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山東濰坊昌樂有哪些民間藝術

山東濰坊昌樂有哪些民間藝術

發布時間:2022-12-12 05:35:20

❶ 這里的時光剛剛好,濰坊這些安靜古村,和當地人一起享受慢生活

在靜謐的古村落,

能夠暫時放下內心的束縛,

尋覓一點喧鬧中的灑脫,

每天慢慢逛,喝喝茶,看日升日落...

如果你累了倦了

來濰坊這些絕美又安逸的古村,

走一走,看一看吧!


青州井塘古村


500多年的「石頭城」


井塘村三面環山,依山而建,坐西朝東。山下一條溪流緩慢流淌,散漫著悠閑。大山綠樹泉水在這里相依相偎。


組圖丨雲海攝影微刊


走進井塘,就像走進了一座石頭城,石板路,石頭房,古橋,古井,古廟,古戲台…每一個院落,都記憶著一家百姓的喜怒哀樂,每一塊石板,都記載了井塘人的腳步。


圖源丨雲海攝影微刊


也許是獨居大山中,隔離了外界的侵蝕,也許是上天對她的偏愛,這座有著500多年 歷史 的古村落,如今較為完好地保持著原貌原樣,遺留著遠古風范。


圖源丨雲海攝影微刊

★地址: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古村


臨朐北黃谷村


「黃谷進村十八彎」


始建於明代初期的臨朐北黃谷村,歷經了六百餘年滄桑風雨,至今依然保存非常完整。



全村背山面湖、臨溪靠崖,因山間連翹遍地,春來黃花盛開,漫山遍野,故取村名「北黃谷」。北黃谷村西高東低,溝谷幽深,素有「黃谷進村十八彎」之說。



黃谷村是山東省省級古村落,村民居住的房屋多數為石頭砌築,這種石頭房座落在山坡,冬暖夏涼。村內幾百年的古槐生機盎然,過街石橋 歷史 悠久。



★地址:臨朐縣五井鎮北黃谷村


昌樂響水崖村


「山上石瀨水響數里」


唐代的古井,元代的石碾,清代的石橋,聲傳數里的火山泉,火山石壘砌的房屋…這一切無不讓昌樂響水崖村充滿了 歷史 的痕跡和古老的韻味。


組圖丨雲海攝影微刊


因「每逢秋季,山上石瀨水響數里」,故取名響水崖。秋雨後的響水崖村,聲聲水響不絕於耳,滿目蔥蘢,空氣清新,漫步於村中,心安神寧,聽」響水「的話還需置身其中!


圖源丨雲海攝影微刊

★地址:昌樂縣喬官鎮響水崖村


昌邑齊西古村


齊氏家族百年風雨歷程


這個歷經六百餘年滄桑的村落散發出獨特的 歷史 韻味,從村內的古巷口漫步而入,一股厚重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這些古宅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建築群建造精良考究,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記載著齊氏家族幾百年來的風雨歷程。



石板路、青磚牆、木格窗、草頂屋、泛光步階、舊時雕欄、尋常巷陌、連片古宅,所有的這些,似乎是在訴說著幾百年前,曾經的事,曾經的人。



★地址:昌邑市龍池鎮齊西村


青州胡林古村


"先有胡林古,後有青州府"


胡林古村,是青州西南山區王墳鎮的一個 歷史 悠久的古老山村,"先有胡林古,後有青州府"的傳說在民間流傳很廣。


攝影丨米宏偉


村子坐落在七八百米的山中,地處山谷盡頭,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四面環山,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在這座小山村的周圍,溝壑縱橫,山林密布,即使在炎熱的夏季,這里仍然保持著清爽怡人的溫度。


攝影丨劉兵

★地址:青州市王墳鎮胡林古村


青州黃鹿井村


於青山之中體味古之雅韻


在黃鹿井村看著眼前的一段段石牆,斑駁的門樓,古老的四合院,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就像時光穿越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古樸的村落,朴實的民風,遠離喧囂,彷彿時光靜止,一切都是那樣的從容恬靜。



★地址:青州市廟子鎮黃鹿井村


高密市聶家莊村


在傳承中綻放時代芳華


「聶家莊,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孩子哭,找媽媽,媽媽捏個泥娃娃,兩個娃娃樂哈哈」這個流傳百年的民謠說的就是聶家莊泥塑,在聶家莊開啟一場非遺之旅。



聶家莊泥塑為「高密三絕」之一,是全國泥塑藝術中獨居型、色、聲、動四大特點的泥塑品種,造型大膽誇張,稚拙憨朴,著色鮮艷醒目,表神寫意。



★地址:高密市姜庄鎮聶家莊村


臨朐淹子嶺村


山東省海拔最高的自然村


西鄰淄川界,北接青州界,南靠沂源界,為三縣界點。聚落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以「一腳踏兩地,雞鳴聞四縣」著稱。10公里盤山路蜿蜒而上,盡攬巍峨山峪風貌,風景秀麗,頗有318小川藏線體驗,享大自然之壯美。



