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藝術是什麼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美術(繪畫、設計、雕塑、建築)、音樂(聲樂、器樂、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戲劇、等都是屬於藝術類的,藝術類形態有很多很多。主要分為靜態藝術和動態藝術兩大類別。
(1)藝術是表達情感等什麼的手段擴展閱讀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藝術可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
美術也是一種視覺藝術。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❷ 藝術表現手法有哪些
藝術手法主要是誇張、象徵、擬人、神化、變形、怪誕、想像等。
1.簡介:
(一)誇張。誇張即誇大,言過其詞。作為修辭手法,誇張就是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的特點。作為藝術手段,誇張要藉助豐富的想像,擴大和強調描寫對象的某些特點,突出其本質特徵,達到增強藝術效果的目的。
(二)象徵。象徵就是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是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種類似或聯系,使被象徵的內容得到強烈、集中而又含蓄、形象的表現。
(三)擬人。擬人是指賦予人類以外有形無形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為和語言能力。擬人亦稱「人格化」。
(四)神化。運用神化的藝術手法進行創作,賦予童話形象以超自然的力量。運用神化手法時,常常藉助於魔法寶物。
(五)變形。即形象的異變。童話創作中,常常運用幻想、誇張等手段把人形變成其他各種事物,或者使人體的某部分變形。前者稱為全部變形,後者稱為部分變形。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❸ 什麼是「藝術表現手法」都包括哪些
藝術手法主要是誇張、象徵、擬人、神化、變形、怪誕、想像等。
(一)誇張。誇張即誇大,言過其詞。作為修辭手法,誇張就是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的特點。作為藝術手段,誇張要藉助豐富的想像,擴大和強調描寫對象的某些特點,突出其本質特徵,達到增強藝術效果的目的。任何藝術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誇張來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童話的誇張有其獨具的特點。
(二)象徵。象徵就是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是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種類似或聯系,使被象徵的內容得到強烈、集中而又含蓄、形象的表現。作為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童話,常常採用象徵手法。通過象徵性的形象,確切地概括了人的特徵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三)擬人。擬人是指賦予人類以外有形無形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為和語言能力。擬人亦稱「人格化」。
(四)神化。運用神化的藝術手法進行創作,賦予童話形象以超自然的力量。運用神化手法時,常常藉助於魔法寶物,如《七色花》中的小珍妮,獲得了有七片不同顏色透明花瓣的花朵,就能隨心所欲地實現自己的願望;《神筆馬良》中的神筆就是賦予馬良超人力量的寶物。新時期童話作家的魔法道具往往選用現代色彩的科學技術,如《皮皮魯外傳》中的皮皮魯乘坐「二踢腳」,像火箭那樣離開地球直奔太陽。
(五)變形。即形象的異變。童話創作中,常常運用幻想、誇張等手段把人形變成其他各種事物,或者使人體的某部分變形。前者稱為全部變形,後者稱為部分變形。如《格林童話》中「青蛙王子」是因為中了魔法而由王子變成了青蛙,「六隻天鵝」是六個中了魔法的王子的變形,二者都屬於全部變形;《木偶奇遇記》中的皮諾喬說了謊話鼻子就變長,用的是部分變形。運用變形可以使故事情節發生奇異的轉變,又可形成濃郁的幻想氣氛。
(六)怪誕。是運用尖銳的形象誇張,使現實中的實際現象具有離奇古怪、玄妙幻想的形式。童話創作中有人物形象的怪誕、環境的怪誕和情節的怪誕之分。
❹ 什麼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創造藝術作品的必要的手段
各種藝術門類或種類都有專業技能的問題,專業技能要靠專門的訓練才能掌握。每個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前都必須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技能,只有這樣,藝術家才能夠得心應手、隨心所欲地把自己的豐富情感或意象用實際的物質手段表達出來。藝術家如果沒有必要的專業技能,他的情感和意念就無法得到具體的顯現,不能夠恰當表達自己內心的豐富情感。設計師如果沒有必要的繪畫和操作技能,他所設讓的藝術品不能向人們展示視覺效果,他的情感或意念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表達。因此,專業技能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創造藝術作品的必要的手段。
