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藝術都包括哪些門類
1,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2,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例如:領導藝術。
3,形狀獨特而美觀的。 例如:繪畫、雕塑、工藝、建築。
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
B. 藝術分為哪些種類
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一、造型藝術:即視覺藝術,也就是美術,是指通過人的視覺感官(眼睛)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去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一)繪畫和雕塑
繪畫和雕塑都主要運用形、色、質以及點、線、面、體等造型手段構成一定的藝術形象。前者是在二維平面上表現,後者則在三維空間中塑造,造型性是它們最重要的審美特徵。
(二)建築
建築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視覺藝術,它「一般只能用外在環境中的東西去暗示移植到它裡面去的意義」,「創造出一種外在形狀只能以象徵方式去暗示意義的作品」。
(三)書法
書法作為一門獨特的中國藝術,是從實用升華而來的。它利用毛筆和宣紙的特殊性,通過漢字的點畫線條,在字體造型的組合運動與人的情感之間建立起一種同構對應的審美關系,使一個個漢字彷彿具有了生命,體現出書法家的精神氣質與審美追求。「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
(四)攝影
攝影是一種現代感很強的視覺藝術。自從法國人達蓋爾(Daguerre)在1839年發明攝影術以來,無論在技術還是審美方面,攝影都取得了全面迅速的發展。尤其是,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審美視野擴展到了從太空到海底、從微觀到宏觀的廣闊世界。攝影已成為今天人的視覺審美的主要表現工具之一,成為人類的「第三隻眼睛」。
二、表演藝術
(一)音樂
音樂是通過聽覺感官(耳朵)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音樂通過有組織的樂音來表現主體情感境界,其基本構成要素有節奏、旋律、音色、和聲、音調和力度等,它們構成了無比豐富的音樂形態。貝多芬(Beethoven)曾經推崇「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學還崇高的一種啟示」,而海涅(Heine)則強調「音樂也許是最後的藝術語言」。
(二)舞蹈
舞蹈是人的身體按一定節奏進行連續性動作的藝術形式。它起源於遠古人類的生產勞動,並和音樂、詩歌相結合,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作為一種表現人體美的藝術,舞蹈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的人體動作姿態為表現手段,傳達人類的審美情感,表現生活的審美屬性。在舞蹈中,人的身體動作伴隨著音樂在時間里不斷延續和變化,不僅感染著欣賞(接受)者的情緒並給予審美的愉悅,同時還創造出一種直接宣洩情感的氣氛,鼓舞了舞蹈者的情緒,使其從節奏和運動中獲得娛樂性的精神滿足。
(三)曲藝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是以「口語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表演藝術門類。多數以敘事為主、代言為輔,具有「一人多角(即一個演員模擬多種角色)」的特點,或說或唱;少數以代言為主、敘事為輔,分角色拆唱,不同的曲藝品種與其各自產生的地區方言關系密切,曲藝音樂則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出時演員人數較少,通常僅一至二三人,使用簡單道具。表演形式有坐說、站說、坐唱、站唱、走唱、拆唱、彩唱等。曲本體裁有兼用散文和韻文、全部散文和全部韻文三種。音樂體式有唱曲牌的「聯曲體」、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主曲體」,或綜合使用兩者。
三、綜合藝術:是指同時通過視覺、聽覺感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的共同活動來傳達和感受審美經驗的藝術。它主要包括電影、電視、戲劇等。
(一)電影和電視
電影和電視都是視聽並用、視聽結合的藝術。自從1895年電影誕生以來,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電影的藝術創造手段、審美表現能力等迅速得到發展和豐富,不僅極大地拓展了電影藝術的審美感染力,也形成了電影藝術自身的審美特性,使之成為20世紀最具表現力的藝術類型。而電視作為現代傳播媒介,同時也是年輕的視聽藝術種類,它滲透到人類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當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戲劇
戲劇是以文學、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有機合成的綜合藝術,是由演員扮演角色並當眾表演生活的矛盾沖突、發展、演變的藝術形式。
