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寫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800一一👿字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篇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裡,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裡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裡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里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篇三:發揮科技優勢 弘揚傳統文化
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並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淀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築的發展並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Ⅱ 民間藝術作文400字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民間藝術作文400字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面人,俗稱「捏麵人」。它是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今大多數都已經被橡皮泥所取代。據了解,雖然面人的製作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卻是一種藝術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
在節假日,大街上、公園里、飯店門口有時有捏麵人的民間藝人,我們小朋友看見了,必定要去圍觀。那面人有文學作品中的孫悟空、林黛玉等,有動畫片里的黑貓警長、乖乖虎等,還有玫瑰花、傳說中的龍等。小朋友看見喜歡的,會請求家長買一個,回家細細品賞。
周四作文課上,張老師帶了一個面人,是三國人物關羽。她說這個面人她已經收藏了十多年,當時花80元錢,從山東濟南的趵突泉公園買的。
這個面人關羽,身高十多厘米。頭帶藍巾,身著五彩戰袍。那戰袍花紋精細,脈絡清晰。和戲劇舞台上的戰袍一樣華美,真是巧奪天工呀!他右手握大刀,放在身後。左手放在胸前,好像在大喊:「哪個跟俺大戰三百回合」。
面人關羽的頭部,只有花生豆大小。棗紅色的臉上,眉毛眼睛清晰可見。你可以看到他,緊鎖眉頭,怒目而視,十分威武。真是一個「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的猛士。
這個面人關羽真是栩栩如生,可見捏麵人的藝人技藝真是高超啊!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於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於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並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後,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聖誕琴聲》、《收獲》、《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現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重點搶救對象,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我國的傳統文化很多,但我最喜歡剪紙這個民間藝術。
關於剪紙,有一個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四處作惡,只要是小孩遇到他,就會發燒生病,所以人人都很害怕。有一次他見到了一個賣紅鞭炮的小孩,「年」被那個顏色和形狀嚇到了,轉身就跑掉了。後來大家聽說了這個事情,就爭先恐後地去買紅鞭炮,去嚇唬「年」。後來因為放鞭炮太吵,也不美觀,於是慢慢地就轉變成了紅色的剪紙。
剪紙的樣式和題材都很豐富,有的渾厚、粗獷,有的秀麗、精巧;有單色剪紙,也有套色剪紙;有花木、有蟲鳥;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也有自然景觀。人們經常剪貼蓮花和金魚,象徵「連年有餘」;剪貼喜鵲、梅花寓意「喜上眉梢」;還有用桃子象徵長壽,用鴛鴦象徵愛情。真是五彩繽紛,氣象萬千。
剪紙最講究的是構圖,你必須要先想好什麼東西放在哪個位置,以何種方式跟其他圖案相連接,然後才能開始動手剪。當然剪紙藝術也離不開靈活的雙手!
我曾經在二年級的美術課上學過簡單的剪紙技術,當然我們只能剪最簡單的窗花。首先我們把紙對折了好幾次,因為這是剪出對稱圖形最關鍵的一步,折好後再簡單剪幾個圖案,打開就是一幅很漂亮的窗花了。當然我希望能有機會再繼續學習,更上一層樓!
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中國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我們一定要盡力讓它好好傳承下去!
剪紙,又叫刻紙,是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顧名思義是用剪刀把紙剪成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玻璃上、門上、燈籠上,表達了濃郁熱烈的喜慶氣氛。
剪紙的作品豐富多彩,那美麗的小鳥好像在歡快地歌唱;十二生肖正在舉行森林大會呢;壽桃里刻著飛舞的鳳凰——栩栩如生;兩只伶俐的燕子正在梅花枝頭上說著悄悄話……多姿多彩、變幻無窮。剪紙真是美的享受啊!
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兔子吃草」。那隻小兔子的眼睛像鑽石一樣亮,它的尾巴像一顆小球上面沾滿了絨毛舒服極了,整個身體像是一朵朵雪花組成——漂亮極了,吃草的樣子更是惟妙惟肖。
看著這些精美的剪紙,我也手癢癢的,跟著電腦上的照片也動起手來。首先我一折就三下五除二剪好了,但是一看作品嚇了一大跳,作品盡然變成了兩半;不服輸的我又重新再剪了一遍,這次雖然不是兩半,但是仍然要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圖案。我仔細地研究了一下後終於找到了竅門,第三次折了三下後再剪,最後一個漂亮的「月餅剪紙」展現在我面前。
剪紙,我發現看起來簡單剪起來真的有點難,難怪會被稱為國家文化遺產呢!
Ⅲ 關於民間藝術的作文
「民間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冠以「民間」字樣,顯然是要與所謂的「宮廷藝術」與「貴族藝術」等有所區隔。不過「民間藝術」的領域很寬廣,而且也不乏很多「絕活」,象皮影、剪紙、編織、綉花、獅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間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國的民間藝術有:
中國民間工藝品 :
舞獅子,皮影戲,陶瓷,泥塑,剪紙,布藝,燈彩,吊飾,竹馬,麗江木刻,樺皮工藝,獸皮工藝,竹編工藝,漆器工藝,硯石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麥桿畫,年畫,風箏,紙編畫,蘇綉,唐卡,魚皮衣,銀飾,鉛筆屑畫,木頭、土家族黃楊木雕、唐卡、拓真畫、
中國民間戲曲藝術: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
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跑帷子》《跑陣舞》《打獨角獸》《扛箱舞》《龍舞》、《獅舞》、《麒麟舞》、《趕犟驢》、《竹馬舞》《貓蝶舞》。《打春牛》《打鐵舞》《八美圖》、《荷花燈》、《菊花燈》、《旱船舞》、《高蹺舞》《秧歌舞》《腰鼓舞》《鼓舞》《大銅器舞》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
中國民間民俗
敬巫師,賽神願,吹牛角,跳仗鼓
中國民間T台
中國民間服飾
中國民間飾品
中國民間傢俱
中國民間建築園林中國民間工藝品
中國民間藝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這些工藝品大都與民間傳說有關,材質有陶瓷、泥塑、布藝、木頭、燈彩、吊飾、
麗江木刻 、樺皮工藝、漆器工藝、 獸皮工藝、 硯石工藝、竹編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
土家族黃楊木雕、瓷器、風箏、剪紙、麥桿畫、年畫、鉛筆屑畫、唐卡、拓真畫、銀
飾、紙編畫、蘇綉、魚皮衣等。內容大都是精神活潑向上、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用於民間傳統節日、傳統宗教和民族飾品用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民間繪畫藝術已逐步發展為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又富有生活韻味的民間性的現代民間繪畫。
中國民間民俗
我國是—個多民族、多宗教地區,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姓氏、家族都有不同宗教信仰。《慈利縣志》記載說:「大庸所崇山外屏,少見天日,又性忍,刺膚血以事神者,千百成群,甚可笑也。」明代隆慶《岳州府志》也載:「沅澧流域,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清代《甄氏族譜》對武陵源一帶的宗教信仰也作了記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儺願為要務,敬巫師,賽神願,吹牛角,跳仗鼓……」這便是我國民族宗教信仰的特點。歷史上,中國家族先民曾經歷過「萬物有靈」和「圖騰」信仰歷史階段。由於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的傳入,逐步演變為多種崇拜。以至今天所說的民間民俗。
中國民間藝人
一天,我慕名來到廣西藤縣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前身是1979年建成的李鎮亞會議廳,1986年改建為共和國民族藝術博物館並對外開放。館內共存有中國最有名的藝術家以及著名詩人創作過的民族藝術專注,以及所收藏的數多種中國民間藝人作品。被譽為中國著名藝術博物館之一。現在我中國民間藝術網站主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燦爛的民間藝術遺產,保護中國民間藝術文化可持續性發展,進一步挖掘、整理、傳承、研究中國民間藝術,尤其是瀕臨失傳的民族古歌、古舞、古樂藝術等。
中國民間影視藝術
在迄今為止的人類藝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燦爛的篇章,大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誕生並逐步成熟的電影藝術和隨之產生的電視藝術。作為新的藝術門類的影視藝術,藉助於光電的魔力,把逼近於現實生活真實的影像和聲音再現於銀幕和屏幕上,這不僅實現了信息傳遞的大眾化,而且也使蘊含最廣泛和最普通的生活經驗的藝術內容,融入交流和接受的過程。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表現和娛樂生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
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民間舞蹈藝術源遠流長,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產生,經歷代發展,傳承至今,其種類因地域而別,內容十分豐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陣舞》是由古代戰爭中的陳兵布陣演變而來。《打獨角獸》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與獸的搏鬥。《龍舞》、《獅舞》、《麒麟舞》、《趕犟驢》、《竹馬舞》和《貓蝶舞》是典型的模擬舞蹈。《打春牛》和《打鐵舞》是模仿人們生產勞動時的情景。《八美圖》、《荷花燈》、《菊花燈》、《旱船舞》、《高蹺舞》等表現了勞動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型群眾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戰爭時期產生的革命舞蹈。《抬閣》、《肘閣》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銅器舞》場面壯觀,熱情奔放。運用道具進行表演,歌舞結合和採用虛擬、象徵的表現手法是中原民間舞蹈的明顯特徵。
中國民間戲曲藝術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Ⅳ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優秀範文
弘揚中國 傳統 文化 是當務之急,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是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800字 作文 ,供大家參考!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篇一
據__2月20日消息, 教育 部擬在__年3月至__年7月間,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課程的試點工作,並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同時,教育部確定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15首京劇經典唱段作為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初看該消息,我不禁從心裡叫出一個好字,作為一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京劇 愛好 者,我深知此舉對於弘揚國粹京劇的重要性。弘揚傳統文化是一項長期工程,要從「娃娃」抓起。京劇進入校園,有助於 兒童 了解進而喜歡京劇,也有助於國家發現和培養京劇人才,專家也指出,京劇進校園非常有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承。
京劇進入中小學校園的消息在「哈韓」、哈日」蔚然成風的時代風潮下;在《九成孩子知聖誕沒人知端午》這樣的新聞標題下;在兒童「將墨汁當醬油」的笑話里,更顯得振奮人心。
但是,在我為此舉叫好的同時,有個疑問也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京劇能夠真正走進校園嗎?
