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如何喚醒幼兒藝術的表現力

如何喚醒幼兒藝術的表現力

發布時間:2022-12-20 04:53:10

1. 如何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

如何培養幼兒繪畫的創造能力呢? 一、觀察生活是繪畫學習的源泉 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每個正常的幼兒都能看見東西,但還不能說每個幼兒都會看東西,這就是觀察力的問題。幼兒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他們的知識水平。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應有的求知慾。 畫畫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畫畫之前,首先總是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如: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著記憶、想像去動手進行表現的。這種觀察力的培養,對幼兒美術,乃至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兒的知識經驗很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他們在觀察時不能進行分析比較,還不能區別事物細小差別和復雜的空間關系。因此我們應教給他們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觀察物象的比例、結構、動態,近大遠小及空間位置等,使他們的觀察能夠逐步深入,能夠通過觀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間的關系,辨別出異同,從而使幼兒知道,要描繪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稱、形狀、顏色、大小、空間位置以及用途等。例如帶孩子觀察小白兔時可以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小兔子的特徵,並且按照一定的順序。小白兔身上有白色的毛,長著兩只長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身體不大,有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還有一條短短的尾巴。帶孩子去百貨商店時可以參觀不同的櫃台,問孩子櫃台里有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是干什麼的?售貨員是怎樣賣東西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的確,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態,斑駁陸離,紛繁變幻,美不勝收。如朝霞似錦;旭日東升;新月如弓;星閃燈明;飛泉如帶;青山巍巍;春雨如絲;桃紅柳綠;以及湖面上悠閑的天鵝;森林中機敏的猴子;翠竹下溫順的熊貓;山嶺間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態,不同色彩的美,對幼兒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我們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觀察雨後的彩虹;雪後的美景;花卉的各種形狀、顏色;昆蟲、小鳥的動態特徵;尋找燕子與麻雀、蝴蝶的異同;觀察秋天的樹木,引導他們看看葉子發生的變化,葉子的各種形狀,聽聽在樹葉上走動時腳下發出的沙沙聲,採集美麗的落葉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兩種或三種物品讓孩子說出他們的異同。如:桔子和蘋果有哪些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手錶和座鍾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寶寶和媽媽的鞋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水壺和毛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另外,我們可以讓幼兒看大師的畫。例如:讓幼兒欣賞鄭板橋的翠竹;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張樂平的三毛。讓幼兒聽畫的故事,使幼兒感受到美,從而大膽想像、創造。 教師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的培養幼兒觀察力的同時,還必須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穩定,只有通過觀察活動,逐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使之達到比較集中,穩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時間長了,才可能使幼兒的觀察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如:我們可以給孩子讀一組詞,讓他認真聽,當聽到屬於某一規定的標准詞時就拍手。 興趣是美術的動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點。興趣和愛好象催化劑一樣,能不斷地促使幼兒去實踐、去探索,不斷開辟智慧發展的道路。幼兒對畫畫有一定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加以培養,使之保持持久。當幼兒一旦以極大的興趣參與畫畫時,他們必然以更大的熱情積極而努力地完成作業。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應注意幾點: 1、教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戲性。 2、教材難度要適中,教學要求要注意針對性。 3、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要濃厚,輔導的態度要親切,輔導要注意啟發性。 4、教師要同家長密切聯系,不斷溝通情況,注意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記憶是一個心理過程。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重現三個環節。沒有記憶就談不上對經驗的保持,沒有保持,也就無法對經歷過的事物進行再認或重現。可見,識記和保持是再認或重現的前提。許多人都認為孩子很善於死記硬背,因而不注意給孩子很好地講解事物,只要求他們記憶。 事實上,孩子理解後的記憶比機械記憶效果要好的多。研究表明:孩子對常見的物品、樹木、理解了的詞、有聯系的事物更容易記住、記牢,而記憶沒有意義的圖形、事物、音節要花更長的時間,鞏固性也較差。孩子對自己的記憶行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意識,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訓練他們的記憶。如:挑選15—20人,讓孩子們圍坐一起,並記住都有哪些小朋友,然後由成人將一個孩子的眼睛蒙住,幼兒一起說:「 一、 二、三快快找,四、五、六快快藏。」成人在孩子們念完歌謠之後,任意選一名孩子藏到另一間屋子裡,最後讓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看一看,這里少了哪個小朋友?或是將桌上的實物位置調換,請幼兒憑記憶說出多了什麼少了什麼。 三、想像是繪畫學習的中心 對頭腦中已有的印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過程就是想像。這方面的能力就被稱為想像力,如果離開了想像,孩子的生活就不是豐富多彩,生動離奇了。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想像就沒有生活。 幼兒的想像水平較低,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而創造性的成分很少,這和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范圍密切相關,但幼兒的想像力,發展水平是有個別差異的。有的幼兒只能想到自己周圍的一些簡單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兒則能想到自己見過的、聽過的和自己經歷過的許多事物,他們的想像比較大膽,不受具體現實環境的約束。 一個聰明的孩子面對一個完整的玩具他只有一件事可做,即把他拆散,面對一個不完整的玩具,孩子不得不開動腦子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組裝。如斷臂的維納斯,以其斷臂曾經讓多少人也正讓多少人為之傾倒。 在繪畫中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具有發揮想像餘地的命題。啟迪、誘導他們以同一主題為出發點,打破思維定式,展開想像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尋找藝術表現上更多的可能性。如「我最高興的事」,可能有的畫「看花燈」;有的表現「看馬戲」;有的表現「捉螃蟹」;有的表現「天上」;有的表現「地下」。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從小訓練未來的美術家,不在於對美術技能技巧的機械訓練而在於啟發幼兒的想像和促進其創造性。 在繪畫教學中,我採取這樣的方式進行:先畫出大致輪廓,讓幼兒猜猜要畫什麼。如:「畫不倒翁」,先畫一個圓形,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猜猜老師要教孩子學畫什麼,最後肯定猜對的孩子,使孩子得以情感上的滿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採取如下方法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1、像什麼 如藍天上飄著的朵朵白雲像什麼?舊房子里班駁的牆皮像什麼?下雪時屋檐上掛著的冰柱像什麼?外面刮著大風,呼呼的聲音像什麼? 2、能幹什麼 如用紙能幹什麼?用水能幹什麼?用針能幹什麼?用鉛筆能幹什麼?用繩子能幹什麼?……。 3、讓孩子處於一種假定的情景中充分設想會有什麼結果,想法越多越好。如:如果世界忽然沒有了光人們將會怎樣?如果你有了許多錢,想干什麼?如果你原來是一條只會爬行的蟲子,忽然有一天能像人一樣站起來走路的時候,你第一件事會做什麼? 4、什麼東西能有這種用途 如:什麼東西能照明?什麼東西能游泳?什麼東西能解渴?什麼東西會發聲? 5、接著說話 由成人先說一句話,請孩子接著把話說完,而且說的想法越多越好。 如:一天嘉澍正在屋裡玩,忽然聽到劈啪什麼東西摔碎的聲音……;豆豆和媽媽上大街,看到一個小弟弟站在哪兒大聲地哭……。 6、你變我也變 成人和孩子玩這個游

