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春節為什麼要舞獅子
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
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春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春節舞獅的起源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舞獅子
⑵ 舞獅基本常識
1.關於舞獅的一些常識
春節習俗:舞獅子
圍繞著春節,幾千年來形成了許多風俗習慣。有些習俗,如接神、敬天等,帶有迷信色彩。隨著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漸被淘汰了,有的習俗,賦予了新的內容,如燃放鞭炮、張貼春聯和年畫、耍龍燈、舞獅等等,迄今仍廣為盛行。
舞獅子
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樂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據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還使用了象軍參戰。這支象軍由於士兵持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僅僅擁有短兵器的敵方,連接近它都很困難,宋軍的士兵開始吃了大虧。後來,先鋒官振武將軍宗愨想了個辦法。他說,百獸都害怕獅子,大象大概也不會例外。於是,連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許多假獅子,塗上五顏六色,又特別張大了嘴巴。每一個「獅子」由兩個戰士披架著,隱伏草叢中。他還在預定的戰場周圍,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井。敵方驅象軍來攻,宗愨用弓放出了假獅子,這種「雄獅」一個個翻動著斗大的血口,張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嚇得掉頭亂竄,宗愨又乘機指揮士兵萬弩齊放,受驚的大象頓時沒命地向四處奔跑,不少跌到陷井裡,人和象俱被活捉。……從此,舞獅首先在軍隊中流行,然後傳到民間。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西涼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起毛衣擺雙耳……」。可見,在唐代已有類似現代的獅子舞了。
為什麼在春節期間人們喜歡舞獅子呢?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地區出現了一頭怪獸,每逢年歲將盡,則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糟踏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勝其苦人們就把竹篦紮成若干頭獅子模型,並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事前布置好,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群獅奮舞,一齊朝著那頭怪獸進發,那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爾後,當地鄉民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於是,每年春節打鑼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舞獅子,除春節外,在喜慶的日子裡,也常以舞獅助興。民間一般舞獅由兩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一人扮作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綉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以誘引獅子起舞。獅子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在模仿動作上,有舐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等動作;在技巧上,有上樓台、過天橋、跨三山、出洞、下山、滾球、吐球和采青等
2.關於舞獅的知識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
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一般由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
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舞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舞獅活動也廣泛流傳於海外華人社區,有華人之處,必有舞獅,這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以及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梁,其文化價值和影響十分深遠。
3.關於舞獅常識
舞 獅子一般需要五六人,甚至十多個人合作表演。正規表演一般由兩個會翻跟頭的逗獅人。獅子一般是兩只,但為了活躍氣氛,也有用 3 至 5 只獅子進行表演的,或者加進幾只小獅子(一人扮)穿插表演。大獅子一般是兩個小夥子配合表演。練習時,兩個扮演者一前一後,前面的稱獅頭,後面的稱獅尾,後面的人應比前面的人略高一些,這樣才能撐開獅皮。獅頭扮演者在表演時用兩手托著套在自己頭上的「獅子頭」,身體向前微傾,從獅子嘴巴和眼睛處辨別方向,尋找目標,後面的隊員套上獅子皮之後,兩手抓住前面隊員腰上的帶子,雙肩下壓,俯胸踏腰屈體約成 90 度角,兩腿半蹲,此時,一隻雄師的星系哪個就出來了。行走時,先邁前腳,再抬後腳,待前腳落地,後腳才接著落地,左右兩腳依次進行。
在躥、跳、滾、戲球、舔毛、搔癢、喘氣時,要求獅頭、獅尾配合末期,動作協調一致,一舉一動都要保持獅子的習慣,給觀眾形象逼真之感。在掌握了舞獅子的基本聯系方法後,就要學習獅子跳梅花樁和踩圓球等一些高難度的動作。
4.舞獅的方法與技巧
舞獅子一般需要五六人,甚至十多個人合作表演。
練習時,兩個扮演者一前一後,前面的稱獅頭,後面的稱獅尾,後面的人應比前面的人略高一些,這樣才能撐開獅皮。
獅頭扮演者在表演時用兩手托著套在自己頭上的「獅子頭」,身體向前微傾,從獅子嘴巴和眼睛處辨別方向,尋找目標,後面的隊員套上獅子皮之後,兩手抓住前面隊員腰上的帶子,雙肩下壓,俯胸踏腰屈體約成90度角,兩腿半蹲。
行走時,先邁前腳,再抬後腳,待前腳落地,後腳才接著落地,左右兩腳依次進行。在躥、跳、滾、戲球、舔毛、喘氣時,要求獅頭、獅尾配合末期,動作協調一致,一舉一動都要保持獅子的習慣。
(2)舞獅子稱為什麼藝術擴展閱讀:
舞獅介紹
1、河北徐水
河北省徐水縣北里舞獅可說是歷史悠久、源源流長,素有北獅獅舞之鄉的美稱。明清時期就以花會的形勢在張家廟會逢年過節,重大事件等場合中演出。
2、武漢黃陂
僵獅子是一種流行於湖北的黃陂和孝感兩地一帶元宵節的一種民俗活動,是一種舞獅的游獅活動,尤其以武漢市黃陂區的僵獅子最為有名。
3、福建林坊
林坊青獅屬北獅武功獅,俗稱公獅。其獅動作靈活敏捷,獅頭內可藏兵刃作質牌使用,可攻可防,掌獅頭和掌獅尾兩人,動作配合默契多變,模仿雄獅的各種姿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舞獅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舞獅
5.舞獅打鼓的口訣 全套
以下分五個階段基本鼓打法: (1)擂鼓:開始拜神或行禮均擂鼓三次左右中。
打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 (2)起獅鼓:拜完神或行完禮開始起舞 打法:打鼓邊(得得得)後打鼓:(咚撐撐撐撐撐撐撐撐切) (3)行獅鼓:(三星鼓)其動作是左望右望,尋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咚咚撐切)循環二至三次。
(4)拋獅鼓:法備動作去食青,或試探動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咚咚洞咚切)。
(5)七星鼓:咬七星試探動作看其動作可否進食。 打法:(咚撐撐),(咚撐撐),(咚撐撐),(咚洞洞咚撐撐撐撐切)。
/blog/static/65438320076127115139/。
6.舞獅頭有什麼技巧