傍山而居,開窗即可俯瞰萬畝梯田,四季美景變換,空氣清新。更有清泉常年不斷。這里盛夏的夜晚也要蓋被睡覺,而且很少有蚊蟲,站在淹子嶺頂峰,涼風透骨。



山勢逶迤,林茂草密,山花爛漫,空氣清新。這里山高氣清,視野開闊,為齊魯最佳觀星之地。當清晨的霧氣和農家的炊煙,一起把這個世外桃源,渲染的煙霧繚繞,你會以為誤入夢境。



★地址:臨朐嵩山淹子嶺村


寒亭楊家埠古村


風箏 年畫 故里


這里的年畫風箏 歷史 悠久、風格獨特、製作傳承工藝古老,源遠流長。楊家埠民俗 旅遊 區,以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為載體,周邊延伸布局,仿古住宅連片分布,形成了現在的楊家埠村古村落。



古村落以傳統古建築之明代高大門為主,突出梁、柱、檁的直接結合,減少了斗拱這個中間層次的作用,格調古樸典雅,清麗別致。在這里可以體驗風箏軋制、木版年畫印刷,放飛心情,體味民俗之樂。



★地址:濰坊市寒亭區楊家埠古村

在喧囂的生活里,

這樣安靜的古村不可多得,

如果你累了,

不妨停一停,歇一歇,

放下手機和電腦,

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

靜靜欣賞世界美好的一面。

❷ 請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的民俗 最好是山東的

山東的民俗
山東民俗源遠流長,代代傳承。據史料記載、民間傳說和考古發掘可見,早在
新石器時期,反映東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東地區大量存在,諸如飲食器物、衣著妝
飾、生產工具、成年禮儀、婚姻形式、墓葬類型、圖騰崇拜、山川信仰等,都顯示
出史前時期山東民俗的特色。
商周時期,特別是齊魯封建之後,山東曾經出現過列國殊俗的局面,但隨著孔
孟學說的形成,便逐步樹立起齊魯禮儀之邦的整體形象。從此,以「禮」為核心的
山東民俗在整個封建社會都處於主導地位,「風近鄒魯」經常被各地取為評價民俗
的准則,到今天對國內乃至世界仍然產生著影響。
歷史上的齊、魯民俗之別,對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與復雜多樣有較為深刻
的影響,這一史實有力地說明民俗的形成及流變是與一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
狀況密切相關的,而這與之相關的狀況又時常因地而異。姜尚治齊,採取的是「因
其俗,簡其禮」的政策,因此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其
通商惠工、尊賢尚功等行事,更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
有的文化傳統,其敦本抑末、崇禮重教,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齊魯風俗雖有如
上區別,但是,同源於東夷文化的傳統,又都以禮義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
齊地化禮成俗,無為而治,魯地以禮易俗,廣行教化,方法的不同,並不能改變基
本內容的一致。這一時期興起的孔孟儒家學說,對山東地區包括民俗在內的傳承文
化起了極大的規范作用。孔子所謂「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就是對這一
時期山東民俗文化殊途同歸的一個基本概括。
秦漢一統之後,尤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孔孟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
文化的主流,山東地區的民俗進一步統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內,並形成為傳統。
其間雖歷經數次改朝換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禮儀為核心的民俗文化傳統並
無大改變。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西方文化的影響,山東民俗開始向現
代化演進。「五四」運動以後,特別是抗日戰爭開始之後,山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使一代新俗得以生成發展,如春風吹遍山東大地,深深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沂蒙山區的春節群眾性文藝表演活動,至今仍沿襲著革命根據地的傳統,甚至稱青
年婦女為「識字班」的習俗都一如當年。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破舊俗、樹新風,
新風新尚逐漸形成,有力地推動了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
全會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山東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新的民俗事象層出不窮,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時,黨和人民政府對社會上又復
燃的一些封建陋習,採取了種種措施,凈化社會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山東民俗,由於各種條件的影響,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
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一向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業,
六禮有常儀,歲時有常節,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傳承對周圍地區有典型意義,
可作為山東民俗的代表。這一地區的曲阜、鄒城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嶽之首的泰
山,民俗特色尤為顯著。孔孟家族習俗不僅影響當地,而且遠及於國內外。孔府的
家族親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禮喪禮、年節習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習俗的典型。
泰山是歷代皇帝封禪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間信仰的一座活的標
本庫,也是開發民俗旅遊資源的一個熱點。
東部沿海地區,漁業習俗和外出經商的習俗最為突出。漁村以日照、榮成、蓬
萊、長島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萊、龍口(黃縣)、萊州(掖縣)沿海地帶居民,沿襲「
齊人好逐利」的傳統,外出經商的習俗歷代不衰。蓬、黃、掖的「買賣人」不僅在
東北有很大影響,在京、津、滬等地也多見他們的足跡。
魯東南的沂蒙山區,古代文化發祥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較多地保留著傳統 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風佳俗,在新中國建立
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
魯西南、魯西北地區為黃河沖積平原,民俗事象與古老的黃河緊密相連,獨具