2. 如何培養幼兒的表現力

研究措施:

1、多方位、多元化地為幼兒創造感知美的環境,給予幼兒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幼兒自覺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激發他們的藝術情感和表現美、創造美的強烈慾望。

2、結合生動有趣的各種方式,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樂於用美術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如:

(1)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講述、兒歌、游戲等形式;

(2)事物的現場直觀(讓幼兒充分感受);

(3)適當的「示範」和「範例」:可用實物、藝術家的作品、兒童作品、一些能夠激發美感適合引導幼兒想像的,等等。

3、游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力求將美術教育活動游戲化,以幼兒為主體,創設寬松、自由、和諧、開放的空間,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表現自己的意願和感受,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玩與學的統一。

4、在美術區域創設中盡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多種美工活動材料,增加幼兒選擇的機會,充分運用多種表現手段,促使幼兒主動參與,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沖動,允許鼓勵他們大膽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來表現美、展示美、創造美,體現個性化。如室內外寫生、棉簽畫、吹畫、水粉畫、刮蠟畫、點畫、砂紙畫、印染、噴刷、泥塑、折剪等等。

5、除了正規的集體教學外,還應根據不同的目標採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如集體合作作畫活動,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交流意識,還可以組織一些分組活動、分區活動、不同班混合分組活動、不同年齡的混合活動等,使幼兒通過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

6、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多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鼓勵別出心裁的想像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力;不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注重幼兒間的互評和自我評價,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7、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如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老師,或同伴間互相贈送等形式,體現作品的價值,激發幼兒表達表現的慾望。

8、充分利用多方資源,密切家園配合,通過講座、家園互動欄等的交流,增進溝通,提高家長對幼兒美術教育的意識水平,改變家長的評價角度,共同培養幼兒美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四、研究具體步驟:

(一)、准備階段

1、組織課題組成員繼續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南》及相關的幼兒美術教育理論,研討培養幼兒表現力的策略及切入口。

2、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和教育現狀,確定培養幼兒表現力的切入口,定出具體引導策略,並進行參與式討論交流。

(二)、實施階段

1、對幼兒進行觀察、了解、分析,把握幼兒的現狀、特點、需求和潛力。

2、根據分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各班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課題計劃,選擇貼進幼兒生活的內容,進行預設和生成相結合,並創設相應的活動環境。

3、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家長的美術教育態度,同時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家長提高美術教育水平,力求家長的認同、支持和配合。

4、各班進行觀摩交流學習,不斷改進教學模式。

5、每月進行兩次研討活動,每周不定期互相交流;每月至少撰寫一篇附有照片的案例分析和讀書筆記,並進行交流。

6、利用照片、錄象、文字記錄和收集幼兒作品等多種手段做好過程實錄。

3. 怎樣培養幼兒歌唱的音樂表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行現場記錄。如在教授歌曲《好娃娃》時,最後一個環節,我將孩子邊唱邊表演的情節錄下來,請孩子當小小評委,看誰表