確實,京劇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劇種,與其他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徽班進京後吸收崑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衍變為京劇。但京劇在長達五六十年的演變過程中,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深,盡管有其他地方戲劇的元素,但京劇在骨子裡與北京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底蘊密切相關。所以,京劇本質上仍然姓「京」,具有強烈的地域性。
任何藝術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技巧,而需要在濃郁的藝術氛圍的浸潤下滋生、成長、盛開乃至遍地開花。帶有強烈地方色彩和地方文化底蘊的傳統文化更需要地方風情的滋養,當地濃郁的氛圍使得學生容易有親近感,有利於學生耳濡目染;另外,也可以緩解師資不足的窘境。
但一些地方傳統文化,在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著尷尬。__年,佛山市率先將傳統民間藝術剪紙、舞獅、粵劇、 武術 等引進校園,而且有小學用武術取代了廣播 體操 ,在強健學生體質的同時也弘揚了當地文化,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但佛山也同樣面臨著學生因學業壓力大對傳統文化缺乏興趣、家長對傳統文化認知淺薄的困境,曾經火熱一時的武術興趣班也煙消雲散。
粵劇在其故鄉廣東都面臨著觀眾流失、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字正腔圓的京劇在廣東的「遭遇」可想而知。
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對於底蘊深厚的京劇的弘揚更是如此。《紅燈記》是現代京劇的代表,其中的經典唱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要求演員具有深厚的京劇功底,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京劇強烈的時代氣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可以學到、悟到多少呢?有關部門可以嘗試性地在中小學校開設一些京劇欣賞課程,讓學生對京劇有起碼的了解和感知,而不是一次性地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教學生學唱京劇。
確實,京劇是國粹,但傳統文化沒有優劣高低之分,每一種傳統文化都鐫刻著中華歷史的烙印,弘揚傳統文化真正的題中要義是讓傳統文化不要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真正形成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是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篇二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並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淀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同時,傳統文化的道德原則、和諧理念也指引著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走向。先進科技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代建築的發展並隨著鄰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進步伴隨著健康的,電子文檔的的發明也不可避免地產生書寫能力的退化。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也只能依靠傳統文化。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決21世紀人類的生存問題,必須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學說中汲取智慧。弘揚傳統文化,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也指引著科技的發展。
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機與活力!
弘揚傳統文化作文800字篇三這幾天的心情那是非常非常的煩躁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而是為國家為民族為這個社會,,身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這不光是我是我同道中人共同悲哀的問題,可憐的中國文化啊可憐那些曾為我們國家出過力,犧牲過生命的先人們了他們留給我們的東西正在被我們一點一點的淡忘掉,盲目的吸取他國的東西,是的我們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時別忘了本身為國人,難道還不感到悲哀,為什麼現在這么多國家對我們虎視眈眈,為什麼我們國人為了他國的東西大打出手,自己家的東西都不要了你還何談愛國,我們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學西方的東西,有些東西確實是有優點我們為什麼不學呢關鍵是看你學過來之後怎樣去發展了,就拿武術來說被他國吸取過之後加上自身的努力就變成了自己家的東西,而我們呢只是一味的死學,沒有一點點的創新,我們要做的就是發展成自己的東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這樣才行啊,,才能立足於社會之林啊。
中國人還繼續這樣的話,那麼自己的東西一點點的會被別人搶走,就比如說 端午節 ,,被韓國搶走,知道消息後,多少國人氣憤,,呵呵,,那怪誰呢還不是怪自己啊,人家為什麼能搶走啊自己都不重視了自己都不發展了還有什麼可說的一些國粹啊像戲曲,武術,詩詞等等還有多少人學呢,悲哀啊這些東西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只是為了好玩耍酷,沒有站到一個文化的高層次上去發展,整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
說什麼都是借口,就是你們那些人,現在的世界環境是的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是需要時間的,不是每個人隨便可能學會的而且時間也長,,講究基本功,但在期間他可以鍛煉你的意志,磨練你的心態。
現在我很煩躁,頂著很大的壓力,最讓我痛恨的就是那些低俗的人,不會欣賞的人,沒有一點點文化層次,只是為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發展自己家的東西啊……越是這樣的就越有人遠離這些出力不討好的東西,所以就一點點的淡化知道失去
以後希望會出現更多的高文化層次的人救國救民啊。
下頁>>>更多弘揚傳統文化的800字作文
Ⅳ 民間藝術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精華】民間藝術作文九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學校要求做工藝品,我們班的特色是「紙盤畫」,就是在盤子上畫畫,可難哩!
最初,盤子是不畫的,中間是一首中的詩意,然後就寫上詩;然後,老師提倡:中間依然畫詩意和寫詩,邊沿畫一些圖案,會更美觀。有一少部分同學畫了,但是有一大部分同學仍舊沒畫;現在,老師說:「同學們,現在我們改一改,改為邊沿畫一些精美的圖案,中間不畫,只寫詩。」「哇!這么難!」有同學說道。我說:「為什麼?」「你沒有聽嗎?」「有呀,這么啦?」「老師說要畫精美的圖案呀,精美的圖案畫在邊沿,邊沿又小,圖案要精美,實在很難呀!」他說很難,我畫起來卻很好畫,很好看,並不像他說的這樣難。我明白了只要認真,再難的事都可以辦好。
在我家的電視上,擺放著一個小巧玲瓏的沙漏,它不像別的藝術品那麼大,而是很小,但很精緻。
它的兩個圓頂分別在兩邊,由三根黑色的小柱子頂著,中間是兩個圓錐形的玻璃,玻璃正中間有一個很窄的縫隙,玻璃中的沙子就從縫隙中流過。整個沙漏不是五顏六色的,而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但我覺得有這兩種顏色就足夠了。如果它是五顏六色,會使人覺得很刺眼,顯不出它的獨特的美。所以,我覺得只有黑、白兩種顏色搭配出來才協調,給人奇妙無比的感覺。
沙漏的用法是:把它倒過來,讓沙子通過縫隙流到另外一個圓錐形的玻璃中。
雖然只是沙子流過,但卻包含著深刻的含義:那銀白色,閃閃發光的沙子的流逝,在告訴我們時間也在流逝,要我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能讓時間白白流逝,要發奮讀書,認真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想如果這沙子是黑色的,看到它流過,時間就彷彿黑夜一樣,悄然無息地流過。
這就是我家的藝術品——沙漏,不要看它小巧玲瓏,不太顯眼,卻非常富有深意。每當看到沙子的流逝,就好像看到時針和分針兩兄弟在賽跑,讓我們珍惜時間。所以,我對這件藝術品愛不釋手。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漢族民間藝術之一,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每逢過年或者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家中,氣氛也因此被烘托的更加熱烈。
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都是折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剪紙常用的材料是紙,比如單色紙、彩色紙、金箔紙……所用的工具也很簡單,主要是剪刀和刻刀。
這些簡單的材料和工具就可以剪出:象徵富貴的「年年有餘」、「富貴牡丹」和象徵喜慶的.「喜上眉梢」。還可以剪出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和栩栩如生的各種動物,比如:飛鳥、小兔子、小猴子……
現在你了解剪紙藝術了吧?你也喜歡剪紙嗎?