(三)戲曲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是傳統文化中一朵經久不衰的奇葩。中國戲曲由音樂、舞蹈、文學、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戲曲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於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四、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訴諸人的視聽感官,無論文學的傳達還是接受都要通過主體想像去感受、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藝:道(過程)的人文表現形式。
術:方式、形式(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可識別的部分)。
藝術:符合宇宙運動規律的過程在人類能夠識別的范圍內表現出來的形態與運動關系。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C. 藝術的種類有什麼
文字、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藝術種類
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藝術可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含義和適用范圍,在東西方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它們的概念和使用它們。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藝術可分為:
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等)
視覺藝術(繪畫、攝影等)
造型藝術(雕塑、建築藝術等)
視聽藝術(電影,電視等)
語言藝術(文學等)
綜合藝術(戲劇、歌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分為:
時間藝術
空間藝術
綜合藝術。
電腦藝術
電腦藝術是指以電腦科技為基礎的,藝術與電腦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嶄新的藝術創作手段。
凡是一切與電腦有關的藝術創作~也可以叫CG,CG包括二維、三維的,靜止畫、動畫(movie),從自由創作、服裝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規劃設計、工業設計、電視廣告(CM)到網頁設計,可謂包羅萬象。
藝術專業分類
美術(繪畫、設計、雕塑、建築)、音樂(聲樂、器樂、舞蹈)、播音主持、表演、戲劇、等都是屬於藝術類的,藝術類形態有很多很多。主要分為靜態藝術和動態藝術兩大類別。
D. 藝術分類有哪幾種
黑格爾關於藝術門類的劃分: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重視把作品的理念(思想內容)與形象之間的關系作為藝術分類的基礎,他分析了理念與形象之間存在的三種關系:
(1)象徵型藝術:「形象外在於理念本身」,亦即形象與理念內容並非統一而不可分離,形象不能固定地或明確地表現理念內容。這種類型就是象徵型藝術,建築藝術(包括紀念碑)屬於這一類型。
(2)古典型藝術:理念和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滿的協調」,即古典型藝術。
(3)浪漫型藝術:這是「在較高的階段上回到象徵藝術所沒有克服的理念與現實的差異和對立」。
E. 藝術分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 藝術高考的分數 比如你參加了傳媒大學的藝術考試然後考試的分數就是你的藝術分 應該還有個文化分吧 就是的普通高考的分數
F. 藝術分是什麼
藝術分是指藝術生而言的在高考時考的音樂、美術、體育的分數
文化是指文理科高考時考的語數外等的分數
是的一般藝術院校對藝術分要的很高
一般的院校都有的,你在填志願時 有的學院的報考報上沒有的話,你可以打電話問一下,一般每個學校上報的專業是有限的 沒有向外公布 但學校還是有的
G. 文化課分和藝術分怎麼算
文化分是指平時我們上的語文,英語等課內科目的成績.
而藝術分指的是美術,音樂,體育等的課外分,藝術分只有學藝術才有.
學藝術的話文化分不
必要很高.
H. 什麼是藝術藝術有哪些分類
藝術可以定義為「人類以創造美為主要目的的技術及其產品」。藝術需要技術,但不是技術。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技術才是藝術?」古希臘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對技術的劃分並沒有因為這個概念的引入而變得簡單,恰恰相反,她變得前所未有的復雜。因為解釋「美」本身並不比解釋藝術更簡單。 「現代漢詞典」說: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客觀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 「藝術」(ART)在西文里本義為「人工造作」。認識論認為:藝術是自然在人的頭腦里的「反映」,是一種意識形態;實踐論認為:藝術是人對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種勞動生產,所以藝術有「第二自然」之稱。人類勞動是為了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一切藝術都要有一個創造主體和一個創造對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條件,又要有物的條件。