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延安魯藝藝術教育教什麼

延安魯藝藝術教育教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7 04:04:51

Ⅰ 延安魯藝的戲劇

中文片名:延安魯藝
國家/地區:中國
編劇:曾慶瑞、馬繼紅 70多年前的延河之濱,匯集一大批有理想、有激情的文藝青年,他們的名字在新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他們的作品至今仍在被誦讀和傳唱,在紅色經典不斷被改編的今天,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在中國電視劇史上還是個空白,這不能不說是一份遺憾。 記者從陝西省委宣傳部了解到,陝西省委宣傳部和陝西電視台正在籌拍長篇電視連續劇《延安魯藝》,2011年9月這部戲將正式開拍。2011年2月19日上午,該劇組在北京召開創作研討會,邀請各方學者專家,為這部電視劇的創作把脈、獻計獻策。 「紅色題材」走紅《延安魯藝》應運而生 「紅色題材」近年來受到很多導演和編劇喜愛,而陝西省是全國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基地之一,很多革命歷史事件、故事和傳說誕生發展在抗日時期,延安魯藝又是那個時期一顆璀璨的明珠。魯藝影響了幾代人,也為新中國培育了一大批革命文藝人才乃至文藝界的領導人物。2012年5月23日是毛澤東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7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文化盛事,弘揚延安精神,填補「魯藝」這一題材在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空白,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電視台將聯合拍攝長篇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延安魯藝》。「延安魯藝」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培養革命文藝大軍的一所著名大學,七七事變後,延安成了熱血中華兒女的聖城,各地文藝青年紛紛奔赴延安,成為魯藝學員,在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的關懷下,在周揚、何其芳、陳荒煤等一大批教師的培養下,他們成長為無產階級文藝戰士,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經歷了個人和家庭的悲歡離合,收獲了各自的愛情和婚姻,在魯藝誕生的歌劇《白毛女》、歌曲《黃河大合唱》至今仍被傳唱不衰,新中國成立後,魯藝人又投身於新中國文藝事業建設。 與會專家獻計獻策電視劇將在明年5月推出 魯藝是現代中國文藝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如何來展現那樣一大批的文藝工作者的人生?與會專家給予了很多意見,洋溢著紅色浪漫激情的電視劇《延安魯藝》,藝術地演繹了那一代革命文藝工作者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的息息相通,個人的文藝生涯和民族解放與復興的歷史偉業風雨同舟,《黃河大合唱》是怎樣誕生的,《白毛女》是怎樣推出的?大量的革命文藝史實解密和悱惻動人的革命愛情故事該如何抒寫? 著名編劇王朝柱在研討會上稱,自己寫紅色題材的三個成功經驗是:歷史距離越近,虛構的可能性越小;歷史人物知名度越高,虛構的可能性越小;歷史有定論的,虛構的可能性更小。 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稱,電視劇重點應該反映那一代人的精神狀態,老藝術家的革命激情是我們現在缺乏的,拍不出那一代人的狀態,也是現在很多紅色題材落入俗套的原因。 文藝評論家肖雲儒認為,電視劇如果能抓住魯藝每一個人內心涌動的生命的、青春的狀態來寫,才能夠跟當代觀眾結合,也能夠誘發年輕人對自己生命的重新咀嚼和思考。該劇編劇由著名文學評論家曾慶瑞、著名編劇馬繼紅擔綱,劇本創作正在進行中,將在2012年5月,在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70周年之際,面向全國觀眾推出。 陝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斌在會上發言時說:「文藝界一直為別人樹碑立傳,今天該為我們文藝界樹碑立傳了,要把《延安魯藝》寫成一部文藝戰線的英雄譜、正氣歌、交響樂。魯藝確實是一個有意義的題材,也是一個非常難寫而且具有挑戰性的題材。但這個片子是陝西必須要做的,如果這個題材拍不好,我們對不起陝西人。」

Ⅱ 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是誰題寫校名

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是毛朱曦(如圖)題寫校名。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後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簡稱「魯藝」。