今天,天氣秋高氣爽,媽媽准備帶我和張育霖他們一起去「和坊街」尋找民間藝術。
我們一起乘坐地鐵來到了「和坊街」。我一到「和坊街」就發現這里的人真多呀,真是不計其數,超級熱鬧!我和張育霖像兩只快樂的小鹿,使勁往人群中擠去看熱鬧。
我看到這里的房子顏色可真奇怪,全都跟古代建築顏色竟然一模一樣。還真有點像來到了古代的感覺。
我和張育霖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小店鋪前,我看見這個小店的牆壁上掛滿了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草鞋。這些人的手可真巧啊,居然能把稻草編成鞋子。
我看這些草鞋一定很透氣,穿上肯定會很舒服。
忽然,我們被一陣「嗬呦嗬呦」的吆喝聲吸引了。我們走過去一看,原來這里是賣桂花糕的。只見兩位叔叔身穿白色背心和花短褲,頭上戴著一個套水果的紅色泡沫袋。我覺得他們的樣子真滑稽搞笑。他們一人拿著一個大木錘使c勁地打著一塊大大的桂花糕。他們一邊打著桂花糕,一邊「嗬呦嗬呦」
地唱著歌。我想,他們一定很快樂吧!
後來我們還看到了捏泥人,木製大刀,冰糖葫蘆,木製彈弓……今天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
7月13日星期三晴
中午1點的高溫,擋不住尋緣團的成員們前行的腳步。成員們乘坐52路前往馬嶴街道文化教育中心進行教學,並邀請到黃素芬老師一行進行現場表演教學。
此次活動分兩個部分:「尋緣」團成員介紹、黃素芬老師現場表演教學。尋緣團成員通過ppt展示向小朋友們介紹了舟山非遺的基本概況,並播放了東科學子的鑼鼓表演視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非遺小知識問答環節更是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孩子們踴躍舉手,熱情高漲。
黃素芬老師首先表演了一段走書。雖然由於語言的問題,有一大半故事我沒有聽懂,但是我被黃素芬老師那圓潤的唱腔,筆挺的身姿,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的鏗鏘有力,傳神韻味所折服。隨後,幾名孩子們和成員們現場拜師學藝。黃素芬老師分別從翁洲走書的基本常識、唱腔以及走書表演的技巧等方面進行了介紹,並現場傳授。老師教的仔細,學生學的認真。
這一次的活動我收獲良多。其一便是現場欣賞了黃素芬老師精彩的走書表演。其二則是感受到了小孩子們的活力與熱情。那種天真爛漫,打打鬧鬧都是存於我記憶中的。今日被小孩子們所觸發,回憶起自己少時與小夥伴們無憂無慮的童年,這樣,真好。
今天下午,民間藝術團來到我們學表演。
首先,閃亮登場的是鼓手們的表演。瞧,他們身穿紅色背心,白色的靴子,手上拿著兩根棍子。突然,「蹦」的一聲,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可能是我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主持人身上,鼓手們生氣了,把鼓敲的震耳欲聾。接著一些整齊、乾脆的鼓聲讓我對這些鼓手充滿了敬佩。
然後,一位叔叔搬了一張桌子走上舞台,我好像在哪見過他呀!只見他拿著一個還沒有捏完的泥人,一捏,一粘。一轉眼,一個活靈活現小泥人正對我笑呢!
可不只這些喲!還有很多很多的節目呢!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那條長長的「龍」。它的嘴巴旁有兩條長長的須。那身體差不多有4米多長(我數了數,必須得要9個人,才能讓那條龍「飛」起來),斑紋趁著一些小斑點。當表演者讓龍「排山倒海」的時候,感覺像是海上的浪一樣,一會「浮」,一會「起」。
原來民間藝術這么多,看來我要好好學習呀!
藝術,不是天生就懂的,而是要靠後天的努力才會的,我也一樣。我掌握的民間藝術的種類中,比較拿手的就屬剪紙了。
有一次,我們上美術課,老師正在給我們講關於剪紙的要領,我只顧著做當天的作業,老師的每句話,我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就這樣,一節美術課變成了一節作業課。老師講的無論那句話,我都沒有記住。
過了一個星期,上美術課時,由於我上個星期沒聽課,所以我不知道要剪紙。正當我心裡責怪自己怎麼沒聽課時,老師突然大喊:「開始做!20分鍾以內剪不出四個的同學別走!」我立馬慌了,我連剪什麼,怎麼剪都不知道,更別說20分鍾內做四個了,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要五分鍾內做一個?
我心裡想「唉,四個就四個吧,大不了隨便剪四個,應付一下唄「。我立馬動手,在自己的白紙上隨手剪了四個不規則的圖形。
我拿著這四張不規則的圖形,又對比了一下同桌剪的一張精美的蝴蝶,頓時覺得還是認真剪比較好。我仔細觀察著同桌的動作。首先,把紙對折兩次,接著就可以開始剪了。我看完,心中暗想就這么簡單。十分鍾內剪四個,沒問題啊。我馬上按這種方法剪了起來。可是,當我剪完了,把紙展開的時候,圖形卻散開了,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連起來,到底是哪兒錯了?我心裡思索著,肯定是我沒有觀察仔細。於是,我又仔細觀察同桌,發現她在剪紙的時候,是沒有把紙邊完全剪掉。我頓時明白了,原來紙的邊上,必須要保存一些地方,以此來連接。我馬上按這種方法簡單四個,每個周形既整齊又好看。看來想把剪紙剪好,必須善於思考和觀察才行啊!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能成功。」現在我把這句話改了一下,「藝術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四十九點五的努力,以及百分四十九點五的觀察才能創造的。」這,就是我的剪紙的感悟。
剪紙,又叫刻紙,是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顧名思義是用剪刀把紙剪成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玻璃上、門上、燈籠上,表達了濃郁熱烈的喜慶氣氛。
剪紙的作品豐富多彩,那美麗的小鳥好像在歡快地歌唱;十二生肖正在舉行森林大會呢;壽桃里刻著飛舞的鳳凰——栩栩如生;兩只伶俐的燕子正在梅花枝頭上說著悄悄話……多姿多彩、變幻無窮。剪紙真是美的享受啊!
我最喜歡的一幅作品是「兔子吃草」。那隻小兔子的眼睛像鑽石一樣亮,它的尾巴像一顆小球上面沾滿了絨毛舒服極了,整個身體像是一朵朵雪花組成——漂亮極了,吃草的樣子更是惟妙惟肖。
看著這些精美的剪紙,我也手癢癢的,跟著電腦上的照片也動起手來。首先我一折就三下五除二剪好了,但是一看作品嚇了一大跳,作品盡然變成了兩半;不服輸的我又重新再剪了一遍,這次雖然不是兩半,但是仍然要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圖案。我仔細地研究了一下後終於找到了竅門,第三次折了三下後再剪,最後一個漂亮的「月餅剪紙」展現在我面前。
剪紙,我發現看起來簡單剪起來真的有點難,難怪會被稱為國家文化遺產呢!
今天爽極了!爸爸答應帶我去看「珠海市民間藝術大巡遊」,我可是有「嘉賓證」的喲!
早上我一大早就起來了,往窗外一看,天哪!霧真大!漫天的濃霧,使大地變得模模糊糊,一片昏暗。東方的太陽只能看到一點昏黃色的圓光。坐車時,玻璃也朦朦朧朧,遠處的實驗中學隱隱約約只剩下一團灰影。
不一會兒,爸爸開車來到了體育中心,哇噻!這里的情景只能用宋丹丹的一句話來形容:那這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那可是相當的壯觀!我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到了嘉賓席上。天變化得真快,剛剛坐到位置上,霧就不知道哪去了,火紅的太陽取而代之,樹梢紋絲不動,空氣都是熱的,悶得人喘不過氣來,我更是熱得汗流浹背、「哭天喊地」。
這次的巡遊節目內容很豐富,有花車9台和27個表演方陣,譬如高新區的「活力無限」方陣、香洲區的「中外朋友鬧元宵」方陣、斗門區的「水上婚嫁」方陣、高欄港的「海泉灣」方陣,各有特色,當然還少不了我最喜歡的「乾務飄色」方陣。
「乾務飄色」方陣里有一台「天仙配」飄色。天仙配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說的是一個名叫董永的人,父親死了沒錢安葬,就賣身到地主家打工。有一天,天宮的七位仙女下凡,與董永相遇,知道了董永家的情況後,第七位仙女非常同情他,見他很老實很孝順,就和他結親了。不久,玉皇大帝發現他的第七個女兒竟然在人間和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結婚,大動肝火,便派出二郎神活生生地把他倆拆散,永遠不能見面。這台「飄色」由八個孩子表演,改變以往只有一、兩個「色芯」的傳統表演形式。
這次大巡遊肯定是許多藝術家和工作人員辛苦的結晶,首先要感謝他們為這次大巡遊所付出的辛勤勞動。通過這次表演,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珠海的強大文化,更加喜歡珠海了。那個「中外朋友鬧元宵」方陣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從五湖四海來的這些外國人肯定很喜歡珠海,否則怎麼會來珠海表演呢?
今天真是爽!