4. 如何培養幼兒的美術想像力和表現力

一、 營造藝術氛圍,讓幼兒與大師作品"對話" 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感受是基礎與前提。如感受生活中美好事物,感受自己與周圍人良好的情感經驗,感受藝術作品豐富的美等等。因此,除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美的觀察及情感體驗外,適當開展名作欣賞活動,對幫助幼兒積累感性經驗,培養創造表現力,具有重要影響。 (一) 選擇名作,提供藝術欣賞 根據幼兒的知識經驗與智力發展水平,我們選擇幼兒易於理解和接受的美術作品;提供色彩明快強烈,構圖簡單流暢、形象誇張的藝術作品,供幼兒欣賞、感受、想像、創作。例如,亨德爾瓦塞爾的油畫作品《日落》,色彩絢麗,冷暖色調對比強烈,線條大氣誇張;波洛克抽象畫,沒有具體形象,只有顏色與線跡合成,頗有潑墨效果,作者將其聯想為《聚會》,這些作品表現手法多樣,風格不拘,色彩表現力強或畫面抽象留有豐富想像空間,有利激發幼兒的表現激情與靈感。 (二) 領悟意蘊,萌發創作激情 選擇好的作品引導幼兒欣賞與感受。首先,要鼓勵幼兒積極思想、大膽想像,談論自己的感受。例如我班幼兒欣賞幾米作品《月亮不見了》時,幼兒爭論著變化的托起高懸黃色輝點的大弧光環為"銀河"、、"月亮灑下的彩條"等,充分體驗著色彩與形象帶來的沖擊力;其次,要把幼兒想像與思考的重點,放在作品畫面語言及表現手法的理解上,向幼兒作適當分析與解釋,幫助幼兒理解圖形間關系、造型特點。例如欣裝飾畫《地毯》時,幼兒驚訝地感受到密集的線條是大師在告訴我們"線與色在熱烈地舉行Party呢"。欣賞《樹葉拼貼》畫,則拓寬了幼兒的思維方式,知道原來剪貼的形式能如此傳神地述說作者的情緒。幼兒充分想像、體驗美好的情趣後,會逐漸產生創作的熱情。幼兒嘗試創作,能毫無顧忌地表現出內心的感受。有的端起畫筆,揮灑自如地用色彩表現自己心中的"月亮印象",或冷或暖,還加進了自己;受《樹葉拼貼》啟發,展開並想像添畫,欣喜地發現樹葉變成了小人,小魚,舞動的蝴蝶等等。 幼兒與教師、藝術作品相互交流、相互作用。這樣他們不必拘泥於原創的意圖,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實現作品與欣賞、再創作的融和,拓展了表現的空間,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二、 尊重幼兒意願,讓幼兒象"大師"一樣創作 (一) 表現內容來源於幼兒生活 美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對生活的一種表現。大師們正是善於捕捉與汲取生活中常人不被注意的細節引發靈感,並用自己獨特的手法表現。因此,教師也應注意捕捉幼兒的興趣與獨特的構思,適當選擇幼兒提出的想法作為創作題材。尊重幼兒,讓他們積極地投入以自己的想法為主的創作活動,這樣能強化幼兒揭示自我內心反應和獨立提出見解的習慣。 (二) 創作方式要滿足幼兒需要 幼兒對具有美感的東西充滿好奇與追求,教師提供幼兒進行創作表現的形式與工具也應多樣化,以開拓幼兒視野,感受各種形式帶來的不同效果的藝術美,發掘與探索兒童在多種美術活動中的創新潛能。除傳統的美術形式外,我們選擇適合幼兒能力的其它多種形式:寫生、撕紙、剪紙畫、點彩畫等。在層出不窮的創作形式中,伴隨著愉悅的情緒,幼兒探索著不同作畫形式與工具的不同效果;同時,提供給幼兒的多種形式暗示著幼兒可創造性地選用創作方式與工具表現。單一的表現方式滿足不了幼兒多變的需求,我們利用幼兒愛想像愛探索的天性,鼓勵他們運用新方法,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在成人開放式的引導下幼兒能發現並運用周圍環境中的有利因素,逐漸形成創造性的思維習慣。 三、充分肯定,讓幼兒敢於想像,敢與表現 無論是誰都希望自己所做的得到肯定。幼兒也一樣,他們的畫稚嫩。要想像也許要等到他對物體熟悉後才敢走出的一步。教師如何讓幼兒敢於想像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我認為要在平時的活動中多關注多評價他的作品。即使是很細微的地方,也許你的一點評價會讓他"敢"於想像。 綜上所述,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想像力與表現力是要用一個漫長的階段去培養的,這與我們的尊重及幼兒自身探索熱情有著密切關系。我們渴望孩子有一雙慧眼,去發現生活的美。我們自己也應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孩子筆下展現的千姿百態的美。幼兒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無拘無束的氣質與他們的作品的新穎的感覺,正是富有藝術感受力、表現力與創造力人才的最高境界。