舊址位於延安城東北5公里橋兒溝,一座中世紀城堡式樣的大禮堂,每到新年之際這里都舉辦稀奇迷人的化妝舞會。現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窯洞數十孔。屬1961年國務院頒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院1996年恢復重建後,繼承和發揚老魯藝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經驗,堅持「雙百」方針,秉承「緊張、嚴肅、刻苦、虛心」的院訓,本著穩定規模、規范管理、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基本目標,弘揚主旋律,努力將地域文化特色與藝術發展趨勢相融合,堅定不移地貫徹以教學為中心的主導思想,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教風學風建設,努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魯藝初期設戲劇、音樂、美術3個系,後增設文學系。各系除設置專業課外,以政治理論和文藝理論為共同必修課。各專業的學制最初規定為6個月。1940~1941年期間,學校加強專業化學習,各系一律延長為3年(實習除外),並且注意提高教學質量。為了緊密聯系實際,魯藝設有文藝工作團、實驗劇團、歌舞團、美術工作團以及其他科研組織。

繼承「魯藝」光榮傳統,貫徹學校「教學立校,科研強校」戰略方針,學院積極組織、引導教師參與各種科研項目的申報,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和學術交流活動,提高學院整體科學研究水平。近年來,全院教師共主持參與科研項目6項,發表研究論文30餘篇,出版著作3部,獲得各類獎項10多項。在陝北民間藝術發掘、整理、研究以及高等學校音樂教學改革研究方面,已初具規模,逐漸成為學院科研的優勢和特色。