人的條件包括藝術家的自然資稟、人生經驗和文化教養;物的條件包括社會類型、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社會實況和問題,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加工改造的對象;此外還要加上用來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藝術既離不開人,也離不開物,它和美感一樣,也是主客觀的統一體。 1999年版《辭海》對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作了解釋: 「人類以感情和想像作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即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互相對象化。具體說,他們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藝術家知覺、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藝術主要是滿足人們多方面的審美需要,從而在社會生活尤其是人類精神領域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築),語言藝術(文學),綜合藝術(戲劇、影視)。根據表演的時空性質,又可分為時間藝術(音樂),空間藝術(繪畫、雕塑、建築),和時空並列藝術(文學、戲劇、影視)。」 藝術的分類有哪些? 「藝術」是所有不同種類藝術作品的總稱。但是各類藝術還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或內部規律,各類藝術既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又各自有其特殊性而互相區別。要認識各類藝術,的不同特徵,就要認識它們的相互區別的特殊性。藝術分類的目的和意義,就在於認識和掌握這種特殊性或內部規律,藉以提高我們的藝術審美認識和藝術創造能力。 古人們早就專注於藝術的分類問題了。我國戰國時代的《樂記》就提出了「聲」與「音」的區分。在後來《毛詩序》中對詩、歌、舞的聯系與區分也提出了明確的見解,魂晉六朝時代文學上提出了文與筆之分,後來曹丕的《典論論文》,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等也對文體的分類作過研究。唐代以後關於詩歌、繪畫、書法以及舞蹈、音樂的聯系與區別的論述,都是前人在總結藝術實踐基礎上得出的寶貴經驗。 事實上,藝術是人們對現實的審美認識和再觀的統一。但是,不同種類的藝術有不同的認識具體對象和表現手段,而且人們面對不同的藝術作品,感受也不相同。藝術的分類在西方美學史上也早就提出來了,有著各種分類的原則,概括地說主要有兩種:一是從藝術反映對象或形式的特點來分類,二是從藝術創造和感受藝術的主體方面的特點來分類。 從藝術反映對象或形式的特點來分類,就是認為藝術之所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由於它所反映的客觀對象的不同或表現手段的不同決定的。亞里斯多德從摹仿說出發,在《禱學》中他根據藝術摹仿的對象,方式和手段來區別各類的藝術。他指出:「有一些人(或憑藝術、或靠經驗),用顏色和姿態來製造形象、摹仿許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則用聲音摹仿」,「另一種藝術則只用語言來摹仿。」他以此來區分畫家、雕刻家、歌唱家及史詩作者。他認為一切藝術都是摹仿,而主要差別在於摹仿的對象、方式與手段。繼亞氏以後,萊辛又從「詩與畫的界限」的角度探討了藝術的分類原則。亞里斯多德和萊辛的藝術分類原則是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為基礎的,他們肯定了藝術是現實的反映(摹仿),藝術的特點存在於摹仿對象客觀特性。這種分類法是具有其合理因素的。 其後,黑格爾從藝術是「絕對理念」的感性顯觀的認識擊發,把藝術分為象徵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大類。象徵型以建築為代表,古典型以雕刻為代表,浪漫型則以繪畫、音樂和詩為代表。雖然黑格爾也是從藝術反映的對象來確定藝術的分類,但由於這一對象是一種絕對精神實體,因此他的分類法是形而上學的。盡管如此,他對各種藝術的一些具體研究還是有其獨到的貢獻的。 從藝術創造和感受藝術的主體方面的特點來分類,就是認為藝術之所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由於客體對主體的不同感覺器官所引起的不同感覺特點所決定的。如康德,他從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出發,—認為人的本性就具有感覺、直觀和想像的能力,這是劃分藝術分類的基礎。與人的感覺能力相適應的是音樂,與人的直觀能力相適應的是造型藝術,與人的想像能力相適應的是詩。因此他把藝術分為語言藝術、造型藝術和感覺游戲的藝術三類。近代西方美學家也從各自的分類原則出發提出過許多分類方法。有的人以空間並存與時間序列為原則,把藝術分為空間藝術(建築、雕塑、繪畫等)、時間藝術(音樂;器樂、聲樂),時空聯合藝術(詩:敘事詩、抒情詩,戲劇),另有人則根據「觀念的外觀」的不同特點,疤藝術分為視覺的、聽覺的和想像的,更有人認為各類藝術在本質上都是直覺的表現,乾脆提出了「藝術即直覺」的說法…… 美學發展史上出現的關於藝術分類的各種歧見,其根源是各個分類者的觀點和依據的原則不同。這些不同的觀點,雖然各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但總的說來,卻從不同的角度對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各方面特點進行了有聲的探索。它可以啟示我們,藝術作品象世界上其他一切復雜事物一樣,本身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因而,我們也必須從多方面來進行考察,探求藝術分類的基本原則。