5. 如何幫助幼兒進行藝術表達

生活中,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限制的,關鍵在於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兒的創造力。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藝術創造的過程。唱好一首歌,說好一句話或者畫好一幅畫對孩子來說就是藝術創造。正如日本教育家木村文一所說:「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得以順利發展,就會成為天才。」這也說明了想像力是邁向成功的翅膀,沒有豐富的想像就不會有創造,也不會有科技進步,不會有牛頓定律、不會有相對論。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所達到的正常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從4歲到8歲又能獲得30%的智力,而剩下的20%則可能在8歲到17歲這個年齡階段獲得。這說明早期教育對於人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盡可能早地對孩子進行積極的藝術創造教育,孩子長大後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傑出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進入了高科技時代。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具有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時時培養幼兒的
創造力,特別是利用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如音樂、畫畫、故事等活動更好地啟發孩子,使他們思維活躍、想像豐富、富有創造力。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幼兒大膽創造
音樂是幼兒歡樂的源泉,孩子能把它轉化為自己的創造力。所以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創造性因素,對於幼兒的一點一滴的創造性活動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及時抓住時機引導他們發展下去,充分發展幼兒的創造力。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為幼兒們創設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氣氛,讓他們能夠自由思索,大膽想像、主動實踐,才能萌發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並使最大多數幼兒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音樂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形式。只要我們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選擇適合幼兒的音樂材料與活動,讓幼兒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樂的角色中,在音樂的熏陶下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地欣賞音樂、理解音樂,創編歌曲和動作。在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心與興趣需要的同時,促進其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的發展。孩子在演唱歌曲的時候,經常搞不清而串了歌詞。這時候可通過啟發幼兒創編動作來幫他們記憶歌詞,表達情感。如歌曲《種瓜》:我在牆根下/種了一個瓜/天天來澆水/天天來看它/發了芽/開了花/結了個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這首歌曲的歌詞具體生動並完整地講述了我是怎樣種瓜的。我充分利用歌詞,讓幼兒想像我當時種瓜的心情,自由創編動作來表現。我還鼓勵幼兒大膽地創設情景,幾個人合作表演。這樣的活動中,孩子是快樂的、自由的,不受拘束的,他們創造的激情同樣也是高漲的。通過這樣邊唱邊表演的活動,孩子們既不會忘記歌詞,又便於表達歌曲的情緒,還有利於幼兒音樂創造力的培養。
有些音樂的旋律帶有明顯的感染力,孩子往往在欣賞的過程中就能被音樂的氣氛感染,並粗淺地理解到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例如《獅王進行曲》的音樂,在節奏、音高、結構和樂句的安排上,都表現出明顯的藝術形象。如趾高氣揚的獅子王,整齊有序的樂隊,輕巧的小兔子等等。因此,可以讓幼兒在傾聽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利用明顯的藝術形象讓幼兒創編一個完整的故事。了解音樂的象徵意義,正確理解作品的內容,並用動作節奏等音樂手段創造性的表現音樂。有的音樂的情節帶有明顯的感染力。幼兒往往被音樂的情節所吸引,並且在情節中創造性地表現其內容。例如音樂游戲「小兔乖乖」中,由幼兒扮演大灰狼、小兔子以及兔媽媽。在音樂情節及環境氣氛的渲染下,幼兒被歌曲中大灰狼那種兇狠的樣子、聲音及小兔子沉著的表現並與大灰狼鬥智斗勇的游戲情節所吸引。在老師的鼓勵下紛紛參與游戲、扮演角色。隨著音樂的變化『幼兒自由地創編出各種動作表情,使幼兒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
二、適時提供話題,讓幼兒插上想像的翅膀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樂和游戲一樣是兒童童年不可缺少的。德國詩人歌德,從兩歲開始,媽媽每天將故事講到關鍵處就讓歌德給故事編結尾。歌德媽媽的這一教育形式,對歌德以後從事文學創作起了很大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運用「續編」「創編」的方法可以激發幼兒對想像的興趣,積極互動地進入想像的空間。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想像是無邊無際的,思緒是來去無蹤的。很多時候他們是不滿意故事的結尾或一些詩歌的內容的,也不完全認同我們的想法。在故事和詩歌文學中,我嘗試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如我在教詩歌《梳子》的時候,讓幼兒認真的理解詩歌的內容,大膽的想像,創編出這樣的詩句:抹布是玻璃的梳子,梳著玻璃的頭發;拖把是地板的梳子,梳著地板的頭發;白雲是天空的梳子,梳著天空的頭發;小魚是小溪的梳子,梳著小溪的頭發……幼兒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他們無窮的想像創編了許多精彩的詩句來。還有我在上《小花貓的鈴鐺》的時候,孩子們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認真觀察,大膽想像,創造出這樣的情節:當主人給小花貓戴上鈴鐺後,小花貓很神氣,走起路來也把脖子伸得直直的,胸挺得高高的,到朋友們面前到處炫耀自己……在創編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就提出疑問:小花貓戴上鈴鐺,鈴鐺發出聲音後肯定抓不到老鼠,那它的主人還會喜歡它嗎?它還會像現在一樣神氣嗎?孩子們經過激烈的討論後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編開了。在創編、否定、再否定、直到肯定的過程中,孩子們充分張開想像的翅膀進行大膽的藝術創造。慢慢地我又適當地讓幼兒給有懸念的故事進行創編,讓他們進行更大膽、更廣闊的藝術創造。我在活動中盡可能地多提供給幼兒想像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享受想像的快樂,從而激起他們的奇思妙想,發掘他們的創造力。
三、挖掘各種材料,提供幼兒創造的廣闊空間
藝術有它的不隨意性,也有它的隨意性。只要有藝術的效果,就不必拘泥於它的工具、材料及形式。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孩子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如毛線、各種紙、布條、空瓶子、木板、各種瓜子殼、雞蛋殼、吸管、樹葉、樹枝、棉花、顏料、墨汁、水粉等等。讓幼兒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去進行操作、創造。如在紙上拼貼布條、布塊。開始,當孩子們把布條或布塊隨意進行擺放時,我就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想像,「這像什麼?」房子、電冰箱、餅干、馬路、樹干、小狗、裙子、椅子、汽車……當孩子們海闊天空地進行想像時,我們要持肯定的態度。積極鼓勵每個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激發每一位幼兒的想像的慾望,讓他們從單一到復雜,不斷地創新。
事實也證明,孩子們在玩廢舊物品時,總是非常地投入,他們的創作空間也更廣闊。也可以利用各種環境布置,讓幼兒在各種環境布置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想像,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如利用各種布條拼貼圖畫;在紙上撒點水粉或墨汁進行吹畫;用樹枝在沙子里畫畫、寫作、壘城堡;在木板、雞蛋殼上進行創作……這些東西都是每位幼兒百玩不厭且極富創造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每位幼兒不在乎自己所創作的東西有多麼的形象,多麼的逼真,他們只在乎這些東西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活動中能把自己的想法充分的表達出來就行了。還有如利用散文欣賞活動來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記得我們有一次欣賞散文《春雨的色彩》,這首散文描繪的是春雨過後大地萬物復甦、萬紫千紅,世界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活動中我及時鼓勵幼兒展開想像,大膽用色,把對散文的理解、感受通過自己的繪畫表現出來。結果有的幼兒畫了「大草原」,有的畫了「美麗的花園」,有的畫了「一片大森林」等等。這些都充分表現了我們的幼兒再創造的能力。每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藝術家,他們那敏感的心靈,細微的感覺,思想的火花都是最真實、最有價值、最富創新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善於用幼兒的眼光看待他們的世界,善待每個幼兒的想像,並給予最真誠熱情的評價。讓孩子在感受教師的愛意和期待中樂意去想像,讓幼兒稚嫩的想像伴隨著他們年齡的成長茁壯發展。