獅頭基本動作:跳,滾,踢,舔毛,瞭望,尋找,小碎步,金雞獨立。
獅子尋找食物:獅頭要盡量向下,下巴不停上下動,眼睛有規律的眨一眨。前腳要不停地原地小跑。
獅頭金雞獨立:難度有點大,但主力是獅尾,獅巴要為扎馬步,獅頭為金雞獨立,單腳要平穩,不然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誤,一般為右腳站在扎馬步上。
瞭望:獅子眼睛有規律的,向右眨一下眼,然後向左再眨一下眼這個動作重復3~5次。
小碎步:有人稱為小跑,但比小跑要慢得多,一般在地上,顯示出獅子的著急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2)舞獅子稱為什麼藝術擴展閱讀:
舞獅禁忌:
新春佳節,一支支舞獅隊伍給節日增添了不少的氣氛,但同時也有不少的禁忌,舊時如果不小心犯了禁忌,輕則被趕出門,重則惹上是非。
一、舞獅禁見神不參拜
客家傳統中多神論,每村每屋都有守護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獅隊伍經過神壇,一定要參拜,否則視為不懂禮節,看不起本村人,村中鄉人也不會出錢請舞獅隊。
二、舞獅禁先從新屋表演
傳統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獅者,其後裔新屋,不能請其舞獅。據傳此規矩與客家崇拜祖先有關。
三、舞獅禁從右邊進入圍屋
傳統民俗中,認為右邊為小片,左邊為大片,圍屋來龍處在左邊,所以舞獅隊伍一定要從左片進入圍屋,左邊(大片)來龍來獅,意兆龍騰獅躍,人財二旺。
所以舞獅隊伍 禁忌從右邊進入圍屋。而且進入圍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鑼進入圍屋參拜,意在祝此屋添丁發財,新年萬事如意。
四、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而坐
傳統民俗中,舞獅隊員禁與圍屋相對面而入坐,相傳圍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獅,舞獅隊員坐在屋檐下,背向著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後看舞獅,如果相對向而坐,會視為輕眺,而遭冷落。
五、禁打亂鼓
傳統打鼓分快鑼、慢鑼,獅鑼與龍鑼,如果亂打一通,視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驅逐。
六、參神禁吹滅神前及花燈燈盞
神前及花燈燈盞,每一盞代表一位新丁,燈火愈旺,代表新丁愈興,如果不小心吹滅了燈火,輕則賠禮,重則驅逐出門。
七、禮讓
舞獅隊如果遇上本圍屋的獅子,或是比自已早來的舞獅隊伍,要拱三下獅頭,以示禮讓尊重。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舞獅
7.求一款講解舞獅教學的視頻,或者高手指導一下舞獅的基本功和方法,
中國舞獅絕技精彩表演示範教學視頻內容簡介: 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雜技表演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國的壯族,苗族,滿族等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有類似舞蹈,現存舞獅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在海外華人聚居的地區,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 他們也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舞獅(lion dance)。舞獅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隆重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
獅子舞在舊時稱"太平樂";在豫北當地人俗語稱:「玩獅」,至今在新鄉、焦作、安陽等地一直流傳。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時更得到廣泛的發展。
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舞獅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 裝扮成獅子的樣子, 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 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
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 都喜歡敲鑼打鼓, 舞獅助慶。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
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 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舞獅還代表歡樂,代表幸福,代表人們心中的祝福,是生活美好的象徵! 舞獅分為兩類:文獅、武獅。
文獅子一般是戲耍性的。擅長表演各種風趣喜人的動作,比如:撓癢癢、舔毛、抓耳撓腮、打滾、跳躍、戲球等等。
武獅子則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采青、過蹺蹺板,難的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樁這樣的高難動作。
嶺南醒獅,又名南獅,以各種高難度動作著稱其實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舞獅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舞獅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
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
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舞獅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
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
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
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
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唐明皇游月殿時,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
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
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詩雲:「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
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可見唐代已有獅子舞。
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到了唐朝,舞獅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舞獅子」。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
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唐代以後,舞獅子在民間廣為流傳。
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以招來遊人。 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舞獅子的盛況。
在遠古時候,廣東南海郡佛山鎮忠義鄉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 南獅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來去如風,專門破壞民間農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