Ⅵ 怎樣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500字
據人民網2月20日消息,教育部擬在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間,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課程的試點工作,並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同時,教育部確定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15首京劇經典唱段作為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初看該消息,我不禁從心裡叫出一個好字,作為一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京劇愛好者,我深知此舉對於弘揚國粹京劇的重要性。弘揚傳統文化是一項長期工程,要從「娃娃」抓起。京劇進入校園,有助於兒童了解進而喜歡京劇,也有助於國家發現和培養京劇人才,專家也指出,京劇進校園非常有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承。 京劇進入中小學校園的消息在「哈韓」、哈日」蔚然成風的時代風潮下;在《九成孩子知聖誕沒人知端午》這樣的新聞標題下;在兒童「將墨汁當醬油」的笑話里,更顯得振奮人心。 但是,在我為此舉叫好的同時,有個疑問也一直在腦海中盤旋———京劇能夠真正走進校園嗎? 確實,京劇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劇種,與其他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徽班進京後吸收崑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衍變為京劇。但京劇在長達五六十年的演變過程中,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深,盡管有其他地方戲劇的元素,但京劇在骨子裡與北京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底蘊密切相關。所以,京劇本質上仍然姓「京」,具有強烈的地域性。 任何藝術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技巧,而需要在濃郁的藝術氛圍的浸潤下滋生、成長、盛開乃至遍地開花。帶有強烈地方色彩和地方文化底蘊的傳統文化更需要地方風情的滋養,當地濃郁的氛圍使得學生容易有親近感,有利於學生耳濡目染;另外,也可以緩解師資不足的窘境。 但一些地方傳統文化,在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著尷尬。2002年,佛山市率先將傳統民間藝術剪紙、舞獅、粵劇、武術等引進校園,而且有小學用武術取代了廣播體操,在強健學生體質的同時也弘揚了當地文化,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但佛山也同樣面臨著學生因學業壓力大對傳統文化缺乏興趣、家長對傳統文化認知淺薄的困境,曾經火熱一時的武術興趣班也煙消雲散。 粵劇在其故鄉廣東都面臨著觀眾流失、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字正腔圓的京劇在廣東的「遭遇」可想而知。 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對於底蘊深厚的京劇的弘揚更是如此。《紅燈記》是現代京劇的代表,其中的經典唱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要求演員具有深厚的京劇功底,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京劇強烈的時代氣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可以學到、悟到多少呢?有關部門可以嘗試性地在中小學校開設一些京劇欣賞課程,讓學生對京劇有起碼的了解和感知,而不是一次性地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教學生學唱京劇。 確實,京劇是國粹,但傳統文化沒有優劣高低之分,每一種傳統文化都鐫刻著中華歷史的烙印,弘揚傳統文化真正的題中要義是讓傳統文化不要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真正形成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是要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和循序漸進。
Ⅶ 民間藝術作文
民間藝術作文 (一)
中國地大物博,聞名中外。民間藝術讓人嘆為觀止。中國美食,古代服裝,民樂……若人喜愛。特別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古董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民以食為天,先來說說小吃吧。中國小吃眾所周知,水餃:雪白的麵皮里包著鮮美的肉餡,吃一口就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回味無窮。寧波湯圓:糯糯的外皮包裹著黑黑的,甜甜的芝麻豬油餡。咬上一口,香甜可口,滿嘴留香,簡直是驚世珍味。哦,還有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冰糖葫蘆!紅紅的焦糖裡麵包著的是又酸又甜的三楂,完全是絕配。讓人無法抵抗它的誘惑,吃了第一口馬上就想吃第二口。
再來說說旗袍吧。旗袍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的改良品種了。最早是從滿族女性的傳統服飾開始流傳的,一直到現在都備受婦女喜愛。它的做工精美運用了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用最中國的布料,絲綢、錦緞、提花棉,做成最中國的服裝——旗袍,穿在發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國女子身上,那種東方的美、東方的神韻,令人嘆為觀止。旗袍在這里,已超脫了一般意義上的服裝而成為一種象徵。
下面再說到青花瓷。這是我們常人很難看到的,現在也只是在電視的鑒寶節目中能看到。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瓶身上畫有許多青藍色的圖案。有祥雲,有菊花,有各種曲線…非常美麗。看上去很樸素美觀,不誇張。也是古代皇帝最喜歡的器皿之一了。現在更是古董愛好者爭相收藏的寶貝了。
嘿,還有我們古代的民樂呢。也不能把它給忘了。代表各個民族特色的民歌,具有中國特色的京劇,還有那些古箏,揚琴,笛子,二胡,琵琶,葫蘆絲所彈奏,吹打出來的優雅的聲音,可以柔情似水,如涓涓細流侵人心脾。也可以萬馬奔騰,讓人情緒高揚。我尤為喜歡笛子,它所吹奏出來的聲音清新悠長,好似鳥鳴,又好似給我們帶來花香。讓我覺得我就生活在大自然中。
雜技,剪紙,抖空竹……民間藝術數不勝數。這些都是我們非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好好珍惜,保護留傳永遠!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一直為你而驕傲,為你而自豪!
民間藝術作文 (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剪紙嗎?剪紙可是我國的藝術瑰寶之一呢!它具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竟可以創造出那一張張惟妙惟肖的藝術品,真使人嘆為觀止。看著那一張張令人眼花繚亂的剪紙,我的思維不由不得飛向幻想的王國……
從前在蒙古草原上有個叫知識的小姑娘,她天資聰穎,又活潑可愛。而且她還有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並在當地成為了一位有名的小老師呢!她經常幫助一些窮苦的人們。在整個村裡人的心中,她就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可是天使總是會招惹惡魔的。
這不,住在藍精洞的小妖得知在村子裡有位美若天仙而又聰明伶俐的人非常受村裡人的愛戴。哇!她可受不了。嫉妒和仇恨之火在她的心中愈燒愈烈,她准備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將知識抓來。
就在這天晚上,知識回到家中,在花兒的簇擁下在書桌上看書。正當知識看得入神時,門突然被小妖踢開了,她抓起知識就走。還沒等知識反應過來,她已被小妖五花大綁了。小妖把知識帶回藍精洞,想盡一切辦法來折騰知識。小妖發誓一定要知識痛不欲身,讓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知識在殘酷的折磨下最終因體力不支而死亡,藍精洞里傳來了一陣陣陰森可怕地笑聲。上帝知道這件事後,立即把小妖抓回天上讓她得到應有的懲罰。
為了紀念知識,上帝把知識的智慧散發在人群之中,智慧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民間藝術作文 (三)
泥巴有什麼神奇的?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可是,當它經過了泥塑大師的手後,就變身為民間工藝品啦!它可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做泥塑,泥土需精心准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或蜂蜜。泥塑的模製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制出原型。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m.taiks.com)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在我的家裡,有一個泥塑作品——菩薩頭像。它並不很大,長短和語文書一般。菩薩頭發上都有一層紗,泥塑也不例外。它頭上薄紗的一部分在頂部的頭發前將其遮住,發後的自然向下垂落,披至肩部,然後向左邊飄去。左邊薄紗的後面則向左上方翹起,好像風兒吹得再大些,薄紗便會飄走。菩薩頂部的頭發上,有著許多飾品。在呈波浪型的珠鏈前後,有著花一樣的東西,十分美麗。垂落下來的凌亂的頭發正與頸間的項鏈交織在一起。此時的菩薩眼睛微張,好象在俯視什麼東西似的。眉心的紅點格外鮮明,嘴角稍微上揚。在純潔的白色衣服中的左手臂抬了起來,手十分靠右,還是蘭花狀,右臂在身後,握著白玉蘭瓶,瓶中什麼都沒有,空盪盪的。手臂的衣袖十分寬,以致衣袖都有了褶皺,一道一道的,很明顯。白色的薄紗、衣服,黑發,淡色的飾品,就組成了一個樸素的、善良的菩薩。它是那麼逼真,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啦!
泥塑歷史悠久,深得百姓喜歡。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張」和無錫的惠山泥人。泥塑早已走出中國,遠渡重洋,成為中外文化的使者。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民間工藝品,記載著中國的歷史磨難和輝煌,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Ⅷ 民間藝術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民間藝術作文錦集八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我對剪紙最感興趣。我通過翻閱課外書、上網查資料,了解到許多關於它的知識。
剪紙來源於生活,是老百姓最普及的裝飾藝術。它的歷史悠久,從紙的出現便開始就有了剪紙手工藝術。其實早在沒有出現紙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流行了。那時剪紙是雕、挖、剔、刻、剪的技術在金箔、皮革、絹帛,或者在葉子上剪刻樣子。通過挖空、雕刻的技術做成藝術品。
剪紙不僅僅是起到裝飾家居、美化環境的作用,它主要的原因是表現納福迎祥。人們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這種樸素的願望,便借托剪紙傳達出來。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現在剪紙已經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通過對剪紙的了解,使我更加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燦爛與輝煌。我為能生長在這塊古老的神州大地而驕傲自豪!
