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知名的藝術展都有哪些
1.威尼斯雙年展 La Biennale di Venezia,成立時間:1895,舉行周期:2年近期展覽: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期間舉行。該屆策展人:Christine Marcel(2017年),追溯雙年展的發展歷史,首先要提的是創始於1895年的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它開啟了世界藝苑中雙年展的大門,成為義大利對外的藝術窗口,是世界眾多雙年展中規模最大的。
2. 王府中環的藝術展有人看過嗎,好看嗎
很好看 2019年10月至11月,著名荷蘭藝術家、設計師Bas Kosters在王府中環展出以「HELLO SUPER LAND」為主題的藝術展。藝術展展出的都是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因習以為常更容易被人們忽略。但是這些習以為常的物品在藝術家的創作中卻變得趣味橫生。此次王府中環的藝術展是一個個開放的空間,每一處都有一些顏色艷麗、誇張的玩偶,活力滿滿、激情四射。絢麗多彩的顏色,如同童年般歡樂、自由;熱情開朗的玩偶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每一位遊客,讓人置身其中無比放鬆、自在,甚至有回到童年的魔力。
3. 干貨|如何看懂高大上的藝術展
身邊總有朋友會問我們,最近又有什麼好看的藝術展啊,有沒有可以推薦的?
首先真的很欣慰,越來越多不搞藝術的朋友也開始看展了,雖然他們總說,其實去看展很多時候也看不太懂,更多是好奇,或者只是純粹去感受下,看看藝術家的世界和自己看到的世界有什麼不同。
藝術,本就沒有標准答案,藝術就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的,只是有的人感受多一些,有的人感受少一些。
而看展本質就是一個藝術熏陶的過程,當你看過那些藝術大師們的傑作,看過足夠多的好作品,當你感受得多,你的眼界和觀念就會被打開,你的審美水平就會慢慢提升。
但是,當我們真的去看了一個不錯的藝術展,有人可能排了老長的隊,進去後茫然走一圈,然後感慨一聲:「啊,真好看!」 或者疑惑一下:「哪裡好看了?」傳說中的頂級大師名作就在眼前,卻又好像離它很遠很遠……
那麼問題來了, 我們怎麼才能看懂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呢?
① 觀看作品旁的介紹
寬宏的約翰·弗雷德里克頓薩克森候選的肖像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1533年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每一幅作品旁邊的作品介紹和背景資料。通常一個好的展覽,都會配上相關的簡要介紹,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介紹信息,對作品和藝術家有一個基礎的了解。而此次展覽策劃中,每一幅作品都配上了200~400字的介紹,算是比較深入了,這也是清華此次策展中非常人性化的地方。畢竟很多人除了達芬奇、梵高、莫奈等耳熟能詳的大師之外,對其他大師可能了解的比較少。
② 相互比較著去欣賞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朱庇特和忒提斯》(左圖)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穿紅衣的年輕女子》(右圖)
當我們看完作品旁邊的文字介紹之後,再看這些名畫可能還是有點懵,這時候,我建議大家相互比較著去欣賞。因為時代的不同,同一個展廳內,兩幅相鄰的作品,就有可能相差50年-100年。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發展,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徵,通常會反映在藝術作品中。比如,浪漫主義和印象派,當你相互對比的去欣賞,你會發現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當我們用比較大眼光去欣賞這些畫作時,藝術鑒賞能力也在逐漸提高。
③ 以歷史時間線縱向去宏觀感受
每個藝術流派的誕生,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環境。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立體空間的表達意識開始明顯增強,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素描。雖然立體素描已經開始成熟,但是,當時的色彩語言並沒有那麼豐富。這和當時的工業發展有關,文藝復興時期的顏料還是以手工磨為主,而像現在這樣豐富的錫管顏料一直到19世紀末,印象派時期才開始普及。正因為開始普及了便於攜帶的顏料,才使得外出寫生成為可能,否則以前像罐頭一樣的顏料,帶出去寫生可就太費勁了。
按照歷史發展縱向觀看作品,遠遠比單獨看一張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能明白其中的變化。比如,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藝術變化,我們就可以在達芬奇《蒙娜麗莎》的神秘朦朧和梵高《向日葵》的生命熱情中看到。
而清華藝術博物館的這次展覽,正是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策展,就像是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一次短暫巡禮,從文藝復興一直到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每個藝術流派都清晰呈現。一個展看下來,你就可以對西方藝術史了解得更透徹了。
④ 了解一定的繪畫語言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保羅•亞歷山大醫生肖像》
布面油畫 100.5×81.5厘米 1909年