特色。其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綉)等,都已走向全國、走向
世界。
山東的城市民俗也能獨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種不同類型。濟南是一座千年古城,
舊街巷、老字型大小、古風古俗遍地。它同時又是一座泉城與湖城,北國江南的風采為
天下所獨有。青島是一座百年之間拔地而起的新興城市,現代城市的氣氛最為濃烈。
煙台城市的發展,以明代防禦所城為起點,在近代逐漸將周圍村莊納入市區,最能
顯現城鄉匯融、土洋並存的特色。
一方土產與特別技藝,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風俗,因特產而形成特別風俗的,
如煙台被稱為蘋果之鄉,萊陽為梨鄉,肥城為桃鄉,德州、昌樂為西瓜之鄉,樂陵、
無棣為棗鄉,章丘為大蔥之鄉,蒼山為大蒜之鄉,菏澤為牡丹之鄉,萊州為月季之
鄉,平陰為玫瑰之鄉,平邑為金銀花之鄉等,都形成與當地特產有關的民俗活動。
因特別的技藝而形成風俗的,如蒼山蘭陵鎮、安丘景芝鎮、即墨城的釀酒、賣
酒、飲酒習俗,東阿、陽谷、平陰制阿膠的古俗,棲霞、牟平、乳山等地放養柞蠶、
織繭綢、吃蠶蛹蠶蛾的風俗,昌邑、博興、臨沂等地印刷、穿著藍色印花布的風俗,
嘉祥等地印製、穿著、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風俗,濰坊、平度、高密、陽谷張秋鎮、
聊城、惠民清河鎮印製、銷售和民間張貼木版年畫的習俗,高密聶家莊、臨沂褚庄、
蒼山小郭、惠民河南張與火把李、莘縣等地泥玩具藝人的從藝風俗,郯城樊埝、鄄
城劉家旋木玩具藝人的從藝風俗,曲阜楷雕藝人的從藝風俗,菏澤麵塑藝人的從藝
風俗,即墨、膠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風俗等,都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
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就寬鄉」
的民墾政策,當時山東許多縣份被列為「寬鄉」,從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
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
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問我祖先在何
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首歌謠,一直在山東二十幾代人中流傳。山西風俗影響山
東居民的痕跡依然存在,如寒食節不火食,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
寒食節民間所制面燕也稱作「子推燕」。魯西北數縣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隸(
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當中也有歌謠流行:「要問老家在哪邊?直隸省
的棗強縣。」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
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其東鄰不相同的地
方。黃河口附近的利津縣和墾利縣,在近現代經歷過幾次官方安排的和民間自發的
移民,在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匯的各種現象。墾利本為利津析地設
置,其土地幾乎全部為黃河在近百年攜來泥沙淤積而成,利津的墾荒者稱這里為「
大窪」,墾荒之後稱為「墾利窪」,地方在今墾利縣城左右,風俗與利津相同;縣
城東北一帶,墾荒者多來自壽光與廣饒,而以壽光為多,風俗近似壽光;近黃河口
處,1935年由官方安排從東平、梁山、平陰、陽谷等地遷來水災後的災民,他們基
本保存著魯西南的風俗。60年代開發勝利油田,數萬工人攜家帶口來到黃河口,在
原來的東營村建起東營市,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陝西籍、東北籍的工人最為集中,
於是,東營又成了四川、陝西、東北風俗與當地風俗並存的地方。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內的德州、臨
清、東昌(今聊城)、張秋、大安山、濟寧、南陽、台兒庄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
俗與山東其他地方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才常見的
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風俗與江南茶館大致相同。
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味,並且仍用「姑蘇
老店」的招牌。臨清的哈達織造,因喇嘛沿運河進京而興旺。江南以馬桶陪嫁的習
俗,在東昌沿運河的部分村莊流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山東人
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農村和林區,帶有逃荒性質,俗
謂「被逼無奈下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
。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
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的方面,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的
故事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
為突出。長白山滿族故鄉有過年以豆面蒸燈的風俗,其中有一種倉囤形的燈,俗稱
為「月」,蒸燈時看「月」中水氣卜來年各月份水旱。這一風俗在長白山區幾近失
傳,但在榮成、文登民間卻繼承下來。
山東的民俗學研究起步較早,成績可觀。「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創辦《歌謠》
,向全國徵稿,當時山東即有人起而響應,搜集數十首山東民謠,在《歌謠》發表。
30年代又有人搜集整理出版了《山東民間兒童游戲》等書。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
間,革命根據地軍民利用各種民間文藝形式,創造了許多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用以鼓舞軍民的革命熱情,一時成為風氣

❸ 濰坊的民俗風情

1、春季放風箏

濰坊古來有春季放風箏的風俗,1984年當地政府發揚這一優秀民間文化傳統,倡導舉行國際風箏會,當年就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新加坡、日本、原聯邦德國、香港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17個風箏團、隊、100多名放飛員前來赴會。

2、高密剪紙

明代洪武年間大批移民,帶來外地剪紙,主客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高密剪紙的風格。一是塊與線形成黑白灰色調,相互襯托,對比強烈,並富有韻律感。二是紙條挺拔,渾厚粗獷,富有濃重的金石意味。三是以精巧的構思見長。