❺ 什麼是藝術藝術可以代表什麼
藝術,是人們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對主觀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化現象。藝術,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娛樂游戲的一種特殊方式,又是人們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屬於娛樂游戲文化的范疇。藝術文化的本質特點,就是用語言創造出虛擬的人類現實生活。藝術發生的基礎是人類的語言,有效的藝術創造必須完全藉助於語言。人類有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就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不藉助語言的所謂藝術創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戲創造。在娛樂功能的層面上,藝術與普通的娛樂游戲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價值和發展價值。然而,藝術與普通的游戲在文化形態上畢竟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在文化的社會功能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著被認真關注的必要。
什麼是藝術,藝術與人類的其他文化有什麼本質的不同?目前似乎誰也不能夠明確地給予回答。本文從人的主觀行為的功能范疇及其所創造出的文化構成入手,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一,人的主觀行為的三種基本功能
在社會生活中,人的主觀行為,可以根據其基本的功能范疇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為了獲得最基本的社會生活資料所從事的基本生產勞動,如尋找、採摘、捕獲和種植食物,修造居所,製作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須用品等等,都屬於基本生產勞動。如果沒有基本生產勞動所獲得的基本生活資料,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就無法維持。第二類是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所進行的基本社會生活,如做飯和洗衣、生殖和養育後代、社會交往和維持社會生活秩序、日常其他所必須的活動等等,都屬於基本社會生活。如果離開了基本社會生活,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同樣無法健康維持。第三類是為了消耗人體自身多餘的體能和精力而進行的娛樂游戲活動,如唱歌,跳舞,寫詩,聽戲,踢球等等,都屬於娛樂游戲活動。離開了娛樂游戲活動,人的基本生命活動仍能夠正常維持。
二,藝術是娛樂游戲的一種方式
藝術是人的一種主觀行為,這種主觀行為屬於娛樂游戲的范疇,這似乎是人們的共識。因為,離開了任何形式和內容的藝術活動,人類的基本生命活動都是能夠正常維持的。那麼,是不是人們所有的娛樂游戲活動都能夠稱為藝術呢?顯然不是的。如,小孩子掏鳥窩、摸魚、斗蛐蛐等等許多與之類似的娛樂游戲活動就不能稱為藝術。而彈琴、作詩、畫畫、唱戲等等許多與之類似的娛樂游戲活動就能夠稱為藝術。這是人們的共識。盡管不能夠把娛樂游戲活動都稱為藝術,卻能夠把藝術確定為娛樂游戲的組成部分,確認為娛樂游戲活動的一種方式,這在邏輯上是不會有問題的,也似乎是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的。
三,什麼是藝術
然而,對於人類所有的娛樂游戲活動,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確地稱為藝術,又把其餘的哪些明確地稱為不是藝術呢?目前似乎還沒有人能夠明確地回答。但是,問題還遠不止於此。如,對於畫畫這種娛樂游戲活動,人們一般都會認為能夠稱其為藝術。然而,是不是對於所有的畫畫活動都能夠稱為藝術呢?同樣都是畫畫,老畫家的繪畫就能夠稱為藝術,這似乎是沒有疑問的。隨便一個小孩子的信手塗鴉能夠稱為藝術嗎,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贊同的。只有當小孩子的「信手塗鴉」達到了「一定水平」,人們才會稱其為藝術。那麼,小孩子的「信手塗鴉」的水平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夠稱為藝術呢?這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據說美國的一隻黑猩猩會「作畫」,人們給它紙和筆,它能夠「饒有興致」地作出很多「有意思」的「畫」來。如果把黑猩猩的「作畫」也稱為藝術,似乎有很多人更是不贊同了。那麼,我們在理論上應該怎樣區分藝術和非藝術呢?或者說,從理論上講,究竟什麼是藝術,藝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四,人的主觀需求