夏天的一個黃昏,太陽正緩緩西下,但這時在一處十字路口,卻熱鬧了起來,一群身穿粉紅一的表演者,帶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木製鼓,後頭緊跟一輛輛華麗的車,熱鬧的民藝表演就要開始了。
這次的民藝表演,花樣百出,我最先目睹的是打鼓者,他們的鼓款式不一,有的拿鼓棒敲打,發出的聲音低沉而響亮,彷佛大將軍要出征般的雄偉;另一種則是以手擊打,聲音十分清脆,讓人充滿活力。這兩種鼓在路上調和的演奏,為大會增添色彩。
後頭的車子,樣式很多,有巨魚、恐龍…等,車上表演的女郎,每人都穿得很清涼,活力四射的跳著舞,路上的行人看得直拍手,我也是其中之一。
這次的民藝表演是我第一次參加,活動十分精彩,讓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後還能再來!
評語:
將整個嘉年華會寫得這么有聲有色,讓人身歷其境,實在佩服!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文筆流暢,文章鋪陳也很有層次!真的很棒!
唯一的缺失是某些用詞太「口語化」或是重復使用率太高,像口頭禪似的!試著將修改過的文章再念一遍,便能感受問題所在!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古詩是高鼎的《村居》,這兩名話講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親愛的小朋友,你還想知道關於風箏更多的知識嗎?好!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風箏吧!
風箏起源於我們這龐大的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聞名世界的哲學家墨瞿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作為軍事需要用來信息。唐宋時期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玩具。中國的風箏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經過漫長的歲月,如今淮坊國際風箏節是一年一度的國際風箏盛會,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風箏都淮坊舉行,吸引著大批中外風箏專家和愛好者及遊人前來觀賞、競技和游覽。
還記得我第一次放風箏是個春風拂面、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在鎮江閣放風箏。我牽著線,爸爸托著風箏,站在遠遠的地方大聲說:「使勁跑!」於是,我飛快地跑了起來,風箏越飛越高,我高興地笑了,爸爸媽媽為我開心地拍手。當我累了停下腳步的時候,風箏慢慢下降,我又加速地跑了起來,風箏又在寶藍的天空中翩翩起舞,我們快樂的笑起來了。
越來越多的風箏在天空中隨風習舞,江邊傳來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
盡管自己在廣州出生,但我不可否認,陽江冬天的日子過得確實比廣州冬天的日子要滋潤多了。肅然我生在廣州,可我爸媽,還有一大群親人全是陽江人。每逢冬夏過節,都得回老家一趟。若是過夏,我倒想扔下陽江新鮮的海產回廣州。可若是過冬,真想賴在那兒等到春天再出來。
冬天在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其實二月應該算過早春了。冬天比棉被更毒,死死裹著這三個月不讓它們出去,只把二月末的幾天留給早春。但是如果可以在陽江過冬,我真願意冬天把最後那幾天搶過來。
陽江冬景可美,雖然那兒不是雪的天地,可那風味不是吹的,單是那小池塘都落得漂亮。北方的池塘一到冬天,嘩嘩地給全結冰了;陽江的小池塘可不會。枯黃色的水上靜悄悄地撐著幾根枯萎的彎著腰的蘆葦,幾片殘缺發硬的桂樹葉在水上曳曳漂著。有風吹過,水面上盪起微波,水紋漾開一會兒後池塘重新恢復平靜。如果幸運的話,你能看到鄰居家的貓爬到水池邊,弓著身子,把一隻爪子伸進池子里扒拉扒拉,看看有沒有好運氣能使它扒拉到一條小魚。如果有人過來,它會翹著尾巴悄悄從牆角的洞溜出去。
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各類小吃啊,在廣州看不見,起碼我自己是沒找到的。這些小吃只有陽江有,而且是用方言念的,所以不知道用漢字要怎麼寫,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豬腸碌吧。聽著很像葷類,其實這是素類。就是用一麵皮把豆芽菜捲起來,撒上白芝麻,如果開心還可以沾上辣醬,這味道可是一級棒的,在陽江任何酒店都有這道菜。都說,沒吃過豬腸碌,相當於沒來過陽江。幾乎所有人去陽江的酒店,第一道菜就是豬腸碌。我自己也挺喜歡這小吃的,那些天在陽江,幾乎天天早餐都吃豬腸碌,這就是我們陽江人的主食,爽而不膩的豬腸碌。
車開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就來到了陽江海邊的大沙灘上。這里的景色真美啊!金黃的細軟的沙灘一眼望不到盡頭,踩上去咯吱咯吱地響。沙子細極了,比我們學校的沙坑裡的沙不知細多少倍。不要以為那是泥土,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海沙啊。沙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是神仙撒下一地的金子。沙灘靠內地的一邊閃得更耀眼,而靠海的一邊,因為海水沖上來,濕濕的,就不那麼耀眼了。但那沙子連著碧綠的海水,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海浪沖上來了,那白色的浪頭一個追著一個,彷彿是調皮的小孩永不疲倦地追逐著。追過來了,又是一排白色的海浪。我忍不住趕緊脫鞋挽褲,奔向海里,邊大聲地喊:「大海,我來了!」爸爸也少了往日的嚴謹,和我們一起奔跑起來。
沙灘上有很多的遊人,有的光著腳在踩著,有的拿著小鏟子在挖沙,有的捲起褲管在與潮水嬉戲,有的乾脆到海里去游泳。啊,還有人躺在太陽傘下,盡情地享受著海風的吹拂。我站在海水裡,當沖來的海水沖擊著我的雙腿時,我驚叫著跳了起來,海水又一下子退了去,但不一會兒又沖了上來。我發現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戲耍著。弟弟更是誇張了,一邊大叫著,一邊跳著,玩了差不多了,我們又在沙灘追逐起來,奔跑了一段再回去過頭去,看自己踩下的一行彎彎曲曲的,深深淺淺的腳印,真是有意思極了。爸爸說:「這腳印是你自己踩下的,自己走過的。其實人生的路也是如此,你得經常回過頭去看看,到底走的對不對,會不會彎了,會不會誤入歧途,那你就可以走得很遠很遠。」爸爸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我還是點了點頭。
7月13日星期三晴
中午1點的高溫,擋不住尋緣團的成員們前行的腳步。成員們乘坐52路前往馬嶴街道文化教育中心進行教學,並邀請到黃素芬老師一行進行現場表演教學。
此次活動分兩個部分:「尋緣」團成員介紹、黃素芬老師現場表演教學。尋緣團成員通過ppt展示向小朋友們介紹了舟山非遺的基本概況,並播放了東科學子的鑼鼓表演視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非遺小知識問答環節更是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孩子們踴躍舉手,熱情高漲。
黃素芬老師首先表演了一段走書。雖然由於語言的問題,有一大半故事我沒有聽懂,但是我被黃素芬老師那圓潤的唱腔,筆挺的身姿,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的鏗鏘有力,傳神韻味所折服。隨後,幾名孩子們和成員們現場拜師學藝。黃素芬老師分別從翁洲走書的基本常識、唱腔以及走書表演的技巧等方面進行了介紹,並現場傳授。老師教的仔細,學生學的認真。
這一次的活動我收獲良多。其一便是現場欣賞了黃素芬老師精彩的走書表演。其二則是感受到了小孩子們的活力與熱情。那種天真爛漫,打打鬧鬧都是存於我記憶中的。今日被小孩子們所觸發,回憶起自己少時與小夥伴們無憂無慮的童年,這樣,真好。
藝術,不是天生就懂的,而是要靠後天的努力才會的,我也一樣。我掌握的民間藝術的種類中,比較拿手的就屬剪紙了。
有一次,我們上美術課,老師正在給我們講關於剪紙的要領,我只顧著做當天的作業,老師的每句話,我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就這樣,一節美術課變成了一節作業課。老師講的無論那句話,我都沒有記住。
過了一個星期,上美術課時,由於我上個星期沒聽課,所以我不知道要剪紙。正當我心裡責怪自己怎麼沒聽課時,老師突然大喊:「開始做!20分鍾以內剪不出四個的同學別走!」我立馬慌了,我連剪什麼,怎麼剪都不知道,更別說20分鍾內做四個了,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要五分鍾內做一個?
