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結合藝術作品,論述藝術形象的基本特徵
藝術的主要特徵: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甫丁顛股郯噶奠拴訂莖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❷ 如何分析一部電影的藝術價值 應該從哪幾個方面 例如《哈利波特》電影
對一部比較完整的故事片類型的影視作品,常見的具體的評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評片名 片名,是影視片的具體名稱。片名不但是個稱謂的符號,還包含著如下涵意:
1)文化含義,片名包含著製作者對觀眾的誘導和暗示,因為它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自覺不自覺地體現了一定的文化內容。
2)統領意義。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著給觀眾聯想的餘地,起到審美作用,但最實際的,還應看片名是否承當了統領、指向影視片本體的職能。換一個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視片內容相關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僅僅切合影視片內容,而且對幫助觀眾理解影視片的主題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則更有評論的必要。 (2)評導演
1)導演構思。為了把劇本轉化成影視片,導演要從整體上構想未來影視片的內容與形式的各個方面。這里既有對影視片的基調、樣式、風格、人物等方面的確定和追求,又有對各門類藝術家的具體要求。這是導演藝術創造力的體現。
2)導演手段。導演為塑造銀幕形象,要在影視片中利用多種具體的表現手段,通過故事和人物感染給觀眾。導演手段包括:畫面的運動和鏡頭的運動;鏡頭之間的組接;音樂、語言的運用;場景交換;氣氛烘托等。 評論影視手段運用,要億時億影視片的具體情況,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創造性。
3)導演風格。優秀導演在優秀影視片中實現了自己的追求,有異於其他導演的追求、創造的特點,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一般地,將特色稱為特色,將突出的特色(或轉為穩定出現、反復實踐的特色)稱為風格。 風格,是主要特色的集中表現。評論導演風格不僅是對導演創造力的一種衡量,而且是對評論者鑒賞力的一種衡量。不能把風格的帽子隨便亂戴,也不能對明顯的風格視而不見。 4)導演創造。從影視片來看導演對劇本的轉化、實現成為影視片的過程中有哪些創造,可以看出他為社會生活、為影視藝術、為廣大觀眾創造了什麼,導演創作體現在影視片在中,因而,對影視片的評論,總相關著影視片的創作領導核心導演。因而,評影視片,就評論了導演,雖然有時不必單獨地評論。
(3)評主題 主題是藝術作品所描繪的整個形象體系中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又稱主題思想,主題是作品內容核心,是作品的靈魂與統帥,既貫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主題,從作品中體現出來,又包含著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評價,滲透著作者的美學理想和社會理想、世界觀。 在影視作品中,主題孕藏在整個畫面、聲音所構成的整體銀幕熒幕形象中,在作品的內容展現與形式中顯露出來。和這點相關,主題還可以在影視片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在主人公的命運中,體現著生活、社會、人生的意義。對主要人物的塑造可以反映出作品的基本思想傾向。主題還可以體現在情節上。情節的發展,即事件的進程、結局,也包括著作者對生活的認識與評價。情節的發展與人物命運、人物塑造密切相關,受著制約,又是主題的體現。 主題既然體現在作品的各個方面,分析主題就不能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整個思想體系。從頭到尾,從各方面來認識作品的總體傾向。
第二、分析具體的藝術形象。主題是從作品的藝術形象中體現出來。主題的提示,須在具體藝術形象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主題不是夾雜、安排在作品中的幾句評論,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層意蘊,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確。
第三、重視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為提示作品的主題,必須認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研究情節。情節安排,不單純是生活的直接展現。
(4)評演員
1)演員對角色的表演 演員對角色的表演是在導演對影片的總體要求下進行的,有一定的限定性;同時又是在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的基礎上來完成,有一定的自由性。在角色的規定性限制中創造有血有肉、有特徵的角色,使演員表演的特定環境。 演員的表演,需要有高度的理解力(包括對生活、社會與人生,對劇情、對藝術的理解能力)、豐富的想像力(根據理解來展開豐富的現象,在想像中完成對角色的創造)、准確的表現力(將對角色的想像准確的加以表現)、多向的模仿力(多種方向、不同條件中、不同人物的可能性的模仿與表演)等等。 演員的表演,要根據角色的規定,多方運用聲音、神態、動作等手段,將角色展現給觀眾。 演員的表演,既需要演員有強烈的感情,以充沛的激情注入到角色的創造與表演之中,有要求以生動的形象(角色)來感染觀眾,以使觀眾深深地進入特定情境來感受、評價生活與藝術。
2)演員對角色的創造 對演員技巧的評價原則,主要的有自然、可信、感人、個性等。 自然。是指演員所表現的角色,既符合生活中的自然現實,是經過加工的自然生活世界的組成部分,而不是明顯看出人為加工的生硬的痕跡。還包括表演過程中的人物活動一樣,有其內心的心理根據,有其外在的活動流程。 可信。是指由於角色符合生活規范的統一,而使觀眾認可。符合生活規范不見得可信,只有生活規范與藝術規范統一,人們才能在觀賞藝術時,既是評判生活,有是在進行審美活動。 感人。指角色能給觀眾以審美的震撼力。只有演員在角色中慶祝了激情,賦予了創造,使得人物形象動人心魄,才能取得感人的藝術效果。 個性。個性是創造的標記。當演員在角色中牢牢打上創造之後所產生的印記,個性便獲得了。能否獲得個性,能否達到創造,是演員是否成熟的主要分界。
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用
❸ 談談藝術形象的真善美
藝術是人所特有的,是人類有史以來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人類的世世代代繁衍承傳中一直占據著優先的地位。
藝術始終凝結著時代文明、人類智慧和人性深度的最新成果,形象的記載並深化著人類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正如美國藝術理論家約翰·拉塞爾曾經說過的那樣:「正是藝術告訴我們所處的時代,也正是藝術使我們認識了自己。藝術提供娛樂,同時,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揭示真理。數百年來,在對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影響上,藝術發揮的作用大於其他一切。它揭示了當今世界和未來世界之真理,它包羅了整個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比自己更加聰明的人們在想些什麼,它講述人人都想聽的故事,並永遠固定了人類進化過程中多次關鍵性時刻。」