人的主觀是以人的「自我」形態為根據的,人的「自我」形態是以人的觀念文化形態為根據的。人以「自我」形態為根據所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需求行為,稱為人的主觀需求。當客觀事物滿足了人的主觀需求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快樂感覺;當客觀事物不能夠滿足人的主觀需求,或是損害了人的主觀利益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痛苦感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因為主觀需求得不到客觀事物的及時滿足及經常被某些客觀事物損害自己的主觀利益而產生出許多的痛苦感覺。可以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為內容,就是追求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需求的滿足和拒避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利益的損害。然而,這種追求或拒避又經常會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夠如願,這就使得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主觀上總是因許多事不能夠如願而存在著許多的缺憾,這種主觀缺憾總使人持續地沉浸在痛苦感覺之中而令人總想解脫。
❻ 什麼叫藝術手法有幾種
藝術手法,藝術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稱表現手法。指藝術家在藝術創造過程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
藝術手法,較為常見的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對話、比喻、誇張、象徵、變形、烘托、渲染、對比、反襯、伏筆、暗示、雙關、擬人、排比等。
藝術手法與內容有著密切的互為依存的辯證關系,藝術手法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辯證關系,其作用在於使藝術作品的內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現。隨著藝術創作的發展,藝術手法也在不斷地豐富更新。藝術手法的運用,必須服從於特定的藝術內容的表達,並與欣賞者的審美能力相適應。藝術手法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在藝術創作中,各種藝術手法一般是交互運用的,而且受體裁的制約,即不同體裁對藝術手法有所側重。藝術手法是否運用得恰當、嫻熟、和諧、巧妙,是衡量作品藝術性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藝術手法有著歷史的繼承性,不同民族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
藝術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形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 抒情、說明五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重點。描寫方式有肖像描寫(相貌描寫和神態描寫)、語言描寫、行為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寓情於事、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
比喻 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 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借代、擬人、對偶、誇張、排比、反問、設問、襯托、反復、反語、互文、疊詞、婉辭,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轉文,復沓(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叫復沓)。詩歌鑒賞中經常用到的一般有比喻、擬人、對偶、對比、襯托、等。
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在初中語文中是經常提及的兩個名詞術語:它們之間區別很大。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准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初中課文常見的修辭方式有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對比、借代、反復、反語等。表達方式也叫表達方法,其內涵包括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五個方面。
詩歌表現手法:
賦、比、興、渲染、烘托、映襯(正襯\反襯)、虛實結合(以虛襯實\以實襯虛)、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聲襯靜\以靜襯聲)、正側、欲抑(欲抑先揚&先抑後揚)、點面(以點代面\點面結合)、象徵、聯想、想像、引用(用典\化用)、白描、留白、一語雙關等。
主要表現手法簡介:
賦:鋪陳敘事。
比:借一物而喻它物。
興:起興,先言他物而引起所詠之物。借它物來引出所要描繪的中心事物的描寫方式。
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人烘託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託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託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