以上內容參考:魯迅藝術學院 - 網路

Ⅲ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教學特色研究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教學特色研究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是為了適應戰爭的需求而創辦的一所綜合性藝術院校。魯迅藝術學院在不斷的發展探索中逐步開辟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道路。魯藝從學制體系、教育方式、藝術實踐等各個方面不斷探索不斷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深入收集民間大量民間音樂,為民族音樂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是一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建的藝術院校,共開設了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系,音樂系由音樂家_驥創建,並由他制定了音樂系的教育方針:「研究音樂理論和技術、研究中國的音樂所遺留的音樂財富,為中國音樂的發展培養了一批音樂人才,並把屬於抗戰的音樂的發展推動起來」。作為一所在抗戰這個特殊時期成立的音樂系,為培養技能型音樂人才方面探索出了一種新的教育模式。 為適應戰爭環境的需要,音樂系在辦學方面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這也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強調課堂教學與深入群眾相結合,學習民族民間音樂與參加生產勞動、創作演出與開展群眾音樂活動相結合,逐步積累了適應於戰爭環境和革命根據地條件的專業音樂教育方式和經驗。為各抗日根據地培養、輸送大批音樂人才。因此,音樂系培養的人才一方面到抗戰需要地方去,深入軍隊和後方的農村、城市、甚至要到敵人的區域里去工作。另一方面還要響應和號召全國的藝術家找出最好最有利的抗戰藝術之路。
一、獨特的學制體系和教學方式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在建院初期,學制變化比較大,最初是以短期培訓為主,通常在校培訓時間較短,頭三個月學生在學校學習,接下來的三個月就去前線的敵後深入到群眾鍛煉實踐,後三月又回到學校繼續學業,當時把這種上課的制度稱為「三三制」。[1]到第三屆時取消了前方實習,實行「四四制」。學期變為4—8個月。但實施不到2個月後又發生了變化。1939年為了響應黨中央對工農兵一面要提高,一面要普眾的政策,延安魯藝在教學的計劃上有了改變,在二月到七月進行了雙面制度,一邊實行綜合的教育,提高專門的藝術人才,一邊對工農兵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音樂系每天分四到六個小時到各個學校各種劇團,還有合唱隊去實習活動。不斷變化的學制是抗戰需要所決定的,而這種獨特的學制也形成了與同期的重慶國立音樂院、西北音樂院不同的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方式很重要,注重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的目的。[2]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的教學方式是與當時的政治、抗戰相關聯,同時又體現音樂教學的特色。因此,在教學方式上更為靈活多樣,既有一對多的傳統理論講解,又有一對一的示範教學,還有深入民間的感受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讓學員們用更為直觀的方式學習到了書本上無法學習到的知識和內容.
二、注重開設民間音樂課程 魯藝音樂系初期的課程設置並不是很完善,這與它的學制有關,因為它的學期培訓時間非常短,師資的條件也比較薄弱,由於這些條件的限制,在課程的設置上有一些不完善的的地方,隨著魯藝音樂系辦學不斷成熟,其課程設置上也呈現出了獨有的特色。在課程方面共開設了共同必修課和專修科目,共同必修課有馬列主義思想、實時分析、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思想、社會科學概論、文藝工作等等。可以看出共同課必修課以重視思想和政治理論教育為主,這也是當時延安地區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徵。這些課程的開設在其他音樂專業學校是不具有的。再專修科目方面有朗誦與發聲、識譜唱歌、秧歌、普通樂學、器樂實習、歌曲作法、民間音樂、器樂(二胡、三弦、笛子打擊樂為主、提琴、風琴為輔)、指揮、歌劇賞析。可以看出在這些課程中加入了一些賦予民族特色的課程比如秧歌課,秧歌是中國北方地區比較流行的一種極具群眾性的歌舞種類。延安當地的人民生活環境比較差,人民的文化層次比較低,所以魯藝的學生大多來自與國統區,而這些來自於外地的學生對當地民間文化是不了解的,他們對秧歌是陌生的。秧歌可以說是邊區「文藝整風」運動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具體貫徹的產物,為如何與群眾結合、如何更好地以文藝為武器來為當時的斗爭服務提供了具體的途徑,積累了經驗。[3]魯藝開設秧歌課是比較接地氣的,適應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普通樂學課開設就是講基礎樂理它裡麵包含了中國一般調式的介紹。民間音樂課程的開設還聘請了陝西民間藝人來授課,雖然沒有進行下去但是也體現了魯藝對民間音樂重視和大膽的革新。器樂課的開設像二胡、三弦、笛子、還有一些打擊樂都是一些民族性的樂器,這也說明了魯藝對民族音樂的重視。魯藝對名族音樂的重視慢慢的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音樂教學特色,對繼承和發展民族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開拓意義。魯藝音樂系的課程設置把專業的學習和對政治的學習放在了同樣重要的位置,用來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魯藝音樂系在教學中都貫徹了中共文藝政策,明確了教育方針和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
三、深入民間的藝術實踐 實踐教學是魯藝音樂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區別其他音樂院系獨有特點,在教學中音樂系的師生幾乎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實踐教學上,在初期的三三制中就體現了魯藝對實踐的重視,可以說每個學期都有實習的時間,而實習也是學習的過程,在實習中,師生們深入田間地頭,抗戰一線,向有經驗的民間藝人學習民間技藝,收集民間音樂素材,不斷豐富自己的民間音樂文化知識和素養.為之後的音樂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在藝術實踐中,為了使藝術大眾化,深入群眾,教師學生經常深入到地方農村,演出創作。魯藝組建了合唱隊、秧歌隊。組織演劇隊、歌詠隊、工作團等分別去各個農村和街頭宣傳抗日活動。[4]深入到群眾,在大街小巷進行實地演出深入抗戰後方不僅僅是演出更是用音樂來感染人民群眾,宣傳了一些關於黨的思想,參與了黨的教育,大力支持和履行了黨的教育。魯藝的實踐活動是一種手段和工具,這些實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戰爭,政治。[5]魯藝實踐不受地點的限制,比如《兄妹開荒》買的演出就在廣場街道進行,由魯藝的李波和王大化等表演。王大化和王家乙等在南門外演出了《張丕模鋤奸》,張魯和熊塞聲等在北郊演出《夫妻逃難》等等,這些演出都是比較接地氣的,群眾比較容易接受的。
四、魯藝音樂教育對當代高等音樂教育的啟示 作為延安魯藝四大專業之一,魯藝音樂系培養了大批政治素養高,業務水平強,作風踏實的文藝宣傳幹部,創作了大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音樂作品,不但為抗日戰爭書寫了厚重的一筆,也為中國現代音樂教育提供了一個範例。魯藝的音樂教育對當代的音樂教育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魯藝音樂教育秉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用音樂來弘揚延安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為當代高等音樂教育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魯藝音樂教育是中國抗戰文化的一個篇章,也是中國高等音樂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在政治因素影響下,魯藝的音樂教育順應了社會發展潮流,符合中國抗戰的實際,滿足了各階層群眾對音樂的渴求,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魯藝音樂教育來看,對我們當代音樂教育重要的啟示。首先,當代高等音樂教育應當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應當符合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並體現當代音樂教育的社會功能,其次,要從魯藝音樂系的辦學方針、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學制與內容安排及音樂創作等多方面入手,學習其成功經驗。[6]魯藝的音樂教育是特別注重實踐的,魯藝音樂教育的實踐不僅是學生學業的展示,更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而當代高等音樂教育的實踐活動主要還是拘泥於學校音樂活動,因此,當代音樂教育應學習和借鑒魯藝注重實踐藝術的特點。從「授予知識」 轉換成「創造知識」。總之,在當前變幻無常、競爭激烈的世界,我國的高等音樂教育要繼承魯藝的音樂教育,不斷推進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的發展。
來源:北方音樂

閱讀全文

與延安魯藝藝術教育教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