3、新衣里塞紅包

過年穿新衣是濰坊城區的年俗傳統之一。在春節里,不僅要備年貨、買新花,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外,還會追求新的服飾。正月初一走出家門拜年,首先展示的就是那一身新行頭。古時候,這種習俗也寄託了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4、過年

過年穿新衣是濰坊城區的年俗傳統之一。在春節里,不僅要備年貨、買新花,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外,還會追求新的服飾。正月初一走出家門拜年,首先展示的就是那一身新行頭。古時候,這種習俗也寄託了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5、打鞦韆

濰城舊日打鞦韆的風俗與放風箏一樣流行,近年這項活動也在逐步恢復。打鞦韆的活動在清明、寒食時節展開,有運動和娛樂的功能,也兼有信仰上的原由。舊時習俗:清明逢在農歷二月間,從正月十六日吊鞦韆;若清明在三月, 就從二月二日吊鞦韆,總要跨一個月頭,所以也叫「月鞦韆」。

「月鞦韆」的搭架,豎兩根粗壯的立柱,加兩對交叉的托樑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結實地綁扎粗壯橫梁。 拴鞦韆繩的環子用蠟條圈,穿套在樑上,名叫「拘」。打鞦韆之前,抓住兩條繩上的兩只拘向外甩開。

鞦韆盪起,兩拘會逐漸向橫梁中間靠攏,這叫「並拘」。按習慣,「並拘」之後要停下來讓給別人。 大鞦韆的花樣很多,如「獨立」、「獨坐」、「單人跪驅」、「撈魚摸蝦」、「拾物件」等。有的動作還辦以歌謠,如「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翻過來」。

❹ 濰坊有什麼好地方

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原濰坊風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屋頂用孔雀蘭琉璃瓦鋪成,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內獨樹一幟。
十笏園十笏園為中國北方園林建築。始建於明代,又名丁家花園,位於濰坊市胡家牌坊街,面積2000平方米。因佔地小,喻若十個板笏之大,故名。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原楊家埠風箏廠),建於1986年5月,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風箏廠。風箏場是集風箏生產、年畫印刷與民俗旅遊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大觀園,產品獲「山東省工藝美術百花獎」、「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銀獎」、「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優秀產品獎」、「國際風箏博覽會金獎」等多項大獎。楊家埠風箏,內容祥瑞吉利、有鳥、獸、魚、蟲風箏,有版式、硬翅風箏,有串式、軟翅風箏,楊家埠人製作的350米龍頭蜈蚣風箏,被稱為「世界風箏之最」,戲曲人物,無不栩栩如生,年年有餘、招財進寶、榴開白子更是反映了勞動人們的欣欣嚮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楊家埠大觀園的風箏作坊、年畫作坊、風箏年華陳列館、明清民俗陳列室、明清古典鋪一條街、婚俗民俗表演以及新開展的住農家屋、隨農家俗、吃農家飯、民風民俗游,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成為濰坊市與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的主要紐帶。楊家埠大觀園以民風民俗為主體、年畫風箏為主導、遊客參與為時尚的慶新春過大年活動,以其獨特的民風民俗,濃郁的鄉土氣息,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來此觀光旅遊。 富華游樂園濰坊富華游樂園是濰坊新立克集團與美國亞洲娛樂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的,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主題樂園。
金寶樂園濰坊金寶樂園是一個以旅遊觀光的大型綜合性游樂園。位於山東金寶商業貿易區對面,西鄰濰坊民航機場,東靠濰州路206國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山東金寶集團自1996?月10日開辦金寶樂園以來,同時建成了金寶賓館、金寶汽車站和金寶旅行社,已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其中接待海外遊客1萬多人次。沂山國家森林公園沂山古稱「海岱」「海岳」,又有「東泰山」「小泰山」之稱。居中國五大鎮山之首,在山東省臨朐縣境內,屬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沂山山體蜿蜒,氣勢磅礴,奧谷深幽,鍾靈毓秀,具有南險、北奇、東秀、西幽之特點,為汶、彌、沂、沭四水發源地。古齊長城綿延山巔。其峰峭、石奇、谷翠、水秀、古剎、「松濤」「雲靄」相映成趣。總面積6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032米,被譽為「魯中仙山」。
郭味蕖故居陳列館郭味蕖故居陳列館位於濰坊市中心1.5公里處,總佔地面積0.3畝,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距濰坊飛機場7公里,距濰坊火車站1.5公里。
安丘青雲山民俗游樂園
青雲山位於安丘城東,是沂蒙山余脈。東北西南走向,半繞安丘城。山體起伏,地貌原始。山頂有旱不涸、澇不溢的安丘"八大景"之一的海眼井。接雲寺、觀星台、攬月塔遺址亦尚在。
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位於著名蔬菜之鄉――壽光市西北部,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由壽光市機械林場投資,依託場內豐富的水、森林資源及多種經營的成果,於1998年建成的一處集林果水產種植養殖、鹽鹼地農業綜合開發、生態農業觀光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生態旅遊園區。總建設面積1萬余畝,壽光市林海生態博覽園內部分為立體中養區、經濟林種植區、游樂服務區三大區域。
濰縣樂道院鴉片戰爭肇始,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封建專制的中華帝國國門大開,西方國家取得了在華自由傳教的權利。由此西方教會和文化勢力由沿海向內陸逐步滲透。
萬印樓萬印樓位於濰坊市中心1公里處,佔地面積37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平方米,距濰坊飛機場7公里,距濰坊火車站1.5公里,萬印樓是陳介祺於清光三十年創立的,因為它珍藏過萬余件文物珍品,故稱萬印樓。一九九三年對外開放以來,其接待8千多人,其中海外遊客2千多人。萬印樓建築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濰坊建築特點,並有清代宮廷建築風格。這里的東樓,就是聞名海內外的萬印樓,東樓二層十間,陳列介紹收藏情況,學術成果,西間大廳各三間,大廳陳列仿古品,收藏編鍾11件,取整數名齋號「十鍾三房」。收藏稀世珍品有:毛公鼎、曾伯霖簋。