1、藝術分類的方法 從藝術作品的產生過程我們可以看出,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的審美意識的物態化成果。因此,不同藝術種類的特點應該是由藝術家的審美意識的特點以及利用什麼材料作媒介、以什麼樣的物態化方式呈現在欣賞者面前這樣兩個方面所決定的。 藝術既是再現和表現的統一,又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藝術的本質,就客觀方面說,它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或再現;就主觀方面說,它是人對客觀現實的感受,認識,即藝術審美活動的物化形態或表現。藝術就是這兩方面的有機統一。 首先,各類藝術作品都是現實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其內容都是客觀與主觀、認識與情感,再現與表現的統一。但早,藝術家對於現實美的感受和認識往往會有所側重和各具特點,由此獲得的審美意識在理解,情感和想像等方面必然帶有各自的特色。再加上社會需要、創作目的等條件的不同,致使不同的藝術家,有的側重於反映現實生活的客觀面貌,偏重於再現客觀事物;有的側重於表現從觀實生活得來的主觀感受,偏重於抒發自己的主觀情感。這樣,就使得有些藝術是以再現客觀事物的形象為主,如繪畫、雕塑、敘事文學、戲劇、電影等;有些藝術則更適合於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如音樂、舞蹈、建築藝術、工藝裝飾、抒情文學等。 其次,從審美意識物態化時所採用的方式和媒介來說,有些藝術成果能以靜態的方式並列地呈現於一定的空間之中;有些藝術成果必須以動態的方式連續地呈現於一定的時間之中,或呈現於一定的時空之中。在這里,各種藝術所運用材料和媒介對於藝術形象的呈現方式具有客觀的制約作用。如建築、繪畫和工藝所使用的藝術材料不同,表現手法不同,但它們都是用各類物質材料構成的佔有一定空間位置的靜物,因而它們宜於塑造呈現於一定空間的靜態形象。而音樂採用的流動的聲音,舞蹈採用的人體轉換動作,戲劇、電影所運用的演員的表演等,則都是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運動的,因而就宜於塑造呈現於時空之中的動態形象。把再現與表現、空間與時間統一起來,我們大致可以把藝術分為五類:偏重於表現空間靜態的實用藝術:建築藝術、工藝偏重於表現時間動態的表演藝術:音樂、舞蹈偏重於再現空間靜態的造型藝術:雕塑、繪畫偏重於再現時間動態的綜合藝術:戲劇、電影兼有表現及再現時間動態的語言藝術:文學 藝術的分類是相對的。各類藝術可以區分而又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如詩和畫是可以區分的。但古人就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也有人持「書畫同源」的主張,有的藝術品畫中題詩,詩里配畫,故而很難將它們截然分開來。除此之外,各門類藝術之間又有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一面,在電影和戲劇中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各類藝術之間存在的這種聯系和滲透情況以及新的藝術門類的產生,都說明了藝術的分類是相對的。藝術種類的劃分,是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藝術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的。這種相對的分類研究,目的在於尋找和發現各門藝術反映現實、表達審美意識的特性規律。自覺地認識和掌握這些規律,既有助於藝術家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美的創造,也有助於廣大群眾提高欣賞各類藝術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因而是十分必要的。
I. 藝術分類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藝術可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含義和適用范圍,在東西方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它們的概念和使用它們。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藝術可分為
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等)
視覺藝術(繪畫、攝影等)
造形藝術(雕塑、建築藝術等)
視聽藝術(電影,電視等)
語言藝術(文學等)
綜合藝術(戲劇、歌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分為:
時間藝術
空間藝術
綜合藝術。
J. 藝術分指什麼
藝術分是指藝術生而言的在高考時考的音樂、美術、體育的分數
文化是指文理科高考時考的語數外等的分數
是的一般藝術院校對藝術分要的很高
一般的院校都有的,你在填志願時 有的學院的報考報上沒有的話,你可以打電話問一下,一般每個學校上報的專業是有限的 沒有向外公布 但學校還是有的
傳媒類大學更看重文化成績 拿中國傳媒來說 就是個專業極好過而文化要上500的學校 我同學考中傳的時候據說老師問了他很多理科知識題目。。囧
下來就中傳媒的南廣學院 據說不算很好的學校 只是打著中國傳媒的牌子而已 學校在南京
你如果想考看重藝術類的學校 可以試試中戲北電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