聯想和想像: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採用。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像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嚮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象徵: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質不同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用在詩歌當中,也稱比興。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如唐代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巧借新婦拜見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滿希望的心理,寫自己應試前緊張而又希望得到賞識的心態。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早春新葉萌發,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徵。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鵬、天馬、雄劍及高山大河,來寄託他的理想,象徵他的才能;喜歡選取高潔美好的事物如明月、鳳凰、松柏、美人等,來象徵好的人品節操;又常選取遭摧殘、受拘羈的人物事件來比喻他的經歷和處境。
❼ 情感和藝術之間是什麼關系
情感和藝術之間關系為:藝術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抽象的,通過藝術這一相對具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感知、引起人的共鳴。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等都通過人內心的感情,使之升華,當然,藝術產生之後,也會有自己的發展軌跡,偶爾脫離情感。
情感誰都有,不學藝術同樣有,那隻是藝術創作的前提,不是藝術研究的主要問題,藝術是要看成品的,再深的情感、再好的創意,最終也要依靠藝術手法物化出來,否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鮮明的區別。 藝術的教育作用決不是乾巴巴的道德說教,更不是板著面孔的道德訓誡,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通過藝術強烈的感染性,使欣賞者自覺自願地受到教育。
❽ 藝術是一種更為高級的情感表達方式
在學習這門課之前,我眼中藝術家好像都是不食人間煙火、孤獨地行走於世間,我時常自嘲「自己就是一個俗人,不懂藝術」,在學習這門課之後我才漸漸明白藝術家的情感要遠比我們豐富、熱烈,他們也是把這種情感表達的最淋漓盡致的人,他們的作品會讓我們產生一些情感上的共鳴。
藝術家是一個少數人組成的群體,能夠欣賞藝術作品的人也是少數。藝術是情感的依託,每一副畫作、一個曲子、一段舞蹈等等都是創作人的情感,而那些傳世的大作往往是情感最真實的表達。對於不懂藝術的人來說,他們看到的是作品所帶來的最直接感受,令人激動、讓人陶醉、令人振奮,比如一副畫作,普通的作品人們會說「畫得很像,就像活了一樣」,對於更高深的作品,人們不會評價它的技藝有多高超,而是會說「這幅畫有靈魂」,是來自創作者的靈魂。
藝術源於興趣,是最初對於圖像、聲音、語言的興趣。技藝的磨煉是藝術作品的保障,這時藝術家與工匠很像,通過不斷的重復提高技藝,對自己的作品傾注心血,用一生做一件事。藝術家與工匠的不同在於,藝術家的作品是用來表達情感,工匠的作品是用於生活。不能說誰的作品更好,也無法用金錢衡量,藝術家的作品傳遞的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情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展現了一個戴著藍色和金色頭巾的年輕女孩那令人難以忘懷的凝視。
這幅畫會讓人想像它背後的故事,電影講述了畫中女孩葛麗葉和維米爾似有若無的愛情。達芬奇曾說「最崇高的樂趣在於理解的喜悅」。我想對於藝術家而言最開心的事就是理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葛麗葉挪開了維米爾布景中的椅子,第二天,揭開外面畫布,看到了他的畫,她笑了。因為看到畫面左邊是空的,畫面里的椅子,他抹掉了。後來他問她,為什麼挪開了椅子,她說,像被圍在中間。椅子的存在令她有不舒服的感覺,我猜。一個挪開椅子的舉動默默去提示他。而他,看懂了。
弗里達的畫作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彷彿是來自生命最深處吶喊,無法用言語表達。弗里達對自己的畫是這樣解釋的——「他們認為我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但我不是。我從不畫夢,我畫我自己的現實。」弗里達的一生可以這樣概括
我們透過弗里達的作品體會到了她的痛苦,也感受到了弗里達傳奇而瑰麗的一生。人生本就是路漫漫苦難相伴,但我們應該像一朵花姿態傲嬌地過完一生。
繪畫也是一種記錄的方式。《戈雅之魂》中的戈雅像一個歷史的見證者,一個面容光潔、陽光可愛、周身散發著淡淡的花香的如同天使一樣的少女變成了一個面容枯槁、身體佝僂、渾身散發著惡臭的巫婆一樣的婦人,一個少女的悲慘經歷反映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顛沛流離。戈雅的這種旁觀者記錄者的姿態讓我想起委拉斯凱茲的《宮娥》,好像我們才是畫中的人,而畫中的畫師、公主、宮女、僕人都看著我們,也許在畫師看來,他的畫就是一個世界,而畫師自己則是記錄者。