❺ 民俗風情

河南的民俗風情

河南省位於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位於我國中部偏東、黃河中下游,處在東經

110°21′~116°39′,北緯31°23′~36°22′之間,與冀、晉、陝、鄂、皖、魯6省毗鄰,東西長約580公里,南北跨約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在全國各省市區中居第17位。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河南省的民俗風情較多,下面先介紹幾個供大家瀏覽。

1. 葛記燜餅

葛記燜餅館的創業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滿族鑲黃旗人,生於1882年,他10歲進北京珂王府做事,曾給王爺趕車,頗得王爺欣賞。他勤快好學,閑時常到王府膳食房幫廚,熟諳烹調技藝。當時,王府中有一種主食千層餅,還有一種菜餚名稱壇子肉。有一天,王爺回到府中,感到腹中飢餓,葛明惠便越俎代庖,用壇子肉為王爺燜了一盤餅,又用榨菜、蕪荽沏了一碗湯,餅軟肉香,清湯爽口,王爺大加贊賞。民國初年,戰亂紛紛,葛明惠攜兩子來河南謀生。危難中想起被王爺贊賞的壇子肉燜餅,於是,經朋友幫忙在鄭州火車站附近開了「壇子肉燜餅館」,葛明惠親自站灶,兩個兒子打下手。解放後,葛明惠和他的次子先後去世,長子葛雲祥繼續經營,他繼承發揚父親的烹調技術,使烹制的壇子肉一開壇便香氣溢,達二里之遙,經其多年苦心經營,遂使葛記燜餅成為聞名遐爾的風味小吃。

葛記壇子肉燜餅是用餅和特製的壇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其餅是用軟面烙成千層餅,放涼後切成簾子棍形備用;壇子肉選用帶皮五花豬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方塊,先放入鍋內添水煮開,撇去浮沫雜質,撈出肉裝入壇內,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湯封口,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慢燉,燉到爛熟。開壇時濃香四溢,過往行人聞香止步,素有「開壇香」之美譽。燜餅時,鍋內用青菜鋪底,放上餅條和壇子肉,加高湯稍燜即成。其肉香味醇厚,肥而不膩, 其餅柔軟適口,老少皆宜。燜餅時配菜除用綠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鮮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燜餅用的湯。除豬肉湯外,還用雞湯、鴨骨湯。因此燜出的餅軟香不膩,鮮美可口。
2. 旱船

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玩的游戲,它是漢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開封的旱船,大多用竹、木、秫秸扎制而成,外邊用彩布蒙住,船內裝一雙假腳。玩時將船套系在化了裝的表演者腰間,表演者兩手提著船的兩邊,走著碎步,晃晃悠悠,尤如坐在船上,另一人或兩人,扮作船公,手拿劃漿,在船後或船兩邊,邊走邊劃,如同行船於水上。玩旱船,一般由幾只旱船編為一隊,配上鑼鼓和小曲,跑舞起來熱鬧有趣。50年代前,扮演者多是男子,在船里坐的小媳婦、大姑娘也由男子扮演。後來,女子也加入了劃旱船的行列。每逢節慶日子,往往是旱船、高蹺、大頭人,鑼鼓等混編成隊,同時演出。
3. 開封二月二

開封二月二 農歷二月初二為中和節,民間傳說二月二龍從沉睡中蘇醒,抬頭升空,行雲降雨,故民間又稱「龍抬頭」。開封一帶歷來春季多旱,水貴如油。舊時,開封城鄉都建有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以保夏季農糧豐收。因此,二月二敬龍的習俗在開封相沿不衰。每到二月初二,家家吃飯時都要吃「炒涼粉」,其意為乾旱寒冷的冬季即將結束,溫暖多雨季節即將來臨。二月二開封當地還有食烙饃的食俗,吃時當中捲入雞蛋、肉絲、大蔥、甜醬等,認為食油煎、火烙的食物可防止各種毒蟲的侵害。