我心裡想「唉,四個就四個吧,大不了隨便剪四個,應付一下唄「。我立馬動手,在自己的白紙上隨手剪了四個不規則的圖形。
我拿著這四張不規則的圖形,又對比了一下同桌剪的一張精美的蝴蝶,頓時覺得還是認真剪比較好。我仔細觀察著同桌的動作。首先,把紙對折兩次,接著就可以開始剪了。我看完,心中暗想就這么簡單。十分鍾內剪四個,沒問題啊。我馬上按這種方法剪了起來。可是,當我剪完了,把紙展開的時候,圖形卻散開了,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連起來,到底是哪兒錯了?我心裡思索著,肯定是我沒有觀察仔細。於是,我又仔細觀察同桌,發現她在剪紙的時候,是沒有把紙邊完全剪掉。我頓時明白了,原來紙的邊上,必須要保存一些地方,以此來連接。我馬上按這種方法簡單四個,每個周形既整齊又好看。看來想把剪紙剪好,必須善於思考和觀察才行啊!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能成功。」現在我把這句話改了一下,「藝術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和百分之四十九點五的努力,以及百分四十九點五的觀察才能創造的。」這,就是我的剪紙的感悟。
今天,天氣秋高氣爽,媽媽准備帶我和張育霖他們一起去「和坊街」尋找民間藝術。
我們一起乘坐地鐵來到了「和坊街」。我一到「和坊街」就發現這里的人真多呀,真是不計其數,超級熱鬧!我和張育霖像兩只快樂的小鹿,使勁往人群中擠去看熱鬧。
我看到這里的房子顏色可真奇怪,全都跟古代建築顏色竟然一模一樣。還真有點像來到了古代的感覺。
我和張育霖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小店鋪前,我看見這個小店的牆壁上掛滿了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草鞋。這些人的手可真巧啊,居然能把稻草編成鞋子。
我看這些草鞋一定很透氣,穿上肯定會很舒服。
忽然,我們被一陣「嗬呦嗬呦」的吆喝聲吸引了。我們走過去一看,原來這里是賣桂花糕的。只見兩位叔叔身穿白色背心和花短褲,頭上戴著一個套水果的紅色泡沫袋。我覺得他們的樣子真滑稽搞笑。他們一人拿著一個大木錘使c勁地打著一塊大大的桂花糕。他們一邊打著桂花糕,一邊「嗬呦嗬呦」
地唱著歌。我想,他們一定很快樂吧!
後來我們還看到了捏泥人,木製大刀,冰糖葫蘆,木製彈弓……今天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
Ⅸ 寫民間藝術的作文
盛世龍年,新春吉祥。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上午9時整,濮陽市2012年元宵節大型民間藝術展演活動在市中心廣場的南端隆重舉行。我們全家進行總動員,爭看民間藝術沿街展演盛況,真是不虛此行。
匯演活動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承辦,旨在活躍元宵節期間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弘揚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同時鼓舞士氣、振奮精神,為全市科學發展、趕超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花車媲美,鑼鼓喧天。各單位、社區和民間團體的表演人員,組成了一支陣容龐大的表演隊伍,舞龍、舞獅、高蹺、雜技、秧歌、旱船、腰鼓、盤鼓、花車等,各種具有民間濃郁特色的藝術表演一一登台、精彩亮相,使濮陽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喜慶節日氣氛。一輛輛裝飾華麗的彩車光彩奪目,一面面鏗鏘的鑼鼓咚咚作響,一面面艷麗的彩旗迎風飄揚……熱鬧歡騰繞城游:自中心廣場南門始沿建設路向東至金堤路,沿金堤路向北至勝利路,沿勝利路向西至開州路,歷經兩個半小時。
龍獅翻騰,人山人海。為參加這次活動,各系統都選調了精兵強將,進行了精心策劃和刻苦排練,大多以橫幅隊、形象大使隊、軍樂隊、禮儀隊、彩車隊、卡通人偶隊、舞蹈隊等組成了一隻只長龍,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分享幸福歡樂,形式多樣的展示著濮陽市人民的颯爽英姿!也為龍鄉人民帶來了美好文化藝術享受,吸引數萬名群眾前來觀看。
此次元宵節民間藝術表演活動,借著「一創雙優」東風,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充分展現了濮陽市民間藝術文化水平和廣大人民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激發了全市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巨大熱情,激發了全市人民奮發圖強、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濮陽的信心和決心。明天,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生活更美好!
Ⅹ 民間藝術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民間藝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說清光緒年間,有一種畫在民間漸漸流傳開來。此畫做工精緻,在過年時張貼,被稱為年畫。
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的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
今天,我就在市場上看見了一幅做工精緻的年畫。
那是一個穿天藍色衣服的小男孩抱著一條紅色的大鯉魚。你看!小男孩眉頭綻開,酒窩綻放,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唇笑成了一個彎鉤,紅彤彤的臉蛋,紅潤的嘴唇,多麼惹人喜愛!天藍色的衣服配上火焰般紅色的鞋子,多麼靚麗!多麼可愛!
你看!那條金魚的尾巴多麼漂亮!多麼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尾巴一扭一扭的,彷彿是被風兒吹得東倒西歪的火焰。它的鱗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一閃一閃的,彷彿是天邊的小星星,又彷彿是一件銀光閃閃的鎧甲,又彷彿是一件嶄新的衣裳。
在旁輕輕搖曳的是什麼?哦!原來是一朵粉嫩嫩的荷花呀!荷葉哥哥托著她,想讓她成為天下最美、最漂亮的一朵荷花。
瞧!露珠弟弟在荷花姐姐的懷里玩得多開心呀!一會比賽賽跑,一會兒比賽跳水,玩得不亦樂乎。
我看得入迷了,致使老闆娘以為我要買下這幅年畫,我聽了一溜煙兒地逃跑了,因為,我身無分文呀!
我體會到了民間藝術——年畫的魅力與魄力,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
本次拜訪山西途中,參與了非遺文化活動-剪窗花,收獲頗多。
不知何時起,似乎北京的帝都古韻逐漸被淡化了。電子,科技,現代技術一點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蔓延開來,而紫禁城所原有的古老與傳統感,一點點被淡忘了。而在游學期間所邂逅的剪紙藝術,倒是喚醒了許多曾經的記憶...
一直覺得,剪紙是門幼稚且簡單的藝術,但我確實小看他了。用完午餐後,導游帶領一位身著黑色褂子褂子的中年男人來到我們桌前,自稱——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對於山西剪紙,簡單直接,熱情奔放的圖案,火焰一樣跳躍的火紅的色彩,在廣闊的黃土高原上,那些零零落落的村莊里,門上、窗上、牆上,貼的到處都是。在一片灰撲撲的色調中,跳出一抹鮮活的亮色,激起人們火熱的生活激情。簡直就像平淡生活中的奇跡。
這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一片紅紙在老師的手中旋轉,雕琢,最終形成惟妙惟肖的圖案。接著,老師又拿起一張方紙,折成五折,經巧手一過,再次展現出一副大師之作。老師臉上並未出現任何驕傲自滿之色,唯有沉浸於剪紙中的愉悅神情。
現在的學生,亦或是人群,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實在淺薄。很多人自以為,所謂的民間藝術只是「老街邊售賣小玩意兒的攤販」,顯而易見的,這是錯誤的。著實不敢說自己對這些的理解有多麼深刻,但至少,我對此報以崇敬。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民間傳統藝術,這些不單單是一門手藝,也是人類變遷的見證。
本次山西研學之旅收獲頗多。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們,習慣了科技,現代,電子...。似乎「傳統」二字聽起來是十分遙遠的。我們可以因一款新出的手游而津津樂道,卻講不出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一二。這是今天的時代最令人痛心的,這些被人們逐漸淡忘甚至忽視的民間傳統藝術,都是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凝聚,被歷史長河所沉澱下來的珍寶,它們值得被銘記,值得被學習。本次游學,也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中國民間藝術的精髓與魅力,這樣的感受,或許很難用文字表述清楚,但那能清楚感受到的,是作為一位中國人,一位中國傳統藝術的小傳承人所具有的強烈驕傲與民族自豪感。
當然,像剪紙一樣的民間藝術不計其數,可以叫得上名的比如皮影,毛猴兒,糖人,太多太多。本次僅以剪紙為主題做了探究性活動,而其他的民間藝術,它們宛如一顆顆失落在民間的粲星,默默等待著,綻放的那天,而「那一天」即將降臨。
剪紙,剪出一片星河,剪出祖國山水,剪出人類文明的瑰麗......
在中國的民間有一種古老,又受人喜愛的藝術形式——剪紙。許許多多的剪紙藝人用一雙巧手,一把剪刀和幾張紙片,剪出了五彩斑斕的精彩人生。
我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當時人們在金箔、皮革、綿帛,甚至在樹上剪刻紋樣。《史記》中就有剪桐封弟的故事。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
剪紙,是舊時女孩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剪著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些關於著名的民間剪紙藝術家——胡家芝奶奶的資料。她1897年出生於浙江桐廬一個書香門第,七八歲時就喜歡上了剪紙。溪流清澈、遠山凝翠,秀麗的鄉間景色為她的藝術人生注入了更深厚的生活源泉。我看到了她剪的一幅精美的作品——新婚大喜。作品上有身著盛裝的新郎、新娘,還有龍鳳戲珠,獅子滾綉球,連年有「魚」……真是精美絕倫!
有一次,我照著胡家芝奶奶的樣子,剪著剪著,就剪出了一個「喜」,我拿起「喜」給媽媽看。「我剪得好嗎?」我說。媽媽一看就興奮地說:「你是先畫再剪的嗎?」「是的。」「哇!你好厲害,連我都要先畫好,才能剪出來。」我把「喜」字貼在窗戶上,看起來整個房間喜氣洋洋的。
我喜歡剪紙,它讓我們體驗到了生活中的藝術氣息!