6. 如何培養幼兒的美術想像力和表現力

現代教育把培養創造新精神放在首位。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想像最豐富、最離奇的時期,因而是實施創造性教育的最佳時期。

幼兒天生愛圖圖畫畫,對幼兒實施良好的美術教育符合幼兒的天性,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所引發出的審美情感,所培養的想像力和表現能力,將會成為他們人生的寶貴財富,使他們終生受益。那麼,如何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表現力呢?

一、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積累創作素材

觀察是創作的基礎,幼兒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他們看到的東西越多,積累的素材越多,創作也就越有基礎。在活動前,我們曾去綠地尋找春天的秘密,與柳樹、小草、花兒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讓幼兒接觸觀察美麗的大自然及豐富多彩的生活,激發創作靈感,積累創作素材的同時,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等同時也得到了發展。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階段,我們班的孩子和小熊貓、烏龜、小鳥等這些可愛的動物交上了朋友,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裡、有趣的兒歌里、好玩的游戲里,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小朋友對小動物濃厚的興趣,促使我們開展了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創造了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的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看、聽、講、畫、做)採用多種形式(語言、音樂、美術、體育游戲)幫助幼兒感知並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奇聞趣事,家長們也特意帶著孩子去動物園觀看了小動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兒對動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在已有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想進一步表現自己對小動物喜愛之情的願望。綜合活動「可愛的小動物」就是為了滿足這一強烈的願望而生成的。

二、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幼兒產生大膽表現的安全感

喜歡標新立異是每個幼兒的行為特徵,每個幼兒內心其實幼兒創作的慾望。但這種慾望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與尊重,幼兒才不會擔心因「出差錯」而受到指責,才會有別出心裁的創作表現。幼兒通過自由組合,在合作中大膽地表現、表達自己的想法、意願,把春天打扮得豐富、絢麗。在「可愛的動物「活動中,有的小朋友幫助同伴把棉花貼在背上做羊毛,有的小朋友幫助同伴裝上了「豬鼻子」,有的合作共同製作了烏龜的貝殼裝在了背上,亮亮撕下雙面膠把廣告紙往胸前一貼, 一隻袋鼠出現了,徐聞君把斗篷一披說我是一隻蝙蝠、很多小朋友把吸管粘在嘴上,還用廣告紙剪出三角形的貓耳朵,還有的用樹枝粘在頭上,一隻梅花鹿就誕生了……雖然幼兒是初次進行動物的裝扮活動,可由於他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在此使他們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就是利用一些廢舊物品來表現自己對動物的喜愛。放飛心情,自由想像,縱情表現,富有想像、創造力。

三、豐富的材料賦予幼兒自由想像、創作表現的空間

幼兒是發展能動的個體,他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互動獲得感知與體驗,從而發展其創造性思維。在活動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不同質地,多層次的,來源於幼兒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豐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兒自由選取,有的孩子還利用材料本身的功能或是輔助材料發覺其功能,運用同類或異類的組合方法來提高材料的使用價值。如「柳樹的製作,有利用樹枝做柳樹的枝條、有用皺紙搓枝條,運用各種材質的紙張製作蝴蝶、花朵;扭扭棒的一物多用都表達了孩子們的創作火花。如班裡出現的兩頭小鹿,它們各有各的可愛,各有各的獨特之處。一個小朋友為了模模擬的梅花鹿,特意選了兩根開叉的樹枝,讓人從遠處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而另一個小朋友所用的是兩個果凍殼,我們得從他的頭頂上往下看,才能聯想到這是頭「小鹿」,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是頭小小鹿,角還沒長大呢!仔細想想,他說的還真有點道理。徐洋是個男孩,他居然想到用女小朋友的頭箍(男孩子一般不願意用女孩子的東西),再在扭扭棒的頂端加上兩只絨毛球,可愛的蝴蝶飛來了。其餘的小朋友在活動中也表現的不錯,充分發揮想像,動手動腦創作、表現。