4. 豫劇

豫劇鄭州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積淀當數被列為中國十大戲劇劇種之一的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朝陽溝>等劇目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在不同的時期,豫劇都有一些水平較高的代表作,如50年代前期有《小二黑結婚>、《羅漢錢>、《新條件>、《劉胡蘭>、《趕腳>等;50年代後期有《朝陽溝>、《掩護>、《冬去春來>等。60年代更是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現代戲劇目。80年代雖然戲曲陷入困境,但河南的現代戲卻是出現了《金雞引鳳>、《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一批較有影響的劇目。喜愛現代戲的觀眾也越來越多,在不少地方,現代戲觀眾人數超過了古代戲觀眾的人數。同時,豫劇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培養了常香玉、閻立品、馬金鳳、牛得草、王善朴、魏雲、馬琳、高潔等一大批藝術造詣很深的表演藝術家,他們都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精湛的表演藝術為人們所稱道。
5.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每年9月1日至9月5日,鄭州都會舉辦以「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為宗旨的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武術節期間,除了舉行規模宏大的迎賓儀式外,還會舉行大型文體表演、少林武術精英擂台賽、文藝演出、旅遊觀光等活動。

❻ 山東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山東素來有著「齊魯之邦,禮儀之鄉」的美稱, 山東文化 源遠流長,代代傳承。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山東的民俗風情多種多樣,經久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文化得以傳承。那麼,你知道山東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膠州秧歌」發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在山東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膠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彎」、「扭斷腰」等名,建國後為了與其他地區的秧歌相區別,因主要活躍在膠州市郊范圍內而統稱為「膠州大秧歌」。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編制為24人,如增加人數必須是雙數遞增,秧歌隊需有一至二人的組織領導者,負責全隊的事務,俗稱「秧歌爺」。還有一人由秧歌隊的教練或老演員來充任,叫「傘頭」。傘頭必須具有眼明手快、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順口溜或說些吉祥話,語言必須風趣幽默。

您可能也喜歡:
江西客家文化,你是否了解?
江西的古代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青海蒙古族文化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歷史悠久的青海酒文化

❼ 山東民俗特色。

山東素稱「齊魯之邦,禮儀之鄉」,魯中平原以農耕文化為特色,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散發著濃郁的泥土氣息;膠東沿海漁家風情濃郁,粗獷奔放;魯西地區傳統深重,是孔孟之鄉。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東的民俗風情風格多樣,生生不息。在這片土地上,山東民俗藝術叫響全國。

齊魯兩俗並存,山東民俗自成系列。古時山東分為齊、魯兩國,兩個不同的地區形成不同風格的民俗並且一直相對存在,互相影響卻又自成風格。山東東部是齊國,西部是魯國。由於兩個古國對後人影響至深,至今山東還是被稱為「齊魯」。齊、魯的不同民俗,形成後來山東民俗的地區差異。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

山東兩大民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和山東高密的撲灰年畫入選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密撲灰年畫全國獨此一家,年畫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一稿可撲數張,因有這一招,便有「撲灰」之名。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一整套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初,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到清末,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如今,撲灰年畫的作品日漸其少,當年兩派藝人的作品,存留下來的都特別珍貴。

楊家埠木版年畫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楊家埠年畫已行銷省內外。楊家埠年畫題材多樣,吉祥活潑,色彩鮮明,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根據張貼方位的不同,通常可分為門畫、炕頭畫等品種。楊家埠年畫的功夫在版上。木版製作是個細致活,需要精雕細刻,有的木版能夠保存多年。在一些民間藝人的手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傳下來的木版。刻好版,還要層層上彩,印在紙上,一幅年畫通常要上6-8道彩才能完成,都是純手工製作,大多是現場印製。

八大民俗叫響全國

山東濟南被稱為「麵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麵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個種類。濟南的麵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麵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麵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說起叫響全國的山東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任意剪出各種造型,其中的想像力讓人驚訝。據了解,山東剪紙以范祚信和欒月英較為有名。山東的剪紙風格簡練明快,地域文化性強,技巧性和想像力在全國都是很高的。「剪紙最初是用來當作窗花,後來才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劉館長說,「山東的剪紙歷史悠久,從發明造紙之後就逐漸出現了。」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一」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移民民俗對山東的影響

山東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寬鄉"的民墾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一帶,其中一部分又先後由濱州一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民俗影響山東,如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魯西北數縣居民(今聊城一帶),許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東鄰不相同,還有許多市地有移民至山東各地,民俗也各異。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時的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碼頭城鎮,如山東地段的德州、臨清、聊城(東昌)、濟寧等,受南北漕運影響,風俗與山東其它地區多有不同。這些城鎮中大多都有一個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見的竹編店鋪,街面上開設的茶館,其鋪面格局,賣茶、飲茶大致相同。濟寧的玉堂醬園由蘇州沿運河遷入,其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格,並且仍用"姑蘇老店"的招牌。

外出謀職帶來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當數歷史上的山東人下關東,或稱"闖關東"。山東人下關東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攜家移住東北家村和山區,帶有逃荒性質,俗謂"被逼無奈闖關東";一種是家在山東,但大半生在東北做生意,俗稱"住地場"。他們將山東的風俗帶去東北,又將東北的習俗攜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一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巴老李和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與東北同樣廣泛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以膠東最為突出。

希望我能幫到您!
祝您一生平安,財源滾滾!