1、介紹風箏的來歷;
2、我買的風箏是什麼樣子;
3、我怎樣放風箏和風箏放到天上後的心情;
4、放風箏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我是怎樣解決的;
5、我對風箏的感受。
早在20xx多年前,風箏就出現了。風箏,又名紙鳶、風鳶、木鳶。在中國,風箏薈萃之地是北京、天津和濰坊。大約公元七、八世紀,風箏由中國傳入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在世界許多國家掀起了「風箏熱」。
每年春天,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放風箏了。今年春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喜羊羊」風箏,它的形狀是三角形的,中間一根管子把風箏分成兩片,兩邊各畫著一隻喜羊羊在滑滑板呢!風箏的後面還系著五根綵帶,就像風箏的尾巴。
我左手拉著線,右手拿著線軸的轉子,爸爸舉著風箏,站在我的身後叫聲「跑」,我就飛快地向前跑,我一邊跑一邊松線,風箏就凌空飛起,我越跑越快,風箏也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我興奮極了!
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一個小弟弟的風箏突然被風刮歪了,和我的風箏纏在一起,我倆的風箏猛地扎在地上。我們飛快地跑向自己的風箏,想把纏在一起的線解開,可是線絞成一團實在是解不開,我一著急乾脆把線扯斷了,然後把新的接頭連在風箏上。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又把風箏放上了天空。
放風箏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流傳了這么多年,但是人們還是百玩不厭。
過年了,大街小巷都熱熱鬧鬧的,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千古絕句,還讓我聯想到了有著深厚民族文化與藝術價值的年畫。
年畫,起源於中國古代秦漢時期,又稱「門神畫」。是把一些拜神祈福、民生寫真、花鳥山水等喜慶的東西,用刻板、印色等種種工序製做完成的。年畫的題材有很多,我所知道的著名的有《清河橋》、《假金牌》、《老鼠娶親》等。這些眾所周知的故事講述的都是中國古代極為喜慶的場面。這樣既裝飾美化了環境,又起到烘托節日氣氛表達美好祝福的作用!
今天,我特地來到了西湖博物館,體驗了年畫製作的全過程。我在很多套木板里慢慢挑,細細選,最終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套《年年有餘》的木版上。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我先用刷子把顏料在木板突起的地方飛快地掃一遍,趁顏料沒干之前,把紙拉直、扯平,再謹慎壓一下,一塊鮮艷的顏色就在紙上展現了。站在一旁的奶奶笑著說:「還真像個樣子呢!」等全部印好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張畫上有一個小孩抱著一條鯉魚,有著每年的糧食錢財都有多餘的美好寓意。可是我印出來的小孩已經達到了非人非鬼的最高境界!要知道慢工出細活,我國的一位年畫大師,製做一副自己原創的《農家樂》,光印製就用了四個月,從構思到完成共用了8年呢!真是不容易呀!
年畫,就是與年俗有關的版面,也是過年期間特有的民間藝術。它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希望!如今年畫不會再有鼎盛年代了,但是這種獨特的藝術值得我們去傳承!
一個微風的上午,我們在公園門口等張阿姨來接我們去吃飯。突然我看見一個木箱上插著一些五彩的東西,爸爸趕緊把輪椅推過去,原來那是一面人攤兒。
這個藝人叔叔有一小綹辮子,我正在奇怪,爸爸說:「好多藝人都有辮子。」我說:「原來是這樣啊。」叔叔的手很巧,一小塊白泥他捏幾下就做成了一隻小羊,活靈活現的。然後我看見了一個「姜太公釣魚」,我要了那個,叔叔說:「我再重給你做個吧。」我同意了。在做「手」時,叔叔拿出了一把壞梳子一壓,「手」就做成了。爸爸說:「這寬窄不知道算了多少呢!」一會兒,「姜太公釣魚」做好了。我不管怎麼看,「姜太公」都像在笑。
叔叔除了會做人物、動物之外,還會做許多卡通人物,像喜羊羊、小熊威尼等等,我們都在贊嘆他捏得像,他卻說:「這是簡單的。」我們都吃了一驚,這要是簡單,難的得有多難呀!他從箱子里,拿來了一個他做的「自己」,做得很像,就連帽子上的標牌都做得很像!接著他又拿出來一條龍、一個千手觀音,他做「自己」用40分鍾,龍和觀音都用了好幾天呢!叔叔可真行。
姜太公釣魚做好了,阿姨也來了,爸爸沒去吃飯。吃完飯,我回到家,問爸爸:「面人呢?」爸爸向魚缸一指,我一看,爸爸把面人插在魚缸和牆的縫里,爸爸真有創意。
車開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就來到了陽江海邊的大沙灘上。這里的景色真美啊!金黃的細軟的沙灘一眼望不到盡頭,踩上去咯吱咯吱地響。沙子細極了,比我們學校的'沙坑裡的沙不知細多少倍。不要以為那是泥土,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海沙啊。沙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是神仙撒下一地的金子。沙灘靠內地的一邊閃得更耀眼,而靠海的一邊,因為海水沖上來,濕濕的,就不那麼耀眼了。但那沙子連著碧綠的海水,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海浪沖上來了,那白色的浪頭一個追著一個,彷彿是調皮的小孩永不疲倦地追逐著。追過來了,又是一排白色的海浪。我忍不住趕緊脫鞋挽褲,奔向海里,邊大聲地喊:「大海,我來了!」爸爸也少了往日的嚴謹,和我們一起奔跑起來。
沙灘上有很多的遊人,有的光著腳在踩著,有的拿著小鏟子在挖沙,有的捲起褲管在與潮水嬉戲,有的乾脆到海里去游泳。啊,還有人躺在太陽傘下,盡情地享受著海風的吹拂。我站在海水裡,當沖來的海水沖擊著我的雙腿時,我驚叫著跳了起來,海水又一下子退了去,但不一會兒又沖了上來。我發現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戲耍著。弟弟更是誇張了,一邊大叫著,一邊跳著,550字作文《美麗的陽江作文550字》。玩了差不多了,我們又在沙灘追逐起來,奔跑了一段再回去過頭去,看自己踩下的一行彎彎曲曲的,深深淺淺的腳印,真是有意思極了。爸爸說:「這腳印是你自己踩下的,自己走過的。其實人生的路也是如此,你得經常回過頭去看看,到底走的對不對,會不會彎了,會不會誤入歧途,那你就可以走得很遠很遠。」爸爸的話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我還是點了點頭。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於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於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並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後,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聖誕琴聲》、《收獲》、《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
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現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重點搶救對象,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糖畫是一種民間傳統手工藝,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既是糖又是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是我國的糖畫藝術。
我走在老街上,一陣甜蜜清香撲鼻而來,我循著香氣一路走過去。在路邊,一位老爺爺正在賣糖人,他身上穿著一件素凈的棉衣,手拿著工具,正在專注的做麥芽糖。
他把麥芽與糯米濾出汁水,放入攪拌機中攪拌,直到粘稠狀再放在鍋中燉煮。這樣,糖畫的原材料就算完成了。
糖畫爺爺不用印鑄模具,而是直接拿小銅勺,舀糖液繪出圖案。用小圓勺舀起糖液,隨意揮灑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一提,一揮,一點,一捺。速度飛快,一氣呵成。隨著糖液縷縷灑下,不到1分鍾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副糖畫。桌上放著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尤其是威風凜凜的游龍和絢麗多姿的鳳凰,讓人拍案叫絕。
我向爺爺要了游龍的糖畫,只見他手拿湯勺,用手腕帶起勺子,糖液在勺中點點灑下,飄過美麗的弧線,糖液在爺爺的手中飄灑,揮舞,彷彿被賜予了生命。在大理石板上,刷刷留下了不少痕跡。那些線條曲折,柔美,十分美麗動人。刷刷,爺爺一點,一提,做了個完美的收尾。瞬間一隻活靈活現的游龍映入我們的眼簾,大家無不被這工藝所驚嘆,周圍的人都嘖嘖稱奇。
在我們的民間,還有許多像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去保護和傳承!
說到剪紙,那可是一門有趣的民間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圖案。自從造紙術發明之後,人們就開始用剪紙來烘托節日喜慶,把它貼在門上、窗戶上,非常喜慶。今天,在「春雷愛心屋」體驗營的第三天,我們體驗了一把這門藝術。
上課了,我們興奮不已,拿出剪紙工具,急切地等待著。「同學們,你們先把紙對折,對折再對折,平分為四等分。」歐陽老師不緊不慢地說。咦?不是剪紙嗎,怎麼是折紙?別急,聽歐陽老師說:「在對折的紙上寫上『喜』字的一半。」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先在紙上畫出「喜」字的圖案,不一會兒的工夫,就畫好了。
看著其他同學還在畫著,我不禁沾沾自喜起來,拿著剪刀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剪著,哈!剪完了,我拿起來剛想炫耀一下,可打開一看,呀!怎麼是斷開的?
