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徐城北的《京劇趣談》可以看出京劇的奇特之處是什麼
中國京劇在兩個方面獨有的藝術特色,一是道具:有實在道具如馬鞭,還有一些虛擬道具;二是動作:亮相。
『貳』 《京劇趣談》一文寫了京劇哪兩個藝術特色
《京劇趣談》一文寫了京劇「馬鞭」和「亮相」這兩種藝術表現形式,作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語言將這些奧秘娓娓道來,不僅介紹了關於京劇的知識,也流露出作者對京劇的喜愛和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主要角色上場時、下場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動作完畢後的一個短促停頓。集中而突出地顯示出人物的精神狀態,採用一種雕塑的姿勢,這就稱其為「亮相」。戲曲的亮相有兩個作用:
一是向觀眾展示美麗的造型;
二是便於拍攝劇照。
(2)京劇藝術特色除了馬鞭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戲曲表演藝術有一個獨特的招數,無論話劇、歌劇或者其它的表演藝術都是沒有的:這就是演員表演的「上場亮相」。
不管生、旦、凈,丑,在第一次出場的時候,都要在「上場口」站一下,亮一個相。別看這只是短短的一個停頓,對於一個演員的藝術生命來說,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有的演員出場,一站一亮,光輝四射,神采奪人,使全場精神為之一振,被他牢牢吸住,神嚮往之,下面的戲,就容易見好。
有的演員上場,照例走出來,停一下,毫不起眼,暗淡無光,觀眾對他的出現,滿沒在意,漠然視之,甚至還泛起一絲失望,幾許沮喪,下面的表演,要贏得觀眾,就費勁了。
正像內行有一句話說的:「你往那兒一站,就知道你吃幾碗干飯。」在他們眼裡,有沒有「角兒」大演員的「份兒」,單從你的上場亮相,就能掂量出幾分來。
『叄』 京劇的藝術特色 京劇的藝術特色介紹
1、劇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其表演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綜合藝術,在京劇中,往往就表演這一項中,就是一門綜合類藝術,它包括唱、念、做、打四門基本功,再加上音樂、美術、燈光、服裝等,就構成了十分復雜的綜合藝術,這也是它成為國粹的原因之一。
2、京劇另一個特點是,它源於生活,但是卻沒有照搬生活,在舞台上進行表演的時候,它是從生活出發,並以生活中的事情為依據,進行高度的概括,將生活中的形態、語言、動作等進行美化、裝飾、誇張等,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再來反映生活。
『肆』 京劇趣談中有哪些京劇的藝術特色
京劇簡介: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伍』 京劇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京劇的藝術特徵:
1,京劇藝術的特徵首先表現出一種綜合藝術的特徵。在京劇舞台上,演員的表演要完成得行雲流水、賞心悅目是不容易的,必須做好唱、念、做、舞這些最扎實的基本功。每一個行當的演員只有表現出很高的基本功的水準,才能讓一出戲很好的完成。我們就以四功中的「舞」來說,京劇表演中的「舞」,大都是按照一定的節律,在音樂的伴奏聲中進行的。主要是通過演員的肢體動做來表達人物豐富的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比如表現劇中兩位將領交戰的場面,觀眾常常看到,勝者一方好像並不急於去追擊敵人,馬上致對方於死地,而常常是在舞台上大耍花槍,盡情表演,讓觀眾看得眼花繚亂,直到掌聲四起;再比如京劇舞台上表現少女天真無邪、興高采烈的樣子時,演員經常是用快速跳躍的碎步下場,用這樣的舞蹈姿態和行為動作,目的就是用來體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狀態。不僅如此,京劇表演中,還需要音樂、舞美、服裝、化妝等諸多部門的通力配合,沒有它們的配合,演員再好的演技都無法施展,再好的劇目都無法完成。所以說,京劇這個藝術載體,容量廣泛,包含著多種因素,需要調動多種藝術手段來共來同完成,因而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也正因如此,京劇舞台才給人一種花團錦簇、豐富多彩的審美感受。
2,具有程式性的特徵。京劇藝術的程式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一般都是大家在平時訓練中,為塑造某一角色或模擬某些日常生活行為而創造的帶有舞蹈化、節奏化的動作。後來大家覺得很好,而且將其用到其它戲中的人物身上也合適,於是經過不斷加工,這套動作就被普遍採用。可見,程式原本是某一特定的動作,後來才逐漸成為帶有規范性的表現手段的。比如京劇舞台上的騎馬、坐轎、上山、下樓等等動作都有一套完整固定的表現程式。京劇藝術程式性的特點首先一方面表現為它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在劇情發展的基礎上,根據人物性格、人物心理的需要靈活運用的。就拿京劇《失街亭》和《逍遙津》這兩部戲來說,《失街亭》的諸葛亮升帳和《逍遙津》的漢獻帝打朝,人物上場都要打「引子」,這段「引子」是京劇中自報家門中定場白的一部分,又唱又念。但為了表現諸葛亮的威儀沉穩和雄韜大絕,他上場時打的是完整的「雙引子」,使舞台氣氛顯得庄嚴肅穆;而漢獻帝性格懦弱,面對殺氣騰騰的曹操十分害怕,為了進一步刻畫烘托這個人物,這段引子還沒有打完,就讓他嚇退到龍位上了。可見京劇中程式的運用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遵照從劇情出發,為塑造人物服務的原則。另一方面,由於京劇藝術是按行當劃分的,所以不同行當的程式也各有千秋。比如同樣是拉「雲手」這個動作,由於行當不同,就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所以我們的京劇老前輩們在長期的舞台實踐中,僅就這個動作就總結出了這樣五句話,即:「老生齊眉,旦角齊乳,花臉過頂,小生齊肩,武丑齊腹」,其中的道理讓演員一看就懂,使大家不言自明。京劇藝術豐富的程式化動作在舞台上變幻莫測,它吸引著觀眾的視線,使京劇舞台上的人物更加生動,魅力無限。
3,綜合性特徵,還是它的虛擬性和程式性特點,都體現出中國戲曲最重要的文化特徵,都凝聚著中化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美學思想。這些特徵來自於生活的土壤,是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京劇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表現時代新人物,新氣象,更要努力創造新技巧,不斷向前發展。
『陸』 京劇的道具有哪些特點
三大特點:綜合性,虛擬性,程式化。人物分行當,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寫意化的表演、舞檯布置,誇張化的行頭、扮相。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聲必歌,無動不舞。
『柒』 京劇特色有哪些呢