如果不了解一定的繪畫語言,哪怕是大師的傑作擺在你面前,你也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因為心裡沒有共振的基本元素。繪畫就像是一個媒介,它將藝術家的性格、情感、過往的經歷、當時的情緒,通通注入到藝術作品中。當你也懂這些繪畫語言,才更容易獲取藝術家在作品裡表達的情感、注入的能量。
繪畫是有一定門檻的,油畫就有油畫語言的門檻,而跨過這個門檻的關鍵是要去嘗試了解一些基本的繪畫語言,比如「輪廓線的虛實變化」、「明暗對比」、「色彩的層次變化」,否則,我們去看再多的畫展,藝術欣賞水平可能還只是停留繪畫形象的美與丑,卻看不到繪畫作品中的音樂節奏。
⑤ 找一個懂油畫的朋友或藝術工作室一起看展
克勞德•莫奈 《睡蓮》
布面油畫 101.0×90.0厘米 1908年
對於繪畫語言的了解,最快的學習方式,莫過於跟著懂繪畫語言的朋友一起去看展,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講解。比如這次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作品都是油畫,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是陌生的,因為我們不懂油畫的繪畫語言。如果你不想讓看展變成湊熱鬧,如果身邊剛好有懂油畫的朋友,或者遇到靠譜的藝術工作室,那就跟著他們一起去看展吧。也許,當你懂了一些繪畫語言,你的眼界才真正被打開,藝術觀念的更新也會讓你的生活不一樣。
比如,莫奈的繪畫語言中,他看到那麼豐富多彩的顏色,是真的超出常人么?其實不然。我們做一個小實驗:面對一面白牆,去看白牆的中間和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用心感受,你會發現四個方位的白色均有顏色的變化,比如右邊可能在白色的基礎上偏紅,上方在白色的基礎上偏藍。不用懷疑自己的眼睛,你的這種色彩感知是對的感受,也是最好的感受,而莫奈只是將這種視覺感受放大,展示給了觀眾。
⑥ 用心去感受再感受
喬治•莫蘭迪 《靜物》
布面油畫 30.0×35.0厘米 1948-49年
當我們不看任何文字介紹,也不懂任何繪畫語言,沒有別人的專業講解,我們看一幅作品,怎麼看?也很簡單,用心靈,而不是用眼睛。
繪畫語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一種表達方式,這種語言可以不經過大腦的解碼,就讓你感受到藝術家的品格、特質、當時的情緒、情感。解碼這種語言最基礎的就是「用心」倆字,而並非眼睛本身。當你佇立在一幅作品前,用心感受的時候,也許你沒有多麼大徹大悟的感覺,但你一定和這位藝術家在情緒和情感上走得更接近了。比如梵高的作品,你能夠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和生活的摯愛,而莫奈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他平凡生活中的愜意和自在。
用心去看去感受,恰恰是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最容易丟失的,而這才是看展的關鍵,因為,欣賞藝術,你的感受最重要,那是別人沒有的。
在人世間活著,就有諸多的煩惱,坑坑窪窪的人生旅途是大多數人的常態,如果在低谷的時候,還能夠看到樹木豐富多彩跳躍的顏色,擦肩而過行人嘴角上的微笑,普通瓶瓶罐罐投影上虛實相生的美,你就有了一雙藝術的眼睛,而藝術的眼睛可以讓你的人生感受到更多幸福和滿足。
美也,帶你去看展,希望你在生活里有藝術的眼光。
4. 想看不一樣的藝術展,有好的介紹嗎
一汽豐田全新CROWN皇冠《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就很不錯,是法國著名畫家莫奈的作品展,展示方式新穎獨特
5. 最近老師要我們多去看些藝術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推薦的
我們老師也布置了這個內容,我搜了下最近有個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在上海外灘美術館那裡,9.13號開展
6. 哪一類人會去看藝術展
注重生活品質的人、藝術相關專業的人、有此愛好的人、有權利地位的消費群體。
7. 有什麼值得一去的藝術展哦
真的非常值得去看啦,我已經去參觀過了,是非常有特色的展覽,而且是首次在中國展出了
莫奈
的400幅名作。
8. 昨天看到小紅書有人在西岸藝術中心展覽打卡,裡面有什麼好看的可以推薦
西岸藝術展一直都很值得一去,今年有特別有名的藝術家,例如草間彌生,朱利安·奧佩等。參展畫廊和工作室也會帶來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品,應該能滿足你的需求。此外,和藝術展的合作品牌的展廳也非常值得一看,個人強推萊珀妮x西岸藝術展,她們是和非常知名的藝術家合作,現場是會給人驚喜的那種,拍照打卡最適合。
9. 「看展式社交」興起,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去看展
有一種新的社交方式,心情被人們叫做看,展示社交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去看展,主要是人們的精神文化以及生活方面的品質都得以提高。
可以發現有很多網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會分享自己看展的一些體驗,不僅會有美圖,還有一些藝術獎的基本信息,這樣就能夠回答網友的一些問題,這也成為大家工作之餘最喜歡做的一些事情。有這樣的變化,主要是人們的精神文化有所改變,有很多人在看這些東西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也感覺自己被熱愛包裹住,這也是年輕人的一種社交活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出自內心的熱愛。
10. 北京有哪些網紅藝術展,好玩嗎去過的人回答下。
作為學藝術的一名畢業生,去了幾個北京的網紅藝術展。其中王府井王府中環的動態藝術展印象頗深,看到後也很震撼。剛開始聽到王府中環這兩個「流曜」和「卷舒」展覽的名字就覺得很唯美,到現場一看,確實配得上這名字,很有藝術氣息。兩個裝置分別吊裝在戶外草坪和商場中庭,抬頭就能看得到的藝術美感,也是絕佳拍照的好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會去這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