四、活動中不斷完善幼兒的人格

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活動中幼兒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充分地體現出來了。他們不僅一改以往只顧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動去幫助他人,為別人取得成功而感到高心,真正實現了互幫互助。而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僅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操作,做中玩、玩中樂,注重了幼兒情感的交流,使整個活動真正地達到了教育目的。

五、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幼兒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審美創造力的一種活動,幼兒的繪畫過程是幼兒追求美、嚮往美、表達美的過程。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大膽的推行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誘發興趣、啟發思維,激發創意入手,培養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讓幼兒發揮其最大的潛能,使他們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展現生活中的美和抒發內心世界的美。
以往的美術教學多半以一堂美術課來要求幼兒,畫一幅與教師範例畫相同的畫,畫面的形式、內容與範例畫大同小異,以「像不像」、「對不對」來評價幼兒作品。這樣的教學無疑的束縛了幼兒的思想,對幼兒的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均起到不良影響,使幼兒很容易的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當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時,如果我們極力要求幼兒應該怎樣畫,不應該怎樣畫,孩子的興趣可能立刻化為烏有,想好的繪畫內容不復存在,本來有可能畫出一幅很好的畫,就這樣「不翼而飛」了。 因此, 我們在進行美術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啟發幼兒參與繪畫的興趣,並利用幼兒喜歡游戲的特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體驗繪畫的樂趣。如畫「小小雞」時,我首先和幼兒們一起玩「雞媽媽和小雞」的游戲,通過情景化的游戲表演,讓幼兒親身模仿、學一學小小雞和雞媽媽一起游戲時的心情、動作,體驗體態的不同變化,讓幼兒觀察小雞的特徵,並為幼兒提供各種幾何圖形,鼓勵幼兒擺出小雞的不同造型,同時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圖形來表示。在活動中,幼兒對小雞的特徵有了感性的經驗,在繪畫創作中,老師只要指導幼兒學習線條畫不同的圖形,並加以組合,就能畫出小雞的造型了。而且,由於幼兒在與小雞的游戲中,幼兒對小雞已經產生了興趣,因此,在繪畫創作過程中,幼兒興趣濃厚,小雞吃蟲「、「在草地上的小雞」、「許多小雞」、「快樂的小雞一家」等不同內容,幼兒將自己心中所認為的情境用繪畫的方法表達了出來。這個時候,幼兒的思維非常活躍,其作品亦無拘無束,如天馬行空,童真童趣躍然紙上。

六、弱化作品的「結果」,注重創作的「過程」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別人的認同。幼兒也不例外,而且,這種渴望得到贊賞的心理比成人更強烈。而幼兒繪畫的潛力各有不同,應優先考慮對他們創造性的培養,不能只拿「像與不像」「好與不好」作為評價一幅幼兒作品的標准。教師對幼兒的作品應採取肯定,鼓勵的態度,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評判與理解,既要看結果,更要注重整個創作過程。我在對待幼兒作品的評價時,常用欣賞、鼓勵的語言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只要是幼兒認為應該要在作品中喜歡表現的就讓他們畫上,不限制幼兒「標新立異」、「異想天開」。 首先,我常常讓幼兒陳述自己的創作思路。一般來說,由於技能的局限性,幼兒筆下的作品與預期的想像有一定的距離,因此,要給幼兒一個表達的機會。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進行美術活動教幼兒繪畫時,要盡量不採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兒基本的方法。我認為:「授人以漁」所傳授的捕魚本領使用之無窮的。繪畫的指導方法就是要象「授人以漁」一樣教給幼兒一些繪畫所必需的本領,如多種顏色、多種幾何圖形、多種實物圖形的認知等,讓幼兒容易掌握又可以舉一反三,其效果遠遠勝於模仿來的技巧,讓幼兒從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達周圍的世界,讓幼兒自己去思考,使其展開想像,大膽創作,讓幼兒從現實生活到內心想像的過程中自由「構圖」,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學,這樣有助於提高幼兒的想像力和表現力。

如:一位幼兒在畫雨天的景象時,同時畫了雨天和紅紅的太陽,我問他畫的是雨天還是晴天,那幼兒說:「這邊正在下大雨,那邊雨停了,太陽公公出來了。」可見,幼兒的想像力和表現力是不可低估的。我們作為教師不應束縛幼兒的思維,要積極鼓勵幼兒放飛想像的翅膀,誘導幼兒自發的表現,發泄其內心的情感,從而提高繪畫興趣,實現自我發展。

總之,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背景,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幼兒熟悉的人、事、物為內容,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豐富多樣有層次的材料,鼓勵幼兒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輕松、愉快地進行表現,在這一自然而然的過程中使幼兒的想像能力和表現能力逐漸得到發展和提高。