望採納!

❽ 山東濰坊 | 原創小詩一首,帶你雲游世界風箏「都中之都」。

第一次去 世界風箏「都中之都」——山東濰坊寒亭 ,歸途寫下這首小詩,記寫對此地的大致了解和匆匆一瞥。

世界風箏「都中之都」?寒亭 ?我想很多人也像我一樣第一次聽說吧?   那裡真有不少好去處。有著名的濕地公園,有禹王台遺址,有版畫風箏民俗村,有板橋遺風,有孔融讓梨、柳毅傳書的故事,還有美麗的白浪河......且跟隨我的小詩和隨拍一游吧?

那天傍晚,返程途經一方小橋,橋頭下車稍事休整。忽然,看到河的盡頭,有什麼東西在涌動。我還以為有「水怪」。

說時遲那時快,但見一條「長龍」蜿蜒著向我們「沖」來。就在我們瞠目結舌時,它們已浩浩盪盪地沖到我們面前。

原來,這是一群鴨子!我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陣勢!

你看,鴨子隊伍中還有「司令」呢,難怪陣容這么齊整有序。

等鴨子大軍基本游過了小橋,真正的「鴨司令」才走了過來。這是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人。他手中就拿著一根柔枝條。看來鴨子不用趕。都是自己列隊遊走。

他給我們講了關於鴨子的小故事,還告訴我們,前面不遠處就是 濕地 ,建議我們去看看。這群鴨子就是從那裡回來的,現在是「歸家」時間。

寒亭有古老的 禹王台遺跡 ,據說是大禹治水時所築。也有一說是秦始皇所築 望海台 。不管哪種說法,都說明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古老的遺跡。

依託這些人文資源,當地重點打造了高里禹王生態濕地,如今已創建成為 國家濕地公園 ,成為人們休閑游賞和直觀感受濕地生態文化的好去處。

到濕地游覽結束,大家可以一路到禹王台前,聽當地人講一段這里的民間傳說,也可以聽一聽文人學者講這里的歷史淵源。古人的勤勞和智慧,今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就在這一方高台前有機交融,讓人感嘆之餘,也充滿希冀。

濰坊 是 世界風箏之都 ,而寒亭因擁有500年歷史的 楊家埠木版年畫 享譽中外。

楊家埠,是濰坊風箏的發祥地,風箏設計與手藝歷史傳承,精湛絕倫。他們把年畫藝術與風箏設計有機融合,不斷推陳出新,真正做到了 放到天上是風箏,掛在牆上是年畫 。寒亭也由此被譽為 世界風箏「都中之都 」。

為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全面了解這一藝術成就,這里建起了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集風箏生產、年畫印刷與民俗旅遊為一體,成為人們來濰坊必游地之一。如今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人們來到這里,不但可以大飽眼福,還可以上手體驗一下版畫和風箏製作,看看你是不是也有成為能工巧匠的潛質,別有一番情趣。

寒亭區前身是 濰縣 ,因濰河而得名。 濰縣蘿卜 大家都不會陌生吧?它們就是生長於這片土地。 濰縣 之名,自明洪武十年就有了(1377年)。1983撤縣立區,寒亭區成立,濰縣之名就只在民間傳用了。

我的這首小詩 板橋遺風傲乾坤 中的 板橋 ,指的就是 鄭板橋 。清乾隆十一年出任 濰縣知縣 ,在這里勵精圖治長達7年之久。他著名的詩句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正是創作於此間。

他任職期間,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文化也得到極大發展。正如鄭板橋詩句所言: 民於順處皆成子,官到閑時更讀書 。

據說初來濰縣任職,他對濰縣無山感覺頗有些遺憾。他說, 行盡青山是濰縣,過完濰縣又青山,宰官枉負詩情性,不得林巒指顧間。

而當7年後將離濰縣,他寫道, 相思不盡又相思,濰水春光處處遲;隔岸桃花三十里,鴛鴦廟接柳郎祠 ……

在他離任時,十里八灘百姓自發前來相送。當地民眾還為其立了生死祠,可見人民群眾對這位清官的無比愛戴,並且感念至今。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雖說故事不是發生在這里,但孔融任魯國北海相(今昌樂一帶)時期,曾多次踏足此地,至今還留有 練兵場 等遺跡。

中國民間有四大神話傳奇故事:《梁祝》《天仙配》《白蛇傳》《柳毅傳書》。

柳毅傳書 的故事據說正是發生在濰縣地區。這個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就被拍成了電影,幾乎家喻戶曉。我小的時候就耳熟能詳了。