我不解地跑去問歐陽老師,歐陽老師看了看,笑眯眯地說:「你看,你畫圖時把方向弄反了。」我恍然大悟,拿出一張紙又重新做了一遍。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又失敗了。我的紙張是正方形的形狀,而我卻按照長方形的比例來剪的,導致「喜」字成了一個大胖子。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毫不氣餒,拿起紙張好好研究了一下,又重新開工。一張漂亮的「喜」字出爐了,我終於成功了!
課程結束時,歐陽老師送給了我們每個人一隻蝴蝶剪紙。看著栩栩如生的蝴蝶,它似乎正展翅飛翔,我彷彿看到了老師一筆一筆,一刀一刀的艱辛。是啊,任何事要想成功,沒有百倍的付出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剪紙藝術無處不在,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讓我們的節日喜氣洋洋。我喜歡剪紙,這是一門有趣生動的藝術。
盡管自己在廣州出生,但我不可否認,陽江冬天的日子過得確實比廣州冬天的日子要滋潤多了。肅然我生在廣州,可我爸媽,還有一大群親人全是陽江人。每逢冬夏過節,都得回老家一趟。若是過夏,我倒想扔下陽江新鮮的海產回廣州。可若是過冬,真想賴在那兒等到春天再出來。
冬天在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其實二月應該算過早春了。冬天比棉被更毒,死死裹著這三個月不讓它們出去,只把二月末的幾天留給早春。但是如果可以在陽江過冬,我真願意冬天把最後那幾天搶過來。
陽江冬景可美,雖然那兒不是雪的天地,可那風味不是吹的,單是那小池塘都落得漂亮。北方的池塘一到冬天,嘩嘩地給全結冰了;陽江的小池塘可不會。枯黃色的水上靜悄悄地撐著幾根枯萎的彎著腰的蘆葦,幾片殘缺發硬的桂樹葉在水上曳曳漂著。有風吹過,水面上盪起微波,水紋漾開一會兒後池塘重新恢復平靜。如果幸運的話,你能看到鄰居家的貓爬到水池邊,弓著身子,把一隻爪子伸進池子里扒拉扒拉,看看有沒有好運氣能使它扒拉到一條小魚。如果有人過來,它會翹著尾巴悄悄從牆角的洞溜出去。
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各類小吃啊,在廣州看不見,起碼我自己是沒找到的。這些小吃只有陽江有,而且是用方言念的,所以不知道用漢字要怎麼寫,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豬腸碌吧。聽著很像葷類,其實這是素類。就是用一麵皮把豆芽菜捲起來,撒上白芝麻,如果開心還可以沾上辣醬,這味道可是一級棒的,在陽江任何酒店都有這道菜。都說,沒吃過豬腸碌,相當於沒來過陽江。幾乎所有人去陽江的酒店,第一道菜就是豬腸碌。我自己也挺喜歡這小吃的,那些天在陽江,幾乎天天早餐都吃豬腸碌,這就是我們陽江人的主食,爽而不膩的豬腸碌。
今天,我學完琴出來,在門口看到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婦女坐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前忙活著。說不起眼,是因為那個攤位只有我們的一張課桌那麼大,可是她旁邊的草垛卻有一頭大象那麼大,而且草垛上插滿了用糖做成的各種動物。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
「我們請她做一個吧。」媽媽問了價錢,只要三元,我選了一條跳躍的鯉魚。只見她麻利地在桌前的白色大理石板上抹上一層油,然後從右手邊的鍋子里舀了一勺化好了的糖汁,用一把平鏟輕快地抹在大理石板上,頃刻間一條鯉魚的魚身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就像中國畫的
「大寫意」。她又舀起一勺,朝魚身慢慢傾倒。隨著糖汁的緩緩流下和她手不斷地舞動,魚身上的鱗片出現了。隨後是魚鰭和魚尾,片刻間,一條鯉魚已呼之欲出。她拿起一根竹簽子放在魚身上,可魚眼呢?卻見她用那鏟尾的尖蘸了點糖在魚眼處一按,
「真的是畫龍點睛啊!」我忍不住叫了出來。當那位婦女將那條活靈活現、晶瑩剔透的糖畫魚遞到我手裡時,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用舌頭舔了一下,呵,真甜啊!可我不捨得吃,我還要好好欣賞。
不知什麼時候,原本空空的攤位前一下子圍了很多人,成了一道最搶眼的風景。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告訴我,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民間手藝,它在我們勤勞的民間藝人中傳承……聽著媽媽的話,我心裡想:我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可真神奇呀!
20*年的8月7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這天氣出去旅遊是再好不過的了,陽江游。那天,我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美麗的陽江市。據我所知,陽江離我市不遠,在我省的西南部位,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特別吸引遊客。
一來到陽江,我立刻感到空氣清新,舒爽無比。那藍藍的天空,真像是被神奇的大海染藍了。天空上飛著很多蜻蜓和蝴蝶,它們不停的煽動著翅膀,為著你轉,好像在說:「歡迎您的到來,歡迎您的到來!」
遠遠望去,大海就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有的時候,海浪特別大,我膽子小,被海浪嚇得哇哇直叫,撒腿就跑。大膽的小朋友卻高興得不得了,因為他們又可以玩沖浪的游戲了!這時候,爸爸說:「孩子,不要怕,你是跑不過海浪的,你只要順著海浪、站穩腳跟,就不會被海浪推倒。」陽江的海水、藍天引人注目,沙灘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呢!沙灘上的沙子又松又軟,躺在上面可舒服了。有的人還用沙子來埋人,堆沙山,挖沙洞等……
陽江那裡的水果特別多,有香蕉、荔枝、芒果、西瓜等,特別香甜。但是,荔枝要算那裡的水果王了。那裡的荔枝顏色紅似火。我看到這么誘人的水果,實在忍不住再觀察它的表面了,摘下一個就往嘴裡塞。我覺得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個,就這樣越吃越上癮,直到吃的肚子飽飽的才停下來。
陽江真是一個吸引遊客的地方啊!我愛陽江!
在生活中,大家都應該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品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交流一下吧!我先向大家介紹我喜歡的藝術品——兵馬俑吧!
兵馬俑從整體上看幾乎是淡黑色,它的形狀非常小,他稱站立姿勢。頭上扎的是盤頭,脖子下邊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圍巾,他的衣著上面是類似戰服的衣裳,下面是像裙子的戰袍。這是我彷彿看到了戰士們在戰場上浴血搏殺的情景!他的手很自然的放在兩邊,看著很英勇的樣子!他好像就是一個整裝待發的士兵一樣!
如果你聽了以上的介紹覺得還不過癮?覺得他沒有士兵的氣勢,那麼我就在為你介紹的詳細一些吧!
當我看到這個兵馬俑的臉部表情時,我就認為他絕對是一個出色的士兵!因為他的眼神是充滿殺氣和憂愁的,讓人難以捉摸。有時他的眼神讓人覺得他好像對敵人有著很深的愁恨;有時讓人覺得他好像為國家大事感到勞累;有時讓人覺得他好像因為打仗的勝利感到高興。從而可以看出做這個工藝品的人的技藝高超。他的眉毛和皺紋更加襯托出他的瀟灑和英俊!在他那刻畫細膩的鼻子下面有這兩撮鬍子。這可見他為國家大事費勁了心思!他的嘴角微微向下,看來他的心情不是很好!
「兵馬俑」的英勇的氣概和他那極富個性的眼神,讓每一個人記憶尤心!我雖然沒有真正到西安去看兵馬俑,但是看見他的雕刻就已經在我的心底里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
談起中國的民間藝術,許多人都津津樂道。因為它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內容豐富多彩。據我所知的民間藝術就有許多種,如:繪畫、舞蹈、建築、服飾等。其實,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和某個民間藝術還真有幾分相似吶!
你一定好奇,是什麼有趣的玩意兒?告訴你吧——皮影戲!
顧名思義,皮影是用皮革製成的。表演的時候,有三至五個藝人在幕布後操縱戲曲人物。他們還會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我想在過去電影、電視還不發達的年代,皮影戲一定是十分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聽著就覺得心裡癢癢?不要緊,一場好戲就要開始了!還不去看?
看戲的窗口竟是一個茶葉罐大小的圓孔!往裡看,皮影戲鬧得有聲有色……只見一個手套金鐲、腰圍紅綾、足蹬風火輪的俊俏男孩生有八臂。其中兩手使一桿火尖槍,其餘六隻手舞金磚、九龍烈火罩、混天綾、乾坤圈、陰陽雙劍六件法寶。哈,不用我說這就是哪吒鬧海的故事。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哪知靠皮影也能弄得如此精彩:士兵被哪吒打得落花流水,准備要逃,第一個士兵被石頭絆倒了,後面的士兵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個倒地而亡……
我看到幕布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跳動著,興奮不已,情不自禁得也跟著影子舞動手腳。難怪我這樣,你見著了栩栩如生的皮影戲,不高興才叫怪呢!
中國的民間藝術真是勞動與智慧的結晶!我想她的魅力遠遠不僅止皮影戲。也許我們真的該細細品味,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創造的文化——中國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