尼采將藝術家定義為「患病的動物。」誠如他所言,歷史上患有精神疾病的藝術家可謂如天上繁星恆河沙數。許多偉大的作品往往正是在其作者們陷入心理失常的狀態下創作的——梵高自囚於瘋人院時,時常痛苦自責。某天畫家透過鐵柵欄看見了院外的一叢蝴蝶花,生命的曼妙美感觸動了他,畫家迅速取出畫具,在絕望與希望、痛苦與釋緩間找到了微妙平衡,完成了《藍蝴蝶花》。偏執患者封閉於自我的世界中,但這些敏感有瘋狂的人們,對這種混亂的心理狀態無所適從,只渴望早日逃離得到解脫,在逃避的過程中,往往抓住某種象徵物作為精神寄託,如藝術、如無休止的進行強迫式研究,終有一日,譜寫了絕世之作。
❾ 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多種手段,可分為哪幾類呢
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4類,具體如下:
1、藝術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藝術的存在方式不同。
時間藝術包括音樂、文學。空間藝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時空藝術包括戲劇、影視、舞蹈。
2、藝術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藝術的審美方式不同。
聽覺藝術指的是音樂。視覺藝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書法,盆景,餐飲。視聽藝術包括戲劇、影視。
3、藝術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藝術的內容特徵不同。
表現藝術主要包括音樂、舞蹈、建築、書法。再現藝術主要包括繪畫、戲劇、雕塑、電影。
4、藝術作品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藝術的物化形式不同。
動態藝術主要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影視。靜態藝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雕塑、建築、工藝美術。
(9)藝術是表達情感等什麼的手段擴展閱讀:
藝術的表現形式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
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
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
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
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
❿ 藝術是情感的傳達
藝術是情感的對象化形式,這種形式是因為情感對象化的需要產生的。因為情感就是「有對象的情緒」,這是情感和情緒的重要區別。情緒只有原因,沒有對象。情感總是指向某個對象,而且一定要指向某個對象。
所謂「移情」,所謂「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對象」,其實就是情感的對象化。如果說審美即移情,我們也可以說審美即情感的對象化,如果說藝術即表現,我們也可以說藝術即情感的對象化。表,就是把內在的變成外在的;現,就是把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的,或者可以感知的。藝術家把自己的情感表現為藝術品,其實就是把自我變成對象。
情感有三個特點,主觀性,對象性和傳達性。
情感的主觀性表現在他不講道理,如果講道理,或者能夠講道理,情感的真實性就有了問題。情感是不能強迫的,也是無可替代的。體驗情感只能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感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體驗,它是無法忘記的。
情感是主觀的,主觀的情感要想得到他人的同情和共鳴,讓他人同感此情,就必須對象化,變成他人可以感知和接受的東西。情感因為是主觀的,因此必須對象化,因為是有對象的,因此可以對象化。
如果你的情感是要讓其他人、所有人、全人類同情共鳴,這個對象化的方式就大有講究了。它必須能夠最好的實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普遍傳達。這里有兩個要求,一是普遍,二是傳達。傳達就是讓不同的人體驗到相同的情感,即同情和共鳴,傳達和表現不同,表現只是將內在的變成外在的,不可感知的變成可感知的,傳達不但要求可以感知,還要求那「感」是相同的。
情感的第三個特徵——傳達性。情感可以傳達,也必須傳達。只有在訴說中人的歡樂才能得到加強,痛苦才能得到緩解。一個向隅而泣的人,是不幸的,一個必須把歡樂深藏於心的人,也是痛苦的。藝術是傳達情感的最佳方式,唱情歌比寫日記能更好地傳達情感,因為每個人的情感都是感性的,具體的,抽象的概念性的語言不足以傳達。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藝術就是因為情感傳達的需要產生的。任何藝術作品和藝術形式都是感性的,生動的,具體的,形象的,有著自己獨特情調即形式感的。
藝術是情感的對象化形式,這是藝術的特點,藝術是情感的傳達,這是藝術的功能。情感之所以要用藝術這個形式來對象化,歸根結底是因為情感必須傳達,讓不同的人體驗到相同的情感,藝術不是情感的宣洩,也不簡單是情感的表現,准確的說是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