從拉塞爾的話中我們不難體會到藝術所包含的真善美。首先,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只能是實際存在的社會生活的反映。所以它能夠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時代中。這就是藝術所表現出來的「真」。直接描寫社會生活的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這是十分明顯的。那某些只抒發內心感情的作品,如抒情詩、抒情音樂和抒情舞蹈等,它們往往並不能使我們看到具體的生活情景,又該怎樣解釋這類藝術作品也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呢?這是因為作者的感情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來自對現實生活感受。由此看來,藝術中的「真」,是對現實生活反映,但並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提煉和加工,是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也就是化「真」為「美」,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因此,藝術要表達某種感情,必須有所依據,感情不能是無由而來,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境、景、事而觸發的,只有三者結合,才能達到情境交融,真實感人。當然,藝術的真實性除了情真、志真、景真、境真、事真以外,還要理真、意真。
其次,藝術,它能夠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為我們揭示真理,這表現出了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功用,即藝術所表現出來的「善」。藝術可以通過對人的意識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實現對人們意識的教育和改造。亞里斯多德認為藝術具有「卡塔西斯」即「陶冶、凈化、宣洩、升華等作用」。優秀的藝術欣賞可以引起那種「無害的快感」,能使情感凈化、陶冶性情、使人在藝術欣賞中,在情感共鳴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準,從而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道德品質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藝術中的「善」並不是道德說教,同樣還是要通過藝術家的精心創作,使藝術家的人生態度和道德評價滲透到藝術作品中,讓人們通過欣賞藝術作品,抱著娛樂的態度來獲得意味深長的教益,從而感受藝術的「善」。
最後,一切的藝術作品,都具有其他意識形態辦不到的東西,那就是美。沒有美,也就沒有藝術。藝術能夠喚醒人的美感,藝術活動不但是製作,它還要在製作時讓產品使人感到愉悅,並且只以快感為直接目的,這就是美的藝術,美的藝術是審美的藝術中最有價值的部分。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一,藝術的形式美不能脫離藝術的內容美,因為藝術的形式美在於它生動鮮明地體現出內容。這方面,中外藝術家們有過很多論述,如黑格爾美學的核心是:「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認為藝術美的本質在於感性形式體現出理性內容。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強調:「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他認為,形式應服從於內容,真正的藝術美不在詞藻的華麗,而在於確切生動地表現內容。所以,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美不是抽象的東西,美和真聯系在一起。美的東西一定是提煉了的生活的真實面貌。真和美很難分開,沒有真,也就沒有美。美和善也是聯系在一起的,美的形象總是寄託著藝術家的理想,而這一理想應當是美好社會理想的反映。
因此,優秀的藝術作品,是通過化「真」為「美」和化「善」為「美」達到真、善、美三者的融合。沒有了「善」和「真」,就失去了「美」;沒有了「美」,藝術也就失去了感染力和價值。藝術源於生活,又是高於現實的,它是真善美的統一。
❹ 藝術的形象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或者換句話講,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哲學、社會科學總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世界,藝術則是以具體的、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
普列漢諾夫曾講過,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並非抽象地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這就是藝術的最主要的特點。
各個具體藝術門類,它們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雕塑、繪畫、電影、戲劇等門類的藝術形象,欣賞者可以通過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樂、文學等門類的藝術形象,欣賞者則必須通過音響、語言等媒
介才能間接地感受到。但無論怎樣,任何藝術都不能沒有形象。
❺ 美術的形象性表現在哪三個方面
美術的形象性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一些美術中的專業術語:
1、量感:
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
2、空間感:
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ms211正確地運用透視知識,可以很好的表現空間感。
3、體積感:
繪畫術語。指在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可視物體能夠給人以一種佔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感覺。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美術
❻ 如何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❼ 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都是哪三個方面
其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也是豐有很多領域的,比如說藝術領域,體育領域,生活領域,文化領域,科技領域和科學領域等。所以有些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都是從哪三個方面呢?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比如說藝術語言,藝術形象以及藝術藝術意蘊,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每個人而言,其實藝術本身就是來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各方面,同時藝術又高源於我們的生活。而且很多時候在顯示生活中看到的很多藝術品都是非常好看的,他也比普通的要精美的很多,他也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他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品,那是因為她有非凡的地方。能夠表現出自身的獨特的特色。所以人們就對它有一個欣賞的價值,久而久之就會把它看做一種信仰。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對於這一問題的相關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