理的鑲牆碑和一字未刻的無字碑;有隨死者埋入地下的功德碑;有中西組合式的方尖碑;還有太監碑及寺院的經幢等。可以稱為北京地區碑刻的縮影。
功德碑陳列區:於寶座的北面,共有為明、清兩代有功之臣歌功頌德的碑刻12通。其中為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傅恆宗祠碑,其形制和雕刻堪稱碑中之精品
墓誌陳列區:展有唐至清記錄北京歷史、地理、政治等資料的墓誌105塊。
藝術石刻區:陳列藝術石刻200餘塊。其中東漢的闕柱、闕表為北京第一古刻。北齊、北魏的佛造像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會館碑陳列區:展出山西、河南、安徽、浙江等8個省,共53塊同鄉、同業會館碑。
寺觀碑陳列區:共有寺、廟、觀、庵的碑刻14通。
石雕陳列區:展陳各類石雕69種。其中一座清代石享堂是由三十餘組石雕組成的石仿木建築,極為精美。
耶酥會士碑陳列區:共展出外國傳教士墓碑36通。
真覺寺,在北京海淀區北京動物園後長河北岸。明永樂時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大正覺寺。因寺中建有塔頂為五座小塔的金剛寶座塔,故俗稱五塔寺。
寺內殿宇在本世紀初已毀,只留下了明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的金剛寶座塔。塔仿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建造,為內部砌磚、外表瓷石的磚石結構。
下部是寶座,座前後辟券門,內有石階梯,盤旋而上通向寶座頂部。座頂上有五座小型石塔和一座方室圓頂琉璃罩亭,塔身及金剛寶座上刻有佛像、梵文及宗教紋飾。造型雖近似印度建築,結構和雕刻手法則具有我國傳統的民族風格。
更多關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3d876161573161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Ⅹ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這里的石頭會說話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是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隸屬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
該館修建在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所建的真覺寺遺址上,真覺寺因僻清雍正帝胤禛之諱,改名大正覺寺。五塔寺便為真覺寺原稱,清末被毀,現僅存金剛寶座塔。
這種高台上建有五塔的特殊類型佛塔被稱為金剛寶塔。國內現存的只有北京碧雲寺金剛塔、西黃寺清凈化城塔、雲南妙堪寺蘭若塔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燈寺金剛舍利塔等為數不多的幾座了,但時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還要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了。真覺寺金剛塔寶座是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形式的佛塔,塔座上雕刻有精美的梵文,內容十分豐富,共有五方坐像1561尊,還有菩薩、天王、羅漢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騎,獅子、孔雀、金翅鳥、象、馬等造型。
寶塔兩側有兩棵銀杏樹,已經默默的守護了這座寶塔七百多年。等到秋天,銀杏的葉子由綠變黃,落葉滿地,又是一個拍照聖地。
寶塔內有44級台階,盤旋而上,通向寶座頂上的罩亭內,罩亭為琉璃磚仿木結構,亭之南北也各開一座券門,通向寶塔頂部的檯面,檯面四周都有石欄圍繞。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小塔的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一雙,表示佛足遍天下,這種"佛足"雕刻在國內已經不多見了。
石刻博物館的露天陳列,按內容、功用分為八個居區,西區展示的是陵墓內的石刻、寺觀碑刻、墓誌陳列;東區有耶穌會士碑、祠墓碑刻、綜合碑刻、會館碑刻和石刻法帖。博物館展出歷代石刻文物計500多種,加上庫藏的歷代石刻,共計千餘種。其中有北京地區現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漢故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闕構件;有珍貴的北朝造象、唐明降歷代墓誌、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學及法貼和名家書法刻石。《石刻萌史陳列》則展示了上起原始 社會 、下至明清的石刻文化發展史,再現了人類文明。
但受疫情影響,該館現階段只開放露天參觀區域,金剛寶座塔室內部、後罩樓展廳、兒童展廳等室內空間暫停開放,暫停沙畫表演、「金石大講堂」文化講座、青少年拓片動手實踐等室內文化活動項目。在室內展廳關閉期間,該館門票實行半價折扣,即成人10元/人,學生5元/人,室內展廳恢復開放後即行恢復原票價。
該館所在的五塔寺社區東西兩頭路口(首都滑冰館南門、金地華著及農科院附屬小學氣象路校區路口)均有社區設立的疫情防控檢查站。想要參觀的人員均需在首都滑冰館南門的檢查站接受社區疫情防控檢查,合格後進行登記、安檢之後方可到館,身份證、 健康 碼缺一不可。
為防止人員聚集,石刻博物館現在實行觀眾總量控制、分時分流入館。現階段設定每日限額400人,分為上午時段(9:00-12:30)、下午時段(12:30-16:30)。每時段限額200人,暫不接待團體預約參觀,並且需要通過微信公眾號「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