話說一名叫柳毅的書生,路遇一女哭泣。問及原因,說是洞庭小龍女,所嫁之小龍王非良善之輩,興風作浪禍害百姓不說,自己也身心飽受折磨。奈何無法將自己的遭遇告知父親洞庭龍君。於是柳毅自告奮勇,代為傳書,小龍女得以脫離苦海,回到龍宮。

全家人都很感激柳毅,小龍女也愛上了他,意欲以身相許。但柳毅覺得,自己當初救人並非有所圖,就婉言謝絕了。但回家後對小龍女念念不忘。後娶一漁女,面容像極了小龍女,兩人恩愛有加。一年後,漁女生子,頭上有犄角。她這才告訴柳毅,自己其實就是那小龍女。柳毅對她更加珍愛。

當地從故事中提煉「情、義、緣、感恩、回饋」等諸要素,致力打造 柳毅文化 ,開辟 柳毅山文化旅遊景區 ,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這個地方更是成為生態旅遊勝地之一。

白浪,指的是白浪河。這里援引小度的介紹。

白浪河,原名「白狼河」,渤海萊州灣獨流入海河河流。發源於山東省昌樂縣鄌郚鎮打擂山,流經昌樂、 濰城、寒亭3縣區,於寒亭央子鎮入萊州灣,長127公里,流域面積1237平方公里。

白浪河寒亭一段,風景優美。河邊茂林小花,穿行期間,令人心曠神怡。但任務在身,我們一路疾馳。結束任務返回時,也是在所經處下車拍了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回家的路上,回想此一行,驀然生成開頭那首小詩,擬題《致寒亭》,與大家一起「雲游」那世界風箏「都中之都」。

❾ 濰坊民間藝術

濰坊「千里民俗旅遊線」

濰坊既是「世界風箏都」,又是新興的旅遊城市。這里屬齊國故地,山川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與歷史文物眾多,手工藝品譽滿中外,風味小吃頗具特色,構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歷史文化與現代民間藝術相互交融,獨具風採的旅遊勝地。古老的青州,歷史文物十分豐富,「三山聯翠、障城如畫」的雲門山、駝山和劈山就在這里。雲門山是一著名的古跡,山頂雲門,遠望如懸鏡,曾有「明光一點通南極」的詩句;雲門山陰有一摩崖石刻大「壽」字,人稱「雲門獻壽」。駝山有隋唐時期摩崖石窟造像群,藝術精湛,保存完好。北宋時的范公亭、范公泉,明代衡王府故址的石坊,清代的偶園等,都有各自的風格。國家級森林公園仰天山地下溶洞長達數百米,其長度為中國北方之最。濰城的十笏園,是晚清的家庭園林建築,布局精巧,兼有南北園林藝術之長,並有「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書畫石刻多處。臨朐沂山,林木茂密,巍峨多姿,向有「東泰山」之稱。老龍灣風景秀麗,四季恆溫。石門坊的秋山紅葉令人心曠神怡。號稱「萬卷書」的山旺古生物化石蘊藏豐富,種類繁多,目前已發現十多個門類,400餘個品種,保存完好精美,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被國務院定為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諸城龍骨澗出土的恐龍化石為世界矚目。青州龍興寺窖藏佛像遺址的發掘為』96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寒亭楊家埠木版年畫為全國三大木版畫發源地之一。濰坊紅木嵌銀漆器為全國獨有,仿古銅器、布玩具、核雕、紅絲硯等手工藝品製作精美,蜚聲中外;高密撲灰年畫、剪紙、泥塑等民間藝術獨樹一幟,倍受人們的青睞。濰坊是中國風箏的發祥地之一,從1984年開始舉辦的濰坊國際風箏會,每年一屆,吸引了大批的中外遊客。
濰坊「千里民俗旅遊線」別開生面,獨具特色。旅遊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挑選各種專項旅遊。主要線路有5條。
一、民俗旅遊線。以濰坊國際風箏會為龍頭,以「千里民俗旅遊線」各景點為基礎,根據遊客不同要求開展專項旅遊。包括風箏游、情系鄉間游(以體驗農家生活為主)、民間藝術游、化石探古游、書法游、風味美食游、名勝古跡游等。
二、觀光旅遊線。以青州、臨朐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主,包括雲門山、駝山、玲瓏山、仰天山、偶園、范公亭、沂山、石門坊、老龍灣、山旺化石、青州博物館等景點景區。
三、娛樂旅遊線。以富華游樂園、金寶樂園、浮煙山旅遊度假區、昌樂寶石城為主,通過全面開發,建成現代化設施齊全,集觀光、度假、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旅遊娛樂中心。
四、以濰坊北港為龍頭的海上旅遊。主要包括海上觀光、娛樂和海上運動項目。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基本配套。
五、以農業高新技術走廊為龍頭的田園生態旅遊。濰坊至壽光已基本完成。濰坊至青州、濰坊至諸城、濰坊至昌邑也逐步開發。
山河壯麗,民風憨厚,風箏飛舞,來自異國他鄉的遊客可盡情地領略到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濰坊千里民俗旅遊線,將給遊客們留下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閱讀全文

與山東濰坊昌樂有哪些民間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