7. 如何調動幼兒藝術的積極性表現力

一、課題的提出 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綱要》中明確指出了在藝術教育活動中,應注重幼兒的藝術感受力和在藝術創造中的個性化表現。 幼兒期是幼兒獲得表現力的最佳時機。我們反思目前幼兒藝術教育現狀,發現仍然存在誤區:在課程設置方面,藝術教育活動流於教授表面性的一些東西;在藝術創造方面,仍然偏重藝術知識和技法的教授,忽視幼兒對藝術的感受,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等。針對以上存在誤區,結合我園幼兒藝術教育發展的實際狀況,我們提出了「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力的研究」這一課題。旨在通過研究,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提高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促使教師通過參與研究自身獲得發展,從而使我園的辦園水平整體得到提高。 二、概念界定與研究目標 (一)概念界定 1、藝術:藝術是通過塑造具體形象,創造性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幼兒園的藝術教育主要是指對幼兒進行美術、音樂、文學的教育。 2、藝術表現力:指通過對美的事物、美的作品的具體、鮮明的形象感染人,調動人的積極情感,激發人們運用多種方式創造性地表達對事物、作品的理解。 3、幼兒藝術表現力:指幼兒通過認識和感受生活中的聲音、色彩、符號、標記以及學習文學作品、音樂、舞蹈、美術等,運用多種方式,積極地、有個性地、創造性地表達自己所獲得的情感和體驗。 (二)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藝術表現,對周圍生活環境美和藝術作品能產生敏銳的感受力、欣賞力和表現力,能大膽樂意地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意願和思想,使藝術教育真正為幼兒的發展服務。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積極探索幼兒園藝術教育的規律和方法,尋找培養幼兒藝術表現力的有效途徑。 三、理論依據 1、馬克思的美育觀:藝術對於形成人的感性的豐富性,發展人的潛力,具有無可爭辯的意義。 2、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其中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人對美的需要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之一。生活中總是只有少數人能夠通過藝術創作活動,獲得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大多數人只能通過藝術欣賞、藝術的陶冶和感染,使自我得以實現。 3、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的發現使當今教育把注意的焦點指向藝術教育,引起了對藝術教育的重視。 四、研究原則 1、生活化原則; 2、情感陶冶原則; 3、普遍性原則; 4、主體性原則 5、游戲性原則。 五、研究的內容和措施 (一) 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主要從音樂、美術、語言這三大學科領域作為研究的突破口,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研究的內容和要求上各有側重點,小班:願意參加藝術活動,會運用已有生活經驗進行簡單的表現和創造。中班:體驗在藝術活動中進行交流、合作的快樂,能用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自己的理解、想像和情感。大班:學習使用多種藝術手段,提高體驗和表達藝術情趣的能力,使表現更具個性化。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1、創設藝術教育環境。 (1)營造藝術氛圍。 (2)搭建表現平台 2、採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1)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策略。 (2)教學手段的整合性策略。 (3)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策略。 3、引發、釋放、發揮藝術感受力和表現力 (1)發掘幼兒表現力的基礎 (2)激起幼兒表現慾望 (3)開發幼兒表現創意 (4)指導幼兒表現技巧。 (5)張揚幼兒表現個性 (6)評價幼兒表現效果 六、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對象:全園幼兒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 2、行動研究法 3、個案研究法 七、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時間為三年,實施時結合幼兒特點,層層推進,不斷深化。具體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6.3---2006.6)確立課題名稱,撰寫方案,進行申報立項階段; 第二階段(2006.9---2008.6)組織實施,進行研究階段; 第三階段(2008.9 ---2008.12)評鑒,結題論證階段。 八、研究的主要過程 本課題從制定方案到組織實施,在區教科室領導的指導下,方案前後進行了三次修改,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優美的藝術教育環境,為幼兒藝術表現力的培養創造了條件 (1)營造藝術氛圍,讓幼兒感受藝術。幼兒所生活的環境作為一種「隱形語言」,是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挖掘周圍環境中潛在的藝術教育的價值,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各種環境因素,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藝術美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幼兒園無論從大環境的創設到班級環境的布置,到處都充滿著藝術的氣息。走進幼兒園,主題背景牆上「藝術童年,詩意家園」八個字點明了我們的課題,我們將「一本書(文學)、一支筆(美術)、一串音符(音樂)」三個子課題,巧妙的設計在主題背景牆和園標上。在幼兒園的三個樓層層面也分別創設了不同的藝術環境:一樓是文學的世界,二樓是美術的殿堂,三樓是音樂的舞台。在每個班級中,我行我「綉」(刺綉)、千「編」萬化(編織)、變廢為寶等「一班一品」特色氛圍也非常濃郁。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幼兒時刻都在感受藝術的美。 (2)搭建藝術表現平台,讓幼兒大膽展示。我們大家都知道,幼兒園藝術環境的創設很關鍵的是讓幼兒成為環境的設計者和創造者,追求環境與幼兒之間的「對話」,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幼兒園現有的空間為幼兒創造表現自我的平台。首先在三個樓層中,我們在底樓設計了大嘴巴童話劇場、閱讀長廊、成語故事和古詩天地,讓幼兒細細地「品」;二樓開放各種手工作坊,每學期我們根據課題需要,設立了不同的區,如創作區(刺綉編織區、創意製作區)、繪畫區—美術室,以及軟包版面上老師精心輔導的體現美術中各種表現手法的幼兒作品等,我們在這些區域中根據主題投放了各種材料,讓幼兒大膽地「綉」; 三樓的「樂器坊」、「大舞台」,也充分發揮了其功效,幼兒在這里能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藝,盡情地「舞」。其次,每班在游戲區域中都設立了幼兒展示自我的動手區、表演區。這些平台的搭建,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平台,更為幼兒的創造性表現開拓了無限的空間。 2、多樣的教學措施,為幼兒藝術表現力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1)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策略。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對生活的一種表現。為了體現教育既回歸幼兒生活,又走向幼兒生活世界的理念,我們在選擇藝術教育的內容時,除了注意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之外,還注意做到以下幾點:第 一、內容的適切性,即選擇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的興趣,引起幼兒的共鳴;第 二、內容的系列性,首先根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藝術活動內容。小班選擇了一些內容簡單、主題鮮明的內容,而大班則選擇一些表演性、操作性強、寓意深遠的內容。其次再根據作品內容的難易、目標的深淺循序漸進地安排。在課程的設置中,結合課題需要:語言主要增加文學的欣賞和穿插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如桃樹下的小白兔、賣火柴的小女孩,梨子提琴、金色的房子、蘿卜回來了等),尤其增加我國著名作家金波的幼兒文學作品,因為他的作品很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美術主要是把一些民間藝術(剪紙、印染、編織、刺綉)引進我們的課堂,同時適當增加世界名畫,進行「我與大師對話」「我和大師比一比」,如中班畢加索的《臉》、大班《夢》、馬蒂斯的《跳舞的顏色》、梵高的《向日葵》。音樂主要增加一些經典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作品《京歌》、《�

8. 如何提高小班幼兒藝術表達能力

小班幼兒其繪畫發展水平正處於「塗鴉期」,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種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范(成形)。因此,小班幼兒的美術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個年齡階段,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來說,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的繪畫過程中,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在美工區,我們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採用多種繪畫形式,激發幼兒興趣。
對於小班幼兒,如採用單一的油畫棒作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失去興趣。為此,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形式,如棉簽畫、吹畫、水彩畫等。在一張作業中,也用幾種作畫形式,幼兒不能掌握的,教師幫助完成。如在「河裡的小蝌蚪」的作業中,當幼兒用手指點畫好了一個個可愛的小蝌蚪後,教師可用藍色油畫棒,來幫助其畫上藍色的河水背景,使畫面更完美,幼兒嘗到成功的愉悅。另外,可利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形式,激發幼兒興趣,因為手工與繪畫相結合,不像單純繪畫那樣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動手操作的樂趣,為幼兒所喜愛。幼兒在捏泥、折紙、粘貼等活動中所獲得的對物體的感知,有助於他們在繪畫時表現此物體,如:為了讓幼兒感知、了解小雞的基本特徵,讓幼兒觀察小雞後,利用晨間桌面游戲,用橡皮泥把小雞的形狀捏起來,幼兒感知了小雞的形狀,繪畫時,不僅能很好的畫出外形,而且形態各一,充滿童趣。再如,用棉簽畫「柳樹」前,先進行戶外觀察活動。幼兒通過觀察對柳樹有了感知,再進行繪畫也就很容易了。
(三)誘發幼兒畫添筆畫。
添畫,是幼兒開始學畫的好方法。我們每天晨間桌面游戲時,都畫許多圓圈,讓幼兒發揮想像力,或幼兒添畫一條尾巴,耳朵,鬍子,眼睛等,注意添畫的難度要適應,太難會失去信心和興趣。如教師畫一條美麗的魚,可以讓幼兒在魚的周圍畫圓圈表示水泡泡;畫曲線表示水波浪;畫短直線集中在一點上表示水草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干,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桿等。例如:教幼兒畫線先教幼兒畫點、曲線、弧線,最後過渡到直線。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桿、格子布、房子等,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然後再教幼兒在畫線、弧線、長短直線的基本的線條,並進行組合,最後到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眼中的事物。例如對幼兒進行「線條」的單元練習,學習內容包括橫線、豎線、斜線、波浪線、螺旋線等。我們將繪畫與游戲和故事結合起來,安排了「花傘外的小雨」(添畫長短不同的直線)、「一塊格子布」(練習交叉線)
「大河裡的輪船」(添畫波浪線)、「小兔的青草地」(練習鋸齒線)、「小蝸牛的殼」(練習螺旋線)等內容。通過單元練習,幼兒很快熟悉並基本掌握了「線條」這項基本技能,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導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如:教畫魚時,教師配上兒歌吸引幼兒「魚寶寶,膽子大,天黑下雨都不怕,能唱歌,會游泳,樂得爸媽笑哈哈。」針對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幼兒容易理解樂於接受的、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的故事。在教畫兔子時,我給幼兒講小兔的故事:「兔媽媽生了只小兔,大家給小兔起了許多名字,有叫長兒朵,有叫紅眼睛,有叫短尾巴……」兔子的基本特徵通過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來,給幼兒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調動了幼兒作畫的興趣。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培養兒童的美術興趣,盡可能正面評價兒童的作品,讓兒童參與評價作品。鼓勵兒童的繪畫興趣。因此,教師應善意地接納一切孩子的畫,盡可能正面評價每一個孩子的作品。在指導上可以用「談談你為什麼這樣畫?」來代替「不應這樣畫」、「應該那樣畫」。每次美術活動結束後,我們總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他們創作的一種肯定,且有利於他們相互間的欣賞評價。每次作品展出後,孩子們總愛圍著作業欄自豪地介紹:「這是我的畫。」「老師說我想像很豐富";或是自由地評論:「這幅畫的顏色真漂亮!」「這群小雞好可愛"等等,這樣既增強了兒童的自信心,又使他們對美術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閱讀全文

與如何喚醒幼兒藝術的表現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