村民鄉眾不勝其煩,因他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於是人們稱之為"年獸",鄉民們就商議消滅"年獸"有智者獻議,用竹篾及紙,紮成奇獸的形。
⑶ 舞獅是哪裡的民間藝術
這個應該是廣東佛山地區的,最有名的應該也就是黃飛鴻系列電影裡面的,所以說應該也就是那個,當然其他地方也有,就是沒有這么有名,這個應該是主要的方面。
⑷ 舞獅是哪裡的民間藝術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隆重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獅子舞在舊時稱"太平樂";在豫北當地人俗語稱:「玩獅」,至今在新鄉、焦作、安陽等地一直流傳。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時更得到廣泛的發展。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
裝扮成獅子的樣子,
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
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
都喜歡敲鑼打鼓,
舞獅助慶。
⑸ 舞獅的寓意是什麼
舞獅的寓意是舞獅象徵著威勇和吉祥,在中國傳統的習俗中,認為舞獅有驅魔的效果,希望用舞獅來鎮壓,表示自己的威武。舞獅是屬於很傳統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的襯托之下,然後裝扮成獅子的模樣,之後再去做出各種不同的獅子動作。舞獅寄託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春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歷史來源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舞獅按照表現重點,有文、武之分。「文獅」重點表現獅子的生活神態。主要表現翻、滾、跌等動作。舞獅,也稱「耍獅子」「獅燈」,一般由兩人蒙上布藝獅皮進行表演,在各地春節年俗表演中長盛不衰。
⑹ 舞獅的由來
舞獅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⑺ 什麼中包括舞獅藝術
MENU
首頁
國人符號
關於我們
案例與榮譽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在線留言
這是描述信息
© 2016 國人符號 備案號: 京ICP備17065040號-1
聯系我們
這是描述信息
榮譽與案例
Honor and case
中國民間藝術——舞獅
分類:
新聞
作者:
昊昊
來源:
2019-07-210 03:12
瀏覽量:
1184
評論:
0
【摘要】:
「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這是白居易的詩中對獅子舞的描述。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
「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這是白居易的詩中對獅子舞的描述。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
舞獅起源
在中國古代,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舞獅起源說,其中漢代起源說是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漢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歷史發展
舞獅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它是中國與西域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
漢朝時,波斯使者把獅子等動物運到中國,當時中國中原地帶不產獅子,但隨著接下來的古代中國與西亞、印度等國之間進行友好交往,更多的獅子來到了中國境內。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
南獅北舞
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舞獅有南北之分,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
南獅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嚴格來說,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跟據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
北獅
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未舞看起來已經是維妙維肖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
北獅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表演較為接近雜耍,動作靈活,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南獅北舞
近些年來亦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舞獅作為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一直被中華兒女傳承至今,但也面臨傳承危機。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舞獅藝術,了解舞獅文化,宣傳舞獅藝術,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愛舞獅表演,甚至可以加入到舞獅表演當中,讓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舞獅.網路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關鍵詞:
舞獅獅子表演中國獅頭動作不同較為章帝
上一篇:
中國古代體育項目
下一篇:
筷子文化
⑻ 關於舞獅的介紹有哪些
關於舞獅的介紹如下:
1、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2、「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3、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
4、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5、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
⑼ 舞獅的由來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一般由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舞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舞獅起源眾說不一,漢代起源說: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過一頭金毛雄獅子。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北魏起源說: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唐代起源說: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唐明皇游月殿時,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但它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詩雲:「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可見唐代已有獅子舞。
遠古起源說:舞獅源於「驅儺」。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儺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有說法認為: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