1、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2、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凈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3、京劇主要分為「西皮」與「二黃」兩大類。
傳承價值
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
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
『捌』 京劇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京劇的藝術特色有:
1、綜合性。
指京劇中包含了多種藝術形式,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在京劇中結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2、虛擬性:
京劇的場景和道具相當簡單,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演員在台上用高度虛擬化的表演引發觀眾的想像和共鳴。
3、程式化
京劇表演的過程和形式都已形成高度的規范和固定化,不同行當的唱念有各自不同的聲腔,表演的動作,唱念做打等及服裝,臉譜,道具等都有相當明確的規定。
4、分類性
京劇後來劃分為生、旦、凈、丑四大類型,但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所以實際上是把漢劇十種行當都包括在內了。不僅包括在內,而且更為細密嚴謹。唯一不同的是漢劇雖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當是末,而不是生。發展到京劇,生行就成為主要行當。
5、特殊的表現手法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玖』 京劇有哪些特點
一)綜合性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民族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諸如舞蹈、雜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便是戲曲的綜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唱,指唱腔技法,講求「字正腔圓」;念,即念白,是朗誦技法,要求嚴格,所謂「千斤話白四兩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動作,是在中國傳統武術基礎上形成的舞蹈化武術技巧組合。這四種表演技法有時相互銜接,有時相互交叉,構成方式視劇情需要而定,但都統一為綜合整體,體現出和諧之美,充滿著音樂精神(節奏感)。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戲劇形式。
(二)虛擬性
虛擬是戲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員的表演,用一種變形的方式來比擬現實環境或對象,藉以表現生活。中國戲曲的虛擬性首先表現為對舞台時間和空間處理的靈活性方面,所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頃刻間千秋事業,方丈地萬里江山」,這就突破了西方戲劇的「三一律」與「第四堵牆」的局限。其次是在具體的舞台氣氛調度和演員對某些生活動作的模擬方面,諸如刮風下雨,船行馬步,穿針引線,等等,更集中、更鮮明地體現出戲曲虛擬性特色。戲曲臉譜也是一種虛擬方式。中國戲曲的虛擬性,既是戲曲舞台簡陋、舞美技術落後的局限性帶來的結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寫神的民族傳統美學思想積淀的產物。這時一種美的創造。它極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觀眾的藝術想像力,從而使戲曲的審美價值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三)程式性
程式是戲曲反映生活的表現形式。它是指對生活動作的規范化、舞蹈化表演並被重復使用。程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規范對生活經過提煉、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著古往今來藝術家們的心血,它又成為新一代演員進行藝術再創造的起點,因而戲曲表演藝術才得以代代相傳。戲曲表演中的關門、推窗、上馬、登舟、上樓,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戲曲從劇本形式、角色行當、音樂唱腔、化妝服裝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優秀的藝術家能夠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創造出自己具有個性化的規范藝術。程式是一種美的典範。
(四)寫意性
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講求虛實結合、以一當十、傳神寫照、寫意抒情。中國畫崇尚空靈、意境及筆墨之趣,中國詩講究要有神韻,簡而言之,中國藝術典範的核心就在於它的寫意性。中國戲曲無疑也是一種寫意型的藝術形態。除了上述三項表演藝術特徵無不與寫意性相關聯以外,即便是戲曲劇作本身,在其故事結構、人物安排、唱詞處理等方面,也十分鮮明地表現出寫意性特色。
『拾』 京劇趣談京劇的道具有什麼的比如什麼的有也有什麼的比如什麼的
京劇趣談京劇的道具有(真道具)比如(刀槍把子)也有(虛擬的道具)比如(馬鞭的妙處,表現誇張的特點)。
一根虛擬的馬鞭,給演員以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揚,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還在家門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馬鞭本身具備一種裝飾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馬鞭時,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方法。
京劇的道具,離不開刀槍把子。劇團把舞台上使用的『刀』,叫『刀劈子』,把『槍』叫『槍桿』;『刀劈子』是用竹子片製作的;『槍桿』,是用藤子桿做的槍身,槍頭,是木頭削成的用膠粘在藤子桿前面,然後粘裹一束紅色的槍纓子(也就是『紅纓槍』那種纓子)。
這些『刀劈子』、『槍桿』,在舞台上大都是龍套、校尉們、男,女兵士在使用,都是他們的手中武器,在武戲當中開打時使用。
主要演員使用的『腰刀、』『槍桿』,都需要單獨定做,質量上乘,不會掉槍頭,藤桿也需要不粗不細,講究的武生演員,需要挑選『活』藤桿做的『槍桿』,不是自然乾枯的硬藤桿,這種挑選出來的槍桿,價格昂貴,質量超群,一般演員是摸不著的,不用之時,專門有槍套套好存放,管箱師傅是不允許別人觸碰的。
京劇聚精薈萃,具有較高藝術魅力;與繪畫藝術相結合;有文學藝術的支持,是高度綜合和獨特的藝術形式,所以具有永久的藝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